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式中的一比一反应,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Access denied |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9b5b993a5665053-ua98).去年12月11日广西金秀县境内发生一起私运砒霜(As2O3)翻车事故,二十多吨剧毒物散落在山坡和溪流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砒霜除剧毒性外还有与二氧化碳相似的化学性质.紧急关头政府采取两条应急措施:其一将溪流改道,控制污染扩散;其二在剧毒物散落区域撒大量生石灰,将剧毒物转化为难溶于水的低毒物亚砷酸钙[Ca3(AsO3)2].应急措施中的部分化学原理是:
(1)砒霜与水反应主要生成亚砷酸,其化学方程式是(配平):
1As203+3H20=2H3AsO3
(2)用生石灰消毒时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请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CaO+H2O=Ca(OH)2;
②3Ca(OH)2+2H3AsO3=Ca3(AsO3)2+6H2O
解:(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故应用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可以写出砒霜与水反应主要生成亚砷酸的化学方程式As2O3+3H2O=2H3AsO3
& & &(2)根据题意:则知反应物、生成物,故①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②氢氧化钙与亚砷酸反应生成低毒物亚砷酸钙[Ca3(AsO3)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3Ca(OH)2+2H3AsO3=Ca3(AsO3)2+6H2O.
故答为:(1)1、3、2;
& & &(2)①CaO+H2O=Ca(OH)2;②3Ca(OH)2+2H3AsO3=Ca3(AsO3)2+6H2O
(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因为“砒霜除剧毒性外还有与二氧化碳相似的化学性质”,故应用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可以写出砒霜与水反应主要生成亚砷酸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将H3AsO3的计量数都为“1”,出现分数,各计量数同时乘以分母而得整数;
(2)根据题意:“在剧毒物散落区域撒大量生石灰,将剧毒物转化为难溶于水的低毒物亚砷酸钙[Ca3(AsO3)2]”,则①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钙与亚砷酸反应生成低毒物亚砷酸钙[Ca3(AsO3)2]和水.当前位置: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B、哪些物质参..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B、哪些物质参加反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D、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0115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B、哪些物质参..”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如C+O2CO2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读法:(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还能表示化学反应的类型。如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是一个置换反应。(2)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化学方程式中“+”和“=”虽与数学中的“+”和 “=”形式一样,但其意义却不相同。化学方程式中的 “+”,读时不读“加”而是读“和”或“与”;化学方程式中的“=”也不同于数学意义上的“=”,它表示“生成” 的意思,同时表明在化学反应前后有两个不变:原子种类不变,每种原子的总个数也不变,“=”读作“反应生成”,而不能读作“等于”。 一个化学方程式往往有三种读法,现以2H2O 2H2↑+O2↑为例加以说明。 ①质的方面: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种读法说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能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②粒子方面:在通电的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这种读法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物质拉子结构的变化,并反映出粒子个数的比例关系。 ③量的方面:在通电的条件下,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这种读法表明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关系。
发现相似题
与“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B、哪些物质参..”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37332242061215022382112224199456&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 & “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习题详情
16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3.6%
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前18分钟数据如下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时间/分&0&2&4&6&8&10&12&14&16&18&大理石碎屑生成的CO2质量/克&0&1.45&1.75&1.98&2.18&2.30&2.36&2.40&2.40&2.40&块状大理石生成的CO2质量/克&0&0.45&0.80&1.10&1.36&1.60&1.81&1.98&2.11&2.20&(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2)结合表格分析,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2.40克;查表可知,大理石碎屑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2.40克,而块状大理石与其质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也是2.40克&.(3)当反应进行到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2-温州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解:(1)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产物来回答实验现象;(2)根据生成的气体质量不再改变考虑;(3)根据18分钟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
解:(1)因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所以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说明已经反应完;(2)大理石碎屑与盐酸反应到14分钟,气体不再增加,说明已经反应完了,最多产生2.4g二氧化碳,查表可知,大理石碎屑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2.40克,而块状大理石与其质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也是2.40克;解: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生成CO2的质量为2.2克.&&&&设:此时块状大理石中发生反应的CaCO3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2.2克10044=&x2.2g解得x=5克答:块状大理石中有5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故答案为:(1)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或电子天平的示数不再变化)&&&&(2)2.40克;查表可知,大理石碎屑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2.40克,而块状大理石与其质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也是2.40克(3)5克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气体不再增加,说明反应已经停止,粉末状石灰石与块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同,知识块状反应速度慢.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主要考察你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六步: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x.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至关重要的.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x).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格式,以“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为例,介绍如图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书写化学方程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主要是以计算题为主.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是抓住“三找”;即一找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找已知量和未知量x,三找用到的相对质量关系.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一般可以简记为:“六步七行”.其中的“六步”,又可以对应着简记为:“设、方、质(分为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两行)、比、算、答”.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1)设未知量x时,x的后面不要带单位;(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切记严格地按照“写→配→标→注”步骤细心书写;(3)找质量关系时,最好先找下一行的实际质量关系(即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再对应着找上一行的相对质量关系.并且,切记将它们都写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分居上下两行.(4)列比例式时,要按照“上一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一行的实际质量比”的顺序来列;保证是对应比相等.(5)求算x时,可以参考着化学方程式下面的两行质量关系中的上下或左右的倍数关系来求算.当没有倍数关系时,再按照一般的方法来求算便是.(6)在写答案时,只需要简明扼要地答出关键语句即可.
