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上册政治地理考试卷

您的位置: >  >
2014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时间: 12:01:36
来源:未知
作者:秩名
摘要: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命题人:张顺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填写到表格内...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命题人:张顺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填写到表格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走进中学,七年级学生小芳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环境,她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你认为下面小芳的调节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主动调整,有计划地安排好学习和生活 B.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去
  C.总是在老师要求和布置下被动地学习 D.增强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2.优良的班风主要体现在下列许多方面:
  ① 精神风貌 ② 个人习性 ③ 学习氛围 ④ 同学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
  A.夸大自己的优点,充满自信 B.实事求是
  C.放大自己的缺点,做人要谦虚 D.不要自我评价,难得糊涂
  4.下列不属于自卑表现的有
  A.王宇因为怕自己在课堂上回答错了同学们笑话而不敢主动发言
  B.小海同学在参加课堂分组讨论的时候,总是积极参与并能虚心听取同学发表意见
  C.小张不敢和李民赛跑,因为李民比他高
  D.小芳在日记里写道:我实在没有勇气和信心超过周光,他可是第1名呀
  5.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广场迎面的石壁上刻着“遇难者300000”的黑色大字。这主要警示我们要
  A.记住宅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人数 B.记住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与日本交往
  C.牢记国耻,奋发图强 D.记住仇恨,立志报仇
  6.英国哲学家卡莱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了羞耻心,我们就不会为所欲为
  B.有了羞耻心,我们做错了事会感到惭愧
  C.有了羞耻心,我们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
  D.有了羞耻心,我们就不会为自己的不正当行为而难为情
  7.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要看他是不是有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两个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 有了自尊,就有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② 成就人生必须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 只要有了自尊和自信,就必然获得成功
  ④ 自尊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自信能激发潜能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毛泽东主张经常想一想自己的弱点、缺点和不足。鲁迅说:“我的确时时刻刻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自己……”这表明毛泽东和鲁迅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都是
#p#分页标题#e#
  A.相互比较 B.咨询他人 C.自我反省 D.科学鉴定
  9.小明最近很烦恼,觉得周围同学不尊重他。请你告诉他受人尊重的奥秘是
  A.尊重他人 B.奉承他人 C.藐视他人 D.迎合他人
  10.下列对右边漫画中人物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A.做法不正确,考试作弊是羞耻的
  B.做法正确,这是在维护自己的自尊
  C.只要不被老师发现就无所谓
  D.取得好成绩可以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
  11.不管是汶川地震,还是舟曲泥石流,我们都看到很多同学纷纷解囊,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人民。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同学们的做法是对的,这样子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B.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C.这是同学们互相攀比,爱慕虚荣的表现 D.同学们很有爱心
  12.革命烈士叶挺在狱中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我们可以看出叶挺将军是一位
  A.有自尊、有人格,品格高尚的人 B.开拓进取、不断探索的人
  C.刚愎自用、听不得他人意见的人 D.虚荣、爱面子的人
  13.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来自于
  ① 对自卑的克服 ② 对缺点和不足的正视
  ③ 生活中成功的积累 ④ 对优点和长处的欣赏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14.“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产品有三个品牌:华辰牌、华西牌、仁宝牌,为啥要以村名、人名作品牌呢?老书记吴仁宝说:“这叫自加压力!搞不好就要毁坏华西村和我的名声,对生产厂长、职工,也有极大的压力和更好的鞭策,只能搞好,不能搞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华西村和吴仁宝有权以村名、人名为产品命名
  ②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名誉,首先自己要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
  ③诚信不仅是经商的道德基础,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④华西村和吴仁宝爱慕虚荣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5.在我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指的是
  A.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B.经济收入完全平等
  C.社会地位完全平等 D.人们职业应该相同的
  16.2011年5月,姚明起诉武汉云鹤大鲨鱼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侵权,云鹤公司开发的“姚明一代”体育用品,并在全国各地建立经销专营店。姚明是在维护自己的
  A.名誉权 B.姓名权 C.虚荣心 D.自信心
  17.小明发现一个被虫咬了的苹果,本想递到后面给别的同学,但他马上想到,别人肯定不想要这个苹果,于是就自己拿了。他的想法体现了的道理
#p#分页标题#e#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乐于助人,相互支持
  C.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人格不可辱
  18.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玫瑰送人了,但是香气留下来了 B.献出自己的爱心不一定能收回爱心
  C.给予别人帮助就能得到回报 D.真诚地帮助了别人,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19.下列古语中能体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要求的是
  A.敬人者,人恒敬之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0.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我们必须
  ① 各尽其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集体建设添砖加瓦
  ② 自觉遵守班规班纪、校规校纪、敢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
  ③ 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④ 用爱心营造良好的班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相应空格内选“A”,错误的选“B”。每小题1分,共5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
  22.一个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名誉,首先自己要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名誉。
  23.爱是一种关怀,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奉献。爱不能斤斤计较,不能患得患失,爱可以不讲原则。
  24.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应,它催人奋进,也能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25.喊他人的绰号表明彼此关系亲近,因而无伤大雅.
