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必修2选修2

高二数学选修2-3:高中数学选修2-3 高二数学选修2-3
高二数学选修2-3:高中数学选修2-3 高二数学选修2-3
高中数学选修2-3计数原理(约14课时)一、知识要求及变化1.整体定位为了更好的把握计数原理的要求,首先需要明确整体定位。标准对计数原理这部分内容的整体定位如下:“计数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称为基本计数原理,它们为解决很多实际提供了思想和工具。在本摸块中,学生将学习计数基本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了解计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会解决简单的计数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整体定位,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正确地使用基本计数原理是这一章教学中必须抓住的一个关键。(Ⅰ)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是计数原理的开头课,学习它所需的先行知识与学生已熟知的数学知识联系很少,通常教师们或者感觉很简单,一带而过;或者感觉难以开头。中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的关于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都是以分类加法计数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为基础的,而一些较复杂的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求解,更是离不开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因此必须使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学会正确地使用基本计数原理是这一章教学中必须抓住的一个关键。所以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II)正确使用两个基本原理的前提是要学生清楚两个基本原理使用的条件。而原理中提到的分步和分类,学生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深刻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找到分类和分步的具体要求——类类互斥,步步独立。(III)单纯认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学生对之还是容易理解的。问题在于怎样合理地进行分类、分步,特别是在分类时必须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找到分步的方法有时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着重进行训练。2.课程标准的要求。(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通过实例,总结分类加法计数原乘法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排列与组合通过实例,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二项式定理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3.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化和深广分析。(1)如何认识“通过实例,总结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标准的要求:第一,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和实际事例,让学生不断感悟和总结两个基本计数原理,仅仅由教材中的几个实例是不够的,教师必须补充与之匹配的事例充实教材,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领悟两个基本计数原理。第二,在理解具体问题时,着重分析题意,领悟题眼,带着“是用分类或者分步或两者都用?”的问并能够正确做出分析,是解决与计数有关的问题的关键。同时,分类要做到“不 1重不漏”,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善于归纳用计数原理解决计数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解题。(2)如何认识“通过实例,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一,运用大量实例,理解排列的特殊性与组合的特殊性。排列的特殊性在于排列中元素的“互异性”和“有序性”,例如“从全班60名同学中选出4名同学,分别担任班长、学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这就是一个排列问题。可以由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问题有元素的“互异性”和“有序性”的特点。与排列比较,组合的特殊性在于它只有元素的“互异性”而不需要考虑顺序,例如,上述问题如果改为“从全班60名同学中选出4名代表参加一项活动,”那么它就要变成一个组合问题了。本质上,“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k个元素的组合”就是这几个不同元素组成的集合的一个k元子集。第二,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的推导是两个计数原理的一个应用过程,只有理解了排列、组合的概念,并会用两个计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把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推导出来。第三,在教学中注意通过大量实例运用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解决,但是组合数的性质只作一般性的探究,至于应用不作重点要求,更不研究排列数的性质。对这点,在教学中必须引起注意。(3)如何认识“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n第一,在推导二项式定理(a+b)=Cna?Cna0n1n?1b?????Cnarn?rb?????Cnb.?n?N? rnn时,我们应用了两个计数原理,而这种应用首先是基于我们多项式乘法中的经验:每一项都是an-rbr(r=0,1,?,n) 的形式,然而经历用计数原理来得到an-rbr的步骤的过程,得出rn-rrab其同类项的个数为组合数 Cn的结论。比认识二项式定理本身还重要。这种经历反映了使用计数原理的能力水平,这种经历使我们对二项式展开式中项的个数、通项构成的实质认识深刻,同时在这种经历中我们从特殊归纳到一般结论猜想,并给出让人信服的证明。反映了探究问题、发现真理的辩证思维过程。第二,结合“杨辉三角”和从函数的角度来分析二项式系数的一些性质(① 对称性② 增减性与最大值 ③二项式系数的和),在探究以上性质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在教学中列举实例,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充分应用。