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宝山的韩文我想你怎么写翻译怎么写?

您的位置:&&
丹麦语翻译-上海丹麦语翻译公司
Danish translation
语通是拥有多年的丹麦语翻译业务经验,能够提供包括同声传译,,,等多种形式的丹麦文翻译服务。具体的欢迎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人员或致电021-咨询!
丹麦语翻译行业/领域
丹麦语翻译服务涉及各个行业,包括机械,汽车,通讯,建筑工程,航空,电子,化工,生物,电力,医疗,农业,环境,交通水利,电气,法律,商务,军事,房地产,贸易、金融,保险,财经,物流,食品,旅游餐饮,冶金,纺织,自动化,计算机,旅游,IT,园艺,造纸等超过50个领域的丹麦文翻译服务!
丹麦语翻译质量
我们的译员团队由国内知名的外语专业学校的毕业生组成,还备有各个行业背景的专业翻译人才对丹麦语翻译工作进行校对,确保书丹麦文翻译业务的质量。
丹麦文增值翻译服务
语通翻译专门设立紧急丹麦文翻译部门,负责快速处理诸如各类标书(如建筑投标标书,跨国采购投标等),招股说明书,生产线安装说明等需求紧急的大型项目,力争以最短的周期协调安排并完成您的紧急委托!
怀着“一切为了客户”的理念,我们还为您提供平面设计、多语种以及服务,包括各类技术手册、宣传样本、说明书等,无论什么语言,什么格式,我们训练有素的排版设计人员随时待命。
丹麦语,Dansk
丹麦语(Dansk)属于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北日尔曼语支。
使用丹麦语的国家或地区
丹麦语的使用地区有:丹麦、法罗群岛、格陵兰、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使用丹麦语的国际机构或场合
丹麦语是丹麦的官方语言,格陵兰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法罗群岛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通行于石勒苏益格地区的丹麦语被德国官方正式承认为德国的区域性语言之一,并受到政府的保护。
中国对丹麦语的需求现状
丹麦语在商务、教育、科技等多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同时,中国与国际间的政治、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中国对丹麦语翻译的需求已经趋于普遍,还要向更高质的方向发展。
翻译服务区域
?语通主要服务于:、、、、、、、、、、、、、、、、、陆家嘴、潍坊、洋泾、源深体育中心、金桥、花木、东方路、塘桥、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世纪公园、八佰伴、康桥、外滩、人民广场、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南浦大桥、斜桥、十六铺、淮海路、城隍庙/豫园、静安寺、打浦桥、龙华、新天地、徐家汇、万体馆、田林/漕河泾、华东理工、交通大学、漕宝路、中山公园、虹桥、古北、天山、仙霞、延安西路、曲阳、虹口足球场、复旦大学、五角场、同济、闸北火车站、彭浦、不夜城商务区、真如、曹杨、上海西站、大华、交大闵行校区、梅陇、莘庄、七宝 、锦江乐园 、华东理工、沪青平公路 华东、苏州、杭州、昆山、无锡、南京等华东五市。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the societe anonyme " AAA. with registered offices in BBB, registered in the RCS of Luxembourg under the number B 11111, originally incorporated under the name of " CCCC. ", by virtue of a deed passed by Mr. DDDDD, Notary in Redange-sur-Attert, replacing Mr. EEEE, Notary in Luxembourg, on 29 December 2004, published...
德国营业执照原件
[caption id="attachment_5106" align="aligncenter" width="275"] 德语营业执照[/caption]
曼海姆地方法院工商注册簿B
当前注册内容副本
调取时间日13:10
公司编号:
政府机构打印本
第1页,共2页
本打印文件未经签字,为具有公证效力的副本
迄今为止的注...
荷兰语原文
[caption id="attachment_5267"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荷兰文原文-公司成立目标[/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5269"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荷兰文原文-期限[/caption]
公司成立的目标是:
a、项目开发、贸易生产、开展咨询服务;
b、对证券、不动产及其他形式的资产进行管理、投资、开发与运营;
英文翻译原件
[caption id="attachment_5092" align="aligncenter" width="252"] 英国税单翻译原件[/caption]
截至日的年度
项目 1 基于表D, E和/或F的所得税评估表
总雇佣/居民所得税津贴-自己
总雇佣/居民所得税津贴-配偶
中文原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碎纸机机械满纸机构,其包括:压板,设置在碎纸机下盖下方碎纸机芯的外侧,其一端枢转连接于碎纸机下盖,另一端为自由端;触动开关,固定在碎纸机下盖上,所述触动开关在临近碎纸机下盖的一侧设有触动点;所述压板在背离所述碎纸机芯的一面设有触动部件,所述碎纸机下盖在所述触动开关的触动点下方设有能使所述触动部件触动所述触动开关的触动点的通...
浦东翻译公司
电话:021- /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8号东明广场1号楼23楼B座
静安翻译公司
电话:021- /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愚园路168号环球世界大厦2403B狐皮猴_天涯博客
披着狐皮的猴。不是为了伪装,只是为了保暖……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第1905位
(976)(1)(3)(11)(187)(220)(57)(161)(226)(14)(23)(18)
(4)(1)(1)(8)(8)(6)(2)(6)(10)(11)(6)(6)(8)(9)(14)(17)(7)(8)(7)(9)(14)(15)(9)(10)(7)(6)(11)(6)(8)(5)(13)(11)(5)(4)(3)(3)(1)(8)(9)(10)(5)(5)(6)(6)(6)(4)(7)(4)(6)(8)(6)(4)(6)(6)(3)(5)(5)(9)(6)(6)(5)(11)(9)(11)(7)(8)(8)(10)(8)(6)(6)(5)(11)(6)(11)(8)(5)(11)(8)(10)(8)(7)(5)(6)(15)(13)(12)(13)(7)(12)(14)(14)(18)(21)(16)(23)(35)(28)(32)(31)(31)(17)(8)
( 18:44)( 12:19)
  & & & &初七过后,盘点票房,发现电影的脸一直偷偷地在改变,而且越变越夸张。
& & & &明星大牌老导演不敌新秀萌娃帅呆爸。去年以正剧《一九四二》在票房上败给新晋导演徐峥的冯导今年卷土重来,轻车熟路操刀喜剧《私人订制》,票房比《一九四二》多了几乎一倍,最终7.05亿的票房还是没有超过去年的黑马《泰囧》。不能说冯小刚放了个哑炮,但一没有赢了口碑,二票房上没有超越新手,一点惊喜全无!
& & & &如果说输给徐峥,冯导心不服口得服的话。气势和口碑输给今年的票房黑马《爸爸去哪儿》,连看客都替冯导不值。很多人不服气,觉得这叫哪门子电影?把一档电视节目制作成电影版搬上大银幕,形式内容跟电视节目一模一样,摆明了是来上大银幕来抢钱。
& & & &没想到的是《爸爸》上映首周三天票房2.5亿,创造了中国2D电影上映三天票房纪录。8天时间就顺利突破五亿,刷新了《泰囧》的9天、《私人订制》的10天破五纪录,成为国产电影最快的破五亿王。
& & & &当有人质疑电影制作公司的道德水准时,观众却用自己的腰包堆砌的票房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该片的监制滕华涛认为创作者给了观众最想看的要素&&温情和正能量。真是一语中的。
& & &&& 什么样的电影才能赚钱?现在几乎成了电影圈里最难破解的一道难题。年轻导演一出手就赚个盆满钵满,的小片《泰囧》13亿、的中片《致青春》7亿、薛晓路的小片《北京遇上西雅图》5亿。而一部《爸爸去哪儿》又让电视导演和新面孔以光速冲进电影票房五亿元俱乐部,脸孔新的让人发怵,搞电视的来拍部电影都能有这么骄人的成绩?新秀猛增,老将笑渐不闻声渐消。这成了国产电影导演圈里的新写实。新片新人猛赚,一些大片老将却惨败收场,赚的惊人、赔的惨痛。许多电影人不得不感叹:改朝换代了。
& & & &视而优则影。火爆的电视节目通常有被改编成电影的走势。这种把边际效益扩大化的作法说俗了就是圈钱。但并不是所有火爆的电视节目变成电影都能圈得了钱。失败的例子是《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巅峰之夜收视率高创下2012年目前为止的省级卫视的内地收视记录,第二季第一集收视率刷新了中国综艺首播收视纪录。有这样傲人的收视作后盾,电影总策划金磊发出票房&破十亿&的豪言壮志并不过份,但事实上电影仅以100多万的票房惨淡收场。在豆瓣的评分榜上,只打了2.5分,票房口碑量价双跌。
& & & &人们在评击谩骂《爸爸去哪儿》不像个电影时,像个电影的《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却遭遇冷脸恶评,有观众一语道破,会唱歌的不一定会演戏,这个匆忙上阵的胡乱凑戏的电影,还真不如放个精华版的电视剪辑,也许这个更有观众缘。
& & & &比起来,《爸爸去哪儿》电影还真是老老实实,有啥卖啥,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里,也知道观众爱看啥,弄到大银幕上,拍得场面大点,场景稀罕点,对爸爸和孩子的考验更刁难点,给小朋友的任务增加点难度,有竞争有弥补。总体说来,恪守了电视的本份,稍微分类: |
谢泳最近很忙。日,他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搜狐教育年度盛典,指出中国高等院校重理工轻文史的现状。日冬至日,他在深圳少儿图书馆开讲《当代中国作家的人文精神与现实困境》。勾勒中国作家群像,分析他们面对现实时在个人作为和作品中乏善可陈的状态。日,新年刚过,谢泳又带着他的新书《往事重思量&&杂书过眼录三集》在厦门和读者交流,探讨史料搜集背后的故事和创作中的心得领悟。他说:&学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兴趣,其实是一件很苦的事。我自己感觉比较幸福的就是从来不在专业内,以业余为荣,一切都发自内心。40岁后,我绝对不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
& & & &谢泳,七年前仅有大专学历的他因为学术成绩突出被厦门大学文学院破格聘为教授,从而成为新闻热点事件的主人公。七年过后,他的教学生活和学术研究如何?近日,本报记者电话专访了身在厦门的谢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作不断,旧作再版
& & & &2007年5月在谢泳的人生中绝对是一个分水岭,他从山西《黄河》文学的副主编南下成为厦门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以专科毕业的学历破格晋升为教授,他的人生转变成为媒体聚焦的新闻事件。谢泳因业余研究&一个人、一本杂志、一所大学&而受到读者关注,产生不小的影响力。他研究储安平、《观察》杂志和西南联大的文章和图书,先后进入公众视线,成为常识,也引发公众的探究热情。
& & & &有人曾担心进入体制内的谢泳,学术研究会不会受到掣肘?他的学术之路和教学之路能否相长?
