中山大学东校区地址珠海校区 旅游学院

中珠的整建制学院,旅院院楼就在体育馆边上~楼里后来还分给翻院和中法核一点空间来着。院里一些行政事务还有老师办公室啊资料室啊就在这里了,一楼有讲学厅、2楼有香格里拉培训中心和学院机房~还有3D规划室啊之类的,总之设备还是很全很先进的~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共676人浏览
按字母排序:
查找附近其他商户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附近其他商户
知名连锁店
爱帮快速收录服务
1个工作日收录|更快展示|更多商机
免费咨询热线中山导师简介_文档下载_文档资料库
当前位置: >>
中山导师简介
袁奇峰博士 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年就 读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年在云南工学院建筑系,任讲师; 年在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任总规划师、院长助理;现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佛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广 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发展策略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顾问总 规划师;《城市空间设计》杂志编委;《城市中国》杂志社学术顾问。 研究方向为城市化与区域开发、城乡发展理论与规划、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城市设计与开发控制、 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城乡土地与住房制度;擅长于决策型、研究型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区域与地 区发展策略研究、大尺度的城市设计研究。先后主持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河源、南海、番 禺、成都、沈阳浑南新区、南京红花机场、江西九江、南昌红谷滩、南宁、百色等多个城市或地区发展战 略和城市设计研究,以及沙面保护规划、珠江新城规划检讨、花园酒店广场设计、第十甫下九路骑楼街步 行化和解放路双层骑楼等近百个规划设计项目。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公众参与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广州市天河北路 369 号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二号楼八楼 电话:020-- 传真:020- 网址: http://www./cpps姓名: 系所: 职位: 职称: 电话: 邮箱: 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林琳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系副主任 教授
eeslinl@mail.一、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林琳,女,广东中山人,1964 年生 职称职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学位:工学学士,工学硕士,理学博士 研究兴趣: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地域建筑文化研究、老龄化社区研究 二、学习与工作简历 学习与工作简历
年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系城市规划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年于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建筑设计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年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8 年-至今在中山大学任教 1994 年 7 月-1995 年 1 月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人类聚落研究中心参加合作研究并向中加双方负责人提交合作研究报告,同时在 UBC 规划 学院进修城市设计专业课程 1995 年 10-11 月在越南南河省作为中国城市规划专家组的主要成员参与指导越南南河省经 济发展战略研究和南定市城市总体规划工作 三、社会兼职 社会兼职 广州老年学会常务理事(1999-)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2000-) 中山大学校园规划委员会及绿化委员会委员() 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员(2003-) 四、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给本科生讲授《建筑制图》《建筑学基础》《城市总体规划》《居住区规划》《修建性详细 、 、 、 、 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给研究生讲授《城市景观与城市设计》《城市 、 、 、 设计理论方法》《人文地理理论与方法》《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 、 。指导本科规划 实习 16 届,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32 篇,硕士论文 12 篇。 五、获奖情况 获奖情况 2006 年指导 2003 级城市规划专业 4 名学生获建设部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二 ○○六年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二等奖 (一等奖空缺) 获奖作品为 , “老人? 广 场――广州市海珠广场老人休闲活动现状与需求调查” 。 2004 年指导 2001 级经济地理专业 5 名学生荣获建设部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二○○四年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三等奖。获奖作品为“城市街道的‘走 鬼’――广州市新港西路街头流动商贩调查” 。 六、出版著作 出版著作 1.《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域建筑――广东骑楼》 ,科学出版社,2006 年 1 月。 2.《设计作品选集》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5.8。 3.《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教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 4.《城市规划资料集第 2 分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负责编写第三部分“城市分 区规划” 。 5.《地理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 七、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 1、广州中心商业区步行系统构建研究, 《建筑学报》 ,2006.(1) 2、国内外有关骑楼建筑的研究述评, 《建筑科学》 ,2006.(10) 3、 “绿岛模式”研究――一个循环农业企业案例分析, 《地理科学》 ,2006.(1) 4、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探讨小城镇中心区位的变迁, 《经济地理》 ,2006.(9) 5、国内外滨水区开发模式初探, 《南方建筑》 ,2006.(6) 6、城市“走鬼”现象的特征与评析, 《城市问题》 ,2006.(3) 7、广东地域建筑的类型及其区划初探, 《南方建筑》 ,2005.(2) 8、办好中山大学特色的城市规划专业, 《地理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陕西人民教育 出版社,、广东骑楼的平面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 《南方建筑》 ,、 广东及周边地区骑楼发展的时空过程及动力机制, 《人文地理》 ,) 11、 改革开放后广州市居住区演进特征分析, 《规划师》 ,) 12、 关于地域建筑概念的探讨,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清华大学出版社,、 老年公寓建设意愿因素分析, 《走向积极的老龄化社会》 ,华龄出版社,、 1990 年以来国内城市形态研究述评, 《城市规划》 ,) 15、 广州市老年人对老年公寓建设的意愿, 《城市问题》 ,、 广州中心区步行通道系统探讨, 《规划师》 ,、 城乡有机复合的规划理念, 《建筑学报》 ,2001.(9) 18、 建设广州中心区“立式骑楼”步行系统的构想, 《城市问题》 ,、 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现状与养老选择, 《城市问题》 ,、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社区服务之对策,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21、 广州市老年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问题及对策, 《全国首届老年妇女论坛论文集》 , 2000 22、 老人与住宅建设问题, 《南方人口》 ,、 关于城区老龄化与城市居住区规划的一些思索,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 保护街区文化与地方特色──广州市金花街旧城改造研究,发表于魏清泉等编《广州 金花街旧城改造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25、 旧城区的老龄化问题研究,《城市问题》,、 广州现存明代古城门城基遗址, 《羊城今古》 ,、 为老年人创造居住区无障碍环境系统,发表于《中国城市住宅的挑战》一书,陈光庭、 马尔克?邵寇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英 文 版 )Barrier-Free Environments for the Elderly in Chinese Residential Areas, CHINA:THE CHALLENGE OF URBAN HOUSING, March.Choko & Chen Guangting, Meridien 1994.9. (法文版)Un environnement sans obstacles pour les personnes agees dans les zoones resi LE DEFI DU LOGEMENT URBAIN EN CHINA, March.Choko & Chen Guangting, Meridien 、 从传统走向未来──转变中的中国城市规划教育,发表于许学强等编《中国经济改革 与城市∶发展、规划及教育》 ,科学出版社,、 试论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及无障碍环境的设计要求,《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31、 为老年人建立无障碍环境系统的探讨,《城市问题》,1991.