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如图电路中控制量工1及电压测电路如图所示U0

求I1和电压U0,求大神讲解【电路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089贴子:
求I1和电压U0,求大神讲解收藏
求I1和电压U0,求大神讲解
专业生产电机驱动电路.东芝品质 值得信赖!
方程列出,自己求解。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2e2be190d943bf-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09-1809-1809-1809-1809-1809-1809-1809-1809-1809-18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电工学简明教程大二 第二版答案_甜梦文库
电工学简明教程大二 第二版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1 理 想 电 流 源 的 外 接 电 阻 越 大,则 它 的 端 电 压 ( )。 (a) 越 高 (b) 越 低 (c) 不 能 确 定 2 理 想 电 压 源 的 外 接 电 阻 越 大,则 流 过 理 想 电 压 源 的 电 流( (a) 越 大 (b) 越 小 (c) 不 能 确 定 )。 3 图 示 电 路 中,当 R1 增 加 时,电 压 U2 将 ( (a) 变 大 (b) 变 小 (c) 不 变 R1+ IS R2 U2 -)。4 图 示 电 路 中,当 R1 增 加 时,电 流 I2 将 ( (a) 变 大 (b) 变 小 (c) 不 变+ US R1 I2 R2)。5 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改 为 图 2 的 电 路,其 负 载 电 流 I1 和 I2 将( (a) 增 大 (b) 不 变 (c) 减 小I1 2A 1Ω I2 2A 1Ω 2V 2V + I1 1Ω I2 1Ω)。图 2 6 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改 为 图 2 的 电 路,其 负 载 电 流 I1 和 I2 将( (a) 增 大 (b) 不 变 (c) 减 小I1 2A 1Ω I2 1Ω 1 + 2V 2A 1Ω I1 I2 1Ω图 1)。.图 1.图 2.7 理 想 电 压 源 和 理 想 电 流 源 间( )。 (a) 有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b) 没 有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c) 有 条 件 下 的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8 图 示 电 路 中,用 一 个 等 效 电 源 代 替,应 该 是 一 个( (a) 2 A 的 理 想 电 流 源 (b) 2 V 的 理 想 电 压 源 (c) 不 能 代 替,仍 为 原 电 路)。 A + 2V 2A B9 图 示 电 路 中,用 一 个 等 效 电 源 代 替,应 该 是 一 个( (a) 2 A 的 理 想 电 流 源 (b) 2 V 的 理 想 电 压 源 (c) 不 能 代 替 ,仍 为 原 电 路A)。2iA + 2V B10 图 示 电 路 中,对 负 载 电 阻 RL 而 言,点 划 线 框 中 的 电 路 可 用 一 个 等 效 电 源 代 替,该 等 效 电 源 是( )。 (a) 理 想 电 压 源 (b) 理 想 电 流 源 (c) 不 能 确 定 11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I1 = 11 mA ,I4 = 12 mA,I5 = 6 mA 。求 I2 ,I3 和 I6 。I6.I2 R2 R1 I1 R3.I4.I5I312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IS =2 A,US =12 V,R1 =R2 =4 Ω,R3 =16 Ω。求:(1) S 断 开 后 A 点 电 位 VA ;(2) S 闭 合 后 A 点 电 位 VA 。U.R1IS1.R2 - US +A R3S. 13 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US=24 V,R1 = 20 Ω,R2 = 30 Ω,R3 = 15 Ω,R4 = 100 Ω, R5 = 25 Ω,R6 = 8 Ω。求 US 的 输 出 功 率 P 。.R1 + US -. .R2.R5.R3R4R6.+ US14 求 图 示 电 路 中 ,电 压 源 和 电 流 源 发 出 或 吸 收 的 功 率 值,并 说 明 哪 个 是 电 源 ,哪 个 是 负 载 ?.R 4Ω 3A IS1- 2A IS 215 用 电 源 等 效 变 换 法 求 图 示 电 路 中 的 电 流 I2 。.+ US 2V - R1 5ΩI2 R2 6 Ω.R3 4Ω R4 3Ω 1A IS.R6 I6 R5 I5 I2 R2 + US 2.16 各 支 路 电 流 的 正 方 向 如 图 所 示, 列 写 出 用 支 路 电 流 法 , 求 解 各 未 知 支 路 电 流 时 所 需 要 的 独 立 方 程。.I1R4I4..I3 R3 + US3 -R1 + US 1 -.- 17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R1 = R2 = 3 Ω,R3 = R4 = 6 Ω,US = 27 V,IS = 3 A。 用 叠 加 原 理 求 各 未 知 支 路 电 流 。I1 IS.I2R2.I3R1R3 + US -I4 R4..18 图 示 电 路 中, 已 知: US1 = 18 V, US2 = 12 V, I = 4 A。 用 戴 维 宁 定 理 求 电 压 源 US 等 于 多 少 ?.+ 2Ω I 3Ω + US 2Ω + US2 U S1--.- 第一章习题答案1.(a) 2.(b) 3.(c) 4.(c) 5.(b) 6.(a) 7.(b) 8.(b) 9.(a) 10.(b) 11.由 KCL I3=I1-I5=11-6=5mA I2=I3-I4=5-12=-7mA I6=I1-I2=11-(-7)=18mA 12. (1) VA=R 3 IS-US=20 V(2) VA =? U S R2 = -2.4 V R2 + R313.设 下 图 A B 支 路 除 外 的 无 源 二 端 网 络 的 等 效 电 阻 为 RAB 。.R1 A + US -. .R2.R5.R3R4R6.5 10B 则 RAB=[(R2//R3〕+R1] //R4//R5=12 ΩP=14.IS1:PS1=(IS1+IS2)R×IS1=(3+2)×4×3=60 W 3 IS2:PS2=[(IS1+IS2)R-US]×IS2=[(3+2)×4-30]×2=-20 W 6 US:PS=USIS2=30×2=60 W 9 电 压 源 US 和 电 流 源 IS1 是 电 源,电 流 源 IS2 是 负 载 15.原 电 路U =28.8 W RAB + R62 S I2 + U 2V - R2S.I1 R3 1A.R2 6 Ω + US 2V - I2 R3 4 Ω +4, US 4V -US ? US ′ = I 2 ( 6 + 4)7解 得:I2=-0.2 A1016. I1 = I4 + I6 I4 + I2 = I5 I5 + I6 = I3 US1-US3 = R1I1 + R4I4+R3I3+R5I5 US2-US3 = R3I3 + R5I5 + R2I2 R4I4 + R5I5 = R6I617.