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00毫升2mol/L的硫酸溶液加水100ml后,其物质的量ppt浓度是多少?”这个问题我们老师说…………

2mol/L(2)用(1)所配制的稀盐酸50mL恰好与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100mL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混合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是多少?0.1mol.
答案正在加载中。。。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NO2通入过量的NaHCO3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2O2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
A.O2&&&&&&&&&&&&&&&&& B.CO2和O2&&&&&&&&&&&&& C.NO2和O2&&&&&&&&&&&&&& D.NO2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13分)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 HCl 气体溶于63.5mL水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18g/cm3。回答下列问题:(1)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列式计算)&&&&&&&&&&&&&&(2)现需480mL2.0mol/L的盐酸需用量筒量取&&&&&&&&&mL上述盐酸并选用&&&&&&&&&&&&&&mL的容量瓶来配制;若配制过程中洗涤量取上述盐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则所配盐酸的浓度&&&&&&&&&2.0mol/L(填>、<或=)。(3)现取不纯的Na2CO3样品ag(含少量NaHCO3和H2O)于100mL2.0mol/L过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50mL1.0mol/L的NaOH溶液后呈中性。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终得到固体&&&g。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贵州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13分)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 HCl 气体溶于63.5mL水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18g/cm3。
回答下列问题:
(1)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列式计算)&&&&&&&&&&&&&&
(2)现需480mL2.0mol/L的盐酸需用量筒量取&&&&&&&&&
mL上述盐酸并选用&&&&&&&&&&&&&&
mL的容量瓶来配制;若配制过程中洗涤量取上述盐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则所配盐酸的浓度&&&&&&&&&
2.0mol/L(填>、<或 =)。
(3)现取不纯的Na2CO3样品ag(含少量NaHCO3和H2O)于100mL2.0mol/L过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50mL1.0mol/L的NaOH溶液后呈中性。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终得到固体&&& g。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单选题
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NO2通入过量的NaHCO3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2O2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A.O2B.CO2和O2C.NO2和O2D.NO2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制成22.4L的稀盐酸,该稀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 A、1mol·L-1&&& B、0.045mol·L -1&& C、0.45mol·L -1&&&& D、0.5mol·L -1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若将50ml,0.2mol/L的硫酸钠溶液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百度知道
若将50ml,0.2mol/L的硫酸钠溶液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用cv=cv的公式很容易得出答案,答案是0.2mol/L 但是我一步一步来的计算为什么会错?溶质的质量为1.42g根据计算又得Na=0.46gn(Na)=0.46/(23x2)=0.01molc=0.01mol/0.1L=0.1mol/L 为什么会错?
Na=0.46gn(Na)=0.46/(23)=0.02molc=0.02mol/0.1L=0.2mol/L计算n(钠)应该除以钠的分子质量23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硫酸钠的分子式为Na2SO4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那么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稀释到100ml后cV=c'V'0.4*50=c'*100解得c'=0.2mol/L
n(Na)=0.05×0.2×2=0.02V=0.1∴C(Na)=0.02÷0.1=0.2
根据cv=cv也是0.1mol/L啊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00毫升0.3mol/L硫酸钠溶液和50毫升0.2mol/L硫酸铝溶液混合,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百度知道
100毫升0.3mol/L硫酸钠溶液和50毫升0.2mol/L硫酸铝溶液混合,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硫酸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在某100mL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H2SO4物质的量..
