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式中的一比一反应,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不能确定的是A(填字母)
A.元素种类&&&&&&B.原子的质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D.元素的化学性质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B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C和D.
微观示意图
①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C(填字母,下同).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
③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得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
A.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3:7
C.D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D.C物质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
(3)硼烷的结构像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五硼烷(B5H9)为传统火箭燃料,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小.如图是三种巢式硼烷的分子模型,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BC.
A.图中M的名称为九硼烷&&&&&&&&&&&&&&&&B.五硼烷中B、H元素质量比为k:9
C.六硼烷由6个硼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D.硼烷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清洁能源.
解:(1)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出了原子核内质子及核外电子的分布情况,因此,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判断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①物质A、C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这两种物质为化合物;
②反应为水与碳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
③图中A、C、D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而B物质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中的B与C的即单质碳与一氧化碳的质量比=12:28=3:7;物质D为氢气,燃烧时只生成水,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物质C为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故ABCD都正确;
(3)A.图中M的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名称不能叫九硼烷;B.五硼烷中B、H元素原子个数比为5:9而非元素质量比为5:9;C.是每个六硼烷的分子由6个硼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脱离这个前提只能说六硼烷由六硼烷分子构成;D.硼烷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小,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清洁能源;故ABC的说法均不正确;
故答案为:
(2)①AC;②C+H2OCO+H2;③ABCD;
(3)ABC.
(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得到的信息;
(2)根据微观示意图,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及个数,根据微观与宏观的对应关系,可以达到对所发生反应的判断;
(3)利用物质分子的构成模拟图及对该题中的文字信息,发现规律并完成对物质名称、构成及用途的判断.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ch3(ch2)11cl的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CH3(CH2)11Cl
+ NaOH → CH3(CH2)9CH=CH2
H2O反应条件:NaOH醇溶液(或者箭头上写"醇")有机方程式应用箭头表示,不能写等号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上传时间: 16:13:40&&来源:
11.(8分)(;台州)利用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H2O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 (1)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MnO2在此反应中起 催化 作用. (2)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
11.(8分)(2015&台州)利用图甲装置&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H2O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
(1)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MnO2在此反应中起 催化 作用.
(2)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H2O2的用量越多,产生的氧气越多 .
(3)当用&3%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MnO2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就能使如图 C (选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H2O2的用量越多,产生的氧气越多;
(3)根据图中给出的比例分析.
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H2O2的用量越多,产生的氧气越多;
(3)由图示可知3%H2O2溶液8毫升与0.08克MnO2混合,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若MnO2的质量有4克需要3%H2O2溶液为&8mL=400mL
故答案为:(1)2H2O22H2O+O2&; 催化
(2)H2O2的用量越多,产生的氧气越多.
本题通过对比实验结果的分析,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影响反应速率因素这一知识点的重点考查
阅读统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下面没有链接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QQ:&&当前位置:
>>>含有11.2gKOH的稀溶液与1L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
含有11.2gKOH的稀溶液与1L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
A.KOH(aq)+H2SO4(aq)═K2SO4(aq)+H2O(l)△H=-11.46kJ/mol
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kJ/mol
C.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kJ/mol
D.KOH(aq)+H2SO4(aq)═K2SO4(aq)+H2O(l)△H=-57.3kJ/mol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含有11.2gKOH的稀溶液与1L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主要考查你对&&热化学方程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示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例如::,表示在25℃、101kPa下,2molH2(g)和1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l)时要释放571.6kJ 的能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在书写时除厂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 △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J。 2.注意反应条件反衄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H是是25℃、101kPa下测定的,此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4.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反应已完成时的热量变化,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发现相似题
与“含有11.2gKOH的稀溶液与1L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984720677813279372728717702170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