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摸2013中考数学压轴题题,只需要把第四小问解答一下,要详细步骤,好的多加分!

2011高考数学考前指导及....,状元谈数学学习(张超杰):...._宇文网
当前位置: >
> 2011高考数学考前指导及....,状元谈数学学习(张超杰):....
2011高考数学考前指导及....,状元谈数学学习(张超杰):....
2011高考备考:怎样做好高考数学压轴题文章摘要:首先同学们要正确认识压轴题。压轴题主要出在函数,解几,数列三部分内容,一般有三小题。记住:第一小题是容易题!争取做对!第二小题是中难题,争取拿分!第三小题是整张试卷中最难的题目!也争取拿分!… 很多高三同学认为,数学高考试卷的最后一题压轴题很难拿分,往往在答题前,就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做不出是意料之内的事情,以至于很多考生在压轴题上得分都很低,这是非常可惜的。首先同学们要正确认识压轴题。压轴题主要出在函数,解几,数列三部分内容,一般有三小题。记住:第一小题是容易题!争取做对!第二小题是中难题,争取拿分!第三小题是整张试卷中最难的题目!也争取拿分!其实对于所有认真复习迎考的同学来说,都有能力与实力在压轴题上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要获取这一半左右的分数,不需要大量针对性训练,也不需要复杂艰深的思考,只需要你有正确的心态!信心很重要,勇气不可少。同学们记住:心理素质高者胜!以2009年的上海高考数学卷的压轴题为例,分析其中一半左右分值的易得分部分,谈一谈解题心态。同学可以再做一下2010年的高考卷最后一题,或者今年二模卷的最后一题,能否拿到比以往更多的分数。第二重要心态:千万不要分心其实高考的时候怎么可能分心呢?这里的分心,不是指你做题目的时候想着考好去哪里玩。高考时,你是不可能这么想的。你可以回顾高三以往考试,问一下自己:在做最后一道题目的时候,你有没有想“最后一道题目难不难?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我要不要赶快看看最后一题,做不出就去检查前面题目”“前面不知道做的怎样,会不会粗心错”……这就是影响你解题的“分心”,这些就使你不专心。专心于现在做的题目,现在做的步骤。现在做哪道题目,脑子里就只有做好这道题目。现在做哪个步骤,脑子里就只有做好这个步骤,不去想这步之前对不对,这步之后怎么做,做好当下!第三重要心态:重视审题你的心态就是珍惜题目中给你的条件。数学题目中的条件都是不多也不少的,一道给出的题目,不会有用不到的条件,而另一方面,你要相信给出的条件一定是可以做到正确答案的。所以,解题时,一切都必须从题目条件出发,只有这样,一切才都有可能。在数学家波利亚的四个解题步骤中,第一步审题格外重要,审题步骤中,又有这样一个技巧:当你对整道题目没有思路时,步骤(1)将题目条件推导出“新条件”,步骤(2)将题目结论推导到“新结论”,步骤(1)就是不要理会题目中你不理解的部分,只要你根据题目条件把能做的先做出来,能推导的先推导出来,从而得到“新条件”。步骤(2)就是想要得到题目的结论,我需要先得到什么结论,这就是所谓的“新结论”。然后在“新条件”与“新结论”之间再寻找关系。一道难题,难就难在题目条件与结论的关系难以建立,而你自己推出的“新条件”与“新结论”之间的关系往往比原题更容易建立,这也意味着解出题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最高境界就是任何一道题目,在你心中没有难易之分,心中只有根据题目条件推出新条件,一直推到最终的结论。解题心态也应当是宠辱不惊,不以题目易而喜,不以题目难而悲,平常心解题。最后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虽然我们认为最后一题有相当分值的易得分部分,但是毕竟已是整场考试的最后阶段,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疲劳不可避免,因此所有同学在做最后一题时,都要格外小心谨慎,避免易得分部分因为疲劳出错,导致失分的遗憾结果出现。(作者,冷雪飞,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2011高考数学考前指导及解题策略[1]文章摘要:高考数学考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三基五能。所谓的三基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五种能力就是空问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办、推理证明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最后的冲刺阶段的复习一定要讲究策略,要克服盲目做题。你不妨尝试以下的做法,或许你的成绩会有提高。… 【编者按】高考迫近,紧张是免不了的,关键是自我调整,学会考试。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审慎的态度对待试题,以细心的态度对待运算,以灵动的方法对待新颖试题,只有好问、好想、好做、善探究、善反思、善交流才能在最后阶段有提高、有突破,才能临场考出理想的成绩。最后的冲刺阶段的复习一定要讲究策略,要克服盲目做题。