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一轮复习解析全吗问题好吗

【志鸿优化设计】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3 晶体结构与性质随堂演练(含解析)鲁科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志鸿优化设计】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3 晶体结构与性质随堂演练(含解析)鲁科版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题及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题及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题及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下图中四种演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中正确的是(  )&解析:钾与H2O反应非常剧烈,能使产生的H2燃烧并发生轻微的爆炸,为防止液体溅出,需在反应器口部盖上玻璃片.答案:B2.下列试剂的保存或使用正确的是(  )A.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取出使用前要用滤纸吸干煤油B.Na2O2比Na2O稳定,可露置在空气中C.称量NaOH固体时,可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左边纸上放NaOH,右边纸上放砝码D.做焰色反应实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为紫色,证明被检物质中一定含有钾元素解析:锂的密度比煤油的小,故锂应保存在石蜡中;Na2O2能与空气中的CO2和H2O(g)反应,不能露置于空气中;NaOH易潮解,称量时应放到玻璃器皿(如烧杯)中称量.答案:D3.由草木灰提取钾盐并检验钾元素存在的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解析: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答案:D4.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以下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B.铯与水或酸溶液的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C.碳酸铯经加热可生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D.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解析:铯的原子半径比钠的更大,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更小,所以铯比钠的金属活动性更强,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强烈程度比钠更高.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应与无水硫酸钠的化学式相似.钠或其他碱金属的碳酸正盐加热时不易分解.答案:C5.试管中装有足量的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投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金属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碱金属可能是钾或钠B.反应一段时间煤油会燃烧C.碱金属上下运动是由于与水反应产生了氢气D.若是金属锂则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解析:由题给现象可知,碱金属单质的密度介于煤油和水之间,故可能是钾或钠,若为锂,则浮在煤油上面.碱金属与水接触部分与水反应产生氢气而上浮,脱离水面不再产生氢气而下沉,故上下往复运动,与煤油接触处没有氧气,故不可能燃烧.答案:B6.下列关于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都具有较高的熔、沸点 ②其水溶液都能导电 ③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A.②③          B.①③C.①②& &&&&&&& D.①②③解析:以NaCl为例判断①、②正确,NaCl熔融状态时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故能够导电.答案:C7.焰火“脚印”、“笑脸”、“五环”使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解析:S在O2中灼烧时产生蓝色火焰,A错误;并不是所有金属元素都存在焰色反应,B错误;只有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C错误;NaCl和Na2CO3的阳离子均为Na+,灼烧时火焰均呈黄色.答案:D8.碱金属Fr具有放射性,因为不易制得大量单质,对其化学性质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下列对Fr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碱金属中熔点最低的金属B.0.1 mol/L-1的FrOH溶液与0.1 mol/L的NaOH溶液pH相同C.F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较复杂的如FrO2一类的氧化物D.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小球燃烧甚至爆炸解析:对于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从Li到Cs,熔点依次减小,密度依次增大,但钾反常,密度小于钠,活泼性依次增强,燃烧时生成的氧化物中Li为普通氧化物,Na为过氧化物,K、Cs、Rb为更复杂的氧化物,A、C正确,D不正确,因为Fr的密度比水大,不会浮在水面上.FrOH是强碱,NaOH也是强碱,二者在水溶液中都是完全电离,浓度相同时,溶液pH相同.答案:D9.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2 g,投入冷水中充分反应,得到H2 1.12 L(标准状况),则可能的组合是(  )A.Na和Mg& &&&&B.Rb和CaC.K和Na& &&&&&D.Na和Al解析:Mg不与冷水或碱溶液反应;Na、K、Rb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氢气,但要产生1.12 L氢气,所需上述三种金属的质量均大于2 g;Al能与钠和水反应所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产生1.12 L氢气,所需Al的质量为0.9 g.答案:D10.