(6) 八、国家基金项目 国家基金项目 1. 主持人, “广东骑楼建筑的形成演变、空间传播及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08.12,项目正在进行中、 2. 主持人, “广州市老龄化社区的形成演变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12, 项目已结题。 3. 项目秘书及子课题负责人, “港澳-珠江三角洲及其外围地区协调发展研究”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12,许学强教授主持,本人为子课题“区域文化协 调研究”的负责人,项目已结题。 4. 子课题负责人,&生产性服务业与广州大都市空间转换的互动机制研究&,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00.12,阎小培教授主持,本人为二级课题&广州 CBD 的 功能发展及空间效益研究&负责人,项目已结题。 九、国际合作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 1. 子课题负责人,&中国城市与区域交通系统研究与管理&,中加合作项目(加拿大国际 开发署资助),01.3,许学强教授、阎小培教授主持,本人为二级课题&广州 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负责人,项目已结题。 2. 主要参与人, &中国人类聚落研究&, 中加合作项目 (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资助) 1992.2 , ─1997.3,许学强教授主持,承担&大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研究&,项目已结题。 3. 主要参与人, “越南南河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和南定市城市总体规划” ,中越合作项 目(越南国家科委资助) ,96.3,项目已结题。 十、国内外会议 国内外会议 1. 主要负责“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教育学术会议”,中山大学主办,香港大 学协办。-27,广州。 2. 参加 “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 会第二届第二次大会 ”,浙江大学主办 , -23,杭州。 3. 参加“2006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 50 周年庆典大会”,中国城 市规划学会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建设厅协办。-24,广州。 4. 参加“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第一届第七次暨第二届第一次联合大会”,天 津大学主办,-5,天津。 5. 参加“2002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京大学生产技术 研究所、宁波大学等主办,-12,宁波。 十一、 其他项目 1. “沈阳市浑河曹仲地区开发战略研究”,企业委托,6.12,主持人。 2. “ 珠 海 市 节 约 和 集 约 土 地 利 用 及 强 化 规 划 管 理 保 障 措 施 研 究 ” , 企 业 委 托 , 6.12,主持人。 3. “河源市两江四岸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政府委托,5.12,主持人。 4. “大埔县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政府委托,5.12,主持人。 5.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总体规划”,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委托项目,5.12,主持 人。 6.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情侣路段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山大学委托项目, 5.12, 主持人。 7.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旅游学院和翻译学院综合教学楼可行性研究”,中山大学项目, 5.4,主持人。 8. “中山大学博士后公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山大学项目,4.12,主持 人。 9. “中山市神湾镇消防规划”,神湾镇委托,4.5,主持人。 10. “普宁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普宁市政府委托项目,4.12,主持人。 11. “广东省河源市新丰江旅游风景带规划”, 广东省河源市水务局项目, 3.12, 主持人。 12. “中山大学医学科技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山大学项目,3.12, 主持人之一。 13. “中山市神湾镇总体规划”,中山市神湾镇委托项目,3.8,主持人。 14. “中山市板芙镇总体规划”,中山市板芙镇委托项目,3.8,主持人。 15. 中山大学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中山大学项目, 2.12, 主持人。 16. “广东省阳山县贤令山风景区建设规划”,广东省阳山县扶贫项目,2.12, 主持人。 17. 广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广州市老龄委,1.12,主要参加及撰 稿人。 18. 广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规划,广州市老龄委,1.12,主要参加及撰稿 人。 19. “广东省三水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修编,三水市规划局重点项目,1.12, 主持人之一。 20. “广东省英德市黄岗镇镇区总体规划”,英德市扶贫项目,0.7,主持人。 21. “广州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许学强教授主持,0.9,主要参加人。 22. “广东省英德市沙口镇镇区总体规划”,英德市扶贫项目,0.3,主持人。 23. “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阳山县项目,0.12,主持人。 24.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岗南村、岗东村规划”,地方项目,0.8, 25. 26. 27. 28. 29. 30. 31. 32.主持人之一。 &中山大学校园总体规划设计&,原国家教委资助项目,8.10,主持人之 一。 &乳源县桂头镇中心城区详细规划&,韶关市扶贫项目,7.10,主持人。 &广东省三水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三水市规划局重点项目,3.7,本人 为主持人之一。 &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开平市建委重点项目,2.9,参加人。 &广东省电白县虎头山海滨旅游区规划&,电白县旅游局资助项目,92.2, 主要参加人。 &广州市交通研究&,中山大学基金资助项目,1.12,主要参加人。 “广州市海珠区分区规划”,广州市海珠区规划分局委托项目,0.12,主要 参加人。 “广东南海县平洲镇平西小区规划”,南海平洲镇建委项目,8.12,主要参 加人。E-mail 地 址 : eeslinl@mail. 电话∶ - 电话∶020-111962 、 传真∶ - 传真∶020- 姓名: 系所: 职位: 职称: 电话: 邮箱: 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更新时间:2008 年 4 月)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一、基本情况 周素红,女(1976-)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7 年和 1998 年分别本科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武汉大学)和武汉大学,城市规划 和经济学专业,获工学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2000 年硕士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武 汉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 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人文地理 专业,城市地理方向,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7 至今,任教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 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 市商务、GIS 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等。目前分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中 山大学青年教师启动基金项目等纵向研究项目,主持横向研究项目十多项,发表论文四十多 篇,论著 1 本。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与方向:[1]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用地开发与交通规划; [2]人文地理学 ----空间研究与城市规划 副教授 020- eeszsh@mail. 周素红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二、学习与工作简历 o 学习简历: 1.03.6: 中山大学 人文地理专业(城市地理方向) 理学博士 2. 00.6: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武汉大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 工学硕士 3. 97.6: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武汉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 工学学士 4. 