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013的应用是单电源供电的吗???

有线双工对讲机电路
发布:&&&&&&来源:无线电&&&&&&发布时间: 12:05:48
器件:麦克风 音乐片
得分:521分
& &图1是一款适合电子爱好者自制的有线双工对讲机(又可称有线对讲电话机)电路图。该机有呼叫、双向对讲、微功耗待机等功能,适于在公众通讯网络覆盖的盲区及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做专用通话工具。
&&&&电路包含:话筒电路、话筒放大电路、消侧音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振铃电路等单元电路。
&&&&按图1电路制作两部对讲机,用两根导线,按正确的极性连接起来,就构成一对一有线通话系统。
&&&&将两部对讲机挂机(开关S1置2处&挂机&状态),合上电源开关S2,系统处于待机状态。
&&&&系统中两部对讲机,无主机、分机的区别。在系统处于待机时,先摘机的一方为主叫方,另一方为被叫方。现约定:元件代号加&&&者为被叫方元件,无&&&为主叫方元件。
&&&&特机工作时,电池组GB、GB&给振铃电路供电;扬声器BL、BL&接在VT4、VT4&的发射极回路中,因电阻R9、R9&将铃声集成电路的控制端TG、TG&置低电位,故IC2、IC2&无铃声信号输出,BL、BL&均不发音。C13、C13&可防止突发干扰脉冲误触发振铃电路。
&&&&一方要与对方通话时,应先摘机(将S1置1处&通话&),此时,主叫方振铃电路失去工作电压;而通话电路(图1中话筒电路、话筒放大电路、消侧音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通话指示灯电路、呼叫键)均得电工作,通话指示灯VD2发光;扬声器BL转接到IC1的输出回路中;按下呼叫键SB主叫方的正电压,通过联接线L1、R8&给被叫方的振铃电路TG&提供触发信号,当C13&上的电位达到触发门限电平时,IC2&被触发,OUT&端输出铃声信号,经VT4&放大,推动扬声器BL&发出呼叫提示音。被叫方听到呼叫后摘机(将S1&拨至&通话&),被叫方振铃电路失去工作电压;扬声器BL&被转接到IC1&的输出回路中,呼叫提示音停止。此时,被叫方通话电路也获得工作电压,通话指示灯VD2&发光,系统完成一轮呼叫,双方可进行无转换交谈式通话,而单工系统中双方只能在收/发转换间进行应答式通话。通话结束,双方均应可靠地挂机(把S1、S1&重新置于&待机&),等待下一次呼叫通话。挂机后,通话指示灯熄灭,任何一方挂机不可靠,将影响对方呼叫。
&&&&当双方都置于&通话&时,任何一方按动呼叫键,都不会触发对方振铃电路,由于传输耦合电容C7、C7&的隔直流作用,也不会对正常通话有任何影响。只有当系统的一方处于&通话&,而另一方处于&待机&时,处于通话的一方(主叫方),按下呼叫键,才会使处于待机的一方(被叫方)的振铃电路被触发,使BL&发出呼叫提示音。
单元电路简介
&&&&BM采用驻极体话筒,其电声性能优良,需对内置场效应晶体管提供工作电压。图1中R1、RP1、C1组成话筒供电电路。C1为滤波电容;调节RP1可改变话筒拾音灵敏度。
&&&&VT1、VT2构成直接耦合、复合偏置、深度负反馈话筒放大器。这种电路结构,工作点稳定、低频响应好、电路简单、调试方便。R2是VT1的集电极负载电阻,同时又为VT2提供基极偏置。R3、R6分别是VT1、VT2的发射极串联电流负反馈电阻,R4跨接在VT1基极及VT2发射极之间,既是并联负反馈电阻,又为VT1提供直流偏置。C4用来防止放大器自激,C3可抑制高频噪音。C5为低频信号提供通路。
&&&&经两级放大的音频信号直接耦合到由VT3、T构成的消侧音电路。在VT3的射极回路中接有消侧音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C6为高频傍路电容。射随电路输出阻抗低,输入阻抗高,且信噪比高,同时消侧音较为彻底。&侧音&是指在双工通话时,本方的受话器(扬声器或耳机)中,听到自己的声音,这种声音形成电声反馈,就会干扰正常的通话,因而在电话电路中,应尽量减少侧音干扰,与之相应的电路称为消侧音电路。图2是本文消侧音电路的等效电路,射随器相当于一个低内阻的信号源,设该信号源为正弦波交流信号,经电磁耦合,在T的次级产生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两个正弦波信号,这两个信号加在负载电位器RP2的两端,调节RP2的动端A,使其正弦波在A点的合成输出为零。这样,加在T初级的信号就不能由A端进入到本方的功率放大电路。而只能经耦合电容C7向对方输送。同理,由对方消侧音电路送来的信号就可经A端进入本方的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器IC1是一个可单电源供电的小功率功放集成电路LM386,电源电压为9V时,可给8&O负载提供250mW的功率。RP3为音量控制电位器,接入R7、C11可以改变输出频率特性。扬声器BL与振铃电路公用,由开关S1-2控制。
