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散打谁的散打实力最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56
威望14873 金钱287 积分14873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在线时间854 小时
威望14873 金钱287 积分14873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在线时间854 小时
中国UFC第一人张铁泉在UFC第127期的比赛中以“断头台”技术48秒内速胜美国选手杰森·莱因哈特,令人振奋。但在张铁泉崛起的背后,是中国格斗惨淡的现状和被文学、影视作品“创造”出来的自我意淫式的“中国功夫”,其中尤以“少林寺武功”为最。中国功夫在“止戈为武”的东方文化背景下更多的作用于人自身修养的提升,但其竞技性的缺乏,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北京时间2月27日,UFC第127期终极格斗赛在澳大利亚悉尼市的AcerArena穹顶体育馆举行,中国选手张铁泉用时48秒,便以“断头台”制服美国选手杰森·莱因哈特,获得UFC赛事的首胜。在张铁泉成功登陆UFC的背后,是MMA(综合格斗)赛事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格斗目前的惨淡战绩和困境。
武侠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备受专制社会欺辱的国人对拥有武力的渴盼,经力量孱弱而欲望发达的文人的想象发挥,结合同样是源远流长的神秘主义,创造了一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武侠世界。在从文字到影像的多年熏陶之后,国人心中似乎已经扎根下一个虚无缥缈但无比强大的武侠世界,纵使它从未获得证实,纵使它实际上来源于虚构和想象。
通过影视传播而最令国人心仪的武术家莫过李小龙,人高马大的洋人在其铁拳加嗷嗷声中望风丧胆,充分证明了中国功夫足可打遍天下无敌手。在真实的生活中,李小龙并非是一个搏击高手,他的身高172cm,体重在60公斤左右,并且还有高达500多度的近视。从医学的角度讲,近视到了这个程度,头部受到重击容易导致视网膜脱落甚至粉碎。
李小龙获得的最高水平的搏击类冠军只是“香港高中业余拳击赛冠军”――一个香港青少年赛事。至于盛传所谓“全美空手道冠军”更是子虚乌有。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他真正的格斗实力被放大化了。
李小龙之后,成龙无疑是中国功夫对世界的最大“个体输出”。区别于李小龙开创的真刀真枪的打斗,成龙在功夫片中植入众多喜剧元素,让中国功夫更易于被西方文化或者说是好莱坞所接纳。
中国功夫对于世界的最大“群体性输出”,当属少林寺。如果说多年前的一部电影让人们记住的是一座神秘的千年古刹,那么时至今日,少林寺让人们更津津乐道的似乎是它在海外的40家公司,它欲说还休的上市计划,以及,造成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少林寺方丈释永信。
释永信籍贯安徽,16岁来到嵩山皈依佛门。1999年释永信成为少林寺方丈。在美国探索频道为他拍摄的纪录片《新少林方丈》中对他的称呼是“CEO”,在纪录片的结尾,释永信例行每晚向佛祖塑像跪拜祷告,美国人是如此形容的:他必须将今天的发展,向他的老板报告。他曾经说:&我平时每天都要上一次互联网,主要浏览时政及社会资讯”。
少林寺的商业化之路,是从对“少林功夫”的挖掘开始的。1987年,少林寺组建了武僧团,时至今日,少林寺武僧团已经在全球60多个国家进行了数千场演出,邀请少林武僧出国表演要提前一年预约。据英国《卫报》报道,少林寺每年收入高达1000万英镑。如此高的收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外,而演出收入占到了海外收入的大头。对于“少林寺已经沦为赚钱机器”的质疑,方丈释永信的解释是:“我们搞的是演出,如果把经商赚钱当目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开煤矿、搞房地产?