98.6: 武汉大学 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学士 博士毕业论文: 高密度开发城市的内部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以广州为例, “广 获 东省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o 工作简历: 2003.7―至今 任教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 心 三、主要研究成果 o 已发表论文与论著: 2008 年 周素红、林耿、闫小培,广州市消费者行为与商业业态空间及居住空间分析.地理学报,2008 (4) 吴志东、周素红,基于土地产权制度的新农村规划探析.规划师,2008(3) 毛蒋兴, 闫小培, 李志刚, 周素红.深圳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调控效能.地理学报, (3) 2008 : 311-320 2007 年 [1] Z.-G.WU, S.-H. ZHOU(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C.-C. FENG.New Land-use development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In: Eric Koomen, etc. Modelling Land-Use Change, Springer, [2] 周素红. 公共交通导向下的城市交通需求管理DD广州市区全面禁摩后的思考.见:舒 扬,陈如桂.2007 中国广州城市建设发展报告(广州蓝皮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周锐波,周素红.城乡结合地区违法建设产生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城市规划.2007(5) :67 -71 [4] 刘逸. 闫小培. 周素红.中外 CBD 研究分析与比.城市规划学刊,2007.(1) :25-32 [5] 杨利军, 周素红. 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出路探析.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7 (4) 469-471 : 2006 年 [1] 闫小培,周素红,毛蒋兴.高密度开发城市的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DD以广州为例. 科学 出版社. 2006 (论著) [2] 周素红,闫小培. 基于居民通勤行为分析的城市空间解读DD以广州市典型街区为案例. 地理学报.] 周素红,闫小培. 广州城市居住-就业空间及其对居民出行的影响.城市规划.2006(5) [4] 闫小培,周素红.物质性与非物质性规划的整合.见:规划 50 年(中册)DD2006 中国城 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吴智刚,周素红(通讯作者).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土地开发模式比较分析.中国土地科 学.2006(1) :27-33 [6] 杨利军,周素红. 城市规划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进展.规划师.2006(2) :5-8 [7] 周素红.全球化下的总部经济现象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见: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发展 与规划教育.许学强,叶嘉安,林琳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 Geoff Viggar 著,毛蒋兴,闫小培,周素红 译.对
年英国交通政策的重新审 视DD“单一模式”与“范式改变”.国外城市规划.2006(2) [9] 杨利军,周素红.一种基于 GIS 的居民出行空间及交通网络评估方法.计算机工程与设 计.2006(20) ,10,vol.27: [10] Zhi Gang WU, Su Hong ZHOU, Rui Bo ZHOU, Chen CHEN. GIS-BASED EVALUATION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URBAN-VILLAGES―CASE STUDY OF GUANGZHOU. IN: Zhen-yu ZHAO, etc..CRIOCM 2006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ymposium on Advancemen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Published by The Chinese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2005 年: [1] 周素红,闫小培.广州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关系.地理学报. 2005(1) [2] 周素红,杨利军.城市开发强度影响下的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学刊. 2005(2) [3] 周素红, 闫小培.城市居住-就业空间特征及组织模式―以广州市为例.地理科学.2005 6) ( [4] 周素红,杨利军.广州城市居民通勤空间特征研究. 城市交通 . 2005(1) [5] 周素红,闫小培.西方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关系相关模型. 城市交通 . 2005(3) [6] 周素红,闫小培.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的进展. 规划师 . 2005(3) [7] 周素红,杨利军. 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管理. 规划师. 2005(8) [8] 周素红.以人为本,提高本科教学质量DD对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的教学思考.地理学本 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 吴智刚,周素红.城中村改造:政府、城市与村民利益的统一DD以广州市文冲城中村为 例.城市发展研究.2005(2) [10] 深圳市宝安区规划国土局编.迈向国际化城市DD宝安区城市化策略研究. 广东经济出 版社. 2005 (主要执笔人之一) [11] 杨利军,周素红. MPLS 技术在虚拟专用网中的应用.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5(8) [12] 丛艳国,魏立华,周素红.郊野公园对城市空间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 规划师 .2005(9) [13] MAO Jiang-xing, Yan Xiaopei,Zhou Su-hong. The Impacts of Urban Land Use on Urban Transport System in High-Densely Developed City―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ECOLOGICAL ECONOMY.2005(4) [14] 毛蒋兴,何邕健,周素红. 结合部地区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规划研究DD以广东曲江 段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4) 2003 年: [1] 阎小培,周素红.信息技术对城市职能的影响----兼论信息化下广州城市职能转变与城市 发展政策应对.城市规划.2003(8) [2] 许学强,周素红.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经济地理. 2003 (4) 2002 年: [1] 吴智刚,缪磊磊,周素红 .城市生态化的演进与生态社区的构建. 规划师 .2002(12) [2] 许学强,周素红,林耿 .广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布局分析.城市规划 .2002(7) [3] 周素红,周冰艳 .GIS 辅助城市用地结构分析与用地调整的应用初探.人文地理.2002(6) [4] 周素红,周冰艳 .城市土地市场的蛛网分析及其在用地管理中的借鉴. 现代城市研 究 .2002(5) [5] 林耿,阎小培,周素红 .消费因素影响下广州市大型百货商店的发展. 热带地理 .2002 (1) 2001 年: [1] 周素红,阎小培 .基于 GIS 的城市地理研究方法革新探讨.经济地理 .2001(6) [2] 周素红,蓝运超 .人本思想综述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现代城市研究 .2001(2) [3] 阎小培,周素红 . “以人为本”理念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借鉴.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上)2001(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 21 世纪数字城市论坛会议) ,2001 [4] Zhou Suhong, Lin Geng.A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Guangzhou's Large Department Stores Based on GIS.Urban Geo-informatics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2001四、主持项目 o 主持纵向研究项目: 1. 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居民通勤行为与城市空间关系研究DD以广州、深圳为例.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 -2007 2. 健康城镇化与城中村土地经济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 2006 年度青年项 目. 06YD01 3. 基于 GIS 的城市居民通勤行为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 05 4. 基于 GIS 的城市居民出行行为模式研究DD以广州为例.中山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 金. o 主持地方政府委托横向研究项目: 1.推动宝安农村城市化进程问题研究.; 2.广州市黄埔区文冲社区城中村改造研究及规划.; 3.黄埔区广州冶炼厂、华立颜料厂和广州溶剂厂之工业用地置换及产业转型研究. ; 4.佛山市南海东部地区土地整合与运营研究.; 5.广州白云区同和村城中村改造可行性研究子课题.广州利海集团委托,2005; 6.漯河市源汇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7.广州城中村改造的土地房屋转制分析子课题二. 2006; 8.广州市文冲城中村改造商业策划.