&&&&本机为直流供电方式,在有交流电的地区,应尽量改为交/直流适配器供电。话筒电路、话筒放大器、消侧音电路由R11、VD1、C15、C16构成的稳压电路供电。
&&&&R10、VD2组成通话指示灯电路,&挂机&时VD2应熄灭,&摘机&时应发光,目的是直观地显示对讲机的工作状态。
元器件选择与调试
&&&&本机选用通用性元器件。VT1~VT4为&=40~60的NPN小功率三极管。电阻可选0.25W的各类型均可。电容C7的耐压应为交流600V以上,其余的耐压大于16V就行了。消侧音变压器T可用晶体管收音机用的推挽输出变压器,初、次级反过来使用,负载阻抗8&O,初、次级比为2&3∶1的最好,亦可自己绕制。开关S1为2&2的拨动开关,或电话机专用叉簧开关。
&&&&调试时,取VT1的集电极电流为0.6~1mA,VT2的IC2=0.8~2mA,改变R4可调整放大器的总增益,但R4过大将会使VT1载止。
&&&&消侧音电路的调试稍复杂一点,在T的原边加入0.5Vp-p的音频信号,将功放音量调至最大,调节RP2,使功放输出越小越好。
(杨烈勋)
人气:6233
人气:4481
人气:2940
人气:2119
友情链接:维库欢迎您!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一种简易的自动开/关机电路设计(CD4013)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开/关机电路。电路使用一个D触发器,配合软件上的处理实现单键开/关机、关机前重要数据自动保存及自动关机功能。关键词: 自动关机电路;微处理器;CD4013
引言&&& 节电是各种电池供电设备所需考虑的首要因素。为防止用户忘记关机,一些设备采用了自动关机电路。此外,许多设备中使用一个开/关按键控制开启或关断电源,即使微处理器(MPU)正在处理关键程序,按键按下时,系统也会关断,造成重要数据的丢失。本文仅使用一个D触发器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开/关机电路。
电路设计&&& 实际设计的自动开/关机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U1A为双D触发器CD4013,外接电池电源由Vin输入。Q输出通过阻值为472W的R5、103W的R4和NPN型Q2反向驱动后,与的开关引脚相连。以MAX1626为例,当SHDN为高时关闭电源,SHDN为低时打开系统电源。&&& 复位式按键S1为系统电源开/关键。C1和R2组成RC网络,使得在S1按下后,保证R有12×104×10-3=120ms的延迟时间处于高电平。CD4013的D、CLK端接输入电源地,保证其处于低电平。置位引脚R一端通过103W的接电源地,另一端通过三极管Q3与MPU的I/O口相连。S1的右端与阻值为103W的R1相连,控制Q1开通。Q1的集电极与地之间接通,稳压管的输出与MPU的I/O口相连。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图1& 自动开/关机电路原理图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设计原理&&& 开/关机电路的核心器件是一个D型触发器,型号为CD4013。其真值表如表1所示。观察其真值表可已看出,无论CLK为何种状态,S为0时,输出Q为0;R为0时,输出Q为1;而当R、S均为1时,输出Q为1;当R和S均为0时,只要CLK不产生上升沿脉冲,输出Q会保持前一输出状态。本电路正是利用R、S均为零时的状态保持特性来实现开/关机功能的。&&& 由于本电路处于开/关电源前端,在电池接入状态下,无论系统电源是否打开,都处于工作状态。CD4013的输入电压范围为3~15V,因此本电路可以保证在宽电压输入范围内稳定工作。系统开机原理&&& 当按下开机按钮S1时,S与高电平接通,S=1。查阅真值表可得,当R=1,S=1时,输出Q应稳定输出1,经过三极管反向后,电源控制引脚SHDN为低电平,打开系统电源。通常MPU进行初始化时会将I/O引脚置为高电平,由于RC网络的延迟作用,S1按下后可以保证S端约有120ms处于高电平(保证开机稳定条件:RC网络的延迟时间>系统上电复位并将POWER_CTL状态稳定为1的时间)。