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型氨铁的化学分子式式

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1)空气中的NO2可形成硝酸型酸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NO和C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CO2+N2.(3)利用氨水可以将SO2和NO2吸收,原理如下图所示:NO2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也可吸收SO2,并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①a为电源的____(填“正极”或“负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②在碱性条件下,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使其转化为无害气体,同时有SO32-生成.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乐乐题库
& 亚硝酸盐知识点 & “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1)空气...”习题详情
15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4.6%
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1)空气中的NO2可形成硝酸型酸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NO2+H2O=2HNO3+NO.(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NO和C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NO&2CO2+N2.(3)利用氨水可以将SO2和NO2吸收,原理如下图所示:NO2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2NO2+4HSO3-=N2+4SO42-+4H+.(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也可吸收SO2,并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①a为电源的正极(填“正极”或“负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②在碱性条件下,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使其转化为无害气体,同时有SO32-生成.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1)空气中的NO2可形成硝酸型酸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NO和C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CO...”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氮气和氧气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2)依据CO和NO2通过催化转化器将其转化为无污染的两种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3)根据流程图信息NO2被吸收的反应物为NO2、NH4HSO3,生成物有氮气,据此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荷守恒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4)①根据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可以判断①图中a极要连接电源的正极;依据电极原理和反应过程中的离子变化写出电极反应;②依据在碱性条件下,阴极排出的溶液为S2O42-,二氧化氮与其发生反应4S2O42-+2NO2+8OH-═8SO42-+N2+4H2O,依据方程式即可解答.
解:(1)二氧化氮溶于水,二氧化氮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5价的硝酸和+2价的一氧化氮,反应为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2)CO和NO2通过催化转化器将其转化为无污染的两种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为2CO+2NO&催化剂&.2+N2,故答案为:2CO+2NO&催化剂&.2+N2;(3)NO2被吸收的反应物为NO2、NH4HSO3,二氧化氮中氮元素为+4价,生成物有氮气,所以亚硫酸氢根离子中硫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反应为2NO2+4HSO3-=N2+4SO42-+4H+,故答案为:2NO2+4HSO3-=N2+4SO42-+4H+;(4)①依据图示可知,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根,所以二氧化硫所在的区为阳极区,阳极区发生反应SO2-2e-+2H2O═SO42-+4H+,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故答案为:正极;SO2+2H2O-2e-=SO42-+4H+;②阴极排出的溶液为S2O42-,二氧化氮与其发生反应,S2O42-中硫元素由+3价,变为硫酸根中硫元素为+4价,S2O42-被氧化是还原剂;二氧化氮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变为氮气0价,二氧化氮被还原为氧化剂,依据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4S2O42-+2NO2+8OH-═8SO42-+N2+4H2O,所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答案为:1:2.
本题考查了有关SO2和NOx的知识,分析利用题干信息,掌握电解池原理应用和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1)空气中的NO2可形成硝酸型酸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NO和C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1)空气中的NO2可形成硝酸型酸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NO和C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CO...”主要考察你对“亚硝酸盐”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1)空气中的NO2可形成硝酸型酸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NO和C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CO...”相似的题目:
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水、②淀粉碘化钾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填序号).(3)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A.NaCl&&&&&&&&&&B.NH4Cl&&&& C.HNO3&&&&&&&&D.浓H2SO4.
