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在哪个校区

时间: 19:24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分隔线----------------------------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资源开发与测绘
矿物加工技术
材料与能源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机电安装工程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动漫设计与制作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会计电算化
艺术设计传媒
装潢艺术设计
矿物加工技术(专科类)培养掌握矿石学基本理论和黑色金属矿物的开采、加工和分析的基本技能,从事冶金矿山矿石深加工、矿物分析、矿物加工现场管理及设备维护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主要课程:机械识图、矿石学基础、采矿概论、球团机械设备、磁电选矿、烧结理论与工艺、尾矿处理与综合利用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科类)专业特色:热处理是机械加工、材料成型和装备制造行业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艺。我国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熟悉金属材料的应用及零件设计时的合理选材,并能正确掌握金属材料和零部件常规热处理生产操作、工艺开发、力学性能检测及金相分析、热处理设备使用及维护、生产管理与组织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类机械制造业及相关的航空航天、汽车、轻工、仪表、冶金等工程领域从事热处理操作、工艺开发、生产管理、设备维护、材料检验分析及营销工作等。已就业企业有:武钢、宝钢、沙钢、北海诚德、江西铜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冶金技术(专科类)培养具有现代冶金技术知识,掌握钢铁冶金生产设备、工艺与操作及冶金产品质量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数据库与程序设计、物理化学、冶金原理、冶金炉热工基础、质量管理、网页制作、金属学及热工处理、钢铁冶炼工艺、炉外精炼、连铸工艺、现场管理、品种质量等。环境艺术设计(专科类)环境艺术设计:培养具有现代审美能力,室内外设计能力和基本的装饰技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从设计到施工的整个工艺流程,具有实践能力和有设计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计算机基础、书法、国画、园林艺术、装修艺术、计算机绘图、模型制作、饰面水泥工、施工管理与工程预算等。建筑工程技术(专科类)建筑工程技术:培养具有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能力;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工程测量和建筑工程施工技能,较熟练掌握建筑工程组织管理的整个工作程序,达到“会施工、能管理、懂设计、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电工、施工与测量、计算机应用、施工管理与工程预算等。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科类)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培养掌握现代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常用的空调设备与系统的工作原理、构造和性能,具有通风与空调领域操作、管理、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等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AutoCAD基础、建筑设备与识图、热力基础、流体力学、制冷技术、空气调节技术、制冷空调高速原理及维修、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及维护、管道施工技术等。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学校公布的数据为准!...
------分隔线----------------------------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高考信息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67-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姝︽眽,67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67-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_文档下载_文档资料库
当前位置: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重点专业三 项目组 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长:韩森和副组长:柳惠(国营七一○厂模具分厂厂长) 董晓华(国营七三三厂模具分厂厂长) 成 员:鲜勇(武汉汽轮发电机厂锻冶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陈凤兰(国营七一○厂高级工程师) 欧阳德祥 刘旭华 熊海涛 张四新 陈峰 王立华杨志立 张绪祥 应文豹 彭荣利 谢国峰 陈建武 雷宁容 刘旭 一、建设基础 (一)区位和产业优势及人才需求分析 1.区位和产业优势 模具工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 按总量排名, 我国模具位居世界第三, 在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生产的模具有些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 成为了世界模具制造基地。 湖北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十五”“十一五”期间,一批模具 、 重点建设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家和湖北省技术改造专项计划。目前,模具及 模具标准件生产厂家以武汉为中心遍及全省各地,基本形成了武汉以机械、 汽车、轻工和电子模具为主,十堰、襄樊、随州以汽车模具为主,鄂州、 黄石以塑料模具为主,荆州、宜昌以轻工、军工模具为主的格局。据统计, 湖北省内约有 200 多家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在光谷中心有武汉邮 电科学院、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国营 710 厂、国营 733 厂、凡谷电子、 中芯国际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2007 年富士康集团开始在光谷中心建立富 士康工业园,主要生产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器和精密模具,拟投资 10 亿美 元,产值 550 亿,三年后,将追加 30 亿美元进行扩展。2007 年员工达 1.5 万人,远期达 15~20 万人。该集团具有本专业所包括的冲压、塑压生产及 冲塑模具制造,其模具制造设备、技术力量雄厚;神龙汽车公司是中国轿 车生产的主要厂家之一,到 2010 年将在武汉形成年产汽车 60 万辆以上规 模的汽车生产基地, 模具配套生产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台湾瑞利已投资 2800 万美元动工兴建汽车模具项目,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汽车模具及冲 压件项目也已开始动工兴建;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将建立精冲模具制造 加工中心,并与美国科尔亚洲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武汉东风科尔模具标准件 有限公司;随着世界汽车巨头 PSA、日产、本田以及中芯国际、富士康集团 等企业齐聚武汉,未来五年内武汉市政府将投资 800 亿元全力打造“武汉 制造” ,武汉已成为首批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这种区位和产业优势 为模具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生产性实训实习以及就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2、人才需求分析 为准确把握区域内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本专业以“武汉?中国 光谷”为核心,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 区为重点,包括武汉及周边地区开展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同时,对省属高职院校同类专业进行了调查,以此作为专业建设和高技能 人才培养的依据。 被调研的企业有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汉重 型机床厂、国营 733 厂、国营 710 厂、武汉龙安集团公司、凡谷电子、鄂 丰模具有限公司、武汉盟达科技公司等共计 9 家,其中模具类企业 2 家, 汽车类企业 2 家、电子类企业 3 家,机械类企业 2 家;调研的对象包括企 业高层、人力资源主管以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和技术骨干,具有一定的代表 性。调查方法采用问卷与座谈相结合。 调查结果显示,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的高职毕业生比例最高。人 才现状统计见表 4.1-3.1。表 4.1-3.1 人才现状统计表学历状况 调查范围 本科 高职 模具高技能 人才需求 中职及 模具 模具加工 模具装配 市场营销 预测 以下 设计 机床操作 30% 22% 49% 20% 9% 2100 工作岗位类型武汉?中国光谷地区15%55%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2%53%25%12%62%20%6%3500武汉及周边地区12%50%38%30%34%26%10%6300企业期望高职毕业生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纪律、忠 诚度、责任心和职业发展能力;熟练的专项职业技能,包括:冲塑模具设 计、模具加工机床操作、模具装配调试、模具产品营销。未来 5 年,相关 岗位需求量约为 5 万人。 全省高职院校开设同类专业的学校共有 34 所。 被调研的鄂州职业大学、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开 放职业学院等 5 所学院,平均每校每年的毕业生约 160 人。按目前的招生 规模,全省 34 所学校模具专业的毕业生每年约 6000 人,其中相当一部分 去省外发达地区就业。总体看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旺盛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办学环境,成为本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强有力的 依托。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坚持立足湖北、面向中西部、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一懂两会” (懂冲塑模具设计、会进行冲塑模具制造、会经营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毕业生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模具加工设 备的调整与操作,生产、技术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经过理论教学和 实践实训,学生可以获得 1 个以上由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 定中心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如 CAD 中级操作员资格证书、数控加工中、 高级资格证书、模具钳工中、高级工资格证书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服务面向和培养目标见表 4.1-3.2。表 4.1-3.2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服务面向和培养目标服务面向 就业岗位 培养目标 岗位证书 机械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行业、轻工行业 模具设计、模具加工设备操作、生产工艺编制、模具装配、产品质量检验、售后 服务、经营管理 “一懂两会” (懂冲塑模具设计、会进行冲塑模具制造、会经营管理) CAD 中级操作员资格证书、数控加工中、高级资格证书、模具钳工中、高级工资 格证书等专业群相关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三)专业优势与特色 1.具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本专业从 2001 年开始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体采用 两种模式:一是利用暑假,组织二年级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提供交通费、 食宿及生活补贴,并现场考察学生综合表现,经双向选择,企业向被录用 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二是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校企共同研究教学计划,企业提供部分设备和师资,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 与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情况见表 4.1-3.3。