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于给定数列cn的as产生的流量不能穿过另一个特定的as 是什么意思?不太明白~

数组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数组
所谓数组,就是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就是把有限个类型相同的变量用一个名字命名,然后用编号区分他们的变量的集合,这个名字称为数组名,编号称为。组成数组的各个变量称为数组的分量,也称为数组的元素,有时也称为下标变量。数组是在中,为了处理方便, 把具有相同类型的若干按有序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一种形式。这些按序排列的同类数据的集合称为数组。外文名Array定&&&&义同类数据的集合
在C语言中, 数组[1]属于构造。一个数组可以分解为多个数组,这些数组元素可以是基本或是构造类型。因此按数组的类型不同,数组又可分为数值数组、数组、、结构数组等各种类别。
关于可变长数组(VLA)的问题:原来的C89标准中是不允许可变长数组出现的,但是在C99标准中,加入了对VLA的支持[2],但是支持的不多,而且由于栈溢出的安全问题,没有太多的人敢用这个可变长数组,所以在C11标准中又把它规定为可选实现的功能了[3]。
如果有过用其它语言编程的经历,那么想必会熟悉数组的概念。由于有了数组,可以用相同名字引用一系列,并用(索引)来识别它们。在许多场合,使用数组可以缩短和简化,因为可以利用索引值设计一个循环,高效处理多种情况。数组有和下界,数组的在上下界内是连续的。因为 Visual Basic对每一个索引值都分配空间,所以不要不切实际声明一个太大的数组。
此处数组是中声明的数组。它们不同于数组,控件数组是在设计时通过设置控件的 Index 属性规定的。数组总是连续的;与数组不同的是,不能从一个数组的中部加载或数组。
一个数组中的所有具有相同的(在C、C++、Java、pascal中都这样。但也并非所有涉及数组的地方都这样,比如在Visual Foxpro中的数组就并没这样的要求)。当然,当为 Variant 时,各个能够包含不同种类的数据(、、数值等等)。可以声明任何基本的数组,包括用户类型和。
如果要用户输入的是一个数组,一般是用一个,但是在输入前也需要固定数组的大小。
compact跟变长数组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应该用不到变长数组。因为一般的传数组到中就是传数组的和的个数的,那只是一个提示,不是要求。
原型可以这样写(假设数组的是type):
int compact(type *Array,int Count)
数组类型说明 在C语言中使用数组必须先进行类型说明。
数组说明的一般形式为: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 [],……; 其中,类型说明符是任一种基本或构造数据类型。数组名是用户定义的数组。方括号中的表示的个数,也称为数组的长度。
数组就是一次性定义相同数据类型的一组变量数组定义。int a[10]; 说明数组a,有10个。
float b[10],c[20]; 说明实型数组b,有10个,实型数组c,有20个。
char ch[20]; 说明字符数组ch,有20个元素。1.数组是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的集合
2.数组中的各元素是有先后顺序的,它们在内存中按照这个先后顺序连续存放在一起
3.数组元素用整个数组的名字和它自己在数组中的顺序位置来表示。例如,a[0]表示名字为a的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a[1]代表数组a的第二个元素,以此类推。
对于VB的数组,表示数组元素时应注意;
1下标要紧跟在数组名后,而且用圆括号括起来(不能用其他括号)
2下标可以是常量,变量,或表达式,但其值必须是整数(如果是小数将四舍五入为整数)
3下标必须为一段连续的整数,其最小值成为下界,其最大值成为上界。不加说明时下界值默认为1在方法中定义的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和对象的引用变量都在方法的栈内存中分配,当在一段代码中定义一个变量时,java就在栈内存中为这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当超出变量的作用域后,java会自动释放掉为该变量所分配的内存空间。堆内存用来存放由new运算符创建的对象和数组,在堆中分配的内存,由java虚拟机的自动垃圾回收器来管理。在堆中创建了一个数组或对象后,同时还在栈内存中定义一个特殊的变量。让栈内存中的这个变量的取值等于数组或者对象在堆内存中的首地址,栈中的这个变量就成了数组或对象的引用变量,引用变量实际上保存的是数组或对象在堆内存中的地址(也称为对象的句柄),以后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栈的引用变量来访问堆中的数组或对象。[4]声明固定大小的数组
