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墨客印字篆书怎么写写

陈绍学&书法教学第十四课:篆书的特点和笔法
&&&&&&&&&&&&&&&&&&&
第十四课:篆书的特点和笔法
&&&&&&&&&&&&&&&&&&&&&&&&&&&&&&&&&&
篆书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zh&u)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秦篆",&
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
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
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但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
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
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
汉字的古代体之一。它的名字见于汉代著作,与'小篆'对称。广义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书体,包括甲骨文、钟鼎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等;狭义专指周宣王太史籀厘定的文字,籀文又叫做大篆。'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秦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
《石鼓文》
钟鼎文:即'金文'。上古青铜器般可分为礼器和乐器两大类,礼器以鼎为尊,乐器以钟为多,故以'钟鼎'为青铜器之代称。'钟',经典多作'锺'。青铜器上的铭文,统称为'钟鼎文'。《文选》卷五十五《刘孝标广绝交论》:"书玉牒而刻钟鼎。"李善注引《墨子》:"琢之盘盂,铭于钟鼎,传于后世。
战国时代除秦以外东方各国的文字。指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字体分为晋、楚、齐、燕、四大种类。
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战国时代,诸侯国经过春秋数百年的分合,形成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和宗周、宋、卫、中山等几个小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剧变,给文字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生产力发展,使文字的使用日益广泛,要求文字简化;书写工具和材料变化,用毛笔书写于竹帛远比范铸简捷,文字使用者扩大到平民,而他们对字的形义关系理解又差;诸侯割据,政治上不统一,使各国文化自由发展,带上浓厚的地方色彩。对汉字形义关系理解差,便难免写错字形,以讹传讹,就形成讹变字;书写的简捷和文字应用的广泛,便导致字形书写的简化和草率,从而形成省变字;文字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必然使地区间文字异形现象突出,因而形成异体字;除了秦国文字墨守春秋以前正统文字的字形,仅在书写风格上渐趋规整匀称,向小篆过渡之外,其他六国文字与春秋以前相比,字形差异很大,几乎面目全非。六国古书不仅见于简、帛、陶、玺之上,也见于某些王室重器。
小篆:篆书之一,与'大篆'对称。亦称'秦篆',意指秦始皇统一天下文字而命李斯所制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代表人物: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小篆笔划圆转流畅,较大篆整齐。秦时刻石如《泰山》、《峄山》、《琅琊台》等,传为李斯所书,为小篆之代表作品。唐李阳冰、五代徐锴与清代的邓石如均是小篆大家。
怎么样产生小篆的呢?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是周朝时期的文字,广义来说,甲骨文和金文都属于大篆。在周朝,经过了几百年的混乱后,不同的国家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字,我们可以把它们都看成各种大篆。在统一六国后,秦国综合了七国的文字制定出了一种通用的文字,也就是小篆。现代汉字就是从小篆演变而来的。虽然小篆已经有近2200多年的历史,但它仍然出现在我们今天的许多场合中,尤其是艺术设计和书画作品中。
三、小篆的特点
1、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2、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3、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4、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四、小篆的笔法
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
(一)基本笔法
  (1)逆入藏锋至首端 (2)转成圆锋向右行 (3)行至末端转锋 (4)向左回锋
  (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 (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 (3)行至底点勿顿 (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
  (1)逆锋落笔向左 (2)转锋向右行笔 (3)顺锋向下行笔
(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
  (1)逆锋落笔向上 (2)转锋向下行笔 (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 (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
  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
  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
&& 7.左右外弧
  写左右外弧时,主要是两边弧的起讫处要一致,不要偏倚,要对称自然,紧凑处而不松散,充分体现篆书的婉转流畅之美。&
  写方弧时,无论长方或正方的弧形,都要圆转行笔,化角为弧,四角要对应,接笔处不留痕迹,方圆要和谐。
&&& 9.弯曲弧
  小篆的曲画变化多,难度大,要视其圆转程度顺势而写。最好是一笔完成,一笔完不成,就用两笔或三笔搭接笔方法加以完成。转折处注意调整袄笔锋或略捻动笔管并与手脘的内转动作相配合,使笔锋顺势转过。
& (二)搭接笔的技法
篆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搭接笔是篆书笔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环,掌握了这一环节,就能使字舒畅婉转,遒劲自然。
  (三)笔顺特点
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合理的笔顺有助于字的结构安排,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因此,掌握篆书的笔顺,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的一把钥匙。
  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匀称匀衡。
  1.先中间后左右
  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笔画。
  2.先外包后里头
  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内的部分。这样可以控制篆字形体的大小,避免整体不一致。
  3.先主笔后副笔
  对于篆字中有主笔曲画的字,宜先写主笔后写副笔。
  4.先副笔后主笔
  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先写副笔后写主笔,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
  5.灵活运用
  对于笔画较为复杂的篆字,笔画要求并不过分强求一致,只要顺手,可以灵活运用,做到分布均匀就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游曲阜的作文(共10篇)游曲阜的作文本文目录俗话说“北方出才子,南方出状元。”曲阜自古至今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悠久古城,它孕育了中华的精华文明,是我国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多少中华文明从这里出发,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将它向往,孔子,孟子,庄子……他们一个个人成了我们中国五千年永不停息的精神文明。是动力,是理想,是目标。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到了向往已久的曲阜,一睹孔子的风采!