& & & &说起大学教书,谢泳觉得不是比口才好坏,关键是要有东西教给学生。过去傅斯年讲过一个类似的意见,就是说他不相信有人自己没东西,而能教好书。他说自己也有他这样的感觉。前三年他给本科生上课,第四年开始只给硕士研究生上课。在厦大他开过《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述》,这个讲义后来印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还开过《王瑶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之建立》、《胡风研究》,《钱锺书和围城》,《陈寅恪晚年诗》、《中国批判作家运动历史》等选修课。除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述》是一直开的基础课外,剩下的课,都是不重复的。每年开一门新课,因为重复的课没有热情。据谢泳的学生反映,谢老师的课不仅有料到,醒神醒目,而且他的口才也很好,深受学生欢迎。
& & & & 这几年谢泳新作不断,除了2010年12月出版的《中国现代史文学法》,2012年谢泳编辑的《独立评论文选》由福建出版社出版,翻看目录就不难发现,其中的文章除了具备文献价值,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引发了不少读者的激赏!2013年4月出版了《思想利器&&当代中国研究的史料问题》,同年11月,谢泳的《往事重思量&&杂书过眼录三集》问世,收录了作者这几年翻阅40多种图书或者油印资料留下的感想。
& & & & 除了新作不断,谢泳的旧作也一再重印。2013年2月,他的旧作《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全新修订出版,增订了约14万字。
谢泳认为,个人研究对象能够进入公共领域里,取决于研究者本人对研究对象本身价值和当下现实之间的关系有清晰判断。在《思想利器&&中国当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一书的后记中,谢泳重申:&我多年的学术工作均有当下现实感情在其中,我的努力是让历史照亮现实。& 而人们关心历史,其实正是关注现实。
& & & &说到对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方法,谢泳的看法也很简单,他觉得道理古人已讲完,西人也讲完。我辈所能做的只是搜集史料,如此而已。一如傅斯年当年所提倡:&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代中国作家的人文精神与现实困境
& & & &谢泳在深圳的演讲中,提到近十几年来作家在人文精神上的表现,用了:&乏善可陈&四个字。
& & & &他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公众对作家身上体现出的人文精神的评价,他个人判断是趋于失望的。所谓作家的人文精神,主要是对作家关注社会的热情和他对现实社会批判的勇气。强调作家的勇气和良知。在中国社会每一次重大的变革当中,几乎看不到作家用自己的作品或言行参与公共事务。近几年来能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文学作品,感觉上也不是很明显。
& & & &过去经常说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作家的人格或者说独立性、自由精神,相对来说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张扬,作家这个职业的特点是体现为自由职业。中国作家协会的制度形成,在初期得到了一些作家的好感,单位也会给你一些对应的好处,坏处是它要把所有的作家都&养&起来。你成为单位的人,要听单位的指挥,受单位制度条约的约束,同时也要执行单位给你的相应指令。把作家的创造性及有可能展示的空间压缩得非常狭窄。
& & & &而作家的人文精神只有在自由所对应的那种制度的刚性保证条件下才容易体现出来。开放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各种思潮和各种文化在这个空间里面可以自由传播,在这个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作家,精神气质明显不同。
& & & &如果没有制度保障,就取决于个人内心的良知和勇气,我们只能在一定层面上要求这个作家有这种追求。如果他没有这种追求,我们也不太便于苛求这个作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王&和韩寒体现了人文精神,郭敬明用&小&总结对了这个时代
& & & &&现代作家当中最具人文精神的是谁?既非上世纪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右派作家&群体,也不在被主流特别认可的&知青作家&群里,谢泳给出的答案是&二王&:王朔和王小波。他认为王朔和王分类: |
|   42:《蔡志忠中国古籍经典漫画》(三联出版社)
& & & 绘本几乎都是进口的,虽然普世价值是相通的,但毕竟想让孩子尝尝自家出产的好东东。古典经典对孩子来说有点难,除了死记硬背外,如何让他觉得亲近易懂爱看?感谢蔡志忠的漫画。这是一个很好的入门书。买来儿子不看,拆开摆书架上还不看,把任务交给老熊同学,他打量了一圈,摸出这本《六朝怪谈》睡前开讲,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饭桌上念叨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我们就知道读过《六祖坛经》了。有一天午睡前拿的是《韩非子》。最爱的还是《六朝怪谈》和《世说新语》。
43:《希腊神话和传说》家里有各种版本,儿子要插图本,又新买了,可人家最爱的还是这个香港书展上来的漫画本。三年级的学生了,还一直看漫画,是容易让人着急。可人家对希腊众神如数家珍,漫画又如何?一个插曲就是昨天陪儿子和朋友约会,同年级的女生,两个人聊到希腊众神,非常投缘。儿子口没遮拦封人家小女生为&潘多拉&&&灾难之神。人家反驳了一下,两个妈以为没事了。没想到走到莲花山脚下,女孩子死活不肯上山,理由是不好完,我家的体育之星强烈要求上山,两人就此别过,没过多久,收到女孩妈妈的微信,原来人家是生气被比作潘多拉,小子认真道歉,女生勉强接受。唉!也算读书惹得祸!
44:喜欢植物的孩子最后会喜欢上这本书是很正常的事。只不过我看人家睡前醒后捧着这本《本草纲木》,我这个从来没认真翻过的当娘的有点心虚,趁人家睡了,赶紧翻开看了看,但只是看了看而已!
45:《大家都有病》朱德庸
& & & 孩子喜欢看漫画,他捧着阿衰看得津津有味时,我想不如给他看一点超龄的,还算有营养的漫画,于是就把朱德庸推荐给他了,《绝对小孩》教会了他对付大人的花言巧语,得了程度不轻的&毒舌症&,接着他就顺藤摸瓜把《大家都有病》两本也看完了。我都忘了《大家都有病》这两本书是讲两性关系,讲恋爱婚姻的。没看了多久,儿子就跟我感叹:每一个哭泣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爱买的女人;每一个哭泣的女人后面都有一个爱玩的男人。然后又问我,爸爸爱玩吗?嗯,赶紧收了。
46:《世界历史知识漫画系列》
& & & &看封面上的繁体字大家就会知道这是来自台湾的出品,是从香港书展上淘来的三本。一共有十册,我希望今年可以淘一淘,看看能不能凑齐。这前三册从石器时代讲起,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入手,很快就是孩子喜欢的埃及文明。第二本里有大部分是中国的内容。他去过的秦始皇兵马俑也在其中。这套书本来是囤着,等他学历史了再看,没想到孩子很快开始翻了,很喜欢。
47:《爱的教育》作者:(意大利)德.亚米契斯 &
& & & &这是学校老师布置的班级阅读书目,名声很大的经典名著,这种硬东西我曾担心孩子啃不下来,意外的是他看得很投入,看完后非常认真地评价:真的很好看。我跟着又读了一半,严重同意孩子的评价。
48:《幻想数学大战》有20册。与《寻宝记》的风格很类似,血统也一样,都来自韩国。趣味数学,可不是说说就
& & & & &那么容易的。把原理编到故事里,加上情节和故事,孩子弄懂多少原理了呢?我没有考校,只知道儿子看了又
& & & & &看,那就够了。
49:《雾灵三部曲》(美)苏珊.谢德 &文 &(美)乔恩.布勒 &图 & &漆仰平 (译)
& & & & & &人类毁灭了,留下一座空城。动物们登台亮相,会说话的豪猪穿着衣服,翻着书,名字叫王尔德。搞笑吗?
