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上海高考总分的问题

【图文】上海 高考问答题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海 高考问答题分析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630.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好,分享的企鹅
考生必知:上海高考综合评价录取细节(复旦大学)
[摘要]腾讯·大申网教育频道为您带来2015上海高考最新资讯:2015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实施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以下是复旦大学关于综合评价录取的相关细节。从考试到录取全程报道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公布的《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录取形式是“两依据一参考”。上海市教委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经过教育部批准后,实施了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今年是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第一年,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完成了综合评价校测面试。综合评价考察学生哪些方面?今后的高考学子应该加强哪方面的能力呢?小编整理了复旦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细节,供各位考生和家长参考。6月27日,复旦大学综合评价录取面试环节举行。考生们结束面试后登上接驳大巴有序离开考场。 (摄影:刘畅)6月28日,复旦大学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面试环节举行,考试前学生们有序进入候考区报到,领取相关证件和材料。图刘畅复旦本科目标:培养各行各业的领袖和领军人才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表示,复旦要培养的人才,是各行各业的领袖和领军人才,这是我们复旦本科培养的基本目标。在复旦本科阶段,要求本科学生在四个方面要大幅度提升: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这是未来作为一个领袖人才或者领军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而这四个方面也只有在本科阶段给学生,学生将来才会有大的发展。复旦的本科教育改革已经推出了十几年,目前复旦本科实行通识教育,招生专业都分大类,无论什么院系专业,第一年都分六个板块上课。大二才开始分院系,有的院系到大三才分专业,而像管理学院干脆不分专业。这样的通识教育,对复旦未来领袖、领军人才的培养起着支撑作用。除了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导师制建设等与招生相关,在教学环节复旦大学的招生也要和教育衔接。如果招来的学生都是偏才、怪才,显然与为我们的通识教育理念不一致。综合评价面试考察学生三个方面在复旦综合评价面试环节,首先会让学生提供一份入学申请材料,包括考生基本情况、自述、入学申请、专业,高中阶段能够证明学生水平的各种奖状、证明材料,五位专家对每一份材料进行仔细地阅读。然后再与学生一对一地面试,每一个教授的面试时间也是15分钟,共计75分钟。复旦综合评价面试主要考察学生三个方面:第一,要求学生品德纯正,有社会责任感,有理想。这表现在学生对理想、人生成才的看法,对民族振兴的看法,对周围社会现象的看法,对是非荣辱的看法,对道德的看法。第二,具有学习研究的潜力。复旦并不一味追求学生全科成绩优秀,而是要考察他取得这些成绩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态度。他对自然社会科学有兴趣,是否有良好的读书的习惯,是否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是否会想问题,具有批判精神,是否会将自己的见解归纳起来。第三,学生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出于内心的热爱和兴趣来从事公益活动,他们真心关爱他人,善于与人接触,具有沟通能力。面试完以后,29日、30日登分,预计7月1日左右复旦大学会召开招生领导小组会议,对最后的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录取名单。如果考生没有在综合评价批次被录取,会进入到其他批次的常规录取。6月28日,复旦大学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面试环节举行,考试前学生们有序进入候考区报到,领取相关证件和材料。图刘畅面试培训可能更糟糕目前社会上有不少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高校面试的培训,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坦言,培训机构的水平肯定是在复旦大学教授之下的。此外,复旦大学也专门对教授也进行培训,他们也会侦查出学生是否经过培训,如果一旦被侦查出来,会很糟糕。丁主任认为,综合评价面试其实根本不需要培训,呼吁学生不要去为了应对面试而参加所谓的培训,越培训可能越糟糕。复旦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应试能力。建议学生在面试之前,好好休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接受专家的面试。复旦综合评价面试的过程,也是精神愉悦的过程,参与面试的教授都是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他们会从不同角度来考查考生,有这个机会与他们接触也是难得的人生经历。更多小初高资讯推荐阅读: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在魔都上学扫 我就对啦~
回复“幼升小”、“小升初”:获取入学攻略
回复“中考”、“高考”:了解最新资讯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大申教育微信:上海升学攻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tanlihao]
热门搜索:
这份超全《上海特产地图》请收好,过年带回家。
如果你的前挡风玻璃总是出现一条条的污痕,那就该换了。
攻略在手,还怕春节回不了家?