有三种方法声明固定大小的数组,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数组应有的有效范围:
建立公用数组,在的声明段用 Public声明数组。
建立级数组,在模块的声明段用 Private声明数组。
建立局部数组,在过程中用 Private声明数组。
设定上下界
声明数组时,在数组名之后跟一个用括号括起来的。
不得超过 Long的范围(-2,147,483,648 到 2,147,483,647)。
例如,下列数组声明可出现在的声明段:
Dim Counters (14) As Integer '15 个。
Dim Sums (20) As Double '21 个。
为建立公用数组,直接用 Public 取代 Dim。
Public Counters (14) As Integer
Public Sums (20) As Double
在过程之中同样的声明使用 Dim:
Dim Counters (14) As Integer
Dim Sums (20) As Double
第一个声明建立了一个有 15 个的数组,其索引号从 0 到 14。
第二个声明建立了一个有 21 个的数组,其索引号从 0 到 20。缺省的下界为 0。
为了规定下界,用关键字 To 显式提供下界(为 Long):
Dim Counters (1 To 15) As Integer
Dim Sums (100 To 120) As String
在前述声明中,Counters 的索引值范围从 1 到 15,而 Sums 的索引值范围从 100 到 120。
包含其它数组的数组
有可能建立 Variant数组,并与不同数据类型的数组共居一处。
以下建立两个数组,一个包含整数,而另一个包含 字符串。然后声明第三个 Variant 数组,并将整数和字符串数组放置其中: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intX As Integer 声明计数器。
声明并放置整数数组。
Dim countersA (5) As Integer
For intX = 0 To 4
countersA (intX) = 5
声明并放置字符串数组。
Dim countersB (5) As String
For intX = 0 To 4
countersB (intX) = &hello&
Dim arrX (2) As Variant 声明拥有两个成员的新数组。
arrX (1) = countersA () 将其它数组移居到数组。
arrX (2) = countersB ()
MsgBox arrX (1) (2) 显示每一个数组的成员。
MsgBox arrX (2) (3)
php数组的定义、调用和修改
[5]array() 创建数组,带有键和值。如果在规定数组时省略了键,则生成一个整数键,这个 key 从 0 开始,然后以 1 进行递增。
要用 array() 创建一个关联数组,可使用 =& 来分隔键和值。
语法  array(key =& value)  参数key可选。规定 key,类型是数值或字符串。如果未设置,则生成整数类型的 key。  value必需。规定值。  &h3&&font color=&#CC6600&&输出aaaaaabbbbbb&/font&&/h3&  &?php  $array = array(&key1& =& &aaaaaa&, 2 =& &bbbbbb&); //数组的创建  echo $array[&key1&]; //输出aaaaaa  echo $array[2]; //输出bbbbbb  ?&有时需要追踪记录数组中的相关信息。
例如,为了追踪记录计算机屏幕上的每一个,需要引用它的 X、Y。这时应该用存储值。
可用 Visual Basic 声明。
例如,下面的声明了一个过程内的 10 × 10 的二维数组。
Static MatrixA (9,9) As Double
可用显式下界来声明两个维数或两个维数中的任何一个:
Static MatrixA (1 To 10,1 To 10) As Double
可以将所有这些推广到二维以上的数组。例如:
Dim MultiD (3,1 To 10,1 To 15)
这个声明建立了三维数组,大小为 4 × 10 × 15。总数为三个维数的乘积,为 600。
在增加数组的维数时,数组所占的会大幅度增加,所以要慎用。使用 Variant 数组时更要格外小心,因为他们需要更大的。可以用 For有效的处理。例如,在 MatrixA 中基于每个在数组中的位置为其赋值:
Dim I As Integer,J As Integer
Static MatrixA(1 To 10,1 To 10) As Double
For I = 1 To 10
For J = 1 To 10
MatrixA (I,J) = I * 10 + J
Next I定义
一维数组是最简单的数组,其逻辑结构是线性表。要使用一维数组,需经过定义、初始化和应用等过程。
在数组的声明格式里,“数据类型”是声明数组元素的数据类型,可以是java语言中任意的数据类型,包括简单类型和结构类型。“数组名”是用来统一这些相同数据类型的名称,其命名规则和变量的命名规则相同。
数组声明之后,接下来便是要分配数组所需要的内存,这时必须用运算符new,其中“个数”是告诉编译器,所声明的数组要存放多少个元素,所以new运算符是通知编译器根据括号里的个数,在内存中分配一块空间供该数组使用。利用new运算符为数组元素分配内存空间的方式称为动态分配方式。