2001年1月,某地发生了导致四人死亡、一百多人中毒的食用熟牛肉中毒事件,经过对该牛肉的检测,发现某盐的含量比国家允许标准高800多倍,该盐可能是&&&&NaClNaNO3NaNO2BaSO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亚硝酸钠不但是防腐剂,而且还有抗氧化作用污水处理可采用混凝法,明矾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剂加碘食盐中加入的是碘单质肉蛋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为酸性食物
“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1)空气...”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嘴病.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某地发生了食用熟牛肉中毒事件,导致四个死亡、十百多人中毒.经过对该牛肉的检测,发现其中某盐的含量比国家标准允许的含量高888多倍,则该盐可能是&&&&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某地发生了食用熟牛肉中毒事件,导致四个死亡、十百多人中毒.经过对该牛肉的检测,发现其中某盐的含量比国家标准允许的含量高888多倍,则该盐可能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NaNO2大量进入血液时,能将血红蛋白中左Fe2+氧化成Fe3+,正常左血红蛋白转化为高价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下列各组试剂不能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NaNO2左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1)空气中的NO2可形成硝酸型酸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NO和C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CO2+N2.(3)利用氨水可以将SO2和NO2吸收,原理如下图所示:NO2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也可吸收SO2,并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①a为电源的____(填“正极”或“负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②在碱性条件下,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使其转化为无害气体,同时有SO32-生成.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1)空气中的NO2可形成硝酸型酸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NO和C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CO2+N2.(3)利用氨水可以将SO2和NO2吸收,原理如下图所示:NO2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也可吸收SO2,并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①a为电源的____(填“正极”或“负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②在碱性条件下,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使其转化为无害气体,同时有SO32-生成.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相似的习题。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物质溶解性(室温)
不(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____、盐酸(只写一种).加盐酸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2)制碱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原理可看作是由:①CO2+NH3+H2O=NH4HCO3和②NaCl+NH4HCO3=NaHCO3↓+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则该反应类型为____.(3)X的化学式为____.(4)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____,Y的化学式为____,写出Y的一种用途____.-乐乐题库
& 纯碱的制取知识点 &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习题详情
15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0.7%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物质溶解性(室温)
不(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NaOH、BaCl2、Na2CO3、盐酸(只写一种).加盐酸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2)制碱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原理可看作是由:①CO2+NH3+H2O=NH4HCO3和②NaCl+NH4HCO3=NaHCO3↓+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则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3)X的化学式为CO2.(4)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氨气,Y的化学式为NH4Cl,写出Y的一种用途制取氮肥.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2-连云港
分析与解答
习题“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物质溶解性(室温)
CO32...”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加入碳酸钠的两个作用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加入盐酸的作用来考虑方程式的书写方法;(2)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判断方法考虑;(3)根据碳酸氢钠煅烧的产物考虑;(4)根据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可推出Y物质,再根据Y与Ca(OH)2反应的产物推出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名称.
解:(1)加入碳酸钠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除去溶液中的Ca2+、另一个是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所以加入的碳酸钠必须排在氯化钡的后面,所以顺序是NaOH、BaCl2、Na2CO3;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反应物是盐酸和氢氧化钠,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反应物是盐酸和碳酸钠,生成物是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即可;(2)根据CO2+NH3+H2O=NH4HCO3可以将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这一反应物中的CO2、NH3、H2O用NH4HCO3代替,所以产物是通过相互交换成分得到的,属于复分解反应;(3)碳酸氢钠煅烧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所以X是二氧化碳;(4)根据NaCl+CO2+NH3+H2O=NaHCO3↓+NH4Cl,由图示可知过滤后的产物是碳酸氢钠和滤液,所以结合前面的方程式可知滤液是氯化铵溶液,所以Y是氯化铵;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又因为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且氨气在前面已经用过,所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氨气;氯化铵可以用来做氮肥.故答案为:(1)NaOH、BaCl2、Na2CO3;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2)复分解反应;(3)CO2;(4)氨气;NH4Cl;制取氮肥.
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于循环物质的判断,在后面的生成物中的物质,如果在前面的反应物中用到过该物质就可以循环使用.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物质溶解性(室温)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物质溶解性(室温)
CO32...”主要考察你对“纯碱的制取”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纯碱的制取
纯碱的制取【知识点的认识】纯碱的制取是指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又称为索尔维法)生产纯碱,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也就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可得到纯碱.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是: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纯碱的制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饱和溶液、结晶、酸碱盐的性质、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纯碱的制取及其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纯碱的制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现象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纯碱的制取,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向饱和氨盐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时,发生的反应实际上是多个反应的综合反应.即氨气和水化合生成氨水,二氧化碳和水化合生成碳酸,氨水和过量的碳酸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和水,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2.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熟石灰混合反应放出氨气,也可回收循环使用.
