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英文简介通风设计

查看: 1080|回复: 0
创意三人行—别墅软装设计的话题
马上注册,看看设计师们如何把高品质生活空间炼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hm728 于
10:30 编辑
特邀主持人:段文娟(深圳市伊派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嘉宾:赵春龙(蓝调装饰设计工程(深圳)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
  唐 黎(蓝调装饰设计工程(深圳)有限公司设计师总监)
  周 静(深圳市派尚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配饰总监)
【赵春龙】其实不管是别墅的室内设计,还是示范单位也好,软装设计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因为我们做室内设计除了做空间,做硬装之外,真正能够出效果和出气氛的,都是在软装上。所以我觉得软装在别墅设计里所占的位置是日趋在上升,而且从设计师到甲方、业主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也在日趋上升。
  那说到别墅软装的运用,和样板房还是有所不同,设计师除了要从整体上把握以外,还得做到 “以人为本”。因为样板房是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但是别墅不一样,业主的受教育程度、审美情趣以及他的一些生活习惯,决定了他在软装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个性特点。
  另外,别墅空间区别于普通公寓楼,它的空间变化比较大,大部分别墅都有地下室的隐性空间,有时候地下室外延出去还有个花园、泳池,起居部分还要根据不同的居住者,有一些适当的变化,所以我们除了有一个主线以外,还要针对不同空间考虑它的软装,或者偏于悠闲、娱乐,或重于家庭的温馨感,各有不同。
  【段文娟】也就是说别墅软装设计的特点是具有针对性,不同的区域可能会因居住人的生活、兴趣爱好而影响设计定位。比如:职业、兴趣、家庭成员、喜好等都会是设计定位的影响元素。唐工在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应该都有很多自己的经验及观点,那我们就先听听你对别墅软装的一些见解。
 【唐黎】我现在接触的项目大部分是以私人别墅住宅为主,他们对于软装的要求,可能不需要像别墅示范单位那么纯粹,他希望这个居家里面要有一些自己和家人的影子,有生活化的味道,所以通常会有一些主观意愿的符号加进来,空间里大概要有30%的留白空间是给业主自己的。
  而且他们更注重实用性,比如一个花瓶或者小摆件,对他觉得有点多余了,离他的生活有些不符合,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都去引导别墅私宅的客户软装在空间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就目前来看的话,软装分为五个大板块:家私类、布艺类、灯具类、饰品类和挂画类。那么在这五大类当中,家私的重要性不用说了,还有布艺、灯具、客户对这几类是很注重的。饰品和挂画的话,除了主要的功能空间,客户需要你帮他去配,其它很多个体空间他希望挂一些家庭的照片等等有他生活缩影的东西。
  【段文娟】那也就是说别墅软装与示范单位有较明显的区别,更生活化及补充性。那么如何与业主沟通你的设计理念呢?比如设计思想,如何让业主够更好地接受,谈一谈沟通技巧吧?
  【唐黎】沟通技巧就基于我们对这个别墅空间的分析和理解。首先是从硬装方面,满足一个基本的功能需求,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设定好几条流线,做好各空间的功能分区,把它们之间的交通流线做顺。其次,要把空间比例做好,考虑房子的通风、采光问题等等。硬装的这些部分需要很理性思维,那我认为,软装可能更加需要一些感性的元素,需要一些比较生活化的东西,是真正表达生命力的地方。我们经常会跟业主讨论,你的家里面真正有生命力的、出气氛的,就是我们说的软装,刚才我说的五大板块,要把这些融进到设计当中去。
  【段文娟】也就是说硬装相当于一个人的骨架,软装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装束,两者结合好,才是完美。我们都知道您和您先生在行业里很有影响力,现在请周老师来介绍一下您现在在做什么?以及您对别墅软装这一块有一些什么看法?