例如:运用“在(a+b)n的展开式中,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并且二项式系数之和为2n,”可以提出并解决一下几个问题:例一、求C111 +C311 +?+C1111 =?例二、求证:C0n +C2n +C4n +?+Cnn =2n-1例三、求证:C1n +2C2n +3C3n +?+nCnn =n2n-14 教学要求(1)标准与大纲要求的对比与说明:2①在标准中这部分内容是选修内容,而且是对理科的要求,大纲中这部分内容要求为必修内容,而且文理科都要求。②大纲中要求的两个“理解”、四个“掌握”、四个“并能用”;在标准中分别变为“通过实例总结”、“通过实例理解”、“能根据”、“能利用”、“会用”,并能利用基本计算原理“解决”、“推导”、“证明”,说明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是本章的灵魂,并串穿于始终。③与大纲比较,标准降低要求,不要求掌握和应用“组合数的两个性质”。④大纲中的“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在标准中分别改为“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2)教学要求①课时减少,要求并没有降低.这部分内容课程标准中要求课时的14节,与原大纲比较少了4节。新课程课时虽然少了,但突出了以下几点:打好基础,发展能力,注重联系,强调整体;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淡化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提法。②突出实例,由学生主动总结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在这部内容中,要通过大量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总结出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并能分析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两个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③注重数学思想方法,介绍我国古代数学成就,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当我们面临一个复杂问题时,通过分类或分步将它分解成为一些简单的问题,先解决简单问题,然后再将它们整合起来得到整个问题的解决,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这是一种重要而基本的思想方法。两个计数原理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根据计数原理分析、处理问题,而不应机械地套用公式,同时,在这部分教学中,应避免烦琐的技巧性过高的计数问题。另外,可以在二项式定理中介绍我国古代数学成就“杨辉三角”,以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④注重知识的应用,掌握解决问题的过程。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贯穿于这部内容的始终,这也是计数原理的一个应用。排列与组合是学习二项式定理、概率的预备知识,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有关分支的必备知识。二项式定理揭示了二项式的正整数次幂的展开法则。它是初中代数乘法公式(a+b)3=a3+3a2b+3ab2+b3的推广。二项式定理在数学学习中经常用?a?b?=a2+2ab+b2,到,例如概率、微积分等有关内容的学习都要用到二项式定理,因此,二项式定理在实际 32运算和以后的学习中都是常用的基础知识。另外注意,课程标准对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不做要求,即如何证明性质1:Cnm=Cnn?m,性质2:Cnm+Cnm?1 =Cnm?1以及它们的应用都不作要求。教材中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之一——近似计算未作明确要求。二、重点和难点1.重、难点分析(1)本章的重点是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和组合的意义,以及排列数、组合数计算公式,二项式定理。(2)本章的主要难点是如何正确运用有关公式解决应用问题。在解决问题时,由于对问题本身和有关公式的理解不够准确,常常发生重复和遗漏计算、用错公式的情况。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学中应强调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强调运用各个公式的前提条件,并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进行认真剖析。2.重、难点教学案例课堂教学片段案例(一)二项式定理目的要求1、 掌握二项式定理及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2、 会利用二项展开式及通项公式解有关问题内容分析1、本节课主要内容实际上是初中学习的多项式乘法的基础上研究一种特殊的多项式——二项式乘法的展开式。这一小节与不少内容都有密切联系,特别是它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小节的意义主要在于:① 二项式定理与概率论中的三大概率分布之一的二项分布有其内在联系,也是学习后面的概率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的准备知识。② 由于二项式系数是一些特殊的组合数,利用二项式定理可以得到关于组合数的一些恒等式,从而深化对组合数的认识。③基于二项展开式与多项式乘法的联系,本小节的学习又对初中学习的多项式的变形起到复习、深化的作用。④二项式定理是解决某些整除性等问题的一种方法。2、本小节的前半段是在具体的例子基础上归纳出二项式定理,提出二项式定理是从学生熟悉的(a+b)公式入手的,接着考虑(a+b)的展开式,虽然它在初中并未作为公式提出,但运用整式的乘法则容易写出其展开式,再进一步研究(a+b)4的展开式,这是归纳得出二项式定理的关键一步。3、二项式定理的推导和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用心体会一番下面给出的引出定理的思维过程将是很有益处的。因为它对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学习思想方法、了解创造的过程都极有利。定理大致是按“设想”→“突破”→“论证”三个层次得到的。第一层,设想,把(a+b)2、(a+b)3并列排在一起,从而刺激人们去探讨(a?b)展423开式等的其他的情况,再进一步则产生了去探讨(a+b)n的情况的设想。第二层,突破,突破是由于追究了(a+b)展开式的各项系数的来源,才得以实现的。为什么要从追究来源处解决?那是因为直接观察(a+b)2、(a+b)3等的展开式,要想从中发现如二项式定理中所表现的系数规律是很困难的,造成困难的原因是其各项系数已是经过计算而得出的结果,这种被加工的结果掩盖了它们各自来源的本质,直接观察数字系数不行,于是转而追究系数的来源,经过努力,借助于组合的思想、组合的符号,终于找到了规律。 4 4在找规律的时候,采取解剖(a+b)这一典型的方法,这无疑是一次数学中的试验。人们常有一种偏见,似乎一提试验就是物理、化学的事。