表 4.1-3.3 企业名称 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荣兴五金厂 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解放军 7435 工厂 东莞荣兴五金厂 武汉长航集装有限公司 东莞荣兴五金厂 “订单式”人才培养情况一览表 人数 34 37 28 35 41 18 482.采取了“单元一体化”教学模式 从 2004 年起,本专业开始探索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逐步 形成了将教学、实训、生产融为一体的“单元一体化”教学模式。本专业 所采用的“冲塑模具单元一体化”教学, 在时间上将该专业教学模块在一 段时间内集中完成;在空间上将教室与实验室、实训场地结合形成专业教 室;在教学方式上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融为一体;在内容上将冲、塑模 具拆装、冲塑压设备、冲塑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理论教学、冲塑模具课 程设计、模具制作实训、模具钳工资格考证培训综合在一起,形成工作任 务为导向,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程与职业资格培训相互融通的教学单 元。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模具单元一体化教学改革” 于 2005 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并已被许多高职院校采 用。 3、初步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本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 48 人,其中正高职称 2 人,副高职称 27 人, 硕士 12 人。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历和从企业调入的工程技术人员 26 人;模具考评员 10 人,高级考评员 5 人;兼职教师中聘请企业技术能手 5 名; 双师素质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42%, 初步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4、专业及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初见成效 2000 年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一批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4 年 获湖北省重点专业称号。在改革过程中积极进行课程综合化探索,取得初 步成效。其中《冲塑模具》已经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模具 CAD/CAM》已 经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本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教材建设和教研活动。近年来,专业教师先后编 写出版高职教材 12 本,其中《模具钳工训练》和《逆向工程综合技能实训》 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基本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 5、初步建立了集实训、加工和培训考证为一体的模具实训室 (1)在模具实训室可以进行模具零件的制作、装配、调试、试模等模 具制作的全过程。 (2)模具实训室可用于对外模具加工。 (3)模具实训室也是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的武汉职业技能鉴 定所,职业技能鉴定所内,有普通车工、模具钳工、数控车床加工、数控 铣床加工、加工中心、电工、CAD 等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现有考评员 10 人(高级考评员 5 人) 。 6、人才培养质量认同度较高 为了客观评价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了解专业教学与就业市场及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近年来,在学院统一组织下,本专业分别对 区域内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国营 733 厂、国营 710 厂、鄂丰模具有限 公司、武汉盟达科技公司等 5 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对 150 名毕业 生进行了跟踪调研。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态度、 专业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超过 90%;95%的学生认为, 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及综合能力能满足岗位需要,70%的学生 实现了对口就业或者在所学专业相关领域就业,并对自己就业的单位及薪 酬表示满意,以武汉市为例,本专业 30%的毕业生顺利进入武汉神龙汽车 有限公司、国营 733 厂、国营 710 厂、鄂丰模具有限公司、武汉盟达科技 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平均初职收入为
元/月,最高的月薪可 达 2000 元。企业问卷调查结果见图 4.1-3.1基本满意 26.3%不满意 5.4%很满意 21.3%满意 47%图 4.1-3.1 “你认为高职毕业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是否适应岗位需要”的问卷调查结果 (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模具专业服务地方经济 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还有 一定的差距。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基于工作过程 导向的课程和教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2.实训条件与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群实现生产性实训的要求还不相适 应,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3.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需要加强教师的培养,实现知识、技术 的更新和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能工巧匠充实本 专业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4.需要进一步加强产学合作,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 质量评价和监督等全过程。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托武汉?中国光谷和“1+8 武汉城市经济圈”发达的机械、电子、汽 车、轻工等产业,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改革、生产性实 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起示范作用,成为湖北乃至中西部地区模具制造业高技 能人才培养基地。 (二)具体目标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课题研究 完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 践》的课题。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一年 完成基本技能的培养,一年完成专业技能的培养,半年基本完成专业综合 技能的培养,半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后具备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 顶好岗的岗位工作能力。 进一步完善将教学、实训、生产融为一体的“单元一体化”教学模式, 提高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规模。 2008 年应届毕业生中,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比例达到 40%,顶岗实习半 年以上的学生比例达到 100%,模具钳工高级工比例达到 10%,数控高级工比 例达到 10%。 2009 年应届毕业生中,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比例达到 50%,模具钳工高 级工比例达到 20%。 (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积极开展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重构和创新,深 入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建设等相关课题研究,制订 5 门专业核心课程 的课程标准,建设 5 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1 门省级精品课程《模具 CAD/CAM》 ,完善国家级精品课程《冲塑模具》 。完成 8 门课程的课件开发和 工艺素材库的建设,建设 4 门网络课程。出版《模具钳工训练》 (国家级十 一五规划教材)《逆向工程综合技能实训》 、 (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塑 、 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 CAD/CAM》 、 、 等 5 本教材。 2.师资队伍建设 在建设期内,通过培养,建设一支由专业带头人 3 名、骨干教师 6 名 和具有双师能力的教师组成老中青结合的专业化、职业化、 “双师”化的品 质优秀的教学团队。 “专业化”是指教师能站在模具技术的前沿,掌握最新 的知识和技术; “职业化”是指教师具备能够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 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 “双师化”是指教师能进行理论教学、实训指导,并 能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和服务。 有针对性的选送 5 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到高校进修,提高实践和 教学能力,提升“双师”素质。 聘请 3 名企业技术权威、技术大师轮流进行技术讲座,每人每年 3 次。 长期聘请企业的 20 名能工巧匠、技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在学生顶岗实习 时,从企业聘请 50 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并进行现场教学。为 了对企业技术权威、技术大师、能工巧匠、技师进行跟踪管理和筛选,建 立企业教师及专家资源库。 3.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以现代制造技术中心为基础,建设体现生产性特征的模具实训基地。 模具实训基地包括扩建模具制作实训中心、新建生产性实训中心、扩建逆 向工程实训中心、扩建 CAD/CAM/CAE 软件应用实训中心、新建现代化模具 陈列室。引入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模具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制定各实训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开发实训指导手册,完 善实践教学文件。深化实训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模式、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依托湖北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稳定 10 家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与富士康等大型企业合作新增 5 家校外实训实习基 地。形成以校内模具实训基地为主体、校内外结合、满足“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式和“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的实训网络。 4.其他 (1)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建设 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两课”教学突出针对性和实效 性。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紧密结合。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鼓励学生“工学结合” ,利用假期到企业勤工俭学,开展社会实践 活动。建立和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制度,每年开展多项技能大赛,通过创新 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2)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为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强调教学过程管理,完善相应的激励机 制,并修改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对课程教学从教学设计、教 学实施、教学效果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探索并建立、健全适合本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及监控的制度和运 作机制。 采用 ISO 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发挥本专业 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 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对口支援服务 服务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重点支持新疆、西藏等地区,积极推动这些 地区的职业教育。