  【周静】我现在主要是负责公司的配饰部门,担任配饰总监的职务,主要做一些配饰的开发和研究工作,也会涉及到公司的一些管理工作。那么做了这么多年,其实我们主要针对的是发展商比较多,私人的项目很少,现在也都变成了我的私人朋友。
  我认为首先硬装是很重要的,我们做软装的时候基本上在硬装设计阶段就开始介入,会去跟业主或者是私人客户沟通,根据你的生活习性、职业特点……我们会做一番研究。我觉得沟通非常重要,沟通以后,我们会给他量身定制去设计,因为就像刚才两位提到的“设计以人为本”。我觉得设计是功能和艺术的结合,软装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要根据硬装本身的风格去延续,并且在这上面去锦上添花,首先硬装的“骨架”很重要。其实有时候我们会单独接一些软装项目,就不是我们设计的,然后甲方慕名而来那种,有时候我们看了以后,觉得很难做下去,因为我们觉得要做的话,肯定会要求你做很多改动。
  【唐黎】硬装底子没做好。
  【周静】对,我有时候会很苦恼地跟甲方说,这我真的做不了,不是我擅长的。我认为硬装很重要,因为我是学建筑设计出身的,很看中空间的感觉。
  软装其实是功能性、实用性和观赏性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所以我们做软装的时候,都会从硬装开始解构,去解读它的语言、色彩、质感,包括运用到后面的五大块。这其中很多东西都会跟硬装里的线条、色彩和形体产生关联,另外再加上个性化、艺术化和生活化的一些东西。软装除了观赏性之外,我认为大部分都是有功能性的。有时候一些软装可能摆场很漂亮,但是你真正去研究的时候就会发现,他是为了摆而摆,我们公司就不主张这么去做。要根据每一个空间的特点去量身定做,去找一个适合它的语言。
 软装设计在国内发展的三种模式
  【段文娟】我们前面谈到软装在整个设计中的作用以及硬装与软装的关系。现在我们谈谈团队配合的问题,作为软装与硬装设计团队,在配合方面,两者的最佳切入点在哪个阶段才会更利于设计的完整性?
  【周静】我们基本上是从方案阶段就介入了。项目在方案设计的时候,我们就会跟设计部沟通,给设计师一些建议,因为设计师对家私、灯具的尺度不一定会比配饰设计师更了解。做软装实际上是把一切“可能”变成“可实行”,这是很重要的。
  【赵春龙】对,着陆了。我们团队也是这样来做的,主创设计师在跟甲方沟通完基本确认思路以后,在风格定位的环节,我们的软装设计师就已经开始介入了,必须是这个环节。还有周老师刚才特别强调的,硬装设计师的一些想法要通过专业软装设计师去实现。举个例子,比如楼梯间的一幅挂画,硬装设计师可能是考虑到空间过渡,需要有个挂画,但是采用什么形式的挂画,画的主题内容是什么,尺度大小、高低错落怎么样?需要软装设计师早一点介入,会令方案更到位。
  【段文娟】总而言之就是,软装和硬装不要分开,也不要孤立。
  【周静】对。
  【段文娟】设计公司根据规模或机制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模式。一种是硬装与软装均由一个设计师跟踪到底;第二种是公司分软装与硬装设计师,各负其责;第三种是硬装交给一家公司,软装设计或软装设计加产品打包交给另一家公司。我们来谈谈对这几种模式的个人看法吧。
  【唐黎】我个人认为比较完美的模式应该是像周老师说的一样,是由一个团队来合作。而不要分开几家公司。做完了硬装,再找另外一家公司做软装,这种情况下软装公司的设计师对整个设计理念的解读,可能只是通过图片的形式,或者自己去感悟。因为前期没有接触,很难把这个最初的设计意图表达出来,挖掘的深度可能会弱一些。
  设计悉尼歌剧院的伍重,在瑞典做了一个教堂,非常的漂亮,从建筑到内部的硬装,以及所有家私的摆放,甚至包括他们做礼拜的时候要用的碟子器皿、刀叉全部都是由他们家族来做的,他女儿还专门设计了餐巾、盘子、碟子,整个作品做得非常纯粹。
  【段文娟】那我们怎么样把这个团队更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像家族式的那种关系一样,配合得很好?