int[]x; //声明名称为x的int型数组
x=new int[10]; //x数组中包含有10个元素,并为这10个元素分配内存空间
在声明数组时,也可以将两个语句合并成一行,格式如下:
数据类型[]数组名= new 数据类型[个数];
利用这种格式在声明数组的同时,也分配一块内存供数组使用。如上面的例子可以写成:
int[]x = new int [10];
等号左边的int[]x相当于定义了一个特殊的变量x,x的数据类型是一个对int型数组对象的引用,x就是一个数组的引用变量,其引用的数组元素个数不定。等号右边的new int[10]就是在堆内存中创建一个具有10个int型变量的数组对象。int[]x = new int [10];就是将右边的数组对象赋值给左边的数组引用变量。[4]定义
前面介绍的数组只有一个,称为一维数组, 其数组也称为单下标。在实际问题中有很多量是二维的或多维的, 因此C语言允许构造。有多个, 以标识它在数组中的位置,所以也称为多下标。本小节只介绍二维数组,可由二维数组类推而得到。二维数组类型说明的一般形式是:
类型说明符数组名[1][常量表达式2]…;
其中1表示第一维的长度,常量表达式2 表示第二维下标的长度。例如:
int a[3][4]; 说明了一个三行四列的数组,数组名为a,其的类型为。该数组的共有3×4个,即:
a[0][0],a[0][1],a[0][2],a[0][3]
a[1][0],a[1][1],a[1][2],a[1][3]
a[2][0],a[2][1],a[2][2],a[2][3]
在概念上是二维的,即是说其在两个方向上变化, 下标在数组中的位置也处于一个平面之中, 而不是象一维数组只是一个。但是,实际的硬件存储器却是连续编址的, 也就是说存储器单元是按一维线性排列的。如何在一维存储器中存放,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行排列, 即放完一行之后顺次放入第二行。另一种是按列排列, 即放完一列之后再顺次放入第二列。在C语言中,是按行排列的。在如上中,按行顺次存放,先存放a[0]行,再存放a[1]行,最后存放a[2]行。每行中有四个也是依次存放。由于数组a说明为
int类型,该类型占两个的内存空间,所以每个均占有两个 字节(图中每一格为一字节)。
元素的表示方法
的也称为双下标变量,其表示的形式为:数组名[下标][下标]
其中下标应为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例如:a[3][4] 表示a数组三行四列的。
和数组说明在形式中有些相似,但这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数组说明的方括号中给出的是某一维的长度,即可取的最大值; 而数组中的下标是该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标识。前者只能是, 后者可以是,或。
一个学习小组有5个人,每个人有三门课的考试成绩。求全组分科的平均成绩和各科总平均成绩。
课程 成绩Math C DBASE
张 80 75 92
王 61 65 71
李 59 63 70
赵 85 87 90
周 76 77 85
可设一个二维数组a[5][3]存放五个人三门课的成绩。再设一个一维数组v[3]存放所求得各分科平均成绩,设l为全组各科总平均成绩。编程如下:
void main()
int i,j,s=0,l,v[3],a[5][3];
printf(&input score\n&);
for(i=0;i&3;i++){
for(j=0;j&5;j++)
{ scanf(&%d&,&a[j]);
s=s+a[j];}
l=(v[0]+v[1]+v[2])/3;
printf(&math:%d\nc languag:%d\ndbase:%d\n&,v[0],v[1],v[2]);
printf(&total:%d\n&,l);
中首先用了一个双重循环。在内循环中依次读入某一门课程的各个学生的成绩,并把这些成绩累加起来, 退出内循环后再把该累加成绩除以5送入v之中,这就是该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外循环共循环三次,分别求出三门课各自的平均成绩并存放在v数组之中。退出外循环之后,把v[0],v[1],v[2]相加除以3即得到各科总平均成绩。最后按题意输出各个成绩。
二维数组初始化也是在类型说明时给各赋以初值。二维数组可按行分段赋值,也可按行连续赋值。例如对数组a[5][3]:
1.按行分段赋值可写为static int a[5][3]={ {80,75,92},{61,65,71},{59,63,70},{85,87,90},{76,77,85} };
2.按行连续赋值可写为static int a[5][3]={ 80,75,92,61,65,71,59,63,70,85,87,90,76,77,85 };
这两种赋初值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
void main()
int i,j,s=0,l,v[3];
static int a[5][3]={ {80,75,92},{61,65,71},{59,63,70},