& & 这是儿子独自看完的第一套书。也是我从读书给他听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的一套书,欣喜又有些伤感。
:分类: |
| 继去年短篇小说《绿皮车》入选2012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之后,深圳作家南翔的短篇小说《老桂家的鱼》再度入选2013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昨日,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南翔,听他讲述入选2013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的短篇小说《老桂家的鱼》的来龙去脉和试图传达的意蕴;谈论长中短篇小说对写作者的不同需求;以及他关注城市文学表达的三个维度。尤其有趣的是他把写作像驾照一样分为ABC三种牌照,文学创作自然是他心目中永远的头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桂家的鱼》获誉无数
& & & &中国小说排行榜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2013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由28位知名学者、教授和评论家,无记名投票,遴选出的25个长中短篇,南翔为广东省唯一入榜者,一道进入排行榜的有韩少功、贾平凹,苏童、铁凝,毕飞宇等。此前,《老桂家的鱼》还获得三年一度的第十届《上海文学》奖,与南翔一起获奖的有余光中、残雪、张承志、宗璞等。入榜与获奖者多半是著名作家,门槛儿比较高,南翔厕身其中,无疑是深圳的骄傲。
& & &&到目前为止,《老桂家的鱼》将可囊括的荣誉几乎都包揽在手:原载《上海文学》2013年第8期短篇小说头条,权威期刊《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和发行量最大的文学杂志《小说月报》先后转载;荣获《上海文学》奖;《文艺报》、《名作欣赏》等均有专家评论;还被孟繁华和谢有顺等收入多个年度小说选本。圈里人早就注意到,南翔这几年的小说几乎都发表在国内一线刊物的头条,位置显赫,影响力也在逐年攀升。
& & &&《老桂家的鱼》是南翔积淀了近十年的收获,生活原型来自他每年必带学生去&实习&的惠州一户疍民之家,所谓疍民即水上之民,因像包含盐溶液之上的鸡蛋,长年累月浮在海上,故称之为疍民。今年这个疍民老友病重,他接到告急,连日赶赴,并吁请当地电视台参与救助。疍民去世前,1.3万字左右的《老桂家的鱼》酝酿成熟。他的小说里写到这些疍民已经消失了,事实上,他们现在仍然顽强存在着。
& & & &南翔说,疍民这个职业,从人类文化学的意义上,它最终要消失掉的,记录下来很有意义,他是纪录和讲述,没有批判,只有悯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没有批评,只有深刻的悯恤
& & &《老桂家的鱼》的原型是惠州江边的一户疍民。南翔说,十年前乍见很惊讶,水从岸上挑上去,五毛一担。没电,用液化气供给一盏照明灯,三代在船上,后来结成朋友,每年会带学生看望这一家子,捐点钱物。当时他写过一篇散文《最后的疍民》发表在惠州日报,想给他一些呼吁。没想到,文章倒是获了全国地市报刊的副刊奖,但是却没有多少人关注他。今年老疍民病重了,他才想到结识这么久,应该写个小说出来。
& & &&老疍民患的是尿毒症,南翔觉得一己之力太薄弱,他托同学找到惠州电视台类似深圳第一现场的节目来报道,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南翔说,小说毕竟是一种虚构,但它要是建构在现实生活之上的审美理想,我写的不完全是底层生活,尽管底层和弱势一直是我这几年的关怀,包括去年上小说排行榜的《绿皮车》。譬如《老桂家的鱼》更想表达的是隐喻与象征。
& & & &小说里面的潘家婶婶是有这么一个人,是一个退休职工,患了乳腺癌,在江边种菜,有生活原型,但她跟老桂的沟通、互助是虚构的。小说里没有写,但是可以揣度或分析,一条珍贵的翘嘴巴鱼寄托了老桂的情怀。
& & & &老桂的家是确实有困难,南翔曾陪他到卫生所打针,给他拿药。知道要支撑一个病人的生活,从长期来说是有困难的,但是更多一点关爱是可以付得出来的。站在他老伴的角度,还有一大家子,能不能多攒点钱给她的儿孙,她有她的难。所以作家在小说里没有批评任何人,只有一种深刻的悯恤,希望焕发更多一点的情感。
& & & &&翘嘴巴鱼是小说的题也是眼。南翔跟他们出去捕过几次鱼,听说翘嘴巴鱼是卖得最好的,回来上网一查,翘嘴巴鱼有玛丽莲&梦露一般的嘴唇,这种鱼很漂亮,它的背脊很阳刚,这给了作家很多联想。有了这条鱼,作家觉得找到了一个十分难得的从具象向抽象滑逸的津渡。
& & & &&翘嘴巴鱼是一个丰富的意象,寄寓了多重的艺术感受,有说是寓意生活的自由与生存的不自由;有说是寓意了老桂对帮助过他的&潘家婶婶&的眷念;有说这条有着玛丽莲&梦露一般嘴唇的翘嘴巴鱼,寓意着最好的男女情感,是雌雄同体一般的默契&&好的小说一定不仅仅是书写社会现实和生存状态,要从具象向抽象过渡。从本体到象征,这是南翔小说重要的美学追求。
& & & &南翔说,&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奖励给人美好理想憧憬的东西。生活中有很多的辛酸、无奈、悲苦、惆怅,更需要文学来纾解,因为文学不管是人物,故事,或主题,都集中于在现实和未来之间打通了一个通道,给读者一种憧憬、一种想象、一种假定。文学作品欲唤醒人们的自觉意识,唤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尤其是家庭情感和夫妻之情的关爱,这些是我最想表述的。不仅仅是唤醒大家对悲苦者、弱势群体、引车卖浆者流的悲悯,尽管这也是我的意图之一,但不是我的终极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注城市文学表达三维度
& & & &这几年南翔小说的创作有三个主题:一是历史或&文革&。二是生态或环保,《哭泣的白颧》、《最后一条鲾鲼》和《消失的养蜂人》均属此类。第三个主题就是弱势或底层,包括《绿皮车》和《老桂家的鱼》。弱势是大概念,底层是小概念,因为弱势者不一定仅仅是底层,一个老板在无助的时候,他也可能是弱势群体。
& & & &这也是南翔近年关注城市文学表达的三个维度。他经常在讲课的时候以自己的创作为标靶,谈到国内短篇小说的现状。
& & & &南翔认为,中短篇小说这几年复苏得非常快。原因就在于读长的东西不一定有完整的时间,20年前他到东南亚,与新马泰三个国家的华文作协主席交流,发现它们那儿基本是短篇。&可能中国地大,长中短篇都有各自异彩纷呈的表现。但是短篇会越来越多地适应步履和行色匆匆的、流水线上工人和写字楼里白领的阅读。短篇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东西。它精巧的构思、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和长篇各有不同的取向。短篇确实要选一个非常好的点,要有更精巧的构思,更精练的语言,更委婉的表达,更深厚的埋藏,它的空白会留得更多一些,所谓纳须弥于芥子。去年短篇小说家门罗获诺贝尔文学奖,便是对中国短篇小说创作非常好的刺激与引导。&南翔说。
& & & &南翔说,&在2013年的排行榜出来之前,花城出版社约他出一个中短篇小说集,书名为《绿皮车》,收了我这两年发表的小说。它的分量在于收录的九个中短篇小说、十五六万字中,有三个为《新华文摘》转载,三个为《小说选刊》转载,三个为《小说月报》转载,两个上了小说年度排行榜,获得的相关评论也很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文学标准有三个信息量
& & & &南翔去年发了四个短篇,加起来5万字。除了《老桂家的鱼》外,《来自伊尼的告白》是一个生态小说,《天涯》主编看后评价&这个小说包含了生态、环保、科普、情感和审美&。《无法告别的父亲》是一个以女孩子口吻写的,《抄家》在今年第一期《小说月报》上转载。
& & & &&说到长中短篇小说的区别,南翔认为长篇首先是要有很好的生活积累,它的招数点子倒不要用得太多,它是扎扎实实的阅历和对生活的感受能力。长篇主要是生活阅读,包括思想的埋藏,更合适改编为电视剧。中篇对生活的阅历要求不很苛刻,但也不能没有,中篇是最适合改电影的。短篇更在乎一种智慧,也得要有生活做基础。
& & & &&南翔认为好文学的标准有三个信息量:第一是丰富的生活信息量,包括情感、生活、历史乃至生活常识。就像孔子说的:&诗,可以兴观群怨,多识草木鸟兽之名&。写作者一定要多有生活积累,文科学生对什么东西都要感兴趣;丰富的生活信息量,分类: |
| 本来觉得去年最红的节目《爸爸去哪儿》可以称为年度电视节目之最。除了收视率,冠名费这些衡量一档节目成功的硬指标以外,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这个节目重新定位了一个男人成功标志。
按社会上的标准来看,一个成功的男人有多大的摊子,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子,娶什么样的女人,生几个孩子。全职老爸不是没有,但绝对是另类、非主流。在一个男人的圈子里,你拿自己带得了孩子来炫耀是得不到什么回响和认知的。尤其在娱乐圈,谈恋爱都要被经纪公司警告来去,隐恋隐婚比比皆是,结婚当奶爸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点缀,新片上映和新戏开拍的时候附属在最后的一个小花边,当不了主菜,更算不上什么本领。成龙在儿子也闯进娱乐圈后才爆料说自己有一次心血来潮接儿子放学却没接到,找到老师才知道儿子从这间学校毕业都好几年了。可这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他儿子靠别的行当吃饭,你有一个功夫不错,名扬四海的老爸,你哭诉他错过了你所有的毕业礼,估计会有很多人觉得你娇情,不知足。因为成功的爸爸是没有时间陪孩子的。缺席孩子的各种重要时刻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家常便饭。
可突然《爸爸去哪儿》给天下所有的老爸竖起一个新标杆:给娃洗澡、梳头、穿衣服、做饭、讲故事、陪睡、哄高兴突然就成了一项项新的考核指标,下河摸鱼,上岸炒菜,肉得切,面得和,饭得煮。孩子原来这么难缠,老婆原来很不容易!这些在事业场上呼风唤雨的明导明星在手足无措中被观众们笑着消遣,原来生活中他们那么笨,他们当老爸这么差劲。
以前的综艺节目考较的是十八般武艺,吹拉弹唱,演戏跳舞。这一次放下所以装备,本色示人,大家看的是生活中你如何做父亲。
谁的本领高谁得的人气旺,开赛前人气和知名度最弱的张亮最后到收场时因为一场好厨艺再加上跟儿子相处得像哥们儿好朋友,赢得一片叫好声,超过了这些名演员名导演。
故事至此,我觉得这档综艺节目对正人心修伦理起到绝佳的导向作用。甚至超过了《汉字听写大会》。对娱乐圈的男人来说,别得瑟自己演了几个戏,导了几部片,赚了多少钱,先看看自己带孩子在不在行。这个节目起码让那些整天忙着不着家的爸爸们琢磨着要回家呆下来,好好当一回爸爸。
我觉得这个新要求和新标准的意义之大,修正了男人的成功理念,对于家庭和谐,尤其是孩子成长统统是利大于弊。而且这些爸爸们如果带着对自己孩子负责的一颗心做出版,做电影,拍戏,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责任感吧!
没想到,好爸爸的新标准还没来得及推广消化吸收。事情却急转直下,《爸爸在哪儿》激活了其他明星家庭代言的报价,王诗龄人气激增,李湘家庭登顶内地明星家庭代言榜榜首,最新网友爆料说国内饮料品牌给他们一家开出的代言费为1500万。田亮、叶一茜、田雨橙代言费为600万/年,郭涛、郭子睿和张亮、张悦轩父子均为300万/年。难怪有网友调侃《爸爸去哪儿》眼看着演绎成了 &爸爸去哪儿捡钱&。于是眼红耳热的人喊出来迅速成为新土豪的新渠道:生个好孩子!
刚费劲败力把爸爸劝回家里,得,孩子又出去赚钱了,爸爸回来想带孩子都找不到了。
没想到这档以爸爸带孩子为主的节目最后捧红了一堆童星,节目代言晚会各种利益闻风而动。田雨橙触电电影,和邓超联手为《神偷奶爸2》配音。王诗龄据说要和李谷一成为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的主持人之一。而张悦轩和爸爸的出场秀也此起彼伏。爸星妈们好像也没拒绝,趁势而动。这五个小朋友在节目结束后都迅速出场亮相,忙得不亦乐乎。
一场以修正&好爸爸&观念为出发点的节目到最后却眼睁睁看着孩子们成为致富的工具!播种善因却没有结出善果。
&90多年前,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提醒道:&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我觉得有必要抄了来,提醒一下现在所有做父亲的人。尤其是娱乐圈里的明星。要记得放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而不是扰扰攘攘的名利场。
&见报链接在这里:
|   & & & &大家一看题目就知道套用鲁迅先生《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 & &大导冯小刚去年为了《一九四二》面对骂声不接茬儿,表现了一定的气度,今年却为了自己的贺岁新片《私人订制》一连刷六条微博痛骂。这微博第二天就被美国某家娱乐报道翻译成英文,起了个标题叫《中国导演称有关自己新片的影评是文化纳粹》,引得外国网友一片惊诧:这位导演说话好粗暴啊!其实中外同心,国内的网友也一样觉得被粗暴了!