我们从泰安乘坐大巴车,向曲阜出发,一路上,我们兴高采烈,车里沸沸扬扬,寒冷的天气并没有阻挡我们的激情,不知不觉,曲阜的城墙映入眼帘,我们一下子感受到了历史的气息,多么雄伟,多么壮观,多么豪迈,多么奔放。一排排参天古树像一个个整装待发的战士,守卫着这个的古城。古老的城墙,万年的柏树,灿烂的文明,将我们一下子吸引了进去。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为我们中华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个仁字,就是对他的真实写照。
是我印象最深的是游览孔林,一步入孔林,我就感觉到了哀转久绝的悲伤,走过满地落叶的石板,抬头仰望插入云霄的柏树,放眼望去,一个个隆起的小山丘似的墓地。使我感到万分悲凉。两排柏树蜿蜒曲折,共145棵。谈们表现出了孔子的精神,一种中华的精神,一种永不屈服的精神!我们走到孔子墓前,一个饱经沧桑的石碑映入眼帘。根据导游介绍说,孔子以及他子孙的墓地曾经被国民党反动派头目挖掘过,有的墓碑甚至不复存在,经过岁月的侵蚀,墓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华与绚丽。但是不管怎样,孔子依然永远在我们心中。
一天的旅途结束了,我们仍然恋恋不舍。可是曲阜的景象,去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晚上,回想起孔子的点点滴滴,我一夜无眠。孔子的成就,他对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让我刻骨铭心!他位居世界文华名人首列,这一成就,他当之无愧。他是我们中历史上的一块永不磨灭的里程碑!
陈毅中学初二:高龙旭沙发曲阜三孔早知曲阜是孔子的家乡,这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于是,今年的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就一起去到曲阜参观著名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首先,我们去了孔庙。在中国,孔庙有很多,但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应属位于山东曲阜市南门内的第一座孔庙,它又称圣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东方三大古建筑群。我们沿着护城河慢慢向前走,导游阿姨边走边介绍说:“护城河是一条很奇怪的河,它不是顺道而行的,而是逆行的……”听着听着,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地走到了孔庙。
走进大门,“金声玉振”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生辉。“这个石门究竟有着怎么样的来历呢?”我心里暗想,终于,我把这个疑问说了出来,“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这就是金声,以击磐告终,这就是玉振。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个小典故,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导游阿姨应声回答,真不愧是导游阿姨啊!
