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1314pm2.5是什么意思思

5201314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5201314是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晕,这个都不知道?我爱你一生一世,这么简单.早都有这种说法了.
这个...就是 我爱你一生一世= =这样的意思吧...
我爱你一生一世~
谐音,其实是我爱你(您)一生一世
我爱你一生一世
我爱你一生一世。心里面随便想一个两位数,加上52.8,然后乘以5,再减去3.9343,再除0.5,再减去你心里想的那个数的10倍,答案很美的!试试看!
想是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电影“夏天有风吹过”里有个数学公式得数是5201314,那公式是什么??_百度知道
电影“夏天有风吹过”里有个数学公式得数是5201314,那公式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任意一个数加上52.8,再乘以5,再减去3.9343,结果除以0.5,再减去这个任意数的十倍,其结果一定是“520.1314”。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该用户没有自我介绍
朋友5201314的
古代女人是使用布条做的月经带,且是可以清洗的. 古代妇女身上最长的东西,除了头发、裹脚布,就数“月经布”了。月经布是一根长布条,用于“大姨妈”来时紧紧包裹下体。但是,由于古代妇女参加体力劳动比较频繁,所以依然难免“见红”。此外,因为中国向来崇尚节俭,使用过的布条还是会经过清洗后重复使用。现在的女人应该好好感谢卫生棉的发明者,它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女人”。 古人说的衣裳,上半身为“衣”,下半身为“裳”。“裳”有点像裙子,说白了就是块遮羞布。直到春秋时代,才有了裤子。后来,女性月经时会多穿一条旧裤子在内,避免弄脏外裤,慢慢地男人也效仿,逐渐演变成今天穿的内裤。如今,不穿内裤却成为另一种性感的表达
到那去下载一个自己喜欢的字体库,我下的是一个1000多个字体的那个,不知道你喜欢那种,去看看吧
(一)什么是半月痕 在指甲下方五分之一处,出现一条白色弧形的痕迹,这就是半月痕,也有人称之为小太阳。 指甲半月痕是阴阳经脉界线,是人体精气的代表,故也称为健康圈。 半月痕的发育,要受营养、环境、身体素质的影响,当消化吸收功能久佳时,半月痕就会模糊、减少,甚至消失。 半月痕的状况,显示出人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二)半月痕的作用 中医学说: 气不耗归于肝为血,血不耗归于肾为精,精不耗归于骨为髓。 这就是精髓的由来。精髓也是元气的所在。半月痕由于显示的信息正是精气的状况,可见其重要性。 元气的作用: 1、濡养全身五脏六腑。 2、推动五脏六腑气血的正常运行。 3、抗御外邪(免疫功能)。 4、长寿抗衰老物质。 5、遗传物质。 中医有句话:精足人壮,精弱人病,精少人老,精尽人死。 由此可见,精髓元气的重要。在日常生活里,及时恢复精气神,保养好身体,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当精力不足时,重要的补充首先是蛋白质。 中医学说:“精不足补之以味。” 这就是说,要补充蛋白质。优质蛋白质以中性为好,如奶类、蛋类、豆类、鱼类、黑色性食物(逢黑补肾)、种籽性食物、胚胎性食物等。坚持一个月以后,就可以看到半月痕出现了,显示精力得到一定的恢复。 (三)正常半月痕 1、数量 半月痕的数量,双手要有8--10个为好。 2、形态 半月痕的面积占指甲五分之一为好。 3、颜色 半月痕以奶白色为好,越白越好,表示精力越壮。 (四)不正常半月痕 1、半月痕少 半月痕越少,表示精力越差,体质越寒,也就是免疫力弱,身体手脚寒冷。 2、不正常半月痕的三种类型 ①寒底型——凡半月痕越少越寒,无半月痕为寒型。 寒型表示体内阳气虚弱而阴寒较旺盛。 这种人的脏腑功能低下,气血运行慢,容易疲劳乏力,精神不振、吸收功能差、面色苍白、手脚怕冷、心惊、嗜睡、容易感冒、反复感冒,慢慢就精力衰退、体质下降,甚至痰湿停滞、气滞血瘀、痰湿结节,易生肿瘤。 ②热底型——凡小指也有半月痕者,均属热型。 热型的人,其半月痕都大于指甲的五分之一。 半月痕增大,表示人体内阳气较旺盛,脏腑功能强壮,身体素质较好。但在病症情况下,则是阳气偏旺盛,这类人,脏腑功能亢进,可见面红、上火、烦燥、便秘、易怒、口干、食量大、不怕冷、好动,甚至血压高、血糖高、易中风。 ③寒热交错型——凡半月痕的边界模糊不清、颜色逐渐接近甲体颜色者,属寒热交错或阴阳失调。 初期:半月痕边缘开始不清,如放光芒状。 中期:半月痕开始缩小。 后期:半月痕逐渐减少并消失。 3、半月痕面积 ①半月痕面积小于指甲五分之一,则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 如半月痕突然晦暗、缩细、消失,往往会患有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 小孩子没有发育之前,是没有半月痕的。 大人夜生活、性生活过多,半月痕也会消失,也很难长出来。 ②半月痕大于五分之一时,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4、半月痕的颜色 ①奶白——表示正常,这类人精力强壮,体质好,身心健康。 ②灰色——表示精弱,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运行,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③粉红——与甲体颜色分不清,表示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肮等病症。 ④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头晕、头痛、脑动脉硬化。 ⑤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引起药物和重金属中毒。 (五)半月痕与五指关系 1、拇指半月痕——关连肺脾 呈粉红色时,表示胰脏机能不良,容易感冒、反复感冒、疲劳,严重时易患糖尿病。 2、食指半月痕——关连肠胃 呈粉红色时,表示胃、大肠的循环不良,食欲自然减退。 3、中指半月痕-关连心包经、神志 呈粉红色时,表示精神过度紧张,易头晕、头痛、思路不清、脑涨、失眠、多梦。 4、无名指半月痕-关连内分泌 呈粉红色时,表示运行于无名指的三焦经发生异常,易体质下降、阴阳失调,人容易有种说不出的不舒服感,女性会得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5、小指半月痕-关连心肾 小指一般很难长出半月痕,出现时,多为热症。呈红色时,易患严重的心脏病
广西好多地方都有穷的,不能说天等是最穷,不过我曾经听说百色很穷的,不知道是不是。没去过。
这个你也相信
纵观中西方服装发展历史,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服装与西方传统服装不论在造型、结构上,还是在局部特征、装饰、色彩、图案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传统服装是平面型的服装,崇尚装饰,自然宽松。西洋服装是立体型的服装,讲究穿着效应,善于显示优美的人体体态,以服装抽象的形式美追求外在造型的视觉舒适性。
首先,什么是幸福呢?幸福其实就是人类不断满足的一种自我心理感受。选择是指挑选和择取,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它是建立在基本的社会规范的基础之上的。我们承认在做出最终选择的同时,会放弃一些选项,而放弃的过程会带来失落感和遗憾感,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我们把选择的过程和结果统一起来,理性选择最终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幸福。 其次,我们把“越幸福”作为选择的目的和标准,“越多”本身就是在比较中选择,所以它是个比较性命题。我们如何通过越多选择的比较,进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幸福呢?现今社会人类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与之对应,社会产品越来越丰富,从而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不断满足了人类的需求,简而言之,就是越幸福。 再次,我方认为,“选择越多”,“越幸福”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不是个必然性命题,是个可能性命题。而且是个大概率事件。概率论认为,一个好的选择过程应当能推出一个好的结果,这应当是大概率事件。同时我们也承认同样一个好的选择过程却得到了一个不好的结果这样一个小概率事件。但是统计学告诉我们,我们要论证问题的时候,论据必须是大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通过越多选择的比较,我们越幸福的可能性就越大。
它只支持中国移动的,联通都不行啦,更不说别的。
12星座分別代表了十二個生命的課題白羊---生命---我是無量力。 生命格調:冒險和桃戰。 人生課題:發展生命,以正確行動來肯定自我,以特殊的表現和風格,彰顯造物主的榮耀。<--我的 金牛---資源---我是無量富。 生命格調:擁有與穩定。 人生課題:正確的價值以及學習如何超越欲望,不被物欲羈,並了解真正的財富是內心創造真善美愛的能力。 雙子---溝通---我是無量智。 生命格調:多變與多樣。 人生課題:正確的溝通,學習從龐大資訊之中得到知識,運用好奇心和吸引力尋找生命中的貴人。 巨蟹---家庭---我是無量愛。 生命格調:保護與養育。 人生課題:無絛件的愛。學習從情緒伏之中放下我,真正能體會有愛的世界一切沒問題。 獅子---創造---我是無量喜。 生命調格:熱情與表演。 人生課題:培養偉大的心靈,發揮天賦創造力。不要以隱藏自我來討好別人,而要以正確的意志和創造力榮耀宇宙從權力競逐中體會正義。 處女---服務---我是無量恩。 生命調格:識別與精煉。 人生課題:正確的服務,並成為社會的模範。透過組織與分析的過程,務實地處理事物。 天秤---合作---我是無量美。 生命格調:美感與平衡。 人生課題:正確地發揮愛,透過愛的能力,使自己被他人認同。 天蠍---療瘉---我是無量悲。 生命格調:蛻變。 人生課題:正確地使用能量。透過負面情緒整合能量,在舊我的死亡當中,更新自己。 射手---自由---我是無量慧。 生命格調:自我教育。 人生課題:正確地應用真理,探究生命更深的意義。 摩羯---事業---我是無量大。 生命格調:現實力量與成就意識。 人生課題:正確地承擔責任。如何在成就意識中發現「責任」及「承擔」的真理。 寶瓶---博愛---我是無量光。 生命調格:追尋最終之正義。 人生課題:正確地步入新階段。如何發揮博愛精神,在革新當中,發現最終之正義。 雙魚---解脫---我是無量慈。 生命格調:悲天憫與自我超越。 人生課題:和老天連線,獲得正確的靈感,了解萬物在宇宙中都有他的地位和目的
阿甘正传 永恒的经典 肖申克的救赎 一球成名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各位同学,
   合:下午好!
   男:时光荏苒,
   女:岁月如梭!
   男: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共同播种春天的希望,
   女:拥抱盛夏的热情,
   男:收获秋天的硕果,
   女:感受严冬的凛冽。
   男: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述说过去,放飞希望,祝老师们身体健康
