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甲乙两个容器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

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
提问:级别:大四来自:上海市闵行区
回答数:1浏览数:
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
&提问时间: 12:31:14
最佳答案此答案已被选择为最佳答案,但并不代表问吧支持或赞同其观点
回答:级别:高级教员 18:26:12来自:山东省临沂市
假设x=2,则在均投入2mol的体系中,A的平衡浓度应为1.0mol/L,而实际平衡浓度为0.78mol/L,故有x=1.【即A正确】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因而应该相等。
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各组分的体积分数更不可能相等了。【如果让平衡正向移动还有可能!】
若想甲容器内再各充入2mol,则平衡时c(A)&1.56mol/L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总回答数1,每页15条,当前第1页,共1页
同类疑难问题
最新热点问题一定温度下,在4个容积均为1L的容器中分别进行反应(各容器中A都足量)A(s)+B(g)C(g)+D(g)ΔH=+100kJ/mol某时刻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n(B)/moln(C)/moln..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名师解析高考押题名校密卷高考冲刺高三提分作业答案学习方法问题人评价,难度:0%一定温度下,在个容积均为的容器中分别进行反应各容器中都足量某时刻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反应时间反应速率正逆正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中平均反应速率.时容器中正>逆.容器中反应至平衡时吸热.容器中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在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 △H&0,5min时达到平衡,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在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 △H&0,5min时达到平衡,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补充:请回答下列问题:&&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min末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 (填序号)&&& a.0.2moloL-1&&&& b.0.12moloL-1&&&&& c.0.1moloL-1&&& d.0.08moloL)(5) 其它条件不变,在第5min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若第8min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物质的量约为0.25mol),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min末到此平衡时NH3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曲线。&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化学领域专家当前位置:
>>>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在..
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在容积均为1L的a、b、c、d、e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的1mol&CO和2mol&H2混合气体,控温.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1和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吸热反应B.K1<K2(K为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C.反应进行到5min时,a、b两容器中平衡正向移动,d、e两容器中平衡逆向移动D.将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状态,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温或减压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图1中,温度升高,甲醇含量减少,可以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甲醇含量减少,故K1 >K2,故B错误;C、反应进行到5min时,T3 达到平衡状态,a、b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正向移动;但是d、e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错误;D、将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状态,需要降低甲醇含量,平衡逆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温或减压,故D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在..”主要考查你对&&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对于反应来说,加压,增大、增大,增大的倍数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减压,均减小,减小的倍数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压、减压后v一t关系图像如下图:&(3)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对于,加热时颜色变深,降温时颜色变浅。该反应升温、降温时,v—t天系图像如下图:(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v一t图像为稀有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1.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2.恒温恒压时 充入稀有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成分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3.当充入与反应无关的其他气体时,分析方法与充入稀有气体相同。化学平衡图像:1.速率一时间因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变化的观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2.含量一时间一温度(压强)图常见的形式有下图所示的几种(C%指某产物百分含量,B%指某反应物百分含量),这些图像的折点表示达到平衡的时间,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确定T(p)的高低(大小),水平线高低反映平衡移动的方向。3.恒压(温)线该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发(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α),横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 (p),常见类型如下图:小结:1.图像分析应注意“三看” (1)看两轴:认清两轴所表示的含义。 (2)看起点:从图像纵轴上的起点,一般可判断谁为反应物,谁为生成物以及平衡前反应进行的方向。 (3)看拐点:一般图像在拐点后平行于横轴则表示反应达平衡,如横轴为时间,由拐点可判断反应速率。 2.图像分析中,对于温度、浓度、压强三个因素,一般采用“定二议一”的方式进行分析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1.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必然增大。 2.反应物用量的改变 (1)若反应物只有一种时,如aA(g)bB(g)+ cc(g),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 A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2)若反应物不止一种时,如aA(g)+bB(g)cC(g)+dD(g): a.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A的转化率减小,B的转化率增大。 b.若按原比例同倍数的增加反应物A和B的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反应物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计量数有关:&c.若不同倍增加A、B的量,相当于增加了一种物质,同a。 3.催化剂不改变转化率。 4.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各反应物转化率相等。浓度、压强影响化学平衡的几种特殊情况: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基本无影响。 2.南于压强的变化对非气态物质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的反应,如,压强的变化对其平衡无影响。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是等同的,故平衡不移动。 4.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应视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如某平衡体系中,,,当浓度同时增大一倍时,即让,此时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5.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改变其中一种气体物质的浓度时,必然同时引起压强改变,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时,心仍从浓度的影响去考虑:如,平衡后,向容器中再通入反应物,使 c(NO2)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如向容器中再通入生成物 N2O4,则使c(N2O4)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由于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压强都增大,故对最终平衡状态的影响是一致的,如两种情况下,重新达到平衡后,NO2的百分含量都比原平衡时要小
发现相似题
与“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4726131541249799783511076259621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乙两个容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