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铵双水解解是什么?发生条件是什么?常见例子。

能发生水解的阳离子有哪些?_百度知道
能发生水解的阳离子有哪些?
请多举例子。Fe3+可以与S2+发生双水解,而Fe2+却不行?
提问者采纳
前面的高人说过了,小于FeS的Ksp3。鉴于金属太多,生成FeS的反应赢了。你可以认为事实上溶液体系中存在2个互相竞争的反应,是可以生成Fe2S3的,分别生成Fe(OH)2和FeS。不过在实际反应时,哪个反应就赢了.0×10-15,生成Fe(OH)2的水解反应就很难进行。只不过不同金属离子开始水解及水解完全时的pH值不同。由于Fe2+大量进入FeS沉淀而脱离溶液体系。所以能与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阳离子都能水解,不一一列举了从定义上来讲,同时还是会进行一些水解反应。于是由溶解度可以知道.7×10-19.5×10-38。但是Fe(OH)2的Ksp是1。Fe2+不能与S2+进行双水解的原因是溶解度的差别,叫做盐类的水解: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可以说其溶解度非常之小。另外,因为它的逆反应更不容易进行。比如NH4+,因为氧化还原反应没有那么快,Fe3+与S2+进行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在非水体系中,试管里还是会一边变黑(生成氧化还原产物FeS)一边放出有臭鸡蛋气味的H2S(水解产物),而哪个反应的产物电离度更小,会把水解反应的平衡大大向右推动。Fe(OH)3的Ksp是3,以及所有氢氧化物是弱碱的金属离子(如果它们能在水溶液中存在)
提问者评价
恩,谢谢同志们拉,以后我会好好学习的!呵呵.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CO32–.因为Fe3+有强氧化性,S2-有强还原性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对有、HS-:Al3 +与HCO3–、CO32–.楼主认为的Fe3+可以与S2+发生双水解是错误的。下面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Fe3+与HCO3–;NH4+与SiO32-等、AlO2-等会发生“双水解反应”Fe3+与ClO-也会发生双水解: Al3+与ClO-、SiO32-、S2-
三价铁和硫离子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2S3但它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化合物,在对酸性溶液非常敏感。制法是硫化铵和硫酸铁在低温弱碱性(如氨性溶液)条件下反应。我做过一个实验把硫化钠晶体投入到稀氯化铁溶液中,得到黑色固体,通入二氧化碳后,有黄色不溶物生成。同时有硫化氢气体放出。把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混合,得到氢氧化铁生成。加入硫化钠晶体后,沉淀马上转化为黑色。加入稀硫酸立即闻到臭鸡蛋似的气味。氢氧化铁比硫化亚铁更难溶。大凡离子半径小的电荷数大的阳离子都易水解,可近似地用库仑定律判断。
很多了阿,大多数不溶于水的金属碱都能水解,Fe3+和S2+之间发上的不是双水解,而是由于一个是氧化性的一个是还原性的,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本质上不是水解的原因,除了强碱和强酸最成的酸碱盐外都能发生水解的。这样你该明白了吧!能发生水解的很多。元素周期表中间的那些物质都能的。阳离子,Na,Ba。。。阴离子CL,SO4
一般来说能发生水解的阳离子是因为其P轨道或D轨道有空位,这样能够接受孤对电子,从而发生水解。具体的元素,查查元素周期表就OK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阳离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双水解和完全双水解有什么区别? 能否进行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双水解和完全双水解有什么区别? 能否进行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20
补充:具体一点好吧!
补充:是不是反应只生成气体和沉淀的是完全双水解反应,而反应有弱电解质生成的就是双水解?