妹妹恋人 (这个是松本润演的) 只是爱着你 (这个是宫崎葵演的) 泪光闪闪 (这个是长泽演的) 风味绝佳 天使的卵 (这个和上面那个是一公升眼泪女主角演的) 圣诞节,最讨厌了(这个是赤西仁和深田恭子演的) 东京朋友(大冢爱和瑛太演的
到现在我才提过两道问题呢
网上都有得买啊
500-600块钱吧
13:49:28 | labview深入探索------类型转换、数组字符串与内存管理
 labview同其它任何高级语言一样,都支持多种基本数据类型和复合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包括U8、U16、U32、I8、I16、I32,SGL,DBL,EXT等等,复合数据类型包括数组、簇、字符串、路径等。同其它高级语言一样,也拥有基本的程序结构,比如,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等。也拥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程序结构,如队列、通告、信号、集合等等。无论是数据类型还是程序结构,都是和内存的使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深入地了解数据类型和类型之间的转换以及结构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非常重要的。LABVIEW 中涉及到数据类型转换时,会引起内存复制操作。大的数据类型结构比如数组,字符串和簇在内存中实际占的空间比我们预想的要大,因为LABVIEW同时在内存中也增加了很多必要的信息,正如我们在类型描述符中谈到的。使用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也要引起内存的复制操作,但是,恰当的编程方式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一)类型转换是如何使用内存的类型转换会产生两个问题:增加了类型转换时间 需要开辟新的BUFFER,增大了内存空间的使用。有些类型转换是必要的,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我们编程时不注意造成的,对于人为发生的类型转换要极力避免。LV是图形化编程方式,连线的颜色和线型代表了不同的数据类型,同时在转换处还会有一个强制转换点,一般是黑色或者红色,我们很容易看到在那里发生了隐含的类型转换。上面三个都是要完成+1操作,由于+节点虽然是多态的,可以适应各种数据类型,但是默认是DOUBLE型的,由于我先生成了常量1,黄色,导致U32在+节点处发生的类型转换,最后输出的是DOUBLE类型。而第二个我是先连接的U32,后自动生成的常量1,LABVIEW自动产生的U32常量而不是 DOUBLE,第三个直接调用+1节点,所以不会发生类型转换。所以编程风格是非常重要上面的图中,因为SUBVI需要的是DOUBLE类型的数组,而输入数组是I16的,所以产生了一个强制转换点,因此,会产生同I16SIZE相同的额外的DOUBLE数组。对于SIZE非常大的数组,不恰当的类型转换耗费的内存是惊人的,看下面的图上图第一个框图,循环产生K的数组,因为没有类型转换,有效地内存重用,数据流上的执行数据是80K,前面板数组指示器的操作数据是80K,总计160K看看上图中第二个框图,他用了惊人的400K,不过是乘以一个扩展精度的标量,形成一个扩展精度的数组,然后右重新强制转换成DOUBLE数组。看一下是如何产生的。---循环80K---强制转换乘法后,数据流上的执行数据是160K---强制转换成DOUBLE数组,生成另外的80K执行数据---数组指示器 80K操作数据总计:80K+160K+80K+80K=400K可以看出中间乘法端子出现的EXT是毫无意义的,不经意间,额外的240K内存被耗费掉了。所以在数据流中如果数据类型不变,我们将节省240K的内存,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尽量始终在数据流中保持同一种数据类型上图中,EXAMPEL1和EXAMPLE2是基本相当的,一个是隐含的强制转换点,一个是用显式的SGL--》DOUBLE转换节点,它们用的内存是完全相同的,但性能稍微有些差异,隐含转换速度稍微快了一点,并且节省的框图的空间,比较方便。而EXAMPE 3和EXAMPLE 4则是完全不同的,EXAPLE 3发生了二次隐含强制转换,而EXAPLE 4只有一次显式转换。节省了内存和运行时间。转换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看看下面的图方法一中,两个数组分别产生8K的数据,其中上面的A的8K经过乘法后得到重用,在转换C处,产生了4K的执行数据(SGL 4BYTE),加上指示器中的操作数据4K,总计24K方法二中,两个数组分别产生8K的数据,显式转换后,C、D处各产生4K的执行数据,乘法后C处的4K得到重用,加上指示器中操作数据4K,总计:8k+8k+4k+4k+4k=28k方法三中,循环中对DOUBLE数据显式转换成SGL,因此两个数组各产生4K的数据,其中A处的4K经过乘法节点后得到重用,加上指示器的4K,总计12K。对于标量,比如DOUBLE,64位,8个字节,即使发生了强制类型转换,可以不必要考虑的它的内存损失。对于字符串和数组,由于它的SIZE是很容易被改变的又没有SIZE限制,要特别重视。(二)数组和字符串LABVIEW中的数组和字符串操作是最影响内存的使用和程序的运行速度。它影响速度的原因在于不断调用内存管理器来改变数组或者字符串的SIZE,LABVIEW本身也会在必要的时候改变数组和字符串的存储位置,比如在内存紧张的时候,可能被转移到虚拟内存。上面的节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因为它们都直接改变的数组和字符串的大小(元素个数),需要不断地调用内存管理器,如果是在一个循环中,会极大地降低程序的性能。重点看一下BUILD ARRAY函数节点。数组所占内存的总量,等于元素个数(size)乘以每个元素所占字节数。比如包含10000个数据的DOUBLE类型,DOUBLE 64位,8个字节,占内存总量=10K*8=80K,但这是数组最后所占的字节数。当你改变数组大小时,由于LV不能重用输入BUFFER,必须进行额外的内存复制,所以在改变的过程中,会极大消耗内存。所以为了有效地利用内存,尽量不要在循环中改变数组或者字符串的大小。这样就可以重用输入BUFFER 到输出BUFFER。建立一个数组有很多种方式,各种方式有很大区别。for循环是固定次数循环,因此在循环开始之前,就会为索引输出的数组申请内存空间,一次完成,在循环内部,不需要改变数组的大小,因此效率是最高的。第二种方法是效率最差的,每次循环时都要增加数组的大小,循环调用内存管理器,是需要极力避免的方法。第三种方法用的初始化数组节点,整个数组的的内存空间也是一次申请的,在循环中替换数组的各个元素,而替换操作是可以重用内存的,这也是一个常用的比较好的方法,但是FOR循环是LV的基本结构,所以无疑效率是最高的。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预先知道我们需要的数组大小,比如我们需要一个字符串数组,来记录报警信息,无法知道会有多少报警发生,这样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地改变数组的大小,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每次申请一定数量的内存,而不是一个元素的大小,这样,当内存再次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再次申请,当整个循环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掉多余的空间,得到结果。
我昨天答了2十几道题才88%,好低哦
  根据中央《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和《吉林省年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规划》精神,决定从即日起部署开展2009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调生)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聘数量  2009年全省计划选聘465名高校毕业生(选调生)到村任职。  二、选聘对象  2008届、2009届省内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和省外普通高校吉林籍毕业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党的团干部、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也可选聘。  三、选聘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  2.学习成绩良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3.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  4.身体健康。  四、政策待遇  1.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公务员考试,按选调生对待。  2.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在村工作期限一般为2年。聘用期满后,省、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机关编制出现空缺时,择优直接录用为公务员或聘用到企事业单位;当年未被录用(聘用)的,可继续留村聘用。  3.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按月发放补贴,每年每人1.3万元,并一次性发放安置费2000元,主要用于工作、生活补助和缴纳保险等相关费用。选聘到延边地区任职的,每年每人增发5000元。  4.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在村任职期间,办理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  5.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符合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规定、聘期考核合格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6.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聘期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省属高校研究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7.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在村任职工作时间可计算工龄,正式录用(聘用)后不再设置试用期。  8.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也可迁到工作地区的市州或迁回原籍市州。  五、选聘程序  选聘工作与今年全省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同步进行,高校毕业生不得交叉报名。  1.省内高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省内普通高校2008届、2009届毕业生,由所毕业高校负责资格审查和择优推荐。