与“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物质溶解性(室温)
CO32...”相似的题目: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邦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②2NaHCO3&&△&&.2CO3+H2O+CO2↑;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①的六种物质中,焙制糕点是时常用作发酵粉的是&&&&;(2)胺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3)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图2,t2℃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碳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4)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有一句谚语“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结合溶解度曲线,说明这句谚语的原理:&&&&.
(一)工业上可以用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NH3、CO2和H2O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已知2NH4Cl+Ca(OH)2→CaCl2+2NH3↑+2H2O)(1)在“设备(Ⅰ)”常用加热的将碳酸氢钠转化成碳酸钠,该反应还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O2↑+H2O.(2)在“设备(Ⅱ)”中固体A与水反应,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3)对“设备(Ⅱ)”中的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填写化学式)&&&&.(二)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请回答:(Ⅰ)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Ⅱ)滤液B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步骤③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加热浓缩、&&&&、过滤.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熟石灰、B苏打、C一氧化碳、D氮气、E浓硫酸、F金刚石这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1)有毒的物质是&&&&;&&(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3)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4)焊接金属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西方的纯碱生产工艺,其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纯碱的u种用途:&&&&.(3)副产品NH4Cl属于&&&&&(填“氮肥”“钾肥“或“磷肥”).(3)操作I的名称是&&&&.(4)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Na3CO3+H3O+CO3↑.(5)本流程2七氧化碳循环利用,其优点是&&&&&(任写u点).
2工业b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是先向&&&&w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的条件下不断通入&&&&,而使&&&&结晶析出;将&&&&加热分解即得纯碱.发生反应的化学原理是(填化学方程式):(1)&&&&;(u)&&&&&NauCOl+COu↑+如uO.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查阅资料】①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的化工产品为纯碱和氯化铵.②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和CaCl2)及不溶性杂质.③生产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分离得晶体A,并使其充分受热,即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④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NH4Cl△&NH3↑+HCl↑.⑤部分生产流程如图所示:【问题讨论】(1)溶液A中的溶质有NaCl和&&&&、&&&&.(2)上述流程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粗盐中的&&&&.(3)写出加入Na2CO3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填序号).A.CO2&&&&&&&&B.NH3&&&&&&&&C.HCl&&&&&&&&&D.NaOH.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反应原理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西方的纯碱生产工艺,其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纯碱的u种用途:&&&&.(3)副产品NH4Cl属于&&&&&(填“氮肥”“钾肥“或“磷肥”).(3)操作I的名称是&&&&.(4)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Na3CO3+H3O+CO3↑.(5)本流程2七氧化碳循环利用,其优点是&&&&&(任写u点).
3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以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为原料,先制得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进而生产出纯碱.下表是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对&&&&的溶解度影响不大.(2)要使NH4Cl饱和溶液中的NH4Cl结晶析出,在&&&&(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进行比较合适.
&&55.2(3)“侯氏制碱法”制NaHCO3的方程式是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物质溶解性(室温)
不(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____、盐酸(只写一种).加盐酸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2)制碱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原理可看作是由:①CO2+NH3+H2O=NH4HCO3和②NaCl+NH4HCO3=NaHCO3↓+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则该反应类型为____.(3)X的化学式为____.(4)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____,Y的化学式为____,写出Y的一种用途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物质溶解性(室温)
不(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____、盐酸(只写一种).加盐酸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2)制碱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原理可看作是由:①CO2+NH3+H2O=NH4HCO3和②NaCl+NH4HCO3=NaHCO3↓+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则该反应类型为____.(3)X的化学式为____.(4)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____,Y的化学式为____,写出Y的一种用途____.”相似的习题。通常状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的水溶液显碱性.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氨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或能溶于水)
(2)用氨气可以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为:6NH3+5CH3OH+12B3N2↑+4CO2↑+19H2O,则B单质的化学式为O2
(3)在400℃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氨气可将有毒气体NO还原为N2和一种最常见的液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6NO5N2+6H2O.
