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课题预期研究成果研究 包括:产生背景,我的思考,我的成果,我的疑惑。

我的小课题研究之路
我的小课题研究之路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一、初遇,不识课题真面目
2013年,那时的我还在杨庄街道佛沟小学任教,那是一个相对偏僻的学校,全校师生不足二百,各种教育资源匮乏。4月中旬的一天,田校长通知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填写一份小课题申请表,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所谓的小课题是什么,对于长期在农村从教的我来说,闻所未闻,只觉得那离自己的教学很遥远,只是按部就班的填写了表格,盲目地选择了“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也不知道还可以自主拟定课题研究内容,也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博客,还觉得很是新鲜,至于开通博客干什么,怎么用,一无所知。我提交了资料,课题申请表以后,就以为万事大吉,然后就是长时间的置之不理。
二、相识,山重水复疑无路
2013年9月,我们街道的四所小学统一合并为杨庄街道中心学校,我也来到了这所新的学校任教。可小课题并没有因为撤校并点而结束,九月初,中心校通知需要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听着看着都深奥的词汇,一下子进入到我的生活,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除了茫然还是茫然。
沉静下来之后,我才开始重新认识和思考这一课题,结合我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际,又反复查阅了很多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面的相关资料,也渐渐有了思路,逐一完成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步骤以及成果预期呈现,那时才知道是需要将开题报告发送至博客的,也是那时才知道以前的博客密码已经不知所踪了,而自己居然没有丝毫的印象,怎么办?此时,同样有部分老师和我一样粗心,忘记了当初申请博客时的密码,还好教育局又对需要修改的博客地址和密码做了重新登记,只需将新的博客地址提交即可,一波三折,开题报告终于顺利上传至博客。不久,便看到了指导老师秋天的中肯评价,心里还暗暗自喜,小课题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嘛!接下来该干什么了,于是,又一次不知所措,不知这一课题研究的道路该如何走下去……
日,我参加了车老师主持的杨庄街道大学区课题研讨会,会上,车老师通报了2012年全区、全街道的小课题结题情况,而我们街道的小学共申报了5个课题,最终结题的只有一人,这让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压力。随后,车老师又对2013年的小课题做了细致的安排,包括各个阶段的时间及注意事项,终于对小课题的研究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接下来的便是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需上下而求索,静静的期待某一天的柳暗花明。
三、相知,路漫漫其修远
终于不再茫茫然,开始……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为一年,从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0月)
1、由我负责撰写开题报告,随后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我们一起解读了研究内容,了解这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发育的重要时期,如何实施阅读教学,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言语智慧,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但当前不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还未能达到《课标》要求,突出表现在朗读缺乏感情,默读不善深入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很少提出自己的看法,阅读似乎只是课堂行为。学生阅读能力的低下说明阅读教学亟待改进。我们学习了所了解的国内外专家同行关于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成果,觉得还不足以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
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习一篇文章总是不加思索地阅读,而且对于课文的理解,过多的依赖老师或相关资料书的讲解与分析,学完课文甚至还读的结结巴巴,理解更无从谈起,只要涉及到阅读内容和理解与分析的题目,错误较多。学生考试最怕做阅读题,每次测试阅读理解这一块的失分率是最高的。由于学生的阅读量少,没有主动深入的读文章,阅读方法不对。偶尔有一些开放性试题,比如:“你最喜欢阅读的一本课外书是什么?主人公是谁?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等等诸如此类与阅读有关的题目,学生的错误总是很多,甚至有的学生无从填起,干脆直接空着。说明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也是不容乐观,尤其对农村小学生来说,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阅读要求的学生几乎没有,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学生课余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就是万事大吉了,很少有学生主动的阅读课外读物,加之农村孩子由于条件限制,课外书本来就少,自主阅读无从谈起。2、小学生学生阅读方法不正确,只读不思,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或新鲜的内容就囫囵吞枣的读,不愿意也不会做笔记,更不会去思考自己的体会和感想。3、作为教师的我们对阅读教学方法欠缺,重视不足,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只为了教语文而教语文,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指导。
2、共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研究思路,研讨确定具体方案,逐步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4月)
1、首先,我们召开课题专题研讨活动,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如《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叶圣陶文集》、《小学教学》、《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要素、结构、层次及其培养研究》崔海峰等。实际上这样的学习机会真的不多,由于撤校并点的缘故,我们组的李老师并没有在我们学校,这也给课题的推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013年10月,针对课题研究和我校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精心设计涉及读书的各个方面内容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5个方面共38个问题,调查分为六个方面:学生读书兴趣、读什么样的书、读书方法、读书量及课外阅读。在四、五、六三个年级(六个班)中随机各抽取十人进行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阅读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我校四至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在自主阅读方面都有很浓的阅读兴趣,可见大多数孩子们虽然年龄比较小,还是喜欢自己阅读的,这为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几乎学生们都能够坚持每天阅读,可喜的是孩子们的读书范围较广,能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及。但是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阅读也暴露出了以下问题:
一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坚持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的读书习惯,还有少部分学生读书只是看热闹,关注的是有趣的情节和画面,对于文字或精彩的描写不做过多的关注。
二是个别学生读书方式单一,不会默读、浏览等,更不会带着问题和思考去读,自主阅读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强化。
三是有30%的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课外书,其他学生也只有一到十本课外书,学生属于自己的课外书很少也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阅读,从而间接导致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意识不强,主动参与意识不高,自主阅读能力较差。
3、作为教师,不断加强阅读教学指导,深入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我们以每一节语文课为契机,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的方法,如边读书边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学写批注等,以点带面,使阅读由由阅读个例到阅读群文乃至读整本书。读和写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小练笔。
我们课题组举行了两次面向全街道的针对阅读方法指导的公开课,并且开展了说课和评课、议课活动,并邀请专家亲临指导,课题组对每次公开课要达到的目的、改进措施作了详实的总结记录。
4、我们坚持从教师、学生两个角度双管齐下。所以课题研究伊始,我们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课内外读物,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内外读书活动。
前期,我们充分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班队课等多种手段,加强读书活动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结合实际,我们为学生推荐好书,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定期开放图书室,发动学生借阅、传阅、网上阅读、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深入开展读书活动阶段,我们紧随教学进度和重大节日,多角度地开展读书活动。及时组织开展如诗歌朗诵比赛,经典伴随我成长、沿着雷锋的足迹前行等活动,还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如我班开展了“读书励志,奋力拼搏”主题班会。中、高年级学生能坚持写日记、读书感悟、阅读记录卡等。利用每天课前五分钟进行读书日记交流,交流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的心得体会,午饭前确定为精彩日记欣赏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交流空间。