与“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相似的题目:
[2014o常德o中考]向盛有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共收集到4.4g二氧化碳气体,试计算反应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
[2014o大连o中考]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1)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要制得5.6g铁,最少需要多少克一氧化碳?(2)现有一种铁碳合金,其中的碳元素全部以Fe3C的形式存在,且合金中Fe3C的质量分数为36%,计算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合金属于生铁还是钢.
[2014o西宁o中考]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27:32:10227:24:43108:96:2044:3:2
“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2在化学反应2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 C.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2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3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前18分钟数据如下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时间/分][0][2][4][6][8][10][12][14][16][18][][0][1.45][1.75][1.98][2.18][2.30][2.36][2.40][2.40][2.40][][0][0.45][0.80][1.10][1.36][1.60][1.81][1.98][2.11][2.20]}(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____.(2)结合表格分析,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3)当反应进行到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写出计算过程)”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前18分钟数据如下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时间/分][0][2][4][6][8][10][12][14][16][18][][0][1.45][1.75][1.98][2.18][2.30][2.36][2.40][2.40][2.40][][0][0.45][0.80][1.10][1.36][1.60][1.81][1.98][2.11][2.20]}(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____.(2)结合表格分析,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3)当反应进行到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写出计算过程)”相似的习题。&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知识点 &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请...”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请回答: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的装置是(填编号)&,选用这些仪器的依据是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D.制取的气体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小明等同学用碳酸钠和D装置来制取CO2,实验时反应很剧烈,则他们可以 &:A.控制液体滴加速率&&&&&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C.加热反应物&&&&&&&&&&&D.换用浓度较小的盐酸(2)小明等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装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这些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白色物质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这些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钠;猜想二:这些固体可能是碳酸钠;猜想三:这些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的碳酸钠混合物.【思考和实验】①小明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振荡后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于是小明推断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小明的推断是否正确 &,理由是 &;②小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逐滴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小红推断白色固体是碳酸钠,小红的推断是否正确 &,理由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小红旁边的小芳发现小红开始滴加盐酸时没有气泡产生,滴加一段时间后才看到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断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④小亮等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了和小红、小芳相同的结论: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固体中含有 &,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静置澄清后,向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说明原固体中含有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四川省绵阳二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请回答: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的装置是(填编号)____,选用这些仪器的依据是____: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D.制...”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①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方程式;②根据实验时反应很剧烈的现象来控制或改变条件分析;(2)①根据碳酸钠的碱性考虑;②加入盐酸有气泡只能说明有碳酸钠存在,不能说明白色粉末就是碳酸钠;③关键实验的现象推测固体的成分;④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的生成物考虑,根据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考虑是否含有氢氧化钠.(1)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G或AH,ACD,2KMnO4K2MnO4+MnO2+O2↑;②由于实验时反应很剧烈,可以通过控制液体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或者换用浓度较小的盐酸是反应减慢;但若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或加热反应物都会导致反应更剧烈;故正确的选项为:AD;(2)①因为碳酸钠虽然属于盐,但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判断白色粉末为氢氧化钠是错误的;②加入盐酸有气泡只能说明有碳酸钠存在,不能说明白色粉末就是碳酸钠,NaOH和Na2CO3 的混合物加入盐酸也能产生气泡;③开始滴加盐酸时没有气泡产生,滴加一段时间后才看到有气泡产生,说明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再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故固体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④由于氢氧化钠与氯化钡不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钠;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主要是除去混合物中的碳酸钠,因为碳酸钠虽然属于盐,但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除去碳酸钠生成的氯化钠显中性,再加入酚酞变红说明含有氢氧化钠,不变红说明不含有氢氧化钠;故答案为:(1)①AG或AH,ACD,2KMnO4K2MnO4+MnO2+O2↑;②AD;(2)①不正确,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②不正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加盐酸也会产生气泡,Na2CO3+2HCl=2NaCl+H2O+CO2↑;③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④碳酸钠,BaCl2+Na2CO3═BaCO3↓+2NaCl,氢氧化钠.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请回答: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的装置是(填编号)____,选用这些仪器的依据是____: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请回答: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的装置是(填编号)____,选用这些仪器的依据是____: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D.制...”主要考察你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所谓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指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第二层面,是指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它们的具体内容分别介绍如下:第一个层面,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又分为两种和三种.前者有“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两种装置;后者有“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三种装置.具体如图所示:第二个层面,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具体来说是这样的:1.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即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如果是用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成上图中的“固体加热型”的装置(或直接选取该装置),来进行实验制取该气体.如果是用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在常温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成上图中的“固液常温型”的装置(或直接选取该装置),来进行实验制取该气体.