来一场悠闲、舒心的短途之旅吧。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等级考”折算入高考不仅是技术问题
  9月19日出台的《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对高考统考科目、高考成绩构成、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测算、普通本科院校招生政策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在实行新高考方案之后,学校可以逐渐对学生提出多元化评价。
  公众对于公平有朴素的理念,一般会以为最简单的、最原始的,就是最公平的,也最不容易做手脚。其实,高考的情形要复杂得多,往往不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
  从上海高考综合改革新方案来看,语、数、外还是高考统考科目,其中外语可以考两次,都是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此外,学生还要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这6门中,选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再折算入高考成绩,似乎有一些复杂。
  众所周知,6门考卷难度上很难保持在一个水平;此外,思想政治、历史等因为学科自身的原因得满分、高分比较难,如果将这6门考试的原始分直接计入高考成绩中,就意味着“起跑线”不公平,怎么一个比法?
  所以要做出必要调整。大家知道,以前上海高考“3+1”时,文理分科录取,就有“调整分”的问题,譬如物理、化学两张卷子很难保证在难度上丝毫不差,所以会对这些科目的高考成绩进行调整。
  那么,实行高考改革新方案后,用什么度量才能公平“比较”不同考试科目的成绩呢?
  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成绩并不是原始分,而是等级,这个等级是按学生成绩在整体考生中的排名比例划定,因此是一个相对成绩。如果前15%考生计入A级,那么历史科目考了A级的考生,与物理科目考了A级的考生就有了可比性,因为大家都是前15%。
  同时,为了避免等级在折算成为高考分数时,出现“悬崖分差”问题,比如,在等级考试中,A级与B级的原始分成绩可能只差一分,但因为等级不同,在折算成为高考成绩后,可能会导致相邻等级的分差出现一个较大的落差。上海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考虑得比较周到,特别细化了等级,分为A+、A、B+、B、B-、C+、C、C-、D+、D、E共11级。其中:A+为满分70分,E计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在技术上保证了不同学科、同一学科不同等级之间比较的公平性。
  其实,应看到,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转为等级,再折算为高考成绩,还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有钻牛角尖的人,可能还会拿已细化到3分的分差说事儿,认为“这也没有绝对公平嘛”。我们还是要将之放在高考改革、放在“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大格局下来研读。
  过去我们说“一考定终身”,一方面是说学生只能高考一次,另一方面,更多是指高校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总分”,学生的方方面面都被压缩成了一个“总分”。高校对学生无法提出多元化的录取要求,而在实行新高考方案之后,学校可以逐渐对学生提出多元化评价。
  比如,今后在积累了几年录取实践之后,高校可以提出自己的多元化评判标准:某个专业的语文要A级的,数学只要C级就行了,然后政府就提供考试,考生自己去报学校,由学校按事先公布的标准录取。这就是让高考渐进式地走向了“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支点已经放在那里了。这种情况下,当年钱锺书数学一塌糊涂也能进清华大学的“神话”或许就会重现了。
  稍微模糊一个分数的概念,通过等级制,打开高校多元录取的空间,这就是改革的意义所在。
  改革的时间开始了。
  联系方式:010- 投稿邮箱:
            
掌上高考官方微信
掌上高考APP
主讲:程中一
主讲:袁朝乐
扩展阅读  
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
博客推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排名 学校名称      人气   相关推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排名 专业名称    层次  人气  开设院校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今年年初,看到一则关于要求加快落实异地考高的问题,当时心中一阵欣喜.  可…..现在大半年过去了,这件事情,似乎没看到进展,至少,我在网上新闻没有看到进展,希望有关部门尽早落实,给我们这些异地的孩子一个平等/公平的平台.    说说我的情况吧,孩子5岁,我和丈夫均是外地来上海工作的典型的外地人,既没有大学本科文凭,也不是高科技或者国家紧缺、特种人才,均属于平明型的专科生,手上的专科文凭无法申办人才引进居住证,虽然在上海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了个属于自己的家,但,没有户口,没有人才引进居住证,按照当前的政策,我们的孩子,未来在上海将面临读公立学校难、高考难的问题.  当前,非常的苦恼、纠结.  若,该政策迟迟不变革,仍然无法异地高考,那么,现在(未来),我们的孩子(包括成千上万身在异乡的孩子们),将被迫回到祖籍地参加高考,陌生的地方、不同的教材将会大大影响到孩子们的高考成绩,甚至作为父母的我们,为了孩子的高考,将不得不被迫离开工作的城市(上海),陪孩子返回家乡.  该举,将会影响到孩子的高考成绩\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未来.  也影响到作为父母的我们,我们的工作. 常年在上海工作,突然有一天,回到小城市\小县城、农村,我们的生活来源从何而来,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生活来源没有,我们的孩子(家人)的生活如何得到保障?等等等等 伤脑筋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异地高考.  希望 大家一起来积极讨论关于异地高考的问题.    欢迎大家!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没办法的呀地区差异肯定有啊
全国的大融合好 ……
@lovelypiga
13:52:00    没办法的呀地区差异肯定有啊  时代在进步,办法总会有的,这需要有关部门 抓紧落实,而非空谈,挂口号.