对口支援西部 2 家以上高职同类院校,定期开展教学交 流活动,2008 年培训教师 2 人,2009 年培训教师 4 人。 (4)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 加大在专业及专业领域的社会培训、科技研发、技术咨询、信息服务 等社会功能。 为武汉及周边地区院校培训学生 500 人次/年, 为社会培训 100 人次/年。 5.专业群建设 通过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有效地探索制造类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规律和途径,对制造类专业的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引领作用。与数控技术专业优势互补,共同带动机 械设计与制造、工业造型设计等专业,建设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提高专 业整体水平。专业群各专业资源共享,在师资队伍方面,通过培养,两个 专业各具有 1 名专业带头人、2 名骨干教师。每年安排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经 验交流、研讨会议,到企业培训 4 人次,到 2009 年师资队伍中 70%教师具 备“双师”素质,从而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具备“双师”素质与“双 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建成 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2 门: 《机械制造技术》 (机类)和《机械制造工艺》 ,并编写相应的课程大纲、 教案、课件、考核标准及教材。 三、建设内容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 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等相关课题研究,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带动专业群的建设。通过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将本专业毕业 生培养成为“一懂两会”的高技能人才(懂冲塑模具设计、会冲塑模具制 造、会经营管理) 。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培养模式 创新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 一年完成基本技能的培养,一年完成专业技能的培养,半年基本完成专业 综合技能的培养,半年在企业顶岗实习。使毕业生具备上岗就能顶岗、顶 岗就能顶好岗的岗位工作能力。 以湖北现代制造职教集团为平台,与富士康等先进企业合作,将企业 人力资源开发与学校专业教学结合,明确岗位描述和职业要求,借鉴顶层 设计思想,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具体做法:一是利用校内模具实训基地模拟真实生产 流程,进行模具 CAD/CAM 软件应用、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等能力训 练,开展现场教学,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二是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 式,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参与真实生产和管理,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 角色转换。 完善模具“单元一体化”教学,将过去的模具拆装、专业实习、模具 设计理论教学、模具课程设计、模具制作及 CAD/CAM 全部结合在一起进行 “一体化”教学。让学生进行冲塑压产品工艺设计、利用 Pro/E 等计算机 应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编制模具零件工艺、进行模具制作实训,集教、 学、练、生产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设计和制作的动手能力。 (2)课程体系的重构 通过毕业生信息反馈、走访企业调查、行业专家等渠道广泛搜集信息,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聘请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体系,参与课程体系的 研究,共同开发课程。教学研究课题见表 4.1-3.4。表 4.1-3.4 项目名称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专业课 程体系的重构和培养模式创新的研 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订单式)教 学环节管理机制研究与实践》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职模具专 业教学标准研究》 教学研究课题一览表 2008 年 完成开题报告、 调研报告 完成开题报告、 调研报告 完成开题报告、 调研报告 2009 年 完成总结报告、 课题结题 完成总结报告、 课题结题 完成总结报告、 课题结题 负责人 韩森和刘旭华 欧阳德祥通过对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确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 目标,进而确定本专业所需的课程,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高技能 人才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见图 4.1-3.2。 人才培养目标懂 设 计会 制 造会经营工 作 过程产品测绘产品造型模具设计工艺编制机床操作装配试模验收交货市场营销知 识、 技 能、 素质 目标 分解知 识 目 标:机械制 图、公差配 合、技术测 量、材料 技 能 目 标:会手工及 CAD 绘图、会 应用 CAE 软件 素 质 目 标:细致知 识 目 标:机械设计 基础、计算机 数字建模、计 算机绘图 技 能 目 标:会应用 CAD、 Pro/E 软 件 素 质 目 标:创新知 识 目 标:机械制 图、 公差配合、 机械制造技 术、 工程材料、 机械设计基 础、计算机应 用软件、冲压 工艺及模具设 计、塑料成形 工艺与模具设 计 技 能 目 标:懂冷冲、 塑料模具设计 素 质 目 标:严谨、经 济、环保知 识 目 标:机械制 图、公差配 合、工程材 料、普通和数 控机床加工、 机械制造技 术、模具制造 工艺 技 能 目 标:会编制工 艺卡;检验指 导书 素 质 目 标:条理、经 济、环保知识目标: 机 械制图、公差配 合、技术测量、机 械制造技术、 模具 零件工艺、 普通机 床操作、 数控机床 操作与编程、 电工 电子技术 技能目标: 会 操作钳车铣刨磨 机床、数控机床、 热加工;会应用 CAM 软件加工编程 素质目标: 协 作、安全知 识 目 标:冲压、塑 料成形工艺; 机械制图、机 械制造技术、 机床操作、模 具制造工艺、 模具钳工知 识、钳工操作 技能标准化 技 能 目 标:会压力 机、注塑机操 作;会编制成 型工艺卡 素 质 目 标:细致、毅 力知 识 目 标:质量验收 标准、验收方 法、制图、公 差配合、技术 测量 技 能 目 标:会应用质 量管理标准 素 质 目 标:质量意识知 识 目标:企业 管理、市场 营销、模具 成本与估价 技 能 目标:会企 业经营管理 素 质 目标: 沟通、 营销、企业 文化支撑课程思想政治、体育、英语、职业生涯规划、钳工训练、 、机械制图及CAD、计算机数字建 模、计算机应用软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 加工与编程、电工电子技术、模具成本与估价、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图 4.1-3.2 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具专业课程 思想政治、体育、英语、职业生涯规划、钳工训练、 、机械制图及CAD、计算机数字建模、计算机应用软件、公差 配合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电工电子技术、模具成本与估价、 企业管理、市场营销2.专业教学标准 通过毕业生信息反馈、企业调查、行业专家座谈等渠道广泛搜集信息,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入学标准、学习年限、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范围、 人才规格、技能要求、专业(实训)课程、课程结构、实验实训条件、师 资队伍等方面加强研究,完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标 准研究》课题,经专家论证,制定本专业教学标准。 3.课程标准的研究 通过毕业生信息反馈、走访企业调查、行业专家座谈等渠道广泛搜集 信息,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 程内容和要求、考核要求和方法、教材编写、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课程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加强研究, 制订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 、 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作实训》《模具 CAD/CAM》《模具制造工艺》 、 、 、 5 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4.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重构为主线,建设《塑料成型工艺与 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作实训》《模具 CAD/CAM》 、 、 、 、 《模具制造工艺》等 5 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与企业共同开发,完善国家 级精品课程《冲塑模具》 (单元教学) 。2009 年将《模具 CAD/CAM》建成省 级精品课程。 5.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材建设 与企业共同编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材,主编并 出版《模具钳工训练》和《逆向工程综合技能实训》2 本国家“十一五”规 划教材和其它专业教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进度见表 4.1-3.5。表 4.1-3.5课程和教材名称 《模具 CAD/CAM》 课程 《模具 CAD/CAM》 教材 《冲塑模具》 (单 元教学) 《冲压工艺及模 具设计与制造》 《塑料成型工艺 与模具设计》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进度表2009 年 建设内容 建成省级精品课 程 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 完善提高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合作单位 武汉盟达科技有限公 司 武汉盟达科技有限公 司 国营 733 厂、710 厂 国营 733 厂、710 厂 武汉塑料股份有限公 司、国营 733 厂 负责人 张四新 张四新 韩森和 韩森和 欧阳德 祥2008 年 建设内容 确立课程标准,确定 编写框架和课程内容完善国家精品课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6.课件开发 针对本专业课程体系开展课件开发, 完成专业核心课程与主干课程 《塑 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作实训》《模 、 、 、 具 CAD/CAM》《机械制图》《模具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技术》 、 、 、 (模类)《机 、 械设计基础》等 8 门专业课程的课件开发。 7.网络学习课程开发 针对本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网络学习课程,建 设 4 门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内容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学习参考资 料目录、习题库,具备网络交互功能,如授课、答疑、在线测试等。 8.工艺素材库建设 完成《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 、 、 作实训》 、 《模具 CAD/CAM》 、 《机械制图》 、 《模具制造工艺》 、 《机械制造技术》 、 《机械设计基础》8 门课程的工艺流程与操作素材库建设。工艺流程与操作 素材库包括音像素材、实物图片、工艺流程、Flash 动画等。素材库内容覆 盖相关课程的全部教学知识点,可在一定权限范围下载、复制。 9.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 深化实训教学改革, 进一步完善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 、 引入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立生产性实训环 境;制定各实训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开发实训指导手册, 完善实践教学文件;进一步完善已建立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 (二)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按照先进性、生产性、共享性、持续性和动态发展的原则,建设体现 生产性特征的模具实训基地。模具实训基地包括模具制作实训中心、生产 性实训中心、逆向工程实训中心、CAD/CAM/CAE 软件应用实训中心和现 代化模具陈列室等五部分。依托湖北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稳定 10 家实 习实训基地,与富士康等大型企业合作新增 5 个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以校内 模具实训基地为主体,校内外结合,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一 体化”教学模式要求的实训网络。