经过三极管Q3反向,此时S=1,R=0,Q端输出1,系统电源处于打开状态。&&& MPU延迟后读取STATE引脚的状态。如果此时STATE为低电平,则确认Q1导通,S1曾按下,确认用户开机程序正常运行。如果此时STATE为高电平,则表明Q1截止,开机信号为误动作,程序执行关机程序。&&& 当RC网络的延迟时间过后,S端由1转为0,此时S=0,R=0,查阅真值表得出此时输出Q应该维持前一输出状态,即保持系统开通电源状态。系统关机原理&&& 作为节电产品,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系统没有工作,系统会自动转入关机程序,在保存重要数据后,自动关闭系统。&&& 当用户手动关机,按下S1时,Q1打开,STATE的状态由高电平转变为低电平,MPU检测到STATE的状态变化后,经过延时再次检测STATE状态,如仍为低电平,则确认为关机指令,程序将保存重要数据,关闭所有中断,然后将I/O引脚POWER_CTL置为低电平,程序进入循环等待关机状态。此时,I/O口状态经过Q3反相后使触发器R=1,S=0,查阅真值表可得Q端应该稳定输出0,经过三极管Q2反向驱动后,电源控制引脚SHDN为高电平,关闭系统电源。&&& 电源芯片关闭后,随着放电,MPU的供电电压不断下降,引脚POWER_CTL变为不定状态,但查阅真值表,无论此时R端电位高或低,输出Q都为低电平,稳定的使系统处于关机状态。&&& 随着电容继续放电,I/O引脚POWER_CTL稳定为低电平,此时触发器引脚R=1,S=0,稳定维持输出Q为低电平,保证系统电源的稳定关断。
设计的改进&&& 实际使用中发现,当更换供电电源时,触发器初始上电,D、CLK和R端下拉至地,保持稳定状态为0。而由于电容C1的充电作用,有可能使S=1,查阅真值表,当S=1,R=1时,输出Q为高电平,致使Q2导通,SHDN为高电平,打开系统。&&& 为了解决更换电源时系统有可能自动开机问题,在系统上电程序开始执行并延迟500ms后重新读取STATE状态。初始阶段,Q1导通,STATE状态为低电平。而随着RC网络的延迟时间过后,S端电位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Q1由导通变为截止,STATE状态由低电平重新转换为高电平。MPU延时后读取的STATE如果为高电平,则认为是误开机,程序执行关机程序,重新关闭系统电源。如果STATE仍为低电平,则确认是开机指令,程序正常执行。因此要求用户在开机时,按下S1并保持500ms以上。MPU开机初始化程序流程如图2所示。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图2& MPU开机初始化程序流程图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结语&&&& 本电路相对其它电路结构简单,使用器件较少。配合软件处理,能够实现自动开/关机功能,对一般应用来说是较好的选择。&&来源:
技术资料出处:woodpaul
该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归作者所有。
因本网站内容较多,未能及时联系上的作者,请按本网站显示的方式与我们联系。
【】【】【】【】
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已有(0)篇评论
发表技术资料评论,请使用文明用语
字符数不能超过255
暂且没有评论!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您最关心的搜索
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介绍Windows Embedded CE开发的方方面面,只是用一个初涉嵌入式领域的软件开发者的视角来介绍Windows CE开发中最常用的概念和知识,解决大家会在实际开发中碰到的一些小问题,让大家了解嵌入式开发与应用程序开发,到底有哪些不同。[][][][][][][][][][]精品:酷狗ok 中国安防网 安防监控 安防论坛 三星安防 安防网 安防资质 安防英才网..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多功能安防狗OK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d4013的应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