2004年3月,30余名少林弟子首次访问美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加利福尼亚州嵩山少林寺日文化交流活动。加利福尼亚州认定每年的3月21日为该州的嵩山少林寺日。
悬颈练功在少林功夫中被称为”龟吸大法&,是较有代表性的“绝学”之一。20多年前一位美国警察练就”掐不死“功夫,几位彪形大汉用各种方法卡住他的颈部,可他的呼吸依然自如顺畅,警察的解释是:“任何人都能做到,只要长期对颈部肌肉进行系统训练就可,甚至无需付出健美运动员所付出的辛苦。”
传说公元495年,魏孝文帝为了印度僧侣达摩修建少林寺。公元500年,达摩来到中国宣扬佛教,当他向弟子开示佛法时,他发现弟子在长期坐禅后体力变得衰弱,于是传授了一些恢复体力的体能活动给弟子们,少林功夫起源意在:强身健体。经历1500多年的操练和传授,形成了当今复杂、体系化的“少林功夫”。
炫目的“少林功夫”表演早已脱离“强身健体”的范畴,“自虐式”的招数博得眼球和金钱的同时,严苛的训练则是所有武僧的“必修课”。
巨大的商业价值催生了登封市众多武术学校。很多贫困家庭的父母将孩子送去武校,他们通常有机会做警察或者当兵,如果进对了学校还能赢得出国或是登上春晚舞台等机会。截止2009年,登封市拥有武校60余所,在校学生5万多人,每年为登封直接输入5亿元资金。
舞台上的“少林功夫”尽管有诸多博眼球的惊悚招数,但究其本质是“表演”,没有对抗性的成分。不按生理规律“练”出来的功夫或许更贴近杂技,却与国际搏击界经过系统训练,讲求一拳一脚的竞技力相去甚远。在巨大经济效益的背后隐藏的是国际社会对“少林功夫”认识的混乱。
对于“武术”的“舞术”化,释永信的解释是:“少林功夫是少林寺1500年来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正义、自强、爱国、爱民的精神性格。因此,少林功夫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武术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其智慧与道德的精神内涵,它对现代人人格成长和精神发展的独特价值”。
功夫混同于武术,标准下降损害了少林寺的形象,少林寺每年只招收极少数的学生以维持少林功夫的品质。在2011年两会上,手持IPad的释永信反驳了网上流传的少林寺招聘和尚,每月4000元的传闻。
姜文说,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在步子越迈越大的少林寺商业开发进程中,从赖以发家的“少林功夫”,到其依托的少林寺佛教文化,都在经历众说纷纭的阵痛。从“少林火腿肠”的闹剧,到世界性的抢注“少林”商标风潮,一座千年古刹在另类的复兴之路上难掩力不从心的悲凉。
在越来越“神”的少林功夫背后,是中国格斗缺乏竞技力的惨淡现状……
近年来国内盛行的各种中外搏击对抗赛总是中方大获全胜,而鲜有的几场落败却及其讽刺的证明了此种繁荣的虚假。23岁的少林俗家弟子一龙在国内打遍天下无敌手,17连胜后首度越洋在赌城拉斯维加斯摆擂台。
2009年1月份在广东举行的“柳海龙国际搏击争霸赛”中,柳海龙的对手伊贺弘治在赛前被曝出成绩造假,原在日本31场比赛21胜10负的真实战绩被主办方修改为2负,并被包装成日本修道高手的身份,实际上,当时的伊贺弘治已经32岁,比柳海龙大四岁,早已过了巅峰期,最后结果是柳海龙大获全胜。
而在普通民众中则存在一种颇为“无厘头”的固执想法:真正的功夫高手应该是“大隐隐于市”的,这又和多年的文艺作品熏陶不无关系。路边醉酒的乞丐是洪七公,穿着睡衣的包租婆也是高人……1980年和1981年,北京搞过散手试点,当时来自民间的参赛拳手有上百人,包含了八卦、太极、大成等等拳种。“但比赛刚开始没两天,一看进入半决赛的选手,都是练习散打的了。”散打创始人梅惠志说。“民间拳手的水平并不高。与散打相比,基本没有对抗性。”他曾经会过许多民间高手,“很多都坚持不到十秒八秒。”
事实上,国际搏击界从来也没有出现过顶尖的中国功夫高手。在国际公认的顶级竞技比赛,如K-1、MMA等自由搏击比赛中,中国选手很少参与,在各类国际性赛事中,中国武术历来成绩惨淡。有人理解其为“散打根本不能代表中国武术”,但1958年至上世纪80年代,由香港和台湾组织的数次中国功夫与泰拳的比赛,也仅有一场平局,其余都告失败,而且败得相当惨,最短的一局仅坚持了20秒。
格斗,需要的是体能、力量、速度等综合性的身体素质,没有经过长期科学的系统性训练,是没有竞技性可言的。我们采用全运会体制,专业散打队是行政性的,所有职业教练和运动员都必须围绕全运会使力,他们没有必要拼着命去国外的顶级搏击赛事中拼杀,换取高额的奖金。并且国内的比赛实行打点打分制,选手们无法适应类似K-1这样的国际顶级格斗赛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选手“输不起”,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根本利益。
