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煌牛人视频

当前位置: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01【神一样的图书管理员】毛泽东:北大图书管理员;沈从文:北京香山慈幼院图书管理员;江青:国立青岛大学图书管理员;莫言:解放军保定某部图书管理员。这岗位出大才……02【1941年延安换届选举“一人一票”】1941年延安换届选举采取“一人一票”民主选举形式。由于边区很多人不识字,创造了多种投票方法。识字不多的选民用画圈画杠法,完全不识字的选民用投豆法。边区的投票率在80%以上。当时国民党政府质疑选举,《新华日报》还曾发表社论《人民文化水平低,就不能实行民选吗》。03【近代最复杂的一个人】中国最复杂,人格分裂最严重的人——杨度:拿过秀才,参与过公车上书,当过满清四品。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跟汪精卫、蔡锷、齐白石是同学,怂恿袁世凯称帝,赞同孙中山共和,中共建军初期预言毛泽东能得天下,营救过李大钊,是杜月笙的师爷,入过佛门和国民党,最终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共。但他的党员身份鲜有人知,直到四十多年后周恩来病危时才公之于世。04【宋美龄一阵见血的悲叹】几位记者从延安回来,向蒋夫人赞扬共产党人廉洁奉公、富于理想和献身精神。宋美龄感触良深,默默地凝视长江几分钟后回身,说出了她毕生最悲伤的一句话:如果你们讲的有关他们的话是真的,那我只能说他们还没有尝到权力的真正滋味。——《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05【民国选拔“公务员”】考试一般分为普通行政人员考试、财务行政人员考试、教育行政人员考试、外交官领事官考试、警察行政人员考试五种。其中,难度最大的是外交官领事官考试,考试科目多达十多项,并且当时考的外语不是英语而是俄语。另外,民国时期公公务员不能立刻上岗,要等出现空缺才补人。06【苏联曾指示中国废除汉字改用拉丁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苏联指示准备废除汉字改用拉丁文。1950年代初,汉字简化表第一稿拟出,毛泽东看过后认为第一版简化字还不够简。后与苏交恶,废除汉字运动和二简字也因此停止,废除汉字的过渡产物———简体字获保留并被定为“规范汉字”,与之相对的中华民国的正体字则被定为“不规范汉字”。07【周恩来:不可小觑的落榜生】有个年轻人说,为中华堀起而读书,然后报考清华大学,落榜。就去日本,一所一所的学校考过来,统统落榜。再回国,在刚刚成立的南开大学注册学籍,又遭南开除名处理。干脆去法国,可法国的学校也不认他,不给他文凭。直到他万人之上,功成天下,却仍然不过是个高中生——这个落榜生,名叫周恩来。08【中国和日本的差距在哪】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1851年,日本海关在检查中国入境商船时,发现三本此书,如获至宝,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1859年,价格已达首版三倍。1862年,日本维新派人士到上海,惊异发现从中国“淘”来的本国畅销书在中国早已绝版。09【中国史上第一个殉职记者:沈荩】1903年,天津《新闻西报》披露沈荩搜集到《中俄密约》内容。国人无不愤怒指斥清廷卖国。清政府恼羞成怒,慈禧下旨将沈荩杖毙。刑部用竹鞭捶击沈荩,打得沈荩血肉横飞,沈荩骂声不绝,尚未气尽,后被绳索勒死,时年31岁。这是用生命说真话的湖南汉子!10【民国第一】第一美女:胡蝶;第一杀手:王亚樵;第一才子:钱钟书;第一清官:石瑛;第一神童:江希张;第一国学大师:王国维;第一女刺客:施剑翘;第一奇女子:吕碧城;第一伟人:黎元洪;第一催账高手:周妈;赖账第一高手:袁世凯;第一象棋高手:彭述圣。11【青楼最初指华美居所是帝王居所】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载,《南齐书·东昏侯纪》:“齐武王于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可见,青楼原先乃是帝王之居。为此,袁枚指出:“今以妓院为青楼,实是误矣。”“青楼”就因袭前人之误传,成为妓院的别称。12【为何把房事称为云雨】巫山云雨成为男女缠绵情爱之事的说法,源自于楚怀王有一次游览到此时玩累了便睡着了。先王梦见美丽动人的巫山之女,愿意献出自己的枕头席子给他享用。楚怀王非常高兴立即宠幸那位巫山美女。临别时巫山女对楚怀王说,如再想臣妾的话,就来巫山找我,早晨是朝云,晚上是行雨。13【曾国藩脱光证清白】道光二十八年,38岁的曾国藩为表清白,堵住政敌的恶言诽谤,当众把自己脱光,走进银库清点现银,查清了国库亏空真相。赢得道光皇帝的空前信任。