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R1 = R2 = 3 Ω,R3 = R4 = 6 Ω,US = 27 V,IS = 3 A。 用 叠 加 原 理 求 各 未 知 支 路 电 流 。I1 IS.I2R2.I3R1R3 + US -I4 R4..+ 2Ω US 1 + I 3Ω U0.18. 将 US 支 路 移 开, 原 图 变 为 如 下 形 式:2Ω+ US2--.S- U 0 = U S1 ?R0 = 2//2 =1 Ω 则 原 图 变 为: I + U0 -R0U S1 ? U S2 × 2 = 15 V 2+243Ω + US -6U0-US = (R0+3) I 解 得:US =-1 V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1.已 知 某 正 弦 交 流 电 压 的 周 期 为 10 ms,有 效 值 为 220 V,在 t = 0 时 正 处 于 由 正 值 过 渡 为 负 值 的 零 值,则 其 表 达 式 可 写 作 ((a) u = 380sin(100 t+180°) V (b) u =-311sin200πt V (c) u = 220sin(628 t+180°) V 2.某 正 弦 电 流 的 有 效 值 为 7.07 A,频 率 f =100 Hz,初 相 角? = -60°, 则 该 电 流 的 瞬 时 表 达 式 为 ( )。 (a) i = 5sin( 100 πt-60° ) A (b) i = 7.07sin( 100 πt+30° ) A (c) i = 10sin( 200 πt-60° ) A &= 4 + j3 对 应 的 正 弦 电 流 可 写 作 i = ( 3.与 电 流 相 量 I )。 (a) 5 sin(ωt+53.1°) A (b) 5 2 sin(ωt+36.9°)A (c) 5 2 sin(ωt+53.1°)A 4. 用 幅 值 ( 最 大 值 ) 相 量 表 示 正 弦 电 压 u = 537sin(ωt-90° ) V ( )。& 时, 可 写 作U m°& = 537 ∠ ? 90 V (a) U m°& = 537 ∠90 V (b) U m°& = 537 ∠( ωt ? 90 ) V (c) U m5.将 正 弦 电 压 u =10 sin ( 314t + 30° ) V 施 加 于 电 阻 为 5 Ω 的 电 阻 元 件 上,则 通 过 该 元 件 的 电 流 i =( )。 ° (a) 2 sin314t A (b) 2 sin( 314t+30 ) A (c) 2 sin( 314t-30° ) Ai + 5Ω u-6.将 正 弦 电 压 u = 10 sin( 314t+30° ) V 施 加 于 感 抗 XL = 5 Ω 的 电 感 元 件 上,则 )。 通 过 该 元 件 的 电 流 i=( (a) 50 sin( 314t+90° ) A (b) 2 sin( 314t+60° ) A (c) 2 sin( 314t-60° ) Ai + XL u-& 施 加 于 容 抗 XC = 5Ω 的 电 容 元 件 上,则 7.如 相 量 图 所 示 的 正 弦 电 压 U&=( )。 通 过 该 元 件 的 电 流 相 量 I ° ° (a) 2 ∠120 A (b) 50 ∠120 A (c) 2 ∠-60° Aj . U +1 . I + XC . U10 V 30-8.已 知 两 正 弦 交 流 电 流 i1 = 5 sin( 314t+60° ) A,i2 = 5 sin( 314t-60° ) A,则 二 者 的 )。 相 位 关 系 是( (a)同 相 (b) 反 相 (c) 相 差 120° 9.已 知 正 弦 交 流 电 压 u = 100 sin( 2πt+60° ) V,其 频 率 为( )。 (a) 50 Hz (b) 2π Hz (c) 1 Hz 10.正 弦 电 压 波 形 如 图 示,其 角 频 率ω为( (a) 200 π (b) 100 π (c) 0.02 π) rad/s。& = ( ?4 + j 3 ) A , I & = ( 4 ? j 3 ) A ,(1) 写 出 它 们 的 瞬 时 表 达 11.已 知 正 弦 量 I 1 2 式 ( 角 频 率 为 ω );(2) 在 同 一 坐 标 内 画 出 它 们 的 波 形 图,并 说 明 它 们 的 相 位 关 系。12.已 知 电 路 中 某 元 件 上 电 压 u 和 i 分 别 为 u = -100sin314 t V,i =10 cos314 t A。问:(1) 元 件 的 性 质;(2) 元 件 的 复 阻 抗;(3) 储 存 能 量 的 最 大 值。 13.当 ω = 10rad / s 时,图 1 电 路 可 等 效 为 图 2,已 知 R = 10 Ω,R′ = 12.5 Ω,问 L 及 L ′ 各 为 多 少?R~L 图1~图2R,L,14. 图 示 电 路 中, R = 11 Ω, L = 211 mH, C = 65 μF, 电 源 电 压 u = 220 2 sin314 t V。 求: (1) 各 元 件 的 瞬 时 电 压, 并 作 相 量 图 (含 电 流 及 各 电 压); (2) 电 路 的 有 功 功 率 P 及 功 率 因 数 λ。 i + uR + u - R + uLL-uC + C-- u = 10 2 sin(1 000t + 60o ) V ,uC = 5 2 sin(1 000t ? 30o ) V , 15. 图 示 电 路 中, 容 抗 XC = 10 Ω。求 无 源 二 端 网 络 N 的 复 阻 抗 Z 及 有 功 功 率 P,并 画 出 相 量 图 (含 电 流 及 各 电 压)。C + + u uC i-N+ uN--16.在 图 示 电 路 中, u = 220 2 sin ω t V ,R = XL = 22 Ω,XC = 11 Ω。求 电 流 iR,iC,& ,U & ,U & ,U & ,I & )。 iL,i 及 总 有 功 功 率 P。并 画 出 相 量 图 ( U R L Ci + u iC C iL L iR R-17. 某 R, L 串 联 电 路, 施 加 正 弦 交 流 电 压 u = 220 2 sin 314 t V , 测 得 有 功 功 率 P=40 W,电 阻 上 电 压 UR =110 V。试 求 电 路 的 功 率 因 数? 若 将 电 路 的 功 率 因 数 提 高 到 0.85,则 应 并 联 多 大 电 容? 18.在 图 示 电 路 中,电 容 C 与ω,R,L1 ,L2 满 足 何 种 关 系 时,可 使 电 压 u 与 电 流 i 同 相?i + u R L1 L2 C-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答案1.b 2.c 3.b 4.a 5.b 6.c 7.a 8.c 9.c 10.a 11. (1)I1 =(?4)2 + 32 = 5?1 = arctan ?2 = arctanI2 =42 + (?3)2 = 5?3 = ?36.9° 43 = 143. 1° ?4它 们 瞬 时 表 达 式:i 2 sin (ω t+ 143. 1° )A 1 =5 i 2 sin (ω t? 36.9° )A 2 =5(2)波 形 图i1 与 i2 相 位 差?= 143.1° ? ( ?36.9°) = 180° i1 ,i2 是 反 相 的12.( 1 )u = ?100 sin314t = 100 sin( 314t + 180 )V°i = 10 cos314 t = 10 sin (314 t + 90° )A ° ° ° 相 位 差 ? = 180 ? 90 = 90 电 压 超 前 电 流 90°此 元 件 为 纯 电 感 元 件(2) 复 阻 抗100∠180° Z= 10 Ω = 10∠ 90° Ω = j ° 10∠ 90(3) 储 存 能 量 最 大 值 WL m =1 1 X 2 1 10 2 L Im = × L Im = × × 10 2 = 1.59 J 2 2 ω 2 31413. 