& & & &接下来,昔日鲍家街43号的音乐才子汪峰因为私人生活成了舆论大众调侃上不了头条的悲催命,最近因新专辑歌词被网友批评愤而反击终于上了头条:&个人觉得所有的歌词创作觉得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高度!&还称文化评论恶意陷害。
& & & &还有就是去年最火爆的《爸爸去哪儿》里的王岳伦因为女儿被黑,开口暴粗:&老子这回跟你们丫死磕了!&
& & & &说实话,这些男人的表现真的让我想起了九岁的儿子,听得进表扬和好话,听不得批评和坏话。我正在教他如何应对别人的批评和坏话,有要风度,有技巧。绝不可以暴粗,更不能抡拳头定胜负。但看看现实生活中这些娱乐圈的名导、名歌手,名爸爸,他们怎么一愤怒就变成了黄口小儿?大家都抡开了膀子赤裸示人,连装得懒得装了。
& & & &冯导的气是从去年就憋下的,老子好不容易深刻了一回,你们不买帐。老子赶紧顺着你们的毛重新开张,旧瓶装新酒,打算把你们伺候得笑抽了。结果你们还是不买帐。
& & & &冯导混淆的是能力和态度的问题。你伺候观众的态度有了,但能力没跟上,大家不满意在这里,其实也是期望值太高的问题。还说明能把大家伺候乐呵的新导演还没有接上茬儿,要不,早就只见新导笑,那有功夫跟老导论个长短?
& & & &但冯导搬出自己的电影史来跟大家撒娇,这点本领就跟俺爹俺娘吵架的水准差不离儿,俺爹最怕俺娘翻旧帐,从五十年前嫁进门说起。没想到冯导用的也这手法。把自己这一生拍电影的功绩摆了一串。这两天微信朋友圈里疯转一篇《冯导,马丁大爷教你如何回差评》的文章,说的是美国名导马丁.斯科塞斯最新上映的《华尔街之狼》收获无数差评后接受记者采访。恰好与冯导骂人事件登在同一家媒体的不同版面上。马丁导演平静阐述自己观点和种种坚持,看不到洋洋得意的自夸,更看不到他对负面评论的抓狂和愤怒。
& & & &在电影质疑的最厉害的时候,他在自己的facebook里写道:&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你需要去对抗,一个是金钱,它无处不在。一个是围绕于你身边的人,而你需要知道什么时候接受他们的批评,什么时候对他们说NO。&
& & & &冯导估计也看见了,风度气度和见识咱学不来,起码装一装也好。
& & & &我喜欢听汪峰歌的时候他还是音乐才子不是绯闻达人,结果被同事嘲讽我的眼力,当初不服,现在承认自己走眼,赶紧闪人。
& & & &看王岳伦在《爸爸去哪儿》里的表现,我还替李湘幸运,觉得嫁一个好脾气的男人真是一辈子的福气,生活能力差点没关系。没想到好爸爸冲冠一怒为女儿,骂人飙脏话除了露出自己皮袍下的&小&来,跟男子汉气度老爸风采毫不搭边。
& & & &鲁迅说,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各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分类: |
|   & & & &&妈妈,快点来一下!&
& & & & 我正在厨房做饭,儿子在他的房间十万火急地喊,以为出什么事儿了,赶紧关了正在炒菜的火,冲到他房间,只见他悠闲地坐在阅读椅上,手里捧着书翻到最后一页问:这是怎么回事?
& & & &我凑上去一看,上面是我写的一行字:&日到书,儿子一眼未看,失败之书?&
& & & &他一脸奇怪又佯怒的表情望着我问:妈妈?
& & & &我心虚了一下,解释:&这是我当初纪录你的读书状态。&
& & & &&失败了吗?&他不依不挠。
& & & &&你没见后面打了个问号吗?一开始你就是一眼没看啊!&
& & & &说完我赶紧逃进厨房。心里琢磨这还没让他看见&失败之书&名单呢!
& & &《新快报》的朋友思呈今年4月份做一个亲子阅读专题时,让我列出了儿子不喜欢的十本&失败之书&,没想到黑名单刚列完,情况就起了变化:先是备受冷落的汉声版《中国童话》点击量飞速攀升,成了儿子晚睡和午睡必讲书。接下来是名单中的法布尔《昆虫记》也反黑翻红,这学期成了儿子的最爱。饭桌上跟你聊:红蚂蚁从来不工作,他们捉来黑蚂蚁的蛹,黑蚂蚁一出生就得当红蚂蚁的奴隶。睡觉的时候儿子又拿两个大靠垫搭成&人&字形,自己钻进去,说是蝎子宝宝。要不就干脆拿被子把自己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说正在等待破茧,让我喊他&幼虫&他就会破茧而出。还跟我探讨,法布尔倒底是如何观察到这些景象的。这套书被翻了又翻,放学一进门捧着看,吃饭放在旁边的椅子上偷着看,睡前又拎到床上继续看。
& & & &我老怀大慰的同时红着脸开始反省:教育专家一直提醒家长和老师,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看来不仅在生活中和学习上如此,在阅读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 & & &我一直记得现任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地区负责人黑幼龙,在他的《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中提醒道:&孩子,是慢慢养大的。&慢养&并不是放任,而是让他们自由决定、自我负责。&阅读又何尝不是同样的道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读书的宽严之道
我经常被有的妈妈问,该给孩子看什么书?我真的答不出,因为千人千面,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水平高低不一,出发点自然也不一。但我起码知道不该给孩子看什么书。
一些从电子游戏演变而来的书,我是绝对不可以进门的,像:《植物与僵尸》《摩尔庄园》《小鸟大冒险》。玩游戏可以,看书就没必要了。明明有精美的绘本和经典的童书,有着宝山不去挖宝,却眼睁睁让孩子吃着简陋少营养的快餐,这个太可惜。对缺乏判断力的孩子来说,选书是阅读的第一道门坎,一定要严阵以待,但未必要部部是经典,但一定是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益智有趣的书。
有的家长兴兴头头买来的经典书或者觉得一定是有营养的好书,孩子一眼不看,或者看两眼丢开,根本不感兴趣的话,你又会怎么办呢?
一个字:等。
就像慢养会给孩子带来好性格一样,慢慢地等,给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你只负责把关挑好的书,至于孩子看什么书或者什么时候看,那要等到他和书的缘份到了。这就是读书的宽。给孩子储备一定数量的图书,在这个范围内任由他自己安排挑选,这时就要松,不限制,不规定,让他充分享受自己做主的快乐!其实人和书就像人和人之间,有的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引为知已。像《小屁孩日记》,老师布置买了一套十本,儿子看了又看,在书店发现又新出的两本,赶紧收回家中,这套书也不知道他看了多少遍。有一次,老师布置自己手工做一本书。儿子就搬出这套书来连抄带编画了好几页四格漫画,订起来当作业。自己把自己逗得咯咯直乐!
有的要不断发酵诱惑,精心设计,引娃上钩。像那套蔡志忠的《中国古籍经典漫画》,是一小箱,买回来打开给娃看,娃翻了翻,不感兴趣,放下了。那套书就包装完好放在书架的最下一层最后一格。
过一段我不甘心,觉得问题出在包装上,干脆把盒子拿走,把书上升一格排在中间显著位置。娃发现架上多了新面孔,拿起一本翻了翻,继续放下。
是好东西啊,怎么才让娃肯读呢?我把皮球踢给孩子爸爸说。
他爸从书中挑了一本《六朝怪谈》,讲的都是迷人的鬼狐仙怪传奇,儿子最着迷的东西。读了两页老公就收手,说熄灯时间到了,该睡了。小朋友刚刚吊起来的胃口哪肯罢休?接过书自己迫不急待开始往下看。
接下来这本书成了儿子的新宠,走哪里带那里,再过两天发现翻开《世说新语》了,又过了两天早餐桌上跟我们讲&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我们两个大人相视一笑,知道娃都看过《六祖坛经》了,六祖悟道的光孝寺我们去过,有六祖真身的南华寺我们也去过,赶紧拉瓜扯蔓,从书中拉扯到现实中,帮他在书和现实中划个关联号。再过两天,娃又有重大发现,宣布说,古代有学问的人名字中都有个子,像孔子、老子、庄子。而他的名字中也有个子。嗯,倒是长了个心眼,但子并不是人家的名字,而是古代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赶紧纠正缪误,再鼓励他朝做个有学问的人努力。分类: |
| 1:这学期只被叫了一次家长!儿子的名字偶尔缺席批评名单,冷不丁还会出席
&& 一下表扬名单!
2:第一次出国,不远,越南岘港。暑假去的台湾,十一去阳朔,中间还去了开
&& 平、清远、汕尾,基本做到有假就出行。
3:第一次开专栏,在本地的两家杂志,一个读书,一个亲子悦读,可以质疑水
&& 平,无须怀疑态度。
4:年初换了辆车,决定不再买房,用省下来的钱周游世界。
5:身在夕阳行业,有危机感,不满足,但还是能从跟各行各业的牛人打交道的
&& 过程中吸取到不少正能量,虽然没钱,好在相对有闲。
6:人到中年,进入人生折返期,品质要求浮出水面,少而精,不管是读书还是
&& 生活,都打算以此为标准,过简单优质生活。
7:吃素半年,身心清爽,渐生不忍之心,打算终身茹素。
8:悟出人生规划要具体到每日,不管是读书还是做事,更要勤力,要拿出最好
&& 的状态去做最想做的事情。
9:学会接纳,接纳孩子,接纳老公,接纳亲朋好友,更要接纳自己。允许孩子
&& 犯错,烦躁的时候去照照镜子,提醒自己不是圣母玛丽亚,生的也不是耶稣。
10:接脑手术后的婆婆来家住了三个月,体会到婚姻中的担当。
11:&心平气静,有话好好说&是过去一年我给儿子提的要求。宝贝,新年继续!
自己的目标是:神定气闲,过好每一天!至于老熊同学,如果能把烟戒了,
我的新年礼物、2014的生日礼物还有结婚20周年纪念日的礼物统统可以免
单。郑重考虑下,真的很划算!
12:最感恩的是在跨年的此刻,我的爸爸妈妈和大哥都在我身旁!宝贝儿子
酣睡一侧,一家三口挤一张大床,让我觉得冬天很暖,自己很富!