{85,87,90},{76,77,85} };
for(i=0;i&3;i++)
{ for(j=0;j&5;j++)
l=(v[0]+v[1]+v[2])/3;
printf(&math:%d\nc languag:%d\ndbase:%d\n&,v[0],v[1],v[2]);
printf(&total:%d\n&,l);
初始化的额外说明
对于二维数组初始化赋值还有以下说明:
1.可以只对部分赋初值,未赋初值的自动取0值。
例如:static int a[3][3]={,,}; 是对每一行的第一列赋值,未赋值的元素取0值。赋值后各的值为:1 0 02 0 03 0 0
static int a [3][3]={{0,1},{0,0,2},}; 赋值后的值为 0 1 00 0 23 0 0
2.如对全部赋初值,则第一维的长度可以不给出。
例如:static int a[3][3]={1,2,3,4,5,6,7,8,9}; 可以写为:static int a[][3]={1,2,3,4,5,6,7,8,9};
数组是一种构造类型的数据。可以看作是由一维数组的嵌套而构成的。设一维数组的每个都又是一个数组, 就组成了二维数组。当然,前提是各类型必须相同。
根据这样的分析,一个也可以分解为多个一维数组。C语言允许这种分解有二维数组a[3][4],可分解为三个一维数组,其数组名分别为a[0],a[1],a[2]。对这三个一维数组不需另作说明即可使用。这三个一维数组都有4个,例如:一维数组a[0]的元素为a[0][0],a[0][1],a[0][2],a[0][3]。最后必须强调的是,a[0],a[1],a[2]不能当作使用,它们是数组名,不是一个单纯的下标变量。用来存放字符量的数组称为字符数组。
字符数组类型说明的形式与前面介绍的数值数组相同。例如:char c[10]; 由于字符型和通用,也可以定义为int c[10]但这时每个数组占2个的内存单元。
数组也可以是二维或,例如:char c[5][10];即为二维字符数组。
字符数组也允许在类型说明时作初始化赋值。例如:static char c[10]={`c`,` `,`p`,`r`,o`,g`,r`,`a`,`m`};赋值后各元素的值为:数组C c[0]c[1]c[2]c[3]c[4]c [5]c[6]c[7]c[8]c[9]其中c[9]未赋值,由系统自动赋予0值。
当对全体赋初值时也可以省去长度说明。例如:static char c[]={`c`,` `,`p`,`r`,`o`,`g`,`r`,`a`,`m`};这时C数组的长度自动定为9。
char a[][5]={{'B','A','S','I','C',},{'d','B','A','S','E'}};
for(i=0;i&=1;i++)
for(j=0;j&=4;j++)
printf(&%c&,a[j]);
printf(&\n&);
本例的二维字符数组由于在初始化时全部都赋以初值, 因此一维的长度可以不加以说明。字符串在C语言中没有专门的字符串, 通常用一个字符数组来存放一个字符串。在2.1.4节介绍时,已说明字符串总是以'\0'作为串的结束符。因此当把一个字符串存入一个数组时, 也把结束符'\0'存入数组,并以此作为该字符串是否结束的标志。有了'\0'标志后,就不必再用字符数组的长度来判断字符串的长度了。
C语言允许用字符串的方式对数组作初始化赋值。例如:
static char c[]={'c',' ','p','r','o','g','r','a','m'}; 可写为:
static char c[]={&C program&}; 或去掉{}写为:
static char c[]=&C program&;
用字符串方式赋值比用字符逐个赋值要多占一个, 用于存放字符串结束标志'\0'。上面的数组c在内存中的实际存放情况为:C program'\0'是由C自动加上的。由于采用了'\0'标志,所以在用字符串赋初值时一般无须指定数组的长度, 而由系统自行处理。在采用字符串方式后,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将变得简单方便。除了上述用字符串赋初值的办法外,还可用scanf和printf一次性输入输出一个字符数组中的字符串, 而不必使用循环逐个地输入输出每个字符。
void main()
static char c[]=&BASIC\ndBASE&;
printf(&%s\n&,c);
} printf(&%s\n&,c);
注意在本例的printf中,使用的格式字符串为“%s”, 表示输出的是一个字符串。而在列中给出数组名则可。不能写为:printf(&%s&,c[]);
void main()
char st[15];
printf(&input string:\n&);
scanf(&%s&,st);
printf(&%s\n&,st);
} char st[15];
本例中由于定义数组长度为15, 因此输入的字符串长度必须小于15,以留出一个用于存放字符串结束标志'\0'。应该说明的是,对一个字符数组,如果不作初始化赋值,则必须说明数组长度。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当用scanf函数输入字符串时,字符串中不能含有空格,否则将以空格作为串的结束符。例如运行例4.8,当输入的串中含有空格时,运行情况为:input string:this is a book this 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出空格以后的字符都未能输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多设几个数组分段存放含空格的串。可改写如下:
void main()
char st1[6],st2[6],st3[6],st4[6];
printf(&input string:\n&);
scanf(&%s%s%s%s&,st1,st2,st3,st4);
printf(&%s %s %s %s\n&,st1,st2,st3,st4);
本分别设了四个数组, 输入的一行字符的空格分段分别装入四个数组。然后分别输出这四个数组中的字符串。在前面介绍过,scanf的各输入项必须以方式出现,如 &a,&b等。但在例4.8中却是以数组名方式出现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在C语言中规定,数组名就代表了该数组的首。整个数组是以首开头的一块连续的内存单元。如有字符数组char c[10],在内存可表示如图4.2。设数组c的首为2000,也就是说c[0]为2000。则数组名c就代表这个首。因此在c前面不能再加&。如写作scanf(&%s&,&c);则是错误的。在执行printf(&%s&,c) 时,按数组名c找到首,然后逐个输出数组中各个字符直到遇到字符串终止标志'\0'为止。是组成数组的。数组也是一种, 其标识方法为数组名后跟一个。表示了在数组中的顺序号。数组元素的一般形式为:数组名[] 其中的下标只能为或整型。如为小数时,C编译将自动取整。例如,a[5],a[i+j],a[i++]都是合法的数组。数组通常也称为。必须先定义数组, 才能使用。在C语言中只能逐个地使用, 而不能一次引用整个数组。初始化赋值的一般形式为:static类型说明符数组名[]={值,值……值}; 其中static表示是静态存储类型, C语言规定只有静态存储数组和外部存储数组才可作初始化赋值(有关静态存储,外部存储的概念在第五章中介绍)。
在{ }中的各数据值即为各的初值, 各值之间用逗号间隔。例如:static int a[10]={ 0,1,2,3,4,5,6,7,8,9 }; 相当于a[0]=0;a[1]=1...a[9]=9;1.数组的类型实际上是指数组的取值类型。对于同一个数组,其所有的都是相同的。
2.数组名的书写规则应符合的书写规定。
3.数组名不能与其它名相同。
1.可以只给部分赋初值。当{ }中值的个数少于个数时,只给前面部分赋值。例如:static int a[10]={0,1,2,3,4};表示只给a[0]~a[4]5个元素赋值,而后5个元素自动赋0值。
2.只能给逐个赋值,不能给数组整体赋值。例如给十个全部赋1值,只能写为:static int a[10]={1,1,1,1,1,1,1,1,1,1};而不能写为:static int a[10]=1;(请注意:在C语言中是这样,但并非在所有涉及数组的地方都这样)
3.如不给可初始化的数组赋初值,则全部均为0值。
4.如给全部赋值,则在数组说明中, 可以不给出数组元素的个数。例如:static int a[5]={1,2,3,4,5};可写为:static int a[]={1,2,3,4,5};动态赋值可以在执行过程中,对数组作动态赋值。这时可用循环配合scanf逐个对数组赋值。C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字符串处理, 大致可分为字符串的、、、、、、、几类。使用这些可大大减轻编程的负担。用于输入输出的, 在使用前应包含头文件&& ; 使用其它字符串函数则应包含&&。
几个常用函数
下面介绍几个最常用的字符串:
1.串输出函数格式:puts (字符数组名) 功能:把字符数组中的字符串输出到显示器。即在上显示该字符串
#include&stdio.h&
static char c[]=&BASIC\ndBASE&;
static char c[]=&BASIC\ndBASE&;
从中可以看出puts中可以使用, 因此输出结果成为两行。puts完全可以由printf函数取代。当需要按一定格式输出时,通常使用printf函数。
2.串输入函数格式:gets (字符数组名) 功能:从标准输入设备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串。本得到一个,即为该数组的首地址。
#include&stdio.h&
char st[15];
printf(&input string:\n&);
可以看出当输入的字符串中含有空格时,输出仍为全部字符串。说明gets并不以空格作为字符串输入结束的标志, 而只以回车作为输入结束。这是与scanf不同的。
3.字符串连接函数格式:strcat (字符数组名1,字符数组名2) 功能:把字符数组2中的字符串连接到字符数组1 中字符串的后面,并删去字符串1后的串标志“”。本是字符数组1的首,而且需要字符串处理函数的包含头文件 #include&string.h& ,程序如下:
#include&string.h&
static char st1[30]=&My name is &;
int st2[10];
printf(&input your name:\n&);