咸丰帝即位后不久,就将大清帝国的五部大权交给了42岁的曾国藩,这相当于曾国藩一人同时掌管文化部、国防部、司法部、组织部和建设部。14【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太监王朝】五代十国的南汉除皇帝以外的管理者上至宰相,下至县令全是太监。南汉是唐朝末年的地方军阀刘岩所建,他晚年暴政渐兴,将毒刑杀人当乐趣。见受刑人痛苦挣扎就兴奋,边看边流口水。他颁布法令:考中进士的人一律先阉掉。没考过但被器重的官员也难逃一刀。并且对专门阉人的技术员进行编制。15【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何关系】玉皇大帝与西王母并非夫妻关系,西王母在中国历史中出现得远比玉皇大帝早,是先天阴气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昆仑仙岛;而所有男仙之首为先天阳气凝聚而成的东王公,其掌管蓬莱仙岛。而玉皇是后来儒道共同发明的天界一哥,群仙之首,众神之主——在正宗的道教神仙谱中,三清的地位高于六御,玉皇大帝只是六御之一。但是这个说法遭到了人间帝王和儒家们的反对,他们不允许在神话世界中有比皇帝更高的人,于是玉帝的地位被拔高了,成为名符其实的三界皇帝。——即便是《西游记》,也未指二人为夫妻,而是说“玉帝也要参加西王母的蟠桃大会,为她祝寿”。16【中国古代重视食品安全,唐朝最高处罚为绞刑】根据《唐律疏议》记载,如果食品变了质,食品的所有者必须立刻销毁食品,否则要被杖打90下;不销毁有害食品,送人或继续出售,致人生病,食品所有者要被判处徒刑一年;如果这种食品致人死亡,食品所有者则要被判处绞刑。17【张伯苓的毕业嘱咐】张伯苓是中国著名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创造了中华教育史上一道辉煌篇章——“南开”教育。据说在南开女子中学的毕业典礼,张校长总会这么嘱咐:“你们将来结婚,相夫教子,要襄助丈夫为公为国,不要要求丈夫升官发财。男人升官发财以后,第一个看不顺眼的就是你这个原配。”18【中国胜了白胜】二战结束后,苏联从德国获得120亿美元赔偿;犹太人从德国获得600亿美元赔偿。而中国放弃了日本本应交付的1200亿美元的战争赔偿。而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以战败国身份付给日本2.3亿两白银赔偿。19【百年清华走出29位大师】百年清华走出29位大师,他们全部出自1949年前的清华。若排除美籍的李政道、杨振宁,在大陆的27位大师之中:吴晗、赵九章自杀,梁思成、叶企孙含冤而死;被批斗、关牛棚、劳改的,计12位。当我们骄傲自豪地赞美出自清华的这29位大师时,有否想过,这些大师,没有一位出自1949年后清华。20【集中营入口处的警世名言】在德国达豪集中营入口处,刻着17世纪一位诗人的警世名言:“当一个政权开始烧书的时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要烧人!当一个政权开始禁言的时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要灭口!”埃德蒙·柏克说过:“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21【教授不在年高】1917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25岁;胡适,27岁;刘半农,27岁;刘文典,27岁;林损,27岁;周作人,33岁;陈独秀,39岁;朱希祖,39岁…校长是蔡元培,50岁。最年轻的是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23岁。这个年龄,搁现在许多人还是“啃老一族”而前辈们已经成为大师了。为何会这样?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茶 里 长 存 紫 韵 新 天 地壶 中 亦 有 流 金 妙 文 章紫韵流金这里,是兰州紫韵流金商贸有限公司制作出品,茶人壶友专属的微刊物,时而专业姿态说茶,时而市井角度八卦,只说风花雪月,不谈琐碎其他,我们可能还算不得茶人,但我们都是喝茶的人。如何订阅①回文章顶部,点击标题下方 紫韵流金 即可关注(推荐)。②搜索微信号:zylj0931,或搜索公众号:&紫韵流金&关注。③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关注。④铁杆金粉,请加金哥私信:ziyunliujin,金哥走哪都带着你。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现如今,飞机以舒适、方便与节省时间等原因成为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之一.可你是否知道,为何不能喝飞机上的冲泡茶饮,又为何在...