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有:(1)在“固体加热型”的装置中,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2)在“固液常温型”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浸在液面下,瓶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 2.常用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等.如果气体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并且不与水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排水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上图中的上图中的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向下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上图中的上图中的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1)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瓶底不能有气泡;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把导管口放在瓶口内开始收集气体;导管口一开始冒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此时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收集满气体(瓶内的水全部排净)时,要在水下用毛玻璃片盖好后取出;若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就将集气瓶正方在桌面上备用;若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就将集气瓶倒方在桌面上备用.(2)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一定要将导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并且收集的时间要稍微延长一点;以防瓶内的空气排不干净,使收集的气体的纯度不高.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还要注意用毛玻璃片盖住一半瓶口,以防密度更大的气体进入瓶内,使收集的气体的纯度不高.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来探究常用气体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装和选取,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根据实验、问题情景信息,考查学生分析探究并选择、判断、填写相关的实验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查学生对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这类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及其依据,还有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有时还需弄清图示信息等等;然后,结合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图等,并根据气体的制取原理来组装、选配、判断或者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再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发生反应等来判断、选用收集装置;或者评价、改良某一装置等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给出的装置来推断气体的制取原理、气体的性质、仪器的名称、其中的错误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等.
与“(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请回答: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的装置是(填编号)____,选用这些仪器的依据是____: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D.制...”相似的题目:
以下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编号①~④中,指出仪器名称有错误的部分并给予更正&&&&.(2)利用上述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
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⑤的名称是&&&&;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2)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即反应装置)应选仪器&&&&(填序号);收集氧气的方法有&&&&和&&&&.(3)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即反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填序号);其文字表达式为:&&&&.(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5)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实验结束时应先&&&&,后&&&&.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有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②&&&&③&&&&.(2)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装置(填A或B).(3)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选用上图中的&&&&装置(填A或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此装置可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O2↑&&&&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请...”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请回答: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的装置是(填编号)____,选用这些仪器的依据是____: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D.制取的气体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②小明等同学用碳酸钠和D装置来制取CO2,实验时反应很剧烈,则他们可以____:A.控制液体滴加速率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C.加热反应物D.换用浓度较小的盐酸(2)小明等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装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这些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白色物质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这些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钠;猜想二:这些固体可能是碳酸钠;猜想三:这些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的碳酸钠混合物.【思考和实验】①小明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振荡后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于是小明推断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小明的推断是否正确____,理由是____;②小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逐滴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小红推断白色固体是碳酸钠,小红的推断是否正确____,理由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③在小红旁边的小芳发现小红开始滴加盐酸时没有气泡产生,滴加一段时间后才看到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断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④小亮等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了和小红、小芳相同的结论: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固体中含有____,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静置澄清后,向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说明原固体中含有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请回答: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的装置是(填编号)____,选用这些仪器的依据是____: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D.制取的气体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②小明等同学用碳酸钠和D装置来制取CO2,实验时反应很剧烈,则他们可以____:A.控制液体滴加速率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C.加热反应物D.换用浓度较小的盐酸(2)小明等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装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这些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白色物质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这些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钠;猜想二:这些固体可能是碳酸钠;猜想三:这些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的碳酸钠混合物.【思考和实验】①小明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振荡后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于是小明推断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小明的推断是否正确____,理由是____;②小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逐滴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小红推断白色固体是碳酸钠,小红的推断是否正确____,理由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③在小红旁边的小芳发现小红开始滴加盐酸时没有气泡产生,滴加一段时间后才看到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断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④小亮等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了和小红、小芳相同的结论: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固体中含有____,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静置澄清后,向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说明原固体中含有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