解:(1)由题意,可知氨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或能溶于水);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结合化学方程式:6NH3+5CH3OH+12B3N2↑+4CO2↑+19H2O,因为反应前的原子:氮原子6个、氢原子38个、碳原子5个、氧原子5个;反应后原子个数:氮原子6个、氢原子38个、碳原子5个、氧原子29个;因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则12B中含有2z个原子,故可推测B单质的化学式为O2;
(3)因为“在400℃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氨气可将有毒气体NO还原为N2和一种最常见的液体”,则可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
故答为:(1)通常情况下,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或能溶于水);
& & & & & &&(2)O2;
& & & & & &&(3)4NH3+6NO5N2+6H2O
(1)由题意,可知氨气的物理性质;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推测B单质的化学式;
(3)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氨气和NO,生成物为N2和水,反应条件:在400℃和有催化剂的条件,则可书写化学方程式.英国科学家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采用两种方法制取氮气.第一个办法是让空气通过烧得红热的装满铜屑的管子,氧气与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测得剩下的气体密度为1.2572g/L;第二个办法是让氧气和氨气(NH3)反应,生成水和氮气,生成的氮气密度为1.2506g/L.瑞利没有忽视这细微的数据差异,继续进行研究.两年后,在别人提醒下他查阅了100年前卡文迪什的论文.卡文迪什让氧气和空气中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发现用来吸收反应产物的碱溶液中有一个极小的气泡,一直浮在溶液上面,怎样也不肯同氧气反应.卡文迪什写道:“根据这个实验,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空气中的氮不是单一的,其中约有1/120跟主要部分的性质绝不相同.可见空气中的氮并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在卡文迪什的启发下,瑞利用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这个小气泡.同时科学家拉姆齐用灼热的镁和空气中的氮气反应,也得到了这个小气泡.他们最终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氩.(1)根据资料可以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氮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2)氧气与铜生成氧化铜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氧化铜.(3)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氮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乐乐题库
&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 & “英国科学家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为了提高...”习题详情
23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2.9%
英国科学家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采用两种方法制取氮气.第一个办法是让空气通过烧得红热的装满铜屑的管子,氧气与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测得剩下的气体密度为1.2572g/L;第二个办法是让氧气和氨气(NH3)反应,生成水和氮气,生成的氮气密度为1.2506g/L.瑞利没有忽视这细微的数据差异,继续进行研究.两年后,在别人提醒下他查阅了100年前卡文迪什的论文.卡文迪什让氧气和空气中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发现用来吸收反应产物的碱溶液中有一个极小的气泡,一直浮在溶液上面,怎样也不肯同氧气反应.卡文迪什写道:“根据这个实验,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空气中的氮不是单一的,其中约有1120跟主要部分的性质绝不相同.可见空气中的氮并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在卡文迪什的启发下,瑞利用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这个小气泡.同时科学家拉姆齐用灼热的镁和空气中的氮气反应,也得到了这个小气泡.他们最终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氩.(1)根据资料可以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有氮气的密度为1.2572g/L;氮气的化学性质有氮气和灼热的镁反应生成氮化镁.(2)氧气与铜生成氧化铜的文字表达式是氧气+铜氧化铜.(3)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氮化镁的化学式为Mg3N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英国科学家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采用两种方法制取氮气.第一个办法是让空气通过烧得红热的装满铜屑的管子,氧气与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测得剩下的气体密度为1.2572g/L;第二个办法是让氧气和氨...”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进行解答;(2)根据氧气与铜生成氧化铜进行解答;(3)根据在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要求进行书写.
解:(1)根据资料可以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有氮气的密度为1.2572g/L;氮气的化学性质有氮气和灼热的镁反应生成氮化镁;(2)氧气与铜生成氧化铜,文字表达式是氧气+铜加热3N2;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氮气的密度为1.2572g/L;氮气和灼热的镁反应生成氮化镁;(2)氧气+铜加热3N2;化合反应.
