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种生态自然观观中,人与生态自然观的关系是怎样的...

自然观 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_百度知道
自然观 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
  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界的一员,不该把人类和自然分离开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那样的话,只会使问题复杂化.做为自然界的一员,人的发展必须遵哗迹糕克蕹久革勋宫魔循自然的规律.破坏自然的规律,就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谁没有了谁都不行,人类应该爱护大自然啊,和大自然共生共死,也要敬畏自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谈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根据下面几个要点扩展:1.发展是硬道理;2.保护硬要求;3.要承认发展与保护之间存在矛盾;4.要相信发展与保护能够取得双赢;5.不发展、推迟发展不等于保护;6.在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
疯狂是神の1182
人类诞生就和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思索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质上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历史.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否,关系到人类生存、生产环境的优劣,关系到自然界结构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遵照古圣先贤的教诲,礼敬生命,感恩自然,与一切有情无情物种和光同尘,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把握人与自然关系趋势走向,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可靠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也是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历史必然.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关系    恩格斯说过:“人类历史,首先应该是一部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历史,然后才是别的什么”.人类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与自然在客观上形成了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从这种意义上讲,人与自然的关系确实是自然界上最基本的关系.  人来自自然.科学研究证明,银河系大约有150亿年的历史,地球大约45亿年,在极其漫长的岁月里,地球上只存在无生命的物质.直到30亿年前,地球才出现生命,然后经过进化发展,才产生了人类,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距今400多万年前,地壳变动,森林减少,森林古猿不得不经常从树上下来寻找食物,由于环境和身体结构的变异,逐渐形成了利用下肢行走的习惯,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到距今大约200万年前,直立行走并且能够创造和利用工具的古代人类出现了,人类学家把它们称为直立人.人的进化主要靠劳动,随着劳动活动的日趋复杂,劳动工具的逐步革新,劳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思维意识逐渐增强,人类也就逐步进化成现代人.由此可知,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和自然界交互作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人离不开自然.首先,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大气、水、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没有大气和水,人类就无法生存,没有土壤,人类就没有食物,同样无法生存.其次,人的发展也离不开自然.没有自然,人类就没有了劳动对象,也没有了能源和资源,实践活动无从开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生死攸关,珍惜自然,就是珍惜人类自己,善待自然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人类从自然中走来,并永远离不开自然而独立存在.  人和自然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由自然养育,在客观上形成了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使得现在的自然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留下人类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自然界又竭力地反对这种否定,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极易造成自然内部的失衡,人类社会的失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同时,自然带给人类的,既有福祉(如资源、能源),也有灾害(如地震、洪水、干旱).这就要求人类,既要科学地利用自然,也要与多种灾害作斗争,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圣贤把世间物种包括植物、矿物称为无情物种,要求对无情物种要与对有情物种一样,具有同情心、恭敬心,也就是孝顺心.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着人类在面对自然时应当采取当和则和,当斗则斗,趋利避害,兴利除弊的态度.如果过度强调统一性,就会丧失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消极被动无所作为.如果把对立绝对化,企图一味盲目地去改变自然,就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人和自然关系最重要的是和谐.从相对意义上讲,有平衡才有稳定,有稳定才有和谐,有和谐才有持续发展.自然界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影响,较大的会造成失衡,严重的会造成破坏.造成自然界变化的,一是自然界内部的矛盾运动,结果可能是进化,也可能是退化,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二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符合客观规律,就能改善自然,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因此,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定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自然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自然界内部的平衡.