高考数学考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三基五能。所谓的三基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五种能力就是空问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办、推理证明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数学考试就是考这样三基五能,其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重点,推理证明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是关键。最后的冲刺阶段的复习一定要讲究策略,要克服盲目做题。你不妨尝试以下的做法,或许你的成绩会有提高。一、颗粒归仓如何做到颗粒归仓,把会做的题都做对。在训练的时候应该做到:1.速度宁愿慢一点,确认对了再做下一题;2.解题方法好一点,审清题意、仔细研究、选择最佳方法解题;3.计算步骤规范一点,错误常常出在“算错了”,计算的时候我们的草稿也要写好步骤,确认了再往下走。4.考虑问题全面一点,提防陷阱。注意疏漏,多从概念、公式、法则、图形中去考察,尤其是考察是否有特例,考虑结论是否符合题意。如果我们把会做得题都做对了,成绩就不会差了,也就没有遗憾了。二、纠错到底查漏补缺仅仅停留在订正错题上是远远不够的。错误往往带有反复性、顽固性,下次遇到同样的题仍然可能出错,正是因为错题反映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知识的薄弱或是思想方法的缺陷,所以我们才要紧紧抓住错题不放过,纠错到底。要纠正错误,还要找出错误的根源,更要深入地分析,再做几个同样类型的题加以巩固,这样做比做新题会更有效。三、回归课本在冲刺阶段,我并不主张把课本通读一遍,而是在纠错的前提下,对照自己的不足之处再回到课本,弄清自己原本比较模糊的概念,理解记忆相关公式和法则,做一做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高考题有些就是来源于课本或是课本题的变式,回归课本,还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系统的掌握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四、精练巧练做练习,求对而不求快,求精而不求多,求懂而不求完成作业。我们已经练了很多,也考了很多,再做很多的新题,不如重新有选择地做一些做过的旧题,比如把多次模拟考试中,自己没有多大把握的题再做一遍,并按照规范的书写格式做好,例如立体几何题还不能过关,可以选择十个题对照来做,我们会发现这类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析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总结规律,达到举一返三的目的。我们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考试成绩,提高成绩的途径大致右以分为两种:一是提高数学整体的素质和能力,更好的驾驭考试;二是熟悉考试特点,掌握考试方法,将自己已有的潜能和水平发挥到极致。要知道考试是为了分数,会做的题不失分就是成功的考试。如果说在复习中,上面两种办法那一种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考试的分数呢?对于前者,是需要我们在整个高中乃至以前的学习积累下来的综合能力。这个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和积累,在短期内的提高是有限的;对于后者能力的了解和掌握对短期内迅速提高考试成绩的成效是很明显的。考前做“熟题”找感觉顺应时间安排:数学考试安排在下午,故而考生平时复习数学的时间也尽量安排在下午时段。先易后难多拿分改变解题习惯:不要从头到尾按顺序做题。无论是大题还是小题,都要先抢会做的题,接着抢有门的题,然后才拼有困难的题,最后再抠不会的题。先抢占有利地势,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拿分。新题解不出来先跳过调整好考试心态,有的同学碰到不会做或比较新颖的题就很紧张,严重影响了考试情绪。另外,今年高考有可能会出现新题,遇到难题或新题时,要学会静下来想一想,如果暂时还想不出来,跳过去做另一道题,没准下道题目做出来后你已经比较冷静了,那就再回过头来解答。在近期复习中,抓容易题和中档题,不宜去攻难题。因为这段时问做难题,容易导致学生心理急躁,自信心丧失。通过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自己的应试技巧,是高得分能力。文章摘要:高考数学考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三基五能。所谓的三基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五种能力就是空问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办、推理证明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最后的冲刺阶段的复习一定要讲究策略,要克服盲目做题。