应聘的高校毕业生填写《吉林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调生)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一式两份(《登记表》可在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下载),院系党组织和高校党委分别签署审查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于3月20日前统一汇总上报省委组织部进行资格复查。  2.省外高校吉林籍毕业生的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省外普通高校2008届、2009届吉林籍毕业生,自行从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下载《登记表》(一式两份)进行填写,由所毕业高校的院系党组织和高校党委分别签署审查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  3.资格复查。3月底前,省委组织部对应聘的省内高校毕业生进行资格复查,并将复查结果反馈给省内各高校,由各高校负责将复查结果及时通知到每一名应聘高校毕业生。应聘的省外高校吉林籍毕业生自行于3月16日至20日携带《登记表》、身份证、吉林籍户口证明和毕业证(2009届毕业生携带学生证),是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的需携带基层党委开具的党员证明信,到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进行资格复查。资格复查地点为吉林省松苑宾馆2栋(长春市新发路1169号)。  4.网上报名。通过资格审查的高校毕业生自行登录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进行报名,并上传本人电子照片。  5.缴费确认。报名的应聘高校毕业生登陆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支付笔试费用。  6.笔试考务准备。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落实考试地点和监考人员等,做好笔试考务准备工作。笔试试题由省里统一命制,考试等级为甲级,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知识》和《申论》。  7.打印准考证。报名应聘的高校毕业生登陆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8.组织笔试。报名应聘的高校毕业生自行到指定的考点参加笔试。笔试各科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总分为300分,及格线为180分。  9.确定面试人选。按照选聘计划1:1.2的比例,从笔试成绩及格线以上的考生中,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参加面试人选。如考生成绩总分相同,依次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综合知识》成绩高者优先。  10.组织面试。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谈法,试题由省里统一命制。面试的组织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共同负责。  11.确定拟选聘人选。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两部分计算总成绩,满分为100分。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折算后笔试成绩、面试成绩满分各为50分)。根据总成绩,按照选聘计划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选聘人选。如考生总成绩相同,面试成绩高者优先。  12.组织体检。组织拟选聘人选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取消其拟选聘人选资格,根据笔试面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13.公示。对拟聘任人选在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进行公示,反映问题由考生所毕业高校或省委组织部负责调查核实。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或有反映但经核实不影响选聘的,办理选聘手续;对反映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不符合选聘条件的,取消其拟选聘人选资格,根据笔试面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14.签订聘任合同。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与拟聘任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签订聘任合同。  15.岗前培训。省委组织部对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统一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到所聘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报到,并根据组织分配到岗工作。  网上报名环节及之后的时间安排,与今年全省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相一致,具体时间另行确定并通过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发布公告。  六、任职及管理  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调生)的分配去向为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延边9个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所辖村。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同时兼任本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工作管理及考核按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事档案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代为管理,党团关系转至所在村。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调生)的食宿及日常生活,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可安排住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选调生)聘任期间必须在村里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及其他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  联系部门: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组织三处  联系电话:17、  附件:到村任职登记表(正面)     到村任职登记表(反面)     高校毕业生名册(2008届)     高校毕业生名册(2009届)  
什么意思,不是很明白
你要么就和他离婚,如果他不愿离的话,就叫他不要再有下一次了。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资料2:古代“尺”有多长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国里的关公是七尺,电视上说是1点8几的个子
刘世杰28岁,. 来自:上海,. 职业:魔术师,. 魔龄:7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男,汉族,1942年9月生,天津市人,196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程师。
   1960年至1965年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一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学习。1965年至1968年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研究生。1968年至1978年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技术员、政治干事、队政治处负责人。1978年至1979年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党委常委、副队长。1979年至1981年甘肃省地质局副处长、工程师。1981年至1982年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1982年至1983年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党组成员。1983年至1985年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1985年至1986年中央办公厅副主任。1986年至1987年中央办公厅主任。1987年至1992年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1992年至1993年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1993年至1997年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97年至1998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98年至2002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金融工委书记。2002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金融工委书记。2003年3月任国务院总理