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及趋势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历史的,动态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建立,随着人类及自然界的发展而发展,深入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对于我们预测人与自然关系未来走向,掌握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十分重要.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纵观历史,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时代,为时上百万年.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的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域中生存和发展.原始社会,人使用木器、石器、骨器等工具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得生活资料,人类活动对自然影响十分微弱,人类基本上受自然环境的主宰,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这是人类依赖自然的蒙昧时代.第二阶段是农业时代,为时两万年.农业时代的特点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开始产生了对抗,出现了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局面.人类开始使用铁器,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开垦农田,砍伐森林.一方面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环.但总体上讲,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处在统一和相对平衡的时代,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初步阶段.第三阶段是工业时代,为时300年.人类逐渐摆脱了自然的主宰,开始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意志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善自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使自然环境更适宜人类的生存.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的改善的深入,人类在自然面前开始自信起来,甚至走向自然的对立面,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凡是人的需要都应该得到满足,结果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爆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恶化本已脆弱的人与自然关系.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展到当代,人由弱势变成了强势,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对自然的改造力度越来越大,索取越来越多,使得自然由“温和的自然”变成了“凶恶的自然”,频频向人类施以报复,因而产生了严重的十大生态危机,即:森林锐减、气候变暖、湿地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水污染、空气污染.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森林植被的减少,全球荒漠化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1∕4,而且还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导致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缩小,110个国家,9亿人口受到灾害.由于森林锐减和湿地退化造成淡水减少,已形成了世界性水荒,全球60%的陆地淡水资源不足,100个国家严重缺水,1∕3的人生活在中度或重度缺水之中.而在我国,2005年,七大水系中,四类以上水质占59%,其中27%为五类水质,基本上丧失了使用功能.全国75%以上的水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劣五类水质的湖泊占43%,1∕4的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更有种植物,258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当前,人类在利用自然时呈现出了掠夺性,在改造自然时呈现出了盲目性,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因而造成了自然生态的破坏,自然资源的紧缺,自然环境的恶化.这些问题导致人类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坏,发展的道路越来越狭窄,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审视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未来正确的走向.  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趋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我们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和新维度.科学发展观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有别于“人类中心主义”,科学发展观主张把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平等的一员,只有所有成员共生共荣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只有建立起真正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  要建立科学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首先必须要感恩自然,慈心于物,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人与自然两者中,人类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与自然发展趋势取决于人对自然的态度,准确定位人与自然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自然哺育着人类,因此,大自然是人类之母才是我们应该建立起的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伦理观,把大自然看作是人类的母亲,学会感恩于她,母亲是神圣的,大自然也是神圣的.