钡的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下列反应可以实现的是(  )A.钡可以从熔融的氯化钾中置换出钾B.钡可以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C.钡可以从冷水中置换出氢而得到氢气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以氧化金属锌解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为Na&Ba&K,A项错误;三种金属的活泼性较强,都能置换出水中的氢生成氢气,B、D错误.答案:C11.(;随州模拟)将一定质量的钠、钾分别投入到装有足量的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盐酸的两个烧杯中,产生的气体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入的Na、K的质量一定相等B.投入的Na的质量小于K的质量C.曲线A表示Na与盐酸反应,曲线B表示K与盐酸反应D.参加反应的HCl的量不一定相等解析:从图可以看出,Na、K与盐酸反应产生的H2的质量一样多,则消耗的HCl的量一定相符.消耗的Na、K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即投入的Na的质量小于K的质量.K比Na活泼,产生等量H2时,K反应用时较短.故A、C、D选项错误.答案:B12.金属K与Na的金属性相近,K与Na盐共熔时,很难将Na从混合物中分离.若调整温度到一定程度,则可用Na与KCl反应制取金属K.已知四种物质的熔、沸点如下:&K&Na&KCl&NaCl熔点/℃&63.65&97.8&770&801沸点/℃&774&882&1500(升华)&1413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推知,用Na与KCl反应制K的适宜温度是(  )A.97.8℃~770 ℃& &&&B.770℃~774 ℃C.774 ℃~882 ℃& &&&D.1413 ℃~1500 ℃解析:Na+KCl K↑+NaCl,在774 ℃~882℃,钾变成气体逸出使平衡向右移动,且Na与NaCl均未变成气体,所以可以制得K.答案:C二、非(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8分)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的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质量数是8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2)关于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①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 ②Rb2O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③Rb2O2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O2 ④它是极强的还原剂 ⑤RbOH碱性比同浓度NaOH弱(3)已知RbH+H2O===RbOH+H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氢化铷溶于水显酸性B.氢化铷与水反应时被还原为氢气C.氢化铷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氢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D.氢化铷与水反应时,生成1 mol H2将转移2 mol e-解析:(1)Rb是37号元素,属于碱金属元素,它位于第5周期第ⅠA族;(2)Rb的结构性质与Na相似,且更活泼,对应的Rb2O,Rb2O2、RbOH的性质分别与Na2O、Na2O2、NaOH相似,所以①②③④正确;(3)RbH+H2O===RbOH+H2↑,可见反应后溶液为碱性,且H2O作氧化剂,生成1 mol H2转移1 mol e-,C正确.答案:(1)5 ⅠA(2)①②③④ (3)C14.(18分)有A、B、C三种粉末,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焰色均为紫色,它们具有下列性质:①均易溶于水,且A与B反应生成C;②加热B的粉末时,生成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浑浊物为E;③加热A、C时均不反应;④向C溶液中通入D可以得到B;⑤A溶液和D反应,A过量时生成C,A不足时生成B.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D→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知三种物质均含钾元素;由B受热分解能够产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推知,B是KHCO3,D是CO2,E是CaCO3;由A溶液和D反应,A过量时生成C,A不足时生成B可以推知,A是KOH,C是K2CO3,进一步可以确定B是KHCO3;通过④可以进一步验证得出的结论.答案:(1)KOH  KHCO3 K2CO3 CO2 CaCO3(2)HCO-3+OH-===CO2-3+H2OCO2+Ca2++2OH-===CaCO3↓+H2OCO2-3+CO2+H2O===2HCO-3CO2+OH-===HCO-3CO2+2OH-===CO2-3+H2O15.(14分)金属钠或金属钾在加热条件下,能与干燥的氢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NaH、KH.这些碱金属的氢化物不同于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如NaH、KH与水反应得到氢气和NaOH或KOH.试回答:(1)写出金属钠在氢气流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________.(2)NaH中的化合态氢应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简答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aH与水反应时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是__________.(4)有相同质量的NaH与水、Zn与盐酸充分反应的供氢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Ti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金属,人们常用NaH与TiCl4在高温下反应制Ti,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金属钠与非金属反应,都是失去电子.生成的NaH中H元素显-1价,在反应中易被氧化.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H2O===NaOH+H2↑,电子转移情况是:&其余部分不难通过计算与分析完成.