你不妨尝试以下的做法,或许你的成绩会有提高。… 数学应试技巧经过紧张有序的高中数学总复习,高考即将来临,有人认为高考数学的成败已成定局,其实不然,因为高考数学成绩不仅仅取决于你现有的数学水平,还取决于你的高考临场发挥,所以我们要重视高考数学应试的策略和技巧,这样有利于我们能够“正常发挥”或者“超常发挥”。一、考前各种准备1、工具准备:签字笔、铅笔、橡皮、角尺、圆规、手表、身份证、准考证等。(注意:高考作图时要用铅笔作图,等确认之后也可以用签字笔描)2、知识准备:公式、图表强化记忆,查漏补缺3、生理准备:保持充足的睡眠、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进行适度的文体活动4、心理准备:有自信心,有恰当合理的目标二、临场应试策略1、科学分配考试时间试卷发下来以后,首先按要求填涂好姓名、准考证号等栏目,完成以上工作以后,估计还未到考试时间,可先把试卷快速浏览一遍,对试题的内容、难易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考试开始铃声一响,马上开始答题。120分钟的时间里面争取得160分,这是一个效率的竞争,因此时间分配相当重要. 高考试题设置的时候是14道填空题、6道大题。填空题(用时35分钟左右)1-6题防止犯低级错误,平均用时在2分钟左右,7-12题防止犯运算错误,平均用时2.5分钟左右,13-14题防止犯耗时错误,平均用时在4分钟左右。解答题(用时在85分钟左右):15-16题防止犯运算和表述错误,平均用时10分钟左右。17-18题防止犯审题和建模错误,平均用时在15分钟左右,19-20题防止犯第一会而不做和以后的耗时错误,平均用时在17分钟左右。另外,理科班加试题前三题不会难,第四题有难度。能拿到30分就算成功。前两题用时在10分钟左右,确保不差,第三题用时在8分钟左右,确保不差。第四题用时12分钟。加试题评分标准只有两步5分与10分。故要突出关键步骤。2、合理安排答题顺序解题的顺序对考试成绩影响很大,试想考生如果先做最难的综合题,万一做不出,白白浪费了时间,还会对后面的考试产生不良的影响,考试时最好按照以下的顺序:(1)从前到后.高考数学试卷前易后难,前面填空题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解答题前三、四道也不太难,从前往后做,先把基本分拿到手,就能心里踏实,稳操胜券。(2)先易后难.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遇到难题时,一时不会做,做一个记号,先跳过去,做完其它题再来解决它,但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影响情绪。(3)先熟后生.先做那些知识比较熟悉、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熟悉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达到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3、争取一个良好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考试心理角度来说,这确实很有道理.拿到试题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题,在通览一遍整套试题后,稳操一两个易题熟题,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感觉,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之后做一题得一题,不断产生正激励,稳拿中低,见机攀高。4、要控制好解题节奏(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考场上不能一味地图快,题意未清,条件未全,便急于解答,容易失误。应该有快有慢,审题要慢,解答要快.题目中的一些关键字可以用笔圈一下,以提醒自己注意。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工程”,题目本身是“怎样解题”的信息源,必须充分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整体认识,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而思路一旦形成,则可尽量快速解答。5、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在120分钟内要完成20个题,时间很紧张,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检验工作,所以要尽量准确运算,关键步骤,宁慢勿快,稳扎稳打,不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力争一次成功。实现一次成功的一个有效措施是做完一道题后如果觉得没有把握随即检查一下(例如可逆代检验、估算检验、赋值检验、极端检验、多法检验)。做完当即检查,思路还在,对题目的条件、要求等依然很熟悉,检查起来可以省时间。