如果这个世界真有神的话,那么这个神就是自然;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众多神的话,对人类来说,最灵、最大的神就是自然.人类只有在自然的庇护下才能生存,只有在自然的哺育下才能成长.人类要健康、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把自然当作母亲之神去尊重、去敬畏、去感恩.其次要学会孝敬自然,把自然当母亲这种科学的伦理关系建立后,人类要做的就是孝敬自然.第一,还是要从重新认识自然开始,有了科学的自然观,才能进一步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的社会实践更加理性,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协调,使自然的生态保持平衡,为人类的长久生存和健康发展铺就环境条件和奠定物质基础.第二,要关心自然的健康,聆听自然的心声,时刻记挂着自然给予的慈爱,思考如何才能让自然健康发展,不要一味的向自然索取,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过度消耗导致的结果只能是饮鸩止渴,要学会开源节流和反哺自然,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工程建设就是人类反哺自然最重要的方式.第三,要顺应自然,按自然发展客观规律去规范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古人在慈心爱物方面,有很多真诚教诲,今人应当记取.如“昆虫草木,犹不可伤”,不可“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春月燎猎,无故杀龟打蛇”等,都是礼敬生命,感恩自然的具体要求.从心底真正承担起人与自然健康发展的责任,本质上也意味着人类自身发展走向全面和成熟.感恩自然、孝敬自然绝不是回归到受自然支配,唯自然为上的原始社会,不是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自然中心主义”,而是要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重新审视定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采取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调整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统筹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使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完美和谐的高度.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历史及趋势,我认为就是由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改善自然--感恩自然--孝敬自然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人们的生态理性和德性的高度而决定演变过程的长短.感恩自然、孝敬自然将是建立全新人类文明,实现自然永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孝敬自然要有真行动    笔者在商丘工作几年,一到夏季,满目绿色,真有绿醉商丘之感.这是因为商丘人民饱受风沙盐碱之苦后,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几十年成为老百姓的习惯,才换来了这一成果.  过去我在镇平县工作时,看到每年植树节栽了不少树,但成活率很低,感到很痛心.2002年植树节前夕,将各乡镇被毁的树根集中到县里,一改植树节的惯性思维为逆向思维--为树召开“追悼”会,组织宏大场面,干部群众面对树根,几位发言者愤怒控诉,其中一名学生拟树痛苦流涕.此举震撼了与会者,很快传向了全县.当年,全县人民栽树认真、护树自觉,大年初五上午,我又暗访了三个乡镇部分路段,植树成效令人满意.  关于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古代的儒、道、佛三教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儒学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即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庸》中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进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焉.”道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类行为的基本皈依,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把“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为物化.佛教则倡导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善待他物,就是善待自己.古人的智慧给我们的教益是,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热爱自然,善待自然,孝敬自然.  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需要实行由漠视自然到孝敬自然的转变,由掠夺性开发到科学利用的转变,由单纯利用到加强保护的转变,由单一的汲取到双向给予.简言之,就是要从改造自然向改善自然转变,要学会感恩自然,孝敬自然,学会在发展中回报自然.  要确立科学的自然观.首先要认清自然界的三个特性:第一是自然界的客观性.自然界的天地万物都有自己产生的客观过程,自然界既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也不是人的意志的产物,不仅宇宙间各天体的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而且生物的产生和进化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同时人类的产生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第二是自然界的先进性.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第三是自然界的前提性.人必须依赖自然才能生存,自然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我们有责任努力唤醒那些仍沉醉在“人类中心主义”的人们,改变他们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正确认识,树立起科学的自然观.