5、通过教学设计、教学随笔等形式分享研究成果,在这我有些地方做的并不太好,因为上传照片有时很慢,所以有些过程性资料没能及时上传,反思总结这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得失,认真撰写并提交了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4年5月——)
时间匆匆,转眼就到了结题阶段了,自己又执教的毕业班,也到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忙碌的不亦乐乎。此阶段的任务主要是:
1、整理、健全研究资料,撰写论文校内交流。
2、总结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报告,撰写并完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5月16日,终于提交了结题报告,也是前所未有体会到写东西的艰难。
反思这八个月的小课题研究之路,我感悟颇深:
1、由于第一次做小课题研究,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比较陌生,缺乏经验,还需要自己加强学习,广泛阅读,虚心请教。争取机会多外出学习,潜心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方法,返校后即使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当中。更应多阅读相关的教育文章,提升理论水平,做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语文老师。
2、理论水平欠缺,许多经验、做法难以升华总结成论文。
3、我校地处长安最东南,相对来说较为偏僻,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广泛调查后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课外书,最多也只有一到十本课外书,学生属于自己的课外书很少,也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的广度,加上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并不太重视,只满足于学生成绩的关注,从而间接导致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意识不强,主动参与意识不高,自主阅读能力广度受限,自主阅读能力依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4、学生自主阅读习惯仍应加强培养。部分学生的阅读依然依赖于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自主性不强。
5、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做好小课题研究的关键。
6、研究工作依然做的不够扎实、细致 ,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活动并不能带动全校师生。
& 四、等待,衣带渐宽终不悔
小课题研究已经告一段落了,但能不能顺利结题依然是个未知数,可我依然心存感激,衣带渐宽终不悔,让我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经历这样一次难得的提升、学习的机会,经历了一次从对小课题一无所知到清醒认识的过程,其中经历的种种忙碌、辛苦、付出,都是我值得珍藏的财富。感激这次小课题之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耕莘钓渭●安义中学■万晓军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
“小课题研究”的实践与经验
上传: 万晓军 &&&&更新时间: 14:22:24
&小课题研究&的实践与经验 &本文转载自tkxwanglei 目&&&&录 一、如何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 二、&小课题研究&: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三、小课题研究:让教师以研究的姿态投入教学实践 四、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 提升教师素养 五、走小课题研究之路 探讨校本培训的新方法 六、我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 & 如何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 &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等不良现象,实效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倡导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需。 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 一、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 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么研究,也就是选题有没有价值.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要使选题有价值可以用几个字来检查核准。即&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少好高骛远,类似于&期末语文字词复习方法&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类似于&英语口语测试与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研究&,就符合&小&的原则。&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如&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研究&、&加强学生课堂自主管理的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口语表达兴趣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等等。 二、小课题研究的流程 选好课题以后,就要着手研究。小课题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包括材料,方法选择,方案制定等。 (2)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获得直接研究材料,或者通过体验,模拟等取得相关材料。 (3)整理归纳,分析材料,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初步研究结论。 (4)充实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三、小课题研究注意事项 进行小课题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特别注重问题意识。 一般课题的选题从哪里来呢,应该来自于疑问,也就是问题。课题研究,就是以&问题&为核心,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搜集材料,观察试验,研究推理等,寻求解释的方法,探求解决的途径,最后达向未知彼岸的过程。比如,我们发现,在上学路上,某个路口经常堵车,心中自然会发生这样的疑问:&同样的道路,为什么这里会堵车呢?&这就是一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去现场观察,看看这个路口什么日子、什么时间堵车,堵车跟哪些具体因素有关,诸如道路设置、车辆质量、交通违规、红绿灯频率、指挥不利、天气变化等,而在这些因素里面,哪一些可以控制,通过什么方式手段可以控制,通过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尝试提出解决或缓解的办法。这才是研究。研究不能满足于是什么,而应该追求为什么,怎么样。 (二)以需要出发进行探究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探究。常规的生活和工作问题,许多是靠常识、习惯和已有经验就能很好解决的。但也有问题是常识、习惯和已有经验解决不了的,这就得诉诸科学探究。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艺术性,别人研究过、做过的工作,在我这里可能仍需探究,因为条件有差异。教育科研有创新性科研、验证性科研和推广性科研之分,各自创新程度和创新点有区别,但终究都得有新意。但研究时要明白: 1、什么是小课题研究(教育行动研究)?它来自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组织开展,需要一定的但却不是高深的理论作指导,所有这些,让老师们感受到它的&可望又可及&。 2、怎样开展小课题研究?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反思、调整,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真正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开展小课题研究容易忽视的问题。比如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阶段性总结、成果的撰写汇编等易被忽视。这些在&彼时彼刻&才有的思绪及感受,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这时才去追忆、收集,为时已晚。况且,一个研究成果的推广,需要有文字资料,而所有这些也将成为自己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 4、如何处理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之间的关系?两者在学校教研中究竟占据着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承的一种教研形式。两者在形式、名称上虽有不同,但内容上却是相融的。常规教研不仅要进行,而且常规教研想摆脱我们习惯了的形式主义和缺陷,必须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才能使教研真正为教学服务。在教学、在听课、在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成为小课题研究的对象,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又在教学、在听课中去领会、感受、试验对策的效果,再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开始另一个小课题研究&&. 所以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并不矛盾,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两者的有机结合,可能带来的不同,就是真正提高了常规教研的效率: 一是小课题研究对象必定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研究上的付出,必定从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得到回报。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也会品尝到研究带来的甜头。 二是务实的小课题研究必定让每个教师真正参与其中,及时反思、总结,寻找对策。需要全体教师动起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这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是一个促进。 三是当一个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真正有效时,它的及时推广、持续应用,会内化成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多样表达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论文不是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唯一表达方式。