  【唐黎】我们公司现在的操作模式是1+5的模式,按项目进行划分,每个单体项目有1个主创设计师,下面有做方案深化的,有做施工图的,有做效果设计的,有做立面的,还有做软装的,大家一起去参与探讨,都可以对这个项目去献计献策,看用什么样的方式手法会让项目做得更完美一些。
  【赵春龙】刚才说到的专门的配饰公司和我们室内设计公司合作,也不是说不行。但是我觉得这个中间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的传递。我们为什么会推崇一种团队从自始自终贯穿其中?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能够避免信息的衰竭和偏离。在各个环节传接力棒的过程中,每个人对这个事情的认知会有不同,那么很可能最终出来的东西和主创设计师的想法会偏离很多。
  当然今天我们主要谈的是别墅,可能其它的一些公装项目,会有专门的软装公司和材料供应商介入。但是不管怎样,我觉得在时间节点上应该是可以早期介入的,就像我们以前说,室内设计和建筑的分离关系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很多的别墅客户,特别是一些私建的别墅,在建筑方案确定之前,我们室内设计师就已经介入了,道理是一样的。
  【周静】我们去国外考察的时候,发现其实国外没有软装这个行业,软装是国内特有的一个品种,其实也是反映了人们的需求。而且我觉得未来的十年,大家对自己内在的生活品质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是一个趋势。在中国这种环境下,软装变成一个独立的专业,其实也挺好的,弥补了这种不足。国内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软装设计,基本上像流水线一样,慢慢下来了。其实我觉得我们作为一个专业室内设计公司,是非常注重延续性和完整性的,我们也碰到过我们的项目被别人去解读,来做后期软装的这种情况。我们会跟甲方主动去沟通,如果需要我们负责任的话,就必须来经过我们来看,保证最后的效果。
  【段文娟】基于这种环境下,想出更完整性的设计案例,就得提高责任心。
  【周静】责任心、职业操守还有职业素养都很重要。比如做软装,你有没有用心,其实最后你摆出来,别人可以感受得到。抛开能力不说,可以看到一个态度,能力我觉得是可以提升的,但是素养,我觉得是关乎一个人的个性问题。
以“情”动人——别墅软装中的留白空间
  【段文娟】针对别墅客户群,有些客户的审美能力会稍微高一点,可能沟通会方便一点,也会省时间,但有些业主沟通和磨合的时间会比较长。那么针对不同层次的业主,设计师如何引导业主,或者来引导或提升他的审美?
  【赵春龙】我们的工作当中也有这种体会,有一部分首次置业的业主,他有时候给设计师的是很笼统的概念。比方说好不容易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买了别墅,那他的概念是除了觉得房子大了舒服以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对朋友的展示作用,所以他给设计师的概念就是要豪华。我们既然说“以人为本”, 那我们很多时候得站在甲方的角度去尽量满足他的需求。特别像公共部分,不管是硬装还是软装,都会往他所说的奢华概念上去做一些引导。同时,在我们的专业技术与业主的心理诉求之间找一个相对的平衡点,让他所需要的这种奢华不是停留在表面。这一类客户,我们过去遇到的还是占相当大的比例。另一部分业主在自身的素养和审美情趣这一块是比较高的,有好多甚至在全球都不止有一处自己的别墅,那么他会有很大的主观性,会谈到一些很具体的想法。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来说,这是一个如何去把控的问题。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在深圳圣莫丽斯做过一个独栋别墅,甲方是五百强企业的高管,也走过很多的地方,做硬装的时候我们没有把卧室旁边的房间定位为书房,而是直接定位为一个收藏间,在考虑收藏间里的软装时,就抛开了一些浮华的东西,不是顶级的翡翠,也不是名表、古董,我们以“情”字出发,从业主情趣出发,收藏了他读小学时候的第一份奖状,一个可心的玩具,也有可能是他读书时候当中队长的一个肩牌,到他大学的博士帽等等,更侧重于他个人成长,和家人之间的一些回忆。最后的效果甲方很满意,因为他认为这不是在别的地方可以复制,或者可以买得到的。