到你孩子高考,还有10多年的时间。你应该相信,10年的时间,足够上海或者中国的大城市的高考壁垒打破了。
14:13:00    到你孩子高考,还有10多年的时间。你应该相信,10年的时间,足够上海或者中国的大城市的高考壁垒打破了。  -----------------------------  恩,期待如你所言,期待早日可以看到 红头文件.  不过,在尚未看到红头文件之前,我想,我们这千千万万的异地务工父母,仍需努力,有关部门仍需抓紧落实.
在昨天的新闻夜线里,上海某小学的一位老师在其微博上这样说道,在她所负责的班级中有70%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并且这些孩子很多都是亲兄弟(妹)。就是说,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至少有2个学龄孩子。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可以享受和上海本地独生子女一样的福利,而他们的父母却不用承担任何相应的义务。无形中,多出的孩子就额外的占用了教育医疗等一系列原有资源。当夜线主持人特别提到这一点时,却被参加节目的某政府官员回避了。该官员只是重点强调了未成年人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却回避了政府这     一行为造成的另一种不公平!         在世界人口已经突破70亿,而中国(人口)就占到了其中13亿(还是N久以前的保守数据)的今天,在城市常驻居民为地球作出努力和牺牲那么多年的今天,那些叫嚣着自己也为城市贡献了的外来人员,好吧他们确实做出了贡献,但是难道上海本土居民就没有做出贡献么?他们并不是白干的,他们拿到了多于其原驻地几倍的工资,而这些工资是按市场支付的,是买卖双方公平自愿的交易。那么,凭什么要让上海来替他们负担额外的福利(注1)?!凭什么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无限繁殖并霸占多于他们付出的额外福利(注2),而上海本土居民却要缩影节食的替他们供给他们的后代?在上海,超生的代价是一人10万!且无法报户口!!!对于那些有钱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但对于普通的老百姓,生一个是唯一的选择!请问这是什么样的公平?!         (注1)这里的额外,指的是,超出一个子女以外的其他剩余子女所享受的和独生子女同等的福利。(鉴于很多人一目十行和没看清楚就先扣帽子的坏习惯,特此说明)         (注2)以上海一个普通家庭为例,是一个家庭(2个成年人的付出量),对应一个子女享受的份额;而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则是,一个家庭(2个成年人的付出量)对应2个及以上子女享受的份额。  
对上海教育资源问题的探讨,一名普通的上海孩子的妈妈肺腑之言。       
楼上说的对,一个孩子一个教育份额,外地的都是2个孩子,也就是说要么多出一个份额给外地的,要么就占了别的孩子的份额,请问别人的孩子招惹你了么?  你为何要占据别人的??  你的家乡同样有,为何一定要上海?