走完孔庙,那当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孙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厅、有大堂、有楼房。东边是庙,西边是学堂,中间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伟。孔府的后花园里有池塘,池塘里有许许多多的小锦鲤,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最后,我们去了孔林,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孙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园内古木森森,林下墓家累累,碑蝎林立,石仪成队。
曲阜三孔,雄伟壮丽,它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文明的沧桑足迹!板凳曲阜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参加“黑龙江”旅游团,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导。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到山东省的西南部去游览参观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
大家快来看,这里就是有名的孔林。你们看这地上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塑,有羊?马?牛?猪?兔……哇,十二生肖全在里面呀!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地上有这么多墓碑吗?这是因为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埋葬了孔子祖祖孙孙共76代,旁系子孙已至78代,从周至今,全无间断。延续时间已久,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作为一个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
接下来,我带大家去游孔庙。你们看,孔庙有九进院落,前三座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牌坊。第四进院落是一座三重檐的阁楼&&奎文阁。阁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游客们,我们马上要进孔庙的第七进院落&&大成殿了,它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是孔庙的核心。在殿前有一名为“杏坛”的亭,据历史记载,说是孔子生前讲学的地方。你们可以拍拍照。
好,游客们,我们现在要去孔府了,先点下人数。一、二、三、四……,好,到齐了,出发。我刚才好像听到某个游客问孔府是干什么的,其实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世代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就是北京故宫)的最大府第。孔府沿用我国传统的前堂后寝制度,前堂供处理公务、会客之用,是对外活动的场所,称为官衙;后寝是家族生活的场所,称为内宅。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排列井然有序。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府内存有着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说了这么多关于孔子的庙府,也应该说一说孔子这个人了: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前有七百余名弟子。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我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各位游客,孔庙、孔府、孔林建筑群凝聚了历代建筑的精华,极具建筑艺术之美,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们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在这里生长着一万七千余株古树名木,不仅见证了“三孔”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候学和生态学的宝贵素材。
游客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会,感谢你们支持我们“黑龙江”旅游团,希望你们下次再随我们的“黑龙江”旅游团玩,谢谢,再见。
金都天长小学四(3)班 陈昊栋
本文系( )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4楼孔庙之游众所周知,孔子是世界十大名人之首,被称为圣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今天,我来到了这位圣人的故乡——曲阜。
我们首先参观了孔庙。孔庙是著名的“三孔”之一。孔庙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这座全球规模最大的孔庙,气势雄伟、金碧辉煌,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94年,与孔府、孔林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占地二百多亩,座落在曲阜城门。古老的琉璃瓦房子,雄伟壮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孔庙原来是孔子故居,孔子去世的第二年,故居被改作庙宇,孔庙中至今仍保存着孔子当年用的水井和亲手栽植的桧柏树
进入孔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弘道门。往前走,便是大中门。一位导游告诉我们,大中门是赞扬孔子的思想不偏不歪,不上不下,正中的意思。
走了一段路,我们进了奎文阁,一棵奇特的柏树使我眼前一亮。这棵柏树的树皮弯弯曲曲,好像上面浮动着道道波浪。传说,乾隆皇帝来拜祭孔庙时走累了,便靠在这棵柏树上小憩了片刻。柏树沾了皇帝的龙气,树身变成了龙身模样,这棵树便被称为龙柏。与之相呼应的,是边上一棵树冠形似凤冠的柏树,可惜已经毁于雷火。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都是以整块巨石雕刻而成,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据说清乾隆皇帝来曲阜祭祀孔子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不敢被皇帝看到,恐怕皇帝会因超过皇宫而怪罪。
孔庙中最为雄伟辉煌的要数杏坛了。杏坛位于大成殿前,它是古代孔子讲学之地。金代时,人们于杏坛上建亭。方亭重檐,黄朱大柱,亭下还有党怀英的篆书体“杏坛”碑和乾隆所书的“杏坛赞碑”。今天的杏坛之上,已经没有了朗朗读书声,但那股神圣的气息,仍然萦绕在孔庙之中。#5楼游梁公林游梁公林
梁公林就坐落在孔子的故乡曲阜市的东郊,由于受孔孟文化的影响,给梁公林也披上了一层浓浓的文化色彩。
去梁公林的计划早已是去年的事了,今天终于有时间和爸爸一起到这里一睹梁公林的风采了。
一路上,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柳树才刚刚泛绿了几天,现在却已经抽出了芽儿,鲜绿鲜绿的柳芽儿,从柔柔的柳枝里探出了头,和着春风,调皮的扭着舞姿。路边的杏树挂满了一树含苞欲放的花蕾,也有的早已经耐不住寂寞,早早的张开了小嘴,露出了黄色的花蕊。观赏着美丽的景色,在的春风的吹拂下,不一会儿,我和爸爸就来到了梁公林。
就在三二七国道的边上,有一座四四方方的院落,从远处看去,满院子参天的古树,掩盖了院中的房舍,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色。梁公林的大门口,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梁公林”三个大字。四扇用厚厚的松木板做成的大门,经历了历史风雨的洗礼,已经初褪去了原有的色彩,只能看到裂开了很多缝隙的门板,露出灰色的朽木色。推开沉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参天的松柏,高大的松柏直插云端,在梁公林的上空,形成了一把绿色的大伞,遮天蔽日。有几棵枯树,吐尽了最后一丝绿色,在风吹日晒下,渐渐的枯萎了。但那庞大的身躯,依然能让人们想起它曾经的苍翠。进入大门,是一条用青砖彻成的小道,小道的两侧是用石头雕刻成的各种传说中的动物,像龙、像蛇、像龟……什么都像,又什么都不是,让你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在小道的尽头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房子,房子里空荡荡的,不知道它的主人是不是就是埋在葬屋后的梁公。屋后的两座坟头,一大一小,坟前都立有一块墓碑,碑上写着几个篆字,但我怎么看也不认识。可能这一大一小的坟墓里,埋葬着梁公和他的亲人,由于梁公林没有开发,没有任何文字的介绍,我们也只有这么猜想了。这就是梁公林,虽然没有宏大的规模,但坐落在孔子的故乡,首先让人想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必三省”等诸多名言,梁公林散发的文化气息,就不言而喻了!