图 1 中 Z = R + j ωL = 10 + j10 Lj R ′ω L ′ 100 × 12 . 5 L ′ 2 + j12.52 × 10 L ′ 图 2 中 Z′ = = R′ + j ω L′ 12 . 52 + 100 L ′ 2 据 题 意 Z = Z′ 7 2 12. 5 × 100 L ′ 5H = 10 , L ′ = 2. 12. 52 + 100 L ′ 2 12 . 52 × 10 L ′ L= / 10 = 0. 5 H 12 . 52 + 100 L ′ 214.(1) Z =X L ? XC R 17 . 25 = 112 + ( 66. 25 ? 49 ) 2 ∠ tan ?1 = 20 ∠ 57 . 5o Ω 11 & 220 ∠ 0 o U &= = = 11∠ ? 57 . 5o A I Z 20 ∠ 57 . 5o & =I & R = 11∠ ? 57.5 o × 11 = 121∠ ? 57.5 o V U R R 2 + ( X L ? X C ) 2 ∠ tan ?1u R = 121 2 sin( 314 t ? 57.5o ) V & = jI & X = 11∠ ? 57.5 o × 66.25∠90 o = 729 ∠32.5 o V U L L u L = 729 2 sin( 314 t + 32.5o ) V & = ? jI &X = 11∠ 57 . 5o × 49 ∠ ? 90 o = 539 ∠ ? 147 . 5o V U C C uC = 539 2 sin( 314 t ? 147.5o ) V ( 2 ) P = U I cos ? = 220 × 11 × cos 57 . 5o = 1 300 W λ = cos57.5o = 0.54. UL . U .. I57.5。. . UL + UC. UC. UR15& =U & ?U & = 10 ∠60 ° ?5∠ ? 30 ° = 11.2∠86.5 ° V U N C ° & & = U C = 5∠ ? 30 = 0.5∠60 ° A I ? j X C 10∠ ? 90 ° & U 11.2∠86.5 ° ZN = N = = 22.4 ∠26.5 ° = 20 + j10 Ω & I 0.5∠60 ° P = I 2 R = 0. 52 × 20 = 5 W. U . I. UN. UC16.& = 220 ∠0 o V U & & = U = 10 ∠0 o A i = 10 2 sin ωt A I R R R & & = U = 20 ∠90 o A i = 20 2 sin( ωt + 90 o ) A I C C ? jXC & & = U = 10∠ ? 90 o A i = 10 2 sin( ωt ? 90 o ) A I L L jX L &=I & +I & +I & = 10 2∠45 o A IR C Li = 20 sin( ω t + 45 o ) A P = U I cos ? = 2 200 W. IC. I . IR . U. IL17.(1)电 路 如 图:? i + u -,i R + uR - L C iCU R 110 = = 0.5 U 220 ( 2 ) Q cos ? = 0. 5 tan ? = 1. 73 λ ′ = cos ? ′ = 0.85 tan ? ′ = 0. 62 P ∴C = ( tan ? ? tan ? ′ ) ωU 2 40 = (1. 73 ? 0. 62 ) = 2. 93 × 10 ?6 F = 2. 93 μF 2 314 × 220λ = cos ? =18.Z = R + j ω L1 +j ωC 1 j ω L2 + j ωCj ω L2 ?1= R + j ω ( L1 +得: L1 +L2 1 ? ω 2 L2 C=0)若 使 u 与 i 同 相,应 使 Z 的 虚 部 为 零L21 ? ω 2 L2 C L + L2 C = 12 ω L1 L2 第四章 三相电路1.在 三 相 交 流 电 路 中,负 载 对 称 的 条 件 是 ((a) )。ZA = Z B = ZC(b)?A = ?B = ?C(c)ZA = Z B = ZC2.某 三 角 形 连 接 的 三 相 对 称 负 载 接 于 三 相 对 称 电 源, 线 电 流 与 )。 其 对 应 的 相 电 流 的 相 位 关 系 是 ((a) 线 电 流 导 前 相 电 流 30° (b) 线 电 流 滞 后 相 电 流 30° (c) 两 者 同 相 33052 作 星 形 连 接 有 中 线 的 三 相 不 对 称 负 载,接 于 对 称 的 三 相 四 )。 线 制 电 源 上,则 各 相 负 载 的 电 压 ( (a) 不 对 称 (b) 对 称 (c) 不 一 定 对 称 3.某 三 相 电 路 中 A,B,C 三 相 的 有 功 功 率 分 别 为 PA,PB, PC ,则 该三 相 电 路 总 有 功 功 率 P 为 ((a))。 (c)PA + PB + PC(b)2 PA + PB2 + PC2PA + PB + PC)。4.对 称 三 相 电 路 的 无 功 功 率 Q =(a)3U l I l sin ? ,式 中 角 ? 为 ((b)线 电 压 与 线 电 流 的 相 位 差 角 负 载 阻 抗 的 阻 抗 角 与 30 之 和°负 载 阻 抗 的 阻 抗 角(c)5.某 三 相 对 称 电 路 的 线 电 压 uA B = U l2 sin( ω t + 30 ° ) V, 线 电 流iA = I l 2 sin(ωt + ?) A , 正 相 序。 负 载 连 接 成 星 形, 每 相 复 阻 抗Z = Z ∠? 。 该 三 相 电 路 的 有 功 功 率 表 达 式 为 ((a) )。 (c)3U l I l λ(b)3U l I l cos( 30° + ? )3U l I l cos 30°6.对 称 星 形 负 载 接 于 三 相 四 线 制 电 源 上,如 图 所 示。 若 电 源 线 电 压 为 380 V,当 在 D 点 断 开 时,U1 为 ( )。 (a) 220 V (b) 380 V (c) 190 VDA B C N + U1 R RR-7. 某 三 相 电 源 的 电 动 势 分 别 为 eA = 20 sin( 314 t + 16 ° ) V, eB = 20 sin (314 t -104°) , eC = 20 sin( 314 t + 136 ) V ,当 t = 13 s ( )。°时,该 三 相 电 动 势 之 和 为 (a) 20 V(b)20 V 2(c) 0 V8.某 三 相 电 路 的 三 个 线 电 流 分 别 为 iA = 18 sin ( 314 t + 23° ) A, iB = 18 sin ( 314 t-97°) A, iC = 18 sin ( 314 t + 143° ) A, 当 t = 10 s 时, 这 三 个 电 流 之 和 )。 为 ((a) 18 A (b)18 A 2(c) 0 A9.三 相 交 流 发 电 机 的 三 个 绕 组 接 成 星 形 时, 若 线 电 压uB C = 380 2 sin ω t V ,则 相 电 压 uA = ((a))。220 2 sin( ω t + 90° ) V (b) 220 2 sin( ω t ? 30° ) V (c) 220 2 sin( ω t ? 150° ) V10.有 一 台 三 相 电 阻 炉,各 相 负 载 的 额 定 电 压 均 为 220 V,当 电 源 线 ) 形。 电 压 为 380 V 时,此 电 阻 炉 应 接 成 ( (a) Υ (b) Δ (c) Υ0 11.有 一 台 星 形 连 接 的 三 相 交 流 发 电 机,额 定 相 电 压 为 660 V,若 测 得 其 线 电 压 UAB = 660 V,UBC = 660 V,UCA = 1143 V,则 说 明 ( )。(a) A 相 绕 组 接 反 (b) B 相 绕 组 接 反 (c) C 相 绕 组 接 反12 . 