去美国考吧,那里最公平。
这个网上好像争论得不可开交了。
居住证是个万恶的东西
14:30:00    去美国考吧,那里最公平。  -----------------------------  有这条件还来挤上海?如果你有孩子,你孩子的份额被人抢了,我估计你没那么好吧
正如6楼7楼所说的~这个口子一开可不得了~
如果放开的话 一半的上海小孩上不了大学了
@钢琴师第三代
14:22:00    在昨天的新闻夜线里,上海某小学的一位老师在其微博上这样说道,在她所负责的班级中有70%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并且这些孩子很多都是亲兄弟(妹)。就是说,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至少有2个学龄孩子。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可以享受和上海本地独生子女一样的福利,而他们的父母却不用承担任何相应的义务。无形中,多出的孩子就额外的占用了教育医疗等一系列原有资源。当夜线主持人特别提到这一点时,却被参加节目的某政府官员...........  -------------------只想反驳你几点:1)上海某小学的一位老师在其微博上这样说道,在她所负责的班级中有70%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并且这些孩子很多都是亲兄弟(妹)。我想她肯定不在上海的公立学校执教,因为上海的公立学校不可能一个班有70%的外地学生(没有上海户口和房产的家庭.贵族学校除外).2)就是说,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至少有2个学龄孩子。关于这个问题你有统计过吗或者是说你有看到过权威的数据吗?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也是一种无知吧!3)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可以享受和上海本地独生子女一样的福利,而他们的父母却不用承担任何相应的义务。站着说话不腰疼,更没有实际经历就在这口出狂言,我小孩就因为没有户口上幼儿园得花比上海小朋友一陪的钱,而且还的找关系.如果可以享受和上海人一样的福利的我想他们这群人中很少有二胎的,如果享受不到的他们是尽不到义务,但是也绝对享受不到什么福利,顶多就是打预防针了.连孕妇的生育险都难有保证.----------  
咨询教育局
在昨天的新闻夜线里,上海某小学的一位老师在其微博上这样说道,在她所负责的班级中有70%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并且这些孩子很多都是亲兄弟(妹)。就是说,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至少有2个学龄孩子。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可以享受和上海本地独生子女一样的福利,而他们的父母却不用承担任何相应的义务。无形中,多出的孩子就额外的占用了教育医疗等一系列原有资源。当夜线主持人特别提到这一点时,却被参加节目的某政府官员回避了。该官员只是重点强调了未成年人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却回避了政府这   一行为造成的另一种不公平!    
在世界人口已经突破70亿,而中国(人口)就占到了其中13亿(还是N久以前的保守数据)的今天,在城市常驻居民为地球作出努力和牺牲那么多年的今天,那些叫嚣着自己也为城市贡献了的外来人员,好吧他们确实做出了贡献,但是难道上海本土居民就没有做出贡献么?他们并不是白干的,他们拿到了多于其原驻地几倍的工资,而这些工资是按市场支付的,是买卖双方公平自愿的交易。那么,凭什么要让上海来替他们负担额外的福利(注1)?!凭什么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无限繁殖并霸占多于他们付出的额外福利(注2),而上海本土居民却要缩影节食的替他们供给他们的后代?在上海,超生的代价是一人10万!且无法报户口!!!对于那些有钱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但对于普通的老百姓,生一个是唯一的选择!请问这是什么样的公平?!    
(注1)这里的额外,指的是,超出一个子女以外的其他剩余子女所享受的和独生子女同等的福利。(鉴于很多人一目十行和没看清楚就先扣帽子的坏习惯,特此说明)    
(注2)以上海一个普通家庭为例,是一个家庭(2个成年人的付出量),对应一个子女享受的份额;而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则是,一个家庭(2个成年人的付出量)对应2个及以上子女享受的份额。    
难道你们流窜到哪里,哪里就要负责你们所有一切?
看了楼上各位的讨论,我想说的一点,我们都是在中国,属于同一个大家庭,各位似乎对地域差异区分得非常明显.对于祖国的未来,孩子们的教育的问题,我相信,有关部门,会妥善的处理好的,而不是去区分,你是外来务工者,你不属于这里,你的孩子不能在这里“抢占”本地资源,为何如此的区分?   现在社保、医疗等等都在推行全国联网.  而祖国的未来,孩子们的就近教育,咋就这么难落实?  