gets(st2);
strcat(st1,st2);
puts(st1);
static char st1[30]=&My name is &;
int st2[10];
printf(&input your name:\n&);
gets(st2);
strcat(st1,st2);
本把初始化赋值的字符数组与动态赋值的字符串连接起来。要注意的是,数组1应定义足够的长度,否则不能全部装入被连接的字符串。
4.字符串拷贝函数格式:strcpy (字符数组名1,字符数组名2) 功能:把字符数组2中的字符串拷贝到字符数组1中。串结束标志“”也一同拷贝。字符数名2, 也可以是一个。这时相当于把一个字符串赋予一个字符数组。
#include&string.h&
static char st1[15],st2[]=&C Language&;
strcpy(st1,st2);
puts(st1);printf(&\n&);
static char st1[15],st2[]=&C Language&;
strcpy(st1,st2);
本要求字符数组1应有足够的长度,否则不能全部装入所拷贝的字符串。
5.串比较函数格式:strcmp(字符数组名1,字符数组名2) 功能:按照ASCII码顺序比较两个数组中的字符串,并由函数返回值返回比较结果。
字符串1=字符串2,返回值=0;
字符串2〉字符串2,返回值〉0;
字符串1〈字符串2,返回值〈0。
本也可用于比较两个,或比较数组和字符串常量。
#include&string.h&
static char st1[15],st2[]=&C Language&;
printf(&input a string:\n&);
gets(st1);
k=strcmp(st1,st2);
if(k==0) printf(&st1=st2\n&);
if(k&0) printf(&st1&st2\n&);
if(k&0) printf(&st1&st2\n&);
static char st1[15],st2[]=&C Language&;
printf(&input a string:\n&);
gets(st1);
k=strcmp(st1,st2);
if(k==0) printf(&st1=st2\n&);
if(k&0) printf(&st1&st2\n&);
if(k&0) printf(&st1&st2\n&);
本中把输入的字符串和数组st2中的串比较,比较结果返回到k中,根据k值再输出结果提示串。当输入为dbase时,由ASCII 码可知“dBASE”大于“C Language”故k〉0,输出结果“st1&st2”。
6.测串长度函数格式:strlen(字符数组名) 功能:测字符串的实际长度(不含字符串结束标志‘’) 并作为函数返回值。
#include&string.h&
static char st[]=&C language&;
k=strlen(st);
printf(&The lenth of the string is %d\n&,k);
PHP 5 Array 函数
PHP Array 函数允许您访问并操作数组。
创建数组。
array_change_key_case()
返回其键均为大写或小写的数组。
array_chunk()
把一个数组分割为新的数组块。
返回输入数组中某个单一列的值。
array_combine()
通过合并两个数组(一个为键名数组,一个为键值数组)来创建一个新数组。
array_count_values()
用于统计数组中所有值出现的次数。
array_diff()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差集(只比较键值)。
array_diff_assoc()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差集(比较键名和键值)。
array_diff_key()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差集(只比较键名)。
array_diff_uassoc()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差集(比较键名和键值,使用用户自定义的键名比较函数)。
array_diff_ukey()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差集(只比较键名,使用用户自定义的键名比较函数)。
array_fill()
用给定的键值填充数组。
array_fill_keys()
用给定的指定键名的键值填充数组。
array_filter()
用回调函数过滤数组中的元素。
array_flip()
反转/交换数组中的键名和对应关联的键值。
array_intersect()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交集(只比较键值)。
array_intersect_assoc()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交集(比较键名和键值)。
array_intersect_key()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交集(只比较键名)。