在 某 对 称 星 形 连 接 的 三 相 负 载 电 路 中 , 已 知 线 电 压& = ( uAB = 380 2 sin ω t V ,则 C 相 电 压 有 效 值 相 量 U C° ° °)。(a) 220 ∠ 90 V (b) 380 ∠ 90 V (c) 220 ∠ ? 90 V 13.作 三 角 形 连 接 的 三 相 对 称 负 载,均 为 R L C 串 联 电 路,且 R = 10 Ω, XL = XC = 5 Ω, 当 相 电 流 有 效 值 为 IP = 1 A Q= ( (a) 15 Var )。 (b) 30 Var (c) 0 Var时,该 三 相 负 载 的 无 功 功 率14.某 三 角 形 联 接 的 纯 电 容 负 载 接 于 三 相 对 称 电 源 上,已 知 各 相 容 抗 XC = 6 Ω,线 电 流 为 10 A,则 三 相 视 在 功 率 ( )。 (a) 1 800 VA (b) 600 VA (c) 600 W 15.三 角 形 连 接 的 三 相 对 称 感 性 负 载 由 f = 50 HZ ,Ul = 220 V 的 三 相 对 称 交 流 电 源 供 电,已 知 电 源 供 出 的 有 功 功 率 为 3 kW,负 载 线 电 流 为 10 A ,求 各 相 负 载 的 R,L 参 数。 16.非 对 称 三 相 负 载 Z1 = 5∠10 ° Ω ,Z 2 = 9 ∠ 30 ° Ω ,Z 3 = 10 ∠ 80 ° Ω , 连 接 成 如 图 所 示 的 三 角 形,由 线 电 压 为 380 V 的 对 称 三 相 电 源 供 电。 求& ,I & , I& 负 载 的 线 电 流 IA ,IB ,IC ,并 画 出 I A B C的 相 量 图。 A. I A I. 1 . IB . I3 . ICZ1 Z2 Z3 . I2BC17.线 电 压 Ul = 220 V 的 对 称 三 相 电 源 上 接 有 两 组 对 称 三 相 负 载,一 组 是 接 成 三 角 形 的 感 性 负 载,每 相 功 率 为 4.84 kW,功 率 因 数 λ = 0.8; 如 图 所 示。 求 各 组 另 一 组 是 接 成 星 形 的 电 阻 负 载, 每 相 阻 值 为 10 Ω, 负 载 的 相 电 流 及 总 的 线 电 流。. IA . IB . IC R R Z Z ZA B CR 第四章 三相电路答案1 。(c) 2.(b) 3.(b) 4.(a) 5.(b) 6.(a) 7.(a) 8.(c) 9.(c) 10.(a) 11.(a) 12.(b) 13.(a) 14.(c) 15.(b) 16. 负 载 为 Δ 形 连 接,U p = U l = 220 VIp == 5. 77 A 3 220 Z = = 38.1Ω 5. 77Ilλ=P = 0. 79 3U ll I llR = 38.1λ = 30 Ω X L = 23.5 Ω X L = L = 75 × 10 ?3 H = 75 mH ω17.& = 380∠0 V 设 U AB°根 据 KCL:& & & =I & ?I & = U A B ? U C A = 93.1∠ ? 36.5 ° A I A 1 2 Z1 Z2 & & & =I & ?I & = U B C ? U A B = 113.6 ∠166.7 ° A I B 3 1 Z3 Z1 & & & =I & ?I & = U C A ? U B C = 46.15∠39.3 ° A I C 2 3 Z2 Z3 I A = 93.1 A. IBoI B = 113. 6 A. ICoI C = 46.15 A166.739.336.5 o. U AB . IA18.(1) 对 Δ 接 负 载IpΔ =°P UP λ= 27.5 A& = 220 ∠0 V 设U AB? = 36.8 ° ( 感 性 )& = 27.5∠ ? 156.8 ° A I BC& = 27.5∠ ? 36.8 ° A I AB & = 27.5∠83.2 ° A I CA负 载 相 电 流I P Δ = 27.5 A& A 线 电 流I AΔ= 47.6 ∠ ? 66.8 ° A°& = 12.7 ∠ ? 30 A (2) 对 Υ 接 负 载: I AΥ负 载 相 电 流I P Υ = 12. 7 A& =I & +I & = 58.29 ∠ ? 59.2 ° A A 相 总 线 电 流I A AΔ AΥ各 相 总 的 线 电 流 为 58.29 A 第五章1.(a) 2.(a) 3.(a) 4.(c) 5.(a) 6.(c) 7.(b) 8.(c) 9.(b) 10.(a) 11. (1) 直 流 分 量 作 用:非正弦交流电路答案I R0 = 2 mAU C 0 = 200 × 0. 002 = 0. 4 VZ1 = j105 × 10 ?3 ? j2(2) 一 次 谐 波 作 用: L、C 支 路 阻 抗i R1 = 0U C1 = I C1 X C1 = 0. 71 V1 =0 10 × 0.1 × 10 ?654(3) 二 次 谐 波 作 用: L、C 支 路 阻 抗Z 2 = j 2 × 105 × 10 ?3 ? j° & I R 2 m = 3∠0 ×1 = j150 Ω 2 × 10 × 0.1 × 10 ?65j150 = 1.8 ∠53.1° mA 200 + j150& = 3∠0 ° × I LC& U C 2m = ? j200 = 2.4∠ ? 36.9 ° mA 200 + j15051 × 2.4 ∠ ? 36.9 ° × 10 ?3 ?6 2 × 10 × 0.1 × 10 = 0.12 ∠ ? 126 . 9 ° V87i R ( t ) = 2 + 1. 8 sin( 2 ω t + 53.1° ) mAU C = 0. 4 2 + 0. 712 + (0.12 2 ) = 0. 82 V 210 第五章 非正弦交流电路1 .周 期 为 T 的 非 正 弦 信 号 可 以 分 解 为 傅 立 叶 级 数 的 条 件 为 ( )。 (a) 满 足 狄 利 赫 利 条 件 (b) 无 条 件 (c) 必 须 平 均 值 为 零 2.某 周 期 为 0.02 s 的 非 正 弦 周 期 信 号,分 解 成 傅 立 叶 级 数 时, 角 频 )。 率 为 300 πrad / s 的 项 称 为 ( (a) 三 次 谐 波 分 量 (b) 六 次 谐 波 分 量 (c) 基 波 分 量 3 .应 用 叠 加 原 理 分 析 非 正 弦 周 期 电 流 电 路 的 方 法 适 用 于 ( )。 (a) 线 性 电 路 (b) 非 线 性 电 路 (c) 线 性 和 非 线 性 电 路 均 适 用 )。 4.非 正 弦 周 期 电 流 的 有 效 值 I 用 公 式 表 示 即 ((a)I = I 0 + I 1 + I 2 + L + I N +L2 0 2 1 2 2 2 N 1 21(b) I = ( I 0 + I 1 + I 2 +L + I N + L ) 2(c) I = ( I + I + I +L + I + L )5.下 图 中 非 正 弦 周 期 电 流 的 频 率 为 ( (a) 0.05 kHz (b) 0.1 kHz (c) 10 kHzi / mA)。010203040t / ms6.图 中 周 期 电 压 的 频 率 为 ( (a) 500 kHz (b) 1 000 kHzu / mV)。 (c) 0.5 kHz01234t / ms )。7.某 周 期 为 0.02 s 的 非 正 弦 电 流,其 5 次 谐 波 频 率 f 5 为( (a) 10 Hz (b) 250 Hz (c) 50 Hz°8. 已 知 电 流 i = 10 2 sin ω t + 3 2 sin( 3ω t + 30 ) A , 当 它 通 过 5Ω 线 性 电 阻)。 时 消 耗 的 功 率 P 为( (a) 845 W (b) 325 W (c) 545 W 9. R,L,C 串 联 交 流 电 路 在 ω=ω0 时 发 生 谐 振, u L 的 最 大 值 发 生 在( (a) )。