其实不然,数学中也有大量运用试验,只是有时运用得不自觉而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时,能自觉运用这一方4法。我们在研究(a+b)展开式的系数时,可以抓一项做为试验的典型,从中悟出道理,再以此为指导去认识其它知识。通过解剖(a+b)摸索出规律,实现了突破,即找到了(a+b)=Cna?Cnan0n1n?144b?????Cnarn?rb?????Cnb.?n?N? rnn第三层,证明,上面的结论是分析了少数特例以后立即对任何一般而得到的。也就是说,上述结论是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因此,其正确性还有待于证明,因为我们的教科书对这个定理的证明不做要求,所以在此就不做更深层的研究。4、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研究通项这种找代表、抓典型的方法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知道,二项展开式的第r+1项Cnran?rbr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所以称为通项。Tr?1?Cnarn?rb叫通项公式。学习时要注意抓住通项公式的结构特征。 r课堂教学片段案例(二)排列应用问题一、教学目标1、 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的计数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排列知识来解决排队、排数问题。2、 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对公式、原理的应用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排列应用问题难点是排列应用问题三、教学情况设计(一)设计情境,复习回顾1、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2、 排列、排列数的概念及排列数公式是什么?3、 解排列应用问题的注意点(1) 认真审题。根据题意分析它属什么数学问题?题目中的事件是什么?有没有限制条件?通过怎样的程序来完成这个事件?用什么计算方法?(2) 弄清问题的限制条件。注意研究问题,确定特定元素和特殊的位置。考虑问题的原则是特殊元素、特殊位置优先,必要时可通过试验、画图、小数字简化等手段帮助思考。(3) 恰当分类,合理分步4、 解排列应用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常用方法:(1)基本思路①直接法,即从条件出发,直接考虑符合条件的排列数。②间接法,即先不考虑限制条件,求出所有排列数,然后再从中减去不符合条件的排列数。(2)常用方法:特殊元素、特殊位置分析法、排除法、对称分析法、捆绑法、插空法、构造法等等。(二)典型例题分析5例1.(1)现有5名男生、4名女生排成一行,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男生、女生各自排在一起,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3)女生排在一起,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4)女生不相邻,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5)男女相间排列,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6)某甲在排头,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7)某甲在排头,某乙在排尾,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8)某甲不在排头,某乙不在排尾,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9)某甲不在排头,也不在排尾,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10)其中,甲、乙、丙三人顺序一定,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11)其中男生顺序一定,女生顺序一定,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12)排两排,前排4人,后排5人,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13)排两排,前排4人,后排5人,甲在前排,乙、丙在后排,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本题请学生先自己分析,然后与后面的结果进行查对,只要求列出算式) 例2 . 用1,2,3,4,5这五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没有重复数字的(1) 四位数?(2) 自然数?(3) 能被5整除的四位数?(4) 四位奇数?(5) 大于40000的自然数?(6) 大于4000的自然数?(7) 在之间的偶数?(8) 3不在百位,5不在个位的五位数?(9) 偶数数字和奇数数字相间排列的五位数?(10) 偶数数字在偶数位上的五位数?(11) 所有四位数的个位数上数字之和?(12) 所有四位数之和?(三)总结反思1、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2、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四)排难解惑1、(1)由数字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正整数?(2)由数字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并且比13000大的正整数?2、用0,1,2,3,4,5六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1)五位数(2)六位偶数(3)能被25整除的四位数(4)大于201345的自然数3、某地开展赈灾福利彩票销售有奖活动,号码从9999,购买时揭号兑奖,若规定从个位起,第一、三、五位是不同的奇数,第二、四、六位均为偶数(可以相同)时为中奖号码,求中奖面所占的百分比(精确到0.01%)6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约12课时)一.知识要求及变化1.整体定位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整体定位如下:学生将在必修课程学习概率的基础上,学习某些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及其均值、方差及内容,初步学会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思想描述和分析某些随机现象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概率模型的作用及运用概率思考问题的特点,初步形成用随机观念,观察、分析问题的意识。为了更好的理解整体定位,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离散型随机变量”与“样本数据”存在定位上的区别。“离散型随机变量” 与“样本数据” 两者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离散型随机变量”是由实验结果确定的,“样本数据” 是由抽样方式确定的,导致了两者的差别。应列举实例,加以区别。(2)通过实例,理解所有的概念,避免过分注重形式化的倾向。