  三.简答题。(15分)
  26.一条泥泞的乡村马路上,一辆高档轿车抛锚在路边,车上下来一位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张百元钞票,对着围观的村民说:“我的车子下面的一颗螺丝松了,谁爬进去帮我拧紧,这一百元就是谁的了。”这时,一个小孩从人群中走出来,二话没说爬车底拧紧了螺丝。小孩从车底爬出来时,身上沾满了泥浆。中年男子一边将一百元递给小孩一边说:“拧个螺丝赚一百元太划算了吧!”小孩没有伸手接钱,也没走开。中年男子奇怪地问:“你还想干嘛?”小孩说了一句:“我不要钱,我在等你说谢谢!”围观的村民对中年男子一阵嘲笑。
  (1)你如何看待这件事?(4分)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与人交往的呢?(请列举两例具体事例)(2分)
  27.七年级学生小军自称“天才”,结果每次考试总不理想,而且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小军看到同学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非常羡慕,由于父母的收入不高,经济条件有限,他就向同学借钱买了一双。许多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小军觉得很有面子,有了自尊。同学王丽期中考试得到第一名,小军却到处传言说王丽的成绩是靠作弊得来的。小军平常生活中总是和同学斤斤计较。班干部教育他时,他总是说:“走自己的路,随你们说吧!”
#p#分页标题#e#
  (1)请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小军做法的错误之处。(至少找出三处错误,6分)
  (2)假如你和小军是好朋友,你会运用七年级《思想品德》中的哪些观点去劝说小军?(3分)
  四.分析说明题 (10分)
  28.材料一:李平放学回家的路上不小心踩上了香蕉皮,摔了一跤。旁边的同学马上过来搀扶他。
  材料二:李平以后在吃水果时,总是想到踩上香蕉皮摔跤的事。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乱扔果皮、垃圾了,而是放在垃圾桶里。
  材料三:每每想起自己摔跤时同学们关心的情景,李平就特别感动。渐渐地,他也变得爱关心、帮助别人起来。他为成绩差的同学补课,和文艺委员一道出黑板报,还主动承担了班级里自行车排放管理的任务。
  材料四:同学们发现李平变了,变得精神饱满,变得快乐幸福,变得自信乐观起来,学习成绩也更出色了。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下列所提供的观点,先选择,后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共同体现了上述观点中的 。(请填序号,1分)李平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他的内心一定经历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2分)
  (2)材料三、四共同体现了上述观点中的 。(请填序号,1分)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3分)
  (3)材料一、三共同体现了上述观点中的 。(请填序号,1分)
  在现实生活中,你会怎样去落实这一观点?(2分)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填写到表格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C D C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A A B A D A D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相应空格内选“A”,错误的选“B”。每小题1分,共5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B A B
  三.简答题。(15分)
  26.(1)小孩不计报酬帮助中年男子拧紧螺丝反映出他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小孩帮助中年男子后不收金钱而要求中年男子说谢谢,反映出他维护自尊;中年男子的行为反映出他没有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尊重他人,因此在这件事上他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从而受到大家的嘲笑。(4分)
  (2)要求:列举两件事例,要求句子完整,符合题意。(2分)
  27.(1)错误①“小军自称天才,结果每次考试总不理想”;
  错误②他“经常违反学校纪律”;
  错误③“他向同学借钱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
  错误④“同学王丽期中考试得到第一名,小军却到处传言说王丽的成绩是靠作弊得来的”;
#p#分页标题#e#
  错误⑤“小军平常生活中总是和同学斤斤计较。班干部教育他时,他总是说:走自己的路,随你们说吧”(找出1点错误给2分,答出其中三点错误给6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实事求是;学会做人,应从知耻开始;自尊与虚荣不同;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宽容友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等。(一个观点1分,共3分)
  四.分析说明题 (10分)
  28.(1)C(1分)。李平能做到这一点,内心经历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活动过程。(2分)
  (2)A(1分)。①“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思是说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和幸福。②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际上人生多意义不仅表现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上,而且也表现在帮助他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上。③如果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使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满足和道德的升华,我们的人生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④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答①③两点可得3分,写其他要点不得超过3分)
  (3)D(1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主动关心、爱护别人;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等。(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亦可,2分)
康文岗|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 初中英语
饶宇|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初中英语
井萍|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初中语文
涂健|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 高中数学