与对抗性极强、按照生理规律经过长期刻苦训练出来的海外搏击界比,中国武术实质上只能算表演艺术。建国以后,武术就变成了表演性压倒对抗性的套路武术,今日全运会的武术项目依然如此。在各种武术比赛上,更常见先来一番武侠小说里常见那种鞠公开作揖的礼仪,然后你“白鹤亮翅”,我“黑虎掏心”,这不过是“花拳绣腿”的最佳注脚。如此运行,也就很好理解作为一个运动项目,中国武术在国际技击界为什么向来是二流水准。
2010年广州亚运会,袁晓超在男子长拳比赛中为中国代表团赢得首金。但是一个非奥打分项目,又是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这块金牌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更显然这与中国功夫的强盛是扯不上关系的。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则是中国长期以来非扩张性的农耕文明,中国文化不尚武:“子不语怪力乱神”。非攻,尚文,我们的功夫文化源远流长,是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的途径,这与国际格斗界暴力、血腥,以胜负论成败的尚武精神在根本上是相悖的。
综合武术竞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48年古希腊时期的第三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当时被称为Pankration。完美的参加者应该是拳击手中最优秀的摔跤手,或者是摔跤手中最优秀的拳击手。古代时的格斗比赛,都是无规则的,是以生死来相搏的,比如罗马斗兽场以前就是用来比赛的,选手可以使用拳击、古希腊式搏击、摔跤等格斗术。
MMA是英文“Mixed?Martial?Arts”的简称,中文全称即是综合格斗。MMA运动是拳击、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等运动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是搏击运动的十项全能。UFC(Ultimate?Fighting?Championship),终极格斗冠军赛,是目前MMA格斗中规模最大的顶级赛事。比赛双方在八角铁笼中进行决斗。
90年代初期UFC创办时的口号是“没有任何规则!”,完全以击败对手为目的,但很快因为过于暴力遭禁。随后,UFC开始制定比赛规则:去掉一部分令人反感的或者容易对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的击打动作,但对格斗技术的限制相对其他比赛而言还是非常少,所以战败一方往往受到很大的伤害,但由于UFC一方一旦认输比赛即结束,因此其致死率其实不高,“最血腥的比赛”并不是最“可怕”的比赛。日本著名的MMA比赛组织委员会发布过一组数据,表明这六年间MMA受伤率是9.5,只有1例死亡,而登山比赛共计51例死亡,潜水共计11例死亡,一定程度上,UFC也被刺激的比赛过程“妖魔化”了。
日本的K-1、PRIDE也是世界主流的MMA比赛,为了亚洲范围内的推广,K1和PRIDE都曾向中国拳手发出邀请。从1999年起,有多名中国散打运动员参加过K1比赛。2002年,获得国内“散打王”70公斤级别冠军的浙江籍张加泼直接参加了第一年举办的K1-MAX赛决赛,首轮负于泰国选手高兰,除他之外,其余中国选手均未能进入最终决赛圈。在中国选手参加的K1比赛中,他们的胜率不足50%,考虑到他们对K1赛事并不熟悉,这一成绩还算可以接受,但中国选手在站立格斗规则下与世界顶尖水准距离颇远,也是客观的事实。图为日,来自韩国和泰国的选手进行的一场K-1比赛。
威望14873 金钱287 积分14873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在线时间854 小时
近日,网上一段名为《经梧太极第一代传人闫芳老师收徒仪式上推手》的视频窜红,视频中的闫芳展现了太极“神功”,不用接触就能将对手或推或甩,一个推手能把人高马大的拜师者推出两米远。网友纷纷表示被“雷”得不轻,感叹中国武术堕落了。中国武术一直被包裹着,剥开这层皮就会发现,其实远没传说的厉害。
中国功夫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唐代,唐诗多以“侠”、“剑”入诗之作。从唐传奇开始,中国小说逐步摆脱史家的“实录”传统,进入艺术虚构的阶段,虚构与真实的混杂磨合,进一步加深孵化出中国功夫传统,尤其在现代人看来古人都是功夫高手。明清交替之际,一些明朝官兵组成秘密社团潜入民间,以教拳卖药作反清活动的掩护。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信众,就给自己的拳法创设一套建构于阴阳五行之类的体系,再附会上历史名人及传奇故事,于是就形成了诸多门派。中国近世武术文化 突然蔚为大观,即源于此。