&&&&&&&&&&&&&&&&& 祝福大家的2014各自精彩!分类: |
& & & &有&江西女子书法第一人&美誉的赖俐华是深圳的常客。
& & & &今年秋季,&&翰墨之妙&南方科技大学美术馆馆藏书画作品展&在深圳开展,赖俐华捐赠的一幅藏品被南科大美术馆馆藏,她从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手里接过了南科大颁发给她的收藏证书。
& & & &半个月前,赣州盐田书法联展,她又现身深圳盐田区,挥毫泼墨,一展才情。
& & & &一周前,她作为内地书法家代表访问港澳再次途经深圳,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她。
赖俐华获奖无数,作品多次赴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参展。她既为酒店题写店名,也为名胜处题写大型招牌,她为贵州茅台镇&赞台酒&的题字被制成包装,她的字被当作礼品赠送国外知名友人。由荣宝斋出版的《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班作品精选集&赖俐华卷》集中了她的书法精华。在行家眼里,她的书法&气势颇佳,有大丈夫气&,下笔&流畅爽利&,&率意而出,大有不让须眉的气概。&著名学者、北大书法研究所所长王岳川先生称赞赖俐华的草书在全国女书家中当属前茅。
赖俐华的书法刚中有柔,秀气内敛,除了书法以外,她吟古诗作国画,像生活在现代的一位古人。她可以一周不出门,闭户写字看书作家务,怡然自得。赖俐华在一首名为《遣怀》的五言诗里写道:
&&&&&&&&&世俗罩欢颜,弃之天地宽。
&&&&&&&&&书房挥翰墨,案上落秋蝉。
&&&&&&&&&随意翻碑帖,任情凝远山。
&&&&&&&&&红尘门外滚,室静可参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功夫在书外
& & & &赖俐华出生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闽粤通衢&之地江西石城,客家文化在这里保存完好。从小过年要写对联,逢红白喜事也要写对联,字写得好是一件上得了台面的事情。她从小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8年宁都师范毕业后,从教小学到教中学中专甚至兼职后大学老师,上了二十多年的课,一直坚持书法创作,也参加了不少书法比赛,拿到不少第一名。但她并不满足,一心想着自我提升。
& & & &1998年她拿着办首期书法培训班赚的2000块作路费,去杭州等地拜访名师,认识了中国美院教授、著名书法家王冬龄。她送了一幅书法作品给他看。王冬龄评价说,不错,你是江西的佼佼者。王冬龄名气很大,是1979年中国首批的五个书法硕士之一,也是国内最早的几个书法博士生导师之一,还是三位书法大师林散之、陆维钊、沙孟海的弟子。王冬临的草书很厉害,想让她学草书,又叮嘱她先练好行书,再学草书。她后来想学国画,试图弄清书画同源的道理,写信征求王冬龄的意见,那时没有什么现代通信手段,只靠写信。他说学国画也好,可以拓宽思维和眼界。
& & & &赖俐华从善如流。1999年,脱产一年自费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国画,
国画要从头学,从工笔画入手,这才发现和原来练书法的用笔确实不是一码事,学过国画回头再写书法,感觉有点碍手碍脚的。学了一年以后,才发现里面的通融之处。原来练书法只知道用墨,不知道用水,现在发现用水可以增加一点墨韵。原来是死墨,现在墨活起来了,墨韵流转成了她书法的一大特色。
& & & &一年下来,她得出的结论是:学国画的人如果他的书法水准不高,他的国画的境界一定高不到哪里去。境界跟笔墨功底有很大的关系,你达不到的话,境界自然从里面透露不出来。反过来,学书法的人不懂绘画,他的空间意识就会受限制。
& & & &赖俐华说,学了国画以后再写书法就知道虚实、浓淡,空间大小和气韵流动。她说,为什么有的书法绘画会觉得俗气呢?有的人永远搞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字会俗呢?我的字很像欧阳询,很像颜真卿啊,为什么会俗呢?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一个空间意识。以前说书法境界不高会说:其字&状如算子&。是说他们写的字像算盘珠子一个个大小一致排在那里。就是太实,太均匀,太对称,显得很俗气。
& & & &说到自己的书法特色,赖俐华说,不管写大字小字,一是很大气,可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不小气。二是比较正,不是野路子。三是笔法阳刚中透着文气,没有张牙舞爪。她觉得可能跟自己的文学功底有关。
& & & &在中国美院听了一年课,赖俐华才明白,就像功夫在诗外一样,书法也不是天天练字就可以练好的,那会走进死胡同,会越练越僵,成为匠人。艺术要表达的是思想,思想要到哪里找?她痛感自己身处小地方,交流层面很窄,基本找不到有共同语言的人。只能到往中国文史哲最厉害的最高学府北大找。
& & & &机遇真的偏爱和垂青那些一直在寻找的人。正好2004年北大招收首届书法研究生,她闻讯而动,寄去几幅自己的书法作品和一篇书法论文,很快就被北大通知录取了。
& & & &从中国美院的国画班到北大的书法研究生班,她在书法的求学路上一点弯路没走,完美的衔接让她拥有一份让人羡慕的近乎豪华的学习经历。
& & & &&我为什么能够沉淀?因为我的目标很远。眼前不管怎样的情形我都不会动摇。它给了我一个远的目标,这样就不会急功尽利。&赖俐华回顾自己北大两年的求学经历,如是感慨。
& & & & 进了北大,赖俐华才发现北大真是一个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平台。除了北大自己的老师,他们请很多外援来讲课,像著名的书法家沈鹏,欧阳中石就讲过不少课。此外,中央美院,国家画院,上海、杭州、南京、广州,几乎全国有名的老师全在北大开讲。赖俐华说,欧阳中石是学逻辑的,他的逻辑思维很好,那么大年龄,几个小时下来,思维非常严密,内容整理下来就是一篇现成的好文章,论证论据还有过程,讲得非常好。北大不仅请国内的名师来讲,还请国外境外的,像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日本、韩国、台湾的著名学者都请来讲课。课余还还各种各样的名家讲座。&&&
& & & &北大两年,上的是书法研究生班,其实也没有纯粹上书法课,听名牌教授讲文史哲的课倒很多。赖俐华觉得自己在北大那两年的收获蛮大的,收获不是让你马上见效。所以她提到母校,一直力挺:&你怎么批评北大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你找不到更行的,它就是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好的状态写字,其次看书
& & & &一般人很难理解艺术家的僻好。赖俐华说她跟她认识的其它大师比起来,算很正常的。所以她常开玩笑说:&我没有成为大师是因为我太正常了。&但是她在老家三楼的工作室好像从来没有人进去,家里的大小孩子都知道那里是禁地,此门不开。在赣州的家中,她可以一周不出门,周一买好一周的菜丢在冰箱里,一吃一星期。她说,人的注意力沉浸在一方面的时候,其它方面就会忽略。她说自己最好的状态是写字,有点疲劳的时候就看书,状态最不好的时候就做家务。
& & & &从书法这个口进入以后,儒道释摆在眼前。她发现像苏东坡绝顶聪明的人,对佛教很有感悟。历代真正书法大师级的人,他们在这方面的造诣非常高,尤其是搞视觉艺术的人,对佛教一定要了解。要不你就没有境界没有格调,就冲不进去,不通透的。她也想悟一下。她总记得朱清时说过的那句话: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上山顶的时候,我们的佛祖早就在那里恭候多时了。她觉得不同的学科到了最后都是相通的。
& & & &北大回来以后,她对儒释道的经典重新研读。发现最伟大的是道教,儒教是最实用的,佛教须自身的修为达到很高的状态才感受得到。道教是精神的逍遥游,你精神境界打开了,你会忽略很多世俗的东西,精神可以飘逸起来。佛教强调空,也是精神上的空,它不会在意我们见得着摸得着的东西,儒释道到最终是合一的。
& & & &她眼中书法家名次都是历史上排好的:王羲之王献之坐头把交椅,下来是颜真卿,宋朝苏黄米蔡,明清的傅山、王铎,现代的于佑任、林散之、齐白石、吴昌硕。笔者问:&沈尹默呢?&她说:&沈尹默属于大家,不属于大师&。她说,民国时期很多人的书法都很好,那真是一个神奇的时代,多灾多难的民族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可谓群星璀璨。当时很一般的人物,现在我们都得仰望。分类: |
| &&在书籍设计界提到朱赢椿,就会和先锋另类实验自动划上等号,他出生于苏北农村,但他设计出的书籍却很洋。几乎他推出的每本书都能引发争议,从《不裁》开始到《蚁呓》、《蜗牛慢吞吞》再到《设计诗》、《空度》,有人指责他形式大于内容,也有人奇怪为什么他可以获那么多的奖项?
&&& 11月27日晚上,在尚书吧见到从第八届全国书籍装帧设计展担纲评委散场后的朱赢椿,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聊书籍装帧设计的理念,围绕着他的争议,以及他接下来的出版计划和工作打算。
&&& 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艺术总监和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的朱赢椿,成名作是获得2007年&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的称号《》。在有人夸赞和模仿他的创意时,他却率先开始反思,觉得要设计要克制和内敛。
他的代表作《》字少白多,曾被德国委员会评为2008年度&最美图书&特别奖。但也有读者不买帐,说充其量是 &概念本&。
&世界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频频获奖让朱赢椿很警醒,他担心自己的设计对阅读有妨碍,对文本有伤害,更担心形式大于内容,担心会把文字吃掉。他开始强调设计要从文本里自然长出来。今年标价38元销量9万册的《平如美棠》出自他手,只印一千册售价480元制作精美的《空度》同样是它的作品。后一本因为空无一字,定价太高,又入选2013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倍受质疑。但朱赢椿在大众和小众之间,自如穿梭,游刃有余。
&&& 今年年底他准备了六年的《肥肉》要上桌,一本从书名上就会挑动读者神经,再次引发争议的作品。接下来他还要闯入童书领域,给中国的孩子做自己的原创童书。这是一个新动向,他跃跃欲试。
&&&&&&&&&&&&&&&&&&&&&& &概念书还是概念本?