科学的自然观,就是以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为基础,以按自然规律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善自然为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为目标,使人类社会在正确的轨道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要树立起人们对自然的健康发展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第一要在人们心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道德情操,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像关心自身健康那样,去关心自然界无机身体的健康;像预防疾病那样,去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像全力治愈自身患病那样,去治理生态环境污染;像痴心于健身美容那样,去积极建设自然、美化自然;像增强人的健康意识那样,去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第二要广泛倡导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要建立健全有关资源开采、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人的行为和实践活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要加强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工程,是人类为了促进生态平衡,自觉地、主动地建设的目标明确、规划合理、措施得当的工程.生态工程的作用,一方面是促进自然界的进化(增加资源、能源),一方面是防止自然界的退化(生物灭绝、气候暖化等),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积极作用(如水力),一方面要遏制或减轻自然界的消极作用(如狂风暴雨、地震、病虫害).如果说,在工业化社会的黑色文明时代,人类注重的是“改造自然”,那么,在以后的生态文明时代,我们更应该注重报答自然,而报答、回馈自然最有效的举措,就是加强生态工程建设.  生态工程建设是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如兴修水利,防御洪涝干旱;治理污染,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节能减排,减缓气候暖化等.但最重要的工程是发展林业,植树造林.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起决定性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生产生活提供资源,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和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净化空气、消减噪音等功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森林具有资源的可再生性,林业产品有可降解性,生态、经济、社会的效益的统一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同体性的特点,这是任何其他生态体系所不能比拟的.人类面临的十大生态危机,大多是由于森林减少、植被被破坏产生的,而克服这些危机,也只能从发展林业做起.从商丘市的实践看,林业对应对气候变暖,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效果十分明显.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商丘市重点实施了防沙治沙,农田林网,道路绿化,村镇绿化,城市绿化等生态工程,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农业,兴林与富民有机结合的发展道路,全市林地资源总量达到289万亩,活立木2.9亿株,林木蓄积量2115万立方米,林木绿化率达到28.64%.实现了城市园林化、农田林网化、路河林荫化、庭院林果化.昔日贫瘠的豫东平原,变成了林茂粮丰的粮食核心区;历史上满目凄凉的黄河故道,已经是人们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的天然氧吧,呈现出一派农村美丽、城市宜居、民富市兴的景象.2009年6月,商丘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飑线风灾害,但凡是有防护林的地方,灾害程度明显比其他地方轻.  要注重开源节流.自然资源虽然是丰富的,但也是有限的,有些还是不可再生的.人类如果对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奢侈型消费,就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总有一天“山穷水尽”,人类生存就会遭遇极大的困难.因此,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原则.所谓开源,不是指开挖资源,而是广育资源、广聚资源,维持自然资源输出与输入的平衡.所谓节流,就是善用资源.低碳经济也好,节约型机关也好,都是这个意思.讲排场,比阔气,求奢侈,对于个人来讲浪费的是金钱,对自然来讲浪费的是资源,对于人类来讲,浪费的是未来.在倡导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但要通过节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减轻自然界的压力.在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越多的人追求孔颜之乐,地球就越安全,社会就越和谐,人们就过得越幸福.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恩格斯曾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每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我们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的这段话,使我们认识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特别是在改善自然的实践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就会吃亏,蛮干就会受到处罚.  目前,我们可以认识到自然的自然规律有:第一,自然力无论如何都超越人力,自然规律的变化,总是决定人类的规律,人类社会的规律.与人相关的各种规律都必须服从于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必定受到惩罚.第二,人可以适度地利用自然.但决不能是无条件、无限制的疯狂的贪婪的行为,“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过度滥用自然只会遭到自然的报复.第三,人可以适度地改造自然,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超高速度、超大规模地改造自然,否则就会造成自然界的失衡,带来灾难性后果.第四,人的需求也需要限制,如果人的欲望及需求、人的数量、人的消费方式、人的生活方式毫无节制地片面膨胀,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即使是在解决了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后,人类也要马上面临生态危机和由此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第五,自然界的变化是动态的、千变万化的,人类的实践活动,也应该因时而动、因势而起、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的时间、条件、环境,采取适当的措施.