张玉新|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高中化学
耿国庆|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高中物理
特别说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答疑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答疑网()上的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客服邮箱:欢迎您,[][]
(您的IP:220.177.198.53)
  21教育网整理了关于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汇总,希望大家提前做好期中考试的复习准备。适合各位同学期末复习、练习使用,欢迎各位同学下载!  点击进入&&&
期末考试试卷点击下载
21世纪教育网服务号
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站内优质资源服务中心
21世纪教育网订阅号
扫描或添加21教育网
增长知识,知闻最新教育事
21世纪教育网
下载人数:23511人
下载人数:6881人
下载人数:6802人
下载人数:6560人
下载人数:6014人
下载人数:5811人
下载人数:5687人
下载人数:5660人
下载人数:5562人
下载人数:5129人
下载人数:4601人求七年级上册历史、地理、生物和政治期末测试题(最新版的)!急啊~~~
蔷薇几度花304
初一政治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一、判断正误:(正确的观点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20分) 1. 人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志行为;一类是非意志行为.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 2. 人的意志总是与一定的计划联系在一起的.( ) 3. 挫折同世界上的许多事物不一样,它具有特殊性.( ) 4. 实现既定的目标,不需要指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 5. 在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并不是都能令人感兴趣的事.( ) 6. 创造力乃是人最富有特色的能力之一,发明家才有创造力.( ) 7. 动手是智慧的创造者,手是创造之母.( ) 8. 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竞争意识和竞争行为,早在学生时代就已体现出来了.( ) 10、对一件有意义的工作缺乏兴趣,就应该回避这项工作.( ) 二、 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20分) 1、 个人因素主要是 ( ) A、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 B、个人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品质 C、个人的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 D、人际关系、风俗习惯.2、 生活阅历形成 ( ) A、生活经验 B、生活态度 C、生活压力 D、自然因素 3、 承受艰苦生活和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是 ( ) A、性格 B、心理 C、能力 D、身体 4、 经受挫折的不同结果,取决于 ( ) A、一个人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B、一个人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信心 C、 个人对待挫折的态度及其承受能力 D、 静地对待挫折,把它看成是对自己的一次磨砺机会 5、 开拓进取要求 ( ) A、满足于现状 B、没有实干精神,懒散,拖拉 C、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具有实干精神 D、屈服于现实中的困难,而对困难一味埋怨 6、 开拓进取品质的必备条件是 ( ) A、有胆有识 B、脚踏实地 C、尊重科学 D、乐于进取 7、 自我加压,最重要的一条是 ( ) A、 遇到困难,不敢硬碰.B、 重新鼓起‘迎着困难上’的勇气 C、 不思进取,逃避困难 D、 受现成事物的限制 8、 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 ) A、兴趣是成功的前提,成功是热爱的结果 B、青少年应该从小培养多种多样、正当有益的兴趣 C、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D、兴趣本身没有有益、无益之分 9、 开拓进取的重要发源地是 ( ) A、探索和创新 B、成功和成才 C、思考和提高 D、竞争和拼搏 10、成功的大门,向哪些人敞开 ( ) A、有才华的人 B、意志坚强的人 C、不思进取的人 D、投机取巧的人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至少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15分) 1、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 ( ) A、自然因素 B、社会因素 C、家庭和学校因素 D、个人因素 2、 下列属于意志行为的有 ( ) A、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B、在狂怒时乱摔东西 C、酒后失态 D、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3、 遭受挫折者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有:( ) A、积累消极因素 B、自我排解,自我疏导 C、请求帮助 D、积累经验 4、 自我加压,就应该 ( ) A、逃避困难 B、堵住退路 C、无情地向自己的缺点进攻 D、鼓起“迎着困难上”的勇气 5、 意志坚强的表现有 ( ) A、富有主见 B、处理果断 C、坚持不懈 D、善于自制 四、回答题 1、 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哪些?(6分) 2、 意志坚强有哪些表现?(8分) 3、 人为什么要有要强的心理?(6分) 4、 怎样培养有益的、正当的兴趣?(6分) 五、 解说明 1、 怎样理解具有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的人,承受挫折的能力就强.(9分) 2、 马克思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杜绝一切忧郁,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它给我们什么样的启事.(10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一、选一选(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哪项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特征(C) A..呼吸 B.需要营养 C.由细胞构成 D.生长和繁殖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D) A.液泡 B.叶绿体 C.细胞壁 D.线粒体 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A.草→鼠→蛇→鹰 B...