双水解就是 两个 互相促进水解 比如说 醋酸铵CH3COO NH4 (NH4 Ac)&存在&CH3COO- + H2O===CH3COOH +OH- ,&NH4 + H2O ===NH3.H2O &+ H+互相之间 促进的
(上面应该都是可逆符号 打不出来只有用等号代替了)
完全双水解 就是 比较剧烈的 双水解
比如说 FE3+ 和CO3 2- 混合在一起了
就会水解生成 Fe(OH)3 和CO2
具体会不会 完全双水解 那就要看具体离子的 水解程度的 如果两个水解程度都比较大 那么就会双水解,如果两个水解程度都比较小 那么就不会双水解 。希望可以帮到你
生成气体和沉淀的是完全双水解,只要有弱电解质生成就是双水解是吗?
是的 可以理解是这样的 。原理也是这样,水解都是有平衡状态的。而 .生成气体和沉淀之后
再以这个为例FE3+ + 3H2O =Fe(OH)3 + 3H+
,CO3 2- +H2O ==CO2 + 2OH- ,H+ +OH- ==H2O 最后右边的都没有物质的量浓度的 所以 水解继续 然后就完全水解了
双水解是可以反应而不彻底&可逆&&
完全双水解彻底不可逆& 完全反应完
能否进行到底就是看可逆还是不可逆
弱酸根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互相促进水解,水解程度增大。有些互促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有些互促水解反应能完全进行(俗称“双水解反应”)。那么,哪些弱酸根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互相促进水解反应能完全进行呢?由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往往仅列出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一些例子让学生记住,学生较难掌握且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本文浅谈互促水解反应完全进行的条件及其推论,揭示其本质,以便该知识能较易被掌握和应用。 一.“双水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首先我们来分析Al3+与HCO3–在水溶液中为什么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而Mg2+与CO32–或HCO3–却不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互相促进水解其水解程度增大,由于Al(OH)3溶解度非常小且H2CO3又不稳定易分解即生成的水解产物能脱离反应体系,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水解反应继续向右进行,直至反应完全进行;但Mg(OH)2溶解度比Al(OH)3大些,不容易脱离反应体系,则水解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就达到平衡,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由上不难看出: 生成的水解产物脱离反应体系是反应得以完全进行的重要原因. 因此, “双水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水解产物是容易脱离反应体系的溶解度非常小物质如:Al(OH)3、Fe(OH)3或H2、O2等极难溶的气体。当然,若互相促进水解程度非常大水解反应也可以认为完全进行。水解反应能否完全进行决定于两个因素:1.互相促进水解程度大小(包括物质本性、外界条件等的影响)2.水解产物的溶解度。 二.有关推论及其应用: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对有:Al3 +与HCO3–、CO32–、HS-、S2-;Fe3+与HCO3–、CO32–;NH4+与SiO32-等。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化学领域专家高中阶段能发生水解反应(举些例子)高中阶段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问题1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2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应具有哪些官能团?3举几个例子?_百度作业帮
高中阶段能发生水解反应(举些例子)高中阶段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问题1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2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应具有哪些官能团?3举几个例子?
水解反应分为加碱水解和加酸水解.根据被水解物的性质,水解剂可以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稀酸或浓酸.有机化合物的水解是有机物分子中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水分子的氢原子或氢氧原子团代换的反应.酯类物质,水解生成对应的醇和羧酸卤代烃水解生成醇二糖,多糖的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类蛋白质的水解,生成各种氨基酸生物中学到的消化基本都是水解 :C12H22O11(麦芽糖)+H2O→2C6H12O6(葡萄糖)
1、能发生取代反应的官能团或物质类别有:烷烃以及其他有机物中的烷基部分(卤代)、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硝化、磺化)、醇羟基(钠、分子间脱水、酯化)羧基、酚类、酯基(水解)、卤代烃(水解)、二糖或多糖(水解)等。2、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H2、X2、HX、H2O)碳碳三键(H2、X2、HX、H2O、HCN)、苯环(H2)、醛基(H2 、HCN)、酮羰基( H2 、HCN)等。...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完全水解高中阶段能发生水解反应(举些例子)高中阶段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问题1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2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应具有哪些官能团?3举几个例子?_百度作业帮
高中阶段能发生水解反应(举些例子)高中阶段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问题1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2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应具有哪些官能团?3举几个例子?