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1)扩建模具制作实训中心 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 课程实施及培养模式的要求,按照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流程,以现代制造 技术中心为基础,科学调整、合理整合现有实训资源,扩建模具制作实训 中心。 模具制作实训中心现有普通车床、普通卧式铣床、普通工具铣床、数 显立式铣床、数显工具铣床、普通万能外圆磨床、普通平面磨床、普通工 具磨床、模具工具磨床、普通刨床、立式钻床、液压弓锯机各 1 台,普通 台式钻床 4 台,热处理炉 1 台,慢走丝线切割机床 1 台,线切割机床 7 台, 电火花机床 5 台等设备。这些设备与学校金工实习中心资源共享。 近几年,本专业每年的招生规模为 200 多人,教学条件不能完全满足 学生的模具制作实训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模具制作实训,实现生 产性实训环境教学,拟增购以下设备:数控精密磨床 1 台,小型成型磨床 3 台,外圆磨床、平面磨床、模具工具磨床各 1 台,普通车、铣、刨床共 5 台;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各 1 台,模具制作工量具 50 套。 通过建设,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验收,保证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 规范;完善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经过生产性模具制 作实训,使学生的模具钳工中级工考证通过率达 60%,高级工考证通过率 达 15%。 (2)新建生产性实训中心 模具实训基地现有注射机 1 台,冲压机 2 台,主要用于给学生讲解机 床结构、工作原理,设备与模具的装配关系,对学生制作的模具进行试模。 由于设备少,不能进行生产性实训,为此,拟增购以下设备:冲压机 5 台, 液压机 1 台,数控注射机 4 台,双色注射机和翻转合模机各 1 台,塑料干 燥混色机和粉碎机各 1 台,数控冲床和高速冲床各 1 台,数控折弯机和数 控剪板机各 1 台。 通过建设,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验收,保证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 规范;进行生产性实训,学生在生产实训中心完成模具试模、产品零件的 生产工艺编制、产品零件加工、产品质量检验、设备维护保养等全过程工 作;引入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实训管 理制度和生产管理制度;对外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工作,使生产性实训中 心具备实训教学、模具制造和冲塑压零件生产能力,运行良好,具备自我 造血功能。 (3)扩建逆向工程实训中心 逆向工程实训中心现有三坐标测量仪 2 台和快速原形机 1 台,由于有 些配套附件没有配齐,同时设备使用的相关软件也已过时,需要进行技术、 功能升级。因此,拟对这些设备进行软件升级并增购配套附件,另外增购 三维激光扫描仪 1 台。 通过建设,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验收,保证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 规范;完善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经过生产性实训, 培养学生的产品设计与造型能力;本中心与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实现资源共 享;同时对外开展逆向工程、工业产品造型等技术服务。 (4)扩建 CAD/CAM/CAE 软件应用实训中心 CAD/CAM/CAE 软件应用实训中心现有 MASCAM、Pro/E 软件和配套 的计算机 50 台,但计算机是 2003 年采购的,性能过时、运行缓慢,急需 更新换代。为了适应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拟购买 UG、DYNA FORM、 MOLD FLOW 软件各 1 套(各 50 节点) ,专用计算机 100 台,建成一个能 开展 MASCAM、Pro/E、UG、DYNA FORM、MOLD FLOW 等 CAD/CAM/CAE 软件应用实训、软硬件条件一流的软件应用实训中心。 积极开展模具 CAD/CAM/CAE 应用实训、模具结构设计实训等实训教 学,使学生在设计、模拟和制作的全过程中得到系统训练。继续开展 CAD 中级证考证工作,使学生 CAD 中级证书获证率通过率达 98%。对外开展模 具 CAD/CAM/CAE 的培训、生产等技术服务。 (5)新建现代化模具陈列室 为便于学生分析典型模具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教学效果,拟新建现代化模具陈列室,购置冷冲压和注射模的典型模 具模型各 30 套左右、冲压自动化送料机构模型 5 套、冲压自动化排料机构 模型 4 套,以及相配套的演示动画,购置投影仪 1 台和陈列柜 1 套。 模具实训基地增购设备清单见表 4.1-3.6。表 4.1-3.6 模具实训基地增购设备清单 实训室 模具制 作实训 序号 1-1 1-2 设备名称 外圆磨床 平面磨床 规格型号 M M7125-2 数 量 1 1 单价 10 6 金额 10 6 功能 用于模具零件的 加工、模具的装 实训室 中心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小计 2-1 2-2 2-3 2-4 2-5 2-6 2-7设备名称 模具工具磨床 小型成型磨床 精密数控磨床 普通车床 普通车床 普通铣床 普通铣床 普通刨床 普通钻床 数控车床 数控铣床 模具制作工量 具 开式可倾压力 机 开式可倾压力 机 开式可倾压力 机 四柱液压机 数控冲床 高速冲床 数控折弯机 数控剪板机 数控注射机 数控注射机 数控注射机 数控注射机 双色注射机 翻转合模机 塑料干燥混色 机 塑料粉碎机 三坐标测量机 升级规格型号数 量 1 3 1单价 8 5 20 5 8 8 12 5 0.25 14 22 0.1金额 8 15 20 5 8 8 12 5 2 14 22 5 140功能 配、调试等模具制 作实训和对外进 行模具加工服务。CY6125 CY6150 X62W X531 1 1 1 1Z512B/Z8 1 1 50J23-16 J23-40 J23-63 YDH32-100 DSC-P10 TJS-25 ZYB63 QC12K HTF60W1-Ⅱ/J5A HTF90W1/J5A HTF160W1/J5A HTF280W1/J5A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 2.5 3.5 8 18 20 8 12 12 14 17 27 45 25 0.5 1.52 5 3.5 8 18 20 8 12 12 14 17 27 45 25 0.5 1.5 218.5 用于技术测量、逆 向工程、工业产品 用于冲塑压零件 的加工、生产性专 业实训。生产性 实训中 心2-8 2-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小计NPM-25-SD NPCY-30J1 1逆向工 程实训3-22510 实训室 中心序号设备名称 快速原型机升 级 三维激光扫描 仪 UG、DYNA FORM、MOLD FLOW 软件各 1 套(各 50 节 点) 计算机规格型号数 量 1单价金额功能 设计造型的实训 和对外技术服务。3-3 3-1 小计5 605 60 75600Ⅱ1CAD/ CAE/ CAM 软 件应用 实训中 心4-1164644-2 小计 5-0 5-1 5-2 5-31000.3535 99用于利用计算机 软件进行产品造 型、模具设计、成 形过程分析和加 工编程实训和对 外技术服务。模具陈列室 模型设计 模型制作 模型动画 冲压自动化送 料机构 冲压自动化排 料机构 投影仪 陈列柜 拆装模具 60 60 60 5 4 1 1 40 0.05 0.15 0.1 0.6 0.25 2.5 2 0.15 3 9 6 3 1 2.5 2 6 32.5 液压试验台 机械制造技术 陈列室 5 7 35 用于学生进行液 压实验 用于学生掌握车 床、铣床、工装、 夹具的结构及工 作原理 用于模具拆装、模 具动画演示、实物 观摩,使学生了 解、掌握模具或机 构的结构及工作 原理。现代化 模具陈 列室5-4 5-5 5-6 5-7 5-8 小计 7-1专业群7-2 小计11010 45合计610通过建设,建成集生产、实训、研发和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为一体的 模具实训基地,使学生的生产性实训比例占实验实训的 80%。 通过建设,提升模具实训基地辐射能力,以服务湖北为主,辐射中西 部地区。并与企业合作,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为企业提供工 艺设计和模具设计及模具零件的加工等服务;与兄弟院校共享模具实训基 地教学资源,为区域内院校提供实训服务。 2.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依托湖北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稳定现有的 10 个校外实习基地, 与富士康等大型企业合作, 新增 5 个校外实习基地 (2008 年增加校外实训基地 2 个,2009 年增加校外实训基地 3 个) ,使校外实训基 地达到 15 个,并建立起互惠互利的长效合作机制,保证正常的专业实习和 100%的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新增校外实习基地见表 4.1-3.7。表 4.1-3.7 序号 1 2 3 4 5 校外实习基地名称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深圳格力浦公司 广州合力模具厂 上海新奇电器公司 富士康集团(武汉)新增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目标要求 熟悉冲塑压生产过程、 模具安装调试方法、 冲塑压工艺、冲塑模具结构 熟悉冲塑压生产过程、 模具安装调试方法、 冲塑压工艺、冲塑模具结构 了解模具加工设备的特点及加工范围、模 具零件的加工过程、模具装配及调试方法 熟悉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 熟悉模具加工设备的特点及加工范围、模 具零件的加工过程、模具装配及调试方法实习内容 冲压、 塑压生产 冲压、 塑压生产 模具生产 数控加工 模具生产(三)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本专业“一懂两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面推行以工作过 程为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计划用两年 时间,培养、建设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具有“双师”素质的教 师组成的专业化、职业化、 “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中“双师” 素质教师比例达到 80%。 聘请企业技术权威、 技术大师到学校定期开办讲座、 举办技能演示与观摩;长期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技艺高超的技师 20 人到学 校做专业实践指导教师;聘请顶岗实习指导教师 50 人。通过建设形成专兼 结合、校企结合的建设队伍,能够完全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实施及 培养模式的要求。 1.培养专业带头人 (1)建设标准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技术过硬、有影响力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具有 高级职称,有五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有五年以上教学工作经历。 专业带头人能承担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教学方案设计,培养青年教师, 为企业提供服务,主持或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或担任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负责人,发表研究成果或高职教研论文,主编教材等。 (2)建设措施及目标 从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中选拔 3 名专业实践能力强,教学科研基本功 扎实并熟知模具技术前沿动态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安排其 赴德国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回国后举办培训讲座,带动本专业的 专业建设,提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报告 1 份,并安排到企业累计研修 2 个月,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及管理等方面的研修,承担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方案的制定及专业评价标准的开发,主持 1 门优质核心课程开发, 指导 2 名专业教师,开展专业讲座 2 次/年。 2.培养骨干教师 (1)建设标准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技术过硬的实用人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 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有五年以上教学工作经历。 骨干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教学方案设计,培养青年教师、为 企业提供服务、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或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发表有 一定研究成果的高职教研论文等。 (2)建设措施及目标 从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中,选派 6 名专业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到新加坡 或澳大利亚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回国后举办培训讲座,带动本专 业的课程建设,并提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报告 1 份;参加国内外学术 研讨会 3 人次;到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 七一○厂等企业研修累计 1-2 个月,提交研修报告 1 份;每人建设 1 门核 心课程。 