9. 深圳市罗湖区“金三角”地区空间整合策略研究, 10.广州市黄埔区穗东街庙头社区城中村改造策划研究,2007,5- 11. 《广州市总体规划() 》编制前期工作DD黄埔区
年规划发展设 想,08,2 12. 《广州市总体规划() 》编制前期工作DD黄埔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007, 5-.文冲社区锻酚砍侵写甯脑焓缘闱捌谘芯浚08 五、近年来主要学术交流 o 参加学术会议与交流 1.2006 年 5 月 20-8 月 18 日:前往香港浸会大学进行研究交流 2. 2006 年 6 月 1-3 日:参加香港浸会大学主办的国际会议“the 50th Anniversary of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Changing Geography in a Diversified World” ,参会论文“From Danwei Compound to Xiaoqu: Spatial Restructuring and Transport Demand Changes in Guangzhou, China ” 3.2006 年 8 月 18-8 月 22 日:参加在兰州召开的中国地理学会 2006 年学术年会, “21 世 纪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 (论坛) 分会场 ”主持人, 宣读论文 “转型中的城市居住空间重构DD 案例与启示 ” 4.2006 年 9 月 19-22 日:参加在广州召开的“2006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并宣读论文“物 质性与非物质性规划的整合――美国城市规划对深圳市的启示 ” 5.2005 年 8 月 15-18 日,前往北京参加“2005 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 宣读论文: , “城 市居民通勤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D以广州为例” 。 o 参与组织国内外学术考察与学术交流 1.2007 年 8 月 6-14 日参与组织国际地理联合会“跟踪明日的城市”委员会 2007 年年会. IGU-Commission of ‘Monitoring Cities of Tomorrow’, 2007, “The situation of job-housing mismatch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in urban”“the Development of PRD” , 2.2007 年 4 月 19 日.Dr. Bart (W.L.) Wissink 和 Universiteit Utrecht 师生一行共 8 人访问城 市与区域规划系, 与我系师生召开一座谈交流会。 给来访师生作了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 区域协调的报告 3.2007 年 3 月 10-12 日:协助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组织“广州城市发展”考察 4.2006 年 11 月 18-19 日: 协助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组织 “极速城市化下的挑战--广州市 城市发展考察” 5.2006 年 2 月 22-3 月 6 日:参与组织中德定性地理学研究方法培训 6.2006 年 1 月 7-13 日:参与组织在中山大学举行的,与德国科隆大学合作主办的“服务 业发展与巨型城市管制国际研讨会” 7.2006 年 11 月 7 日:前往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给该院研究生作关于“中国城市化相关 问题研究”的专题报告 8.2005 年 12 月 24-27 日:协助中国地理学会组织日本访华代表团在广州、中山和东莞的 访问工作,并给代表团作题为“Urban Spatial Restructuring and its Impact on Traffic Demand” 的专题报告; 9.2005 年 7 月 15-18 日:在中山大学参与组织与香港美国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粤港美 学生珠三角城市化学术研讨会” ; 10.2005 年 7 月 4 日:在中山大学给到访的“The Fifth Dragon: The Pearl River Delta Faculty Development Project”美国福布莱特基金资助学者作题为“Filed Studies in Cities of the PRD” 的专题报告;并与到访教授进行学术交流; 11.2005 年 9 月 4-18 日:作为组织和带队人员之一参与组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 院学生前往德国进行城市化专题考察, 并专门对城市交通及城市空间结构等与德国科隆大学 教授进行学术交流。 六、联系方法: 地 址: 广州市新港西路 135 号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510275) E-mail: eeszsh@mail.
电话∶ 86-20- 传真∶ 86-20- 个人主页: http://home./eeszsh/保继刚,男,云南人,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 长、旅游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专业特长─旅游地理、旅游规 划研究。 学术社会兼职 2001 年 成为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study of Tourism 成员 中国旅游学术论坛主席( 2001 -)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 (2004-) 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8 -) 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 () 《人文地理》副主编 《地理研究》编委 《热带地理》编委 《规划师》编委 《经济地理》编委 《风景园林》编委 《 Tourism Geographies 》顾问编委 《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编委 《 China Tourism Research 》中国区域编辑 获奖 ? 2004 年获南粤优秀教师奖 ? 主持编著的《 旅游地理学》 (修订版)教材 2002 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 主持编著的《 旅游地理学》教材 1995 年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中青 年奖 主持科研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模型及比较研究,批准号:
, 2005 - 2007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城市旅游理论体系、 结构功能及游憩商业区研究, 批准号:
, 2002 - 2004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旅游开发的区域效应研究” , 批准号:
, 1993 ― 1995, 已 完成。 ?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旅游地理学的若干理论和方法初步研究,批准号:
, 1990 ― 1991 ,已完成。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及其调控研究,批准号: 00101 , 2001 - 2003 。 ? 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国主题公园发展机制研究”, 1998 - 1999 。 ? 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基金:广州城市旅游发展研究,批准号: Q02010 ,
。 ? 中山大学后备重点基金:珠江三角洲、沪宁杭地区、北京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及其调控研 究, 1999 - 2000 。 ? 中山大学基金:“广东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旅游开发研究” , 1992 ― 1993, 已完成。 ? 中山大学珠江三角洲研究基金:“大型旅游设施布局研究──以深圳、珠海为例” , 1992 ― 1993 ,已完成。 ? 国家计委、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 国家旅游局: 西部旅游投资规划 (西南片) 2002 - 2003 。 , ?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旅游地理学》 1998 - 1999 ,已完成出版。 , ? 国家教委“ 8.5 ”计划教材《旅游地理学》 , 已完成出版 . , ? 加拿大国际发展署:深圳特区华侨城城区发展研究, 1995.8---1996.2 。 ? 美 国 美 中 学 术 交 流 委 员 会 : 主 题 公 园 对 城 市 和 区 域 的 影 响 --- 中 美 对 比 研 究 ,96.8 。 ? Australian Centre for Cooperative Research in Sustainable Tourism (CRC) : An Analysis of the Outbound China Market to Australia , 2000 - 2001 。 (与 Trevor Sofield 合作,主持广东 部分) ?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Community Perceptions of Hong Kong Disneyland: Its Impacts on Tourism in the Pearl Delta Region. ( 与 John Ap 合作,主持广东部分 ) 主持重要规划项目 ? 国家旅游局:新疆喀纳斯旅游总体规划, 2005 - 2006 ,正在进行。 ? 地方委托:山东蒙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2005 - 2006 ,正在进行。 ? 地方委托: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4 - 2005 ,已完成。 ? 地方委托:江西赣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4 - 2005 ,已完成。 ? 地方委托:广东肇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4 - 2005 ,已完成。 ? 地方委托:桂林阳朔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4 - 2005 ,已完成。 ? 地方委托:西双版纳在澜湄次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战略研究, 2003 - 2004 ,已完成。 ?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 国家计委、 国家旅游局: 西部旅游投资规划 (西南片) 2002 - 2003 , , 已完成。 ? 地方委托:阳朔遇龙河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2002 年,已完成。 ? 地方委托:海南五指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2002 年,已完成。 ? 地方委托:贵州省赤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十丈洞景区、四洞沟景区、竹海桫椤景区总 体规划, 2002 年, 已完成 。 ? 湖北省旅游局: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0 - 2001 ,已完成。 ? 地方委托: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0 - 2001 ,已完成。 ? 地方委托:东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0 - 2001 ,已完成。 ? 地方委托:桂林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1999 - 2000 ,已完成 。 ? 地方委托:珠海市旅游发展规划, 1998 - 1999 , 已完成 。 ? 广东省旅游局:“广东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1997 - 1999 ,已完成 。 ? 地方委托:韶关市旅游发展规划,