答案:(1)&
(2)NaH中化合态氢具有强还原性,NaH中H为H-,是带一个负电荷的阴离子,是最低价,只能失电子体现出强还原性(3)1∶1(4)NaH与水反应的供氢量是同质量锌与盐酸反应的供氢量的2.7倍(5)TiCl4+2NaH=====△ Ti+2NaCl+2HCl↑16.(12分)碱金属的氧化物有多种:普通氧化物,如Na2O;过氧化物,如Na2O2;超氧化物,如KO2.其中KO2与CO2反应生成K2CO3放出O2.(1)写出K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同物质的量的Na2O2与KO2分别与足量CO2反应,哪一个放出的O2多?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解析:(1)根据信息:KO2与CO2反应生成K2CO3和O2.反应方程式为:4KO2+2CO2===2K2CO3+3O2(2)Na2O2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因此相同物质的量的Na2O2与KO2,KO2与CO2反应放出的O2多.其产生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4=2∶3.答案:(1)4KO2+2CO2===2K2CO3+3O2(2)KO2放出的O2多;2∶3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基本知识点总结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注意:(1)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2)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常见氧化剂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 常见氧化剂: 2、Br2、O2 等;   ②、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   ③、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 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5)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铜汞二价最常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邻水实验学校& 冉永华
一。2013年四川高考化学试题特点:
与以往试题比较,2013年化学试题在命题内容上变化不大。
1.家常平淡,略有变化
试题在情境和问题设置上贴近考生的思维习惯,不偏、不怪,难度适中。从选择题的第1题化学与STSE、第2题物质分类、第3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第4题元素的位构性、第5题溶液中粒子数量关系、第6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7题综合考查化学计算,到非选择题的第8题元素推断与元素性质、第9题化学实验、第10题有机化学、第11题无机化工流程及物质结构,无不彰显对经典试题的纪念。
大题顺序略有变化,
2012年是无机推断、有机、实验、流程综合,2013年是无机推断、实验、有机、化工流程综合,。试题呈现形式略有变化,四个大题都用图示来表述转化流程,这比用文字表述更为直观、简单、易于理解。实验试题的变化有向新课标高考稳定过渡的趋势。
2.主干俱在,突出综合
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托,着重考查考生化学学科素养,是化学试题命制的立意主旨。2013年四川理综卷涉及生活中的化学(第1题),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与性质(第4题、第8题),物质的量相关计算(第7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6题),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第5题),离子反应(第3题),热化学(第11题),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第8题),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第9题),化学简单计算(第6题、7题),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第10题)等内容,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
3.重考双基,更考能力
试卷抓住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内在联系,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如2013年四川理综卷第4题,看似一道普通的元素推断题,但从题干只能得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却不能确定它们是何种元素,只能根据各选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假设、验证,这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思维品质。通过阅读题给素材,敏捷、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初步加工,结合已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是高考的一项重要要求。2013年的高考试题十分重视这一点。如2013年四川理综卷第6题,题干给了两个条件,一是恒容密闭容器,另一个是反应过程中的Y的物质量的变化,要仔细推敲,小心作答。又如第10题,需正确理解有机新信息反应的实质,否则将无法进行推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试题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对考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13年四川理综卷第9题既考查了基本实验——AgNO3氧化性和热稳定性等,又考查了对同一实验目的、不同实验方案的比较分析。化学高考复习是高三的任务,化学学科复习一般分为三阶段进行,第一轮复习时间最长。
二.设计和规划高三化学复习方案
(一)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2014年6月初~2015年1月底:
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2015年2月初~3月底:
二轮专题突破+综合训练
2015年4月初~6月初:
综合强化训练+查漏补缺+自我调整
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按章节复习
复习目标: 以考试说明为纲,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打实双基,消灭知识盲点。
第二轮复习:进行专题复习,突出主干知识
复习目标:完善学生知识框架,熟练运用知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加强能力训练。
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知识和谐阶段、能力协调阶段
复习目标:弥补知识缺陷,查漏补缺,并强化答题的规范性和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二)明确不同轮次复习的作用与价值
第一轮:抓基础;系统复习所学知识,然后适当提高要求,初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积累阶段
第二轮:抓提高;把几个月的复习积累转化为卷面成绩,完善知识网络,滚动提高。——爆发阶段
第三轮:抓稳定;把一二轮的复习成果稳固下来,查漏补缺,并再提升。——稳固再升阶段
(三)明确二轮复习的重点任务
第一项任务: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①一轮复习是逐个知识点的记忆,初步掌握知识结构;二轮复习是系统的知识网络的记忆,熟练掌握知识结构。
②一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展开;侧重于点。二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浓缩;侧重于网。
③一轮复习是会——记;二轮复习是记——熟。
第二项任务: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单项”、“跨度小”、 “解题思路较为单一”。能力要求:低----中。
二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多项”,“跨度大”、“解题思路多变”。能力要求:中----高。
第三项任务: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与一轮复习的区别:一轮复习侧重于做“对”。
二轮复习既要“对”,又要“快”。
三、第一轮复习之策略:
1、重视教材,狠抓双基
课本是学科知识的精华,在第一轮复习中,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重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能准确、科学、全面地理解、使用和描述化学知识。  
2、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技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在学习能力层次上属于综合应用,此内容在高考考试中约占30%-40%。如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水解平衡、PH值及各种守恒关系的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能力。复习中着重对“两平衡、三守恒”即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进行分析,列举典型例题进行分类练习和变式练习。  3、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好化学就要掌握好实验。不仅要在学校中动手动脑,更要在生活中用心观察。学校化学实验虽然不断被冠以“重视”、“加强”的词语,但现行的高中新教材中由于没有单独编排学生实验,所以很多实验只是教师演示,学生多是停留在动眼、动耳、动嘴上,学生能亲自动手的学生实验在很多学校事实上是被取消了,导致今年的考生面对新课程下的实验题时,感觉与平时的训练差别很大,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在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过程的完整性、实验观察的全面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论的科学性等方面都只能如镜花水月,无法企及。从今年的试题来看,实验题的比重明显增大,不仅注重了化学实验基础的考查,更注重的是实验综合能力的考查。为此,建议实验复习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到整套装置中的作用,一种仪器多种功能,一种装置可以制备多种气体;多种仪器(装置)同一用途,归类梳理,举一反三,注意从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注重表达四个方面巩固深化。
(2).查漏补缺,强化起始年级教学的薄弱环节及盲点。要尽量创造条件,补做高一、高二年级的实验或做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实验。如果实在没法做,也应做演示实验。因为考纲增加了一个要求就是“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提高实验能力”。
(3).加强实验设计训练。根据实验习题的要求,设计出实验方案,让学生限时限量训练。实验设计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从高考考查的特点来看,实验设计题型大致分为:制备实验方案设计、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物质鉴别实验方案设计等。其它题型也不外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形、翻新衍变而来的。另外就是开放性实验试题也已经在高考题材中被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并逐渐成为命题的新动向。其原因是开放性试题具有条件的不完备性、过程的探究性、知识的综合性、思维的敏捷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答案不唯一)等特点,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应予以高度关注。
4、强化解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应考实战能力
(1)加强题型训练。根据章节内容和要求,结合高考真题,透彻理解知识点,切实打好基础。加强章节题型训练,举一反三。
(2)第一轮复习中也要适当穿插综合模拟训练。