个主义两种模式  黄宗良  摘要:本文用“一个主义,两种模式”来概括描述了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阐述了两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异同,分析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产生不同模式的原因。  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是什么关系?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全面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对于不断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这个问题现在表面并没有什么争论,实际上多年来一直或明或暗地存着明显的分歧。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时隐时现地存在一种倾向,夸大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的差异,甚至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否认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毋庸讳言,在这种倾向中,既有褒毛贬邓的,也有褒邓贬毛的。  这些年也出现不少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龚育之认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一脉相承,两个阶段”,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不是枝节的发展和补充,而是开创了新时期、开辟了新道路、开拓了新局面”。[1]山东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认为,“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是一种继承、纠正和发展的关系,其中继承是前提,纠正是契机,发展是主体”[2]。这些成果都既强调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①(①这里有必要说明,如果说邓小平理论与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基本上是一个概念的话,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却不能完全等同。笔者认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应该包括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观念,特别是毛泽东的晚年错误,而根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是区别开来的。),又指出其差异性。其正确性是不必否认的,但也确实使人产生一种不满足感。如何更鲜明和准确地概括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二者的关系呢?笔者经过初步研究,把它概括为“一个主义,两种模式”。  一  先讲“两种模式”。  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在他们的理论指导下产生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式。  何谓社会模式?我们这里指的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发展道路、运转机制,而主要是指体制。②(②模式一词按其本义,指的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仿效的标准模式。这里实际上只在“类型”的意义上,而非在“模式化”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词。)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毛泽东领导时期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总体上说是搬用了苏联模式。  这种照抄照搬苏联模式问题,在经济体制和经济文化建设上表现尤为突出。如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建立了以指令性的计划管理为主要特征、以行政方法为主要管理手段的体制。正如毛泽东后来总结的,“那时候有这样一种情况,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3](P831 )。在文化教育体制上,也存在这种情况。甚至因为某些具体的管理机构设置不同于苏联而自责犯了原则性错误。毛泽东曾举一例说,“过去有人因为苏联是设电影部、文化局,我们是设文化部、电影局,就说我们犯了原则错误。他们没有料到,苏联不久也改设文化部,和我们一样”[4](P285-286)。这完全是把苏联具体的管理体制神圣化了。  仿照苏联模式表现在经济发展战略上是采取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追求“一大二公三纯 ”;在政治体制上,如干部管理体制和党委对政府部门的直接对口领导体制,以及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都是模仿苏联体制的表现和后果。  诚然,在讲到照搬苏联模式时,必须同时作如下说明:  第一,我国在1950年代在“学习苏联”的口号下,仿照苏联模式当时是收到了积极效果、取得重大成果的。  第二,我们在体制建设上并非一切都照搬苏联模式。特别是在政治体制和政治建设上,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国情,吸取了苏联模式的某些经验教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这个体制同苏联政治体制的区别有四个方面。其一是没有照搬苏联模式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后者同前者的突出区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属于人民的范围,而俄国资产阶级在十月革命后是被剥夺了选举权的。其二是我们没有沿用苏联的苏维埃的政权构成形式,而采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三,我国形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的存在、各级人民政协的建立,是我国政治体制与苏联的共产党一党独存、一党执政的体制的重大区别,也是前者优于后者的重要表现。其四,我们没有搬用苏联的联邦制的国家机构形式,而是建立了单一制的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等。  第三,1956年苏共二十大尖锐揭露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一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又面临着社会主义建设如何发展的新课题。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集中表现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报告中。这个报告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在重、轻、农三者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民族关系、党和非党、革命和反革命、中国和外国等关系问题上,初步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这实际上也是提出了探索有别于苏联模式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邓小平同志后来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同毛泽东同志这个时期的探索是一脉相承的。  可惜毛泽东同志的这种探索在1957年很快就中断了。“文革”前的十年中,尽管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又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和体制建设的许多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严重失误。1957年反右派斗争、1958 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的批判、开展“反右倾”斗争、1962年重提阶级斗争、1 963年中苏大论战、开始农村社教运动、1965年提出重点整“党内走资派”……这些使得“文革”十年的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水到渠成”。  虽然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不是照搬苏联模式的问题[5](P237),但与苏联模式和他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历史局限性都有一定关系。1956年前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开始进行了某些探索,但此后反复性很大。因此直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体制始终未能真正革除苏联模式的弊端。“文革”的左倾严重错误,既是这种弊端的表现,也是以它为背景、为根源的。把阶级斗争问题当成我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形成“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不仅同斯大林的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理论没有什么区别,而且理论形态更加完备了。个人集权、个人崇拜是苏联体制的突出特点和弊病,毛泽东不仅对此缺乏正确认识,而且提出存在正确的和必要的个人崇拜的问题,终于重犯斯大林晚年的削弱和破坏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那种严重错误。  综上所述,毛泽东领导时期的中国社会主义模式,从总体上说是搬用了苏联模式。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有过一系列的明确论断。1986年,他同雅鲁泽尔斯基谈话时就指出,“我们两国原来的政治体制都是从苏联模式来的”[5](P17 8)。1987年,在会见南共联盟领导人时他又说,“过去我们搬用了别国的模式”[5](P237),1988年,他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时再次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诸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P261)。这里邓小平同志讲得十分清楚,改革开放以后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不同于改革前的模式的。  这也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要革除苏联模式的弊端。但这个改革并不是对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体制的革命性变革,是模式的转换。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5](P113)。  从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来说,在一定意义上,改革就是在继承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纠正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理论观点及其指导下的影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道路和方法,纠正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在这个“纠正”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形成新的社会主义模式。