@老上海的美景
16:49:00    难道你们流窜到哪里,哪里就要负责你们所有一切?  -----------------------------  这位同志,请注意你的言辞,何叫“流窜”?  
教育公平本来就是全国全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就不应该有特区,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准异地高考会造成对弱势群体更大的戕害。  期待,我们仍满怀期待,国家会加快 教育改革。
@wangshuai1-11-29 15:01:00    居住证是个万恶的东西  -----------------------------  我现在也在为居住证苦恼着了,在期待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在准备着加入继续教育,争取拿下本科文凭,申办居住证。这也是为了孩子能够在上海读书的保障之一。
14:30:00    去美国考吧,那里最公平。  嘿,还是咱中国好,咱不羡慕人家国外。要相信我国的“有关部门”能够把这问题给落实好。
14:30:00    去美国考吧,那里最公平。  嘿,还是咱中国好,咱不羡慕人家国外。要相信我国的“有关部门”能够把这问题给落实好。
14:30:00    去美国考吧,那里最公平。  -----------------------------  嘿,还是咱中国好,咱不羡慕人家国外。要相信我国的“有关部门”能够把这问题给落实好。
说的好听,什么公平,无非为了一己私利罢了。看着哪里发展好,就去抢资源。最好当地人都搬走,把好的都给你们。然后糟蹋完了再去别处抢。
我想就算能异地高考,考的也是全国卷,否则到高考前岂不是别的地方都没有考生了
地域差异 没啥好说的
@老上海的美景
20:14:00    说的好听,什么公平,无非为了一己私利罢了。看着哪里发展好,就去抢资源。最好当地人都搬走,把好的都给你们。然后糟蹋完了再去别处抢。   -----------------------------  你似呼需要加强家教。
20:26:00    我想就算能异地高考,考的也是全国卷,否则到高考前岂不是别的地方都没有考生了   -----------------------------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远离故乡来到陌生城市找寻生计的,基本上,留在异地上学的,均是随迁父母工作需要。也就是,孩子们的父母,在当地需要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来作为保障。
北京欢迎您,到北京参加高考吧。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异地高考首先从首都做起,全国各地教育系统向首都学习。
23:31:00    北京欢迎您,到北京参加高考吧。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异地高考首先从首都做起,全国各地教育系统向首都学习。   -----------------------------  首都还没开放吧?
同意楼主,上海不仅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上海    也是地球母亲的上海  所以地球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来上海参加异地考  否则就是歧视    早在1937年,就个言论就有了,当时小日本也是打着建设地球村的口号来建设地球的    今天建设的口号是就是小日本口号翻版。  一个是正版,一个是盗版。    都是地球人呀,何必要分这个国家那个国家  小日本不是侵略中国,他们是建设中国    但是我们中国人歧视了小日本    当时中国人只有一个国籍可以优越的。    当时的中国人都是底素质的,底层的  小日本都是精英,老板,都是来建设的    都大统了,  以后紧密的团结在天涯上版版规规定的氛围里,不许说XX人(这个XX人是上版私自规定出来的版规)  以后也不要分中国人,日本人,外国人  都是叫地球人。  一起建设美好的大东亚共荣。    
  两年前在我家装修的安徽人在装修完毕后赖住在我家不走,我问他工资都给你了为何还不走?他说你的房子是我修的我为你做了贡献你就要让我住下去,今年他得寸进尺的对我说要我把他的户口迁进来以体现公平。鹊占鸠巢!得寸进尺!忘恩负义!死皮赖脸!无耻至极!