即使在今天,中国武术界仍有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崆峒等不少在武侠文艺作品中屡屡出现的门派名称,其他拳法器械更是为数众多,著名的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对功夫的想象色彩缤纷,但是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拥有一种超常的能力,可以保护自己不受暴力的侵犯和伤害,自己却有能力随心所欲地伤害别人。专制皇权越是深重的地方,越是没有真武术,却越是流行武侠文化,而人们幻想的武术在本质上就是皇权。
在民国时代,武术一度被称之为国术。1909年,陈其美、宋教仁等即委托陈公哲组织“精武体操会”,训练人才,此为后来闻名的“精武会”的前身。1928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不到一年,就在南京西华门头条巷6号设立了中央国术馆,此后将它发展成一套从中央到县级的武术推广体系。国术馆的宗旨是培养师资、推广武术、审编教材。当年10月,国术馆举办了第一场全国武术国考。以打倒对方为胜,规则较为开放。
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经济萧条,国民政府内忧外患,哪有闲暇顾及武术的发展,武术就只能自谋出路了。40 年代初,中央国术馆由南京迁出,经长沙、桂林、昆明,1940 年迁到重庆的北碚,1945年抗战胜利后,又迁到重庆市区,四处迁移,居无定所。而各地武术馆由于经费无着,人心浮动,相继停办,个别的如山东国术馆被改为武术队,参加抗战,只有山西一隅的国术馆得以硕果仅存。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武术军事化倡导和推动者中充当重要角色。他曾留学德国,对德国“尚武”的民族精神认识颇为深刻。他认为与德国相比,中国更需要武术军事化,因为中国一方面面临日本的步步进逼,国家急切要自卫御侮;另一方面要收复历年来被列强瓜分的土地,都需要依靠武力来解决。他指出:“在我国则强邻交逼,堕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国民党对武术的态度,与对中医的态度颇为相似,一开始当作国粹大力弘扬极力推广,后来理性逐渐占据上风,遂逐渐让其退出官方体制,回归民间生存。武术在台湾,传统的国术实战比赛也是逐渐被现代搏击术的散手(即散打)替代。
大陆文革结束,进入被称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时代。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放映带来了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它的主题歌唱道:“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这也是在内部动乱中耽误了大好时光的中国人的期盼。随后中国大陆的影视界也推出一系列以武林人士抵御外寇的作品,《八卦掌》写的是击败俄罗斯大力士,《武当》里的敌人是日本浪人,《大刀王五》对抗八国联军。
爱国武侠文艺作品的红火不是偶然的,是政府宣传部门理念的一种体现。一方面,这些作品都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浓烈的爱国激情和中国人百折不挠终于胜利的光彩结局,有助于在百废待兴的情势下调动人们的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塑造的外来敌手形象,以迂回的方式强化了政权的合法性,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不少人对政权有抵触和怀疑情绪,此类作品则起到了消解作用。
在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中,霍元甲成年后在擂台上连胜38场,只要再打败秦爷便可成“津门第一”……影片中,李连杰演绎了霍元甲 “全能武术冠军”的功底,他用刀、枪、棍、剑力挫四国高手,由私斗霸主转变为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但据史料考证及霍家嫡传子孙的陈述,霍大侠一生从未登过擂台,更无同海外武士交手的经历。霍元甲本是天津小南河村的普通农民,业余时间习武,后来为了生计,辗转到天津市做买卖。由于霍元甲武术功底好,经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因此在天津渐渐有了名气。
