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研究生可以出国读LLM吗?例如华政教育。

求助:关于华政学生申请出国的问题_百度知道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194 小时寄托币3498 声望317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帖子精华3积分1850UID3603372
特级会员, 积分 18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0 积分
声望317 寄托币3498 注册时间精华3帖子
手册的话,现在看到的成型的还是2015版的。看微信群(2017华政LLM,如果不在群里问一下同班出国的同学)里转发的分析都是最新的,刚过去的申请季的华政前辈们的申请结果,可能参考价值更高。
如果目标是美国,仍然建议考个托福出来。托福上百,T20的可能性是不小的。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24 小时寄托币165 声望5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帖子精华0积分137UID3694634
寄托新兵, 积分 1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声望50 寄托币165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本帖最后由 bobsong2016 于
14:18 编辑
工作党如果托福80, T20的USC也是有机会的,寄托案例也很多。但是转JdUSC要单独提供托福成绩,要转也至少要100,这些详细数据可以拉组织问校友。手册里面毕竟都是高分的在统计,他们上到NYU下到UIUC都申请了,样本数据比较高。当然,如果目标是转Jd,地理位置首选T15UCLA,WSTUL前年的5个转成的Jd最后只有两个Dean List拿到了Big Law Offer。还有在金杜纽约所的朋友作为样本。如果觉得会被中介骗把USC去掉,T14里面我政转成Jd的我有点孤陋寡闻。还是人大北大法大交大的天下。转JD会很累,成本高。单纯的LLM越发贬值的情况下,排名+离纽约近+如何脱颖而出刷高绩点(尤其不和Jd一起Curve)的会有较大作用。Job Fair市场大也容易获得很多机会。当然,没有Jd学位在外所充其量也就只是一个Assistant,升Par还是要用LSAT继续申请Advanced Standing。当然LLM成绩足够优秀,华政的本科还是足矣帮助校友们后续申请到不错的Advanced Standing项目的。其实可以考虑LlM就读前考掉3次LSAT的,万一LLM超级习惯转去Uchicago也可以提供LSAT成绩,毕竟需要闭关半年才能有点成绩的非母语考试。除非大牛或其他极端案例,一般人有165已经算很难突破的坎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950 小时寄托币1779 声望13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808UID3528195
高级会员, 积分 8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2 积分
声望130 寄托币1779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bobsong2016 发表于
工作党如果托福80, T20的USC也是有机会的,寄托案例也很多。但是转JdUSC要单独提供托福成绩,要转也至少要 ...
不太明白楼上同学为何分析这些转JD的消息……并没看出楼主有这方面考虑……
另外关于T15的说法不准确(即使我很爱UT也不会叫T15)况且UCLA的排名也不是15(我也很爱UCLA不是要黑)……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24 小时寄托币165 声望5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帖子精华0积分137UID3694634
寄托新兵, 积分 1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声望50 寄托币165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本帖最后由 bobsong2016 于
16:43 编辑
Daisy112231 发表于
不太明白楼上同学为何分析这些转JD的消息……并没看出楼主有这方面考虑……
另外关于T15的说法不准确(即 ...
这不就是中介风格么,和你说,30名。先给你UC DaviS和Fordham尝甜头,然后BC和USC接下来入袋,再接下来Lower T14没截止以前建议你刷托福给一堆材料让你Drill。之后申请结束让你开心的混日子。等Waiting List转正了你还以为别人多辛苦陪你拉长了战线。开始宣传都用T20做噱头,都知道USC的宽进宽出让你觉得5万值得了。最后宣传法学院都用T17联盟(对,就是Wustl UT和UCLA做噱头,提都不提USC)所以如果要LLM留美,我觉得美国LlM带来的收益不如中国的司考尽快过然后找个实习。如果真的觉得LlM申请结束没事做可以挑战半年LSAT,去不去你受大浪潮所迫都要一个硕士学位装一下。至于留不留美,这要去了以后适应不适应才能知道的。也有朋友申到T10之后LLM以后才取得LSAT高分,LlM成绩爆好好去顶级美所做paralegal两年后继续申请Advanced Standing取得Jd学位回美所继续干的。(LSAT成绩五年有效)但是顶级美所的paralegal,目前可以检索到的信息有前辈Fordham的XuLLM找工作里面提到的大所给予机会但是无法升下去于是放弃。这里插播一个前车之鉴就是如果Xu捏着LSAT不用太高还是还是挺容易申请到T14不错的Jd,回美所的亚洲办公室工作两年后再决定去美国就申请和拿补助。缺点很明显就是战线拉长。很多人问LLM能不能留美,回国能做什么,没人可以回答那么哲学和未知的问题。足够优秀的LlM捏着不错的LSAT(168—170)也无非是多一个选择的可能,没人知道接下去你会在哪里,会不会升Par,会不会因为太累就一辈子没办法准备LSAT考试了等等。回内所,我始终好奇LlM转Jd没双BAR多久可以回本。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950 小时寄托币1779 声望13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808UID3528195
高级会员, 积分 8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2 积分
声望130 寄托币1779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bobsong2016 发表于
这不就是中介风格么,和你说,30名。先给你UC DaviS和Fordham尝甜头,然后BC和USC接下来入袋,再接下来 ...