6、讲求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卷面是考试评分的唯一依据,这就要求不但会而且要对、不但对面且要全,不但全而且要规范。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规范,处处扣分。要处理好“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要用心揣摩阅卷时的得分点步骤,得分点步骤不能漏掉,一定要写好,写清楚。例如立体几何论证题,很多人条件不全被扣分;例如概率题,很多人只有公式和结果,被扣分。文章摘要:高考数学考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三基五能。所谓的三基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五种能力就是空问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办、推理证明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最后的冲刺阶段的复习一定要讲究策略,要克服盲目做题。你不妨尝试以下的做法,或许你的成绩会有提高。... 7、面对个别难题,争取部分得分高考成绩是录取的重要依据,相差一分就有可能失去录取资格。因此,考生必须每题必答,每分必争,如果是填空题,全然放弃,得零分,但只要填上答案,就有可能得5分;而解答题多呈现为“一题多问”、难度递进式的“梯度题”,这种题入口宽。入手易,看似难做,实际上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面对“难题”不要胆怯,不要简单放弃,应冷静思考,争取部分得分。那么面对不能全面完成的题目如何分段得分,下面有两种常用方法。①缺步解答.对难题,啃不动时,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写几步就写几步,每写一步就可能得到一定分数,如:把文字语言译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目标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设轨迹题的动点坐标等,都可能得分,还有像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分类讨论中的个别简单情形。②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一中间环节上时,可以承认中间结论,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寻找它途,如能得到预期结论,就再回头集中力量攻克这一过渡环节,若因时间限制,中间结论来不及得到证实,就只好跳过这一步,写出后继各步,一直做到底;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做不上,可将第一问作为“已知”,完成第一问,这样也可能得分.8、“最后10分钟”做什么题?同学们一般都有这样的感觉,前面10分钟往往是得分的黄金时间,而最后的10分钟往往很难添分加彩,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最后10分钟往往既要复查纠错,又想攻克难题,结果顾此失彼,两头落空;二是考试的最后时刻就像长跑的最后时刻,体力消耗大,思维有所迟钝。那么“最后10分钟”应该做什么呢?可以用来检查前面有疑问没把握的试题或者用来做前面未能解答的试题,但是一定要先解决把握性大一点、相对容易一点、得分可能性大的试题。9、几点提醒:首先,再强调一点审题是关键。把题目给看清楚了,再动笔答题,看消楚题后问什么,己知什么、让我干什么?把这些问题先弄清楚了,自己制订了一个完整的解题策略,在开始写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很快就可以完成的。其次,有的同学做到第16题、第17题的时候就想不起来了,卡住了,属于非智力因素导致想不起来,这时候怎么办?虽然是简单题我不会做怎么办?建议是先跳过去,不是这道题不会做吗?后面还有很多的简单题呢,我们把后面的题做一做,不要在考场上愣神,先跳过去做其他的题,等稳定下来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会顿悟,豁然开朗。另外,因为填空题看结果,不看过程,只要是能把正确的结论找到就行。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习惯的是直接法,特值法,数形结合法。做大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我会做但拿不满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解题步骤不够规范。规范答题可以减少失分,什么是规范答题简单地说就是从上一步的原因到下一步的结论,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让谁写、谁看都是这样的,因为什么所以什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是规范答题。还有,比如人家问的是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定义域是什么?