中小学教师自始至终是生活在教育科研的现实场景之中的。其研究也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日志、叙事、案例、反思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教科研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都应做研究型的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研究为我们的教学生涯注入无限的生命活力。 1、&教育日志&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用语言符号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为,记载真实的生活场景,有意识地表达自己。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教育叙事&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从一个或多个故事中体验到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做。 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写作教育案例对教师有以下好处:①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②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③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④案例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4、&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美国学者布鲁菲尔德认为:&反思性实践过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我们是怎样思考和工作的。& 教育反思的类型很多,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即时反思与延时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等。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使每一位教师都有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上学期开始我校全体老师都在不断地努力、探索&小课题&的做法,有的教师&面大&难以具体操作,有的教师&赶时髦&理论层次深难以具体实践&& & 下面,我结合自己一个学期以来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的研究,简要地谈谈对教师个人小课题的一些认识: 一、教师个人小课题的范围 &教师个人小课题&是指: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或是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有价值的困惑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均属&小课题&。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具体的研究来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或是改变学生的行为等等。&小课题&强调教师个人独立承担研究任务,独立享有研究成果。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 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师在实践中的各种教育教学行为、现象与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其他问题。教师个人小课题的研究还可以引导教师成为一个探索者,成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成为一个实践教育家,使教师在工作、生活、研究、认识方面提高一个档次。 三、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的内容 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要求切口小,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这是&小课题&研究的最基本特点。 1、教师搞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对学生的研究,而恰恰对学生的研究就是今天我们教师最缺乏的。 2、教师搞研究的另一个主题就是&&课堂的研究,主要可以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课堂中出现某种特殊情况的研究等。 四、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注意点是什么 1、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研究方向,要学会发现问题并通过调查的数据对表现的事实进行分析。 2、作为&小课题&研究者应十分注重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教研、教科部门组织的教研、科研活动; 3、&小课题&研究者,应及时总结提炼研究成果,积极参加校级以上成果评选,发表论文,公开推广等。 4、&小课题&研究者,应严格遵守学校及上级部门的教育科研学术规范管理条例,注重科研方法,讲求科学精神。 五、如何进行教师个人课题的撰写 1、选题:也称为课题的确定。 这个课题应该从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来源于你的思考,来源于你的想法和研究。课题不能大,要宜小,便于操作。如:&学生在学习中合作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就过大,属于规划课题。 我想我们把这个课题分割开来,主要有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学生与社会、家长的交流等等。而这里面每一个问题又可以再分解成若干个小的问题。所以,这个课题属于大的课题。 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对于改善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主客体的地位,平衡学生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小课题研究&: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日&& 小课题研究针对教师个体,关注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反思与行为跟进,关注教师自身的问题解决与经验提升。 淳安县地处山区,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县,教育基础和教育质量相对薄弱。4年前,该县走科研兴校之路,借助普及性的&小课题研究&路径,探索出一种区域化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的全新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使全县教育综合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 浙江省淳安县区域推进&小课题研究&实践,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有效整合,也是实现教师成长的内驱机制,具有聚焦个体、彰显个性、周期较短、倾向平民的特点。其基本操作模式可以概括为:重拳强势的制度导向模式、缜密完善的组织架构模式、灵活便捷的课题运作模式、公开透明的过程监督模式、及时周到的支持服务模式等五个部分。这一模式已在实践中取得极为显著的成效。 &小课题研究&的内涵解读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以&课题组&为形式的&大课题&而言,&小课题&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聚焦个体。与&大课题&的团队研究性质不同,小课题研究是针对教师个体的,由教师个体独自承担申报、研究、结题等工作。小课题研究关注的是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反思与行为跟进、教师自身的问题解决与经验提升。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个体是研究的主角,是研究的真正实践者。 第二,着眼微观。与&大课题&研究每每关注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的取向不同,小课题研究的内容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某一问题、某种现象、某个想法。同时,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是灵活的,研究成果也是形式多样的。可以说,小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思维&孵化器&。 第三,周期较短。&大课题&研究往往有一张明确的立项、开题、研究、结题、推广时间表,一般需要一年或几年时间,而小课题研究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慢则几个月,快则十几天便可完成。 第四,倾向平民。小课题申报不受教师职务、职称、教龄等限制,是面向全体教师的。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愿意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便可随时向学校申请立项,进行研究。小课题研究消除了课题研究的&专利权&及神秘面纱,彻底实现了研究的平民化,使得&人人可做&、&时时可做&、&处处可做&成为现实。 &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模式 (一)重拳强势的制度导向模式 淳安县小课题研究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利用教师考核评价等导向性手段,强势推行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除了颁布《县域推进小课题研究的实施管理意见(试行)》、《教育科研评审指导小组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条例外,还在&引领&、&合作交流&和&评价&等三大层面设计了相对周密完善的相关制度。 &&引领制度,包括专家引领、骨干引领和基地引领。其中,专家引领是聘请省、市专家对课题方案设计、课题研究理论、中期研究检查、结题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多方位指导;骨干引领是通过发挥本土科研骨干的作用,理顺县、片、校之间的导向引领程序;基地引领是通过基地学校的帮扶引导,促进周边学校的课题研究。 &&合作交流制度,包括校际合作交流制度和教师合作交流制度。两项合作制度均以&三通&为目标。校际合作交流制度的&三通&为:通制度,兄弟学校或结对学校将各自的教科研管理制度、奖励制度相互公开、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通资源,校际教科研学习资料、操作程序相互公开、相互利用;通活动,校际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互相开放。教师合作交流制度的&三通&为教师协作小组间通资源、通活动、通智慧。 &&激励制度,包括展示性激励和评价性激励制度。展示性激励,即通过推广优秀小课题研究成果,让教师体验到研究的收获和乐趣。