同学,你确实很热心,只是我们不在一个语境……
另外指出,关于排名前17的学校Vandy去哪里了……
就事论事,不要走太远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24 小时寄托币165 声望5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帖子精华0积分137UID3694634
寄托新兵, 积分 1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声望50 寄托币165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Daisy112231 发表于
同学,你确实很热心,只是我们不在一个语境……
另外指出,关于排名前17的学校Vandy去哪里了……
就事论 ...
就事论事,LlM以后做什么?做移民取得学位过纽约Bar走向法拉盛一样可以回本。既然是定位,T40的LlM能做移民T3的也能,那么outstanding的本质是什么。我只是举个T15联盟的例子。当然,把我说的三个放T15联盟的我做个注脚也可以。另外我觉得楼主的根本问题不是能否冲刺到T14,而是能否LlM取得好成绩。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 小时寄托币24 声望5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帖子精华0积分56UID3724220
寄托新兵, 积分 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 积分
声望50 寄托币24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一样渣绩点的来激励一下楼主。。我华政本科,GPA3.2出头一眯眯(在华政这种给分慷慨校真的是非常糟糕那种中法史还有挂科,大一才2.64我也不知道我在干什么。。。)托福一刷108觉得差不多了就申请了。今年申请的, 西北早早就给我发了录取,Emory接近给了2W刀奖,乔治城给了AD无奖,最差也申到了GW。除了得过moot的奖,还有就是一点inhouse还可以的工作经历。
建议楼主再刷一下语言成绩,可以先做LSAC成绩评估再慢慢刷T的没关系,只要圣诞前考到理想分数就行了。然后PS找不错的科目强化描述一下学习能力,教授的推荐信辅之,弥补一下成绩的硬伤。PS最好写的有点故事性,理性分析介绍兼具感性煽情,有点让人印象深刻的东西。T14是可以争取一下的并不是没有希望,尤其是对华政比较友好的西北。不考虑考bar的话Berkeley的pro track也可以申一下,反正到手的毕业证书长得都一样(道听途说不负责disclaimer)。T20-T30找国内比较出名的学习申请一下保底,比如USC。希望还是有的啦~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244 小时寄托币1759 声望16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1389UID3726662
高级会员, 积分 13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1 积分
声望165 寄托币1759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lana0102 发表于
一样渣绩点的来激励一下楼主。。我华政本科,GPA3.2出头一眯眯(在华政这种给分慷慨校真的是非常糟糕那种中 ...
108和雅思7的区别还是不小的。不过为了T14,楼主值得尝试。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24 小时寄托币165 声望5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帖子精华0积分137UID3694634
寄托新兵, 积分 1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声望50 寄托币165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珀尔修斯 发表于
GWU那位前辈是不是转好Jd之后表现不好然后就消声灭迹了…Big Lue吗
美版2016offer达人
【美国】2016飞跃美国幸运儿
【版主】任期未满一年的在任版主
美版2015offer达人
【美国】2015飞跃美国幸运儿
2015 US-applicant
【美国】2015 US-applicant
寄托16周年纪念勋章
寄托16周年纪念勋章
2016FALL祈福章
【全站】FALL祈福活动专用章
2016 US-applicant
【美国】2016 US-applicant
广州九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GTER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404页面没有找到在华东政法大学就读有着如何的体验?