就一定要写成集合的形式或者是区间的形式。只给范围一定会扣分的,所以解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规范答题,这是关键点。最后,再谈一点在做题的时候很多学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做完一题之后回过来再检查。其实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习惯。要养成一个一次就作对一步就到位的习惯。我做一次就是正确的结论,不要给自己回过头来检查的习惯。有的时候第二次改错的现象也很普遍。高考试题的设置是有一定要求的,高考的时候为什么要设置一个15分钟的倒数哨声呢?这就是提醒考生把会做的题要写好.或者说你一道题不会做开始写一些也好,到你写完估计也支时了。这就是为什么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吹哨,做题的时候能一步到位就好了,不要再回过头来检查了。我们的口号是1.难易分明,决不耗时;2.慎于审题,决不懊悔3.必求规范,决不失分;4.细心运算,决不犯错5.提防陷阱,决不上当;6.愿慢求对,决不快错7.遇新不慌,决不急躁;8.奋力拼杀,决不落伍状元谈数学学习(张超杰):总结+反思法文章摘要:针对数学,主要是两个能力:①思维能力,重在掌握通法,特别是课本上出现的方法,堪称经典,大多是针对某类问题的最优解法,一定要掌握,不要老是想走捷径,以免弄巧成拙;②运算能力,提升运算能力要从弄懂运算原理上入手,即一定要明白为何这样运算,解完题后尽量写一下解题心得,做完一套卷子后也要尽量写一个解题报告… 2006年河南省理科状元:张超杰毕业中学:新郑二中高考总分:692分单科成绩:语文124分、数学150分、英语138分、理综280分考入院校:清华大学数理专业【总结+反思法】作为规律性极强的科目,数学应该说是比较容易学好的。做题、总结、反思、就这么简单,多做题,这是总结与反思的基础,规律往往蕴含在大量重复之中,但做题并非目的,反思才是提升能力的关键,具体反思什么呢?①题目的本质是什么,解题的关键在哪里,思维障碍在哪里,如何克服?②特别强调一题多解,不满足于解出题目,而应尽可能用更多的方法;③答题如何规范,考试时如何拿全分;④它可以归结到哪一种(类)题目中,解后反思特别有利于能力的提升,针对数学,主要是两个能力:①思维能力,重在掌握通法,特别是课本上出现的方法,堪称经典,大多是针对某类问题的最优解法,一定要掌握,不要老是想走捷径,以免弄巧成拙;②运算能力,提升运算能力要从弄懂运算原理上入手,即一定要明白为何这样运算,解完题后尽量写一下解题心得,做完一套卷子后也要尽量写一个解题报告,分析一下这套卷子的优劣,找出自己的弱点,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状元谈数学学习(章捷琼):拿到该拿的分数文章摘要:数学应掌握一些通法。可能对于某一道题目,采用某种特殊的做法可以做得很漂亮,而采用通法则比较复杂。但我认为,只要掌握熟练通法,高考数学就能成功。 2005年浙江理科状元:章捷琼毕业中学:浙江省瑞安中学高考总分:709分单科成绩:语文127分、数学144分、英语144分、理综294分考入院校:清华大学生物科技专业【拿到该拿的分数】每一个数学老师都说150分的试卷有120分是绝对可以做出来的,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同学每次考试都能在120分以上,因为有很多该拿的分数却没拿到。数学一定要保证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准确度。数学考试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一个同学做出了最后一道题目,却比没有做出最后一道题的同学分数低,原因就是该同学简单的题目做错了,这是很可惜的事情,毕竟高考以分数高低论成败。平时考试中,每个同学都有一些题目是因为粗心、审题不清做错了,这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做大量的模拟卷就是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加快速度。另外,数学应掌握一些通法。可能对于某一道题目,采用某种特殊的做法可以做得很漂亮,而采用通法则比较复杂。但我认为,只要掌握熟练通法,高考数学就能成功。【错题要当场解决】“纠错本”是很多学生都采用的学习方法之一,把自己做错的题目抄下来,反复练习,以达到掌握的目的。但章捷琼认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样,自己就不喜欢,她觉得每次看错题无形中会给自己加压。她的方法是发现错误后,马上向老师请教,仔细分析出错误的所在和原因,然后再自己做一遍,力争不让同样的题目难住两次。“有的人只是机械地订正,不仅没有弄懂错误根源,也浪费了抄题、解题的时间。其实有没有纠错本只是形式,真正要弄清的是是否真的掌握了错题。对于有些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同学,我建议有时间就多做练习,熟练也能减少失误,关键是做题时要精神集中、仔细。”解传江:高考考前练数学题要“欺软怕硬”文章摘要:高考前十多天,数学要怎么复习,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重庆市特级教师、南开中学高三数学教研组长解传江为广大考生支招时表示,考前练题要“欺软怕硬”,练习一些温和的题目,有利于增强自信心。