第六,警惕违背自然规律的严重后果,一般来讲,经济危机是暂时的,影响是一时的,而违背自然规律造成的危机则是长期的,有些还是不可挽回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导致人与自然难以为继.认真研究这些客观规律,严格遵从这些客观规律,才能做到顺天应时,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事半功倍.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根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是人类世世代代的历史使命,亲近自然、善待自然、感恩自然,最终走向大孝自然,将会成为每一个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我们要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做到在改善自然的同时改善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在美化自然的同时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更加科学,更加理性,更加务实,更加成熟的轨道.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上传于||文档简介
&&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如何理解和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指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形态都是以系统方式存在.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以系统方式联系成一个整体.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的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不仅是线性的简单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认为自然界是存在与演化、确定与随机、线性与非线性、简单与复杂的辨证关系.系统自然观首先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第二、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第三;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提出了内部时间”的概念;第四、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发展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系统自然观其次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的规律,又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首先,人工自然观有助于我们沟通自然和社会两大领域,进一步揭示自然和社会的本质联系.其次,人工自然观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人工自然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实现生产模式的转轨.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把人与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统一体,把地球看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它以人与自然协调进化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和爱护自然.在肯定人类对自然的权利和利益的同时,要求人类对自然承担相应的责任人和义务.强调人类的价值应该建立在自觉维护自己整体的价值和促进自然进化的基础之上,人类应该在促进自然的完整,健康和繁殖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发展.生态自然观在为解决全球性的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问题上指明了方向.生态自然观不仅从认识层面上探讨了自然概念问题,而且深入到社会形态层面上研究这个问题.生态自然观在认识我国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严峻性,认清它们对推进改革发展所形成的困难和风险,以及如何重建我国社会的和谐、公平正义等课题上,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用辩证法可以解释 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内容能再丰满一些吗?
1、系统自然观:系统就像一锅水一样。反馈体从外部看烧开与不烧开完全不同,从内部看烧开与不烧开完全相同。就像腐败,体制外的体会是体制内体会不到的,体制是一个系统,人在里面的观念就是系统自然观。2、人工自然观:人工的东西必定需要人去理解,需要信息的双向妥协,里面有强制性和被动性,带有非自然和反人类特征。3、生态自然观:我不知道系统与生态有多大的差别。生态也许比系统更狭义,但不会超出...
扫描下载二维码中国人的自然观
中国人的自然观
& & & & & & & & &中国人的自然观——民族审美心理探微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授梁一儒自古以来,中国人生息繁衍于温带为主、兼有寒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广大地域。这里有高山大河。草原戈壁。风光满眼,品类繁盛,资源富饶,食物多样。民族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中国人视野的广阔,视觉的特殊发达(“观光”和“游目”),听觉的特别敏锐(善辨人籁、地籁与天籁,“行于阴阳而通平鬼神”)。一种民族自然观的形成是主与客、心与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主体(人的心理活动)创造对象(人化的自然)。对象(自然环境)也创造主体(能够欣赏自然美的人)。这个深刻的 “物质交换”过程隐而不显,往往不为人察觉。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世纪的天秤上衡量,它就非常醒目而且清晰地显示出它的历史阶段性和发展轨迹了。“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马克思)。中国人的自然观作为民族整体思维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审美心理积淀的成果,对它的认识不能停留于一般的现象描述,而应该从哲学(思维发展史)和美学(审美心理学)的高度,紧密结合民族的艺术实践,作出有历史感又有思想深度的理论总结。&<font color="#&自然,作为审美对象或心理学所称的“刺激物”,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作用是多方面的、深刻而又持久的;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不同的人群来说,这种刺激又有隐显、深浅&枯膏之别。一般地说,原始人不能真正地发现自然。自然力往往是凶暴的、不可驾驭的。