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淳安移民江西九江有多少人是那一年

美丽的浙江千岛湖,源于半个世纪前新安江水库大坝的完工。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水电建设,30余万库区人民“舍小家,为国家”,叩别故土,异地安置。其中建德县(今建德市)马目乡的150名移民迁入了我市武宁县,因种种原因,其中部分移民又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继二次移民至湖口县武山垦殖场西桥分场。

日前,记者来到武山垦殖场西桥移民新村,了解“移民老表”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及生活变迁,探访他们在第二故乡的生活。

与共和国同龄的张友良,20岁那年携妻带女,从新安江畔搬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武宁县清江乡龙石村。

“当时是按水位移民,我们共有150个人移到了这里。祖祖辈辈生活在港边,突然生活在山坳里,确实不习惯。”回想起当年的情形,张友良记忆犹新。

交谈中,张友良告诉记者,当时在武宁主要是以种田、养猪和养牛为生。随着儿子和小女儿的出生,生活负担越来越重。除了自家的责任田,他还租种了5亩多田地,农忙时用自家的耕牛帮人家耕田。他成了当地有名的“勤快人”,还被评为清江乡的劳模。

“感觉最大的不适应就是交通不便。到公社有30多里路,肥料、粮食都得翻山越岭靠肩挑。”张友良的妻子吴炳莲回忆说,“最可怕的是山洪,田地、房子都被冲掉了好几次!”

村民们介绍说,从世世代代的港边,迁到交通不便的山沟里,确实生活不习惯。一些人便萌生了搬出大山的念头。“1988年,当时的县长胡仁义是武宁人,我们10来户村民通过各种办法找到他,他叫人把我们安排到了这里。”村民吴炳忠道出了搬迁的艰辛历程,“我们在这边渐渐发展得还好,哥哥、姐姐等一些人也就陆陆续续地搬了过来。也还有很多人至今在武宁生活,他们如今过得也很不错。”

从武宁迁到湖口,当时九景高速还未修建。村子地处九江至景德镇的交通要道边,是南上北下的必经之地,过往商贾络绎不绝。吴炳忠等人办起了石灰窑、红砖厂,跑起了运输,做起了买卖,勤劳加精明,日子越过越红火。

1998年迁来的张友良一家,如今林兴果园的80多亩杨梅成了全家的“摇钱树”。“杨梅端午前后就能成熟,且经济寿命长,只要不渍水病死,可长期挂果。前些年还要挑到街上去卖。这几年行情好,景德镇、鄱阳等地的游客都慕名前来采摘。一年卖个20多万元不成问题!”张友良在果园里忙着剪枝,艰辛中收获着喜悦。马影镇坚山村,景湖路与彭湖高速交叉处的草莓园里,36岁的吴庆彪和33岁的戴志华,刚补完草莓苗,又忙着做围城、铺地膜……两对小夫妻搭起棚房,就地安营扎寨,几个月下来,一天都没得休息。

“我俩是发小,都是在武宁出生的。学校毕业后,在外面打了好些年工。成家有了小孩之后,想到该有个固定的生活。我俩一合计,今年流转了20多亩土地合伙种植红颜奶油草莓。”戴志华的父母早年就开始在庐山区莲花镇种草莓,跟着学了五六年后,戴志华决定今年同吴庆彪一起,好好干上一场。初冬时节的草莓大棚,清香的草莓花盛开,良好的长势预示着两对勤劳小夫妻的憧憬即将成为现实。

“80多岁的父母在浙江,大女儿在武宁,我们和儿子还有小女儿在湖口。原来在武宁时很少回去,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坚持每年都回去看看父母。”张友良满是感慨的话语里,正是“他乡是故乡”的现实版。

“来的时候真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由于历史原因,我们都没有分到土地。前些年,像我们没有手艺的一直在村子边上的窑厂干苦力,可这两年政府关闭了窑厂。我们这么大年纪,又没有地可种,浙江老家那边也回不去,一下子真不知道该怎么办!”66岁的吴炳生说着说着,眼睛有些湿润了。

“我爱人是都昌人,我嫂子是湖口人。和父母交流我们说浙江话,湖口话听得懂,能说上几句。孩子们基本上都是说普通话了。”吴庆彪告诉记者,他们这些“移民二代”在生活、婚姻、就业等方面已经融入湖口,浙江只是父辈们的记忆,平时在家里的饭菜中也能吃出“浙江味道”。因为很多亲戚还在那边,每年都会随父母到浙江去探亲寻祖。

当年的陌生地,如今的幸福家。干净路、自来水、太阳能……白墙红顶,漂亮小村,产业致富,勤俭持家。历经近半个世纪的艰辛,移民们在当地政府的引导扶持下,相处越来越融洽,日子越过越舒坦。正如武山垦殖场党委书记叶晖和县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周生光所说,尽管村子历史不长,但其见证了浙赣兄弟情深和村民融合发展。随着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和后续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移民老表”一定能在武垦场“安居”又“乐业”!(李学华

近日,德安县邹桥乡石门移民村,72岁的浙江移民王志英(左)和媳妇在晒太空莲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3000多名浙江淳安群众响应国家号召迁往德安县。几十年来,在国家移民政策的推动下,广大移民群众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生产生活逐年改善。  (特约记者 李诗彪 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淳安移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