  【段文娟】刚刚您说的这个例子其实就是人性化的一些体现,它充分地展示了主人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经历,这个也许对于业主来说应该比古董还要值钱还要珍贵吧?其实这也属于别墅软装中的一部分。比如我们的挂画,他可能要一张自己的全家福,或者是有特别意义的一项收藏,或者是自己DIY的一个手工艺等等,都可以融入到别墅里。
  还有,别墅软装不是一次性就做到位的,它是长期生活的空间,需要留白空间。比如要留有旅游淘回的纪念品陈列或更换区;成长的印记的展示;展现自我的区域等等。要留有空间给主人发挥,这也是别墅设计的一个特点。
  【唐黎】对,你说的这点其实是一个延展性,和业主前期沟通的过程中还得要先问问他,你现有哪些东西是自己钟爱的,而且要放到这个空间去的?即便可能说我们的方向上稍微有一点点的偏差,那我们如何去调和它?这也是属于软装这块很重要的一个范畴。特别是在做一些长辈房的时候,那真的可能一张椅子,老人家已经用了很多年了,他对它是有感情的,一定要放进来的,所以前期要沟通好。
  【周静】对,这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我们做的方向跟你们不太一样,但是总体来说,我觉得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在跟业主沟通的时候,我们要去找到这样一个需求点,并且把这个需求点变成是我们共同的需求点,这个很重要。首先我们是一个设计行业,不论是做硬装还是做软装,其实都是在为客户服务,尤其是地产商这一块,我认为真正的客户其实还是使用者,是未来购房的老百姓。实际上我们做的是实现老百姓的一个梦想,就是至少保证70%、80%的人,一看这个样板房是他所向往的,所以我要买这个房子。实际上我们研究的还是一个人的居住行为和他的使用感受,最后我们要体现的这样一个场景化、生活化或者艺术化、个性化的设计中,都会融入一些个人情感在里面。
  像你说的老人家,对一张椅子会有感情,其实我都有这个感受。我有一张椅子用了很多年,现在还摆在我们家,我先生就一天到晚说这个椅子摆在这里不好,但我就是不想扔。
  【唐黎】有感情了。
  【周静】对,我就说要不把它的布重新换一下,还得继续用它。我觉得人是感性的,软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作为住家而言。我觉得软装是随着居住者的眼光、他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改变都在不断调整的。所以我们做软装的时候,也很少做到百分之百的,尽量的留一点点白,我觉得这个留白其实是给到一个透气的空间。当然我们做样板展示的时候,甲方就会要求这个空间是丰满的,但是后面我们也研究,这个丰满其实来自于哪里?它并不是说你堆的东西多,我们还是要回归到设计语言本身,它的色彩、形体,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关联性……其实如果分量、尺度、色彩这些都非常到位的话,很多东西都是点到为止的,不需要太多。
  【唐黎】国外有一个软装设计师,凯莉.赫本,我看她做的作品,把镜头静态定格的话,你加任何一个东西都是多余的,拿走任何一个东西都是不可取的,不多不少。她做好以后的那些软装,为什么说拿不走呢?因为你要拿走会觉得缺什么东西,它对你的整个装修风格一定是有延续的。比如说空间地板是黑色的,她可能配一个浅色的沙发,但是注意到沙发的脚一定跟地面的颜色是一模一样的,可能她的灯罩跟你下面某一个区域的颜色也是一致的,所以你拿走了以后,会觉得缺了点什么东西,但是如果你自己想去增加的话,又觉得多了什么东西。
  【周静】对,她的东西都很到位,就是我们提倡的“节制的优雅”。亚力山卓代理了她设计的品牌,我们去台湾的时候就有专门推出她的一些介绍,包括他们工作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工作流程等等,我看了以后觉得挺科学的,其实我们现在正是向他们那个方向去迈进,他们已经非常成熟了。
  我有一个私人朋友,我们给他们做了设计包括软装以后,其实不光是说我们摆完场的那一刻感觉很好,后面一年多以后,他邀请我去他们家做客,我看到他们家的场景还是跟第一年一样,我非常感动。我前一阵看一本书上说,“美好”是一个很好的词,但是如果要让它永远继续的话,其实是需要你去经营的。