大一已经结束马上就要大二了,前不久也有大四的学长学姐毕业了离开了学校。突然很想问问看身边的校友们你们对于华政有着怎么样的感觉呢?比方说会不会有除了平时养老院考试疯人院的看法呢?你们感觉学术的氛围浓厚吗?非法的专业会不会有被轻视的感觉呢?会不会有“听到法学精神让我们作弊被抓可以申辩,但是会不会造成对其的纵容”的问题呢?除了妹子多,国防生,军训水,还有什么其他的第一印象吗?大家能不能都来说说自己在华政的体验呢?分享一下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大家在就读的过程中没有没发现一些问题(制度上的,个人生活上的,学习上的),能不能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也好让其他的知乎好友当参考意见。
我从来没听说过“华政”,在我翻开那本厚厚的高考招生目录之前。请你原谅一个一心想读传媒的人对于所谓“五院四系”的一无所知。当艺考折戟后,我捧着那本印着密密麻麻小字的报考指南,盘算着自己的将来。“去上海吧”,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因为如此以来我的人生经历就凑齐了“北上广”,又解锁了一项成就。所以,我把那本书翻到了上海地区,终于第一次看到了“华东政法大学”。然而,华政是一个尴尬的选择,这种尴尬在于高考成绩和其他学校历年录取分数线之间的距离,也在于当目光从复旦滑落到华政时的落差,还在于校名中的“政法”二字和自己的新闻专业的对比。来到华政后,学会了一个新词,“非法专业”。在自嘲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一种自卑。于是乎,身边的同学都在默默地寻找着其他的出路,图书馆里总有复习GMAT、CPA的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非法学生也去司法考试里掺了一脚,还有人自主创了业,或者默默积攒着自己的实习经历,想找一份好工作。记得2013年的时候,华政的法学被评为全国第五,朋友圈和人人网上high翻了天,大家都踊跃转发这个消息。可是我们很多人其实都自动隐藏了“法学”两个字,只是想要凭此去说明自己的学校足够牛逼,借这样的光环跟学校“一荣俱荣”。事实上,我们大多对自己所读的专业感到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其实是很糟糕的,因为我们一方面热爱自己的母校和学院,可另外一方面,专业的短板却让自己缺乏自信的理由,这种矛盾和不甘往往让人除了自黑别无他法。相信很多华政人都有着这样的期望,希望学校有一天能够成为“211”、“985”,在出国和求职时不再被筛选掉;对于非法学的同学来说,或许还期待着自己的专业有一天也能够成为一门受重视的学科;对于我们这一批学生来说,还曾在炎炎夏日时盼望着学校安装空调,不用再去KFC或者学苑宾馆过夜。在这个“考前疯人院”里,我们总在临时抱佛脚,而“平时疗养院”的生活让我们感到自己一事无成,高中时对大学自由和梦想的期许也并没有实现。然而,我真的对华政感到失望吗?我曾经为考试秉烛夜读,翘过毛概和形势政策,也曾蹭过华政几位大神的课;我在仲夏夜的体育馆参加过红五月的排练,站在八百人主持、唱着好笑的合唱、跳着别扭的舞蹈;我还见识过李昌钰讲座时的人山人海,大家三个人挤两张椅子的紧凑。在华政校庆的时候,我也站上舞台为她庆生,为我们的母校祝福。我也体验了一把司考的酸爽,成了别人口中“零基础过司考”的人。我参加了拉丁舞比赛、办了一本《北风》杂志、拍了自己想和大家分享的片子、去了南都实习、考到了美国的研究生。华政告诉我,去做、并且做好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在华政,我和我的同学,或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遇到了在寝室楼下等候的恋人。我们曾经去后街和乐购通宵KTV,去过网鱼网咖的开黑房,也曾到辰山植物园踏青,正如歌者所唱的“活得潇潇洒洒”。我也独自一人跑去长宁学了两年的法语,一个人备考托福和GRE。