ω=ω0 时 (b) ω 略 高 于 ω0 时 (c) ω 略 低 于 ω0 时 3 + 5 sin ω t)A , i 3 sin ω t? 2 sin 3ω t)A , 则1Ω 电 电 流 i 10. 图 示 电 路 中, 1 =( 2 =( )。 阻 两 端 电 压 uR 的 有 效 值 为 ((a)13 Vi1 L(b)30 Vi2(c)5 VC R + uR-iS ( t ) = 2 + 10 sin ω t + 3 sin 2 ω t mA , 11. 在 图 示 电 路 中, 若流ω = 105 rad / s。求电i R ( t ) 和 电 容 电 压 有 效 值 UC 。iR ( t ) 200ΩiS ( t )1 mH + uC0.1μ F - 第六章 暂态过程1. 图 示 电 路 在 换 路 前 处 于 稳 定 状 态, 在 t = 0 瞬 间 将 开 关 S 闭 合, 则 i ( 0+ ) 为 ( )。 (a) 0 A (b) 0.6 A (c) 0.3 Ai + 10 Ω US 6V 10 Ω S C 10 μ F-图 示 电 路 在 换 路 前 处 于 稳 定 状 态, 在 t = 0 瞬 间 将 开 关 S 闭 合, 则 i ( 0+ ) 2. 为 ( )。 (a) 0 A (b) 0.6 A (c) 0.3 Ai + 10 Ω US 6V 10 Ω S C 10 μ F-3.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若 uC ( 0 ? ) = 0 V ,则 i1 ( 0+) 为 ( )。 (a) 1.2 A (b) 0 A (c) 0.6 AS + i1 10 Ω 10 μ F + uC US 12 V 10 Ω--4.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 若 uC ( 0 ? ) = 0 V ,则 i ( 0+) 为 ( )。 (a) 0.5 A (b) 0 A (c) 1 AS i 50 Ω 1A 10 μ F + uC 50 Ω-5.在 图 示 电 路 中, 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若 uC ( 0 ? ) = 4 V ,则 u R ( 0 + ) = ( )。 (a) 4 V (b) 0 V (c) 8V S + + US 12 V 20 Ω uR-10 μ F-+ uC-6.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若 ( )。 (a) 16 V (b) 8 V (c) -8 VS + 20 Ω 10 μ F + uRuC ( 0 ? ) = ?4 V ,则 u R ( 0 + ) =-US 12 V-+ uC- 7.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则 i2 ( 0 + ) = ( (a) 0.1 A (b) 0.05 A (c) 0A100 Ω)。+i2 0.2 Η 100 Ω S L-US 10 V8.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则 (a) 0.1 A (b) 0.05 A (c) 0A i3+ 100 Ω 100 Ω S L 0.2 H US 10 Vi3 ( 0 + ) = ()。-9.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则 i R ( 0 + ) = ( (a) 0 A (b) 1 A (c) 0.5 A)。 iR R 1 kΩS1AL 1 mH10 . 在 图 示 电 路 中 , 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 , 若 uC ( 0 ? ) = 0 V , 则 i L ( 0+ ) = ( )。 (a) 1 A (b) 2 A (c) 0 AS iL + US 10 V - 10 Ω L 1 mH 10 Ω 10 μ F 10 Ω + uC -11.图 示 电 路 原 已 稳 定,t = 0 时 将 开 关 S 断 开,已 知:R = 50 Ω,R1 = 12.5 Ω,L = 125 mH,US = 150 V。求 S 断 开 后 的 电 流 i L ( t ) ,并 画 出 其 变 化 曲 线。iL L+ US -SR R1R12.图 示 电 路 原 已 稳 定,t = 0 时 开 关 S 由“1” 换 接 到“2&。 已 知:R1 = 1 Ω, R2 = R3 = 2 Ω,L = 2 H,US = 2 V。求 换 路 后 的 电 流 i L ( t ) 及 电 压 u L ( t ) 。1 + R1 US - 2 R3 S R2 uL - + iL L13.图 示 电 路 原 已 稳 定,t = 0 时 将 开 关 S 闭 合。已 知:R =1 Ω,R1 = 2 Ω,R2 = 3 Ω,C = 5 μ F,US = 6 V。 求 S 闭 合 后 的 uC ( t ) 和 i C ( t ) 。 +R US SR1 CiC + uCR2-- 第六章 暂态过程大答案1.(a) 2.(a) 3.(b) 4.(b) 5.(c) 6.(a) 7.(b) 8.(c) 9.(b) 10.(c)11.iL = Ae p t R1 + R = ?500 其中: p = ? LA = i L ( 0+ ) = i L ( 0? ) =i L ( t ) = 0. 5e ?500 t AiL A 0.5US R1 × = 0.5 A RR1 R + R1 R+ R + R1Ot /siL = Ae p t R + R3 = ?2 其 中: p = ? 2 L US 2 A = i L (0+ ) = i L (0? ) = = A R1 + R2 3 2 ?2 t iL (t ) = e A 3 8 u L ( t ) = ? i L ( t )( R3 + R2 ) = ? e ?2 t V 312. 13.uC = A e p t p=?其 中:1 1 =? R1 R2 6 × 10 ?6 C R1 + R2A = uC ( 0 + ) = uC ( 0 ? ) =R2 US = 3V R + R1 + R2V 10 6 t ? uC ( t ) iC ( t ) = ? = ? 2 . 5e 6 A R1 R2 R1 + R2uC ( t ) = 3e?106 t 6 第七章 磁路与变压器1.直 流 铁 心 应 强 度 B 将( (a) 增 大 2.交 流 铁 心 应 强 度 B 将( (a) 增 大 3.交 流 铁 心 强 度 B 将( (a) 增 大 4.交 流 铁 心 铁 损 PFe 将(线 圈,当 线 圈 匝 数 N 增 加 一 倍,则 磁 通 Φ 将( ),磁 感 )。 (b) 减 小 (c) 不 变 线 圈,当 线 圈 匝 数 N 增 加 一 倍,则 磁 通 Φ 将( ),磁 感 )。 (b) 减 小 (c) 不 变 线 圈,当 铁 心 截 面 积 A 加 倍,则 磁 通Φ 将( ),磁 感 应 )。 (b) 减 小 (c) 不 变 线 圈,如 果 励 磁 电 压 和 频 率 均 减 半,则 铜 损 PCu 将( ), )。(a) 增 大 (b) 减 小 (c) 不 变 5.交 流 铁 心 线 圈,如 果 励 磁 电 压 不 变,而 频 率 减 半,则 铜 损 PCu 将( (a) )。增 大 (b) 减 小 (c) 不 变 6.图 示 为 一 直 流 电 磁 铁 磁 路,线 圈 接 恒 定 电 压 U。当 气 隙 长 度δ 增 )。 加 时,磁 路 中 的 磁 通Φ 将( (a) 增 大 (b) 减 小 (c) 保 持 不 变7.图 示 为 一 交 流 电 磁 铁 磁 路,线 圈 电 压 U 保 持 不 变。当 气 隙 长 度 δ 增 加 时,线 圈 电 流 i 将 ( )。 (a) 增 大 (b) 减 小 (c) 保 持 不 变8.