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  二  这种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具体表现为: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且常常是以巩固权力为工作中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的两种不同思路,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贫穷是不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不同回答,是对是脱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基础、通过抓阶级斗争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还是把生产力的发展当成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这样一些社会主义观中的重大问题的不同回答。  --从单一公有制,甚至把微乎其微的农民家庭副业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加以割除,到主张和实行包括个体和私营经济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在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上的重大差别。它构成了两种不同社会主义模式的两种有差别的经济基础。  --从以指令性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以行政手段为主来运转经济的管理体制转向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这是区别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中心之点。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性突破,它同时也打开了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局面。这个转变今天尚未完成。  --从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到主张并实行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承认差别,“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促进发展,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分配上的不同观点和制度也是两种不同模式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个影响全局的问题。从平均主义到承认差别、允许先富的政策转变也是吸收历史教训的结果。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5](P155)。自然,在这个关于社会发展、人民福祉和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问题上,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然是个问题。现在公平被置于“兼顾”的地位。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在哪里?是一个有待实践进一步作出回答的问题。  --从基本上是封闭和半封闭经济、甚至是闭关锁国到全方位对外开放,同世界经济接轨。这个转变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常说过去社会主义理论中存在某些空想成分,其实最突出的“空想成分” 就在于想在与世隔绝的条件下,在孤立的岛国上建成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这个转变从经济体系上突破,接着不可避免发生全方位影响,包括思想文化。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从凡是西方的就是“姓资”的、凡是“姓资”的就是腐朽落后的这种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心实意地主张并吸取国外、包括西方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然而什么是“西方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还有待进一步认识。  --从权力过分集中、民主严重不足、法制极不健全,转到提出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国家。我们在这一方面已取得巨大的进展,造成了在改革开放以前难以想象的政治环境和政治局面,但政治体制如何同经济模式的转换相适应,如何建立一个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有现代的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权力制衡体系,仍然面临艰难而巨大的改革和建设任务。  三  从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和方法看,两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各个方面都是很不相同的,用哲学的语言,甚至可以说是“对立”的。但必须看到,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这里说的“一个主义”是指它们都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们是不同的社会模式,但都属于社会主义的。  从世界观来说,他们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灵魂和精髓,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强调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正是在同党内和国际共运中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斗争中取得的。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正是因为离开了他自己制定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邓小平拨乱反正、纠正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正是从批判“两个凡是”、批判盛行一时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即恢复毛泽东同志曾长期倡导的思想路线开始的,也可以说是继续了毛泽东同志开始的、又由他中断了长达20年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从价值观上来说,毛泽东、邓小平都把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作为自己的社会价值取向,把消灭剥削、共同富裕作为追求的目标。只是他们在对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上,存在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公平还是把效率放在优先地位的区别。  从制度和体制的方面看,他们都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和基本制度。毛泽东同志领导创建了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邓小平则始终不渝地致力于坚持和完善这些基本制度,一再旗帜鲜明地批评在中国搞多党竞选、三权分立、两院制的自由化言论。毛泽东同志领导在中国实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政策,邓小平把这种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坚持。在这方面,两种模式不同点在于是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当成“惟一”还是“为主”,是一元还是多元。  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实行的都是社会主义制度。即使改革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也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的。这么说似乎无的放矢,其实不然。二十年来,不同政治思想倾向的一些人,从不同的角度否认或怀疑这一点,有的把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看成是“农业社会主义”或“封建社会主义”,有的则声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搞的是资本主义。[5](P158)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观点和疑问呢?问题可能出在把社会主义标准化或理想化。“标准化”是指以社会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作为标准,或者以苏联模式作为标准去衡量两个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理想化”是指要求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纯粹又纯粹,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局部失误和偏离,如毛泽东领导时期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个人专断和党的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的削弱和破坏,改革开放以来贫富悬殊、腐败的蔓延等否定基本制度。  笔者认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宁可把标准放得宽一些,看得活一些。马克思也好,列宁也好,从来就没有给后来人留下什么固定的模式和必须固守的教条。社会主义怎么搞,需要不断探索,这是一个漫长和曲折的发展过程,纯之又纯的社会从来就没有过。当然,社会主义是有根本原则和基本标准的。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这里不妨引用邓小平的几次论述。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照这个方向走,就是坚持社会主义。