如今,到了大学第四年,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去向,一条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铺在我们面前,有的人考上研了,有的人准备再来一年,有的人工作了,有的人准备去地球的另一边。我们之间貌似结局不同,交流越来越少,隔阂越来越深,但神奇的是,我们仍可以在晚上一起开黑打几盘LOL,吃着老黄烧烤谈谈最近各自的情况,喝着啤酒(其实更多时候是可乐和绿茶)说一句:“我靠!大学毕业了!”华政告诉我,珍惜共同的时光,保持独立的人格。四年间,加家村变了样,东方超市关张了又开了贝全超市,广福林遗址终于快建好了,万达广场去年开张了松江有IMAX可看了,去四期的思飞桥据说要封了,传说中由于电压不够、宿舍产权不属于学校而一直缺席的空调终于姗姗来迟了,新建的几座建筑也不知道会是啥样子,看起来是没机会用上了。人们似乎总能在离别之时回想起种种美好的回忆,比如一开始很不适应大澡堂的我,现在竟然觉得和室友一起抱着盆下楼洗澡也是大学美好回忆的组成部分。或许是因为华政告诉我,读文科的男生难免会变弯?回想起那天,第一次到华政,我站在东门朝里望,看到了明珠楼的钟塔和玉泊湖畔的杨柳,一时间被她的美摄住心魄,前不久,我又站在那个地方,身穿学士服,头戴四方帽,拍下了我的毕业照。我一点一点地把我的宿舍填满,如今我又一点一点地计划着把它搬空,这一来一去之间,留给华政的是关于我的青春,留给我的是关于她的记忆。
谢邀!去年6月20日的下午,天气多云。国际法学院的毕业典礼刚刚散场,大家熙熙攘攘地走出800人会堂,说笑着走到专为国际法学院毕业生准备的红毯上与布景版前,做最后的留念。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三刻钟后,人潮散去。摘下学士帽,脱下袍子,擦擦汗,捋捋头发。与相伴青春的小伙伴一一道别,踏出100米开外的龙源路校门。望着眼前飞驰而过的汽车,还不忘临别前回望一眼钟塔,掏出手机,轻触频幕,“咔嚓”。Sierra, Hudson还是Valencia?这次不用滤镜了吧,钟楼加个径向移轴,一句Never say goodbye,同步至新浪微博。坐上小黑,卸下背包,再望一眼,脑间好似嗡嗡作响,却又空空荡荡。生来头一遭,却又仪式感颇强。“同学到哪里?”“松江大学城站”,一边说着一边从钱包里掏出15元钱。未曾想到,诸如四年中无数不经意的对话,这个对话日后不再发生。若真是如此,便无从谈起回忆。为制作班级的毕业视频,我提着摄像机,记录了同学们的言语:大家以后虽然各忙各的,但还是要在百忙之中抽出一个周末,一起聚聚,毕竟感情不联系就淡了。我很珍惜大家,希望大家也能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四年很难得,我觉得人生不再有一个四年跟这个四年一样,难忘、特殊。后来的忆苦思甜散伙饭上,不少同学抽泣了,当然我也抽了。毕业的那一天也许不是我四年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天,但却是回答时最先想到的。到时候如果你有兴趣做毕业纪念视频,不妨听听Gala的,五月天的,陈奕迅的以及好妹妹的。现在听起这些歌,四年中的某些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会不会,有一天,时间真的能倒退,退回你的我的,回不去的,悠悠的岁月
单纯就法学生这一块谈谈。1.Location matters.有志于出国的同学们深有体会,上海和北京之外,优质的实习机会相当有限。与美国的法学院类似,Location matters.2.法律学习方面,因为仅仅就读过华政,没有去过其他法学院,不清楚他们的模式。一学期的量其实很多(“得益”于无数次的大学改革,增加了很多在我看来没有必要的选修课),老师们会选择用划重点的方式帮助你们度过难关。但单纯就学习而言,华政提供的平台还是相当优秀的。3.认可度方面,不必说,在华东地区(长三角尤甚)华政的地位比较特殊——没有一所学校能够每年送出如此多的法学生,所以校友遍布长三角。出国留学上,每年送出的应届小本全国第一,也是某种意义上提升了在留学方面的知名度,法学申请一定不会吃亏。很美的校园,很棒的四年。