… 解传江老师做客重庆手机报接听热线 记者 徐元宾 摄高考前十多天,数学要怎么复习,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昨天,重庆市特级教师、南开中学高三数学教研组长解传江做客重庆手机报热线966965为广大考生支招时表示,考前练题要“欺软怕硬”,练习一些温和的题目,有利于增强自信心。备考:考前复习分三步走解老师说,150分的高考题中,有120分左右的题目是基础题。因此,最后十多天,同学们第一步要做的是回归教材进行归纳整理,把散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由于数学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只靠记忆,第二步,同学们对于以往的模拟考题要做到“考后得满分”,即把以前的错题要一一全部弄懂,多解决一个错题,就能提高高考的得分率。此外,第三步,同学们可以隔天做一次练习,直到高考。这样的好处是让数学的概念、思想及方法总处于“熟练”的意识环境中,时间最好安排在每天下午,与数学高考的时间一致。但练题要“欺软怕硬”,练习一些温和的题目,不要去做新的难题,有利于增强自信心。答题:选择题50分钟完成如何答题能够在高考场上提高得分率?根据自己多年来的阅卷经验,解老师给出了一些实用法则:考场上,答题要“六先六后”: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先点后面、先高后低、先小后大,以发挥最佳的水平。具体来说,选择题、填空题原则上不要占用太多时间,否则会导致后面大题潜在丢分。解老师举例,后面的大题如16、17、18题都是送分题,考查得很基础,每题13分,如果因为时间耽搁造成丢分很可惜。“总的来说,考场上做题还要奉行一个原则:小题要小做,大题要大做,千万不能小题大做,造成时间浪费。”解老师提醒考生,选择题50分钟内完成比较合适,没完成要强行收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答题一定要规范,能提高得分。来电解惑 如何减少考场失误?差生如何突击提高得分?怎么复习后面三个大题?问:我平时的数学成绩不错,但每次“大考”成绩总不理想,如何减少高考场上的失误?解老师:“静能生会”是高考场上的一个制胜法宝。首先树立信心很重要。其次总结好应试经验,掌握答题时间的分配,把握好节奏。差生如何突击提高得分?问:平时数学成绩不好,越临近考试越不想复习了,还有什么突击方法可以提高得分?解老师: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把教材的公式、定理熟记于心。比如,每年高考都考了“分布列”,一定要掌握相关内容。多练习选择、填空,和前面四道简单题,把基础分拿到。怎么复习后面三个大题?问:每次考试,前面的试题做得还可以,但后面三个大题(第19、20、21题)的后面两个小问,我总是解答不了?现在该怎么复习?解老师:要总结自己解答不出的原因,如果是知识没掌握好,建议找出几套模拟题,有针对性的复习后面三个大题。状元谈数学学习(孙田宇):错题分析法文章摘要:数学的知识点必须通过做习题来掌握,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做题,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做题。大量的习题能帮助你发现自己的错误。针对错题,进行滚动式的反复练习,最终一一消除这些错误。 2005年吉林文科状元:孙田宇毕业中学: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总分:682分单科成绩:语文132分、数学142分、英语138分、文综270分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状元感言:不幻想奇迹,踏实认真地做好手边的事,你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实际上,高考只不过是实现我们目标的一个途径,只是一个富有考验性的成人仪式。我个人感觉高考就像演戏,每一方,不论考生、家长、老师、社会,都有自己的角色。我们考生只要在这个舞台上好好发挥就可以了。我们应该像过节一样,穿上自己最好的衣裳,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因为从此以后,我们将凌波展翅,开始另一种生活,向着自己的梦想翱翔。我们的准备不仅是为了高考,还为了更为长远的人生。当你这样看待高考时,你就会以一种大气的状态来生活和学习。不要过分地计较一时的输赢,因为每个人都是你人生的过客,没有谁会陪伴你走完全程。将嫉妒别人、怀疑自己和闲话他人的时间用来学习,赢得的不光是时间,还有平和的心态与充分的自信。【错题分析法】数学的知识点必须通过做习题来掌握,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做题,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做题。大量的习题能帮助你发现自己的错误。针对错题,进行滚动式的反复练习,最终一一消除这些错误。一旦发现错误,首先做的第一步就是分析出错的原因。要尽量减少因为马虎而造成的错题,马虎是一种很不好的学习习惯,大家必须克服。