图 示 为 一 交 流 电 磁 铁 磁 路,线 圈 接 恒 定 电 压 U。当 气 隙 长 度δ 增 )。 加 时,磁 路 中 的 磁 通Φ将( (a) 增 大 (b) 减 小 (c) 保 持 不 变 9. 在 电 压 相 等 的 情 况 下, 将 一 直 流 电 磁 铁 接 到 交 流 )。 圈 中 的 磁 通Φ 将( (a) 增 大 (b) 减 小 (c) 保 持 不 变 10.交 流 电 磁 铁 线 圈 通 电 时,衔 铁 吸 合 后 较 吸 合 前 ( )。 (a) 增 大 (b) 减 小 (c) 保 持 不 变 11. 两 个 直 流 铁 心 线 圈 除 了 铁 心 截 面 积 不 同(A1 = 2A2) 相 同。若 两 者 的 磁 感 应 强 度 相 等,则 两 线 圈 的 电 流 为((a) )。电 源 上, 此 时 线的 线 圈 电 流 将外, 其 他 参 数 都 I1 和 I2 的 关 系I1 = 2 I 2(b)I1 =1 I2 2(c)I1 = I 212. 两 个 交 流 铁 心 线 圈 除 了 匝 数 不 同 (N1 = 2N2) 外, 其 他 参 数 都 相 同, 若 将 这 两 个 线 圈 接 在 同 一 交 流 电 源 上,它 们 的 电 流 I 1 和 I 2 的 关 系 为( (a) I 1 & I 2)。 (b)I1 & I 2(c)I1 = I 213.两 个 完 全 相 同 的 交 流 铁 心 线 圈,分 别 工 作 在 电 压 相 同 而 频 率 不 同 ( f 1 & f 2 ) 的 两 电 源 下,此 时 线 圈 的 电 流 I 1 和 I 2 的 关 系 是( (a) )。I1 & I 2(b)I1 & I 2(c)I1 = I 214.交 流 铁 心 线 圈 中 的 功 率 损 耗 来 源 于( )。 (a) 漏 磁 通 (b) 铁 心 的 磁 导 率 u (c) 铜 损 耗 和 铁 损 耗 15.对 于 电 阻 性 和 电 感 性 负 载,当 变 压 器 副 边 电 流 增 加 时,副 边 电 )。 压 将( (a) 上 升 (b) 下 降 (c) 保 持 不 变 16.某 单 相 变 压 器 如 图 所 示,两 个 原 绕 组 的 额 定 电 压 均 为 110 V,副 若 电 源 电 压 为 220 V, 则 应 将 原 绕 组 的 ( ) 绕 组 额 定 电 压 为 6.3 V, 端 相 连 接,其 余 两 端 接 电 源。 (a) 2 和 3 (b) 1 和 3 (c) 2 和 417.有 负 载 时 变 压 器 的 主 磁 通 是 ( )产 生 的。 (a) 原 绕 组 的 电 流 I 1 (b) 副 绕 组 的 电 流 I 2 (c) 原 绕 组 电 流 I 1 与 副 绕 组 电 流 I 2 共 同 18.变 压 器 的 铁 损 耗 包 含(),它 们 与 电 源 的 电 压 和 频 率 有 关。 磁 滞 损 耗 和 磁 阻 损 耗 (b) 磁 滞 损 耗 和 涡 流 损 耗 (c) 涡 流 损 耗 和 磁 化 饱 和 损 耗 )。 19.变 压 器 空 载 运 行 时,自 电 源 输 入 的 功 率 等 于( (a) 铜 损 (b) 铁 损 (c) 零 20.电 阻 RL = 8 Ω 的 扬 声 器,通 过 输 出 变 压 器 接 信 号 源 , 设 变 压 器 的 副 边 绕 组 N2 = 100 匝。 求: (1) 扬 声 器 电 阻 换 算 到 原 边 绕 组 N1 = 500 匝, (2) 若 信 号 源 的 有 效 值 US = 10 V, 内 阻 R0 = 250 Ω。 输 出 原 边 的 等 效 电 阻;(a)给 扬 声 器 的 功 率; (3) 若 不 经 过 输 出 变 压 器, 直 接 把 扬 声 器 接 到 信 号 源 上,扬 声 器 获 得 的 功 率。 21. 有 一 台 10 kVA, 10 000 / 230 V 的 单 相 变 压 器, 如 果 在 原 边 绕 组 的 两 端 加 额 定 电 压, 在 额 定 负 载 时,测 得 副 边 电 压 为 220 V。求:(1) 该 变 压 器 原、副 边 的 额 定 电 流;(2) 电 压 调 整 率。 第七章 磁路与变压器答案1.(a) 2.(b) 3.(c) 4.(b) 5.(a) 6.(b) 7.(a) 8.(c) 9.(b) 10.(b) 11.(c) 12.(b) 13.(b) 14.(c) 15.(b) 16.(a) 17.(c) 18.(b) 19.(b) 20.(1)R ′ = K 2 RL = ( P=(N1 2 ) RL = 200 Ω N274(2)US ) 2 R ′ = 98.8 mW R0 + R ′ US ) 2 RL = 12 mW R0 + RL S =1A U1 S = 43. 48 A U2× 100 % = 4 . 3 %(3)P=(1021.(1) I 1 N =3I2N =5(2) ΔU % =U2 0 ? U2 U2010 第八章 电动机1.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旋 转 方 向 决 定 于( ) 。 (a) 电 源 电 压 大 小 (b) 电 源 频 率 高 低 (c) 定 子 电 流 的 相 序 2 .三 相 鼠 笼 式 电 动 机 的 额 定 转 差 率 sN 与 电 机 极 对 数 p 的 关 系 是 ( ) 。 (a) 无 关 (b) sN ∝ p (c) sN ∝1 / p 3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转 速 n 越 高,其 转 子 电 路 的 感 应 电 动 势 E2 ( ) 。 (a) 越 大 (b) 越 小 (c) 不 变 4.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产 生 的 电 磁 转 矩 是 由 于( ) 。 (a) 定 子 磁 场 与 定 子 电 流 的 相 互 作 用 (b) 转 子 磁 场 与 转 子 电 流 的 相 互 作 用 (c) 旋 转 磁 场 与 转 子 电 流 的 相 互 作 用 5.变 极 对 数 的 多 速 电 动 机 的 结 构 属 于( )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 (a) 鼠 笼 式 (b) 绕 线 式 (c) 罩 极 ) 。 6.旋 转 磁 场 的 转 速 n1 与 极 对 数 p 和 电 源 频 率 f 的 关 系 是((a) n1 = 60f p(b) n1 = 60f 2p(c) n1 = 60p f7.三 相 绕 线 式 异 步 电 动 机 转 子 上 的 三 个 滑 环 和 三 个 电 刷 的 功 用 是 ( ) 。 (a) 连 接 三 相 电 源 给 转 子 绕 组 通 入 电 流 (b) 通 入 励 磁 电 流 (c) 连 外 接 三 相 电 阻 器, 用 来 调 节 转 子 电 路 的 电 阻 8.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转 差 率 s = 1 时,其 转 速 为 ( ) 。 (a) 额 定 转 速 (b) 同 步 转 速 (c) 零 9.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在 额 定 转 速 下 运 行 时,其 转 差 率( ) 。 (a) 小 于 0.1 (b) 接 近 1 (c) 大 于 0.1 10.额 定 电 压 为 660 /380 V 的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其 连 接 形 式 在 铬 牌 上 表 示 为 ( ) 。 (a) Υ / Δ (b) Δ / Υ (c) Δ ? Υ 11. 额 定 电 压 为 380 /220 V 的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在 接 成 Υ 形 和 接 成 Δ 形 两 种 情 况 下 运 行 时,其 额 定 电 流 IY 和 IΔ 的 关 系 是 ( ) 。