(3)把规范训练落实到复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减少非智力因素丢分。化学用语规范、语言表达规范、计算题解答规范,实验现象和操作规范等。
(4)注重做题的质量,提高解题速度。化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学习能力的大小的甄别都是靠考试做题来体现的,所以解答化学题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做题目能巩固知识,熟练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做题中要建立自己的解题思维模式(平衡三段式计算、框图题题眼突破和猜想验证等),做题后注意总结反思(反思知识、反思方法和技巧、反思解题步骤、反思出题构思、反思解题规范等),长期坚持限时训练,这三点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5、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同时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也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6、高度重视新教材中新增内容
(1)了解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
(4)了解离子积常数;
(5)有机化学中的氢谱图、质谱图等。
(6)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7)常见金属元素Cu及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8)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四、一轮复习要求:
1、重视备课组活动
组织备课组老师,集中学习新考纲。领悟新考纲,力争掌握好复习的深度、广度,掌握好复习的方向。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统一好每周的教学进度,确定好每周的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就下一周的教学内容以说课的形式作中心发言,大家再集思广益,八仙过海,写出自己切实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教案。
2、互相听课,共同提高
备课组老师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不仅是学校、年级组的要求,更是我们自主、自觉的行动。
3、重视教材
教材是水之源,教之根,学之本,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必须高度重视教材,回归教材。高一、高二上课时,由于学考的要求,课时的紧张,往往是教师教的肤浅,学生学得粗糙,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必须要重拾教材,近读教材,领悟教材,让教材烂熟于心。结合考试大纲,我们必须要心中有数:教材中那些地方要拓宽,那些地方要加深,那些地方要补充和整合。同时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4、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学生更应该重视教材,关注教材,回归教材,在复习过程中,好多学生根本没有教材,即使带来了很少去翻、去读,一味的做题,一味的看复习资料,这是万万不行的,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很多知识的漏洞,知识的盲点。复习资料绝不能代替教材,因为复习资料注重的是知识的重点、难点,是知识的整合和网络的构建,不可能是教材的复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必须诱导、告诫学生回归教材。
5、重视实验
得理综者得天下,得实验者得理综。由此可见,实验的复习是多么重要:我们的开篇复习,就是实验内容的复习。好处有三:A。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B、有足够的时间把实验讲全面、讲透彻,C、在今后的每章每节复习中,让学生不断的强化落实。月考、周考,必考实验。每次月周考中必有一个以实验为中心的大题。注重开放性、探究性实验的整合和训练。
6.重视周考
我们每周一次化学周考。定时,定内容、定难度,周考命题由备课组老师轮流来,切不可让一个老师来命题,因为不同的老师,选题的角度,选题的难易,选题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只有让学生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才能身强力壮,才能经风雨,见彩虹。 周考卷要求全阅,当天考完,当天阅卷,及时讲解,及时查漏补缺。
  总之,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切忌急躁,需要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
五、2015年第二轮复习
(一)备考的基本思路。
  二轮复习: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如有机、无机推断专题总结,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等内容。并整理一部分题目当堂完成,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速度,加强易错点、失分点的练习。而化学实验的复习则应注重思考方式、基本模型的建立,信息题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具体如下:
⒈知识点的完善化。
要把这些分散的、不全面的知识变成集中的、全面的知识,使之较为完善。例如,复习苯酚的化学性质,在“苯酚”的有关内容中显性的有3条,隐性的有1
条,再通过对苯酚的结构进行分析,又可知苯酚应具有苯和醇的某些化学性质。因此,在复习苯酚的化学性质时至少完善为:①酸性②取代反应③显色反应④氧化反应⑤还原性⑥与Na的反应⑦酯化反应。
⒉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巩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发展学生能力。