这部分内容的每个概念,都必须运用数学和生活中的大量详实事例引证或推理。教学中不应简单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机械地模仿,得出概念。重点是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均值”、“方差”、“正态分布”的概念。(3)“随机观念”贯穿于这部分内容的始终。首先要认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对刻划随机现象的重要性;其次掌握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另外正态分布应用更广泛。通过这些“分布” 的学习,初步学会一种方法(即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思想描述和分析某些随机现象的方法),形成一种意识(用随机观念观察分析问题的意识)。但“方法” 和“意识”的培养,仍然离不开实例。2课程标准的要求(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① 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理解取有限量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认识分布列对于刻划随机现象的重要性。②通过实例(如彩票抽奖),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理解几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通过实例,理解取有限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正态分布通过实际问题,借助直观(如实际问题的直观图),认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3、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化和深广度分析(1)如何理解“取有限值的离散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的含义。①通过实例比较并体会“离散型随机变量” 与“随机变量” 的区别。例如:问题1 某人射击一次可能出现命中0环,命中1环,?命中10环等结果,即可能出现的结果可以由0,1,2,?10这11个数表示。思考:a、某人射击一次的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是什么?7b、为什么可以由0,1,??10这11个数字表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分析:因为实验中的可能出现的结果自然的对应着一个实数,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可以用结果对应的数量表示它。如0表示命中0环,9表示命中9环等。例如:问题2 某林场树木最高达到30米,林场树木的高度η一个随机变量。①随机变量η可以取那些值?②问题1中的命中环数ξ与问题2中的树木的高度η这两个随机变量取值有什么不同?分析:随机变量η可以取(0,30)内的一切取值,问题1中的随机变量ξ的取值是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问题2中的随机变量η的取值是一区间内的一切取值。总结:通过对问题2的思考分析(问题2随机变量η不作教学要求)突出离散型机变量的取值特征,概括定义,加深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理解。② 注意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中,研究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可能值,只研究有限个的情况,无限个的情况不研究,这是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差别。 另外,还必须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具有的两个性质:n(1) pi≥0,i=1,2,?,n (2)?pi=1i?1例如:下面表中列出的是某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有( ) ①A. 1个 B. 2个 C.3个 D. 4个n解析: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要满足两个性质:(1) pi≥0,i=1,2,?,n (2)?pi=1i?1用这个标准去衡量既可得到结果。①和④是某随机变量的分布列;②不是。因为P?X?5???0.1不满足性质(1);③也不是。因为将概率求和不等于1,不满足性质(2)。答案是B (2)如何理解“两点分布、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8课程标准要求只研究两点分布、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注意超几何分布的使用条件为不放回地抽取,二项分布的使用条件为在n次独立重复实验中有放回地抽取。(3)如何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的概念及其性质。第一,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平均水平,而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方差反映了X取值的稳定性。例如:袋中有4个黑球,3个白球,2个红球,从中任取2个球,每取到一个黑球得0分,每取到一个白球得1分,若取到一样个红球则得2分,用X表示得分数,求:(1)X的概率分布 (2)X的数字期望与方差解析:(1)由题意知,X可取值是0,1,2,3,4。易得其概率分布如下:16113611316=149(2) EX=0×+1×+2×+3×+4×36DX的求值略注:要求次品数的数学期望与方差,应先列出次品数X的分布列。第二,通过具体实例,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的性质在解决和分析数学问题中的作用,而且只掌握具有三种关系的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三种关系是①具有线性关系的随机变量②服从两点分布③服从二项分布例如:一次英语测验由50道选择题构成,每道有4个选项,其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每个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均不得分,满分150分,某学生选对一道题的概率为0.7,求该生在这次测验中的成绩的期望与方差。解析:设X为该生选对试题个数,η为成绩,则X∽(50,0.7),η=3X ∴EX=50×0.7=35DX=50×0.7×0.3=10.5 故Eη=E(3X)=3EX=105Dη=D(3X)=9DX=94.5总结:在计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时,首先要搞清其分布特征及分布列,然后要准确应用公式,特别是充分利用性质解题。这样才能避免烦琐的运算过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4)如何正确认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第一、通过实例,认识正态分布和正态曲线的意义。