,已完成。 ? 地方委托: 丹霞山阳元石景区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及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993 , 已完成。 主要研究成果 <一>著 作 ? 保继刚等著:城市旅游DD原理?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 ? 保继刚等著:旅游区规划与策划案例,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5 。 ? 保继刚:走过三大洲,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4 。 ? 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DD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 ? 保继刚等著:旅游规划案例,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3 。 ? 保继刚、钟新民、 Alan Lew 主编: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 ? 保继刚等: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1 - 2020 )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 ? 保继刚、 钟新民等: 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1 - 2020 )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 。 ( , ?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 ? 保继刚、 潘兴连、 Geoffrey Wall 主编: 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 ? 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 ? 保继刚、彭华主编:韶关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广州:地图出版社, 1996 。 ? 保继刚、楚义芳、彭华:旅游地理学,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 ? 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北京 : 中国旅游出版社, 1989 。 ? Stephen L.J. Smith 著, 吴必虎译, 保继刚校: 游憩地理学,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 <二>论 文& Ⅰ 旅游理论、方法、综述 ? 保继刚: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反思及国际主题公园进入中国的透视,风景园林, 2005 年 第 2 期, 26 - 30 。 ? 保继刚、 甘萌雨: 广州旧城城市游憩商业区比较研究, 风景园林, 2005 年创刊号, 80 - 83 。 ? 宗晓莲、保继刚: 解构纳西古乐神话――对一项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的人类学 分析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年 04 期。 ? 保继刚、刘雪梅:房地产开发主导下城市滨水区更新的反思――以广州滨江东为例 , 规 划师, 2005 年 05 期。 ? 张朝枝、徐红罡、保继刚:世界遗产地内索道乘客的特征、满意度及其影响――武陵源案 例研究,旅游学刊, 2005 年 03 期。 ? 保继刚:研究规范――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旅游学刊, 2005 年 03 期。 ? 保 继 刚 、 龙 江 智 : 城 市 旅 游 驱 动 力 的 转 化 及 其 实 践 意 义 , 地 理 研 究 , 2005,24 ( 2 ) :274-282. ? 龙江智 . 保继刚: 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 : 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 中国人口 . 资源与环境, 2005 年 01 期。 ? 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地域研 究与开发, 2005 , 24 ( 2 ) 78-83 。 : ? 刘雪梅、 保继刚: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剖析国内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变形, 生态学杂志, 2005 , 24 ( 3 ) 348-353 。 : ? 李丽梅、 保继刚: 基于旅游者 ― 目的地相互作用的人地关系研究 ―― 以广西阳朔为例, 中国旅游研究( China Tourism Research ) ,2005 , 1(1):4-16 ? 孙九霞、 保继刚: 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 : 阳朔遇龙河案例,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 哲 学社会科学版 ) , 2005 , 27 ( 1 ) 85-92 。 : ? 朱f,胡丽芳,保继刚:三峡旅游空间拓展影响下的湖北恩施旅游业发展研究 . 中山大 学学报 ( 自然版 ),.2005 , 44(1) : 112-116. ? 田美蓉著(保继刚点评) :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评判研究 ―― 以西双版纳傣族歌 舞为例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 16 ( 1 ) 12-19 : ? 保继刚、郑海燕:苏州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系统动态研究,规划师, 2004 , 11 期: 13 - 16 。 ? 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地理学报, 2004 , 59 ( 3 ) 427 - : 436 。 ? 保继刚、 甘萌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地位变化及因素分析, 地理科学, 24 ( 3 ) 365 - 370 。 : ? 戴光全、 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方法,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 15 ( 3 ) 13 - 16 , 21 。 : ? 戴光全、 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文献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 2003 , 12 ( 4 ) : 78 - 83 。 ? 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 ,旅游学刊, 2003 , 18 ( 6 ) 111 - 119 。 : ? 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 ,旅游学刊, 2003 , 18 ( 5 ) 26 - 34 。 : ? 保继刚、孙九霞: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DD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规划师, 2003 , 7 期: 32 - 38 。 ? 甘萌雨、 保继刚: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初步, 现代城市研究, 2003 , 4 期: 22 - 25 。 ? 保继刚、徐红罡、李丽梅:从桂林旅游规划看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载:发展中国家旅游 规划与管理(保继刚、钟新民、刘德龄主编) 21 - 35 , 2003 ,科学出版社。 : ? 保继刚、陈勇、钟韵:桂林市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载: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保 继刚、钟新民、刘德龄主编) 147 - 158 , 2003 ,科学出版社。 : ? 保继刚:西部旅游开发的四大问题,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 14 ( 1 ) : 5 - 6 。 ? 保继刚、 古诗韵: 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 RBD ) ( 形成与发展, 人文地理,2002 ,17( 5 ) : 1 - 6 。 ? 保继刚、 徐红罡、 戴光全: “告别三峡游”的影响及理论解释, 地理研究, 2002 , 21 ( 5 ) : 608 - 616 。 ? 朱f、柳意云、保继刚:老工业城市的旅游规划探索,经济地理(增刊) 252 - 257 , , 2002 。 ? 郑海燕、保继刚:桂林海外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经济地理(增刊) 266 - 271 , , 2002 。 ? Jigang Bao, Chaozhi Zhang, Life Cycle Model in China 's Tourism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Danxia Mountain in Guangdong Province , Reg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Durban , South Afica ,2002. ? Jigang Bao, Tourism geography as the subject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China , . Tourism Geographies 4(2), 2. ? 