评价性激励制度,则渗透于学校和教师的各种评优领域:教育行政部门将学校组织小课题研究的情况作为教科研先进集体、先进教研组评审的重要内容,将小课题研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优选先和职称评定,并作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选拔和考核的重要条件。 (二)缜密完善的组织架构模式 在组织架构上,淳安县建立了&县-片-校&三级管理体制,并对每个组织的功能和任务作出了详细的界定,为小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在县级层面,成立县小课题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分管局长任组长,直接统领全县的小课题研究工作。下设县小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和县小课题研究评审小组,与县教研室共同开展工作。指导小组主要负责小课题研究的业务指导与结题鉴定工作;评审小组负责小课题研究的成果评审与推介活动;县教研室为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体,负责文件起草与下发工作,具体安排指导、鉴定、评审等各项活动的开展。 &&在片级层面,成立片小课题研究中心组,负责同一片的小课题管理指导工作,并配合县教研室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指导、鉴定和评审等工作。片小课题研究中心组由全片中小学的教科室主任组成,组长由该片科研能力强、组织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 &&在学校层面,成立校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下设小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和评审小组,与校教科室共同开展工作。校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本校小课题研究规划,组织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校小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和评审小组一般由校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引领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并对研究成果作出鉴定。 (三)灵活便捷的课题运作模式 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教师因问题而提出研究方案,在实践中检验方案,因问题的解决而结束研究的研究模式,具有情境性和随机性,因此小课题研究的运作模式也体现出灵活性和便捷性。 &&申报随时。小课题研究规定,教师只要有问题想要解决,并且这些问题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可以随时向学校教科室提出课题申报。学校小课题研究指导小组中的2位成员对该课题进行开题论证,并在学校教科室进行立项备案,教师的小课题就成功立项。 &&方案简洁。在保证有问题、有分析、有主题、有策略的前提下,小课题研究方案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文本式的,也可以是表格式的。 &&结题自由。小课题研究起于问题的发现,止于问题的解决。教师只要认为问题已经解决,已形成相关研究成果,便可向学校教科室提出结题申请。学校教科室将多个结题时间趋近的课题汇总后,统一向县教研室提出申请。县教研室视全县申请情况,协调统一安排县小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及县小课题评审小组成员,配合学校进行现场结题鉴定。 &&成果多元。除了常规的研究报告外,小课题研究的成果还可以是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教育案例、课堂教学光盘、课件、自制教具等。同时,它可以是一种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组合。 (四)公开透明的过程监督模式 为避免小课题研究流于形式,过程监督模式的建立及运用是关键。该县秉持&宽立项、强过程、重成长&的理念,在小课题研究推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公开透明的监督模式。 &&开展&一周一校&调研督导工作。县小课题研究管理者与学校校长、中层干部和教师保持联系,每个星期争取能去一所学校,亲临教学研究现场,了解掌握各校小课题研究进展,对小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指导。 &&《小课题研究手册》追踪研究过程。学校教科室负责研究过程的日常督导工作,要求每个参加小课题研究的教师,把从申报立项到课题结题这一全过程中的主要会议、大事、体会等都需清晰记录在县里专门设计的《小课题研究手册》中。每位教师的《小课题研究手册》将会通过学校相关网站进行公布,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博客&平台彰显管理特色。 &博客&是开放的、互动的,在网络中教师小课题研究的信息得以公开化和透明化,并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督。在《小课题研究大事记》和《小课题研究月报制》等制度的规定下,教师每月需通过博客上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到月月有小结、期中期末有汇报,实现了研究过程管理的信息化。 (五)及时周到的支持服务模式 淳安县重视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支持和服务工作,为教师小课题研究提供全程服务,排忧解难。 &&课题研究知识的指导服务。一是在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给予知识和技术指导,通过讲座、培训等向教师传授如选题方法、反思技术、&问题库&建设等知识;二是在教师小课题协作小组中,开展团队互助服务,通过交流探讨,采集集体智慧、解决教师困惑。 &&博客联盟的操作指导。一是组织开展教师博客使用技术的校本培训,使教师学会博客建立、博文发表、照片上传、评论等技术;二是营造良好的博客课题研究氛围,学校对教师参与网络互动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组织校园博客大赛、教师博文大赛等活动,努力营造网上课题研究热潮。 &&主题研究活动的周密策划。一是组建&县小课题研究骨干培训班&,邀请省市专家进行讲座培训,组织成员赴其他省市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二是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帮助教师内化先进教育理念;三是将每届一等奖获得者的优秀小课题成果向全县推介,推介形式为公开课或专题报告等;四是通过小课题研究现场观摩展示活动,让更多未曾接触过小课题研究的教师直观地感受小课题研究过程。 &小课题研究&的几点启示 过去,淳安县的教科研工作一直是其教育发展的瓶颈,教科研薄弱,教师不会做研究、不想做研究,高级职称教师相比兄弟县市人数甚微。小课题研究的县域推进,有效激发了教师的自主研究热情,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及行为的转变,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提高了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快速提升了区域师资整体水平,淳安县的整体教育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在2009年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中,该县18位小学教师金榜题名(全省平均每县区为8位),创造了&淳安现象&。 (一)&小课题研究&是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 淳安县小课题研究得以全县推开,与该县教育制度的创新不无关系。无论是在小课题研究的发展历程中,还是在小课题研究的实际操作中,制度无不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重困境,结合地域特点,淳安县因地制宜,采取本土培养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小课题研究的办法。他们将小课题研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对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运行机制、评价体系、管理方式等都作出了具体翔实的规定,使小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有据可依、有据可循,规范了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操作,有力推动了小课题研究向全县每所学校覆盖。 该县教育局、教研室对中小学校小课题研究的管理与评价制度设计、学校对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奖惩制度设计,这些层层推进的制度,就像教师背后的一双有力推手,不断推动教师努力前行,鞭策着教师进行教育研究。 (二)&小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有效整合 小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是促进教师自主成长,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小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反思与批判是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核心要素;自主学习是小课题研究深化的动力要素;同伴互助与专家指导是小课题研究的引领要素;实践是小课题研究的过程要素。 反思与批判、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与专家指导、实践等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基本要素,同样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几条基本途径。小课题研究有效整合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平台。 (三)&小课题研究&是实现教师成长的全新机制 小课题研究一开始固然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强势推行,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感受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他们不断超越实然、追求应然,超越现实、追求理想,不断达到教育教学的&自为&和&自由&境界。他们从中体验到职业的乐趣、感受到职业的内在尊严、价值与自信,从而激发起内心对研究的热爱,萌发教育研究的幸福感。此时,小课题研究便成为教师的一种自主自觉行为,成为教师专业成长有力的内驱机制。 通过小课题研究,教师找了专业发展的新基点。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智慧、有悟性的教育实践主体。正是小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一条螺旋上升的内在发展之路。沿着这条路,教师虚心学习,广泛吸收先进教育理念,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更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改变原有行为方式,从而逐步发展为专家型教师。(作者单位: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小课题研究:让教师以研究的姿态投入教学实践 缘起:重振学校的科研特色 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下的两所小学&&辅成小学和南湖小学,历来重视教育科研,是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校,嘉兴市教科研实验基地。