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浓度的改变

(1)使用催化剂(2分);升高温度(2分)&
(2)40%&&&&&
234(各2分)
(3)>,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各2分)
【解析】(1)②使用了(正)催化剂;理由:因为从图像可看出,两者最终的平衡浓度相同,即最终的平衡状态相同,而②比①所需要的时间短,显然反应速率加快了,故由影响反应速率和影响平衡的因素可知是加入(正)催化剂;③升高温度;理由:因为该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所以不可能是改变压强引起速率的改变,又由于各物质起始浓度相同,故不可能是改变浓度影响反应速率,再由于③和①相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平衡时浓度更小,故不可能是改用催化剂,而只能是升高温度来影响反应速率的
(2)不妨令溶液为1L,则②中达平衡时A转化了0.04mol,由反应计量数可知B转化了0.08mol,所以B转化率为;同样在③中A转化了0.06mol,则生成C为0.06mol,体积不变,即平衡时c(c)=0.06mol/L,所以平衡常数为
(3) ﹥0;理由:由③和①进行对比可知升高温度后A的平衡浓度减小,即A的转化率升高,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而升温是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0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2010?湖北)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③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40%;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0.06mol/L;(3)该反应的△H>0,其判断理由是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实验②:vB=0.014mol(L?min)-1实验③:vc=0.009mol(L?min)-1.
科目:高中化学
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1.0mol/L,c(B)=2.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是:②加催化剂;③升高温度;(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40%;(3)该反应的△H>0(填>”或<”)(4)该反应进行到1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0.06mol/(L?min)(以③计算).
科目:高中化学
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是:②加催化剂;③温度升高;(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40%;实验③化学平衡常数234.4(mol/L)-1;(取三位有效数字)(3)该反应的△H>0,判断其理由是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1)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H=-246.4KJ/mol;(2)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0.6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填“>”、“<”或“=”).②若加入CH3OH后,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0.04mol/L;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0.16mol/L?min.(3)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不变;③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该反应的△H>0,判断其理由是升高温度反应正反应方向,故反应是吸热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长宁区一模)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T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弱于W(填“强于”或“弱于”).(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O2+2H2OS+2H2SO4(浓)3SO2+2H2O.(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2↑+2H2O2H2O22&.&O2↑+2H2O.(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NaNO2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3.(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10C+P4O10→P4+10CO每生成1mol&P4时,就有20mol电子发生转移.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1)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的水解.(2)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e3++1H2O2+6H2O→2Ce(OH)4↓+6H+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3)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③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4)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40%;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0.06mol/L;(5)该反应是吸热热反应,判断其理由是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实验②:VB=0.014mol(L?min)-1.怎么判断化学平衡转化率增大还是减小?比如aA+bB=可逆=cC+dD改变反应的温度或者压强或者浓度 怎么能直接看出来转化率的增大还是减小【不通过计算的话】 如果非要通过计算的话也请详细讲_百度作业帮
怎么判断化学平衡转化率增大还是减小?比如aA+bB=可逆=cC+dD改变反应的温度或者压强或者浓度 怎么能直接看出来转化率的增大还是减小【不通过计算的话】 如果非要通过计算的话也请详细讲讲吧 问了很多同学也没能讲清楚
☆你大爷☆hcmr
吸热反应,增大温度转化率增大,减小温度转化率减小.放热反应反之.气体体积分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转化率增大,减小压强转化率减小.气体体积分数减小的反之.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若是两种以上反应物,则增大浓度的反应物转化率减小,其他几种增大;若是只有一种反应物,则此反应物转化率较之原反应减小.LZ高中生吗?其实还是问老师来得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直接问老师嘛。未必还不好意思哦
如果,反应向右,则A或B的转化率增加;如果向左,则减少
扫描下载二维码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解答即可.(2)根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使烧瓶中的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的角度进行分析.(3)①胶头滴管滴加便于控制速度②搅拌可是反应速度加快③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解答:解:(1)第三组中氢氧化钠和盐酸的浓度都是第二组的2倍,温度的变化也应该是第而组的2倍;再说,第二组与第一组比较,盐酸的质量分数不变,而氢氧化钠的浓度是第一组的2倍,并且,通过第三组可知,它们也完全反应;所以温度的改变也是第一组的2倍.故答案为:7,(2)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温度会升高,导致烧瓶内的压强增大,集气瓶会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集气瓶内有气泡冒出(3)由于该实验的一个方面是探究两种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用胶头滴管滴加是为了防止所加溶液过量,在反应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反应物充分反应;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使其变质.故答案为:①防止氢氧化钠过量;②使反应充分;③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④NaOH溶液和空气接触所得产物有三种情况:一是不反应,二是全部和CO2反应,三是介于二者之间.故答案为:Na2CO3;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搞清需要解答的问题,然后应用所掌握的知识逐一进行解答,此类起点高落点低,难度不大.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性;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②观察到的现象.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表).