23:53:00    两年前在我家装修的安徽人在装修完毕后赖住在我家不走,我问他工资都给你了为何还不走?他说你的房子是我修的我为你做了贡献你就要让我住下去,今年他得寸进尺的对我说要我把他的户口迁进来以体现公平。鹊占鸠巢!得寸进尺!忘恩负义!死皮赖脸!无耻至极!  -----------------------------  如此的特例,以偏概全。
期待政府早日落实,别整天说空话,放空炮  
以当前的政策,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在上海参加高考.  1.持有效期1年(含1年)以上引进人才类《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的子女,且子女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其居住证至高考日期前仍在有效期内。   2.本市中等职业学校(中专、职校、技校,以下简称“三校”)计划内招收的外省市户籍生源应届毕业生。   3.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现属或原属上海市常住户籍(含上海支内、支边、支疆职工或知青),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后从高一起开始在沪借读,有本市高中阶段学校学籍的应届毕业生。   4.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等部门认定的市外在沪工作人员,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后从高一起开始在沪借读,有本市高中阶段学校学籍的应届毕业生。   5.考生为梅山、大屯、鲁矿三地上海后方基地单位职工子女,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后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毕业生。   6.在沪定居并持有本市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侨民。   7.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人员,考生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8.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申报,市教委批准的其他特殊情况考生。  
(日期:日),摘:   教育部表示,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3月6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该消息。对于异地高考问题的时间表,袁贵仁表示不会很长。(新京报3月7日)    奔着这重量级人物的这句话,让我觉得看到了希望.不过,仍期待能够早日看到schedule.
这年头,强盗都理直气壮的。看来上海人民要联合起来了。
同意楼主,上海不仅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上海      也是地球母亲的上海  所以地球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来上海参加异地考  否则就是歧视  一群喂不饱的白眼狼!      
@我骗老爷进书房
23:49:00    同意楼主,上海不仅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上海        也是地球母亲的上海    所以地球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来上海参加异地考    否则就是歧视......  -----------------------------  根据他们的逻辑,哪里发展好的,不管是谁的,都要抢,都要霸占了才开心。就像蝗虫一样。 要他们自己去建设家乡,那要多么长的时间啊,多累啊,直接抢来多好。 说起来理直气壮的,都是中国人啊,凭什么你们有我们没有。 现在是高考,以后很快就是户口,然后房子。到时候他们会冲到你家里来说,凭什么你们上海人有房子啊,我们也是中国人,你们的房子必须让出来。。。。。。。
@老上海的美景
8:48:00    这年头,强盗都理直气壮的。看来上海人民要联合起来了。  -----------------------------  提醒你注意言词的同时,来个极端的假设:  倘若,倘若,我们外地人都不来上海参加建设了,那么,结果会如何?    
回复:老上海的美景.  何出此言“抢”?
8:52:00    同意楼主,上海不仅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上海          也是地球母亲的上海    所以地球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来上海参加异地考    否则就是歧视......  -----------------------------    嘿嘿,握手!
8:56:00    @老上海的美景
8:48:00      这年头,强盗都理直气壮的。看来上海人民要联合起来了。    -----------------------------    提醒你注意言词的同时,来个极端的假设:    倘若,倘若,我们外地人都不来上海参加建设了,那么,结果会如何?......  -----------------------------  你们可以试试啊,现在是你们不舍得走,赶都赶不走。
8:52:00    同意楼主,上海不仅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上海          也是地球母亲的上海    所以地球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来上海参加异地考    否则就是歧视......  -----------------------------  哈哈哈哈哈,有人找你握手啊。 他们自己都承认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jennytzl     握手算了,这都什么智商啊......    白眼狼你好,白眼狼再会......
我以上是个极端的假设,咱需要理智的行动.  上文已有提及,我们在上海有着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来源,唯一认为不足的是,孩子上学难!
9:11:00    @jennytzl        握手算了,这都什么智商啊......        白眼狼你好,白眼狼再会......  -----------------------------  以上不礼貌的言语,不入我眼.    语言/举动的不礼貌,充分说明你的家教有问题。  我,不予以理会.
想吵架的请绕道哦.
  你可以明目张胆地抢夺,难道别人没有捍卫自我的权利?动不动就家教,我看楼主这样才最缺乏家教。
    关键是上层到底想把几一线城市怎么样?“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这种话真的只有那种并不真正关心上海的人才讲得出。
   什么叫“全国人民得”? 现在看来似乎是谁想来就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骗子小偷满天飞,某些人就很满意了?这就是所谓观念先进带来的成绩?
“海纳百川”,也不是这种纳法,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原则和限度。    你要开放高考,请先从北京开始。北京行得通了,再到上海来。    “上海不能乱”对不对?