多年来,学校一直以&立足实际,突出特点,提高质量&为原则,坚持科研兴校的战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近来的一些发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校教科研的一些困境。   发现之一,虽然学校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教师整体科研能力还较薄弱。如何让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和研究习惯,是值得重视的。   发现之二,虽然有很多老师参与了各级各类培训和校本研修活动,但我们见到的镜头常常是:教师们争论思辩滔滔不绝,但在真实的教育情境里,却依旧我行我素、言行不一。   发现之三,虽然学校支持教师进行常规的学校课题研究,但是由于研究在操作上过于追求科学性,程序复杂,由此对教师个体而言,还存在很大难度。加之近来被异化为过于强调发现规律、理论突破,过于追求名利效应,使得许多的科研脱离了教师教育教学现实。 这些发现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何教科研继续成为学校的特色,如何让我们的老师从教科研中有所得到,获得成长呢? 我们的思考: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 我们在了解学校教师们的想法,进行了深入思考之后,得出一个认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应当立足教师现实能力,应当从细小处切入,应当在日常教育教学背景下针对教育实践问题开展研究。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对于教育问题,用分析的客观的方法研究。将大问题分析为数十数百个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至少有一人继续研究办理,如是,即大问题也不难解决了。&为此,我们提出并实践了&教师小课题研究&,力图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更利于教师完善自我。   我们所谓的教师小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在短时期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解决的问题或者自我经验作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理论,在教育教学中加以研究,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对策的课题研究形式。它具有研究范围局部化、研究内容具体化、研究方式简易化、研究周期短期化的特点。 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程序、方法 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一般有四个基本程序:主题选择&&资料综述&&案例博证&&理论提升。   教师小课题研究分为个体研究和群体协作研究两种方式,其中教师小课题的群体协作研究模式是我们大力提倡的。   &多人同课+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小课题群体协作的研究模式之一,即从课堂教学入手,以课例研究为平台,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
&&&多人同课:以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为基本单位组合成研究小组,选取大家均感兴趣的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轮流上课和研讨。通过不断上课和研讨,逐步形成课例成果。   小课题研究:在多人同课研修中,每个教师针对上课实践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点(即小课题)进行分析诊断,并通过亲身实践去验证自己的预设。通过不断的观测、思考、实践、研讨,逐步形成小课题成果。 例如:我校数学四年级研修协作组情况 & &
《线段、射线和直线》
研究的小课题名称
《生成问题的处理》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堂学习方式的优化》
《课堂练习题的设计》
《线段、射线和直线如何引出》
& 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内在特质   从教师个体角度看,每位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均经历了这样一个基本过程:   ①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观察他人实践,根据他人实践进行分析诊断,并确定研究主题(即小课题);   ②参与集体研讨,介绍自己的研究主题并听取他人对该主题的分析诊断;   ③继续观察他人实践,参与研讨,使研究材料不断丰富研究主题不断深入;   ④自我实践,验证自己的预设,自我分析诊断并听取他人对该主题的分析诊断;   ⑤继续观察他人实践,参与研讨,使研究材料不断丰富研究主题不断深入;   ⑥全面回顾总结。
从小课题研究角度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围绕自己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不断的分析诊断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教师不仅对自己研究的主题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其他教师研究的主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最重要的是,整个小课题研究过程,每个教师都既有大量的现实实践作为研究材料,又有自己的亲身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研究猜想,还有大量的其他教师提供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见解,不仅研究过程真实、丰富,而且研究的实效性也很强。如图:
学校对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所提供的支持与保障措施 在这两年中,我们学校的小课题研究处于不断的调整、优化之中。两年下来,我们深切地感到: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持续进行,需要积极争取专业机构的支持,需要学校各种制度的保障,整个运作过程更需要一定的策略。 1.积极争取专业支持,支持教师的小课题研究   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现实困难,特别是在初期。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在教师小课题确定之后,深入到教师群体中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在了解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寻找与该研修主题相关的资源,与之建立联系,争取多种专业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专业支持资源不仅局限于本校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学校与教研部门等等的合作与互助,都是教师小课题研究过程所必需的,也是我们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展开的专业资源和支持。虽然这种支持和联系不一定非常牢固,但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比如,在实施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初期,邀请原嘉兴市教科所所长阮望兴来给教师进行《如何进行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讲座;在撰写研究方案时我们发现教师有一定的难度,而且逻辑很混乱,我们就把研究方案改制成了表格的形式,来引导他们建立科学的逻辑体系;在研究的中期,我们还开展了工作回顾思考、互助交流活动、小课题研究咨询日、建立小课题研究博客等等,为教师提供了科学的辅助。并且我们非常注重遇到问题及时优化调控、合理处理,这些科学的辅助,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忙乱性,增强了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2.直面教学,鼓励教师做扎根教学实践的研究   &改进教学、发展自我&是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师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既要对教师研究进行相应的规范,更要引导教师直面教学中的问题,选择有意义的主题,让小课题研究真正地扎根实践。具体来说,我们有这样几方面的策略: (1)课题选题关注教师自我的经验   教师教育研究的起步首先是课题的选择及设计,对普通教师提出比较规范化的课题研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促进一批科研成果的相继诞生和一批科研骨干的成长。然而这毕竟只是小部分教师所能及的,对大多数刚参与教育研究的教师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困惑、迷惘、无措。   我们的小课题研究倡导:以教师的个体自我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迫于解决的问题为课题选题的方向和教师开展研究的起步。   (2)课题研究过程注重操作的个性化   我们鼓励教师从实际需要和可能性出发,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倡导行动研究、案例积累、实践反思的形式,并逐步让教师尝试运用传统课题的学术型研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但不强制要求。   学校的科研管理者则帮助教师根据自身关注点和自身能力选择合理的研究点,设计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方案。   (3)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去展示自己的研究   基于普通教师的差异性,小课题研究对课题成果形式应倡导多样化。应摒弃传统课题研究成果的相关高标准。教师对于自己研究结果的表述,不宜脱离自身的实际可能性去追求晦涩的理论阐述,应该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而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个性化的语言来叙述自己的实践、提炼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允许教师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展示成果。特别是允许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课题成果。管理者应对教师课题成果的设计进行帮助,但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的基础,根据教师的能力来鼓励教师进行多样的成果总结。   同时学校还搭建相应的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展示和交流自己的课题研究过程和课题研究成果。 3.积极营造&研究文化&,让教师乐于研究   我们知道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光靠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参与,会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加之本身现行的教育科研价值取向还存在很大问题,教师队伍中真正接纳教育科研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因此,只有当教师意识到研究成为自己的需要,才会主动投入。   