霍元甲的武功并不怎样,所谓的“迷宗拳”也只是旁门小道。传说霍元甲打败过俄国大力士卡洛夫(或译为斯其凡洛夫)、英国大力士奥皮音等,一洗“东亚病夫”耻辱,纯属子虚乌有。实际上,霍元甲除了与日本浪人交手较量过外,根本没有与什么外国大力士上擂台比过一次武,更谈不上把外国大力士“吓跑”。譬如俄国大力士只是街头卖艺,混一碗饭吃,不愿比武,难以说被霍元甲“吓跑”。而奥皮音善于,露肌健美,可能留下辱华言语。当霍元甲约奥皮音比武时,他坚持用西洋规矩,手带皮套,只击腹围上部,不许踢,霍元甲则要求手足并用,最后双方同意摔跤决胜负,约好在张氏莼味园比赛。这说明二人对比武规则存在分歧。但奥皮音最终失约,不愿与霍元甲比武。其失约的原因也不能主观地归结为被“吓跑”。
黄飞鸿,五岁从父习武,十二岁随父流浪街头卖艺谋生。此后,黄飞鸿拜师多门,参学多家武术,并开设有跌打医馆“宝芝林”。传说中、影视里有关黄飞鸿的绝技有双飞铊、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等,但这些难以采信。譬如“无影脚”被认为是黄氏的招牌功夫,可是最早描写黄飞鸿的著作《黄飞鸿别传》(黄飞鸿的徒孙朱禹斋撰)根本没提及“无影脚”。但据黄飞鸿夫人莫桂兰的回忆,真正的“无影脚”是一种偷袭手段。确切地说,“无影脚”是一种声东击西的脚法,在武术上这并不算什么独门绝技。黄飞鸿第三代传人余志伟曾指出:“无影脚”不似影视剧中那么神奇,在腾空后不间断飞脚,它只是一个扎扎实实的踢法,出击的时候声东击西。
至于陈真这个最赚票房的“精武英雄”,其实是倪匡1972年虚构出来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人。1972年《精武门》经典场面,日本人在霍元甲丧礼送赠“东亚病夫”牌匾侮辱,李小龙饰演的陈真独自挑战日本武馆“虹口道场”,以一敌众将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将“东亚病夫”牌匾交还,以宣扬中国人非弱者的不可欺精神。此后多套的精武门电影或电视都必加入这一幕,几乎成了陈真电影的必备情节。此情节亦是倪匡所撰写,这些都由他在《am730》的专栏及电台节目《光明顶》中透露。
1953年,吴式太极宗师吴鉴泉的长子吴公仪(鉴泉太极拳社社长)与白鹤派拳师陈克夫的一场生死比武,在港澳官民和新闻界引起震动。比武原因是吴公仪号称“南北无敌手”,陈克夫遂发起挑战,各大报纸还为此引发了激烈的口水战。到底如何定输赢,在各方面的挑唆怂恿下,双方签下生死状,决定由实战来“话事”。但香港法律严禁决斗,双方最后移师澳门,并向总督保证决不搞出人命,终获批准。   
若只看作家与记者当时的描述,读者脑海中所显现的比武场景必定像经典功夫片一样精彩绝伦,—“兔起鹘落”、“快如闪电”、“腿起生风”是当时文字 描述中常用的词。很不幸,这场比武留下了影像,并且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武术留下的最早实战影像。这个影像被挖掘出来后,无论是那些把武侠影视中的打斗当武术的观众, 还是对世界搏击运动已颇为熟悉的人,都发出了一面倒的耻笑。“还不如两个妇人打斗”,“这是高手在较量吗,连小孩玩闹都不如”…… 这种刻薄的评论是看过这个比赛影像的人最常见的评价,“惨不忍睹”已算是非常公正的点评。
武术在民间有着深厚的信任土壤,《搏击》、《拳击与格斗》之类武术杂志的体校广告,比如:“100天打通大小周天和全身经络;丹田内气外放,掌劈12公分厚石碑;铁拳砸穿12公厚石碑;铁布衫抗大力士铁棍暴打,大客车直接重轧无损;轻功踏雪无痕;内功可达龟息的境界;力战群敌如无人之境......”就为民间许多“武痴”深信不疑。
民间不会有武林高手,就像民间不可能找出一个110米栏比刘翔快的人一样。曾任《武魂》杂志主编的魏瑉(蓝石)先生,他从 1989年到1993年期间曾走遍名山古刹寻找传说中的高人,“我走访了山西、广东、江西、湖北、甘肃、河南、山东、四川……武当、青城、崂山都去过了,甚至还到日本拜会了少林拳法联盟,但结果令人失望。”魏瑉说:“我拜访到的很多武术家都是一些著名门派的掌门人,论名气、理论在民间可谓一流,但多为‘说故事’——讲述自己或者祖师爷如何如何厉害,哪年曾经打败过某人。他们多是手捧祖宗拳谱讲道,少有常人想像中的实战能力。”
民间武术大多没有经过对抗训练,一上擂台就“不管练习什么拳,最后都成了王八拳”。对抗起来根本没有反应,挨上两下就不打了。而在1980年和1981年,北京搞过散手试点,当时来自民间的参赛拳手有上百人,包含了八卦、太极、大成等等拳种。“但比赛刚开始没两天,一看进入半决赛的选手,都是练习散打的了。”梅惠志说。“有一位练习八卦掌的,比赛开始了,他还在那转圈子,被我们的队员追上去,踢了两脚,就不打了。”梅惠志说。那一次,最后冠军都被体校队员拿下。
1987年,梅惠志带队参加武当山全国武术擂台赛,这一次的场面比北京的散手试点更加热闹,赛场上有扮成武松模样的,还有和尚、老道......比赛前的表演架势挺吓人。有人一掌把木板中的铁钉子拍了出来,可一上台打擂,那人只挨了一脚,自己就跳下擂台了。还有一位神秘人物,自己爬上擂台要求比赛,当地组织者要求他先报名,但遭到拒绝,理由是“不敢留名,打完了再说”,并自称已经“毫无欲念,不吃荤腥”。看到这种情形,梅惠志专门交代队员不要踢第二脚,因为第一脚把人踢倒,第二脚必然会踢头,这样会导致这些没有任何对抗训练的对手直接休克。