一般的错题都是有一定原因的,比如说由于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牢,或者说某个方法还不会灵活地运用。根据出错的原因,第二步要做的就是找出很多的配套练习题,进行滚动式的反复练习,把所有和它相关的题型多做几道。直到完全掌握了这种习题——包括它一般的出题方式和答题的方法,这个错题就被攻破了。高考冲刺最后20天 复习数学最好选在下午文章摘要:在剩下的20天左右的时间里,如何复习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考分,是考生及其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深圳中学洪建明老师会针对这种情况,谈一谈在高考中考生常出现哪些问题,以及在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复习。… 数学历来都是高考的重头戏,必须全力以赴争取到最好成绩。现在已进入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如何复习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成绩?深圳中学洪建明老师建议,以2011年考纲为线索全面梳理知识点,模拟训练的主要题型应是综合性解答题。另外,高考数学科是安排在6月7日下午,考生应尽量安排下午复习数学,把自己在这一时段的理性思维调节到最佳竞技状态。洪建明是深圳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成员。在近六年的深圳市高考调研考试中,他一直是数学试题的主要命题人之一。2010年高考,他的学生夺得了深圳市理科状元,还有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名列广东省前100名。洪老师说,从近几年的数学科高考来看,很多考生因为概念不清、知识点没掌握而丢分,非常可惜。他建议,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每天花20分钟时间通读2011年考纲,全面梳理各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基本方法、主要题型及其解法。对照考纲,目的是查漏补缺,修正不足。如考纲中要求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正余弦定理等,以及会设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程序框图,还有了解最小二乘法、散点图、相关系数等概念,可能是不少考生的盲点。另外,考生还要回顾已往做错题目的正确解法,借此堵住思维漏洞。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还需不需要做题进行模拟训练?洪老师认为,做适量的数学题是必须的,否则“题感”变差,反应慢,不利应考。他建议:高考数学科是安排在6月7日下午,依此,考生应尽量安排下午复习数学,每天90分钟到120分钟,使自己这时段的理性思维调节到最佳竞技状态。另外,在知识交汇点处命题,是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常态,因此,训练的主要题型应是综合性解答题,训练各类知识方法的“搭桥”沟通。洪老师还重点介绍了同类重点题型的训练。一是三角向量题。须注意角的范围,选用公式是否恰当(如慎用同角间的三角函数关系式解方程组),考虑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多解,不要混淆向量垂直与共线的充要条件等。二是立体几何题。须注意推理证明的严密性,尽量不用课本上未出现的定理与公式(如三垂线定理,射影面积公式求二面角,文科生慎用空间向量等),理科生选用纯几何法计算时不要遗漏推理定角步骤等。三是概率统计题。须注意计算概率时要做适当文字或符号表述,不能只写答案。但文科生慎用排列组合知识解题。四是解析几何题。忌讳不利用定义、图形的几何特征瞎算,近期只做一道涉及韦达定理的试题以防意外,不要忽视变量的范围,不做繁杂数字运算的解析几何题,以免影响情绪。五是函数不等式题。须注意分类的不重不漏,定义域的限制作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的等号成立条件,函数图像的指导作用。六是数列与推理题。须注意求出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是否适用所有项,试题中设置的“台阶”信息是突破解题方向的重要线索,不完全归纳法仅是建立猜想的手段,整数简单性质(如奇偶性等)的利用值得关注。洪老师还建议,在最后的20来天时间里,做4套近期各地模拟试卷或2009年、2010年广东高考真题,每套题定时120分钟,目的是检测应试能力,熟悉各种题型的答题时间安排、各类解答题的答题格式、碰到“思维卡壳”时怎样应对、最后时段怎样得分等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兴趣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3中考数学压轴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