学校科研文化是一种研究氛围的构筑,具有隐性的渗透力量,会强而有力地推动教师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被动到主动地投入教育科研活动之中。我们在学校里积极推广&分享与提升&的理念,并尝试构筑&分享型同事&,我们在周一让教师轮流进行教育教学经验、读书感受、教育困惑等等的分享,促进大家养成乐于分享自己的困惑、思考、经验、所得的习惯,使学校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这都能无形之中来影响教师去实践、去研究、去思考、去交流,为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群众化打下基础。 实践证明,教师小课题研究符合教师实际能力,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然,教师小课题研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通过现实实践来进行优化和发展。虽然有人认为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太小,但我们觉得,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并不小,而且通过不断的进行小课题研究,把小课题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思维方式,那么教师的专业水平必然会越来越优化。 【点评】 有用、可做、易成功的&小课题&研究 嘉兴市很多学校在&校本研修&的推进中不约而同地关注起小课题的研究(有时也称&小专题&),不少学校做得有声有色,成为了学校&校本研修&的特色。   &小课题&研究为何被学校广泛采用而又让教师悦纳呢?首先,&小课题&研究不同于我们教科研约定俗成的课题研究,它没有课题的申报、立项、结题等等严格而又相对繁琐的过程。这对教学任务原本就比较繁重的教师而言,比较容易入手,心理上也就比较接受。其次,&小课题&由教师自身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生成,指向教师自身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指向教师个人实践能力的提高,这让教师感觉&有用&。   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的&小课题&研究时间虽然不长,却做得很认真,颇具有自己特色:   其一是&小课题&研究纳入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将&小课题&与&课例研究&进行有机结合,&课例研究&成为&小课题&的平台,&小课题&成为&课例研究&的主题,将教师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活动紧密联系。   其二是个体研修与群体研修相结合。&小课题&研究是针对教师自己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教师个体色彩。在现实中,教师个体研修往往还存在很大困难,把教师组成研究团队,以群体研修的形式开展小课题研究,无疑使得教师们从&孤立无援&中走出来,进行分享、交流、实践、提高,感受到了研究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三是注重&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指导与多元评价,开展互助交流、研究咨询、研究博客等,为教师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引导教师用教育案例、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不同形式呈现自己的研究,营造学校的&研究文化&。   我们提倡教师广泛参加的教学研究要满足三个条件:有用!可做!易成功!&小课题&的研究就满足这三个条件,是适合大部分教师参与的研究 & 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 提升教师素养 & 基于学校和教师实践的、具体的、真实的问题是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针对此类问题进行的小课题研究是我们积极推进教育科研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广大教师素质的有效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载体。 一、做好小课题研究的指引工作 科研兴校,一直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理念深深地扎根于我校每一位教师的心中。为将小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教师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建立小课题研究档案,实行个人、学科组、级部、学校四级管理,切实做好&三引一导五落实&工作,引导教师寻找问题。为每位教师发《官庄中学中学教育科研问题卡》,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后选1&2个当前最迫切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教师选题。引导从当前学校的&问题库&中选择当前自己最想解决同时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教师最想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他自己更清楚。因为每个教师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条件都不同,因此各人的需求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慎重选择。要求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解决小而明确的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引导研究方案的撰写。研究方案主要四项:背景、内容、措施、步骤。措施以条款形式,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题研究周期最短一学期,最长不宜超过二年。并填写《官庄中学教师小课题申报表》交学校课题领导小组评审。课题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评审,获得通过的课题,由学校课题领导小组下达课题立项通知。通过指导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通过组织落实、制度落实、计划落实、资料落实、活动落实,使小课题研究不断深入,达到了基于问题解决的目的。 二、以问题积累卡为载体,为小课题研究搭桥铺路 为将小课题研究制度落到实处,我们以&问题卡&为载体,引导教师自觉地观察发现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和事实,并对这些现象和事实进行归类、比较和概括,发现异同,提出自己的、真实的问题,从而帮助教师树立&问题意识&,养成思考和怀疑的习惯。然后通过教研组活动时间或利用校园网平台等途径,借助&问题悬挂&、&问题招标&、&问题招领&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师确立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目标,让教师在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了教师对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理解与运用。 & &
教育教学中
问题与困惑
产生问题与
困惑的原因
采取行动与
& 三、加强同伴互助,发挥团队力量 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要求教研组、备课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小课题研究汇报交流活动,开展自诊、会诊活动,加强同伴互助,发挥团队力量,力促研究的有效性和成果的共享性。在备课会上,由课题主持人说明自己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介绍自己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思路、理由和着力点以及所提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让全教研组的教师评价所提问题的质量,并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所有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在相互探讨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帮助教师调整思路,制订策略,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学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高效解决小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出的困难,开展真正有效的小课题教研。并通过&学习&反思&互动&&研究&、&教艺发布会&、&成功论坛&、&教坛沙龙&、&最满意的一堂课&、&讲自己的教学故事&、&多维反思&、&寻找教学遗憾&等形式,指导教师小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四、善借外力,不断深化小课题研究 在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我校引导课题组教师依托网络这个跨越时空的研究平台,充分利用教师博客、校园网、教育网,发布我们的认识、做法、成果和问题,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流,以获得更多同行的回复,从中得到帮助。并以&高中管理区建设&为契机,在管理区教研中获得的信息,只要有助于我们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就要充分利用到小课题研究中去,以争取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获得专业支持。 五、建立小课题研究的激励机制 为切实提高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以不断地强化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内在需求,使教师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始终处于一种高昂的态势。首先,对于一些优秀的小课题研究,学校给予必要的表彰和奖励,并在校内外各种&评优&活动中予以优先推荐,在职称晋升时予以一定的加分,以此来鼓励各科教师边做好常规教学工作边积极进行学科小课题研究;其次,对于比较重要的校本小课题,学校通过学科整合的方法,面向各学科进行小课题招标,对于那些中标入选的学科教师,给予特别的经费支持,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或创造相应的校外培训、业务学习与交流以及成果发表的机会;此外,学校还建立校级课题立项制度。对于各科教师提出的那些切入点较好、研究过程设计规范的小课题,可以列为校级科研项目,给予经费配套,并在有机会时将它们推荐到上一级教科研主管部门立项等等,借以激励各科教师投身小课题的积极性。 