这主要是专题训练,专题训练就是将具有某项属性的分散知识,集中到一起,构成“集成块”。如把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常见气体的制取、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等进行“集成”。专题训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构建知识主线,比如,掌握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从下列几点方面进行把握,与非金属单质、与水,与酸,与碱、与某些化合物的反应,其活泼性如何等。
3.立足基础
(1)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一个较为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
  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杂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等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知识网络,进行联想记忆、理解、应用,做到融会贯通,使学生构建一个较为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例如:可以元素周期律为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网络,以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等形成基本理论体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形成化学定量简单计算网络,以药品选用和仪器装配形成实验技能体系。要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内容。
(2)力求改变按照复习资料线索组织教学复习
  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基础都出自课本,来自课本。无论是简单题、还是难题它的“根”都离不开课本,而且都能从课本上找出解题依据。在复习中要增强对课本的使用意识,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按化学科《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逐条逐项的对照过关,使课本的概念与理论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即将零碎分散而繁杂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再将各知识线并联成知识网,从而形成知识面。使概念理论浓缩与凸现,便于“系统记忆”。近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的化学II卷版块结构淡化,走向双基的综合,学生往往因为一个知识点的模糊不清而导致整个题思维困难,只有扎实双基,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防止出现“以考代学”、“以练代本”的错误做法。
(3)活化基础
  重视基础并不是简单地将概念、理论知识重复一遍,而是要在复习过程中,对各种相关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首先要将相关概念、理论知识进行并合和串联,如四大平衡即“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都可以用化学平衡来进行统领或从化学平衡来归纳和发散。其次是要将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之于化学学科的大环境中,注意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与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交叉融合。化学概念零碎分散,而且不少概念相似难辨,这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与难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表格与图形来区别相关概念。注意在复习中挖掘不同概念的相互关系,着力找出它们的相似点,相异点及联系。进行科学分类,精心对比。
4、跳出题海、突出方法
(1)解题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训练
  找出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审题)→回忆、联想相关的知识(构思)→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解答)。要注意无论专题训练还是综合训练,都必须目的明确,落到实处,重在效果,达到训练几道题通晓一类题的目的,切忌贪多求全,题海战术,疲于奔命。
  例如,训练中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这样解答是否简单明了,正确率如何?开始解答错的原因何在?还有没有其他解题方法?该题能否改动一下变成新题?改动后的题目是变容易了还是变难了?等等。这样对一个题目进行多角度思考、总结,举一反三,就可达到做一题通10题、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注意精讲精练,讲练到位,讲评应该讲出试题的立意、命题的角度、干扰项的设置,讲出误区与典型思路,讲出扩展(同类型变角度)等,达到讲一题复习一块的目的。切忌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讲练脱节、讲不到位。通过讲评应该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方法、思维的立体网络。
(2).注重“实”与“效”
A、一定要理解《考试大纲》的知识要求。要求的层次有三:
第一个层次的要求是理解的层次,要求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够正确地复述、再现或者是直接使用,这部分内容不算是重点内容。
第二个层次是理解,领会所学知识的含义,能够正确审判、解释、说明有关化学现象的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综合运用,运用所学掌握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计算、解释、论证具体的问题。
B、一定要密切关注《考试大纲》的变化。第一要注意考查范围的变化,现在各省市使用的教材是不一样的,对高考的一些要求也有区别,一定要注意彻底地抛掉教材里没有的、《考试大纲》不要求的、必须靠记忆才能掌握的内容。有的考生在准备复习备考的时候总是不放心也不可取。综观近年的考题,考查的知识点既没超出课本范围,也没超出《考试大纲》要求。所以考生务必放心,彻底抛掉教材里没有的,《考试大纲》里不要求的内容!