此题是有关化学式书写及方程式书写的考查题,均属基础知识考查题,关键是对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的判断.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英国科学家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采用两种方法制取氮气.第一个办法是让空气通过烧得红热的装满铜屑的管子,氧气与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测得剩下的气体密度为1.2572g/L;第二个办法是...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英国科学家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采用两种方法制取氮气.第一个办法是让空气通过烧得红热的装满铜屑的管子,氧气与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测得剩下的气体密度为1.2572g/L;第二个办法是让氧气和氨...”主要考察你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与“英国科学家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采用两种方法制取氮气.第一个办法是让空气通过烧得红热的装满铜屑的管子,氧气与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测得剩下的气体密度为1.2572g/L;第二个办法是让氧气和氨...”相似的题目:
写出硝酸钙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
甲、乙两图形象的表示物质发生的变化,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核电荷数的两种原子,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个符合乙变化的化学方程式&&&&&2H2O(2)四幅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填序号)&&&&.
甲、乙、丙、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中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图中“X&&&&.②甲、乙、丙三种气体中有毒的是&&&&.(2)若甲为碳酸氢钠,乙为氯化钠,丙为碱.①丙的名称为&&&&.②物质X&&&&(“能”或“不能”)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3)若X为石灰水,甲为碳酸钠,丙为气体.①X与甲的溶液反应,其反应的类型是&&&&.②丙与足量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英国科学家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为了提高...”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2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3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1)金刚石&&&&.(2)碳酸氢铵&&&&.(3)氢氧根离子&&&&.(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5)天然气(沼气)的燃烧反应&&&&&CO2+2H2O.
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10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3人类面临的三大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之一的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我国以硫酸型酸雨为主.酸雨中的硫酸形成的途径之一是含硫燃料燃烧生成&&&&气体(写化学式),该气体与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进而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由亚硫酸转化为硫酸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属于&&&&.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英国科学家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采用两种方法制取氮气.第一个办法是让空气通过烧得红热的装满铜屑的管子,氧气与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测得剩下的气体密度为1.2572g/L;第二个办法是让氧气和氨气(NH3)反应,生成水和氮气,生成的氮气密度为1.2506g/L.瑞利没有忽视这细微的数据差异,继续进行研究.两年后,在别人提醒下他查阅了100年前卡文迪什的论文.卡文迪什让氧气和空气中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发现用来吸收反应产物的碱溶液中有一个极小的气泡,一直浮在溶液上面,怎样也不肯同氧气反应.卡文迪什写道:“根据这个实验,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空气中的氮不是单一的,其中约有1/120跟主要部分的性质绝不相同.可见空气中的氮并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在卡文迪什的启发下,瑞利用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这个小气泡.同时科学家拉姆齐用灼热的镁和空气中的氮气反应,也得到了这个小气泡.他们最终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氩.(1)根据资料可以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氮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2)氧气与铜生成氧化铜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氧化铜.(3)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氮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英国科学家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采用两种方法制取氮气.第一个办法是让空气通过烧得红热的装满铜屑的管子,氧气与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测得剩下的气体密度为1.2572g/L;第二个办法是让氧气和氨气(NH3)反应,生成水和氮气,生成的氮气密度为1.2506g/L.瑞利没有忽视这细微的数据差异,继续进行研究.两年后,在别人提醒下他查阅了100年前卡文迪什的论文.卡文迪什让氧气和空气中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发现用来吸收反应产物的碱溶液中有一个极小的气泡,一直浮在溶液上面,怎样也不肯同氧气反应.卡文迪什写道:“根据这个实验,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空气中的氮不是单一的,其中约有1/120跟主要部分的性质绝不相同.可见空气中的氮并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在卡文迪什的启发下,瑞利用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这个小气泡.同时科学家拉姆齐用灼热的镁和空气中的氮气反应,也得到了这个小气泡.他们最终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氩.(1)根据资料可以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氮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2)氧气与铜生成氧化铜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氧化铜.(3)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氮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分子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