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结核菌分枝杆菌属培养特性。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07年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单项选择:一、A1型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下述错误的是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B.可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状况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为标准D.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况E.12~18小时观察结果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1分子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产生ATP为A.30分子B.32分子C.34分子D.36分子E.38分子答案:有,单项选择题:()伤寒沙门菌发酵葡萄糖的结果是A.产酸并产气B.产气不产酸C.产酸不产气D.不产酸不产气E.不能发酵葡萄糖答案:有,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最新试卷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热门试卷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当前位置:&&&&&& > 信息
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性免疫性
18:06 来源:&    【
】【】【】
结核分枝杆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人类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高,发病率低,说明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有较强的免疫力,细胞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与迟发性超敏反应并存,像干酪样坏死和液化空洞的形成都与迟发性超敏反应有关。
取标本&涂片染色&分离培养&动物实验/核酸或抗体检测
接种疫苗预防,治疗早期联合大量使用抗结核药物。结核菌素试验:
■原理:人类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后,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会产生迟发性超敏反应,将结核菌素注入皮内,观察有无超敏反应的发生,判断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
■试剂两种:①旧结核菌素(OT)
②纯蛋白衍生物(PPD)&PPD&C,BCG&PPD
■方法:前臂皮肤注射,48-72h后观察结果
&红肿硬结>5mm,阳性(>15mm,强阳性)
&红肿硬结<5mm,阴性
&阳性:感染过,或BCG成功,有免疫力
&强阳性:现在活动性
&阴性:没有感染过/未接种BCG
①感染初期,老年人,严重结核合并其它
②使用免疫抑制剂
③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
接种疫苗预防,治疗早期联合大量使用抗结核药物
结核分枝杆菌
菌体细长微弯,有分枝,排列不规则,多单个散在,易发生L型,抗酸染色阳性。呈单个或分枝状排列,无鞭毛、无芽孢。
专性需氧,温度37℃,pH偏酸6.5-6.8
■营养要求高,罗氏培养基(蛋黄、甘油、天门冬素、马铃薯、无机盐、孔雀绿等)
■生长缓慢,18h分裂一次,2-4W形成R型菌落,&菜花样菌落&,乳白色干燥不透明,表面呈颗粒结节,边缘不整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抗干燥,抗酸碱,抗化学消毒剂,对湿热和紫外线敏感,对抗结核药(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结核杆菌多种性状可发生变异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等。菌落变异由粗糙型变成光滑型
菌体成分。
1、脂质&&存在细胞壁,占菌体干重的20-40%,
①磷脂②脂肪酸(索状因子)③蜡质D(分枝菌酸+肽糖脂)④硫酸脑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
作用:引起结核结节,慢性肉芽肿及组织细胞干酪样坏死等病变
其中最重要的是结核菌素,结核菌素+蜡质D&&迟发型变态反应。
3、多糖、核酸和荚膜
■所致疾病:
■传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粘膜。
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机体,引起相应器官的结核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一)肺部感染(1)、原发感染:常见于儿童,也称外源性感染。结局:机体抵抗力强:形成结核结节&纤维化&钙化&自愈(但病灶内常有细菌的潜伏)
机体抵抗力差:活动性肺结核&干酪样坏死
全身播散&粟粒样结核
(2)继发感染&&常见成人(原发病灶&&内源性感染)
特点:局部病变重,但不易扩散
一般局限于肺部,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可形成空洞和开放性肺结核 (二)肺外感染