文化广场:《不裁》是你的第一本书,后来看你在各种场合反思,说设计应该有
&&&&&&&&& 约束,有克制,有点悔其少作的意思。
朱赢椿:那本书是一个矛盾。作者想把他的博客文字变成纸质书,博客上已经大
&&&&&&& 量被读者点击,变成纸质书如何让读者感觉有差别,有新鲜的体验。我
&&&&&&& 想把纸的特质表现出来,读者应该边裁边看。从我个人来讲,可能觉得&
&&&&&&& 形式大于内容了,但我也是被逼的。所以我在反思。可这本书现在已经
&&&&&&& 是第10次印刷了,读者还是非常喜欢。
文化广场:你的《蚁呓》《蜗牛慢吞吞》一脉相承,留白太多字太少,有网友评
&&&&&&&&& 价算不上概念书,简直就是概念本。
朱赢椿:在数字出版和电子书越来越盛行的背景下,有些观念要修正。不能以文
&&&&&&& 字的多少简单判断是不是书,文字多就是书,文字少就是本子,这是一
&&&&&&& 种偏见。
两本书的内容是极简主义,《蚁呓》我为了让蚂蚁的形象更加突出,
&&&&&&& 把背景全部舍弃了,读者会觉得背景太空了。可&计白当黑&,&以少
&&&&&&& 胜多&本来是传统文化题中应有之义。读者看一本书总觉得字多才实惠,
&&&&&&& 其实简约的图形和文字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提炼制作。空白其实是
&&&&& &&给读者留下反思或者填写自己感受的空间。这本书出版后一开始受到大
&&&&&&& 量读者质疑,但从销售角度看,已经是第五次印刷了,韩文版已经输出,
&&&&&&& 日文和德文版都在翻译中,说明中外读者都很喜欢。
&&&&&&&&&& 《蜗牛慢吞吞》不像《蚁呓》那么空。这是我作小动物系列的延展。
&&&&&&& 明年我还要出一本《蜘蛛》的。我花了近两年的时间绘画,绘画是我的
&&&&&&& 专业,我用清淡的中国画表达蜗牛的细节。
&&&&&&&&&&&&&&&&&&&&&&& &&至简不是简陋也不是偷工减料
文化广场:你每本书都在玩不同的手法。2011年出版《设计诗》你又用最廉价
&&&&&&&&& 的瓦楞纸作封面。
朱赢椿:那是一本设计书,借用诗的字,用比较现代的排版方式,把文字重新设
&&&&&&& 计编排,手法有一种颠覆性的感觉。这是我作为一个设计专业人作的尝
&&&&&&& 试和表达。这本书出版以后也是褒贬不一,当时影响不大。今年6月份
&&&&&&& 我在网上号召大家一起做设计,没想到非常热闹,比较震撼的是一个微
&&&&&&& 博被转载了1.6万次,很多网友参加,写出自己的设计诗,我的目的达
& &&&&&&到了。那天把所有网站的《设计诗》这本书全部卖完,又连续加印了两&&
&&&&&&& 次。那是一个带实验性的东西。我用游戏的手法,我不想一本正经,用
&&&&&&& 瓦楞纸作封面。就是玩一票,大家都别当真。我的书引发模拟,kindle
&&&&&&& 今年十月份发起一个&大家一起来做设计师&的活动,这就是纸质书的
&&&&&&& 魅力。
文化广场:《空度》你又开始玩摄影。
朱赢椿:《空度》是一本很严肃的书。有人看来感觉好像很不靠谱。我在网上说
&&&&&&& 过一句广告语:&这本书真不能给予你什么,请谨慎购买。&这是绝对个
&&&&&&& 人化的东西,带实验意味。整本书角度不变,风景不变,只是纪录从凌
&&&&&&& 晨到深夜,一天内的光影变化,没有其它东西。其实包含了很多意义,
&& 微小的风景里面有千变万化,每时每刻我们看到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
&& 没有时间,也没有这个心,静下来盯着一个池塘看一天。这是一种非常奢&
&& 侈的体验。起因是我的脚踝摔断了,这种体会是非常私人化的,本来没
&& 想出书,后来出版商看到,要出,就变成书了。为了把书做得精致一点,
&& 投入成本较高,所以只印一千册。我不把它当作普遍出版意义上的东西,
&& 它是一种带有实验的、典藏意义的出版物,不是为了赢得大众的喜欢,
&& 而是为了小众试验。我有信心,在中国十几亿人中肯定有一千人赞同我
&& 的这种状态,能够和我一起体会。我们曾一天就卖出35本,现在所余
&& 不多了。
文化广场:你说极简至美,可你的《空度》用最豪华的进口纸,还用彩色四色还
&&&&&&&&& 原黑白灰,有专利,然后装裱是对裱,极其豪华。你要达到至简却用
&&&&&&&&& 了至繁的手法。
朱赢椿:表面看上的这个东西是至简的,但是我不能说至简就偷工减料,我的至
&&&&&&& 简就是你看到的东西你感受不到它,至简不是简陋,不是将就。至简背
&&&&&&& 后有大量的工作。看起来是至简的,但背后有非常复杂的呈现过程。
&&&&&&&&&&&&&&&&&&& &实验和先锋非常有力量分类: |
|   微信圈里流传个段子,说门卫和保安都是哲学家,因为他们每天面对不同的人问的都是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你要到哪里去?&
按这个标准,每个孩子更是天生的哲学家,因为他们从会说话起就不段地追问:我是怎么来的?爷爷为什么会死?你什么时候会变老?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为什么我不可以抢别人的东西?为什么你不给我买你想要的玩具?为什么小孩子总得听大人的话?
哲学家曾自我调侃,哲学是一门最没用的学问,它既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最要紧的是它还提供不了标准答案,哲学越研究越无解,多头线索,一团乱麻。这样的学问要来有什么用?
哲学其实重要的是发问的探究的过程。所以一定要给孩子读点哲学书,而且越早越好。儿子最喜爱的是法国作家奥斯卡.柏尼菲写的文字,好几个不同的画家画图的一套儿童哲学智慧书,这套书分两辑,一共九本,在网上深受家长追捧。
&&&&&&&&&&&&&& &&&&&&&&好和坏,是什么?
儿子大约四岁的时候,我买了这套书的第一辑,共有四本:《好和坏,是什么?》、《幸福,是什么?》、《我,是什么?》、《知识,是什么?》。孩他爸看到&儿童哲学智慧书&几个字就笑了,说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哲学?其实这也正是我担心的,谁知道白担心了。
儿子挑中《好和坏,是什么?》递给我。
打开第一页,上面用孩童体手写斗大的一两行字,一行字:&你能偷东西吃吗?&
第二页:&不能,因为偷东西是不好的行为!&这是想都想得到的答案。
第三第四跨页上抛出一串问题:&对,可是&&是谁说偷东西是不好的行为呢?大家对&好&和&坏&的标准一样吗?为什么不能做坏事呢?生活中,大家有可能一直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吗?&连续四个问题个个问到小朋友的心坎儿上。
再下来的两页还是跨页。上面的大字是&不能,因为我不能拿走不属于我的东西。&接下来又是四个问题:&如果你快要饿死了呢?说这些话的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食物不被偷走吗?我们也应该保护那些没有饭吃的人,对吗?每个人都要吃饭,大家应该共享世界上的食物吗?&
第一个疑问相当于在生命受到威胁时,行为是否要守法?是守法是饿死还是偷东西吃活命?儿子看这个太有感触了,后来经常活学活用,在瞌睡得不行,作业还没写完时,会大声质问:是生命重要还是写作业重要?在早上快要迟到还慢吞吞吃早餐被催促时又会反驳:难道迟到比生命还重要?知道他在强词夺理,把吃饭睡觉抬高到&生命&的高度,但不能不说是受到这些问题的启发。
接下来警察出现,法律出场,但得出的结论是:某些事情并不能同时满足&公正&、&好&和&合法&。 这个世界有时候是不公平的。还有就是法律可能会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克服的。
有些家长看到这里会不以为然,居然让孩子从小看到黑暗面,连法律都怀疑起来了。
对了,这个章节讲的就是法律。跟一个四岁的孩子讲法律你也许觉得太深远,他能懂多少,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把孩子看成是未来的主人翁,他们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那就不要从小给他们灌输权威。要让他们怀疑一切,挑战甚至改变这个社会,是他们未来的使命。现在就得从根本上把这个真实的世界告诉他们,而不是虚假的光明面。
这个句式像被印在儿子脑子里一样,他动不动就拿出来问:你可以偷东西吃吗?不可以,但我快要饿死了也不行吗?就像在玩一个思辩游戏,不知道现实生活中哪个场景接通了他脑子里的那根神经,这一连串的话就喷涌而出,一再反复。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我把这套书的第二辑五本买回来给他,他却翻开这本,从头到尾又读了一遍,最夸张的是上厕所也带着不撒手,被我强行夺下。
那段时间正好带他看了《悲剧世界》电影,冉阿让为了偷一块面包被抓进监狱,他看后说,是法律不公平,人都快饿死了,为什么不可以偷?而且后来冉阿让变成好人,不再做坏事,也不再偷东西了,那个警官为什么不放过他?
公平、正义、邪恶、法律,这些概念慢慢进到他小小的脑袋里,我不知道会起到什么作用?我也不准备给他提供答案,只是坦诚说出我的理解,让他明白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这就是哲学的作用之一吧!
在解答《十万个为什么》这些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以外,孩子会提出更多的没有标准答案的为什么?这是他探知世界,积累知识的过程,做父母的不能简单地以一句&你还小,你不懂&来堵住他前行的路。如果你没有更好的答案,拿这本书出来,跟孩子一块读,让他知道这世界上是与非,对与错,并不进非此即彼,而是在不同情况不同地点,答案也会跟着变来变去。
&&&&&&&&&&&&&& &&&&&&&我,是什么?
儿子很早就知道自己是跑得最快的那颗精子,在他出生以前已经赢得了一场比赛,他是胜者。但接下来他问:how?幸好我早就囤了一本相关的书,里面连写带画,说得清楚明白,总算把为人父母人人必过的难关跨过了。
接下来,有关&我是什么?&这个哲学的终极追问,开始小心地一点一滴地播种,等待慢慢生根发芽。
儿子上幼儿园时,一次因为踩着凳子够老师藏到书架上面的剪刀,被老师批评,老师担心他摔下来受伤,更怕剪刀伤着他或别的小朋友。最后老师的总结陈词是:老师很生气,你妈妈听了肯定也会很生气。
儿子反驳说:我妈妈不会生气。
老师投诉的时候,我内心狂喜。多么不容易啊,我一直苦苦培育的标准的多重性,答案的多样性终于萌出了小芽。
儿子之所以爬高上低,实在是对剪刀好奇不已。解决方法很简单,我买了一把安全剪刀,拿了很多的纸给他剪,剪刀的神秘感很快消失,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满足,教室的剪刀再不用藏了。
从小,我一直强调他的个人感受,他的意见,他的看法。
出去吃饭会问,出去玩更会问,看了书和电影演出同样在问:你的?你的?你的?时间长了,他自然就开始我的&&我以为&&我觉得是&&。
后来却发现在群体里这个很自我的小孩仍不时有被淹没的危险。 一次是春游,他戴了一顶宽边的帽子,是我的凉帽,黑色,很酷,他很喜欢。但是一排队,发现男同学都戴着棒球帽,有人还指着他的帽子笑他,他飞快地一把把帽子摘下来,再不肯戴。
上小学后有一次打了架回来,我问理由,他说是XXX让他打的。
这是一个最容易触怒我的答案。小时候我的老师听到同学这样推托会生气地质问:你的脑袋长在他的脖子上吗?