在某100mL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向其中加入1.92克铜粉微热,待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Cu2+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5mol/LB.0.3mol/LC.0.225mol/LD.无法计算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n(HNO3)=0.1L×0.4mol/L=0.04mol,n(H2SO4)=0.1L×0.2moL/L=0.02moL,n(H+)=0.04moL+2×0.02moL=0.08mol,n(Cu)=1.92g64g/mol=0.03mol,&&&& 3Cu+2NO3-+8H+=3Cu2++2NO+4H2O&& 3mol&&2mol&&&8mol 0.03mol 0.04mol 0.08mol由反应关系可以看出,NO3-过量,Cu与H+完全反应,则生成的n(Cu2+)=0.03mol,c(Cu2+)=0.03mol0.1L=0.3mol/L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某100mL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H2SO4物质的量..”主要考查你对&&单质铜,氧化亚铜,氧化铜,氢氧化铜,(浓、稀)硝酸&&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单质铜氧化亚铜氧化铜氢氧化铜(浓、稀)硝酸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铜的原子序数29,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IB族。(1)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紫红色固体,密度较大,导电导热性能很好,具有很好的延展性,铜属于重金属、有色金属、常见金属,不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 铜常见的化合价为+1价和+2价①在加热条件下,铜可与多种非金属单质反应。一般来说,遇到氧化性较弱的非金属,铜显较低化合价;遇到氧化性较强的非金属,铜显较高化合价。例如: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 Br2等)生成+2价铜的化合物。如:Cu+Cl2CuCl2&&&&&&&&&&2Cu+O22CuO②铜与酸反应:铜只能被氧化性酸中的中心元素氧化。例如:③铜与盐溶液反应:Cu+2AgClCuCl2+2Ag&铜与铁的对比:
从金属活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可知,金属铁的金属活性比铜强,所以单质Fe可以从Cu的溶液中还原出单质来,例如:&Fe+CuCl2FeCl2+Cu即Fe的还原性强于Cu铜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反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2Cu+O2+2H2SO4(稀)2CuSO4+2H2O注意:从金属活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可知,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但是在有氧气和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反应 铜与铜的化合物之间的转换图:铜的制备和精炼:
(1)工业炼铜法:CuO+COCu+CO2(2)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3)高温炼铜:工业上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铜(粗铜):2CuFeS2+4O2Cu2S+3SO2+2FeO(炉渣)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备注:粗铜中铜的的含量为99.5%-99.7%,主要含有Ag、Zn、Au等杂质,粗铜通过电解精炼可得到纯度达99.95%-99.98%的铜,原理为用粗铜作阳极,失去电子变为Cu2+,用纯铜棒作阴极即可得精铜。氧化亚铜:
氧化亚铜为红色或砖红色八面立方晶系结晶性粉末。相对密度6.0,熔点1235℃。在1800℃失去氧。不溶于水和醇,溶于盐酸、氯化铵、氨水,微溶于硝酸。氧化亚铜的化学性质:
(1)溶于盐酸生成白色氯化亚铜结晶粉末。遇稀硫酸和稀硝酸生成铜盐。在空气中会迅速变蓝。能溶于浓碱、三氯化铁等溶液中。在湿空气中逐渐氧化成黑色氧化铜。(2)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但可溶于浓氨溶液形成无色配合物[Cu(NH3)2]+,其在空气中被氧化为蓝色的[Cu(NH3)4(H2O)2]2+。氢卤酸反应,因生成络合物,不岐化成二价铜和铜,氧化亚铜氧化亚铜可溶于盐酸生成H[CuCl2](氯化亚铜的配合物),也可溶于硫酸及硝酸分别形成硫酸铜及硝酸铜。 知识点拨:
在酸性溶液中岐化为二价铜,说明在溶液中,二价铜离子的稳定性大于一价铜离子,例如氧化亚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铜。知识扩展:氧化亚铜有剧毒,氧化亚铜粉尘在空气中含量达到0.22~14mg/m3时,工作1~2h后会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无力、咽和结膜发红、恶心、肌肉痛、有时呕吐和腹泻、疲乏、体温升高。一天以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但仍无力,头痛,眩晕,脉数加快,淋巴细胞增多。氧化亚铜的慢性中毒表现为:接触铜化合物的工人的局部皮肤、头发及眼结膜有时变成浅黄色或黑绿色,齿龈上有暗红色或绛红色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粉尘刺激眼睛,并引起角膜溃疡。对急性中毒者用一定浓度的K4[Fe(CN)6]溶液洗胃,服牛奶等措施。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0.1mg/m3。可戴口罩、防尘眼镜,穿防护工作服,工作后要洗淋浴。 氧化铜:
(1)物理性质:氧化铜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粉末),能溶于烯酸中,主要用于制造人造丝、陶瓷、釉、电池、杀虫剂,也用于制氢,做催化剂使用。(2)化学性质:①氧化铜有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常温下能与烯酸反应:CuO+2H+Cu2++H2O&&&②氧化铜具有氧化性,加热条件下可以与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CuOCu+H2O&③氧化铜在高温下可发生分解反应:4CuO2Cu2O+O2↑(3)冶炼:一般通过加热分解Cu(OH)2的方式得到CuO,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O+H2O注意: 溶液中的Cu2+常为蓝色(浓CuCl2溶液呈绿色,稀CuCl2溶液呈蓝色),其颜色可作为Cu2+的判断依据。Cu2+与碱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其溶于氨水形成蓝色溶液。氧化铜的特性:
氧化铜和氢氧化铜的性质比较:
例题: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黄铜矿(CuFeS2)、斑铜矿(Cu5FeS4)、辉铜矿(Cu2S)、孔雀石(CuCO3·Cu(OH)2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Cu2S)、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改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O+Cu2S6Cu+SO2↑,反应的氧化剂是Cu2S和Cu2O(3)、二氧化硫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形成酸雨,会对植物和建筑物等造成严重危害;该尾气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写出其中1中酸和1中盐的名称硫酸、硫酸钠。(4)黄铜矿熔炼后得到的粗铜含少量Fe、Ag、Au等金属杂质,需要进一步采用电解法精制。请简述粗铜电解得到精铜的大批量:以硫酸铜-硫酸溶液为电解质。电解时,粗铜(阳极)中的铜以及比铜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进入溶液,不如铜活泼的金属沉入电解槽形成“阳极泥”;溶液中的Cu2+得到电子沉积在纯铜(阴极)上。氧化铜与铜化合物之间的转换图:
需要记住这些单质、化合物的颜色和状态,可以做为实验题的切入点。知识扩展:溶液中的Cu2+常为蓝色(浓CuCl2溶液呈绿色,稀CuCl2溶液呈蓝色),其颜色可作为Cu2+的判断依据。Cu2+与碱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其溶于氨水形成蓝色溶液。反应方程为:CuCl2+2NaOHCu(OH)2↓+2NaCl;Cu(OH)2+4NH3·H2OCu(NH3)4(OH)2+4H2O氢氧化铜:
化学式Cu(OH)2,淡蓝色粉末状晶体,密度3.368g/cm3。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铜和水。微显两性,既溶于酸又溶于氨水和浓碱溶液。氢氧化铜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2.化学性质:Cu(OH)2+2H+==Cu2++2H2O;Cu(OH)2CuO+H2O;Cu(OH)2+4NH3·H2O==Cu(NH3)4(OH)2+4H2O知识点拨:
溶液中的Cu2+常为蓝色(浓CuCl2溶液呈绿色,稀CuCl2溶液呈蓝色),其颜色可作为Cu2+的判定依据。Cu2+与碱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 Cu(OH)2溶于氨水形成深蓝色溶液。硝酸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分子式):HNO3,结构式:HO—NO2。 HNO3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故易溶于水,分子问以范德华力结合,固态时为分子晶体。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油状液体, 开盖时有烟雾,挥发性酸[沸点低→易挥发→酸雾] 熔点:-42℃,沸点:83℃。密度:1.5 g/cm3,与水任意比互溶,98%的硝酸为发烟硝酸,69%以上的硝酸为浓硝酸。 (2)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的一些通性:例如: (实验室制CO2气体时,若无稀盐酸可用稀硝酸代替)②不稳定性:HNO3见光或受热发生分解,HNO3越浓,越易分解.硝酸分解放出的NO2溶于其中而使硝酸呈黄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强氧化性:不论是稀HNO3还是浓HNO3,都具有极强的氧化性,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氧化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 几乎能与所有金属(除Hg、Au外)反应。当HNO3与金属反应时,HNO3被还原的程度(即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程度)取决于硝酸的浓度和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对于同一金属单质而言,HNO3的浓度越小,HNO3被还原的程度越大,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越多。一般反应规律为: &&& 金属 + HNO3(浓) → 硝酸盐 + NO2↑ + H2O &&& 金属 + HNO3(稀) → 硝酸盐 + NO↑ + H2O &&& 较活泼的金属(如Mg、Zn等) + HNO3(极稀) → 硝酸盐 + H2O + N2O↑(或NH3等)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重要实例为:①该反应较缓慢,反应后溶液显蓝色,反应产生的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无色的NO被空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实验室通常用此反应制取NO气体。②该反应较剧烈,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此外,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渐渐变稀,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2、NO等的混合气体。