array_intersect_uassoc()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交集(比较键名和键值,使用用户自定义的键名比较函数)。
array_intersect_ukey()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交集(只比较键名,使用用户自定义的键名比较函数)。
array_key_exists()
检查指定的键名是否存在于数组中。
array_keys()
返回数组中所有的键名。
array_map()
将用户自定义函数作用到给定数组的每个值上,返回新的值。
array_merge()
把一个或多个数组合并为一个数组。
array_merge_recursive()
递归地把一个或多个数组合并为一个数组。
array_multisort()
对多个数组或多维数组进行排序。
array_pad()
将指定数量的带有指定值的元素插入到数组中。
array_pop()
删除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出栈)。
array_product()
计算数组中所有值的乘积。
array_push()
将一个或多个元素插入数组的末尾(入栈)。
array_rand()
从数组中随机选出一个或多个元素,返回键名。
array_reduce()
通过使用用户自定义函数,迭代地将数组简化为一个字符串,并返回。
array_replace()
将所有被替换数组中的元素替换成第一个数组。
array_replace_recursive()
将所有被替换数组中的元素递归地替换成第一个数组。
array_reverse()
将原数组中的元素顺序翻转,创建新的数组并返回。
array_search()
在数组中搜索给定的值,如果成功则返回相应的键名。
array_shift()
删除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并返回被删除元素的值。
返回数组中的选定部分。
array_splice()
把数组中的指定元素去掉并用其它值取代。
array_sum()
返回数组中所有值的和。
array_udiff()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差集(只比较键值,使用一个用户自定义的键名比较函数)。
array_udiff_assoc()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差集(比较键名和键值,使用内建函数比较键名,使用用户自定义函数比较键值)。
array_udiff_uassoc()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差集(比较键名和键值,使用两个用户自定义的键名比较函数)。
array_uintersect()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交集(只比较键值,使用一个用户自定义的键名比较函数)。
array_uintersect_assoc()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交集(比较键名和键值,使用内建函数比较键名,使用用户自定义函数比较键值)。
array_uintersect_uassoc()
比较数组,返回两个数组的交集(比较键名和键值,使用两个用户自定义的键名比较函数)。
array_unique()
删除数组中重复的值。
array_unshift()
在数组开头插入一个或多个元素。
array_values()
返回数组中所有的值。
array_walk()
对数组中的每个成员应用用户函数。
array_walk_recursive()
对数组中的每个成员递归地应用用户函数。
对关联数组按照键值进行降序排序。
对关联数组按照键值进行升序排序。
创建一个包含变量名和它们的值的数组。
返回数组中元素的数目。
返回数组中的当前元素。
返回数组中当前的键/值对。
将数组的内部指针指向最后一个元素。
从数组中将变量导入到当前的符号表。
in_array()
检查数组中是否存在指定的值。
从关联数组中取得键名。
对关联数组按照键名降序排序。
对关联数组按照键名升序排序。
把数组中的值赋给一些数组变量。
natcasesort()
用&自然排序&算法对数组进行不区分大小写字母的排序。
用&自然排序&算法对数组排序。
将数组中的内部指针向前移动一位。
current() 的别名。
将数组的内部指针倒回一位。
创建一个包含指定范围的元素的数组。
将数组的内部指针指向第一个元素。
对数值数组进行降序排序。
把数组中的元素按随机顺序重新排列。
count() 的别名。
对数值数组进行升序排序。
使用用户自定义的比较函数对数组中的键值进行排序。
使用用户自定义的比较函数对数组中的键名进行排序。
使用用户自定义的比较函数对数组进行排序。
相关计算机术语
纠错 关闭纠错
纠错 关闭纠错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于给定数列c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