好怀念呀,十年后还能听到“平时养老院考试疯人院”的说法。只在长宁校区呆过,仅描述我念书时()的长宁校区状况。华政校园极小,小得不像个大学,甚至比有的中学都不如。记得入学报到日,从出租车上下来,看着学校大门,心就凉了半截,一个小而不起眼的门洞,一点都不高大上。踏进校门后剩下半截也凉了,居然五分钟就把学校走了一圈,还是人生地不熟扛着行李的状态下……华政校园之小可见一斑。长宁校区就是当年圣约翰大学的校址,整个校区都是文物,韬奋楼、40号楼、六三楼、格致楼、思孟堂、树人堂、东风楼、体育楼等,都是有年头有故事的,体育楼门口角落的墙基上,还能看到民国七年(1918)的奠基牌。华政校园精致小巧,宛如江南园林一般,温婉含蓄,别致端庄。个人感觉,长宁校区是上海最美的大学校园,没有之一。华政食堂很贵,一般两荤一素就得十块钱了,而同期的同济(吃在同济嘛)食堂,两荤一素+餐后水果+酸奶=5块钱!!!并且华政的荤菜还有大荤小荤之分,大荤是纯荤菜(鱼、红烧肉、鸡腿等),4-5块;小荤是荤素夹杂(经常是上顿的剩菜杂烩),2-3块 ,并且里头可能没几片肉。华政妹子很多,男女比例常年保持在3:7到4:6之间,但由于人口基数有限(一届大概2000人,学生总数10000左右,最近几年应该比较多),华政并不以盛产美女闻名。不过长宁校区紧挨着华师大(爱在华师大,你懂的),离东华大学(有模特专业哦!)也很近,所以跨校交流还是很频繁的。河东后门出去是远近闻名的黑暗料理街,麻辣烫、鸡蛋灌饼、肉夹馍、炒饭君、小董小炒、烤鸡翅尖黑暗美食等等,滋养了无数肚中饥渴囊中羞涩的华政学子,甚至吸引着华师大妹子们不远千米远道而来……说了半天好像没说念书的事情?好吧,“平时养老院考试疯人院”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华政的学习氛围没有其他高校那么浓厚,很多学校标配的通宵自修室,华政从没有过。在学期的大部分时间,只有韬奋楼和东风楼的部分教室里能够看到上自习的学生,但到了期末考试前,早起占座、通宵读书等等就出现了。但华政也不缺学霸,绩点3.6+中高口译、雅思托福、司法考试、银行证券从业等等证书的比比皆是(吹嘘一句,我们班毕业时拿到了上海优秀班集体,当时数百页厚厚一叠申报材料中,各类奖状证书就占了三分之二),只能说华政的学子普遍比较聪明。社团活动。毕竟是专门院校,华政的社团活动不如其他综合性大学丰富,尤其是文体社团少而弱,比较出名的是管弦乐团。另外,自律会、心理协会、辩论队等社团比较有影响力。当然,作为专门院校,华政少不了一大帮学术社团,此外还有一个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是法律实践很好的窗口。讲座方面,华政每年有大量的专业讲座可以听,无论是国外法学院的教授大拿还是国内法学院的院长博导,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华政请不来的。每当有好的讲座信息,交谊楼礼堂往往挤得满满当当,别说去晚了,去的不够早可能都没地方站。当然,对本科生来说,大部分讲座听不懂,只能是凑个热闹。入党。政法院校,政在法先,因此相较其他学校,华政的入党名额极多。我们全班54人,毕业时连预备党员一共36人!就业方面,华政学子应该是不用担心的(相对其他学校的法学专业而言)。绝大多数华政学生都能找到比较心仪的工作,特别是在华东区域的公检法系统,几乎是华政毕业生的天下,甚至有华政毕业生“一半人抓另一半人”的说法。我的同学大部分从事公务员、金融、律师等行业。等想到了再补充。看到有校友说到了留沪评分。这点华政很吃亏,在同等条件下,华政毕业生的分数要比985/211学校的毕业生少五分,不知道现在的政策有没有改变。
w最喜欢在明法楼小教室上选修课,天光云影从窗帘上慢慢地走,对面明珠楼漂亮的钟塔沉静温柔。课间的时候,愚蠢的同桌睡得让我不忍心喊她起身,就自己默默看看窗外,放眼望去,没有帅哥。也喜欢去崇法楼上课。上课上到一半,亚觅王的电话来了,一边走过去接外卖,一边看着夕阳。从崇法楼下了课,夜色已经深了,同行的同学有社团活动,我一个人静静地寂寞着往回走。华政晚上呀,有很多姑娘和男生都绕校园晚跑,看着别人运动着,生命力旺盛的样子,我心里很是欣慰。走过思贤桥就渐渐吵闹起来,不过我看着大家生命力旺盛的样子,勉强就原谅一下吧。。。有时候(期末考试的时候)周末去明珠楼借几本别的出版社的教材,一个人从安全通道走到第五书库和第四书库,默默脑补鬼片,自己吓自己还吓出了趣味。华政很可爱,希望母校永远绿树成荫。知乎插图好累。。。