【最费脑力的14部电影】《盗梦空间》、《记忆裂痕》、《生死停留》、《死亡幻觉》、《禁闭岛》、《穆赫兰道》、《蝴蝶效应》、...
■ 点击上面蓝字一键关注 ▲QIBU生活微刊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1、每一次接吻 会消耗体内至少12个卡路里科学家指出:...
因女儿未出世便患肿瘤,柴静离职后首发雾霾调查.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看完这些,才知道雾霾的真相.震撼!震...
我是主播 贝妮~(微信号:Voaoao)每天提供最热门、最火爆、最精彩的视频!口味有点儿重喔~笑死!笑死!笑死!如果觉得这些还...
感知CG,感触创意,感受艺术,感悟心灵 在CG世界的一期中我们展示了 Vince Low的一部分作品,今天再次翻看CG网站时发现他的...您所在的位置: > > >
今年,热门电影《捉妖记》让咱厝导演许诚毅名声大震,也让泉籍导演这个群体进入大众视野。
泉州曾是中国电影重镇,这里的风土人物频频登上电影银幕。与此同时,泉州也走出一批著名导演,他们的名字至今闪闪发亮:除了有“怪物史瑞克之父”之称的许诚毅,还有中国第四代导演黄健中,新中国动画片重要先驱之一李荣中,多部纪录片作品入围国际影展的张钊维,以及电影《少林寺》副导演杨向阳……
泉籍导演牛人辈出,你都听说过哪几位?
新生代开始崭露头角。今年11月初,晋江小伙吴飞跃和他的纪录片《我的诗篇》备受各界关注。这部作品获得多个国际纪录片大奖,并计划冲刺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它独特的上映形式——“互联网众筹包场”也引起业内关注。2014年年底,泉州女孩林嘉琦导演的短片《艳红楼》,获得美国多个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在漫长的电影长河中,不断有泉籍导演走上电影舞台。他们或是移居他乡早已声名赫赫的“元老级”导演,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新生代,他们的成长经历不同,但相同的是身上都流淌着泉州的文化基因,深受“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熏陶和影响,无论身处何方都能绽放光彩。
1910年,电影这项影响世界文化发展进程的现代艺术传入泉州,便与古城泉州结下不解之缘。这个银幕大舞台,不仅记录了泉州乃至闽南一带的文化积淀、风土人情,而且诞生了一批泉籍导演,他们通过对光影的把握和演绎,留下许多令人难忘的银幕经典,成为一代人共同的记忆。
这些泉籍导演中,既有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黄健中为代表的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也有远赴美国孜孜求学、凭借设计出怪物史瑞克和执导火遍全国的《捉妖记》而名声大震的许诚毅,还有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李荣中,以及一批制作出轰动好莱坞的微电影导演。他们有的年届古稀,有的正当壮年,有的初出茅庐,不同的是年纪和阅历,相同的是对电影倾注的一腔热血和热爱。
黄健中 从影数十载 执导名片无数
泉籍导演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黄健中。
黄健中,这是个让闽南人在电影圈里十分骄傲的名字。从影响了一代人的电影《小花》到代表作《良家妇女》,从《过年》《大鸿米店》到《我的1919》,再到电视剧《笑傲江湖》《海棠依旧》《大风歌》《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作为第四代导演的中坚人物,黄健中在数十年创作生涯中,留下许多脍炙人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