14(1)表中x=.(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①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③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④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你认为:②可能是;&③可能是.(4)为了进一步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取了13.3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200g10%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求:(1)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2)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3)在图中画出以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质量,横坐标表示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图.(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科目:初中化学
15、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14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1)表中x=.(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①实验中,氢氧化钠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③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④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你认为:②可能是;&③可能是.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I、实验方案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1)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pH时,正确的操作是:.(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方案二: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克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14(1)表中x=.(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II、实验中的意外情况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NaOH和Na2CO3.(1)小明同学取白色粉末少许,溶于水后,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③是正确的.(2)为了进一步研究,三位同学取了10.0g上述样品,利用电子天平共同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称&&&量&&&项&&&目
称&&&量&&时&间
装置+稀硫酸质量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
反应开始后15秒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
反应开始后35秒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
反应开始后55秒
249.00试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计算上述样品中各成份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有同学提出按上述实验所测得试样中Na2CO3质量分数会偏小,该同学的理由是(实验操作均正确):.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现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碱性;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取上述NaOH溶液加水稀释,加入酚酞溶液②观察到的现象出现红色且不褪去方案二: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表)
14(1)表中x=7.(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09?宁德)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成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一次化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用一定体积10%的盐酸和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下图表示的是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的一定体积变化关系曲线.(1)根据曲线图,可以判断该实验是B(填序号).A、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2)根据曲线图,当加入的溶液体积为10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得到的固体是氯化钠.(3)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右图表示的是溶液的温度与加入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曲线.①从加入溶液的量2--10mL之间的曲线图,可推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②根据曲线图,加入溶液的量在10--20mL之间时,溶液温度下降的一种可能原因是反应停止,加入的过量盐酸使溶液的温度降低.(4)请你设计一种实验方案,验证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取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的红色消失,则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达到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如何变化_百度知道
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达到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如何变化
系统达平衡体系各种浓度变化按照平衡数限制变化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化学反应平衡中的转化率,在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公式中是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反应前的浓度.我想知道转化率会不会出现负值得情况_百度作业帮
化学反应平衡中的转化率,在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公式中是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反应前的浓度.我想知道转化率会不会出现负值得情况
天空很蓝085
一个可逆反应.气体A+气体BC+D A的起始量一定时,增大B的起始量.那么B的起始量越大,则每个B分子受到A分子碰撞的机率就越小.但是B的转化率与"单位时间内,单个B分子受到的有效碰撞次数成正比." 所以B的起始量越大,B的转化率就越低.换个角度,B的起始量越大,则每个A碰撞到B的机率就越大,则A的转化率就越高.这也就是说,提高哪种反应物的起始量,哪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就会降低,而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就会升高.一定温度下,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K值的大小,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该反应进行的程度,就是反应的限度.K值越大,反应程度增大,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转化率越低.转化率是 已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所以当加入一种反应物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其余反应物已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加,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所以转化率增大.而加入的反应物,即改变反应条件,由平衡移动原理(即化学平衡总是向减弱条件变化的方向移动)得,改变的条件只能减弱,不能抵消,所以已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同时增大,但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的增量大于已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增量,所以转化率反而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朝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反向移动,也就是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注意,是减弱,而不是完全抵消.即:添加的浓度完全是大于减弱的,该反应物的浓度还是增加了,所以转化率降低了.而另一种反应物,由于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它转化率是增加的.
我想通啦,谢谢啦
可以采纳我吗,谢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会出现负的 可以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嗯,我这收到了两种答案。目前还是比较迷茫。但我肯定你的答案多一些
如果化学反应向正向进行 反应物减少生成物增加 这时候转化率就是正的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 反应物增加 生成物减少 转化率就是负的
不会出现a=转化浓度/起始浓度
转化浓度是指起始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应该会出现负的啊,难道要加绝对值吗?但我觉老师上课好像没讲啊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