软装设计中的感性与理性
  【段文娟】我们刚刚谈到的一些例子,说明别墅的软装相对更生活化,更随意一点,但是大部分我们还是要把它做到位的。
  【唐黎】对,可能需要70%的理性。我们要通过一些颜色搭配、比例尺度,来理性地考虑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不能说我喜欢浅色的东西,就要把它放到这个地方,如果空间采光很好的话那会很刺眼,所以我们要非常理性的去解决这些问题。
  【周静】无论是针对私人还是地产商,其实我觉得做设计师的理性要多余感性,包括工作方式都是很理性的。只不过是加了你的感性思维,用理性的手法去表达。
  【段文娟】设计实施的时候绝对是理性的。比如某一样饰品或者家私,放到整个空间里,要能达到多一样不能多,少一样不能少,它必须有它的组合原则。色彩、构图、比例、材质等都是讲究的,也就是说要做“有道理的设计”。
  【唐黎】用心去感受各种饰品的时候,每一件作品会让你非常感动,触动你生活的很多点,触发你很多的想象。像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非常干净,里边就做一个光的十字架。它用的材质,像那种原木地板,是属于软装的范畴,那种质感给人感觉非常自然亲切,与周边的场景很融合,让人一进入空间就会觉得自己的内心会跟这个空间一起去对话,倾诉。
  【周静】我看过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还有贝聿铭在台湾东海大学做的一个教堂,那是他60年代的一个作品,非常干净。因为台湾那时候经济建设非常低迷,没多少钱,用的是台湾本地的材料,就是一个上釉的那种釉面砖、砌石、混凝土,只用这三种材料做出来,一个小型的教堂,非常非常好。其实我觉得不管是哪种空间,包括我们做别墅也一样,所有的空间背后都会有它特定的一些文化特征和情感需求,别墅也是一样的。刚才说有一些客户要豪华,其实他要表达的就是炫耀的一个心理。但是现在我们遇到的客户,越来越多关于的是心理层次的一种认知。
  【赵春龙】对,相比以前现在的客户更注重内涵。
  【周静】其实不管他炫耀什么,我觉得那只是一个表象,他内心真正想要的什么?我想这可能是另外一个范畴了。需要往内心看自己,往内心去挖,我真正要什么?我需要通过什么来表达我的需求?做设计也是这样的。
  【赵春龙】是,实际上我们说别墅也好,它总的范畴依然是一个家的概念,家是放心的地方。只要是人居住的空间,他就还是有放心的地方,人要回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我们把家、酒店空间去做这样一个划分,就是这个道理。人的感受不一样,如果我回到一个家里,还像走在酒店大堂一样,那我不如去住星级酒店,为什么要买别墅呢?
  所以真正要挖掘设计所表达的内涵,更多的还是以人为主体来考虑,要把家让人放心的这种感觉做进去,他才会觉得这个家是我自己的,我愿意回来。像刚才我们说到的,家的经营和软装的情景维持实际上也是一种经营,它是需要花时间花心思的,他在这个过程中乐此不疲是什么原因?因为他很享受。
  刚才虽然我们说有一部分客户需要得到一些其他的心理诉求,但那毕竟不是最主流的,可能他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只能说我要装修得豪华一点。但我们在接触的客户当中,很多人还不太好意思去直接表达这种情绪,实际上更多时候需要设计师在前期的沟通过程当中,从谈到的一些其它东西中去领悟,真的他有时候确实需要这样子。可能第二次、第三次买别墅的时候,他的理念就不一样了,会有理性的回归,追求自己对于家的重新理解。
  【周静】不需要贴标签。
  【唐黎】对,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有时候比如说客户说做欧式的,那我们会先理性地告诉他,建筑是一个什么样的主体,周边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会这样去引导,欧式其实是很泛的。有按地域去区的分,阿拉伯、地中海和英式的美就完全不一样,或者按年代分的,巴洛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东西又不一样,那我们就会非常严谨地给他很理性的主题。我的想法是做得纯粹一点,让这个设计能够经典一点,能够流传下去。