如今,已经古稀之年的黄老依然没歇着,和年轻人一样创作不辍。
祖籍泉州浮桥
在泉州度过童年
黄健中祖籍泉州,1941年出生于印尼,1948年回国。“我7岁时随家人从印尼回泉州,在泉州度过了童年时代。”黄健中说,他小学在泉州浮桥实义小学读书,初中就读于集美中学,“我对泉州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东西塔、开元寺都是我十分熟悉的。”
1956年,黄健中离开泉州,但他的家人留了下来。“我大姐和三哥一家住在泉州浮桥老家,不过三哥已经过世了。”由于工作忙碌,黄健中说自己并不常回家。
因为热爱,四年后的1960年,黄健中进入北京电影制片附属电影学校学习。进步很快的他,相继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场记、副导演、导演。由于他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和创新,坊间甚至称之为“学者型导演”。
从影数十载
留下佳片无数
1979年,黄健中与张铮联合执导电影《小花》。正是这部戏让黄健中崭露头角,引起影坛前辈汪洋、钟惦棐等人的关注和支持。这部电影改编自小说《桐柏英雄》,讲述了一个被卖的小姑娘长大后,成为战士的故事。电影上映后,捧红了有“中国第一女星”之称的刘晓庆,也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后来,黄健中首次独立执导影片《如意》,片子以挖掘“非人环境中人性的优美与善良”而广受好评。随后,黄健中一发不可收拾。代表作《良家妇女》,作为“女性三部曲”的首部,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赢得很大反响。《过年》、《中国妈妈》、《山神》、《大鸿米店》、《红娘》、《我的1919》等影片风格多变,展示了他驾驭不同题材的才能。
作为中国电影第四代导演的中坚人物,黄健中一直以多变的风格活跃在影视创作的第一线。在30多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共导演了近20部电影和20多部电视剧。
“我没上过电影学院,完全是自学的。年轻时就喜欢这个工作,电视艺术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常态。当人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就会很有动力。”黄健中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想回乡拍《陈嘉庚》
如今,已74岁的黄健中,依然保持年轻心态。“一个人的艺术人生就是要拼。我经常与人提起,我从小在闽南泉州生长,听着父母讲‘爱拼才会赢’的故事长大……”黄健中说,福建简称“闽”,门内一条虫,男儿一定要到门外去闯。
正是这种心态,使得从未看过任何武侠小说的他,在接到央视邀请执导《笑傲江湖》时,因着感兴趣,毅然接下任务。后来,通过“恶补”金庸的武侠小说,黄健中终于走进他从未涉足过的领域。他执导的《笑傲江湖》刷新了中国翻拍剧多项纪录。
作为泉州文化名人,黄健中曾与泉州企业界的两名代表,一同参与了央视“城市评谈”节目的录播,并在节目中推介泉州。他坦言,离开家乡50余年很少回乡,但他一直想拍摄一部真正有福建特色的作品。“我很想拍《陈嘉庚》,这算是我一个未了却的心愿,之前尝试了几次,但因为剧本和资金问题,一直未能成功。”黄健中称,“陈嘉庚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我在拍《我的1919》时就对陈嘉庚有过研究,对那段历史很有感触。”
动画片“孙悟空之父”
为各国创作百余影片
提及动画片导演,今年75岁的李荣中是新中国动画片重要先驱之一。
1940年,李荣中出生于泉州,1956年毕业于泉州五中。后来,李荣中被荐送杭州浙江美院深造,毕业后长期在上海从事动画电影美术设计及导演工作。