六、做好工作的跟进式检查,使小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我校建立课题组例会制度,各课题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课题研究进行小结、反思和工作布置;并对所开展的工作,及时做好记录,建立课题研究资料档案,做好结题评估工作,课题组核心成员每学期要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在此基础上,针对&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提升教师素养&的教科研思路,我校出台了《关于中层部门变革及其功能整合实施办法》,打破了原先各级部各自为政的局面,成立了教导处、教科室、政教处、校长办四个分支机构,先后制订了《教导主任职责》、《教研组长职责》、《任课教师职责》、《问题积累制度》、《问题招标制度》、《问题招领制度》、《小课题研讨制度》等多项岗位职责,一岗一责;同时制定《官庄中学教学常规30条》、《官庄中学小课题研究奖励办法》等一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小课题研究行为的规范性,使落实工作有章可循,使各职能部门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抓各项常规的落实工作上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确保小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了全校教师人人参与小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 总之,通过小课题研究,我校教师能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了被动性、盲目性,教育观念得以更新,新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已初步树立,新课程理念已逐步内化为教师们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师们由过去只关注如何教转变为关注学生如何学,由以前只关注优等生转变为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成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 走小课题研究之路 探讨校本培训的新方法 & 在现代教育改革中我们深深感到一支师德高、业务精、作风硬,具有奉献、求真、务实、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多年来,我们牢牢把握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 逐步形成&课题牵动培养名优,创造学习型团体&的校本培训模式。实现了教师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教师在科研、课改、教学实践中学习,并具备胜任教学和革新教学的各种能力,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明确目标,制定策略 素质教育要从课程改革寻找突破口。新课程培训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新亮点。这次课程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是素质教育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要求教师不仅在教法上有所创新,而且要在思想观念上有突破性的革新。所以我校以这次课改为载体,建立&与课题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提高我校教师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校本培训中我校紧紧围绕四个原则,制定两个策略,即: A针对性原则:我校校本培训的目标是使教师有积极投身到新一轮课改的激情和基本素养,力求使课改实施在我校取得预期成效。在培训中针对不同层次教师展开的放矢、分层培训,如中青年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收效很大。 B实践性原则: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直观经验和朴素知识,在培训中,我们倡导教师将这些与新学习到的先进理论进行较好的整合,帮助教师从理论的高度对已有方案的制定,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内容进行培训。 C自学、辅导相结合的原则:自学辅导既可以弥补集中专题讲座的不足,更是教师进一步理解专题讲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的主要措施,自学辅导分为小组自学、个人自学、领导深入。每周五下午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是自学辅导,学校事先布置自学任务、提供指导。负责各学年的领导深入学年共同理解、反思、专题学习内容,记录体会与收获、寻找差距与不足。 D、坚持开展研讨、交流的原则:要把所学理论用于教学实践、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理解,并通过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我校研讨活动主要形式有专题自主研究、小组专题讨论、研讨公开课教学。 两个策略为: A课题进课堂策略:教师存在着个体差异,如何使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我校从不同方面选择制定三大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优势和需要选择课题研究方向、制定相关子课题,使课题研究在课上的每个角落都有足迹,使课堂教学的目的更明确,教师针对性更强。 B名优骨干发挥作用的策略:我校省、市、区级骨干29人,约占教师总数的35%,名优教师带课题实践教学第一线;&拜师会&又以名优带徒弟启动我校创&名优教师成长基地工程&充分挖掘我校独有的教师资源,真正实现骨干教师的&一点红&&一串红&&一片红&的培训目标。 二、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探索校本培训的新途径 自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经过教师们的反复商榷,最后确定为三个课题,即: (1)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合作交流。 (2)创建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的策略与方法。 (3)充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从中任选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我们经历了以下过程: 1、加强培训,转变观念 为了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我校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核心内容,不仅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等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直接相关的内容。在制定我校校本培训目标中,明确提出各级骨干教师要成为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全体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具体做法是:专题讲座、自学辅导、研讨活动相结合。 A专题讲座 以理论学习为主,从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基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科研、课改等内容,更新完善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为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举办了教育科研专题培训班。聘请原市教研院杨德修处长为我校科研顾问,就学科教学专题研究、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实践和观念做出自觉的分析、反思,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教师的一篇篇课上、课后教学反思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能够在具体教学中实践理论、校验理论。每周两节学年公开课与课后的教师的互评都为教师充分实践搭设了舞台。 B自学辅导 自学辅导既可以弥补集中专题讲座的不足,更是教师进一步理解专题讲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的主要措施,自学辅导分为小组自学、个人自学、领导深入。每周五下午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是自学辅导,学校事先布置自学任务、提供指导。负责各学年的领导深入学年共同理解、反思、专题学习内容,记录体会与收获、寻找差距与不足。 C研讨活动: 我校把教师根据学科、学年分为四个研讨小组,以研讨组为单位开展研讨活动。每次专题讲座在自学辅导之后的研讨活动教师们都认真对待。网上下载、查阅资料已经成为各研讨小组必不可少的工作。积累了很多的文字材料,如教师自学笔记、案例分析、心得体会、小论文、课题方案、计划、小结网上下载文字材料等。同时每位教师都建立了电子档案。 2、制定措施创建学习型群体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是:&提高学历、培养能力、增强实力、开发潜力&,努力培养一支事业型、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首先要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当今师生关系的主题,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自已的挚友,对学生全方位关心,使之对教师产生亲情感;对学生一视同仁,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好学生,使之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把学生视为教师工作的合作者,共同实现心中的理想,使之对教师产生敬重感。教育中要杜绝破坏师生平等关系的用语,多用鼓励、激励的语言,并能善解人意,创造和谐氛围。 二是抓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各个学科逐步摸索&导师制&青年教师培养形式。导师要在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育科研、教育创新、班级管理等方面加强指导,使新教师工作上能更快的上轨道,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学校要架设平台,拓宽渠道,使更多的区级、校级骨干教师能成为市级以上的学科教改带头人。 三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和英语水平。我校要继续定期开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课程培训。45周岁以内的教师均要达到微机中级。预计在2005年30%达到微机高级。学校要求中青年教师要坚持采用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3、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 观摩教学是我校开展的重要交流活动之一,它一般包括听课、反思交流、研讨等活动,对开展展示教师教学风采,体现新的理念有很好的作用。我校开展的观摩活动有 A师徒同台课。年轻教师通过拜师活动同名教师结成师徒对学,(现有6名教师已拜师)共同备课,师傅深入班级听课、上课,开辟自己的试验田,徒弟根据听课体会上课,最后在课后的交流与反思中共同提高。我校的骨干教师第二梯队正在成长中。 B学年组的听评课。各学年教师有计划的轮流开设公开课,一周每人一节课,全体教师在组长的主持下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对教学中的优、缺点毫无保留的指出,对有使得研究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切磋研讨已成为我校评课一亮点。