离开了梁公林,那参天耸立的古木和形态各异的石雕仍久久在我脑海里回荡,梁公林,你的诱惑更在于您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朽的历史丰碑。#6楼孔子故里游国庆假期,我和爸爸妈妈还有他们的大学同学一家人一起来到了孔子的故乡――曲阜。孔子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今天我也来瞻仰一下这位大名人,沾点文化味……
我们首先来到一个城墙前,城墙最上方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万仞宫墙”四个大字。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便问爸爸。爸爸告诉我说:“这句话是来形容孔子的知识渊博,就像这宫墙一样有万丈高!”“哦――我明白了!”我眨巴着大眼睛说。
观看了开城仪式后,我们就进入了孔庙。孔庙,是三孔之一,这是祭拜孔子的地方。我们请了一个导游,这个导游是孔氏家族的第76代!这突然让我肃然起敬!因为我很喜欢孔子、尊敬孔子,他的下代当然也尊敬啦!!所以我好喜欢这个导游姐姐啊!
孔庙很大,景点也很多。不过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些碑文。碑文大部分是明清时代的,这些碑文的底座都很有意思,看起来像一个乌龟,其实它是一个四不像:龙头、龟背、鹰爪、蛇尾,好有意思啊!
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勾心斗角”这个词的意思吧。它是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可这个词在古代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词在古代是比喻建筑的。那时,如果一个屋檐插到另外两个屋檐里,就是勾心;一个屋檐对着另外一个屋檐,就叫斗角。它们合起来就是勾心斗角。这个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当然,演变到现在已经不再是比喻建筑了。我们可不要勾心斗角哦!要和睦相处!(“勾心斗角”可是个贬义词~~)
我们又来到了大成殿。大成殿门口有一排大柱子。这些柱子都十分的漂亮!上面雕刻着一条条鲜活的龙,威风凛凛。导游说,这种柱子,在故宫都没有。这是纪念孔子的。孔子享受着比皇上还皇上的待遇啊!爸爸告诉我,每当皇上来的时候,这里的人就那红布把这些柱子盖起来,怕皇上看了也想要,而且会嫉妒。还好,皇上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现这个秘密……
上午的时光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下午,我们去了三孔之一的孔府,这里是孔氏家族住的地方。
孔家真大啊!怎么说也得顶我们100个家大!因为房间里不让进,我们就透过玻璃窗去看。我突然觉得那时的人好可怜啊,只睡一张小小的床,屋内很黑。还好我不在那个时代!要不然我该是何等的痛苦啊!!那时还有外国人送孔家沙发。别说,那沙发,还真漂亮!
来到孔家的后花园,到处都是美丽的鲜花。迷死个人呀!我使劲吮吸着花儿的香味,自己还真有点飘飘然啊!后花园有一副画,名字叫阳光大道。这副画很奇特,无论你站在哪个位置,那条阳光大道都是冲着你的,这副画的立体效果太好了!!
时间过得真快,快乐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我们去游览三孔的最后一个:孔林。这里是埋葬孔子和孔家人的地方。我的心情好激动啊!!想快点看到孔子的墓!我们坐着马车,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孔林。
我们走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孔子墓前。孔子的墓好大啊!墓前的碑文说孔子是文宣王。他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之王啊!我对孔子的敬佩又增加了一份!孔子墓两旁,还有他的儿子孔鲤,孙子孔子思的墓,我还在孔子墓前双手合并,向孔子墓鞠了三躬,表示我对他的敬佩!!