可以由高尔顿板实验,从频率的角度探究小球的分布规律。以球槽的编号为横坐标,以小球落入各个球槽内的频率值为纵标,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这个频率直方图的形状就越来越像一条钟形曲线,即正态曲线。从而进一步认识正态分布。第二,可以用计算机和几何画板研究正态曲线随着μ和σ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并结合??,??x?的解析式及概率的性质,可以发现正态曲线有六个特点和3σ原则。4 教学要求(1)标准与大纲要求的对比与说明:9①标准中这部分内容是理科选修内容,大纲要求也是理科选修内容,这是它们的相同点。 ②在大纲中要求的“了解”、“会求”在标准中分别变为“通过实例理解”、“能解决”。从知识要求上来看,标准要求较大纲高一些,具体参看上表。(2)教学要求①新课标要求本章和统计案例一章约22个课时完成。与原教学大纲比较,约多了8课时;新课程要求学习两点分布、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正态分布,而原教学大纲只要求学习几何分布不学习超几何分布;新课程要求学习条件概率,而原教学大纲中不要求学习条件概率;新课标要求用定积分表示随机变量在某区间?a,b?上的概率(即正态曲线在某区间,而原教学大纲要求利用标准分布表进行有关概率计算。 ?a,b?上的面积)②研究一个随机现象,就是要了解它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和每一个结果出现的概率。分布列正是描述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规律,二项分布和超几何分布是两个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要求通过实例引入这两个概率模型,不追求形式化的描述。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③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来处理数据,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运用一些常用的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二、重点和难点1.重、难点分析1、 在“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这一小节中,两点分布、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是概率论中最重要的几种分布之一,在实际应用和理论分析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由于随机变量与离散型随机变量不同于从前学习函数 10时遇到的变量,它是按照一定概率取值的变量。按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认识水平难以透彻理解,所以教学难点是建立随机变量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以及对它们有正确的理解;关键是多考察实际例子,通过它们加深对随机试验、随机变量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认识,并熟悉它们的分布列。2、 在“二项分布及其应用”这一小节中,由于条件概率、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这两个重要概念及相关公式,为独立重复试验中的二项分布打下铺垫,因此本节内容的重点为条件概率,事件的相互独立性、二项分布。由于条件概率、事件的相互独立性以前没有学习过,按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认识水平难以透彻理解,所以教学难点是建立条件概率、事件的相互独立性的概念、公式以及对它们有正确的理解;关键是多考察实际例子,加深对概念公式的认识。3、 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这一节中,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或数学期望)与方差,应着眼于随机现象的整体和全局问题。因此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的求法。关键是分析实际例子,通过它们加深对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的理解,并能熟练写出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根据分布列正确计算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4、 在“正态分布”这一节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认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正态分布的意义和正态曲线的性质,难点是要结合指数函数的性质来理解这些性质。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把指数函数的性质与正态曲线图形结合起来,并配合多媒体手段以增强直观性。2.重、难点教学案例条件概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公式、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计算事件的概率。2、 提高学生推理论证、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条件概率的概念难点: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三、教学设计(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1、3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3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否比其他同学小? 分析:由古典概型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13.问题2、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中奖奖券,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分析:若抽到中奖奖券用“Y”表示,没有抽到用“Y”表示,因为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那么所有可能的抽取情况变为A=YYY,YYYn?B?n?A?12?。由古典概型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记为P(BㄧA)。 ?(用n(A)表示事件中基本事件的个数),不妨结论:知道第一名同学的抽取结果,即知道了事件A的发生,会影响事件B发生的概率,从而导致了P(B)≠P(BㄧA)。(二) 分析问题,归纳概念11问题3、对于上面的事件A和B,计算P(BㄧA)的一般想法是什么?分析:在事件A发生的情况下事件B发生,等价于事件A和B同时发生,即AB发生。对于古典概型,由于组成事件A的各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相等,因此其条件概率为 P(BㄧA)=n?AB?n?A?