3.聘请企业的技术权威、技术大师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举办技能演 示与观摩 (1)任职条件 具有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或一定技能特长的技师;在模具制造或模 具应用企业从事过职工培训工作并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在模具设计与制 造方面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 (2)建设措施及目标 每年从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 厂等企业聘请技术权威或技术大师 3 名给学生讲课、开设技能演示观摩课, 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了解模具的发展方向及模具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 和新材料。讲座每月不少于 1 次。 4. 长期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 技艺高超的技师到学校做专业实践指导 教师 (1)任职条件 在模具制造或应用企业从事过职工培训工作并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 能胜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和实训指导工作。 在模具制造或应用企业从事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等工作的一线技能人 才和技术管理人才,具有 10 年以上工作经历。 (2)建设措施及目标 每年从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 厂等企业聘请能工巧匠 20 名,指导生产和模具制作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实 际动手能力。 5.顶岗实习指导教师 (1)任职条件 在模具制造或应用企业从事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等工作的一线技能人 才和技术管理人才,具有 5 年以上工作经历和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2)建设措施及目标 在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聘请指导教师 50 名,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并进行 现场教学,以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使学生向职业人转变。 6.本专业其他教师“双师”素质培养 (1)建设标准 职业经历:在本专业担任 2 年以上的专业基础或专业课。 参与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教学方案设计,为企业提供服务、参与院级 以上科研项目或院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发表研究成果或高职教研论文等。 (2)建设措施及目标 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宽松环境,鼓励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到高校研修, 提高教学能力,取得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证书;对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 任教的教师安排到模具设计制造或应用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重点培养 5 名教师。 7.来自企业教师及专家库建设 依托湖北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中企业专 家在企业教师及专家库建设中的作用,推荐所在企业技术权威、技术大师、 能工巧匠、技师,从国营 710 厂、国营 733 厂、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湖北 4404 厂、华中数控股份公司、武汉凡谷电子有限公司、东风模具冲压技术 有限公司、湖北鄂丰模具有限公司、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富士康 集团武汉公司、武汉盟达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中聘请的 高级工程师、技师作为企业兼职教师,建立 220 人的企业兼职教师及专家 库。 (四)其它方面建设 1.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建设 (1)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 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两课”教学突出针对性和实效 性;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紧密结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 注意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让 学生熟悉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方式;培养学生爱护集体财产和工作环境的 良好习惯;在综合实训中培养学生全局观念、协作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生产一线需 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作用 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勤工俭学,开 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课程和企业联合培养课程进行学分置换。在已举办 三届技能运动会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制度,每年开展多项 技能大赛,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 神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2.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为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强调教学过程管理,完善相应的激 励机制,并修改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对课程教学从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探索并建立、健全、完善适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及监控的制 度和运作机制。 (1)建设目标 采用 ISO 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发挥广大教 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 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满意度达 95%以上,用人 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达 95%以上。 应届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获证目标见表 4.1-3.8。每个学生都要获得 1 个以上由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岗位资格证 书。表 4.1-3.8 应届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获证目标 内 容 2008 年(%) 2009 年(%) 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比例 顶岗实习学生比例 CAD 中级证书获证率 数控中级操作工证书获证率 数控高级操作工证书 模具钳工中级操作工证书获证率 模具钳工高级操作工证书获证率40 100 96 40 10 50 1050 100 98 60 15 60 15(2)建设措施 ① 对现有教学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② 建立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理论和实践教学基本文 件,强化对实验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 控,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骨干、专家参与实践教学管理。校企双方共同成 立组织和管理机构,顶岗实习按教学与生产的要求制定管理办法,明确管 理的分工与职责。双方人员参与过程的管理和质量考核,明确校企双方的 权限和职责;建立有关生产性实训的管理制度、作业文件和考核办法,确 定顶岗实习的考核点,包括:学生的出勤率、产品合格率、生产效率、生 产工艺的学习效果、生产操作的熟练程度、工作的态度、与同事的合作态 度、遵守企业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情况、对企业的贡献、工资水平等,并明 确考核的办法和负责人,做到在制度上有保证,在管理上有措施,并严格 进行考核;建立有关顶岗实习的标准,形成顶岗实习的作业文件和考核点, 反馈鉴定表。 ③ 健全实训基地的工作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学生职业技能 的培养质量。 ④ 强化自我监控意识,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 表) ,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反馈表) ,逐步完善以学校为 核心、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⑤ 完善教学日常监控:主要监控点覆盖教学全过程;日常监控活动与 教学运行周期相吻合(教学督导) ,不间断;有检查,有反馈,形成管理闭 环。 ⑥ 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教学评比制度。定期开展“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 “讲课比赛”“优秀教案评比”以及各类教学专项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 、 教师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 ⑦ 完善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信息员包括教师、学生两个层面。信息 员制度使学院的管理和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能及时掌控学校当 前的教学状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⑧ 建立专业教学座谈会制度。每学期进行 1~2 次由教师和学生组成 的专业教学座谈会,畅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对专 业教学的意见、建议;教学经验总结、学习体会等。及时了解教学过程的 可持续性和实用性,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3)资金投入计划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项目见表 4.1-3.9, 经费从学院质量保障费用中支 出。表 4.1-3.9 项目 市场调研、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信息采集、分析 监控体系《教学督导员工作条例》《毕业设计管理办法》 、 《顶岗实习的规定》修订、 《顶岗实习的成绩评定》 现场实习实训评价体系 小计 总计 资金投入表 2008 年 3 1 2 6 2009 年 3 1 2 6 12 (万元) 合计 6 2 4 123.对口支援服务 服务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重点支持新疆、西藏等地区,积极推动这些 地区的职业教育。对口支援西部 2 家以上高职同类院校,定期开展教学交 流活动,2008 年培训教师 2 人,2009 年培训教师 4 人。 4.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 (1)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高职、中职类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模具设 计与制造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教学服务,500 人次/年。 (2)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主动为湖北乃 至中南地区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以及职业院校进行师资培训, 100 人次/年,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与发展。在本地区起辐射带头作用。 (3)我院是湖北省机械类各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化考评的主要场 所之一,在保证教学的同时,面向社会机械行业提供就业培训、企业职工 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多种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4)积极开展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装夹具设计与制造等技 术服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五)专业群建设 通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建设带动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造型设计 二个专业,建设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提高专业整体水平。