如后代人心目中光辉灿烂的太阳,对原始人来说却是干旱的根源(《羿射九日》、《夸父逐日》),既不善亦不美。他们主要靠幻想征服自然,支配自然。先秦两汉,山水风物仅被当成人物或事件的“附庸”,大抵是“陈其形势产品”或者 “喻诸心性德行”。如《诗经》、《楚辞》中的自然只是被当作“比兴”的材料,或者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陪衬。魏晋以降,自然才真正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蔚成大国”。尤其是唐代田园诗和宋元山水画,人与自然的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淡雅宁静已经成为它们的基本音调。这种自然观要求人与自然合为一体,声息相通。期盼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了悟,以摆脱人事的羁縻,获得心灵的安息与精神的自由。中国人自然观的根本特点是对自然的领略感悟贯穿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的全部心理过程,而不滞留于某个环节,浅尝辄止。尤其是在情感与理解两个方面着力营造的深远意境和言外之意,更给这种自然观带来了浓重的感情色彩和深长的哲理意味。审美情感建基于审美感知,腾飞于审美想象。它既是联结审美心心理过程各个环节的“传达媒介”,又是渗透弥漫于心理空间的“溶液”;具备感性的全部丰富性和理性的明确价值取向。自然,不论优美或壮美,雅致或蛮荒,对中国人来说都是可亲可近,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审美对象。“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世语新语·言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懍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陆机《文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杜甫:《春望》)“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盈盈耿耿意无尽,月不忍落人忘眠”(陆游:《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郑板桥:《题画》)很明显,这里的自然已经不是一些纯然自在的静物或死寂的无机物,它们被召唤出来与人相亲,通体承载着人的无尽的情思,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甚至变成了诗人“非有机的身体”。“山川旧迹与客怀相摩荡,心神血气颇为之动,动则诗思自然溢出。”(焦循:《答罗养斋书》)可见,“客怀” 包含着对景物的充沛的情感,而“山川旧迹”又自来亲人。两相“摩荡”,这才崩发出了感人肺腑的“诗思”。在中国人心目中,人类既非大自然的主宰,亦非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人要参与大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在每件用品里面,表达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显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美学强调的,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因此不讲自然界的荒凉、恐怖、神秘等那些内容。”中国人亲和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美学情趣,深深浸透到了民族精神和艺术气氛的各个方面。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女性化偏向,更对此加上了浓重的一笔。对外国人来说,亲和自然甚至成为一种民族特性与艺术风格的鲜明标志。德国诗人歌德一接触中国文化,很快就发现了这个迥异于西方人的心灵奥秘。他说:“他们(指中国人一引者注)还有一个特点,人和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从中国传奇里)你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总是月白风清。”美国现代诗人加里·斯奈德也深有体会地说:“正是中国古典诗歌把我从少年时代对美国西部山地蛮荒大自然的盲目崇拜中解脱出来。在中国诗人眼中,大自然不是荒山野岭,而是人居住的地方。不仅是冥思之地,也是种菜的地方,和孩子们游玩、与朋友饮酒的地方。我们所应该争取的,正是人生与自然的和谐。”就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是大自然熏陶孕育的结果。不了解中国人亲和自然的态度,也就不大容易真正理解中国的民族精神与艺术精神。把自然本身的纯净、清幽、空阔和蓬勃的生机同纯真的人性、高雅的人品融合为一,这是中国艺术精神孜孜以求的目标。“故欲治其诗,先治其心。心最难于不俗,无已,则于山水间求之。”回归自然、寄情山水既是对喧嚣尘世的退避,也是静心养性、全身保命的一条“绿色通道”。在社会人世中难以得到的身心自由,可以从天地自然或幻化自然(诗画)中得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那些为生活所折磨,厌倦了跟人们交往的人,是会以双倍的力量眷恋着自然的。”可以说,追求身心的自由,求得心灵的安息,这是古代作家、艺术家向往自然的一个深刻的社会、政治、心理的潜在根据。把自然当作完全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欣赏,或者说,首次发现了自然美并把它“升格”到社会美、艺术美的同等地位,这种现象大都出现于各民族美学史的晚近时期。中国人早在魏晋时代就对外发现了自然(山水之赏会),对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王羲之兰亭抒怀,阮藉途穷拗哭而返),这在世界美学史上实属罕见。大自然从人类的敌人变成人类的朋友,从可怖变为可亲,从丑转化为美,这是一个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自然的人化”依赖于人类劳动实践活动的展开和不断深化。欣赏自然(包括对山川景物的领略参悟,对人体美的发现等)需要较高的文化积淀、人生修养和较为复杂的审美心理结构,这都有待于人类摆脱蛮荒,进入文明,真正同大自然声息相通,呼吸交流,产生心理上的感应共鸣。当然,人与自然亲和而导至完全地顺应自然,无所作为,这也是老庄以来中国自然观中的消极因素。&<font color="#&中国人自然观中最鲜明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理性内容,思辩色彩。恩格斯说:“当大自然向我们展示出它的全部杜丽,当大自然睡眠着的思想虽然没有醒来但是好象沉入金黄色的幻想中的时候,一个人如果在大自然面前什么也感觉不出来,而且仅仅会这样感叹着:'大自然啊!你是多么美丽呀!’—一那末他便没有权利认为自己高于平凡和肤浅的人群。在比较深刻的人们那里,这时就会产生个人的病痛和苦恼,但那只是为了溶化在周围的壮丽之中,获得非常愉快的解脱。”思想深刻的人为什么会在壮丽的景色面前产生“病痛和苦恼”呢?从心理机制上讲,主要来自联想和对比。自然激发人的自由精神和解脱感,这容易使人联想起尘世的煎迫.功名利禄的羁绊;或者联想起家庭的悲苦,个人境遇的坎坷。两相对比,人在阵痛之后就会投身到自然的怀抱,在那里求得精神的慰藉,心灵的喘息。缺乏人生阅历的人,平凡肤浅之辈,他不会产生类似的联想,当然不会有对壮丽景色的深刻体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明星低&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面对雄浑、广阔、无限的大自然,一个有雄心有抱负的人壮志难酬,感到了自身的渺小无奈,不由得发出了这样深沉的悲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一句“天凉好个秋”,其中寄寓着多少人生的感喟!