有机的设计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段文娟】别墅设计的一大优势,是风格多样化。一个美式风格我可以细分很多不同的主题定位,它可以演变出很多,所以在这一块它也是能体现设计水平的,有可发掘的点。
  【唐黎】一般做这类项目的时候,我们更多用的是整合,像我们近期接的一个项目,做到一种有机的感觉,就是说把传统文化里面优秀的东西挖掘出来,把建筑主体本身的优势发挥出来,然后用现代的手法去表现,因为毕竟我们是生活在当代。可能只是用一些比较干净的线条,窗户外面的景色,才真正是你这个房子最核心的所在。
  【周静】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彼此有机。
  【赵春龙】我们之所以说别墅它能称其为墅,这个房子的价值在哪里?无非就是拥有稀缺资源。山、湖、林、海。那如果说在做我们室内设计包括软装的时候,脱离了这个环境,为做空间而做空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像现在我们做的几个项目,考虑了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我们的建筑主体往外拓展,跟周围的自然环境最大地融合。最后整个项目完成以后,从建筑外观到园林的延伸,以及到室内的空间,它是浑然天成的。不要有太多人工雕琢的痕迹,这才是我们和甲方沟通想要达到最理想的一个状态。
  【唐黎】圈子里面的朋友、同行都在努力,所以说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慢慢在向这个趋势走。包括你们两位这边也是一样的,示范单位对甲方、对使用者都有一种指引的作用。
  【周静】对,像每年去看米兰家具展,为什么那么多知名的家具设计师会去做有机的家具,他也是考虑到除了人的使用、视觉上的美观之外,还要考虑到这个材料的来源等等,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未来趋势了。
  我有一个朋友,大概十年没见,突然见面了,我问他在忙什么?他说我现在忙着准备要移民了。我说为什么要移民?他说食品安全。真的是因为食品安全,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环境的问题,让我也做一个反思。我们做室内设计,运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包括我们在做软装的时候,为什么会想到一些DIY原创的东西?除了它的独特性之外,也会想这种可持续性、环保性。
  【赵春龙】甚至是有一些废物的利用,我们所说的循环经济,把它们收集起来,可以做成我们可用的一些饰品。
  【段文娟】再利用也是环保的体现,比如在米兰家具展会上,展位的制作材料有相当一部分都可以反复使用。另外组合方式也可以是拼合的,用完这个空间,下个空间还可以继续组合,有点像搭积木。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很大的浪费。
  【唐黎】造物主给我们创造的每一样东西,存在的每一个生命,我认为它都是有它的价值的,可能我们很多时候把身边的一些东西给忽略掉了。
  【段文娟】软装品在开发的同时应该着重关注环保、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国外做得比较好。
  【周静】对。所以北欧的设计一直是在走在前面的,因为他们就注重跟自然的这种关系。
  【唐黎】北欧的一些建筑,我也去到那边看过,非常的干净,整个人民感觉都很幸福。他们为什么幸福呢?第一,社会福利各方面都会很好,第二,每一个人都很有责任心,强调奉献的快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为了让环境变得更舒服一点,需要所有人的努力。所以如果设计师能够在那边接到项目的话,他会觉得很兴奋,把项目做好是一种使命感。
  【段文娟】对,设计师如果是要把他的工作当作一种使命,那就不会做不好了,这是一个责任和心态的问题,要回归本质。
国内软装的发展机遇与前景
  【段文娟】针对国内外的软装之间的一个区别,还有它未来发展的趋势,周老师谈谈您的见解吧?