古诗韵、保继刚: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 RBD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理科学, 2002 , 22 ( 4 ) 489-493 。 : ? 保继刚、郑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地理学报, 2002 , 57 ( 1 ) 96 - 106 。 : ? 保继刚、 刘雪梅: 广东城市海外旅游发展动力因子量化分析, 旅游学刊, 2002 , 17( 1 ) : 44 - 48 。 ? 保继刚、 文彤: 社区旅游发展研究述评,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 13 ( 4 ) : 13 - 18 。 ? 郑海燕、保继刚:广东省居民潜在出游力的地区差异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 20 ( 3 ) 70 - 74 。 : ? 保继刚、徐红罡、李丽梅、 John Ap: 香港迪斯尼乐园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旅游学刊, 2001 , 16 ( 4 ) 34 - 38 。 : ? Xu Honggang, Bao Jigang. A System Dynamics Study of Resort Develop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n Tourism Region: A Case Study of Guilin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Thinking in Management, 250-256, Australia , 2000. Editors: G. Altmann, J. Lamp, P.E.D. Love, P. Mandal, R. Smith and M. Warren. ? 丁健、 保继刚: 特类喀斯特洞穴旅游生命周期探讨DD以云南建水燕子洞为例, 中国岩溶, 2000 , 19 ( 3 ) 284 - 289 。 : ? 李丽梅、 保继刚: 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DD以中山大学为例,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 11 ( 4 ) 45 - 49 , 54 。 : ? 保继刚、朱f、陈虹:基于双赢战略的澳门-珠海旅游互动发展,热带地理, 1999 , 19 ( 4 ) 348 - 352 。 : ? 保继刚、吴必虎、陆林:中国旅游地理学 20 年( 1978 - 1998 ) ,载《世纪之交的中 国地理学》 ,吴传钧、刘昌明、吴履平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 ? 李贞、 保继刚、 覃朝峰: 旅游开发对丹霞山植被的影响研究, 地理学报, 1998 , 53 ( 6 ) : 554 - 561 。 ? 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 1998 , 14 ( 2 ) 15 - 20 。 : ? 保继刚: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规划,建筑师, 1998 , 6 期, 41 - 50 。 ? 保继刚、古诗韵:城市 RBD 初步研究,规划师, 1998 , 4 期, 59 - 65 。 ? 保继刚: 主题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地理学报, 1997 , 52( 3 ) 237 - 245 。 : ? 保继刚:科学认识旅游业及旅游规划,广东旅游, 1997 ,第 2-3 期 ,16 - 17 。 ? 保继刚、 陈云梅: 宗教旅游开发研究──以广东南华寺为例 , 热带地理,1996 ,16( 1 ) : 89 - 96 。 ? 戴凡、 保继刚: 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 人文地理, 1996 , 11 ( 2 ) 37 - 42 。 : ? Fan Dai, Jigang Bao. The Social Impacts of Tourism: A Case Study in Dali, Yunnan Province , China .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1996 , 2 ) 132 - 144 。 ( : ? 刘晓冰、保继刚: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地理研究, 1996 , 15 ( 4 ) 92 - : 100 。 ? 保继刚、彭华:旅游地拓展研究─ 以丹霞山阳元山景区为例 , 地理科 学 ,):63-70 。 ? 保继刚、蔡辉:旅游开发对南昆山的经济影响研究 , 人文地理 ,):18-24 。 ? 李海东、保继刚:漂流专项旅游开发研究──以广东乐昌漂流为例,经济地理, 1995 , 15(2):108-112 。 ? 保继刚: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地理学报, 1995 , 50 ( 4 ) 353 - 359 。 : ? 保继刚、彭华: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 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人文地理, 1994 , 9 ( 2 ) :4-9 。 ? 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地理研究, 1994 , 13 ( 3 ) :83-89 。 ? 保继刚:喀斯特石林旅游开发的空间竞争研究 , 经济地理 , ):93-96 。 ? 保继刚:论旅游地理的研究核心,人文地理, ): 11-18 。 ? 保继刚:引力模型在游客预测中的应用 , 中山大学学报 , ):133-136 。 ? 保继刚、梁飞勇:海滨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分析 ── 以茂名市沙滩开发为例, 经济地理, ) : 89 ― 93 。 ? 保继刚: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在宾馆选址中的意义初探,人文地理, ):36 ― 41 。 ? 郭来喜、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研究 , ): 78-87 。 ? 保继刚:首都几个重要公园游客量预测,北京旅游发展战略 ,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9 , 185-194 。 ? 保继刚、楚义芳:七篇旅游地理硕士论文评介,旅游学刊, ):62-66 。 ? 保继刚: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初探,干旱区地理, 1988 , 11(3):57-60 。 ? 保继刚、唐新民 :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初探 , 云南社会科学 ,1988 年 5 期 ,14-19 。 ? 陈健昌、保继刚 : 旅游者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 , 地理研究 , ):44-51 。 ? 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中国环境科学 , 1987 , 7(2) : 32-38 。 ? 保继刚:旅游者行为研究,社会科学家(桂林) 1987 ( 6 ) 19 - 22 ;另载:人 , : 文地理研究(吴传钧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 304 。 Ⅱ 旅游区域开发 ? 保继刚、古诗韵:珠海市 RBD 发展研究,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p.10-15 ,保继刚等 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1 。 ? 徐颂军、 保继刚: 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区域特征, 经济地理, 2001 , 21( 3 ) : 371 - 375 。 ? 保继刚、柳意云:武汉市主题公园发展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 , 19 ( 1 ) 66 : - 69 。 ? 保继刚: 珠江三角洲主题公园发展回顾,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 11 ( 2 ) : 15 - 19 。 ? 保继刚、朱f:珠海城市旅游发展,人文地理, 1999 , 14 ( 3 ) 7 - 12 。 : ? 朱f、 保继刚: 广东文化中的弊端对广州都市旅游的负面影响, 岭南文史, 1999 年 3 期, 59 - 61 。 ? 保继刚、 朱f、 刘晓冰: 珠海市旅游发展模式及驱动机制研究, 特区探索, 1998 , 5 ) ( : 19 - 21. ? 保继刚: 深圳市主题公园的发展、 客源市场及旅游者行为研究 . 建筑师, 1996, 第 70 期, 4 - 20 , 26. ? Jigang Bao, 1996. Theme Parks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China . Abstract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92nd Annual Meeting , Charlotte , North Carolina . ? 刘舸、 保继刚: 都江堰市旅游区位分析与旅游业发展研究, 经济地理, 1994 , 14 ( 2 ) : 86 ― 88 。 ? 保继刚:广东小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4 , 10 ( 2 ) 51 ― 55 。 : ? 保继刚:深圳、珠海大型主题公园布局研究 , 热带地理, ):266-272 。 ? 保继刚:云南省旅游区划及其分区开发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3 , 5 (增刊) : 40 - 48 。 ? 保继刚、 蔡静影: 潮州旅游业: 困境、 机遇、 发展, 广东旅游, 1993 年 12 期, 9 - 13 。 ? Bao Jigang,1992 ,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Shenzhen,Technical Program Abstracts of the 27th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Washington. ? 保继刚:深圳市客源市场、宾馆酒店与旅游资源对应开发关系,深圳市旅游发展规划(陈 传康等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 社,