这都是由层楼上观望的秋景引发出来的。为什么魏晋以降自然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从而产生了其正意义上的山水诗山水画呢?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个挽歌时代造成的“个人的病痛和苦恼”。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政治黑暗,党同伐异,人命危浅。有文化有抱负的士大夫横遭迫害,如履薄冰。世事的艰难凶险迫使他们遁入山林,以求避祸全身,并获得心灵的安宁,精神的自由。另外,这个时代人文精神的觉醒和独立个性的高扬,也让诗人画家们深切体味到了自然与人世之间静与躁、清与浊、雅与俗、美与丑的强烈对照,崇尚自然以至想从山川景物中得到人生意义的解答,或者从中受到人品风姿素养方面的启迪,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社会风尚和美学潮流。这样,人对自然的体验就从单纯生理上的快感(如凉爽宜人)、心理上的感知(如色彩艳丽,泉韵叮咚)提升到了情感、理解的更高层次(如产生病痛苦恼,获得精神的净化解脱)。&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世说新语·言语》)&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逢摇落,凄沧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子山《枯树赋》)&象阮藉、嵇康、顾恺之、王羲之一流文化素养高且或人生境遇坎坷的文人士大夫,他们对自然的体验就更为深切,更显出人性的光辉和博大的悲剧情怀。&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世说新语·言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王羲之《兰亭集序》)&这种对大自然灵性的执着探求与叩问,洋溢着理性精神。通过山川景物寄托难以言喻的人生感历史感,或者借以抒发民族仇亡国恨,几乎成为中国人自然观的永恒主题。恽南田题画说:“写此云山绵邈,代致相思,笔端思纷,皆清泪也。”号称“马一角”的马远画“剩水残山”,南宋遗民郑所南画无根须泥土之幽兰,虽意在暗喻,但作者胸中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他那无法排遣的悲情孤愤,却都是“从自然的元素中提取出来”的,因此分外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中国人自然观中焕发着的理趣美,不是游离于具体物象之外的抽象议论说教,也不是借自然景物为符号去演绎宗教教义,导入神权主义。真正融入自然,物我为一,并探入自然的诗魂而给以生气灌注地表现的诗人画家们,他们“天人合一”的人生观宇宙观认为,自然(天)的本性及变化同人的思理情感的变化存在着某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默契与同构关系。“天人合一”总是引导人们把自然看作生命的活体,看作蕴含着无限哲理与情思的圣境。这里,自然人格化了,诗人自然化了。在这个意义上,人同自然的交流对话,才会摒除了世俗的凡庸,真正实现了精神上的沟通共鸣而共同步入了自由的王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看云舒卷了穷达,见月盈亏知死生。”(陆游:《溪上》)“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腾王阁序》)范仲淹《岳阳楼记》堪称理趣美的代表作。作者铺写巴陵胜状,洞庭阴阳,意在借景抒怀,对人生际遇感慨万千:“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最后袒露襟怀,登高望远,从对景物的感受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人生观世界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审美意境的开拓,都富于浓重的哲理意味,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平凡和肤浅的人群”无缘与自然灵性相会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关键就在他心理过程的缺失—一滞留于感知、表象而未能上升到理解、顿悟。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最早发现自然。山水文学园林艺术等所表达的自然观早熟且内涵丰富,恐怕同对自然的理性思考、感悟迹化密不可分。西方人欣赏自然也常常伴以沉思冥想,更喜欢自然的阴沉可怖而向之鼎礼膜拜。但是在泛神论思想的指引下,人和自然(神)往往是对立的,人对自然的认知体验如同对神的尊崇,一般不去作更多的探究追问。“自由联想”仅止于借助自然而发挥,或者与自然本体游离。“浪漫主义诗人披着黑色的斗蓬,垂下眼睛,走到一座荒废的山村、一个乡村教堂的墓地,或是一片孤寂的树林,沉思默想着'坟墓和蛆虫’,回味那已经失去的爱情,或者以哀伤的诗句吟咏那些不幸而遥远的事情。他怀着懊悔和悲伤回顾过去,又带着绝望的心情瞻望将来,然而在他那闪着泪花的眼里。又时常射出一线欢乐而幸福的光芒。”这种带着泛神主义色彩、弥漫着悲剧情调的自然观,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相当隔膜的,因为中国人神的观念比较淡薄,偶有寻仙访道也并不痴迷。“安能餐君紫霞,映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此则未可也。”(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说,中国人面对山川景色,总是专注于由视听之乐进而到自然本身去探究物理,寄托情思。尽力不把所谓山神、水神、树神、花神等妖魔化,神秘化;而是把它们世俗化,人化,缩短以至消弥人与自然间的距离。”“人与自然不隔”,就是人倾心于自然,认自然为父子亲朋;自然也活跃着生命灵气(“天地之大德日生”,“山水以形媚道”),时时处处与人相亲。 “故知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于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慷慨者何哉?岂藉山水而泄其幽愤之愤者耶!然天下之最能愤者莫如山水。山则巉峭从龙[此二字带“山”字头],蜿覃[带“虫”旁]磅礴。其高之最者,则拔地插天。日月为之亏蔽,虽猿鸟莫得而逾焉。水则汪洋巨浸,波涛怒飞,顷刻数十百里。甚至溃决奔放,蚊龙出没其间,夷城郭宫室,而不可阻遏。故吾以为山水者,天地之愤气所结撰而成也。”刘勰总结《诗经》以来写景状物的美学经验,已经觉察到了心与物、情与理相互交融,探究自然之魂的重要性。所谓“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这些说法的深刻之处在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逆反的物质交换关系和同构关系。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物“,生命活跃,如随人意;“心”呼吸吐纳,与外物情感相依。人与自然在“天人合一”&的和谐之中共生共存:人的情理以自然为不竭的源泉与库藏(“文思之奥府”),自然(“山林皋埌”)这个生命体又会受到作家感情的感染,“物色相召”,为作家创作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江山之助”)。