为了把条件概率推广到一般情形,我们对上述公式作如下变形:P(BㄧA)=n?AB?n?A?=n?AB?n???n?A?n???=P?AB?P?A?因此有P(BㄧA)=P?AB?P?A?由于上式已经不涉及古典概型,可以将它作为条件概率的推广定义。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称P(BㄧA)=P?AB?P?A?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一般把P(BㄧA)读作A发生的条件下B的概率。条件概率的性质:1、 0≤P(BㄧA)≤12、 若B和C是两个互斥事件,则P(B∪C)=P(BㄧA)+P(CㄧA)(三)例题示范,学会应用例1 详见《数学》选修2-3,(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P.60.例1解析详见同上例2 详见同上 (P60~61例2)解析详见同上(四)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详见同上(P61练习1.2)(五)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条件概率的概念、公式性质及其应用。(六)作业《数学》选修2-3(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P68习题2.2 A组2,4统计案例(约10课时)一、知识要求及变化1、整体定位课程标准对统计案例的整体定义如下:学生将在必修课程学习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了解和使用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进一步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为了更好的理解整体定位,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路、方法及其初步应用。回归分 12析是对其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教学中应该通过生活中详实事例理解回归分析的方法,其步骤为通过散点图,直观地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最后通过分析残差,相关指数等,评价模型的好坏。重点是了解回归分析的思想方法,对其理论基础不做要求,避免学生单纯记忆和机械套用公式进行计算。(2)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教学中应用实例分析总结得出独立性检验的意义,并且认真体会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路类似于反证法,会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得出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重点是了解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方法,对其理论基础不做要求,避免学生单纯记忆和机械套用公式进行计算。另外,通过以上两种思想方法学习,让学生有真正对统计思维和确定思维差异的理解。(3)回归分析和独立性检验两种思想方法的学习重在使用。这部分内容是《必修3》统计内容的深化,反映了对已学知识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也充分体现两种思想应用价值,在应用中不断提高对两种思想方法的认识。2,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典型案例,学习下列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① 通过对典型案例(如“患肺癌与吸烟有关吗”等)的探究。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② 通过对典型案例(如“人的体重与身高的关系”等)的探究,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 方法及其初步应用。3,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化和深广度分析。(1)如何认识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在必修课程《数学3》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两个变量的关系。由实例,通过散点图直观地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最后通过分析残差,相关指数等,评价模型的好坏。如果模型比较好地刻画了两个变量的关系,对自变量的某个值,就可以通过模型预测相应固变量的值。例如:在教学中解决如下三个问题,就能加深认识回归分析的思路:①在两个变量的回归分析中做散点图的目的是什么?②在回归分析中,分析残差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③如果发现散点图中所有的样本点都在一条直线上,请回答下列问题:a,解释变量和预报变量的关系是什么?残差平方和是什么?b,解释变量和预报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例如:收集本班某一学期的期中和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二者之间可以用线性模型来描述吗?如果可以,请问,期中成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释期末的成绩?进一步地发现数据中的异常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如何认识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具体实例中,例如研制出一种新药,需要判断此药是否有效?再比如有人怀疑吸烟的人更容易患肺癌,那么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呢?在对类似的问题作出推断时,我们不能仅凭主观意愿作出结论。需要通过试验来收集数据,并依靠独立性检验的原理作出合理的推断。教学中避免学生单纯记忆和机械套用公式进行计算。4 教学要求(1)标准与大纲要求的对比与说明:13在具体内容上,标准与大纲有明显区别:① 从知识要求上来看标准要求较大纲高一些,标准要求了解回归分析和独立性检验的两种基本思想,并强调通过对典型案例(如“人的体重与身高的关系” 、“患肺癌与吸烟有关吗”等等)的探究,加深对两种基本思想的认识。② 大纲中只要求“了解线性回归的方法和简单应用”,并未提出加深对回归的基本思想的了解或认识,要求较浅。(2)教学要求①这部分内容约10课时。②统计案例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培养他们对数据的直观感觉,认识统计方法和特点(如统计推断可能犯错误,估计结果的随机性),体会统计方法应用的广泛性,以丰富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认识。对于统计案例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几种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对于其理论基础不做要求,避免学生单纯记忆和机械套用公式进行计算。