作为上海美术制片厂导演、设计师,李荣中参加设计动画片《金猴降妖》、《天书奇谭》、《黑猫警长》等长片,剪纸片《济公斗蟋蟀》、《丝腰带》、《葫芦兄弟》等40多部,以及外国动画加工片100多部,其艺术成就载入《电影艺术词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10多部艺术辞书。广为人知晓的动画片《金猴降妖》中的孙悟空形象,就是他设计绘制的。
李荣中还为中央电视台导演设计《蓝皮鼠与大脸猫》,为台湾导演设计首部聊斋故事《桔生》,为福建电视台创制《蚱蜢与蜗牛》等多部动画片,多次参加国内外电影节并获奖。
也许,因为李荣中太爱美术、太偏爱亲手操弄且常“难以自制”的缘故,剪纸片、动画片、木偶片三大片种的“领地”他都能游刃有余地“穿越”。他为故乡泉州独创的纸偶片《石敢当破妖术》,曾获国家级“金童奖”,他一人身兼编剧、导演、人物设计、背景设计、美术设计、特技制作、道具制作等七八个工种,一部片子几乎成了他的“独秀场”。
2012年,李荣中为泉州执导的纸偶动画片《洛阳桥传奇》开拍,这是他为家乡谋划的“本土动漫三部曲”的首部。据透露,今后他还将把妈祖和郑成功的传奇,拍成动画片。
《少林寺》副导演是咱厝晋江人
一部《少林寺》,捧红一群明星,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掀起一股新风格武术电影热潮。2014年,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颁发给该片导演张鑫炎。鲜为人知的是,导演张鑫炎的助手、该片的副导演杨向阳,是咱厝人。
原泉州市电影公司宣传科科长李端生说,杨向阳是泉州晋江人,当年他是张鑫炎的“跟班”、助手,曾与张鑫炎一同来泉,“我当时还与他拍照纪念”。
今夏萌翻银幕的胡巴,便出自咱厝人许诚毅的《捉妖记》。
许诚毅(中)
许诚毅 凭《捉妖记》跻身国际一流导演
今夏,热门电影《捉妖记》中的小妖胡巴从大屏幕火到线下,也让“生出”胡巴的导演许诚毅名声大震,凭借该片一举进入国际一流导演行列。
没错,今年52岁的导演许诚毅是咱厝人,祖籍南安诗山。
父辈赴港创业 他祖籍南安生于香港
1952年,原本在闽教书的许诚毅父亲,远赴香港创业。1958年,许诚毅的母亲郑女士也到了香港。1963年,许诚毅出生于香港,此后一直在香港生活、接受教育。虽然,许诚毅并未返回过南安诗山老家,但是许家位于南安诗山钱塘村的祖厝,在历经两三百年后依然健在且远近闻名。
许诚毅的堂哥许茂绅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许诚毅一家定居香港后,他的母亲郑女士曾多次往返泉州娘家,也曾两次返回南安诗山,最近的一次是七八年前了。
许茂绅回忆,婶婶郑女士之前是名护士,原本希望儿子许诚毅子从母业,无奈许诚毅并不感兴趣,从小就喜欢动画,最终走上导演这条路。
许诚毅是火遍全球的《怪物史莱克》之父
怪物史瑞克之父
《捉妖记》跻身国际一流
“十几年前,许诚毅在香港、广东、深圳一带就已经很红了。”1998年,许茂坤到香港旅游,当时许诚毅制作的《蚁哥正传》上映,香港媒体大幅报道称,许诚毅是继成龙、吴宇森、周润发等艺人之后进军好莱坞的香港人才。
许茂坤说,当时许诚毅的父母经济条件不太宽裕,有一段时间,许诚毅在国外半工半读坚持做动画。事实上,1984年左右,许诚毅最初先在香港Quantum工作室担任卡通制作人,之后他迁居加拿大攻读电脑动画。1989年,他开始在梦工厂工作,并成为梦工场的主力军,带领动画组创作各式的商业片、动画短片和故事片。
喜欢动画的读者,对怪物史瑞克肯定不会陌生。而史瑞克这一经典形象,就是许诚毅所设计的,其代表作品《怪物史瑞克3》还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
今年,许诚毅导演的《捉妖记》刷新和创造了200余项票房新纪录。截至9月16日,上映63天累积票房达24.38亿,打破上映30天《速度与激情7》创下的内地影史票房纪录和内地观影人次纪录。《捉妖记》的成功让许诚毅名声大震,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的导演之一,跻身国际一流导演行列。