[5](P137-138)“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5](P142)“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5](P149)“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5](P1 72)这里不厌其烦地重复引用,是要说明邓小平的这个观点不是偶然提到,而是一直坚持的。  四  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在“一个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为什么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式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为什么会形成那种存在严重弊端的模式?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第一,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际环境。一个是革命与战争年代,一个是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年代。这种不同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不能不给社会主义模式打上烙印。以对外关系为例,建国初期,帝国主义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我们,这是当时我们闭关自守的客观的、也是主要的原因。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在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这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国际上反对中国的势力,反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势力,迫使我们处于隔绝、孤立状态”[6](P46)。当然也有主观原因,这时我们对对外开放、学习西方文明成果缺乏认识,以至于到1960年代有条件加强国际的交往和合作时仍然自己孤立自己。把对外开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确定下来,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民主化潮流势不可挡的新的国际环境中,总结了闭关锁国造成中国长期落后的深刻历史教训的结果。所以不能脱离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来比较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式。  第二,经验和认识问题。在中国搞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向前推进。建国初期,没有其他的经验可以借鉴,惟一的榜样就是曾经给苏联带来巨大发展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于是学习苏联、甚至照搬照抄也就不难理解。人们有理由抱怨和指责曾经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失误,但平心而论,没有曲折、没有教训人们也很难聪明起来。没有超阶段、搞“大跃进”、刮共产风的教训,就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性;没有“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历史教训,就不易提出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没有在长期实践中体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病,就不能有那么大的理论勇气去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框架,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曾经是毛泽东时代党的领导核心成员、多次坦率地承认对改革开放以前党的失误也负有责任的邓小平同志,后来成了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也说明这个道理。毛泽东时代积累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丰富经验,包括十年文革的反面教训,以及后来苏东共产党人丧权亡党的惨痛历史教训,都是形成邓小平理论和新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后人在前人积累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突破前人,又为其后人突破自己奠定基础,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这是社会前进的一般规律。当然这一切并非自然发生。历史的停滞甚至倒退也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否正确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第三,建立社会主义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好一系列的矛盾关系,难度极大。许多事情都不是简单的姓 “马”还是姓“修”,是“左”还是右,姓“社”还是姓“资”的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要在解决这些矛盾、推进发展中寻求一个合理的“度”。真理多走了一步便成了谬误,难就难在如何做到“适度”。不加分析,简单地指责前人是无济于事的。比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难道像毛泽东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也不懂吗?建国初期,确实存在着巩固政权的严重的政治任务,即使在平常的经济建设中也存在端正政治方向的问题,但把政治的作用夸大到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把政治问题集中到就是巩固权力,在剥削阶级消灭以后还把阶级斗争问题作为党的工作的纲,这就由过“度”导致谬误。再如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关系、既要吸取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拒绝和抵制西方的落后和腐朽文化的关系问题、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如何找到其最佳的结合点,即做到“适度”,原则上规定、理论上说清楚就不易,做起来、操作起来就更难了。稍微偏一点就会出问题,问题多了就会成为倾向性的错误,成为体制性的错误。我们对待这些错误,只有放到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和评价。  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主要领导的个人经历、经验、素质和品格,对体制和模式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设计和成功指导,就同他在半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在几起几落的坎坷经历中长期磨练而造就的刚毅性格、务实求真的风格、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驾御复杂局势的能力有密切关系。
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信奉基督耶稣,根据圣经上的故事,基督耶稣是被犹大出卖给罗马人的,而犹大正是犹太人的祖先,这是犹太人被人痛恨的原因之一;另外,在以色列建国成立以前,犹太民族是没有国家的,他们在世界各地安家,其中很多在欧洲,他们很聪明,很会赚钱,大都靠经商为生,因为是外来民族,所以受到了当地民族和政府的歧视和排挤,这一点在莎士比亚的 《威尼斯商人》中有体现。 希特勒之所以痛恨和迫害犹太人,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大概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听到的都是像“犹太人是肮脏的猪”“犹太人都很狡猾”等。第二个原因是他的野心需要这样做,当时,德国有很多的排犹分子,种族歧视主义者,希特勒在演讲时说过:日尔曼民族是最高贵的民族,犹太人是最低劣的种族。他的话无疑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这样,他在国内的地位就可以得到了巩固。
死得好可怜
历代帝王中,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
武松打虎 甲:大家好!今天我们为大家演一段双簧。你们看看那位,用这么长时间! 乙:大家好! 甲:你怎么用那么长时间呀? 乙:我去准备了准备。 甲:那好,咱们现在就开始。 乙:等等,我还没化装呢。 甲:真麻烦! 乙:这就完了嘛! 甲:(等画完妆)就这丑样,还不如不画。 乙:罗嗦什么呢?!说双簧的前面都这样!开始吧! 甲:好!(躲到凳子后面)一天,武松来到了狼牙山边,到了一个半星级的酒馆,要了十八大碗五粮液,一气喝下了肚,提着金箍棒,拿着金刚圈,就准备上山,店小二看到说:“这位老大,看你一身正气,浑身是胆,一看就知道是去打虎的,我送你二字真言:‘(唱)我和你吻别,再呀再见了。”武松一阵热泪,对店小二说了声‘珍重’。只见店小二提棒上山…… 乙:等等,是武松打虎呢还是店小二打虎呀? 甲:对不起,一时走神。(面带笑容) 乙:从来(大声的吼)! 甲:*@#!#$%#……,只见武松上了山,走到半路,感到一阵头晕,倒头就睡。过了一会,只听见一声大吼,一只狮虎兽跳了出来,正好看到了武松,哈喇子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肚子响的咕噜噜”,突然一阵仆仆的响声正好吵醒武松,就问到:“哪来响声?吵到老子睡觉?”看到那虎眨着眼睛,脸带微笑,兰花指往脸上一贴:“Sorry,我放了个屁。”“好…… 乙:出来,有你这么说的吗?啊?我我我抽你。 甲:对不起,又一时走神。(猥琐的笑) 乙:好好说,小心我抽你。 甲:小样儿,还抽我,我呸!(侧着脸小声的说) 乙:说什么呢? 甲:没什么。(面带笑容) 乙:切! 甲:“好臭的味,醺的老子好不舒服!”“实在对不起,实在对不起。下次不会了,下次不会了。”武松听了,又倒头睡了,“呵…… 乙:出来出来。 甲:又怎么了? 乙:看到老虎了,还睡呢? 甲:我不还没说完呢吗? 乙:那你接着说,看你怎么往下编。 甲:~!@#$%^&*·……“哈哈,有人肉吃了!”正等老虎要扑上去,武松突然来了一招回马棒,道:“还想吃我的肉,代我把你做成一件虎皮大衣!”武松提起金箍棒,拿起金刚圈,照着老虎的头又是一己重扣,打的老虎直喊:“好汉饶命,我不敢了,救命呀,救命呀,妈妈就我,饶了我吧!”山下村民看到这一场面,马上唱到:“同志们加把劲哟,哎嘿哟哎;同志们齐用力哟,哎嘿哟哎。”唱完后一阵地震,真是“武松打虎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要知后事如何,先给这次茶钱。” 乙:出来,你给我走人。 甲:走就走。 (突然来了一辆汽车) 乙:哎呀。不好意思,你们听不到下回分解了,“阿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朋友再见吧再见吧!” 甲:快走吧你,哪来那么多废话,快送我去医院! 乙:朋友们,我爱你们,再--见--了!