中国人自然观的理性思辨色彩主要导源于老庄“道法自然”“物我为一”的宇宙观认识论。其思维方式则受到禅宗心性论(顿悟)的深刻影响。老庄把“道”视为一种自生自在、时空无限、绝对自由、“无为无不为”的自然本体。囊括了“天地之美”的大自然体“道”“悟”“道”,因而也具备了“道”的永恒、无限、自由、素朴的性质。庄子强凋对自然的审美体验中理性与精神的重要性,认为审美感受并非单纯的感知,而是从感知起步,在整个心理过程中都有理性、精神的愈益明显的介入。所谓“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就是不要仅仅用感官直觉去感受,要紧的是用心去体验思索领悟,即“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后学也认为,“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这里所谓“自闻”“自见”亦即“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是审美主体关注对象时的审美注意。由于审美主体经过思考才获得了“自得其得”、“自适其适”的审美愉快,因此这种愉快是深刻的,持久的。《列子》对庄子学派“自闻”“咱见”的审美感知、审美注意理论作了重要的发挥,即所谓“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得精忘粗,在内忘外是一个经过理论筛选的审美认识过程。见其所见,视其所视也是审美注意所固有的一种“选择性模式”:排除了那些妨碍、干扰审美认识的非审美因素,聚精会神地体验把握审美对象的本质特点,做出审美判断。中国绘画理论的信条是:“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指的就是画家“不见其所不见” 的颜色,摒弃了表面现象,“自见”他所要表达的东西,把握住本质,以求达“意”即从中看到自己。观察感受自然(如相马)也要经过这样一个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魏晋南北朝自然观转折突变的思想动因是玄学言意之辨盛行,特别是佛教的直觉顿悟思维方式对士大夫阶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后.佛教教义及思维方式给唐代田园诗、宋元山水画打下的鲜明印记,自不待言。所谓“悟”(顿悟、妙悟、了悟、灵感),佛教认为一是来自人脑(“心”“本性”“真如”“元神”)预设的“本体信息”或潜意识的骤然觉醒,二是依赖自然万物对人心的激发感应。二者交互作用,相摩相荡,电光石火般地崩发出诗性智慧。佛教的顿悟与庄子的“神遇”相通,都是说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相互碰撞时自我意识的苏醒,或者说是人对自己的生存状况(自然与社会)摹然回首所得到的启示。唐宋以来,“以禅入诗”“以禅喻诗”几乎成为一种流行的美学时尚、审美情趣。无论写景状物抒情,以至驰骋想象,开辟意境,都讲究言外之意,追慕根机悟性。所谓“化景物为情思”,其美学意蕴已贴近“自然的人化”。这里的景物被人格化而变为诗人的主观情感(包括佛理禅思)。这种由实入虚的转化若是突如其来,不思而至,就叫作顿悟。顿悟即灵感的突然爆发。佛教对这种思维形式、心理内涵的阐释,较传统的说法更深刻、更缜密、更直观也更新颖。就自然观而言,顿悟即面对客体自然心有所动,骤然领略到真理。“利剑斩束丝”,一剑之下,百念俱断,烦恼尽除,灵感油然而生。这时,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原有的时空间隔消弥殆尽,心胸豁然开朗。如唐代比丘尼寻春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以寻春喻访道,偶嗅梅香而知春,犹如直探心源而顿悟佛性。五代布袋和尚诗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此诗从插秧及所见景物中顿悟“低头见天”“退步向前”的禅意:低头看世界,反观看自身;心地清净,忍辱负重,似退实进,海阔天空。这种“新思维”同我国传统的“自然元气论”、“八卦思维”、“五行说”等迥异其趣。所谓“清清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智慧)。”它是把自然充分地人格化、人性化、心性化了。如果拂去它的神秘虚妄的唯心主义尘雾,应该承认,顿悟对开掘审美心理功能的内蕴性与主动性,对探究人与自然灵魂贯通的秘密,的确存在着某些“片面的深刻”之处。从历史的角度看,中西自然观还都比较原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科学的或审美的,仍处于童稚阶段。人们通常这样说:西人崇拜自然,摹仿自然;&国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西人征服自然,为己所用;国人顺应自然,乐天知命。西人毕肖自然,赋予神性;国人体味自然,涵养人性。这种概括虽然不无道理,但比较的目的在于鉴别。现象描述毕竟不能代替具体深入的理论分析。环保的近期目标是要维护自然的原生状态,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长远地看,人对自然的认识还要继续深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不断地调整。恩格斯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但是这种事情发生的愈多,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内外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外部自然的亲和、协调与互补。如顺应自然规律,支配利用自然。二是人的生理结构、心理功能与人的快感美感的同构与吻合。如人的审美感受与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协调、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兴奋和抑制的联系等。因此,就“客观的尺度”与“内在的尺度”两方面而言,目前人的自然观都相对落后。许多带根本性的难题的最终解决,还有待于自然科学(如脑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各部门的交叉渗透,共同发展。&钱钟书:《管锥编》第3册,第1037页。&汉赋中的自然景物被写得铺张华美,开始取得了独立地位。如枚乘《七发》描写了涛的声势及其对人心胸的“发蒙解惑”作用。&宗白华:《美学与意境》,第239页。&李泽厚:《美学与艺术演讲集》,第208页。《歌德谈话录》,第112页。《加里·斯奈德谈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外国文学动态》1982&年9期。&吴雷发:《说诗菅蒯》。见《清诗话》。&转引自吕锡琛:《道家与民族性格》,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页。《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四册,第399页。&宗白华:《美学与意境》,第212页。&朱光潜:《悲剧心理学》,第155页。&李渔:《笠翁文集·梁冶媚明府西湖垂钓图赞》。《石涛画语录·山川章第八》。&寥燕:《二十七松堂集》卷四,《刘五原诗集序》。&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分别见于《人问世》《知北游》《养生主》《骄拇》。&《列子·说符》。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梁一儒:中国人的自然观
发表评论:
馆藏&4956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自然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