现在我照搬来质问儿子。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什么犯?以后会怎么样?就算错,要自己勇于承担,不能推到别人头上,在群体里你同样要有独立的判断,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可以人云亦云,更不能盲目从众。你服从的应该是真理而不是大多数。这些道理听上去有些生硬,但是要慢慢讲。
说来也可笑,小时候,我们生恐融入不了班级,拼命求同,长大了却使劲独立特行,标新立异,非要显异。这本书讲你与别人的差异,也讲你的自由。学会接纳自己,自由但得守规矩。
第二辑的五本显然更深了一层,有关艺术、生活、社分类: |
| 前几天一位朋友还抱怨,十二月快过半,年尾逼近,明年的休假安排却迟迟没有出台,公司的年历台历早就设计妥当却因没法标注假期,拖着没去印刷。他带父母春节出行的休假计划也更是无法下单。他很焦虑,觉得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重要的关乎国计民生的休日安排却拖到年尾才出台,真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
话音刚落,千呼万唤的明年假日安排终于出笼,对他来说,却如当头棒喝:元旦周三只休一天,不调休,上两天休两天再上两天,他已经交费的台湾五日游一下子被吊在空中。怎么跟老板请假或者如何用自己宝贵的年假成了他的心病。
当然最头痛的是除夕居然不放假。他们是私人企业,老板本来就控制假期很严,国家规定的假期还想方设法能省就省能扣就扣,这下子过年回家也没指望了。
在微信朋友圈里他气愤地发泄:规定除夕不放假的人肯定是脑残,他们全家都脑残。
我拿挺身而出的专家的话安慰朋友,一般除夕都是&隐性&假期,很多单位都可以不去,初七还多了一天假期,是好事。
没想到朋友一脸悲愤质问我:二般呢?一般说的是公务员,如果老板拿国家规定让我年三十加班,我有理由不去吗?连年都不让人过,真是缺了大德。
这一下我真的无话可说。
传统的春节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王爷上了天的&小年&启幕,一直到除夕守岁进入高潮,有着4000年悠久传统的春节前的高潮除夕,到了2014年却被现代假日安排从头上猛砍一刀,从休假里踢出局,难怪引发全民震动。
现代社会近几年来一直试图与传统温情勾连讲和,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些民间盛行的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期,就是试图打通现代人与传统之间的阻隔,让现代和传统链接起来,传承下去。可现在最隆重的除夕却被从假日里判出局,听上去真的像一个笑话。
国家出台的假日安排按说参照了不少专家的意见,也屡次听证,为何惹得民怨沸腾?
究其因,忽略了基本底线。假日规定和安排应该遵守&木桶理论&,按最低的那块木板为标准划线,考虑到最低层最少假期的工薪阶层,以保障他们的假期为底线。但专家的解释却以少数单位存在的除夕&隐性&假期为理由,替代绝大部分人的利益。那些享受不到隐性假期的人自然觉得自己成了这个制度的受害者。
不让人好好过年,几乎是对这个人最大的仇恨和诅咒了。现在扮演这个角色的是新出台的明年假日安排,这真是一个莫大的嘲讽。
常识和理性,传统和现代,其实只关乎四个字:常情常理。按孔老夫子的话讲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政策或者规定的制定者,首先得从一已出发,但这个已绝不是只自已一人,应该扩大到你的亲朋好友,除了显贵高官,还有普通打工族。俗话说,&皇帝还有三门穷亲戚&。如果政策的制订者能考虑到三门穷亲戚的利益,那基本算是相对合理的规定。可现实跟人情一样都是势利眼,&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们趋富嫌贫,这也是常理。
但规定和安排或者政策绝不能扮演嫌贫爱富的角色。
再往深里探究,发现人们对假日安排意见大,主要是因为假期出游景点人满为患,住宿交通费用大涨,达不到休闲的目的。再加上调休制度把假期割裂得很纷乱,不太好安排生活学习,所以大家期望新的假日安排有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变动。结果不变还好,越变越让人抓狂。
其实假日安排根子在于休假制度不合理,但这是个大工程,涉及到很多企业的利益,不是国家简单出台一项政策就能执行下去的。根子动不得,只能一直小打小闹。其实如果没有更合理的方法, &萧规曹随&,以稳为先。
可惜现在的政策制订者既没有创新的智慧,又没在守旧的勇气,怕担当不作为的名声,更罔顾常情常理。于是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弄出一个民怨汹汹的休假安排来。
按常例,一般规定出台不管再不合理也谈不到废除,就算小修小补也是前路漫漫。所以骂归骂,气归气,再不合理的规定普罗大众也只能生受着。倒是订了元旦台湾行的朋友得动动脑筋,如何以最合理的请假方式出游才是当务之急分类: |
|   & & & &艺术圈里有两对著名的恩爱夫妻,画画的刘晓东和喻红算一对,另一对就是搞雕塑的向京和瞿广慈。两对夫妻都跨界,刘晓东和喻红跨到电影当主角。向京和瞿广慈则跨得更远,直接迈到商业圈,三年前他们联手打造了一个&称奇&品牌,用他们俩姓氏的第一个大写字母&X+Q&作logo。把以前只能进美术馆博物馆或者被私人收藏的雕塑品变成艺术商品,摆进商场,直接面向大众。
& & & &12月1日,稀奇首次亮相深圳,进驻华侨城欢乐海岸,成为华南地区最大也是惟一的旗舰店。向京和瞿广慈夫妇出席了开业仪式,并接受了记者采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稀奇的&NO one&顾客就是深圳人
& & & 说到在深圳开店的理由,瞿广慈透露,刚开始挺犹豫,深圳离香港这么近,稀奇的产品在香港所有的连卡佛都有卖。后来被加盟商的诚意打动,也是机缘到了。瞿广慈说他跟深圳结缘最早在十年前,他与向京合作的惟一的一件雕塑赠送给了华侨城,十年后,他们的店又是在华侨城落地。第一次来深圳就觉得深圳很年轻,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现在从商业选择出发,深圳当然是一线城市中的佳选。
& & & &更有趣的是稀奇的第一个顾客就是去北京出差的深圳IT界人士乔昕,被瞿广慈称作&乔帮主&。乔昕正好当天也去了现场。稀奇北京银泰开业的前三件东西都是他买的,《站在高岗上》、《仙桃和蛋糕》、《最天使》。当时刚开业,店里正布置,摆的都是样品,没现货,买的还是期货。他那里想到自己会成为稀奇的&NO one&,更没意识到自己对稀奇的意义有多重大。
就在他下单的时候,
& & & &&后来每次去北京肯定要去逛稀奇,一看又出了什么新产品,二看自己订的东西做出来了没有?因为过了很久他才拿到货。
瞿广慈正和他手下的经理走遍深圳东莞地毯式地搜索做包的厂家,至少找了20家不止。以前坐头等舱出入五星酒店高高在上的艺术家,突然变成坐商务舱住普通酒店拖着行李箱到处奔波坐车被卖猪仔的创业者。当他在异乡尘土飞扬的街头迷惑自己的努力倒底是对是错时,接到助理的电话喜报,店还没布置好,生意就开张了,而且一卖三件。瞿广慈现在想起来都非常激动说:乔昕就是稀奇生命中的一支强心剂。他对我很重要。
& & &&谈到在深圳开店的期许和目标。瞿广慈称商业如果不以赢利为目的的话,商业必死。稀奇刚开始一直用自己的钱养品牌,他跟团队的人一再强调,如果我们不能养活自己,说明这个社会不需要它,还不如回去当艺术家。
& & & &他认为品牌有品牌的平台和力量。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里,我们不是生活在艺术里,而是生活在商业里,生活在品牌里。贡献一个牛叉的商场比贡献一个牛叉的美术馆要重要得多。
不过他也警告深圳的经销方,千万别只想着赚钱,如果冲着钱去没必要合作,因为太费劲了,一年也卖不了多少东西。如果不是因为喜欢就别做。还有就是你进入商场很容易,但一两年之后不是商场淘汰你,就是你淘汰商场。所以未来如何还有待考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难的不是开店是做产品
艺术跨界商业,对艺术本身会不会有妨碍或者伤害?