期的军棋只是两人对弈,又称陆战棋,有翻棋、暗棋、和暗摆明下三种玩法,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后来从上海发展起来四国大战,对面两家配合迎战另外两人,大大丰富了军棋的技战术技巧与乐趣,逐渐流行于全国高校。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四国军棋带来了春天,一些网站相继推出支持在线游戏的四国军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四国大战,四国军棋风靡全国。 四国军棋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游戏,凝练于现实生活中最激烈的冲突形式——战争,又超脱于现实生活,锤炼人的记忆、思维、判断和心理,升华人的品格。 四国军棋又有全明棋、双明棋和暗棋之分,而最为广大棋友喜爱的是四国暗棋. 四国军棋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规则还没有统一,作者尽量广泛接触各种规则的玩法,尊重广大玩家的习惯,设定出较为合理的四国军棋规则。希望在百度百科能够为四国军棋规范化做一些工作。 学习四国军棋容易,只要学会游戏规则即可。四国军棋没有常胜的,低手同样可能赢高手,棋力的高低往往体现在统计意义上。想下好四国军棋,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实战,另一方面也在于棋手对四国军棋的理解。 四国军棋规则 ◆四国军棋的参加者: 四国军棋由四人游戏、一人裁判,相对面的两人联合与另外两人交战。网络游戏,由电脑担任裁判。 ◆认识棋子: 四人分别执红、紫、蓝、绿四色棋子,实战与网络中也有黑、黄、白等色。每人配备二十五枚,军旗、司令、军长各一枚,炸弹、师长、旅长、团长、营长各两枚,连长、排长、工兵、地雷各三枚。 棋子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司令、军长、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工兵。司令阵亡,军旗亮开。地雷不能移动,大于从司令到排长的各级棋子,小于工兵。炸弹与任何棋子同大。 军旗不能移动,如果被吃,全军覆没。 ◆认识棋盘: 棋盘中央为九宫,分别为四个角宫、四个边宫和中间的中宫。 行走路线包括公路线和铁路线。显示较细的是公路线,任何棋子在公路线上只能走一步。显示粗黑的为铁路线,工兵在无阻挡状况下可在铁路线上任意行走,其它棋子在铁路线上只能直走或经过弧形线,不能转直角弯。 棋子落点包括兵站、行营、大本营。行营是个安全岛,进入以后,敌方棋子不能吃行营中的棋子。己方五个行营分别是左前营、右前营、中营、左底营和右底营,军旗上方的底营又叫旗营。军旗必须放在大本营中,进入任何大本营的棋子不能再移动。 己方棋子落点共有六行,从上到下依次为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和底线。纵向两边分别为左边路和右边路,中间的为中路。一线中路两边的兵站被称作眉毛,二线中路兵站叫前腰,三线中营两侧兵站为左肋和右肋,四线中路兵站叫后腰。边路五线的兵站叫角,其下面的兵站叫底角。两个大本营上面的兵站分别为左台、右台,军旗上面的又叫旗台,没摆军旗的大本营上叫虚台。 ◆布局规则与行棋顺序: 25枚棋子分别摆放在自己范围内的23个兵站和两个大本营中,炸弹不能放在一线,地雷只能放在最后两线,军棋只能放在大本营。 游戏开始后,依逆时针顺序行棋。 ◆胜负判决: 行棋的一方军棋被扛或无棋可走则其全军覆没,网络游戏限定超时次数全军覆没,联合双方皆全军覆没为负,幸存方为胜。双方同时无棋可走为和棋,经一人提议求和,各方均同意为和棋,连续70步交战各方均没有损子判定和棋,网络游戏还有限定总步数等规定判定和棋。 ◆四国军棋的其它规则: 处于发展阶段的四国军棋在游戏方法方面还有一些与主流规则不同的规则,有顺时针行棋、任何子可以拐一个直角弯行棋、对侧角宫有弧线连接、炸弹满天飞、炸弹可以摆在第一排、任何子撞地雷同下、司令不撞地雷、进入大本营的棋子还可移动、不限定超时次数等,这些规则均不在探讨范围之内。 ◆为逆时针正名 有些游戏网站规定四国军棋按顺时针行棋,也有一些游戏网站规定四国军棋的行棋顺序为逆时针。四国军棋起源之初按什么顺序行棋已无从考察,实战中大部分原本按逆时针行棋,后来由于某游戏网站的快速发展,受其规则的影响,很多实战也按顺时针行棋。近年来一些游戏网站设计了行棋顺序的自行选择,迎合了各类玩家的需要. 四国军棋的布局与行棋需要考虑行棋顺序,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如果能够分清上家和下家,针对性布局与行棋,都不会影响棋手水平的发挥。但是两种规则交叉使用,会给棋手造成错觉,影响棋手水平的发挥。作为一种益智性棋类运动,行棋顺序的规则应该统一,避免使用两种规则使棋手受到行棋以外因素的影响。 四国军棋与生活中的多人游戏例如麻将、双升、多人跳棋一样,绝大多数人都用右手行动,右手的行动有利于右侧的参与者看见和感觉到,右侧的参与者通过身体的感觉以及视觉收集到信息传递给大脑,由大脑做出决定传递给右手,右手再采取行动传递给自己右侧的参与者,这样周而复始形成连贯的信息传递链,这就是逆时针。它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网络游戏来源于生活,应该依靠生活、尊重生活,况且经过长期的社会生活,人们已经习惯把信息传递给右边的他人,坚持四国军棋顺时针行棋的人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违反生活习惯、降低游戏效率呢? 