C.要注意的是考纲里的题型示例。以前《考试大纲》全部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出题作为题型示例,而现在有一些省市单独命题,一些省市单独命题中,比较优秀、典型的题目同时出现,这对我们复习准备高考是有导向性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地去分析和研究,争取把这些题目的难度要求、考查范围,以及知识点怎么去考查的,一定要吃透彻,这样我们复习备考的时候就会非常有的放矢。
(3)配合老师的各次模拟考试
做到“一例(就是每一个知识点至少要有一个学生能详而胜券在握的典型例题相配相合)”“二练(另起炉灶冲打锣鼓,寻找另外两个同类典题,并及时巩固、举一反三,力争达到题型的从‘形似’到‘神似’)”“三变(针对同类变式训练,适度拓展、点面结合)”。
5、注意“三点”,
处理好“七个关系”
(1)“三点”即“多一点动脑筋思考的空间、多一点动口表达的机会、多一点动手练习的安排”和“目标为先、习惯为重、训练为主、查补为实”。
(2)“七个关系”:①成绩和问题;②练习和总结;③巩固和提高;④课内和课外;⑤做题和回归;⑥大专题和小专题;⑦得分点和失分点。。。
6.将知识串成线、连成网,将课本读薄。
在查漏补缺的同时,要适时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抓住每一章内容的重、难点,找出每一章知识的关联点、延伸点;然后将知识的关联点串成线,就这条线上的每一个关联点展开联想,将所有与这关联点有关的知识扩展开来,画成图、列成表,形成知识面。最后,再将所有的知识面连结起来,形成知识网。这是一个将课本读薄的过程,知识经过这样梳理,学生复习时,将大大提高效率。
在复习时,让学生做题后进行题后思考,探究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考查的技巧有哪些、解答的思路是怎样的、自己在什么地方不甚清楚;这道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采用其他解法如何解,比较哪种解法最佳;这道题若变一下题目的条件,应如何解,变换一下题目的问题,又该如何解答等等。
(三)、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
1.选择题限时训练。
选择题8道,15分钟。一定要留足够的时间。做选择题不能太快,以免失分,因为每道题为6分,失分太不合算。
2.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
8道选择题,4道Ⅱ卷题,Ⅱ卷题每题中可以设置几个有一定梯度的小问题。时间45分钟,45分钟时间是不够的,但不能给太多。此用意在于:(1)提高解题速度;(2)提高阅读、审题能力;(3)及时纠正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化学术语出现错别字等问题;(4)通过研究评分标准,使得自己的答案组织得尽可能正确而又简洁;(5)让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3.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
4.提高应试技巧
一是要有良好的心态:表现为准备充分,心情适度紧张,头脑冷静
二是要有良好的应试习惯:答题要先审后做,不审不做,先易后难,重在突破。
三是答题模式要三快一慢:即容易题快速得分,熟题快速完成,难题迅速放下中难度题要慎思,
四是草稿纸应用,保证规范:平时要习惯用草稿纸。
5.精心选编训练素材,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优秀试题标准:“一新二有三不”
(1)一新:
新颖:在试卷中要避免陈题出现,这是首当其冲的要求。
有味:一道好的试题,往往揭示或考查一系列规律,设计巧妙。有味并不意味着该题转了几个弯,因此有味与难度无关。
有坡:若是非选择题,所设置的几个问题应该有坡度,做到有易有难,从而提高区分度。
不偏:一道试题考查的应是教材的主干知识,也就是高考可能考的内容。
不怪:怪和新颖有时较难区别,某些试题,形式上与众不同或设问方式非常特殊,但高考不可能以该形式出现,就应定为怪。
不难:这里的不难是指不过难,也就是不能超过高考同类试题的难度标准,否则尽管味道十足,但训练及考试价值却大打折扣。
(四)、化学二轮复习要点
1.知识要点
第1专题 化学用语、无机反应类型与反应热
第2专题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3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4专题 电解质溶液
第5专题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第6专题 重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7专题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8专题 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第9专题 化学实验
第10专题 化学计算
第11专题 反应原理主观题型应对策略
第12专题 无机推断题型应对策略
有机推断、有机合成题型应对策略
第14专题 实验设计与评价题型应对策略
专题设置切忌面面俱到,应该集中全力寻求突破,并且始终不忘答题规范的指导和答题能力的培养!
2.课堂效率
① 统一讲解与学生个体问题的矛盾处理
② 对知识点的系统讲解与差错点的点拨之间的矛盾
③ 练习与讲解的矛盾
④ 学生对自己水平的认识与教师对其判断的差异问题
⑤ 教师对学生观念、方法的引导与学习知识的矛盾
⑥ 统一的复习计划、步骤与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
⑦ 复习课教学目标不明确问题
高效复习应具有的特征:复习的内容准确,对准高考;学生自学解决面上的问题,课堂解决本班学生残存的问题;课堂复习内容的策略视角高于原新课教学;要从中学化学知识体系整体的高度来看待和处理要复习的内容;课堂复习活动以问题为引导分为若干板块,且问题是多数同学的问题。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