泉籍纪录片导演 作品入围国际影展
今年8月份,一部讲述1937年至1945年空军抗战故事的纪录片《冲天》,其真实、真情令不少观众感动落泪。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正是泉籍名人张钊维。
1966年,张钊维出生于台湾台南,他自称晋江鑑湖张氏第七代孙。在台湾,张钊维因身兼民谣研究者、评论作家和纪录片导演等多职,而为人所熟知。在大陆,他最为人熟悉的身份是CNEX基金会制作总监。在纪录片方面,他于2007年参与创办CNEX基金会,致力于推动华人纪录片的创作与交流,导演或监制的多部纪录片入围威尼斯影展、法国真实影展、法国FIPA电视节、香港国际电影节、韩国全州影展、中国南京独立影像展等多个国际影展……
作为颇有名气的纪录片导演,张钊维的代表作《财富之道》为人所津津乐道。今年出炉的纪录片《冲天》,追念在抗战过程中较少被传诵的空军故事,见证飞行员的空中战斗和情感。
近年来,泉州大地上刮起一股微电影风潮,不少青年以泉州文化为题材,投身微电影行业。林嘉琦、吴飞跃、张俊扬、陈韶瑜、林剑文、王琦、傅博……这一连串名字,或因拍摄出令人瞩目的微电影和纪录片,或因获得国际性微电影大奖,成为媒体报道的宠儿,受到各方关注。这些新生代微电影导演,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
林嘉琦 执导短片获好莱坞大奖
26岁的林嘉琦是土生土长的泉州女孩。大学毕业后,她考取了纽约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在美国的三年,她以才华和执着吸引了好莱坞知名制片人、摄影师等一批专业人士的关注,其编剧和导演的短片《艳红楼》获评美国加州河滨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短片”,好莱坞短片电影节“最佳短片”,美国内华达州胡佛大坝短片电影节“最佳学生短片”,洛杉矶好莱坞影视电影节“最佳短片”,还赢得十几项电影节的提名和入围奖,其中包括4个奥斯卡资格电影节。
《我的诗篇》计划冲刺奥斯卡
日前,晋江龙湖80后小伙吴飞跃带着他的纪录片《我的诗篇》,到晋江举行校友专场特映。这部记录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底层打工者真实生活的片子,已获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金爵奖,也入围有“纪录片界奥斯卡奖”之称的第28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全球最大的纪录片节)的大奖,以及第52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剪辑两项提名,并计划在明年冲刺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18岁首拍泉州 成各大媒体宠儿
18岁时,张俊扬开始拍摄泉州微电影,随后成为媒体报道的宠儿。当时,优酷、土豆等大型视频网站还在首页推送他的作品。此后,《贝壳里的记忆》、《夜游断魂楼》、《孤独的天使》、《古韵泉州》、《铜豌豆》、《铁肩父亲》等一系列微电影或纪录片作品相继问世。如今,他已经有自己的工作室和拍摄团队。
文化纪录片副导演 记录泉州古文化
日前,历时两年多时间创作的八集大型文化纪录片《园林——长城之内是花园》,在央视9套纪录频道播出。该纪录片副导演是泉州人陈韶瑜女士。
泉州文化基因一脉相承
李端生与香港导演杨向阳(晋江人)合影
在漫长的电影长河里,泉籍导演这个群体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和发展?为何泉州这片土壤能产生这么多有影响的导演?