实战四国军棋与网络四国军棋都应该逆时针行棋。 ◆关于举子无悔 四国军棋比赛应该举子无悔,理由如下: 其一、无意拿起自己的棋子会给对手增加行棋以外的判断,有意拿起自己的棋子能够在行棋以外骗取对手对自己的判断,两者都是行棋以外的内容,不在比赛竞技的范围之内。 其二、拿起自己的棋子会让对家对自己的棋子与行棋做出行棋以外的判断,通过行棋以外的判断来配合属于违规行为。 网络四国军棋有些网站设置棋子闪烁,允许举子而不下,只是作为一种娱乐游戏看待尚可,如果带有任何一点比赛的成分都是不合理的。 ◆四国军棋中的单挑 四国军棋是由两人军棋(陆战棋)发展而来的,在四国棋盘上同样也可以两个人对弈,即单挑。 单挑相对于四国来说,不需要配合,相对简单很多,可以作为初学者入门的基础。单挑有明棋和暗棋两种玩法,对于没有接触过军棋的入门者,尤其是年龄不大的儿童,建议首先从明棋玩起。 两个人把自己25枚棋子按规则摆在自己的范围内,决定先手以后各自翻明自己的棋子,双方交替行棋。在对弈的过程中,会逐步发现中层干部需要炸弹的看护,炸弹被小子或工兵撞掉损失很大,地雷可以延缓敌人的进攻等等。懂得一些基本的常识以后,逐渐会应用一些子力组合来进攻和防守,懂得怎样获得子力的便宜,懂得怎样快速攻取敌人军旗等等。明棋不仅能让初学者学会军棋的常识,还能够锻炼逻辑分析和计算能力。 玩过一段时间明棋以后,就可以暗棋对弈了。不翻明自己的棋子来行棋。暗棋在思维上与明棋差别很大,在简单的逻辑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需要比较复杂的判断。开始的时候,一般通过子力的接触判断对手的大小范围,在中层干部周围寻找炸弹嫌疑分子等。逐渐地判断对手防守结构、进攻组合等,也逐渐会制造假象欺骗对手。 单挑暗棋基本上已经包含很多四国军棋的思维了。如果你在暗棋游戏的过程中产生了兴趣,只要知道上面的四国军棋规则,就可以四国对弈了。开始时,可能满足不了对家对你的期待,随着对弈盘数的增加,你会强大的。 国军棋常识 ◆四国军棋常用术语: 吃、兑、反弹:撞子时大于对手的子叫吃,与对手子一样大叫兑,小于对手子则被反弹掉了。 挡:以将棋子走在对手打算行棋的线路上为目的的行棋。 封:挡在对手一个或多个棋子多条行棋线路的位置上的行棋。 突:用棋子撞挡住或封住自己的子的行棋。 飞:工兵在无阻挡状况下可在铁路线上任意行走,当工兵行棋经过一个或多个直角弯时叫做飞。 闪电:以扛旗为目的连续快速进攻的行棋方式叫闪电,也叫闪电战。 盘棋:通过子力的比拼、消耗来攻击对手的行棋方式为盘棋。 令子:行棋四方除炸弹外可移动的最大的棋子被称作令子,开局司令为令子。 控势:将敌方不敢碰的棋子及其组合行至棋盘要塞叫做控势。 急所:全局中最紧迫的行棋目标,如果不应对便会遭到子力或结构上的损失。 实招、虚招、骗招与花招:符合棋子身份的行棋是实招,不符合棋子身份的行棋是虚招,对手上当的虚招为骗招,对手没有上当的虚招为花招。 落步原理:一方行棋以后,分别经过下家、对家、上家的行棋才能轮到自己行棋,很多战略、战术的运用必须考虑轮走顺序才能达成,这就是落步原理。 ◆几个主要棋子的价值简介: 关于各棋子的价值,棋手都有自己的判定。作者认为应该动态地评价各棋子的价值。以下对于部分棋子子力价值分析,智者见智,仅供参考。 司令是全军的统帅,司令未明的时候,在战略上对敌人的威慑作用要大于其本身,因此暗司令价值最大。暗令在双方都没有子力消耗的时候,大致相当于明令+旅长。在三家无令的状况大致相当于明令+师长+旅长,这时候对于善于用假令的棋手,暗令的价值还要大。开局阶段,暗令吃明军被炸略亏,明令吃明军被炸两分,有时候明令不吃明军选择控势对全局的影响更深远。 令子对于少炸方价值增大,对于无炸方价值无限大。 军长吃师被炸,闪电战开局获得进攻的主动,占优;盘棋中,有令方,军吃师被炸当时不亏,但在兑司令的时候就吃亏了。 开局阶段大家都有司令的时候,第一个炸弹价值介于师旅之间,第二个炸弹相当于一个军长,炸弹价值跟各方的布局结构和行棋风格也有很大的关系。 开局阶段,第一个工兵价值略小于团长,第二个相当于团长,最后一个相当于旅长,而联合双方最后一个工兵有时候比师长还宝贵。 ◆四国军棋的阶段: 四国军棋分为布局、开局、中局、残局四个阶段。 ◆四国军棋棋子的数字简称 现行军棋对各子的简称多用数字,我想,主要起源于司令的谐音类似四零,故司令用40表示,军比司令小一级,用39表示,师为38,旅37,团36,营35,连34,排33,工32,炸弹不用31而用00,表示碰到它会同归于尽。例如,对家说:0040,就是指挥你的炸弹去炸敌人的司令;3938是指军长吃师长。 还有棋子进退的代号:40+表示司令向前走一步,40+3为司令向前3步,也可以用40+++表示,40-表示退,还有横、封、挡等说法。 有两个人的也有四人组合的游戏! 司令是全军的统帅,司令未明的时候,在战略上对敌人的威慑作用要大于其本身,因此暗司令价值最大。暗令在双方都没有子力消耗的时候,大致相当于明令+旅长。在三家无令的状况大致相当于明令+师长+旅长,这时候对于善于用假令的棋手,暗令的价值还要大。开局阶段,暗令吃明军被炸略亏,明令吃明军被炸两分,有时候明令不吃明军选择控势对全局的影响更深远。 令子对于少炸方价值增大,对于无炸方价值无限大。 军长吃师被炸,闪电战开局获得进攻的主动,占优;盘棋中,有令方,军吃师被炸当时不亏,但在兑司令的时候就吃亏了。 开局阶段大家都有司令的时候,第一个炸弹价值介于师旅之间,第二个炸弹相当于一个军长,炸弹价值跟各方的布局结构和行棋风格也有很大的关系。 开局阶段,第一个工兵价值略小于团长,第二个相当于团长,最后一个相当于旅长,而联合双方最后一个工兵有时候比师长还宝贵。
怕男朋友移情别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m2.5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