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活动机会,可结合教学建摸的活动,选择一个案例,要求学生亲自实践。③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来处理数据,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运用一些常用的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二、重点和难点1.重、难点分析在“统计案例”这一章中,教学重点是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和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难点是:掌握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步骤和利用随机变量K2来确认“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这一结论成立的可信程度(类似于反证法)。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和列出22 ×2列联表,通过求随机变量K,再比较反证法的思想,来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2.重、难点教学案例案例:相关关系与回归分析的概念的教学片段一、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问题1. 我们知道,函数的两个变量x,y有着确定的关系,但是不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确定的呢?譬如,一块农田的水稻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否有必然而确定的关系呢?问题2. 在7块并排、形状大小相同的试验田上,进行施化肥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试验,得到如表1所示的一组数据(单位: kg).②如果施化肥量为38kg,其他情况不变,请预测水稻的产量.14二.讲授新课教师打出字幕,介绍相关关系等概念,并举例说明.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研讨、交流,对有疑难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发.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引进以下几个概念(一)概念相关关系——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的取值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叫做相关关系.例如,上述问题中,由于水稻产量不仅受到施肥量的影响,还要受到气候、浇水、除虫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也就是说,当施肥量一定时,水稻产量在取值上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因而这两者的关系便属于相关关系.它与函数关系不同,它是一种非确定关系.这就是问题1的答案.问题: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答:相同点是二者均是变量的关系;不同点是: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的关系,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关系;函数关系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两个非随机变量关系;而相关关系是非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的关系.回归分析——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叫回归分析.问题:你能否举出若干个现实生活中属于相关关系的例子吗?答:除课本所举的例子之外,尚有许多实例,如当班干部与学习成绩优秀、人的学历与近视眼、股市的投资与获利等等都属于相关关系.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它们之间也存在相关强和相关弱的问题,所以要对他们进行统计分析,即进行回归分析.教学反思一、对于《计数原理》内容教学的反思人教A版教材第26页关于组合数的性质2证明的探究,虽然给出了提示引导——“利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一个同学能回答的出来。应该说:这是一个超出了大多数学生现有认知能力水平的探究问题。这种探究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提示出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对探究能力的期望值过高。其他,在教学中感觉体例安排到课后练习能够围绕课标要求展开。二、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内容教学的反思虽然课标描述为:“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但我们认为:这两节内容是“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统计案例》中《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方法的关键,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知识应用的认识与练习。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把本章内容的《重、难点教学案例》 选择、展示为《条件概率》一节的理性思考。对于正态分布的认识应该通过增加实例和练习予以加强。教材中没有例题,应该是一种缺憾,反映出来的是理论上的学习,其实际应用价值未能体现出来,这对于本节知识在知识链中的定位会产生困惑。三、对于《统计案例》内容教学的反思教材在《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一节讲解基本思想时,一是概念偏多,如已经有了相关系数,又给出了一个没有说明内涵指什么的《相关指数R2》的概念,二是分析角度偏多,如已经通过相关系数的值,可以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是否有意义,也可以说建 15立的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的好坏,是否还需另外相关指数R2从理论上阐述刻画回归效果?对于了解的内容过于理论化了,抽象难懂,不能深入浅出。实际上,线性回归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非线性的模型,可通过变量代换向之划归。而线性回归分析的思想就是最小二乘法的思想。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们应该加大教研力度,遵循课标,做到精讲精练、事半功倍。16
延伸阅读: &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生物必修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