  【周静】我想大概从02、03年开始,中国才开始有软装这样一个行业,其实那个时候真的是为了这个市场的需要而产生的。那个时候发展商会问到:你们只做设计,为什么后面你们不摆呢?我们需要这些场景的东西。因为甲方要求了以后,我们才意识到我们还可以做这个。实际上最早的时候,从整个设计、采买、摆场、安装,所有的这些环节,我独自一个人全部都做过。我去国外看过,我觉得我们也还是在学习阶段,毕竟我们的室内设计跟国外相比历史很短,但是中国人也真的是有优点。中国人太聪明了,不仅聪明而且很勤奋,一看就会,而且现在有很多优秀设计师是在思考如何把一些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点很重要,他不是专门去抄袭,而是真的可以吸收进来以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再释放出来。
  软装我觉得有点象导演一样,要编一个好的剧本,然后表演出来而且能够打动人。那么从软装的产品上来说,我觉得基本上国内现在第一还是在模仿,第二个是在品质和细节的处理上,我觉得省略了一些,就是把国外的确实拿回来,但可能是因为造价或者是因为市场需要的原因,他省略了一些很精彩的细节,包括材料上也篡改了,相对来说品质感确实是大打折扣。所以有时候我觉得不是说中国人做不到,是因为有点急功近利。
  【赵春龙】模仿了一个大形,细节上还是跟不上。& &
  【周静】对,整个市场都这样。但实际上往往有些好的东西,你很难去推广它,我觉得这可能还是跟大家的一个认知度有关,大众的审美还是需要再去提升,这个提升我觉得是整体性的,不光是说业主的问题,其实我们设计师本身也需要。我记得早几年有一个品牌,我有个朋友刚好做它的代理,就是卖不动。他说你们设计师喜欢的东西真的不一定市场上很需要的。他说我也很喜欢这个,可是我们的客户就是不买。
  【赵春龙】你说的这个品牌,我们以前去看过。
  【唐黎】当时看到它有一个德国产的板式结构的床,我看价格,一万三,那店员跟我说,先生您少看了一个零,是十三万,后面我们又去好百年,看到一款相似程度差不多95%的床,六千。
  【段文娟】我觉得这也是室内设计、软装设计发展的一个过程,它在现阶段存在一些比如材料、质量、价格的问题,但它应该是暂时的。我曾经与几位饰品的商家聊天,他们也发觉了这个问题。现在的饰品外观看上去都很不错,作一个展示功能是可以满足的,它能够提升整个空间的亮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比如一个盘子,纯粹就是一个摆件,不能使用,就影响到它的环保和可持续性,虽然说价钱便宜了,很多人都可以用得起了,但是它的功能是很低的,环保性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做饰品的这些厂家,也在研究如何做到环保。这是一个大趋势,应该也是每一行的大趋势。
  【赵春龙】市场始终是产品的一个导向,比方说以前一张十三万的床买的人少,那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市场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自然会有一些人就看不上一万三的,就是要找十三万的床。或者随着这个行业的成熟,生产成本的降低,十三万的价格可能降到五万块钱,那时候可能受众人群会更大,这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作为室内设计师或者软装设计师,在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更多时候我们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周静】甚至可以引导一个新型行业的出现。
  【唐黎】刚才周老师说的从02年开始软装行业在国内开始发展,走了这八年来,我认为速度发展非常快的了,室内设计也是一样的。
  【赵春龙】现在设计师的地位提得很高了。
【段文娟】虽然国内和国际的设计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的,但是未来的差距应该会越来越小,更多的设计师愿意走出去,接受国际思维,与国际平台交流与学习。
  【唐黎】每年去看米兰家具展的人特别多。马上深圳也有一个家具饰品展,在会展中心,很多国外的商家、设计机构也都会融入到我们当中来。现在是信息化社会了,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去放大我们的视野。
  【段文娟】所以我们现在要感谢这个时机,很好的开放及交流平台。愿意投入就会有收获。
  【唐黎】虽然说受地沟油、转基因食品还有三聚氰氨、毒馒头、塑化剂……这些的影响,但是在精神这个层面来说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是我们这个行业,我认为大家活在当下蛮幸福的。
  【段文娟】呵呵,如果不是信息这么开放的话,有塑化剂我们可能也不知道。
  【赵春龙】另外我有个建议,我们一线的这些设计师,除了类似这样的一些算比较正式的交流以外,实际上可以多一些走动,多一些横向的交流,可能我们获得的一些新的信息,对指导我们的工作也是蛮有意义的。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主题: 123, 订阅: 63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悉尼歌剧院英文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