。 ? 保继刚、 王云鹏: 德宏旅游区位分析及其资源开发研究, 德宏经济, 1990 年, 1 、 2 期 合刊, 36-44 。 ? 史静一、保继刚:遵义旅游区开发研究 , 贵州社会科学 ,1989 年 9 期 ,24-28,37 。 ? 保继刚、戴金荣 : 黔东南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 贵州社会科学 ,1988 年 1 期 ,41-45 。 ? 保继刚、周之穗、唐新民 : 试析滇中“三湖一山一市"旅游区开发的层次结构 , 云南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文稿, 1988 年 7 期, 16-22 。 ? 保继刚、周之穗等 : 云南省旅游业开发 周春山 百科名片 周春山,男,1964 年 2 月 10 日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院 长、广州市城市协会理事,广州人口学会理事 目录 基本信息 经历 主持的研究基金项目 发表的主要论文 五、主持的主要项目 六、教学与招生 基本信息 经历 主持的研究基金项目 发表的主要论文 五、主持的主要项目 六、教学与招生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个人简介 姓名: 姓名: 性别: 性别: 学历: 学历: 职务: 职务: 社会兼职 周春山 男 教授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院长 广州市城市协会理事 广州人口学会理事为中国梦密功创始人黄成兴题词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中国地理学会数量地理委员会 委员, 中国科学 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政策模拟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新技术委员会 理事, 中 国城市规划知识仓库编辑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城市规划协会 理事, 广东省房地产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特邀国土 资源监察专员, 广东省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家库专家, 广东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贫资金 招投标评审专家, 广东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与促进研究 会 常务理事; 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 专家,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规划督察员,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 理事、广州市城市协会理事,广州人口学会理事; 编辑本段经历 编辑本段经历 教育经历 1985 于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1988 年于河南大学地理系获硕士学位,1994 年于中山大学城市与资源规划系获博士学位。 1994 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进修环境影 响评价,1999 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ontreal)进修交通规划,
年在英国东伦敦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测量学院作博士后研究, 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工作经历
年在河南大学任教。1994 年起在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 规划系工作。1997 年任副教授、2004 年教授、2006 年任博士生导师。2000 年任城市与区研 究中心主任,2004 年任主任,2007 任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院长 编辑本段主持的研究基金项目 编辑本段主持的研究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转型时期中国特大城市 CBD 功能发展与空间效应, 2、非公有制经济影响下的城市发展及空间结构研究; 3、节约型城市空间增长研究 省部基金 1、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广州市 CBD 功能结构与空间效应,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62、中国特大城市 CBD 功能扩展与空间效应,国家教委归国留学人员基金 3、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发展模式与区域发展对策(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4、基于空间增长的节约型城市研究,广东省科技厅 编辑本段发表的主要论文 编辑本段发表的主要论文 独立及合作发表论著、论文 80 余篇 独立论文 周春山著, 改革开放以来大都市人口分布与迁居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广东高等教育 出版社,1996 年 2 月。 周春山编著,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科学出版社,2007.9 论文: Zhou Chunshan, water resources in Australia development and their utilization, in 《Collected Papers 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2. PP235-248 合作论文 周春山,许学强.中国城市人口迁居特征、 迁居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城市规划汇刊,1996,4. 周春山,许学强.西方国家城市人口迁居研究进展综述.人文地理,1996,4. Xu XueQiang, Zhou Chunshan,Une megalopolis en formation: le delta de la Riviere des Perles, Villes en parallele/n 23-24/1996 Zhou Chunshan, etc,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its change in Guangzhou city,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Vol.8, No.3, 1998 阎小培、周春山等,广州 CBD 的功能特征与空间结构, 《地理学报》 ,第 55 卷第 4 期, 2000 年 7 月 周春山等,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我市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载《面 向未来的广州乡村经济与城镇建设发展》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年 6 月(获广州乡镇经济 研究会第四届招标课题一等奖) 周春山、罗彦,近 10 年广州市房地产价格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 《城市规划》 ,2004 年 33、周春山、罗彦、尚嫣然,中国商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地理学报》 ,第 59 卷第 6 期,2004 年 11 月, 周春山、罗彦、陈素素,近 20 年来广州市人口增长与分布的时空间演化分析, 《地理科 学》2004 年第 24 卷第 6 期,641-647 周春山、陈素素、罗彦,广州市建成区住房空间结构及其成因, 《地理研究》 ,2005 年 第 24 卷第 1 期,77-88 周春山、罗彦,以现代渔港经济区理念看广东惠来神泉港的发展, 《热带地理》2005 年 第 25 卷第 1 期,33-37 页. 周春山、王登嵘、马向明,转型时期基础设施供给管治体系研究, 《城市规划》 ,2005 年第 29 卷第 8 期,36-40 页。 周春山、王芳、颜秉秋,信息网络支持下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 《规划师》 ,2006 年 2 月,总 122 期,第 22 卷,p12-14 周春山、王丽斯、吴晓松,广州市人口职业结构的空间特征分布, 《中山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第 45 卷第 2 期,2006 年 3 月,pp.92-96 》 周春山、刘洋等,转型时期广州市社会区分析, 《地理学报》 ,2006 年 10 月,第 61 卷 第 10 期,PP. 周春山、王芳、陈洁斌,珠江三角洲发展战略的思考―基于从与长三角的比较, 《城市 规划》 ,2006 年增刊,总 227 期,2006 年 11 月,P.56-59 周春山、孔凡娥,腹地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规划师》 ,2007 年 4 期,总 136 期第 23 卷, 91-93 Zhou Chunshan, Wang Fang, Chen Jiebin. Reflections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earl River Delta: In comparison with Yangtze River Delta.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16,No.1, 周春山,颜秉秋,刘艳艳,吕拉昌,新经济下广州城市竞争力分析,人文地理,2008 年,第 23 卷,第 2 期,总 100 期,P113-118. 周春山,林晓欢.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居住的隔离.载于《政府主导作用与房地产商社会责 任》,广东经济出版社:7-68. 周春山,王丽斯,黎格玲. 2000 年以来广州城市主导发展战略实施效果分析――基于城市 基本经济活动研究.载于《中国城市研究(第一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52-160. 周春山, 高军波, 唐勇,粤、港、新经济合作格局演变及广东对策, 《世界地理研究》 , 第 18 卷第 1 期,2009 年 4 月,PP:42-47 马海涛,周春山,西方“地方生产网络”相关研究综述,世界地理研究,):46-53 编辑本段五 编辑本段五、主持的主要项目 主持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等项目一百余项,代表性项目有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 江门新会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2001) , 茂名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2002) , 海口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3), 海口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2003), 玉林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2004) ,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十一五”规划(2005) , 始兴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以及近期建设规划(2006) , 坪石镇一河两岸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 , 广州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2007) , 韶关市曲江区总体规划修编(2008) ; 雷州市白水沟赤豆寮岛雷文化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 从化市共星村、沙贝村、湖田村、赤草村、大凹村庄规划(2008) ; 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2008) ; 中国-东盟北海现代渔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纲要(2009) 白云区新市组团发展策略研究(2009) 广州市番禺区人口与用地规模研究(2009) 清远市清北围片等新城片区城市设计专题研究(2009) 柳州市柳北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2009) 广州市花都区中小学布点规划(2009)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人口专题研究(2009) 。