& & & &&瞿广慈说,就好比纪录片是抒发自我,故事片就是要票房。纪录片导演不要抱怨没人看没票房,故事片导演也别抱怨内在的东西无法抒发。有没有艺术性很强的故事片或者大受欢迎的纪录片?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的关结点,双赢是瞿广慈努力的方向和野心。
他觉得这个时代特别精彩就是你可能做很多事。你撒什么种子可能长,长着长着有可能变成别的东西。你甚至都不知道你撒的是什么种子,这是最有意思的东西。这块土地落到你手上,你不去做的话你就不能怪这个时代了。
& & & &不过,开店最困难的是作产品。目前人心浮躁,房子随时可以拆迁,人员流动性也特别大,在这个缺乏诚信特别初级粗糙的社会,你给他100万,他照样给你做垃圾出来,这是让人特别崩溃的地方。如何让一个普通人做出达标的艺术产品已经非常难了,更难的是你刚培养出一个熟手,一到年底他就流动得不见人影了。现实很糟糕,大家能短斤缺两就短斤缺两,能糊弄就糊弄。没有人说我要对我所作的东西负责,这是艺术家不能理解的。
& & & &稀奇的目标消费群体是文艺青年。现在追捧他的是不少明星还有很多高端品牌的高管买来作礼物。瞿广慈觉得生活里充斥大量平庸的东西,而且同质感特别强,价钱大同小异,礼品市场有大量的空白点可以施展。
艺术家的名声对产品销售助力几何?他们曾调查国内进店的顾客有多少是慕名而来,又有多少是误打误撞?结果是一半一半。在香港连卡佛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的人知道他们,但是稀奇产品在香港卖得很好。同样在国外不管你在国内名声多响,就算你的作品进了国外的美术馆,但普通顾客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庆幸的是稀奇的产品在海外同样销量不错。
瞿广慈希望产品本身内在的表现力可以完善它的生命周期,让它可以走得更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让艺术发出自己的声音
瞿广慈说,民国时期,名画家,名作家包括著名京剧艺术家都是可以影响社会的人。但是在眼下娱乐至死的年代,艺术早就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再牛的艺术家都不如超女的第十名第二十名出名,更抵不上二流明星的绯闻。所以这个时代,要想方设法让艺术发出自己的声音。
创立品牌之初,朋友们都泼冷水,觉得他们作艺术做得特别成功,为什么要做商业?感觉就像你作男的做得很好,突然想起要变性,改作女人能否比作男人更成功?更何况商人在中国等于奸诈的代名词,在西方说你是&businessman&同样也是骂人。
& & & &瞿广慈说当初唯一挺下来的办法就不去想失败,不要给自己留退路,只能往前冲,其实内心特别焦虑,曾经11个月做不出一件东西来。
瞿广慈说,我不在乎别人,这世界总不断有人评价你,最可悲的是没人评价你。腾讯苹果都是商业,但给了我们生活特别的便利,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他觉得商业是民主传播的一个利器,是通过钱在投票,该痛斥的是垄断商业。
& & & & 做产品和做艺术品有不同的困分类: |
|   & & & &花白的短寸,黑色的圆眼镜,黑色樽领恤再配黑色运动开衫,一条军绿色休闲裤膝盖上方的两个大口袋特别打眼,脚下是一双方口黑色布鞋。
& & & &站在我面前的就是吴文光&&&中国纪录片之父&。
& & & &吴文光,生于1956年,云南昆明人。中学毕业后当知青务农四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和新疆当过中学老师,后来在电视台作记者。1988年北漂到京城,成为自由作家和独立纪录片导演。1990年他拍摄的《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被认为是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的开篇之作。接下来他的作品不断:《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获1993年亚洲新浪潮小川绅介奖。《四海为家》、《江湖》、《你的名字叫外地人》 、《和民工跳舞》?、《操他妈》、《治疗》、《亮出你胯下的家伙》。一部接一部的作品彰显着他旺盛的创作活力。
& & & &11月30日他出现在深圳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举办的山形纪录片获奖作者座谈会的讲台上,同行的尊敬,后辈与他平起平坐的忐忑,不少新手争先送他看片子或者请他指导意见的渴求,都在从各个角度证明他在这个圈子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他却不在乎这些,锋利依旧,前一分钟对台湾年轻导演十年前的旧作不吝赞美,说如何启发了他,后一分钟毫不容情地批评他的新作脑袋进水。讲座结束后,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破折号到冒号
& & & &独乐乐与众乐乐,吴文光是后一种。2005年他在北京成立的草场地工作坊吸引了六七个热爱纪录片的年轻人,他管吃管住,发给他们最好的机器,每月还发1000块钱的零花钱,帮他们定选题,审片子。后来一个学历史的年轻人加盟后,发现他的气场太强大,每次他的总结陈词都能轻易推翻年轻人精心准备的选题,或者干脆修改了他们的计划。
& & & &这个年轻人大胆提出了&去吴化&,要求由他们作主场,吴跟大家一样是平等的参与者,而不是最后的决策者。
& & & &这分明是一场年轻人发起的对权威的挑战,吴文光却不以为忤,从善如流,自觉迎接。权力下放,让年轻人成为主角。在前不久奥地利萨尔茨堡学院的一次学术交流中。作为主邀代表的他只开了个头就把现场交给五位学生,让他们讲述各自的片子。
& & & &主办方曾惊奇地问,这样可以吗?吴文光说没问题。结果现场气氛热烈,双方交流融洽。
& & & &吴文光说他以前就像个破折号或者省略号,自己是绝对的主角,破折号和省略号后面的学生成了像他的助手和配角,成了随从和附属。但这次他主动变成了冒号,只负责开头,由学生挑大梁唱主角。甚至在他的工作室草场地,他一样参与打扫卫生,分工,一样参与他们制订的返乡计划,抛开头上以往的荣誉和光环,和新手一起重新站在起跑线上。
& & & &他的行为让人想起了重生的老鹰,40岁的老鹰如果不想等死,就得经过150天艰苦漫长的磨炼,击掉旧喙,拔出旧甲和旧羽毛,等待长出新喙新甲新羽毛,迎来新生。
& & & &1956年出生的吴文光今年57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重新开始,吴文光却在将近花甲之年重新起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开纪录片的&死结&
纪录片作者最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伦理道德:拍摄者是对被拍摄对象的利用或者盘剥,你有什么权利介入别人的生活?聚焦或放大别人的痛苦?把别人生活中的一段截取下来去获奖或者被博物馆收藏以此来赢得你的名声?
& & & &有人说,纪录片的原罪就是剥削性,作者一直在盘剥他的被摄对象。当然也有例外。像台湾作者吴耀东十年前获奖的《在高速路上游泳》就是一个典型的猎物吃掉猎人的案例。
& & & &但在吴文光眼中,这些阶段他都跨越了,他一直琢磨的是纪录片倒底能做些什么?
& & & &一部片子获奖也好,成为谈资也罢,除了为拍摄者获得名声,又能为被摄者带来什么呢?
& & & &这才是他一直纠结和探索的话题。
& & & &纪录片的使命难道史是揭露暴露,到此为止吗?他不甘心,一直尝试打开这个死结。
& & & &他拒绝谈纪录片的艺术手法,更讨厌坐在象牙塔里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他的方法是要沉下去,走到民间,尽可能地让纪录片接上地气,和民间发生各种可能发生的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纪录片要在现实中生根
& & & &2005年他启动了一项&村民影像计划&组织10名农民回到各自的村子去拍纪录片,现在八年过去了,他承认这是一项失败的计划,已经穷途末路。除了纪录,推广,没有给被摄地留下什么痕迹,除了成为一项谈资,或者给他的功绩又添了一个项目。他不满足于此。
& & & &2010年他又开始了&民间记忆计划&,组织一批年轻人回到自己的村子,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饥饿历史。他也同样回到自己的村子,纪录同样的话题。返回村子不止一次,而是一再返回。
& & & &说到这里,吴文光有些兴奋,现在这项计划终于走出影像跟现实发生了关系,在这个计划的带动下,有的村子村民募捐自觉地为三年自然灾害中死去的人立碑,他们在十个村子建立和老年扶助基金,每个村以1000元为起点,帮助孤寡贫困的老人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有的为当地留守儿童建立图书室,教会他们使用摄像机拍摄自己的爷爷奶奶,还有的带领村民捡拾塑料垃圾,尝试建垃圾处理站。还有的把废弃的小学改为老人活动中心,从免费为老人理发开始,还请镇上的医生为村民免费体检,片子的拍摄和播放放到了最后。
& & & &民间影像计划从对历史记忆的收集和挖掘起步,演变为对现实生活的介入和改变。&回村在先,纪录跟随,创作在后。&
& & & &以前是抗起摄像机,拍完片子就走人。像一个侵略者或者盘剥者一样,用被摄者的苦难或穷困换自己的名声。现在掉头反转,先做事后拍片,帮助当地建立档案库和个人创作,两条腿走路。
& & & &除了纪录片外,他们还增加了一个剧场,不过跟普通表演性质的剧场不同,这个剧场不是表演而是呈现。
& & & &分类: |
|   & & & &11月30日下午三点,在南山数字产业文化基地多功能厅,山形影展获奖华语纪录片作者论坛现场气氛热烈。来自两岸三地的山形获奖作者汇聚一堂,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同时也是纪录片作者郭熙志担纲主持,主讲嘉宾五位,有&国内纪录片之父&美称的吴文光,冯艳、张一凡代表内地获奖者,另外两位是来自台湾的吴耀东和许慧如。他们分别讲述了各自的&山形情结&,获奖影片的创作缘起,并且通报了对两地纪录片生存和发展的现状。
& & & &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由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于1989年创立,每两年一届,是亚洲第一个纪录片电影节,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纪录片盛事之一。影展分为&国际竞赛单元&和&亚洲新浪潮单元&,影展创办伊始就致力推动亚洲各国的纪录片发展,被认为是纪录片的殿堂。从1993年到2003年20年间一共有28部获奖华语纪录片。
& & & &这个论坛有着决然不同的气场,没有什么客套话恭维话。吴文光先高调地夸赞坐在自己隔壁的台湾作者吴耀东的旧作《在高速公路上游泳》当初给了他非常大的震撼,带他走出了纪录片拍摄的瓶颈。接着毫不客气地评价,看了他的新作《舞台》很失望,质问他:你是整型了?还是被洗脑了?十年前的生猛疯狂和火力都哪里去了?
& & & &时间在这个空间里慢下来,在现在人们恨不得一年做几百件事情的当下,纪录片的拍摄和出产却非常漫长,像冯艳拍了18年,剪了3年,一部片子还没出来,她也不急,在等最好的状态。深圳作者贾玉川的变性人题材一拍就是10年,也没有收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内地纪录片:从零认知度到担当起社会使命
& & & &1991年,吴文光带着《流浪北京》第一次来到山形,这部反映北漂艺术家生存状态的片子日后影响巨大,在某程度上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纪录片。
& & &&吴文光说,如果没有接到电影节的邀请,他也不知道自己拍的是纪录片。山形也好,纪录片也罢,他都是第一次听说。那次去山形,他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到处看片子。1993年,他的第二部作品《我的1966》获得了第一次设置的小川绅介奖,成为第一部在山形获奖的华语纪录片。从此后,华语纪录片成为山形影展的重要参展力量。
& & &&冯艳的山形经验是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与获奖者,从最初的被震撼,大开眼界到身处其中,不过在纪录片同行眼中,冯艳最耀眼的光环并不是山形的获奖者,而是小川绅介的《收割电影》一书的中文翻译。郭熙志评价:远流版的《收割电影》翻译得很烂,国内版却很好。没想到两个译本都出自冯艳之手,只不过远流版是作观众时翻译的。虽然语言关过了,可因为不懂行,拍过片子后才算真正读懂了这本书,再译的国内版也就与远流版拉开了差距。
& & & &这本书在纪录片圈里的地位和意义不可小觑,郭熙志说,罗中立著名的油画《我的父亲》当时画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什么是超写实手法,只凭了200字的介绍支撑他的创作摸索。在某种意义上,吴文光的纪录片和冯艳翻译的《收割电影》,分别从实践和理论上给中国的纪录片导演指出一条路子。
& & &&吴文光说,内地纪录片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社会角色,在播出无望的情况下,他拒绝呆在象牙塔里谈纪录片的手法和艺术,他更愿意走到人群中,启动他的民间影像计划,强调纪录片的社会责任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湾纪录片:商业攻陷下的沦落
& & & &台湾作者许慧如凭《杂菜记》获山形2003年亚洲新浪潮优秀奖。正好是十年前的事。那是她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拍的一个作业,没有旁白,很少对话,拍的是她与父亲的生活场景。片子放到一半老师喊停,并生气地说,除了你的家人朋友,没有人会看完。
& & & &受挫的她没想到在遥远的日本山形有一个陌生的影展可以抚慰她的内心。那次获奖对她来说既是对权威的抵抗,又获得了一个前行的光芒,一直支撑她到现在。
& & & &吴耀东是许慧如的学长,他是看到吴文光的《流浪北京》才有胆拍纪录片。谁想到他的第二部片子《在高速路上游泳》反倒启发了吴文光,成为吴改变的一个临界点。对山形他不知道没听说,被邀请去也没想到能得奖,获奖是一个意外更是惊喜。
& & & &山形以后怎么办?面对吴文光的质问,吴耀东如实剖白,他觉得自己离开学院后,创作力下降,现实生存压力较大。从世俗的角度看,台湾纪录片在沦丧,以前的纪录片着重内心表达,现在的纪录片却走进戏院,要票房,向商业妥协。
& & & &&分类: |
页码:5/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文的我爱你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