不邀自答。因为看到了不少的好答案。二楼的那位是我室友,木木哒。今天是15年5月的一天。离我上一次理好书包,收拾好iPad和桌上的可乐罐已经11个月了。最近的一年,我数了一下,一共去了华政4次。一次是报到交钱、一次是大四体育测验、一次是交论文、一次是答辩。再去一次,我就要永远滚出这所学校了。最近几个月很多次想象过自己离开学校时会是什么样的场面,唯一没想到的就是这样的平静。像我第一次来的时候那样。11年7月31号,一时兴起,跟一位考进外贸的高中朋友说,一起去大学城看看吧,以后要在那儿呆四年了。然后坐了长长的九号线,还因为不认识路,居然是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走过去的。走到华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走到学校当中的那座桥(对不起我现在还不知道那座桥到底叫什么桥嘤嘤嘤)的时候,我以为再过去就不是我们学校了,骄傲地对比了一番华政和外贸的校园,就回去了。%&_&%第一次父母送去学校,日,第一次进寝室,认识同学、室友,那天中午四人趴在桌子上睡午觉,醒来后,逸灰同学投来的淡淡一笑,那天晚上第一次去食堂吃饭,回去的路上为寝室买垃圾桶、买扫帚,还是四人一起凑钱,想着要把寝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分工。哈哈哈。现在那把扫帚摆在窗外的墙上,全是灰。反正我是很久没用了。日,第一次发现大学晚上的寝室区可以这么热闹,对楼唱着《单身情歌》,卧槽后来就是所有男生全体大合唱。气氛推向最嗨。然后逸灰同学跑到阳台上喊了一句,“吵屁啊,老纸要听英语啊!”瞬间碉堡。大一的时候每次从文汇路回学校的时候,我就觉得我的学校真心美。每天晚上寝室里四个人还会聊聊天,偶尔还会和室友炒几架,尽管每天聊的话题实在差不多;大二的时候我背着包回寝室的路上,都会和篮球场上的同学打会球再走,当时吹着松江每天晚上凉凉的风,和葫芦在灯光球场练空接,好吧是空接,觉得生活居然可以这么美好,无忧无虑四个字整天刻进我的脑海里。大三的时候到了晚上,会叫上同学去操场跑几圈再去吃夜宵。寝室里2个同学搬出去住了,就剩下两个人了,每个星期也只有两天才有课,我也只是在宿舍住一晚上,寝室里热闹的熟悉的气氛渐渐没有了,每趟回寝室,晚上两个人对着电脑,到了时间也就睡了。华政的课业压力真心小,实话说读书的日子真的挺闲的。三年的日子自己跑跑步,报报考试,考各种怪里怪气的证书,每次通过了就大大高兴一下,然后约上同学请个小客之类。切尔西夺欧冠了还请同学吃了顿饭O__O"…。不知道这帮混蛋还记得么。有人说,在华政读书的最大体验就是没有体验,最大收获就是没有收获。这句话说的真心好。工作的时候有时候同事问起,你在大学时都干过什么,往往语塞,想想真是什么都没干,什么也没做,或者说什么也没做好。绩点就3左右,好吧这在华政根本不高。但不去想这些笼统的记忆,翻开好久不开的人人,以前的微博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我在华政四年,准确的说,三年,也做了那么多事。也在炎热的6月出去通宵过,通宵到一半跟同学去网鱼网咖打游戏,在大雪纷飞的晚上打车去地中海复习,第二天就要考试了;在KTV唱了一整晚的歌;在酒吧喝半醉酒,在集英楼那边跟同学边走边唱着《老男孩》,那时还流行过老男孩,那时才大一,/(/ /o/ω/o/ /)/。半个月前拍了毕业照,算是最后第二次进学校的大门了,那扇门我都数不清走了几遍了。吃过散伙饭所有人都在说着以后留学工作的事,还回到寝室坐了一会,没人高声叫唤,谁也没怎么说话,跟第一天来的时候一样的安静。走的时候一个老同学送我,过一个路口,还拥抱了一下。走过的小学妹穿着拖鞋,拎着外卖,奇怪地看着我们。你知道吗?以后来,学长就是游客了。我有时候一直在想在华政四年到底学到了什么。实在想不出什么,很平淡,跟许多人的大学生活是没有区别的。但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每一个不一样的人,谢谢华政。处女回答,献给即将成为母校的母校。