只要是别人有的他们没有,就来“海纳百川”呗。
大家心平气和地讨论下问题。
如果你的家乡挤满了外地人,乌烟瘴气的,和你们在抢教育医疗等一系列原有资源,你们会怎么样?换位思考吧!!
    没有谁不是心平气和的。      像楼主这样,明显也不属于什么“人才”,进上海来挣钱而已,自己该知道自己的角色。这倒好,登鼻子上脸了。    
补充60楼的。抢了,不给,就是歧视。给了,会贪得无厌,继续要这个要那个。
@有句讲句ABC
09:36:00        你可以明目张胆地抢夺,难道别人没有捍卫自我的权利?动不动就家教,我看楼主这样才最缺乏家教。  -----------------------------  我们有在抢吗?我们的一切所得,均是在同一市场通过努力去获得.  我们没有抢,你们在捍卫什么?  若是在同一市场,竞争不过我们,请加油就行了.不要无理的说我们抢.
10:05:00    @有句讲句ABC
09:36:00            你可以明目张胆地抢夺,难道别人没有捍卫自我的权利?动不动就家教,我看楼主这样才最缺乏家教。    -----------------------------    我们有在抢吗?我们的一切所得,均是在同一市场通过努力去获得.......  -----------------------------  你抢了就抢了,还非得说没有抢。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配额,随便可以乱开放吗?有些东西可以市场化,有些东西不可以市场化,这才叫公平。
楼主自私,一切看你自己孩子争不争气了,不争气有政策也考不上大学。
开不开放,不是你我说了算,国家有国家在教育上的中长期规划.  但以目前的趋势,势必会开放教育.
作者:jennytzl
回复日期: 8:56:00  @老上海的美景
8:48:00      这年头,强盗都理直气壮的。看来上海人民要联合起来了。    -----------------------------    提醒你注意言词的同时,来个极端的假设:    倘若,倘若,我们外地人都不来上海参加建设了,那么,结果会如何?   -------------------------------------   
怀念二十多年前外地人还没有来时候的上海:马路上一尘不染,安静,祥和,人与人之间都是以诚信笑脸相待,一般房门都不必上锁………………
  上海人不可以保全自己孩子的教育资源吗?凭什么你来了,就得让你的孩子来挤占一份配额呢?这不是抢是什么?说到底,你不过是来赚钱的。真正的人才,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楼兰新娘裙似火
10:09:00    楼主自私,一切看你自己孩子争不争气了,不争气有政策也考不上大学。  -----------------------------  你已偏离该讨论议题.
我相信如果,我说的是如果,你哪一天拿到了上海户口,你也会想我们上海人一样,会捍卫上海有限的社会资源的,你同意吗?请你说真话!
这个不叫抢么?难道你们自己老家不给你们孩子高考的权利?? 如果说全国规定,都只准在上海高考,那就是竞争。 现在是大家都有在家乡高考的权利,你们非要来我们这里。自己已经有了,看了别人的好,就非要不可,那就是抢。
@falaises3
10:11:00    我相信如果,我说的是如果,你哪一天拿到了上海户口,你也会想我们上海人一样,会捍卫上海有限的社会资源的,你同意吗?请你说真话!   -----------------------------  就是阿,人家想的是,站在哪个山头就唱哪首歌!不是自私是什么!
10:09:00    开不开放,不是你我说了算,国家有国家在教育上的中长期规划.    但以目前的趋势,势必会开放教育.  -----------------------------  睡醒了没有啊?等你孩子退休了或许会,不过你们这些自私的人是看不到的。
开不开放,不是你我说了算,国家有国家在教育上的中长期规划.    但以目前的趋势,势必会开放教育.  -----------------------------  看来你一切仰赖于国家。。。国家如果有头脑,也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重申,    我,一个个案,我的期待,我想也是全国上下大多数异地务工父母的共同期待.  我们,在外地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我们的孩子,跟着我们在异地生活、上学.  现在,期待着,国家教育部门尽快提出教育改革的schedule.  今年3月,在人大会议上,已看到了一线希望,现在,期待的,是一个明确的schedule.  在这个明确的schedule未出来之前,我们这些异地务工父母,仍需努力.  大家一起加油吧.  