泉州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文化基因千年来不断承袭,这些导演有着“爱拼才会赢”的泉州精神,因此无论身在何处,这样的文化基因都能生根发芽、重绽光彩。
泉州是电影重镇 老导演盛产佳作
1979年,也就是黄健中执导《小花》的那一年起,中国影坛开始活跃着一批泉州籍导演,泉州电影可谓进入辉煌时期。
统计显示,1979年,泉州电影放映单位的数量骤增,出现了多种经营模式。仅1979年,晋江地区放映的中外影片就达到733部、1150个拷贝,超过过去十余年的总和。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黄健中、李荣中为代表的泉籍老导演,励精图治孜孜创作,为观众留下大批令人难忘的银幕经典。其中,黄健中还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而回顾中国电影史可发现,第四代电影导演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
“那是个电影的黄金时代,有市场基础,电影有好题材好导演,有一大批影迷和影评人,泉州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重镇。”原泉州市电影公司宣传科科长李端生回忆说,所谓“时势造英雄”,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这批导演,在整个文化大环境的熏陶下,拍出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电影,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导演有着良好的专业基础,有着真正的实力。
泉州作为电影重镇,当时连《少林寺》的导演张鑫炎以及杨丽菁、于荣光等香港演员都到泉州参加过首映活动,李端生作为泉州市电影公司宣传科科长,曾接待过他们还合影留念。
李端生与吴子牛、司马小加夫妻合影
随父辈移居港台 他乡崭露头角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全国电影市场开始滑坡。为应对市场变化,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等措施。
据介绍,这一时期国内涌现出三大类型片,分别是以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主拍摄的大题材、大事件、大人物、大型战役,如《淮海战役》等大决战三部曲;以冯小刚为主拍摄的贺岁片、喜剧片,如《不见不散》等;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主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大制作、大成本、大场景为特点的大片。“这些导演垄断中国电影十年,国际大片也是在这一时期引入中国。”李端生回忆。
然而,这一时期大陆几乎没有泉籍优秀导演。1994年,泉州的电影市场从最高峰开始下滑。“大家一直喊着‘狼来了’,仅一年多过后,电影业就走向没落。”李端生说,受到网络和电视双重冲击的电影业,开始直线下滑。这种冲击导致的后果之一,便是电影专业人才,尤其是活跃在大陆的泉籍导演出现断层。
泉州电影协会秘书长杨茂盛说,与此同时,一批生于1960年代、随着父辈移居香港和台湾的电影和纪录片导演,开始在华人电影圈崭露头角,许诚毅和张钊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当时有一大帮电影导演、副导演从台南向台北发展,伴随着的是代表着相对老旧的传统文化向新时代时尚文化的发展。”李端生介绍,而这些台南导演80%祖籍泉州或漳州,他们深受闽南传统文化影响,这批导演贡献出数量颇为可观的优秀电影。
《你没有十六岁》主演龚蓓苾拍摄现场
新生代微电影导演 传播泉州文化
眼下,“微电影”成了互联网的热门词汇,电影爱好者、广告公司、视频网站甚至影视业巨头纷纷加入制作大军。近年来,泉州的微电影新作不断,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和宣传方式,微电影越来越受到关注。业内人士介绍,微电影诞生时间短,但因为门槛低、成本小、传播便捷等特点,在中国迅速发展。“如今,不仅企业主青睐,甚至政府也与时俱进,泉州微电影可能会出现一个爆发式增长。”
“泉州涌现出一大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作群体,他们自筹资金设备、自编自导,摄制出体现当地文化的微型电影,这是一种时代文化的呈现,展现的是草根平民文化。”虽然已经离开电影行业多年,但李端生仍关注着泉州电影产业。他分析,大学生们大多以小城小巷、服装服饰、小吃美食,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如惠安女等元素,在一定的故事情节上,创作出微型电影。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泉州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有利于传播泉州的形象。
在老一辈人看来,如今的微电影虽非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但微电影作为电影文化的新形式,表现手法更贴近实际,且对外传播泉州的文化,极具时代感,因而能得到越来越多公众和业内人士的认可。
“新生代电影人逐渐接过接力棒,相信他们将来能成为电影创作的生力军。”李端生说,泉州新生代朝气蓬勃,虽然他们没有形成独立的精神品格,也没有有震撼力的作品,但因为电影创作需要一定的经验、阅历和积累,如果他们能坚持创作个性、丰富阅历经验,根植时代和民众,就有希望走向成熟。
泉州女婿导演
伍仕贤和龚蓓苾
吴子牛 改编执导岳父作品
吴子牛生于1952年,中国著名影视导演。他是泉籍作家司马文森的女婿。1988年,吴子牛执导《欢乐英雄》和《阴阳界》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皆改编自司马文森的《风雨桐江》,电影的编剧是司马文森的女儿司马小加。这也是泉籍电影家、《红高粱》编剧陈剑雨任福建电影制片厂厂长时拍摄的首部由泉州人担任主创的电影。
伍仕贤 演员龚蓓苾的丈夫
伍仕贤是泉籍著名演员龚蓓苾的丈夫,他出生于中国台湾,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是美籍华侨导演。1997年伍仕贤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作品《东二十二条》获美国国际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奖。他自编自导的影片《车四十四》获得第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浪漫喜剧电影《独自等待》获得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酷牛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