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根据专业特点进一步完善“订单式”培养、 “工 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形成长效机制,使 专业及专业群人才培养进一步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更好的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与行业和企业合作,建成体现岗位技能要求、 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2 门: 《机械制造技术》 (机 类)和《机械制造工艺》 ,并编写相应的课程大纲、教案、课件、考核标准 及教材。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以资源共享为原则,根据专业群各专业教学和 发展需要,补充各专业相应实践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购置液压实验台 5 台,新建机制陈列室(内含车、铣模型各两台,刀、夹具等) ,与将建立的 模具实训基地一起构成完整的、系统的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 在师资队伍方面,通过培养,两专业各具有 1 名专业带头人、2 名骨干 教师,聘请 5 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每年安排教师参加教育教 学经验交流、研讨会议、到企业培训 4 人次,到 2009 年师资队伍中 70%教 师具备“双师”素质;从而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具备“双师”素质与结 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四、资金预算与建设进度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资金的总投入为 100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 资 600 万元,地方财政投资 400 万元。设备投资共 610 万元,其中中央财 政投资 300 万元,地方财政投资 310 万元(包括设备投资 265 万元、专业 群建设 45 万元) ;师资队伍建设共 14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 70 万元, 地方财政投资 70 万元;课程建设由中央财政投资 230 万元(包括实践教学 的内涵建设 16 万元) ;工艺素材库建设由地方财政投资 20 万元。支援西部 地区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所需经费由学院统一安排。资金预算与建设进度 见表 4.1-3.9、表 4.1-3.10、表 4.1-3.11。 表 4.1-3.9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资金预算及使用安排表 资金预算及来源单位:万元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合 计 100中央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74 38 68 21 2009 年度 226 8 86 小 计 600 46 175湖北省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138.5 51 2.5 15 2009 年度 191.5 43 41 60 小 计 330 94 43.5 75 20 10 154 8 6 1.5 6 1.5 32.5 265 8 12 3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 计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 计 合计930 140 218.5 75 99 32.5 565 24 36 61.扩建模具制作实训中心 2.新建生产性实训中心 教学 3.扩建逆向工程实训中心 实验 实训 4.扩建 CAD/CAM/CAE 软件应 条件 用实训中心 建设 5.新建现代化模具陈列室 小 计 68797920 22.5138 8 12 1.594 8 12 1.5300 16 24 31111.培养专业带头人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2.培养骨干教师 3.聘请企业的技术权威、技术大 师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技能演 示观摩课 4.长期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技 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7.57.5157.57.51530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5.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指导学生校 外顶岗实习 师资 6.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 队伍 建设 小 计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设计 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培养 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课 程 体 系 与 教 学 内 容 改 革 2.专业教学标准开发 3.课程标准开发(5 门) 4.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5 门) 8 5.完善国家精品课程 6.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材开发 与建设 7.课件开发(8 门) 8.网络学习课程建设(4 门) 8 8 8 中央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5 3.5 35 2009 年度 2.5 3.5 35 小 计 5 7 70 17.5 湖北省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5 2009 年度 2.5 2 27.5 小 计 5 2 45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 计 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 计 合计10 9 1158412126 12 20 10 11 11 156 12 20 10 11 11 1512 24 48 28 30 30 3012 24 48 28 30 30 30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9.工艺素材库建设 10.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 小 计 32 8 101 8 97 16 230 10 10 20 中央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 计 湖北省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10 2009 年度 10 小 计 20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 计 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 计 合计20 16 250 表 4.1-3.10重点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 模具设计与制造 2008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进度表 建设负责人 韩森和 2009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预期目标:在现有基础上扩建模具制作实训中心,补充模具制作实 训设备;完善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管理制度。提高学生模具 加工机床操作和模具制作的能力。 验收要点:①购置数控精密磨床 1 台;小型成型磨床 3 台;外圆磨 1.扩建模具制作 床、平面磨床、模具工具磨床各 1 台;普通车床 2 台;普通铣、刨 实训中心 床各 1 台;普通钻床 5 台;模具制作工量具 50 套;②完成设备安 装、调试、验收;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规范; ③完善实训教 学文件、操作规范、管理制度;④模具钳工中级工考证通过率达 教 50%;高级工考证通过率达 10%。 学 实 预期目标:按现代模具制造车间模式新建生产性实训中心,补充模 验 具制造、 生产实训设备; 完成实训教学文件、 操作规范、 管理制度。 实 以加强学生的专业实习并能了解企业的真实环境及冲塑压生产的 训 条 2.新建生产性实 全部过程。 验收要点:①购置冲压机 4 台、液压机 1 台;数控注射机 2 台;塑 件 训中心 料干燥混色机和粉碎机各 1 台; ②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验收; 建 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规范; ③完成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 设 管理制度。 预期目标:完善逆向工程实训中心,保障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产 品设计与造型能力,与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实现资源共享。 3.扩建逆向工程 验收要点: ①对现有的 2 台三坐标测量仪和 1 台快速原形机进行软 实训中心 件升级并增购配套附件;②完善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管理制 度。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模具制作实训中心,补充模具制作实训设备; 加强对外培训工作。 验收要点:①购置普通铣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各 1 台; ②完成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规范;③模具钳工 中级工考证通过率达 60%;高级工考证通过率达 15%。预期目标:引入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完 善模具制造实训设备,生产性实训中心具备实训教学和模具生产能 力,运行良好,具备自我造血功能。 验收要点:①购置冲压机一台;数控注射机 2 台;数控冲床和高速冲 床各 1 台; 数控折弯机和数控剪板机各 1 台; 双色注射机和翻转合模 机各 1 台;②引入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③进行生产性实训, 学生在生产实训中心完成模具试模、 产品零件的 生产工艺编制、产品零件加工、产品质量检验、设备维护保养等全过 程工作;④对外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工作。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逆向工程实训中心,保障实训教学,与产品造 型设计专业实现资源共享;对外开展逆向工程、 工业产品造型等技术 服务。 验收要点:①购置三维激光扫描仪 1 台;②对外开展逆向工程、工业 产品造型等技术服务。 重点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模具设计与制造 2008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建设负责人韩森和 2009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善软件应用中心,保障实训教学,对外开展技术服务。 验收要点: ①基于三维平台开展模具 CAD/CAM/CAE 应用实训、 结构设 计实训等实训环节; ②CAD 中级考证通过率达 98%; ③对外开展模具 CAD/CAM/CAE 的培训、生产等技术服务。预期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建立 CAD/CAM/CAE 软件应用实训中心,建 成一个能开展 UG、Pro/E 等三维 CAD/CAM/CAE 软件应用实训,软硬 4.扩建 CAD/CAM/CAE 件条件一流的软件应用实训中心和模具设计实训中心。 使学生在设 软 件 应 用 实 训 中 计、模拟和制作的全过程中得到系统训练。 验收要点:①购置 UG、DYNA FORM、MOLD FLOW 软件各 1 套(各 50 教学 心 节点) ;专用计算机 100 台;②继续开展 CAD 中级考证工作,通过 实验 率达 90%。 实训 条件 预期目标:建设现代化模具陈列室,通过配套的动画,分析典型模 建设 具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5.新建现代化模 验收要点:①购置冷冲压和注射模的典型模具模型各 30 套左右、 具陈列室 冲压自动化送料机构模型 5 套、冲压自动化排料机构模型 4 套,以 及相配套的演示动画;②购置投影仪 1 台和陈列柜 1 套。 预期目标:培养专业带头人 1 名。 验收要点:①去德国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论、方法论培训 1 个月,回 校后举办培训讲座,带动本专业的专业建设,并提交职业教育教学 方法研究报告 1 份;②到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 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业等企业累计进行 2 个月的实践研修; ③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专业教学标准; ④主持 1 门优质核 心课程开发;⑤指导 2 名专业教师,开展专业讲座 2 次/年 。 预期目标:培养骨干教师 3 名。 