部分肺结核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可经血液、淋巴液侵入肺外器官,引起相应的脏器结核,如脑、肾、骨等。痰菌被消化道咽入,可引起肠结核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基础医学理论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实验指导::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精品课程::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医学微生物试验指导
棒状杆菌与分枝杆菌
课程名称&&& 医学微生物学
棒状杆菌与分枝杆菌
授课重点、难点
(一)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法,液体、固体培养&&&&&&&&&&&&&&
(示教)(二)麻疯杆菌:抗酸染色&&&&&&&&&&&&&&&&&&&&&&&&&&&&&&&&&&&
(三)白喉棒状杆菌:Albert染色法& G氏染色法&&&& &&&&&&&&&&&&(示教)
&&&&&& 吕氏血清&&& 亚碲酸盐平板&
&&&&&&&&&&&&&&&(示教)
(四)病人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法&&&&&&&&&&&&&&&&&&&&
(五)白喉棒状杆菌 Albert染色法&&&&&&&&&&&&&&&&&&&&&&&&&&
授课内容、教具与时间分配
时间分配(一)讲解及示教&& 25’
(二)操作&&&&&&&& 40’
(讲授内容:
(一)棒状杆菌
菌体的一端或两端膨胀呈棒状,如白喉棒状杆菌,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整个咽喉部呈白色(一层假膜覆盖),产外毒素,入局部或全身,有毒性作用,可脱落引起窒息导致死亡。
白喉棒状杆菌:G+,棒状,排列成字母状。
Albert 染色,菌体淡染,内有深染的颗粒(异染颗粒,具有鉴定意义);当细菌鉴定为使此特征显著,一般接种于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此外,可将菌种接种于含亚碲酸盐平板上(亚碲酸盐可抑制杂菌生长),白喉棒状杆菌生长形成黑色菌落(亚碲酸盐&&&&&
元素碲)。&&&&&&&&&&
(二)分枝杆菌
&&&&& 结核――引起结核病;麻风分枝杆菌――引起麻风病,体外不能培养
结核分枝杆菌:镜下呈细长,抗酸染色阳性,无芽胞、鞭毛、荚膜
培养特点――专性需氧,在液体培养基中表面生长,固体培养时呈菜花状菌落,干燥;
营养要求高:血清,蛋黄、马铃薯、甘油等、
生长慢:18小时一代,4―6周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
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 首先要熟悉其抵抗力特性:四抗――干、酸碱、染料、一般消毒剂
&&&&&&&&&&&&&&&&&&&&&&&&&&&
四怕――湿热、紫外线、酒精、抗痨病药
&&&&&&&&&&&&&&&&&&&&&&&&&&&
以便正确处理标本提高阳性检测率;
&&&&&&&&&&&&&&&&&&&&&&&&&&&
标本&&&& &直接镜检&&&& 涂片、染色、镜检
(痰液、尿、脑脊液)&&&& 浓缩集菌,后再涂片、染色、镜检
&&&&&&&&&&&&&&&&&&&&&&&&&&&&&&&&&&&&&&&
提高阳性率
培养:接种于特殊培养基中,4―6天后观察
动物试验:观察动物发病及局部解剖
麻风分枝杆菌:麻风病,体外不能培养,诊断依靠标本涂片染色及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细胞内抗酸阳性的短、粗杆菌。
(三)白喉棒状杆菌的Albert染色
从吕氏血清斜面上取白喉棒状杆菌涂于玻片上,干燥后加热固定,以Albert染液中的甲液染5分钟,再以乙液(碘液)染1分钟,吸干,油镜检查。
结果;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为蓝黑色
(四)结核病人痰液的抗酸染色;
环取痰液&&&&&&& 涂片(略厚)&&&&&
干燥&&&&&& 固定&&&&&&&
插入石炭酸复红染色缸中&&&&&&& 70℃-80℃水浴箱中&&&&&&&&&&&
8-10分钟后取出&&&&&&&&&&&
用3%的盐酸酒精脱色约1―2分钟,脱色时轻摇玻片,直到涂片颜色几乎脱去或稍呈粉红色为止&&&&&&&&&
水洗后,用碱性美蓝复染1分钟&&&&&&&&&&&
水洗,待干 &&&&&&&&&&&&镜检
染色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非抗酸菌及背景为蓝色。
(五)小结&& 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的原理:结核分枝杆菌含脂质多,不易着色,先用石炭酸复红初染,染色时间要稍长,且需要加温。一旦细菌染上颜色,由于脂质的存在,即使强脱色剂也不能使之脱色,其它细菌均脱色,经碱性美兰复染,所以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其它呈蓝色.
& 凡抗酸染色阳性,化验报告只能写找到抗酸菌,交给临床医生分析。在上呼吸道中抗酸阳性多是结核菌(在尿道中有非致病性分支杆菌――耻垢杆菌)。只有当痰液中含菌量》十万条/ml,才能在视野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即使未找到,也不能说明就没有结核分枝杆菌。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一般为四星期,所以一般只在涂片未找到,而又怀疑是肺结核时,或需要做药敏及动物接种时,才做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
注意事项:
(一)白喉棒状杆菌Albert染色:染色液用后放回原处,菌种要集中消毒
(二)抗酸染色:染色液用后放回原处,结核病人痰液标本集中存放。细菌各论-5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细菌各论-5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9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