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点A.E.F.C在同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上,AD平行BC,AE平行CF,说明:BE=DF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第2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第四课时“边边边公理(S.S.S)”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全等三角形》这一章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本章的主线,在知识结构上,尺规作图中的角的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逆命题与逆定理中的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等内容都要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加以解决;在能力培养上,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得以培养和提高.本节课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第四个判定公理------边边边公理,该公理是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基础上概括出的第四种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丰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为以后尺规作图、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提供重要依据。本节课将会对各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综合运用,作为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成为重中之重。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我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启发—探索—发现”教学法,配合使用“讲解法”和“研究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边边边公理”及其灵活运用;
&& &(2)了解“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
&&(3)应用适当全等识别法解决实际问题(间接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两直线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图与动画演示及公理的获得,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体会“观察—探究—归纳”的数学方法,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问题的发现、猜想和论证过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实践、团结合作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边边边公理”及其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2、难点:选择合适判定方法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及转化为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直尺、圆规、剪刀、硬纸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问题情景:(投影显示)
问题:有一块三角形玻璃窗户破碎了,要去配一块新的,你最少要对窗框测量哪几个数据?如果你手头没有测量角度的仪器,只有尺子,你能保证新配的玻璃恰好不大不小吗?
  & 这个问题让学生议论后回答,他们的答案或许只是一种感觉。于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三角形的三个元素――三条边。
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固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与大小就完全确定——三角形的稳定性。
(2)动手操作:如图1,已知任意△ABC,画一个△A'B'C',使A'B'=AB,A'C'=AC,B'C'=BC(出示投影)。
  演示直观教具,启发学生口述画法,教师演示画图过程。
  画法:
  1、画线段A'B'=AB(如图2)。
  2、分别以A',B'为圆心,AC、BC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C'。
  3、连结A'C'、B'C',得△A'B'C'。剪下△A'B'C',放在△ABC上,可以看到△A'B'C'≌△ABC,由此可得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又一个公理。
通过动手操作,我们又得到一个公理(推出课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
边边边公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该公理恰好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此时,老师展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并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至此,解决刚开始提出的问题。
  现在判定三角形全等又多了一种方法即边边边公理。加上前面学过的边角边公理、角边角公理及其推论角角边定理共有四种方法。
(二)应用举例
  例1、(出示投影)如图3,△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结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D⊥BC。
  分析:要证AD⊥BC,即证∠1=90°=∠2,而∠1、∠2分别是△ABD和△ACD的内角,由此转化为证明△ABD与△ACD全等的问题。
证明:(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在△ABD与△ACD中,
∴△ABD≌△ACD (SSS)
∴∠1=∠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1= ∠BDC=90°(平角定义)
∴AD⊥BC(垂直定义)
 强调说明:
  (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再按公理顺序列出三个条件,并用括号把它们括在一起;写出结论。
  (2)在应用时,怎样寻找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包含两部分,一是已知中给出的,二是图形中隐含的(如公共边)
(3)例1从线段相等出发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角相等,再证明两直线垂直。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相等是证明两角相等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课内练习
1.如图4,知A.E.F.C在一条直线上,AE=CF,AB=CD,BE=DF.求证:AB//CD.(学生板书证明过程,老师讲评)。
2.根据图形(5),进行编题。
(四)课堂小结
 (1)应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时,需找准对应的两个三角形中的三组边对应相等;
 (2)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或角相等,是证明两线段或两角相等的重要方法之一;
 (3)许多抽象的数学问题都有其具体、生动的现实原型,我们应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教材第77页&& 第1题、第2题。
选做题:教材第79页&& 习题19.2第3题、第4题、第5题。
(六) 板书设计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边边边公理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新课
二、公理获得及注意事项
三、习题讲解
四、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一,是后面几种判定方法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看似简单,仔细研究后才发现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处理不好可能难以成功。反思整个过程,总结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整体化,内容生活化。在课题的引入方面,然学生动手做、裁剪三角形既提问复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又很好的过度到确定一个三角形需要哪些条件的问题上来。把知识不知不觉地体现出来,学得自然新鲜。数学学习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2、把课堂充分地让给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我尽量不做过多的讲解,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效率。
3、在难点的突破上。上这堂课前,我一直担心学生在得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上出现理解困难。课堂上我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三边长分别相等的三角形,并要求相互之间互相比较发现制作的三角形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即三角形都全等,最后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得出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边边边公理”,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但也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在以后教学中应该改进的地方:
教学细节需进一步改进,教学时应多关注学生,在学习新知后,虽然大部分的学生都掌握了,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理解,掌握不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当前位置:
>>>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BC和AD上的点,且BE=..
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BC和A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CF.