教师们通过课堂、课后的教学反思,对新课程新理念下新的教学方法进行着有意有尝试。 C名师展示课。我校有省级骨干教师两名,他们的教学风格得到大家的认可,通过课堂展示,特别是观摩教学后的研讨交流活动,都会使教师们受到有益的启迪和人生的感悟。 另外我校还开展了反思交流会、案例分析、教师论坛等多项交流活动,教师们都积极踊跃的参加这些活动,从中收获很多。 三、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校继续深入学习、解读并实践新课程。学校要围绕新课程改革,以&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得以体现&、&如何创设有效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如何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对教师和学生成长的激励、促进作用&等专题为新课程理念的研讨重点,通过教师自学、讨论、写心得体会、邀请专家学者专题讲座、外出培训、骨干教师轮流作教学经验介绍等形式,使全校教师在各种学术研讨中吸收、消化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论,逐步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然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意识,增强教学工作实效。全校教师要牢固树立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意识,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学校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以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为契机,深入开展研讨活动,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务处要加强质量管理,通过质量检测、质量分析和质量监控,科学管理教学工作。本学期我校全面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要把&十字方针&作为我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内涵发展的道路、形成办学特色的重大举措,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四、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校本培训的特点 1、选题的开放性。我校根据新课改的精神结合教师教学实际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教师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题、自由确定实验子课题,这样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投入实验研究的热情,为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提供保障。 2、教师的主动参与性。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教师都是培训的主体,让教师参与培训的过程。如在专题讲座前,都从教师那征求专题培训内容,把教师在课改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交流中输送,使研讨活动的作用发挥到极点。 3、交流形式的多样性。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我校采取专家专题讲座、观摩,教学、研讨交流、教师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使理论、研讨相结合。培训不乏专家式的理论高度,又有名师型的教学实践,教师收获颇多。 4、教师要终身学习,促进个性发展。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师的终身化学习,我校为教师建立成长记录袋,在教师成长袋中,分为&成长历程篇、理论实践篇、评价结果篇&,并协助教师制定了个人发展规划。根据教师的层次不同,分别制定了&青年教师发展三年规划&和&骨干教师发展五年规划&。在规划中,&分项规划&与&分时规划&相结合,教师为自己设定了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期发展目标。规划中从理论提高、实践操作、课题研究、成绩效果、班级管理、为师设想几个栏目进行分项规划。制定教师发展规划让教师有了奋斗的目标,对促进教师的终身学生很有效果。 为促进教师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我校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先后组织教师学习英语、计算机。现在英语组教师提出三年内学会第二外语,成为外语教师。音乐组教师发挥自己特长,将在声乐、乐器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自己,成为多才多艺的教师。 在探索教师培训的新途径中,我们懂得应该拥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这是我们期望中未来教师的理想风采,我们希望通过教师的校本培训,在日益深化的教育改革实践中,这样的教师就将在我们中诞生。 & 我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 刘卫锋 & 由于自己平时喜欢舞文弄墨,偶尔也有些&豆腐块&见诸报端,学校对我极为厚爱,推荐我参加了好几项市、县级课题研究。参与这些课题研究,让我积淀了些许教育底蕴,也让我能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正是因为这种理性眼光、理性的思考,这学期我与一种草根式的课题研究方式幸福地结缘了。 我的课题之一:如何让学生过好背诵关 &我的课题我作主&的故事来得很是偶然。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新课本刚发下来,不少学生刚打开课本,就发出阵阵惊呼:&怎么这么多要背诵的内容!这一学期可怎么过呀!&这也难怪,上学期很多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背完了课本上指定的背诵内容,而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推荐给他们背诵的20首古诗词,很多学生一首都没背。 背诵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要求,可大部分学生对此不太感兴趣,掌握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呢?我的眼前突然一亮,参加过那么多的课题研究,我何不把这也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呢?于是我给自己确定了本学期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如何让学生过好背诵关。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背诵感兴趣呢?如果能让他们认识到背诵的妙处,他们肯定会对背诵感兴趣的。季羡林先生的《夹竹桃》是本册要背诵的课文中最长的一篇。教学时,我一改以往先范读课文的做法,开场白之后,我合上课本,抑扬顿挫地背诵起来。在我背诵的时候,学生们不时发出惊讶声。下课之后,很多学生都围着我:&老师,你背得真好,一个字都没错!&&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才背下这么长的课文的?& 可能是受了我的影响,这篇课文的背诵情况非常好,三节早读课,全班46名学生都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很多学生背诵时都模仿我的语调。 见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我决定趁热打铁,给他们下了一道&战书&&&本星期的班会课上,我将和他们比赛背诵古诗,全班同学可以联合起来对付我。我还和他们一起友好协商了比赛规则:比赛双方轮流背,已经背过的,不能再背;谁背得多,谁就获胜。 古诗背诵比赛,学生以两首诗的优势战胜了我。我心里非常高兴,因为从背诗情况看,上学期20首古诗大家都能比较熟练地背诵了。 比赛结束后,我和学生又有了新的约定:今后只要有背诵的内容,我都和他们一起背,看谁背得快,背得好! 日积月累,学生通过背诵积累的东西越来越多,有时课上我信手拈来古诗词的前一句,他们能很快地接上下一句。背诵已不再让学生头疼,他们也都体会到了背诵带来的乐趣,正如一位学生在题为《乐在背诵》的作文中写的那样:&背诵课本上的精彩华章,让我的作文文采飞扬;背诵优秀的古典诗词,让我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 没想到,第一次给自己确定研究课题,收获就如此之大。 我的课题之二:让作文教学更有效 作文课堂上,我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为了完成作文绞尽脑汁,甚至闭门造车,为赋新诗强说愁。活泼的学生此时一个个老气横秋,鲜活的课堂变得如一潭死水。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我又为自己确定了本学期的第三个研究课题:让作文教学更有效。 & 我首先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以往,我习惯把整个习作指导浓缩在一堂课的前20分钟内,稍作指导后便让学生进行写作。封闭的课堂把学生与生活、社会隔离,学生缺乏细致的观察、亲身的感受和真实的体验,面对着作文题目往往无话可说;加上学生缺少语言材料的积累,作文时语言苍白无力,格式千篇一律。 根据分析,我启动了第一项改革:提前说明作文的范围和要求,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必要的材料,做到胸有成竹,作文时自然得心应手了。提前一两天,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交流一下收集到的素材,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素材的梳理。这样作文课上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修改。而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协助他们提前多找一些范文,作文时甚至可以允许他们仿照范文进行写作,逐步培养起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 学生手中都有各式各样的优秀作文选,但这些作文选中真正能给学生以借鉴的&精品&很少,与教学实际联系得也不是很密切。以往的作文讲评时,我也会给学生读一些优秀范文,可他们大多听过就忘,很少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我进行第二项尝试,每次批改作文之后,挑选出几篇优秀习作,附上简短的评语,印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同学的作品,学生们一方面能真正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另一方面也有了写好作文的信心和动力,让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成了学生最渴望、最幸福的事。一学期下来,学生手中的优秀作文已有将近50篇,一位学生还别出心裁地把这些作文装订起来,并制作了精美的封面,其余学生纷纷效仿。这样,一本&土制&的&优秀作文选&便摆上了每个学生的案头。 新学期又开始了,回头看看上学期自己确定的两项研究课题,感触很多。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课堂开始,以理性的眼光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由现实问题催生的&小课题&,或许还带有&小家碧玉&的气质,带有&田野草根&的气息,但是我的课题,我作主!在&我的课题&的研究中,我真切体验到了&经历着的研究者&的充实与自在。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