孔子死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孔子死后,他的学生都为他守墓三年,惟独子贡守了六年。因为子贡没赶上给老师下葬,心中愧咎不已,而且子贡和孔子的感情最深!所以子贡守了六年墓。子贡还在老师墓旁植了两棵楷树,以此表达他对老师的爱戴和尊敬。所以后来楷树就成为表达对老师尊敬的树!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子贡手植楷。后面还有一块含泪碑。那块碑上湿湿的,导游告诉我们,那是子贡的眼泪,他是想老师孔子而流下的眼泪,永远都不会干的。我听到这里,自己也好感动!子贡对自己的老师多么尊敬啊!我也要这样做!
看完了孔林,孔子故里游也就结束了……这次旅游好有意义!我会铭记在心……#7楼美丽的沂河广场在曲阜市有一个美丽的广场,那就是沂河广场。沂河广场有桥,桥下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里有几只小鱼游过来,游过去。
春天的早晨,草坪上长满了绿绿的小草,几朵美丽的花儿绽开了笑脸,树木长出嫩绿的树芽,抽出新的枝条。#8楼出发前的准备放假前妈妈就答应我去海边玩,但是要等我钢琴过完级之后才能去,我从来没见过海,所以,整个假期我都在期盼着这次旅行。钢琴8月9号过级,从7号我们就开始做出发前的准备了。
一、选择出行的目的地:海滨旅游城市有好几个:大连、北戴河、青岛、日照等,我最想去的是大连,但由于时间有限,我们选择了日照、青岛。网上说日照有最漂亮的沙滩,还可以看海上日出。
二、选择出行方式:旅游可以报旅游团,也可以选择自驾游,我不喜欢旅游团,有几次跟团出去旅游,我玩的正高兴的时候就得跟团走了,日照也不算太远,所以我们选择自驾游。
三、确定行走路线:自己旅游任何事情都得自己操心,我们开始上网查行车路线。路线:郑州&&连霍高速&&在兰考转向兰南高速&&在菏泽转向日东高速,开到头即到,日照为日东高速起点。
四、做出发前的准备:我们上网查了旅游景点,日照主要有美丽的沙滩,青岛我最想看的是海底世界。路上我们还可以顺路到曲阜看看。然后我们又准备了泳衣、游泳圈、买了一些零食路上吃。
五、妈妈对我的要求:妈妈说在我旅游前,必须完成所有的作业,旅游期间,我必须每天口述日记一篇,由妈妈记录。旅游结束,整理到我的博客里。
一切准备妥当,就等钢琴过完级就出发。9号晚上,想到第二天要去旅游了,我很兴奋,晚上都有点睡不着觉了。#9楼我爱山东日照市第三实验小学
六年级一班
我爱我的家乡——山东。
齐鲁大地,自然风光的秀美与人文资源的悠久在这里融为一体。中华古老的文明在这里孕育,儒家思想的智慧在这里传播,人间仙境在这里流传……
东岳泰山为我国五岳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山”。它拔地通天,巍然屹立于山东东部,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泰山巍峨、雄奇、沉浑、峻秀的自然景观常令世人慨叹,更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 生个宝宝其实不难 以美食的名义去旅行 度假居所 浪漫体验 探秘:穿越北纬30度 界少有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游泰山不仅使您感到泰山的雄伟高大,而且是一种意志坚强的体现,使人进入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有名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庙坐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圣地。孔庙旁是孔子历代子孙居住的地方——孔府,是目前我国保存最长久、最完好的古代非皇家私人府邸。孔林则是孔子及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
还有趵突泉,趵突泉是济南72名泉的第一泉。趵突是跳跃的意思。宋朝文学家曾巩等根据泉水涌出的形状取名趵突。趵突泉公园始建于1956年,其名胜古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具有南北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园林。
举世闻名的蓬莱阁坐落在蓬莱市北濒海的丹崖山上。蓬莱素有仙境之称,传说蓬莱、瀛州、方丈是海中的3座神山,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皇汉武求仙访药之处。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6年(公元1061年),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蓬莱阁虎踞丹崖山巅,云拥浪托,美不胜收。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祖国,我爱大自然#10楼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酢∷评妓管啊∪缢芍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V密勿多士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巨野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资稼穑
m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d独运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攸畏属耳垣墙
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纨扇圆e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祭祀A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布射僚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p皆佳妙毛施淑姿工颦妍笑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粱?周兴嗣标题:内容:相关帖子推荐最新发布的帖子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篆书福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