题型:解答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D,又∵BE=DF,∴△ABE≌△CDF,∴AE=CF.&(其他证法也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证明△ABE≌△CDF,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E=CF.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BC和AD上的点,且BE=..”主要考查你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菱形,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菱形,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用符号“□ABCD,如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读作ABCD”。①平行四边形属于平面图形。②平行四边形属于四边形。③平行四边形中还包括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和菱形等。④平行四边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主要性质(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2)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3)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邻角互补(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4)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6)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推论)(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和高的积。(可视为矩形)(8)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全等的两部分图形。(9)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对角线的交点.(10)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矩形和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注:正方形,矩形以及菱形也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三者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1)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图)E为AB的中点,则AC和DE互相三等分,一般地,若E为AB上靠近A的n等分点,则AC和DE互相(n+1)等分。(12)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则各四边的平方和等于对角线的平方和。(13)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面积分成四等分。(14)平行四边形中,两条在不同对边上的高所组成的夹角,较小的角等于平行四边形中较小的角,较大的角等于平行四边形中较大的角。(15)平行四边形中,一个角的顶点向他对角的两边所做的高,与这个角的两边组成的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底×高。矩形:是一种平面图形,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同时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而且矩形所在平面内任一点到其两对角线端点的距离的平方和相等。矩形的性质:1.矩形的4个内角都是直角;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3.矩形所在平面内任一点到其两对角线端点的距离的平方和相等;4.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任何一组对边中点的连线),它至少有两条对称轴。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5.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6.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矩形的判定:①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②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③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矩形的面积:S矩形=长×宽=ab。 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是(√5-1)/2(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黄金矩形给我们一协调、匀称的美感。世界各国许多著名的建筑,为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都采用了黄金矩形的设计。如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等。菱形的定义:在一个平面内,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菱形的性质:①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③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④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称轴分别是其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其重心,即两对角线的交点);⑤在有一个角是60°角的菱形中,较短的对角线等于边长,较长的对角线是较短的对角线的根号3倍。菱形的判定:在同一平面内,(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它是平行四边形,而且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菱形的面积:S菱形=底边长×高=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BC和AD上的点,且BE=..”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43772896892106167698989924208671956百度--您的访问出错了
&您的访问出错了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请检查您输入的网址是否正确。
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浏览页面,来查看您所要访问的网址。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如还有疑问请访问获得解决方法
&2013 Baidu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F点分别在BC、AD边上,BE=DF.
(1)求证:AE=CF;
(2)若∠BCD=6∠B,求∠B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过点A作AG⊥BC于点G,若AB=2,AD=5,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提 示 请您或[登录]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手机注册免费送20天VIP和20个雨点!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如图,A.E.F.C在同一条直线上,AE=CF,过点E.F分别作DE⊥AC,BF⊥AC,若AB=CD.&br/&(1)BD与EF互相平分吗?说明理由
如图,A.E.F.C在同一条直线上,AE=CF,过点E.F分别作DE⊥AC,BF⊥AC,若AB=CD.(1)BD与EF互相平分吗?说明理由
如图,A.E.F.C在同一条直线上,AE=CF,过点E.F分别作DE⊥AC,BF⊥AC,若AB=CD.(1)BD与EF互相平分吗?说明理由(2)若将△ABF沿CA方向移动变为②时,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1)证明:因为&& AE=CF,&&&&&&&& 所以&& AF=CE,&&&&&&& 因为&&& DE垂直于AC,BF垂直于AC,&&&&&&& 所以&&& 角AFB=角CED,BF//DE,&&&&&&& 因为&&& AB//CD,&&&&&&& 所以&&&& 角A=角C,&&&&&&& 所以&&& 三角形ABF全等于三角形CDE,&&&&&&& 所以&&& BF=DE,&&&&&&& 所以&&&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GE=GF,即:BD平分EF。(2)上述结论仍成立,&&&& 其理由与(1)相同。
如图5-7所示,点A、E、F、C在同一条直线上,AB//BC,AD=BC,AE=CF,求证:BE=DF
(2)∵DE⊥AC,BF⊥AC,∴∠AFB=∠CED=90°∵AE=CF,∴AE+EF=CF+EF,即AF=CE,在Rt△ABF和Rt△CDE中,AF=CEAB=CD,∴Rt△ABF≌Rt△CED(HL),∴ED=BF.由∠AFB=∠CED=90°得DE∥BF,∴∠EDG=∠GBF,∵∠EGD和∠FGB是对顶角,ED=BF,△DEG≌△BFG,∴EG=FG,DG=BG,所以BD与EF互相平分于G;(3)第(2)题中的结论成立,理由:∵AE=CF,∴AE-EF=CF-EF,即AF=CE,∵DE⊥AC,BF⊥AC,∴∠AFB=∠CED=90°,在Rt△ABF和Rt△CDE中,AF=CEAB=CD,∴Rt△ABF≌Rt△CED(HL),∴BF=ED.∵∠BFG=∠DEG=90°,∴BF∥ED,∴∠FBG=∠EDG,∴△BFG≌△DEG,∴FG=GE,BG=GD,即第(2)题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证明:∵&& AE=CF,&&&&&&&&&∴&& AF=CE,&&&&&&&&&∵&& DE⊥AC,BF⊥AC,&&&&&&&&&∴ & 角AFB=角CED,BF//DE,&&&&&&& &∵&& AB//CD,&&&&&&&&&∴& &角A=角C,&&&&&&&&&∴ &三角形ABF≌CDE,&&&&&&&&&∴&& BF=DE,&&&&&&&& ∴&&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 GE=GF,即:BD平分EF。
(1)图一中有
对全等三角形,并把它们写出来
答:3,{1}
△ABG与△CDG,{2}△BFG与△DEG,{3}△
ABF与△CDE
等待您来回答
数学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线与平面平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