扫描下载二维码七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历史政治七科期末试卷大全-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历史政治七科期末试卷大全
导读:七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历史政治七科期末试卷,大全,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人教版),(说明:本试卷适用于期中测评,七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历史政治七科期末试卷大全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人教版)(说明:本试卷适用于期中测评。全卷满分为100分,测评时间为12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计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12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七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历史政治七科期末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人教版)
(说明:本试卷适用于期中测评。全卷满分为100分,测评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12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诱惑(xiù)
啜泣(du?)
B、洗濯(dí)
姊妹(zhǐ) ....
C、水藻(zaǒ)
乌桕(jiù)
D、鹤唳(lì)
不愠(wēn) ....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昂然挺立
B、忍俊不禁
C、仙露琼桨
D、花枝召展
3、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
B、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
C、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进了。 .
4、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C、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快书房里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D、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二)非选择题(8分)
5、请将下面一首古诗用正楷字抄写在方格中。(2分)
昨夜一霎雨,
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
虚庭草争出。
6、子曰:“,。”这句话告诫我们学习与思考要紧密结合。(2分)
7、阅读?联想?概括(4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上面这三个比喻表现了具有特点的春天景象;如果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应该是: 。
二、阅读能力(40分)
(一)(11分)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②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③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成语的意思(2分)
(1)怡然自得:
(2)庞然大物:
9、选文中有许多表示“看”的动作的词语。请把有关语句抄写在下面,并在表示“看”的词语下加点。(不少于2例,2分)
(1)(2)
10、选文描述了童年时期的哪些趣事?作者笔下的种种事物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4分)
答:(1)趣事:
(2)原因:
11、你的童年时期有哪些趣事?在这些趣事中,你有何感受?(3分)
答:(1)趣事:
(2)感受:
(二)(11分)
①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A (a.保存 b.收藏 c.珍藏 d.放置)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镶着红豆的小别针?是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开口。我打开一看,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境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机玻璃,玻璃上镶着“一粒米”。我心想:“这有什么可珍贵的呢?”当我拿起这颗“米粒”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不禁B(a.惊叹 b.惊讶 c.惊奇 d.惊呆)了。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张继的一首诗《枫桥夜泊》。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象牙微雕。
②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有一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米粒崩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天没够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吭了半天才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的神色,连忙拿来剪子,把沙发给拆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抹了把汗,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
米’吗?”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③原来,这个微雕的作者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C(a.爱好 b.喜爱 c.酷爱 d.热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一手雕刻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在木头上刻。 后来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小的, 粗 的 细 的, 高 的 矮 的, 就连新生的竹杆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头发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成一副对联。能在这么微小的东西上刻文字,凭的全是一种感 觉。这粒米是爸爸拍摄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
④我望着这粒“米”,明白了它的价值,它D(a.孕藏 b.凝聚 c.凝结 d.浸透)了屈茹的多少汗水呀!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12、给画横线的A、B、C、D四处选填适当的词语,依次应是:、
、、。(4分)
13、本文开头运用的方法是(
)。(1分)
A、交代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B、开门见山的点题法
C、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D、引人关注的提示法
14、本文以为线索,“
”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2分)
15、本文第③段是插叙的内容,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16、你认为本文第④段中加点的“一种精神”是指
的精神。(2分)
(三)(18分)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
包含总结汇报、专业文献、人文社科、资格考试、办公文档、应用文书以及七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历史政治七科期末试卷大全等内容。本文共9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