验收要点:①去新加坡或澳大利亚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回 国后每人举办培训讲座,带动本专业的课程建设,并提交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研究报告 1 份;②参加国内外教学研讨会 3 人次;③到东 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 业累计研修 1~2 个月,提交研修报告 1 份;④完成实习实训管理文 件,每人建设 1 门核心课程。预期目标:扩建现代化模具陈列室,完善典型模具。 验收要点:增加冷冲模、注射模、压铸模等典型模具实物 40 套。1. 培养专业带头 人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2. 培养骨干教师预期目标:再培养专业带头人 2 名。 验收要点:①去德国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论、方法论培训 1 个月,回校 后举办培训讲座, 带动本专业的专业建设,并提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研究报告 1 份; ②到东风汽车模具公司、 富士康集团、 国营七三三厂、 国营七一○厂等企业等企业累计进行 2 个月的实践研修; ③完成课程 体系改革方案及课程体系标准; ④主持编写完成教材 1 部; ⑤每人指 导 2 名专业教师,开展专业讲座 2 次/年 。 预期目标:再培养骨干教师 3 名。 验收要点: ①去新加坡或澳大利亚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培训, 回国 后举办培训讲座, 带动本专业的课程建设,并提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研究报告 1 份;②参加国内外教学研讨会 3 人次;③到东风汽车模具 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业累计研修 1~2 个月,提交研修报告 1 份;④每人建设 1 门核心课程。 重点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模具设计与制造 2008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建设负责人韩森和 2009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从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 七一○厂等企业聘请技术权威或技术大师 3 名给学生举办讲座、 技能 演示观摩课,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了解模具的发展方向及新技术、 新工艺和新材料。 验收要点:①讲座每月不少于 1 次;②有讲座计划、讲座录象、学生 听课感想、专家签名。 预期目标:从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 七一○厂等企业聘请能工巧匠 20 名,指导生产和模具制作实训,以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验收要点:①有协议和聘书;②有指导教师安排及内容;③有学生评 教记载;④有指导分析及措施;⑤建设长期聘请的企业能工巧匠、技 师信息库。 预期目标:在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聘请指导教师 50 名,指导学生的顶 岗实习并进行现场教学, 以提高顶岗实习质量, 使学生向职业人转轨。 验收要点:①签协议和聘书,要求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② 有学生实习计划、内容、要求及检查标准;③建立学生评教档案和学 生实习鉴定;④建设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信息库。 预期目标:继续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3 名。 验收要点: ①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②到企业兼职或实践累计 3 个月;③兼职或实践计划、报告及企业的鉴定;④每人完成 1 门课 程的实训指导书 1 份;⑤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证书。3. 聘请企业的技 术权威、技术大 师定期到学校举 办讲座、技能演 示观摩课预期目标:从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 营七一○厂等企业聘请技术权威或技术大师 3 名给学生举办讲座、 技能演示观摩课,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了解模具的发展方向及新 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验收要点:①讲座每月不少于 1 次; ②有讲座计划、讲座录象、 学生听课感想、专家签名。 预期目标:从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 营七一○厂等企业聘请能工巧匠 20 名, 指导生产和模具制作实训,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验收要点:①有协议和聘书;②有指导教师安排及内容;③有学生 评教记载; ④有指导分析及措施; ⑤建设长期聘请的企业能工巧匠、 技师信息库。 预期目标:在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聘请指导教师 50 名,指导学生的 顶岗实习并进行现场教学,以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使学生向职业人 转轨。 验收要点:①签协议和聘书,要求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②有学生实习计划、内容、要求及检查标准;③建立学生评教档案 和学生实习鉴定;④建设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信息库。 预期目标: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2 名。 验收要点:①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②到企业兼职或实践累 计 3 个月;③兼职或实践计划、报告及企业的鉴定;④每人完成 1 门课程的实训指导书 1 份;⑤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证书。师 资 队 伍 建 设4. 长期聘请企业 的能工巧匠、技 师讲授实践技能 课程5. 顶岗实习指导 教师6. 其他教师双师 素质培养 重点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 师 资 队 伍 建 设模具设计与制造 2008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建设负责人韩森和 2009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继续完善企业教师及专家资源库。 验收要点:①从国营 710 厂、国营 733 厂、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 司、富士康集团等行业企业中聘请技术权威、技术大师、能工巧匠、 技师作为兼职教师; ②继续建立 60 人的企业兼职教师及专家资源库; ③资源库包含姓名、 职务职称、 职业资格证、 技术特长和专长等信息。7. 来自企业教师 及专家资源库建 设预期目标: 建设企业教师及专家资源库, 指导学生校内外实训实习, 保证教学质量。 验收要点:①从国营 710 厂、国营 733 厂、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 公司、富士康集团等行业企业中聘请技术权威、技术大师、能工巧 匠、技师作为兼职教师;②建立 160 人的企业兼职教师及专家资源 库;③资源库包含姓名、职务职称、职业资格证、技术特长和专长 等信息。1. 基于工作过程 导向的模具设计 与制造专业课程 体系重构和培养 模式创新 课 程 体 系 与 教 学 内 容 改 革 2. 专业教学标准 的研究与制定预期目标:完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 验收要点:①完成研究论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专业课程体 预期目标:完善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并实施。 系的重构和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1 篇;②研究报告 1 份; 验收要点:①专家论证书;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计划。 ③人才培养方案一套。 预期目标:完成专业教学标准改革的理论研究。 验收要点:①完成研究论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职模具专业 教学标准研究》1 篇;②研究报告 1 份。预期目标:实施专业教学标准的具体内容。 验收要点:①专家论证书;②实施专业教学标准的具体内容。3. 课程标准开发 (5 门)预期目标:完成 3 门核心课程标准改革。 预期目标:完成 2 门核心课程标准改革。 验收要点:①制订《模具制作实训》的课程标准;②制订《模具 验收要点:①制订《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课程标准; CAD/CAM》的课程标准;③制订《模具制造工艺》的课程标准;④专 ②制订《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课程标准;③专家论证书。 家论证书。 预期目标:完成优质核心课程的内容建设。 验收要点:①《模具 CAD/CAM》建成省级精品课程;②建设优质专业 核心课程《模具制造工艺》 。预期目标:以人才培 养模 式改 革 、课程 内 容重 构 为 主线 建设优 质专业核心课程。 4. 优质专业核心 验收要点:①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② 课程建设(5 门) 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③建设优质 ; 专业核心课程《模具制作实训》 。 5. 完善国家精品 课程 预期目标:与企业共同开发,完善国家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建设完善国家精品课程《冲塑模具》 (单元教学) 。预期目标:与企业共同开发,进一步完善国家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进一步完善国家精品课程《冲塑模具》 (单元教学) 。 重点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 课程 体系 6. 基于工作过程 与 导向的教材开发 教学 与建设 内容 改革模具设计与制造 2008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建设负责人韩森和 2009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预期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预期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教材。 验收要点:①出版《模具钳工训练》 (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 验收要点:①出版《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 CAD/CAM》 、 ②出版《逆向工程综合技能实训》 (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③出 教材;②教材有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编。 版《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④教材有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编。7.课件开发(8 门) 课 程 体 系 与 教 学 内 容 改 革预期目标:针对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初步建成 专业核心与主干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完成 3 门专业课程的课件 开发。 验收要点:完成《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 、 具设计》《模具制作实训》课程课件。 、 预期目标:完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 的网络课程建设。 验收要点:网络课程内容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学习参考资 料目录、习题库、课程标准等;具备网络交互功能,如授课、答疑、 在线测试等。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专业核心与主干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完成 5 门专业课程的课件开发。 验收要点: 完成 《模具 CAD/CAM》 、 《机械制图》 、 《模具制造工艺》 、 《机 械制造技术》 (模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件。 、8. 网络学习课程 建设(4 门)预期目标:完成《模具制作实训》《模具 CAD/CAM》的网络课程建设。 、 验收要点:网络课程内容包括电 子 教 案 、 多 媒 体 课件 、 学 习 参考 资料 目 录 、习 题 库 、课 程 标准 等 ;具备 网 络交 互 功 能 ,如 授 课、 答疑 、 在线 测 试等 。9. 工艺素材库建 设(典型工艺、 典型案例、多媒 体素材等)预期目标:完成《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 、 计》《模具制作实训》3 门课程的工艺流程与操作素材库建设。 、 验收要点:①工艺流程与操作素材库包括音像素材、实物图片、工艺流 程 Flash 动画等;②素材库内容覆盖相关课程的全部教学知识点;③素材 可在一定权限范围下载、复制。预期目标: 完成 《模具 CAD/CAM》 、 《机械制图》 、 《模具制造工艺》 、 《机 械制造技术》 (模类)《机械设计基础》5 门课程的工艺流程与操作 、 素材库建设。 验收要点:①工艺流程与操作素材库包括音像素材、实物图片、工艺 流程 Flash 动画等;②素材库内容覆盖相关课程的全部教学知识点; ③素材可在一定权限范围下载、复制。 重点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 课程 体系 与 10.