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去武汉大学在职博士考环境工程博士的没?可以来咨...

中国考研网
& 其他新闻与资讯
四川惊现博士乡:37年走出21位博士42个硕士
在四川巴中市恩阳区的西北角,有一个常住人口仅1万人的小乡镇&&渔溪镇原和平乡(现撤乡为和平社区,下简称&和平&),可谓人才辈出,声名远播,被恩阳当地人称为&博士之乡&。现任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的宋永华也是从这里走出,获得双博士学位,如今更是成为中科院院士的候选人。自恢复高考以来,37年间,和平走出了21位博士,42个硕士,如今,还有20个研究生在读。
一个偏远的小乡镇,为何能走出如此多高学历人才?8月4日,记者走进和平,探寻&博士乡&人才辈出的奥秘所在。
4日上午11点,记者来到位于恩阳区渔溪镇原和平乡的和平场小学,这是乡上唯一一所小学。在这所小学的展览室墙上,张贴着自恢复高考以来从这里走出来的博士、硕士榜单,足足有一面墙,其中,有刚刚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双博士&宋永华,中山大学副校长、管理学博士李善民,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何光明、北京多家杂志主编赵文菊等。
和平场小学副校长熊军介绍,和平场小学是一所九年制义务学校,有小学部和初中部,自恢复高考以来的30多年,和平共走出了21位博士、42个硕士,还有20个在读研究生,大学生更是数不胜数。&我们建立这个展览室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现在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好好学习的目标。&熊军说。
在展览室的墙上,记者看到不少学生在留言板上写下了自己也要努力读书的豪言壮语。一位名叫冯波的九年级一班的学生写道:&我虽没有博士那么有智慧,但我却爱好体育,特别是长跑,那可谓是高手,高高手,我要发挥我所拥有的特长,向刘翔看齐,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长跑博士。&
村民信奉一个祖训:&穷莫丢书&
乡土民俗:成才一个娃,激励一村人家家户户&你追我赶&
和平常住人口只有1万余人,这样一个边远乡镇,为什么&盛产&博士?熊军告诉记者,周边乡镇的村民谈起此事时,总说和平是&风水&好。但是,当地的村民却并不这么认为:&不是风水好,我们就是有重视教育的好传统罢了!&
胡振孝是一名已经在和平教书四五十年的退休教师,他教出过多位博士生,谈及和平出博士的原因,他介绍,和平民风淳朴,家家户户不比钱多,不比官大,只比家里小娃的读书成绩,只比哪个家里出的文化人多。胡振孝说,恢复高考以来,宋永华是当地的第一个博士,他一个人就影响了很多人。比如宋永华的同班同学何绍强,当初这个小伙子家里穷,小学毕业就想去挣工分,但是宋永华就劝他继续读书,一边鼓励他一边给他买书,在宋永华的鼓励下,何绍强继续回来读书,最终考上了大学。还有取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的赵文菊和取得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的赵毅,这两个人是亲姐弟,赵文菊从小品学兼优,她弟弟赵毅小时候有些贪玩,但是姐姐一直给他做榜样,后面慢慢的,赵毅读书成绩越来越好,也和姐姐一样一直读到博士。&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这边有的一家出几个博士,一个村子几乎都是大学生。家和家之间比,村和村之间比,这样一个带一个,大家都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
学风浓郁:全社区找不到一家网吧、游戏厅
在和平场镇走访了一天,记者没见到一家网吧。三青村居民宋永刚告诉记者,虽然他有两个娃要养,家里收入只靠务农,但他从没动过歪脑筋,按说买台游戏机放在街上,生意肯定很好,但那挣的是学生的钱,为了挣钱把娃的前途耽误了就不划算了,而且如果谁家真的去开网吧,开游戏厅,那肯定是要被老百姓骂的。
在当地教书多年的老师彭正东介绍,正因为场镇没有一家网吧、没有一家打游戏的地方,孩子读书就能心无旁骛,少受一些诱惑,老师和家长都一门心思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就好了。彭正东说,从和平读书出去的孩子都很有毅力,学习习惯也很好,这些都是从小养成的。
恩阳区教体局局长王正智告诉记者,他也是和平人,对和平这个地方比较了解。他说,和平民风淳朴,老百姓对教育极为看重。整个和平街上找不到一所网吧或者打游戏的地方,一些乡镇比较突出的黑网吧问题在和平没有,老百姓都渴望自己孩子念好书,考大学,这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风。
祖训代代传:&砸锅卖铁&也要送儿女读书
据介绍,当地经济并不发达,大多数的村民还是靠务农为生,但即使这样,整个社区外出打工的年轻父母并不多。熊军介绍,每次考试完了,学校都会组织开家长会,根据他的观察,每次来开家长会的基本都是爸爸妈妈,很少有爷爷奶奶来的,而且每次开家长会,除非特殊原因请假,不然家长都是来齐了的。每次开完会,家长还会围着老师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经常一问就是一个多小时。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家长很重视孩子教育。&在和平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有娃的家庭不愿外出打工。在家里虽然挣钱不多,但是可以照看孩子读书,如果出去打工了,孩子就变成留守儿童,学生日常生活没人管,学习成绩也没人过问,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熊军说。
还有很多父母为了把家里所有的子女都送进大学,吃了不少苦。五显村村民王启态告诉记者,他家里有三个娃,大的今年高三毕业,考上了重本,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为了让娃读书,他和妻子省吃俭用,娃儿读高中时,他爷爷就把家里的牛给卖了。他为了供女儿上学,种田、挑果、挑猪粪,只要有赚钱的机会,脏活累活都不怕。
王启态说,在这里,教育不分男女,男孩女孩都要上学是大家的共识。记者走访发现,抱着和王启态一样思想的人还有很多,有的是靠卖菜,有的是靠做点小生意,送家里子女学习深造。&穷莫丢书,富莫丢猪&&砸锅卖铁也要送儿女去读书&也成了许多家庭代代相传的祖训。
限时优惠:¥1390
限时优惠:¥1880
限时优惠:¥2380
限时优惠:¥2580
限时优惠:¥380
页面加载时间:0.023384秒华文提醒您: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无法找到该页
HTTP 错误 404:您正在搜索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 请尝试以下操作:
确保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的网站地址的拼写和格式正确无误。
如果通过单击链接而到达了该网页,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通知他们该链接的格式不正确。
单击按钮尝试另一个链接。
☉ 华文考研网:
☉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疑问、意见、建议、咨询,请联系管理员QQ: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本人刚考上哈工大环境工程的博士
请问下这个方向就业怎么样啊?
rt。希望一毕业就工作,不知道以后的就业情况怎么样,有知道情况的学长么?
这个么&&博士期间可以出国联陪& &导师倒是可以答应的&&呵呵
您是在哪里读博呢?
帅哥博几了呀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大学在职博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