本来就不属于你们的东西,拿了就拿了,这是上海(国家)政府的无能,给了你们钻空子的机会,你们应该偷偷的乐,现在倒好,没完没了了,还说为上海做贡献,请问,你做贡献的时候,没有拿到报酬吗?你们这叫打工。
之前看过 台独,今日却看到了**
请问,为什么会有台独?
@falaises3
10:33:00    请问,为什么会有台独?  -----------------------------  你支持台独吗?
你作为母亲,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你看看现在上海的学校现状,你能不能理解一下上海母亲们的心情吗?
中国特色的地域性歧视吧。
77#回复 作者:jennytzl
回复日期: 10:30:00    之前看过 台独,今日却看到了**78#回复 作者:falaises3
回复日期: 10:33:00    请问,为什么会有台独?79#回复 作者:jennytzl
回复日期: 10:34:00    @falaises3
10:33:00      请问,为什么会有台独?    -----------------------------    你支持台独吗?   ---------------------------------------------------------------    台独不台独和现在的话题没有关系,现在也不是在讨论台独的问题,请不要偏题!
北京已经开始清退外来人口了,上海人口密度是北京的三倍已经到了形成灾难的地步了,怎么还没开始清退呢!
目前上海学校的拥挤/师资缺乏,配套资源缺乏的现状,可以通过有关部门有规划的 扩增扩建来解决.(这部分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数据统筹)    目前上海经济发展之快,各地人才聚集于上海也是一种现状,所以,政府需要妥善解决异地务工子女上学问题.  
   再这样下去上海非乱不可。     到时候你再表功?静安一场大火,财政一个大窟窿。
10:42:00    北京已经开始清退外来人口了,上海人口密度是北京的三倍已经到了形成灾难的地步了,怎么还没开始清退呢!  -----------------------------  清退?如此之说,是否不妥?
该清退就得清退,有何不妥?上海人也不是软柿子随便给你们捏。已经够了吧!
   人才是有标准的,什么人都自称为人才了。。。
你们就这样看待我们在上海工作的,对你们而言 所谓的外地人?
作者:falaises3
回复日期: 10:37:00    你作为母亲,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你看看现在上海的学校现状,你能不能理解一下上海母亲们的心情吗?81#回复 作者:palamouse
回复日期: 10:38:00    中国特色的地域性歧视吧。  -----------------------------------------------------  我的话,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清一个道理,每个地方的资源都是国家或地方按照原有人口来配置的,现在上海来了那么多非原籍人口,不管他是来自什么城市或国家,都会造成原有资源的分流,而且这种情况在上海很严重,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种原有资源的分流,现在给原籍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点是对原籍人口不公平的。
@有句讲句ABC
10:53:00         人才是有标准的,什么人都自称为人才了。。。  -----------------------------  请提出人才标准之1 2 3
10:53:00    你们就这样看待我们在上海工作的,对你们而言 所谓的外地人?   -----------------------------     外地人里有真的人才,可惜你不是。不是人才就低头赚钱,不要得寸进尺。
@有句讲句ABC
10:54:00    @jennytzl
10:53:00      你们就这样看待我们在上海工作的,对你们而言 所谓的外地人?    -----------------------------         外地人里有真的人才,可惜你不是。不是人才就低头赚钱,不要得寸进尺。  -----------------------------  请提出人才标准之1 2 3
我和丈夫均是外地来上海工作的典型的外地人,既没有大学本科文凭,也不是高科技或者国家紧缺、特种人才,均属于平明型的专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自己写的哈,你说你吗?
你说你是吗?
@有句讲句ABC
10:57:00    你说你是吗?  -----------------------------  当然yes.  不然,怎能立足于上海,不是吗.
人才应该首先是要有素质(不光是学历),还有一点:要懂得知足,懂得感恩!
10:59:00    @有句讲句ABC
10:57:00      你说你是吗?    -----------------------------    当然yes.    不然,怎能立足于上海,不是吗.  -----------------------------     果然皮厚。
    贪心不足。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高考总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