B. 常温下,浓HNO3能将金属Fe、A1钝化,使Fe、A1的表面氧化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因此,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但要注意密封,以防止硝酸挥发变稀后与铁、铝反应。(与浓硫酸相似) C. 浓HNO3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配制而成的混合液叫王水。王水溶解金属的能力更强,能溶解金属Pt、Au。D. 能把许多非金属单质(如C、S、P等)氧化,生成最高价含氧酸或最高价非金属氧化物。例如: E.能氧化某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等,应注意的是NO3-无氧化性,而当NO3-在酸性溶液中时,则具有强氧化性。例如,在Fe(NO3)2溶液中加入盐酸或硫酸,因引入了H+而使Fe2+被氧化为Fe3+;又如,向浓HNO3与足量的Cu反应后形成的Cu(NO3)2中再加入盐酸或硫酸,则剩余的Cu会与后来新形成的稀HNO3继续反应。 F. 能氧化并腐蚀某些有机物,如皮肤、衣服、纸张、橡胶等。因此在使用硝酸(尤其是浓硝酸)时要特别小心,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或肥皂液洗涤。 (3)保存方法:硝酸易挥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而腐蚀橡胶,因此,实验室保存硝酸时,应将硝酸盛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并贮存在黑暗且温度较低的地方。 (4)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 三大强酸:
几种常见酸的比较:
浓硝酸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较:
由铜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浓硝酸被还原为NO2,氮的化合价由+5→+4;而稀硝酸被还原为NO,氮的化合价由+5→+2,由此得出稀硝酸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氧化剂氧化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得电子能力的强弱,而不是本身被还原的程度。实验证明,硝酸越浓,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因而其氧化能力越强。如稀硝酸能将HI氧化为I2,而浓硝酸可将HI氧化为HIO3。硝酸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其还原产物可能有多种价态的物质:等,这取决于硝酸的浓度和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除前面的实例外,锌与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浓硝酸的漂白作用:
在浓硝酸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微热,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氧化漂白)。但一般不用它作漂白剂,因为它还具有强腐蚀性。新制氯水或浓硝酸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不是因为它们的漂白性,而是因为发生了如下的化学反应:这是因为过量的氯水或硝酸又把I2氧化成了HIO3而使试纸褪色的。另外,浓H2SO4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的现象是先变红后变黑。这是由浓H2SO4的强酸性和脱水性造成的(脱水炭化而变黑)。
发现相似题
与“在某100mL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H2SO4物质的量..”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336121502213241913741321017865111用20mL18.4moloL-1的浓硫酸与铜共热一段时间后,滤去多余的铜,再将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测得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18moloL-1,试求:(写出计算过程)(1)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SO2气体多少升;(2)稀释后的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考点:;.专题:.分析:由Cu+2H2SO4CuSO4+SO2↑+2H2O可知,生成的CuSO4的物质的量=生成SO2的物质的量=溶液中SO42-减少的物质的量,则利用反应前后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差来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Cu+2H2SO4CuSO4+SO2↑+2H2O可知,生成的CuSO4的物质的量=生成SO2的物质的量=溶液中SO42-减少的物质的量,(1)n(SO2)=n(CuSO4)=0.02L×18.4&moloL-1-0.1L×3.18&moloL-1=0.05mol,V(SO2)=0.05mol×22.4L/mol=1.12L,答: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SO2气体1.12L;(2)c(CuSO4)=4)V(CuSO4)==0.5&moloL-1,答:稀释后的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oL-1.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计算,明确生成的CuSO4的物质的量=生成SO2的物质的量=溶液中SO42-减少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质的量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