在K-1、UFC、PRID巨等被公认为世界最顶级职业格斗的决赛圈里,几乎见不到中国选手的身影,参与其中的中国选手,胜率竟然不足50%;而这些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甚至已有赶上像NBA这样的传统体育赛事的比赛,国内媒体几乎完全不予报道。那些被请到中国、被打得落花流水、代表着美国职业拳击、代表着俄罗斯职业格斗的高手,几乎全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业余选手。
2010年初,大陆许多媒体称“五大泰拳王声称要灭中国功夫”,号称“灭少林、诛武当”,一时激起国人愤怒。接下来,先传出少林拒绝出战,后有峨嵋声称要出征,最终又有多家报纸辟谣,说泰方根本没有这些说法,此事纯属虚构,而且,有—二位泰拳王的名字甚至是假的。正当武术迷们明白这是主办方的炒作时,“中国功夫VS职业泰拳争霸赛”如期举行。实际上这是一场早就获得官方批准的交流赛,而且已是第六届。承办公司的炒作吊足了人们胃口,市场推广大获成功。“中国功夫VS职业泰拳争霸赛”,最终以中方4:1大胜泰拳而终场。
中国功夫,更准确地说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种方式,它不具备多大的技击性,所谓的功夫神话更像是一种催眠骗术。
威望275 金钱9 积分275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60注册时间在线时间59 小时
编辑, 积分 2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 积分
这是些人的力量和抗击打能力确实不一般,不打要害的话反正我一下放不到他们。
威望14873 金钱287 积分14873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在线时间854 小时
太极 武当 八卦掌 真的还是假的?
威望32497 金钱1070 积分32497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在线时间1259 小时
跟黑人比爆发力抗击打能力,不光是黄种人,白人也比不了,但60岁的拳击冠军跟60岁的武术高手打肯定打不过。韩国连续几届跆拳道冠军应该不是吃素的吧,跟当时快60的八极拳吴连枝打,根本就不粘,可以自己搜搜“CCTV人物&&吴连枝”。你别看电视上国内外那些高手如何,真跟特种部队的打他们不一定沾光。况且还有一点,现在都是戴拳套,中国很多功夫都是在手上的,抗击打能力再强你的眼睛、咽喉挨一下也很要命。像泰拳,其实就是个规则的事,凭什么你能用膝盖别人不能用拳头?
威望644 金钱24 积分644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70注册时间在线时间0 小时
主任编辑, 积分 6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6 积分中国现在散打谁最厉害_百度知道
中国现在散打谁最厉害
看过王的比赛 我不知道谁比他还厉害 现在的`~
提问者采纳
谁都不厉害 他们只不过是出名而已 ~~~~~~~~~~~~~~~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柳海龙也甘拜下风.和别人私下切磋.只是喜欢散打.因为他是从来不参加任何公众活动和比赛的.可能认识罗江雄的人很少.他居然略胜柳海龙一筹.我见过他和柳海龙一起打罗江雄
武林风 ~王洪祥 职业散打~柳海龙
应该是白景斌,他是第一个打败穆斯里穆的中国人!
国宝最厉害
散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问题详情
美国拳击 中国散打 泰国泰拳 如果火拼 .谁最厉害?
您的回答过短,请将答案描述得更清楚一些
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
肯定是中国。。。想都不用想。。。。
泰拳厉害,其次是美国拳击。泰拳的膝盖和肘在正规的比赛中禁止使用。这点足以证明他的杀伤力。美国拳击很实用,主要练习的是臂力,那一拳有足够的分量。而中国的散打就不一样,他虽然灵敏活跃,但实力都没有前两者强。但中国散打在世界上很厉害的。其他国家的散打白费,几乎都赶不上中国。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Copyright &
Soufun Holding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散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