水解反应分为加碱水解和加酸水解.根据被水解物的性质,水解剂可以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稀酸或浓酸.有机化合物的水解是有机物分子中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水分子的氢原子或氢氧原子团代换的反应.酯类物质,水解生成对应的醇和羧酸卤代烃水解生成醇二糖,多糖的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类蛋白质的水解,生成各种氨基酸生物中学到的消化基本都是水解 :C12H22O11(麦芽糖)+H2O→2C6H12O6(葡萄糖)
1、能发生取代反应的官能团或物质类别有:烷烃以及其他有机物中的烷基部分(卤代)、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硝化、磺化)、醇羟基(钠、分子间脱水、酯化)羧基、酚类、酯基(水解)、卤代烃(水解)、二糖或多糖(水解)等。2、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H2、X2、HX、H2O)碳碳三键(H2、X2、HX、H2O、HCN)、苯环(H2)、醛基(H2 、HCN)、酮羰基( H2 、HCN)等。...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完全水解基于问题导学的问题设计教学案例——“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基于问题导学的问题设计教学案例——“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摘要】:本教学设计主要通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认知规律将所学内容转化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8【正文快照】: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并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探究”的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并感受分析、归纳、综合等方法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培养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阮群;;[J];化学教学;2011年06期
蔡琳娜;;[J];化学教与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淑霞;;[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唐永;朱乐霞;;[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姚如富;;[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宋海南;[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俞晓伦;[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雷金仙;乔金锁;;[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夏宏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夏宏宇;徐汪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程孟琪;[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1期
王凤芝,李德才;[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素霞;苏琼;;[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王菊玲;;[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张景;孙逸寒;;[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吴立成;;[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罗小娟;张景;;[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杨和清;;[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漆仲权;;[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程能发;;[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哈伟;;[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杨喜平;张玉军;刘婕;;[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龙琪;[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张新宇;[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王晶莹;[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黄梅;[D];西南大学;2009年
杨玉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沈亮;[D];苏州大学;2010年
朱蔚雯;[D];苏州大学;2010年
马娟娟;[D];苏州大学;2010年
周晓芸;[D];苏州大学;2010年
张樑;[D];苏州大学;2010年
高松涛;[D];苏州大学;2010年
周小英;[D];苏州大学;2010年
王明立;[D];苏州大学;2010年
黄建华;[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文祥;[J];化学教育;2001年01期
李军;[J];化学教育;2002年01期
夏向东;[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3年12期
邓育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年Z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臻;;[J];成才之路;2009年08期
保志明;;[J];化学教学;2007年10期
张雅静;;[J];化学教育;2010年S2期
吴晗清;李远蓉;;[J];化学教学;2006年12期
周彩昉;;[J];新课程(教研);2010年05期
费泽坤;[J];化学教学;1995年05期
薛香娥;[J];山西教育;2001年11期
郑志祥;[J];中学生理科月刊;2004年06期
许国忠;[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2年19期
王笑坤;;[J];新课程(中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端海;;[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施锦美;沈俊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施锦美;沈俊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岳桦;;[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岳翠贞;;[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戴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邬建忠;;[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田晓燕;;[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韦宇哲;;[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刘艳超;;[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解燕铃;[N];学知报;2010年
山东菏泽第一中学 曲慧;[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延安市北关小学
涂姣玉;[N];延安日报;2007年
广东潮州市湘桥区昌黎路小学 钱瑞扬;[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易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季林波;[N];江苏教育报;2010年
山东省菏泽市教学研究室 吕富蕾 山东省菏泽一中分校 曲慧;[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
孙英俊 杭州市闲林中心小学
胡少亭;[N];中国体育报;2007年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中学 陈凌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北京市延庆县教科研中心
赵方红;[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蒲淑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李锋;[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孟冬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朱德全;[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王兴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李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彭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钟志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刘强;[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陈亮;[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一兵;[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周杰;[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李爱华;[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王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李莉;[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王亮;[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王敬;[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韦丽娟;[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蒋文霞;[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芦明明;[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醋酸铵双水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