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 阳江市城镇体系规划(2001) , 韶关城镇体系规划(2002) , 潮州城镇体系规划(2003), 翁源县城镇体系规划(2002) , 始兴县城镇体系规划(2002) , 乳源县城镇体系规划(2002) , 广东城镇发展战略(2002) , 海南城乡总体规划() , 粤东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振兴粤东城镇群的发展战略(2009) 梅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09) 土地利用规划 番禺区农田保护区图的更新与制作(2001) , 广州市黄埔区土地发展策略研究(2001), 番禺区土地利用规划专项研究(2002) , 番禺区土地利用局部调整研究(2003), 广州市南沙开发区土地利用修编与图库管理系统初步制作(2003), 江门市土地利用规划前期研究(2005), 广州市南沙区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2005) , 广州市南沙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2006) , 南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新增研究(2007) 广州市南沙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设计(2007) 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2X300MW)机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2007) 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 年)编制; 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 年)编制;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工作方案与统一用地分类标准研究(2008) ; 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技术论证(2008) 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技术论证(2008) ; 中科合资广东南沙石化炼油化工项目用地预审相关技术论证(2009) , 珠海市斗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年)大纲编制(2009) 220kV 凫洲输变电工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及基本农田占用补划方案技术咨询 (2009) 广州市南沙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9) 产业、商业、 产业、商业、旅游等发展研究与规划 广州金沙洲综合居住小区初步可行性研究(1999) 潮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 肇庆市产业选择与发展规划(2004) 潮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 肇庆大旺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2004) 汕头市城市与产业定位研究―资源与环境专题(2005)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业网点规划(2006) 郑州市郑东新区产业规划(2008) , 汕头市工业发展与布局规划(2009) 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09) 江门融入珠江三角洲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2009) 佛山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 编辑本段六 编辑本段六、教学与招生 教学地点 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招收城乡规划与管理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 岭南学院招收区域经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主讲课程 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地理学、城市结构与形态等 个人简介 李立勋,男,1963 年生。 博士,副教授,注册城市规划师 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长 编辑本段主讲课程 编辑本段主讲课程 城市战略规划(硕士) 城市地理学(本科) 城市发展战略(本科) 项目可行性研究(本科) 编辑本段研究兴趣 编辑本段研究兴趣 城市与区域规划 区域战略与区域营销 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论证 城市消费空间 城中村更新改造 近年承担的主要研究与规划项目 珠三角城中村改造与区域和谐发展研究,200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 广州市番禺区商业网点规划, 东莞市寥步镇近期建设规划,2006 东莞市樟木头镇人口与公共设施配置专题研究,2006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海珠区段建设期间经济影响研究,2005 深圳市宝安区近期第三产业项目用地布局及用地政策研究, 广州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规划研究, 广州市番禺区建设 Shopping Mall 的前期研究,2003 年 广州概念规划,2000 年 广州市番禺南区概念规划,2001 年 广州市番禺现代产业园概念规划 2002 年 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总体规划, 广州市白云区九佛镇总体规划, 东莞市大朗镇总体规划, 东莞市清溪镇总体规划,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试点石牌村旧村改造规划, 广州市海珠区庄头公园周边地区城中村改造规划,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案例研究,广州市规划局委托, 广州市城中村规划建设管理对策研究, 年 广州市南沙地区村镇建设规划政策研究, 深圳市龙岗区“农民上楼、工业进园、墟镇上档”实施政策调研, 广州市中心区内环路建设对沿线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世界银行资助项目,
年,与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所、广东省建设信息中心合作,本人为总课题组 副组长,中大课题组负责人 中国人类聚落研究,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资助,国际合作项目, 年,本人负 责广州大都市区产业结构研究 强化广州中心城市地位与功能的研究,1998 年广州市市长招标课题,获三等奖 广东省城市旅游发展战略,广东省旅游局项目, 年 首页 ? 曹小曙老师 ? 曹小曙老师简介 广告 曹小曙所在大学:中山大学 所在城市:广东 所在院系: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修改老师信息 评价老师教学上传该老师图片 注:上传老师图片大小不能超过 300k,图片后缀名格式只能为*.gif, *.jpg, *.jepg, *.png,您上传的图片需经过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才能够被看到。 您上传的图片需经过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才能够被看到。 您上传的图片需经过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才能够被看到 该老师简介 曹小曙,理学学士、史学硕士、理学博士、硕士、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山大学土地研究中心研究员;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城市化工作组秘书长; 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IGU Individual Corresponding Membership;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与对策咨询专家库专家; 广东省制订征地区片综合地价项目专家组专家; 广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 广东国土资源特约专栏撰稿人; 0,4 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交通研究中心、协和大学地理系合作研究; 参加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港澳―珠江三角洲及其外围地区协调发展 研究”、教育部重大社课项目“港澳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二主持) 、国际合作项目 “中国城市与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与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密度发展城市交通系统 与土地利用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穗港走廊通达性空间格局及其影响研 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国际合作 1 项及 5 项横向项目。发表论文 40 余篇、 专著两部。 主要研究兴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乡村 发展与规划、历史文化地理与遗产保护、物流地理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山大学东校区地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