实践教学的 教学 内涵建设 内容 改革模具设计与制造 2008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建设负责人韩森和 2009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深化实训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运行管理机制; 引入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①引入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②建立生产性实训环境; ③制定各实训环节的质量标准, 建立质量监 控体系,开发实训指导手册,完善实践教学文件;④进一步完善已建 立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 预期目标: 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 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主 体作用。 验收要点:①技能运动会;②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制度;③ 到企业勤 工俭学,社会实践活动。 预期目标:完善校内教学日常监控,完善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的质量 监控制度。 验收要点:①建立《顶岗实习的成绩评定》制度;②学生的满意度达 95%以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达 95%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比预期目标:建设 “工学结合” 有利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环境; 建立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完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 验收要点:①完成模具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环境设计,修改实践教 学大纲, 初步完成生产性实训项目设计; ②建立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③完善已建立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 预期目标: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的 主体作用。 验收要点:①技能运动会;②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制度;③ 到企业 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活动。 预期目标:完善校内教学日常监控,建立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的质 量监控制度。 验收要点:①修订《教学督导员工作条例》《毕业设计管理办法》 、 、 《顶岗实习的规定》 ;②学生的满意度达 95%以上,用人单位对学 生的满意度达 95%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比例 100%。1.学生素质与职 业道德培养其 他2. 完善质量监控 体系例 100%。3. 对口支援服务预期目标:支援新疆、西藏地区高职院校(此项费用由学校单列) 预期目标:支援新疆、西藏地区高职院校(此项费用由学校单列) 。 。 验收要点:为新疆、西藏地区高职院校培训教师 2 人。 验收要点:为新疆、西藏地区高职院校培训教师 4 人。 预期目标:开展短期培训和中长期培训,带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验收要点:①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高职、中职类数控技术、机械制 造、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教学服务,500 人次 /年;②为湖北乃至中南地区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以及 职业院校进行师资培训,100 人次/年。 预期目标:开展短期培训和中长期培训,带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验收要点: ①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高职、 中职类数控技术、 机械制造、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教学服务,500 人次/年; ②为湖北乃至中南地区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职教中心以及职业院校 进行师资培训,100 人次/年。4.社会服务 表 4.1-3.11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产品造型设计 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 合计 2008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单位:万元湖北省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建设内容09 09 09 小计 小计 小计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45 25 702009 年 9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合计70 预期目标: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 预期目标:与企业合作,完成 1 1 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门优质核心课程教材出版。 验收要点:完成《机械制造技术》 验收要点: 《机械制造工艺》 完成 (机类)课程大纲、教案、课件、 课程大纲、教案、课件、考核标 考核标准及教材。 准及教材。 预期目标:新建机制陈列室,加 强学生感性认识。 验收要点:①新建机制陈列室, 内含车、铣模型各两台,刀、夹 具等;②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验收;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 规范。 预期目标:加强专业群师资建 设。 验收要点:①通过企业锻炼、国 内院校进修培养机制专业骨干 教师 2 名,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骨 干教师培养 2 名; ②参加教育教 学经验交流、研讨会议、到企业 培训 4 人次。1. 专业群优质 核心课程建设51015152. 设备升级改 造35104545预期目标:完成设备升级改造。 验收要点:①购置液压实验台 5 台; ②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验收;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 规范。 预期目标: 加强专业群师资建 设。 验收要点:①通过企业锻炼、国 内院校进修培养机制专业专业 带头人 1 名,产品造型设计专业 专业带头人 1 名;②参加教育教 学经验交流、研讨会议、到企业 培训 4 人次。3. 专业群师资 培养551010 五、建设成效 (一)通过建设,组建一支由 3 名专业带头人、6 名骨干教师为 主导的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 学团队。 (二)通过建设,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岗 位及岗位群所需能力培养为主导、体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 成 5 门满足岗位技能培训要求、的专项能力培训课程及配套教材。 (三)通过建设,将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有机结合,建 设集实践教学、 职业培训功能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具有真实生产环境 和真实生产工艺流程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满足以能力培养为主导 的课程体系要求,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 100%。 (四)通过建设,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就 业率保持在 96%以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扩大招 生和社会服务的规模。 (五)项目建成以后,可以使本专业的办学条件、办学实力、教 学质量、管理水平等都有较大提高,能够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性专业的 优势,在湖北省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六、保障措施 (一)调研保障措施 通过市场调研,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向、人才需求状况、国内外 专业发展动态,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相关信息。具体措施有下: 1.定期派教师分别到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进行实 地调研; 2.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经常性通过网络、资料进行文献调 研; 3.专业教师每年在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时,进行咨 询调研; 4.专业教师通过承担应用性课题,了解市场动向,进行课题 调研; 5.及时了解毕业生在对口就业岗位上的工作表现, 进行跟踪 调研。 (二)组织保障措施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保障项目顺利完成。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李望云 副组长:艾小玲 成员:韩森和、欧阳德祥、刘旭华 2.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密切专业与社会的联系, 促进专业 的发展。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指导委员会人员名单: 主任:韩森和 副主任:柳惠(国营七一○厂模具分厂厂长) 董晓华(国营七三三厂模具分厂厂长) 成员:鲜勇(武汉汽轮发电机厂锻冶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陈凤兰(国营七一○厂高级工程师) 欧阳德祥、刘旭华、熊海涛、张四新 (三)激励保障措施 为加强示范性院校建设,本专业建立激励机制,建设成效显著、 效益突出的项目与人员,予以奖励,制订并认真实施项目建设绩效考 评制度,定期对项目进行考评,对考评不合格的,采取警告、低聘、 降等和解聘等措施。 (四)资金管理保障措施 坚决遵守学院的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检 查,切实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专家论证意见2007 年 11 月 1 日,受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委托,对该院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证,我们经过认真讨论,意见如下: 1.该项目的建设方案紧密结合湖北省模具行业的发展战略思想。该项目 建成后, 可以满足湖北省模具生产企业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 的需求。 2.我们一致认为:该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设计合理,符合湖 北省汽车、电子、机械、轻工等主要模具生产企业的用人要求,通过协商,同 意该建设方案,同时也提出几点要求: ①根据我们企业使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生的 情况来看, 相对同类学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模具设计能力和机床操作及模具 制作能力都强得多。 但实际动手能力和我们企业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毕业生 到企业后, 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才能顶好岗,希望该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 业加强真实性的实训环节, 更多地进行机床操作和模具制作训练,进一步提高 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加强经营管理理解力的培养。 ②我们将积极配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示范性建设, 为该专业的学生实 习提供方便, 也将选派我们企业的技术骨干和操作能手到该院进行实训环节和 专业课的教学, 同时也希望该专业能为我们企业的职工培训多做一些工作,加 强与企业合作,订单培养更适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③希望该院的建设项目完成后,能够与我们企业进行资源共享,共同成立 模具开发中心,相互协作解决湖北地区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难题。 专家组组长签名: 2007 年 11 月 1 日 姓 名 单位及职务职称 手 机 专家签名熊清平 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教授 专 家 王卫真 国营 733 厂总工程师/正高工 信 息 郭顺生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导 李永刚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高工
蒋开勤武汉中原电子集团 副总/高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