对这所学校没有什么归属感,始终没有太多的喜爱,没有太浓烈的情绪,只会说,哦华政啊,我读的学校啊。也许以后就是,华政啊,我读过的学校啊。学校的确漂亮,花草树木也的确多多多多多。然而平平的一切显示出来的也就是一所普普通通的中国的一本高校。人生有很多站台,华政只是其中之一。大概我是个没什么感情的人罢。明年再来看这个答案,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发现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吹华政怎么怎么的人,好与不好,事实如此,没强行必要给外人一种错觉。
马上大三,在华政读了两年,从开始的各种不适应到现在的自得其乐,还是颇有感想的。1、首先,我真心觉得华政好看的姑娘很多啊!!!特别现在是夏天,“乱花渐欲迷人眼”一点点都不夸张!不夸张!做为妹子的我常常都忍不住感叹,艾玛,我要是个汉子就好了balabala(≧?≦)2、说完姑娘,再说说汉子吧。呃,不知道被学校男生看到了会不会追杀啊ˊ_&ˋ男生比女生少很多,学校的男女比例据说是7:3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普遍偏矮。长的帅的不多。但是穿衣打扮什么的比我去过的工科学校好点儿,咳咳咳,去过附近的东华和工技大以后,对华政的男生穿着这点确实有些改观啊。内啥,我不是故意黑东华和工大啊,嘻嘻。3、学业这方面,我觉得大家都挺重视这个的哎。司法考试啦,考研啦,是好多人的选择,所以还是比较刻苦的。期末考试说是水,但是想取得好的成绩,想刷GPA的话,平时还是要下点功夫的。期末考试之前抱抱佛脚过是没问题,就是没那么漂亮的成绩咯。说多了都是泪,只有学渣比如我才会有如此领悟啊。4、不得不提的选课!!!泥闷懂那种被踢的课表都快空了的痛苦么!!!就在一个多月前啊,选了八门课,然后掉了六门,再然后为了第二轮能抢到课特地跑到网鱼网咖,还是没能阻止一秒以后想选的都满了的悲剧。让我至今愤愤不平白瞎了一杯奶茶去什么网吧,结果还是惨不忍睹。选课系统的问题估计是没办法解决了,崩溃的系统,崩溃的选课。5、我很喜欢几位老师的课,金可可,崔吉子,刘宪权。这几位老师的课基本是爆满,占座的纸条多到撕都撕不过来。他们的学识,负责的态度,特别是可可君,补课是家常便饭,在大学里面,周末补课的老师的应该不多了吧。据说他的研究生不能谈恋爱,因为会分心=_=他留着胡子,好像是说不结婚就不刮了。好可惜手机没有他的图,不然可以看看他现在已经有点长的胡子了。
手机打的,乱糟糟,看官见谅。处女答给了华政,也值得。
在人文学院新闻专业读了4年书,马上就毕业了。我去大学报到的那天,我妈对我说:“你不要觉着时间慢,你很快就会毕业的。”当时我不以为然,但,还真让她说对了。大一到大三,每周重复着上课、下课的两点一线,专业决定考试轻松,和几个朋友想的最多的是下一顿吃什么外卖。上课也是看闲书、补觉,没课在寝室玩LOL,看剧,打桌游。每天都盼着周五,因为周五可以回家。一群没有什么野心的男青年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这样的学习生活,讲真,我也觉得没啥可说的。也有过一些特殊的体验吧,比如大一时候喜欢一个女生,原因是她给我抄古代汉语期中考试的答案;比如大一时候上电脑课打开朋友的ipad发现里面有GV;比如陪我兄弟去喊楼,见证他一个星期恋情的全程;比如寝室宿管大叔经常在宿管、门卫、送外卖三者之间角色切换。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东西,但我想,这大概是大部分大学生的大学感悟。因为,你没那么好,你也没那么差,你就是还行。说得有点偏题。
在华政六年的时间,用几个词概括体验希望—入学前和刚入学失望—对某些辅导员、教务处某些工作人员(不想称他们老师,他or她不配)不舍—毕业前,不舍得我的朋友同学室友老师和回不去的青春现在—想念,想念那里的点点滴滴,寝室卧谈会,贪睡而被点名,趟水去上课,酷暑复习司法考试,一食堂的限量的馄饨,二食堂的冰沙,一食堂三楼的泡馍,遭吐槽的晨跑,三五成群的操场夜跑感恩—和同校男友在一起三年多,谢谢华政让我遇见他ps:答主男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政主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