(a) I Δ = 3 I Y (b) I Y = 3 I Δ (c) I Y = I Δ 12.三 相 鼠 笼 式 异 步 电 动 机 在 空 载 和 满 载 两 种 情 况 下 的 起 动 电 流 的 关 系 是( )。 (a) 满 载 起 动 电 流 较 大 (b) 空 载 起 动 电 流 较 大 (c) 两 者 相 等 13 .采 取 适 当 措 施 降 低 三 相 鼠 笼 式 电 动 机 的 起 动 电 流 是 为 了 ( )。 (a) 防 止 烧 坏 电 机 (b) 防 止 烧 断 熔 断 丝 (c) 减 小 起 动 电 流 所 引 起 的 电 网 电 压 波 动 14.三 相 绕 线 式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转 子 电 路 串 入 外 接 电 阻 后,它 特 性 将 ( )。 (a) 变 得 更 硬 (b) 变 得 较 软 (c) 保 持 不 变 15.欲 使 电 动 机 反 转,可 采 取 的 方 法 是( )。 (a) 将 电 动 机 端 线 中 任 意 两 根 对 调 后 接 电 源 (b) 将 三 相 电 源 任 意 两 相 和 电 动 机 任 意 两 端 线 同 时 调 换 后 机 (c) 将 电 动 机 的 三 根 端 线 调 换 后 接 电 源 16. Y801-2 型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额 定 数 据 如 下:UN = 380 V, IN PN = 0.75 kW,nN = 2 825 r / min,λN = 0.84,Υ 形 接 法。求:(1) 在 额 定 情 况 下 ηN 和 额 定 转 矩 TN ;(2) 若 电 源 线 电 压 为 220 V,该 电 动 机 应 采 接 法 才 能 正 常 运 转?此 时 的 额 定 线 电 流 为 多 少 ?的 机 械接 电 动= 1.9 A, 的 效 率 用 何 种17.一 台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铭 牌 数 据 如 下:Δ 形 接 法,PN = 10 kW,UN = 380 V,ηN =85 % ,λN = 0.83 ,Ist / IN = 7,Tst / TN = 1.6。试 问 此 电 动 机 用 Υ-Δ 起 动 时 的 电 动 机 能 起 动 电 流 是 多 少?当 负 载 转 矩 为 额 定 转 矩 的 40 % 和 70 % 时, 否 采 用 Υ-Δ 起 动 法 起 动。 18.一 台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铭 牌 数 据 如 下:Υ 形 接 法,PN = 2.2 kW,UN = 380 V, nN = 2 970 r / min,ηN =82 % ,λN = 0.83。试 求 此 电 动 机 的 额 定 相 电 流,线 电 流 及 额 定 转 矩,并 问 这 台 电 动 机 能 否 采 用 Υ-Δ 起 动 方 法 来 减 小 起 动 电 流? 为 什 么? 19.某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铭 牌 数 据 如 下:Δ 形 接 法,PN = 10 kW,UN = 380 V, IN = 19.9 A , nN = 1 450 r / min,λN = 0.87, f = 50 Hz。求:(1) 电 动 机 的 磁 极 对 数 及 旋 转 磁 场 转 速 n1 ;(2) 电 源 线 电 压 是 380 V 的 情 况 下,能 否 采 用 Υ-Δ 方 (3) 额 定 负 载 运 行 时 的 效 率 ηN ; (4) 已 知 Tst / TN = 1.8,直 接 起 动 时 法 起 动; 的 起 动 转 矩。 20.某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铭 牌 数 据 如 下:Δ 形 接 法,PN = 45 kW,UN = 380 V, nN = 980 r / min,ηN = 92 %,λN = 0.87 ,Ist / IN = 6.5,Tst / TN = 1.8。求:(1) 直 接 起 动 时 的 起 动 转 矩 及 起 动 电 流;(2) 采 用 Υ-Δ 方 法 起 动 时 的 起 动 转 矩 及 起 动 电 流。 21.一 台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机 械 特 性 如 图 所 示,其 额 定 工 作 点 A 的 nN = 1 430 r / min, TN = 67 N?m。 求: (1) 电 动 机 的 极 对 数; (2) 额 定 转 差 率; 参 数 为: (3) 额 定 功 率; (4) 过 载 系 数;(5) 起 动 系 数 Tst / TN;(6) 说 明 该 电 动 机 能 否 起 动 90 N?m 的 恒 定 负 载。
第八章 电动机答案1.(c) 2.(a) 3.(b) 4.(c) 5.(a) 6.(a) 7.(c) 8.(c) 9.(a) 10.(a) 11.(a) 12.(c) 13.(c) 14.(b) 15.(a) 16.(1) η N == 0. 715 3U N IN λ N P TN = 9 550 N = 2 .54 N ? m nN(2) 电 源 线 电 压 为 220 V, 应 采 用 Δ 形 接 法 才 能 正 常 运 转PNI Δl = 3I Υl =3. 3 A17.IN =Is t Υ Ts t Υ显 然,对 于 TL1 = 0.4 TN,可 以 采 用 Υ-Δ 起 动 法; 对 于 TL2 = 0.7 TN ,不 可 以 采 用 Υ-Δ 起 动 法。 18. 电 动 机 Υ 接, I l = I p = I N == 21. 53 A 3 U N λ N ηN 1 1 = Is t Δ = × 7 I N = 50. 25 A 3 3 1 1 = Ts t Δ = × 1. 6TN = 0. 53 TN 3 3PNPNηN 3 U N λ N= 4. 91 A TN = 9 550PN = 7. 07 N ? m nN因 为 电 动 机 在 额 定 运 行 时 的 定 子 绕 组 连 接 方 式 为 Υ 接,所 以 不 能 采 用 Υ-Δ 起 动 法 降 低 起 动 电 流。 10 19. (1) 已 知nN = 1 450 r / min 则 n1 = 1 500 r / minp=60 f = 2 (对) n1 PN = 0.88 3 U N IN λ N(2) 电 源 线 电 压 为 380 V 时 可 以 采 用 Υ-Δ 方 法 起 动 (3) (4)ηN =Ts t = 1.8 TN = 1. 8 × 9 550 Ts t = 1.8 TN = 1.8 × 9 550PN = 118. 6 N ? m nN20.PN = 789. 3 N ? m nN PN I s t = 6. 5 I N = 6 . 5 × = 555. 8 A 3 U N λ N ηN 1 (2) TstΥ = Tst = 263.1 N?m 3 1 IstΥ = Ist = 185.3 A 3(1)21.3 000 p=2 & 1 430 r / min p n1 ? nN = 4. 67% (2) sN = n1 nN ? TN = 10. 03 kW (3) PN = 9 550 Tm = 1.8 (4) 过载系数 λ m = TN Ts t (5) 起动系数 k = = 1. 3 TN (6) Ts t = 87 N ? m TL = 90 N ? m 显然: Ts t & TL ,不能起动 90N ? m 的恒定负载(1) n1 = 第十一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1 .在 电 动 机 的 继 电 器 接 触 器 控 制 电 路 中,零 压 保 护 的 功 能 是 ( )。 (a) 防 止 电 源 电 压 降 低 烧 坏 电 动 机 (b) 防 止 停 电 后 再 恢 复 供 电 时 电 动 机 自 行 起 动 (c) 实 现 短 路 保 护 2.在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正 反 转 控 制 电 路 中,正 转 接 触 器 与 反 转 接 触 器 间 的 互 锁 环 节 功 能 是( )。 (a) 防 止 电 动 机 同 时 正 转 和 反 转 (b) 防 止 误 操 作 时 电 源 短 路 (c) 实 现 电 动 机 过 载 保 护 3.为 使 某 工 作 台 在 固 定 的 区 间 作 往 复 运 动,并 能 防 止 其 冲 出 滑 道, 应 当 采 用( )。 (a) 时 间 控 制 (b) 速 度 控 制 和 终 端 保 护 (c) 行 程 控 制 和 终 端 保 护 4.在 继 电 器 接 触 器 控 制 电 路 中,自 锁 环 节 触 点 的 正 确 连 接 方 法 是 ( )。 (a) 接 触 器 的 动 合 辅 助 触 点 与 起 动 按 钮 并 联 (b) 接 触 器 的 动 合 辅 助 触 点 与 起 动 按 钮 串 联 (c) 接 触 器 的 动 断 辅 助 触 点 与 起 动 按 钮 并 联 5.在 机 床 电 力 拖 动 中 要 求 油 泵 电 动 机 起 动 后 主 轴 电 动 机 才 能 起 KM2 控 制 主 轴 电 动 机, 则 在 此 控 动。 若 用 接 触 器 KM1 控 制 油 泵 电 动 机, 制 电 路 中 必 须( )。 (a) 将 KM1 的 动 断 触 点 串 入 KM2 的 线 圈 电 路 中 (b) 将 KM2 的 动 合 触 点 串 入 KM1 的 线 圈 电 路 中 (c) 将 KM1 的 动 合 触 点 串 入 KM2 的 线 圈 电 路 中 6.图 示 控 制 电 路 的 作 用 是 ( )。 (a) 按 一 下 SB1 ,接 触 器 KM 通 电,并 连 续 运 行 (b) 按 住 SB1 ,KM 通 电,松 开 SB1 ,KM 断 电,只 能 点 动 (c) 按 一 下 SB2 接 触 器 KM 通 电,并 连 续 运 行。M KB S7 .图 示 的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控 制 电 路 接 通 电 源 后 的 控 制 作 用 是 ( )。 (a) 按 下 SB2,电 动 机 不 能 运 转 (b) 按 下 SB2 ,电 动 机 点 动 (c) 按 动 SB2 ,电 动 机 起 动 连 续 运 转;按 动 SB1 ,电 动 机 停 转B S12M K B SM KB S12M K8.分 (a) 按 (b) 按 (c) 按 源析 图 示 控 制 电 路,当 接 通 电 源 后 其 控 制 作 用 正 确 的 是( )。 SB2 ,接 触 器 KM 通 电 动 作;按 SB1 ,KM 断 电 恢 复 常 态 着 SB2 ,KM 通 电 动 作,松 开 SB2 ,KM 即 断 电 SB2,KM 通 电 动 作,按 SB1 ,不 能 使 KM 断 电 恢 复 常 态,除 非 切 断 电M K B S B S129.在 图 示 的 控 制 电 路 中,按 下 SB2,则( )。 (a) KM1 ,KT 和 KM2 同 时 通 电,按 下 SB1 后 经 过 一 定 时 间 KM2 断 电 (b) KM1 ,KT 和 KM2 同 时 通 电,经 过 一 定 时 间 后 KM2 断 电 (c) KM1 和 KT 线 圈 同 时 通 电,经 过 一 定 时 间 后 KM2 线 圈 通 电M K10.在 图 示 电 路 中,接 触 器 KM1 和 KM2 均 已 通 电 动 作,此 时 若 按 动 按 钮 SB3 ,则( )。 (a) 接 触 器 KM1 和 KM2 均 断 电 停 止 运 行 (b) 只 有 接 触 器 KM1 断 电 停 止 运 行 118(c) 只 有 接 触 器 KM2 断 电 停 止 运 行M KB S B S1 1 2T K M K1M K T K2 M K11.下 图 为 两 台 鼠 笼 式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同 时 起 停 和 单 独 起 停 的 单 向 运 行 控 制 电 路。 (1) 说 明 各 文 字 符 号 所 表 示 的 元 器 件 名 称;(2) 说 明 QS 在 电 路 中 的 作 用;(3)简 述 同 时 起 停 的 工 作 过 程。B S B S4B S113M K B S M K M K2 2M K121U S F Q R F1U F212B SB SA Kstpst stR FB SM K111R M F K1-1M KB S2-1stp 11 1B M AS K K 212. 图 示 为 电 动 机 M1 和 M2 的 联 锁 控 制 电 路。 试 说 明 M1 和 M2 之 间 的 联 锁 关 系,并 问 电 动 机 M1 可 否 单 独 运 行? M1 过 载 后 M2 能 否 继 续 运 行?M3M312R FM Kst222B Sstp 2M A K K2-2 2U F S Q M K R F1U F11 M 3 M2 312R F M K1B M S K211B M S K2R FM K221M K1 22M KB S R FB M S K342 13.请 分 析 图 示 电 路 的 控 制 功 能,并 说 明 电 路 的 工 作 过 程。M1 起 动 后 控 制 要 求 是: 14. 试 画 出 两 台 电 动 机 顺 序 起 停 的 控 制 电 路, M2 才 能 起 动, M2 停 车 后 M1 才 能 停 车, 用 接 触 器 KM1 控 制 M1, KM2 控 制 M2 (不 画 主 电 路 )。 第十一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答案1.(b) 2.(b) 3.(c) 4.(a) 5.(c) 6.(b) 7.(c) 8.(c) 9.(c) 10.(b)11.(1)元 器 件 名 称 SBstp-停 止 铵 钮 QS-电 源 开 关 SBst-起 动 铵 钮 FU-熔 断 器 KM-交 流 接 触 器 FR-热 继 电 器 KA-中 间 继 电 器 (2) 电 源 开 关 QS 的 作 用 为 (a) 使 电 源 与 控 制 电 路、 主 电 路 接 通 (b) 断 开 时, 使 控 制 电 路 及 主 电 路 与 电 源 脱 离(3) 同 时 起 停 工 作 过 程 起 动: 合 电 源 开 关 QS→按 SBst → KA 线 圈 通 电→ 触 点 KA1、 KA2 闭 合→KM1、KM2 线 圈 通 电→KM1-1、KM2-1 主 触 点 及 KM1-2、 KM2-2 自 锁 触 点 闭 合→M1、M2 电 动 机 同 时 起 动 运 转→松 开 SBst→ 电 动 机 连 续 工 作。 停 车:按 SBstp → KM1、KM2 线 圈 断 电 → 主 触 点 及 辅 助 触 点 断 开 → M1、M2 同 时 停 转→ 断 开 QS。 12. (1) M1 先 起 动 运 行 后 M2 才 能 起 动;M2 停 止 后 才 能 停 M1; (2) M1 能 单 独 运 行; 8 (3) M1 过 载 时 M2 不 能 继 续 运 行,与 M1 一 起 停 车。 13. 图 示 电 路 为 M1 和 M2 电 动 机 的 顺 序 起 停 电 路,起 停 的 顺 序 是 M1 起 动 后 才 能 起 动 M2 ,M2 停 止 后 才 能 停 止 M1 。 M1 可 单 独 运 行,M2 不 可 单 独 运 行。另 外 电 路 还 具 有 短 路、过 载 和 零 压 保 护。 工 作 过 程:合 电 源 开 关 QS→按 动 一 下 SB1 → KM1 线 圈 通 电 →KM1-1 主 触 点 闭 合,M1 起 动。→KM1-2 闭 合( 自 锁 ),KM1-3 闭 合( 联 锁 作 用 )→按 SB2 → KM2 线 圈 通 电→KM2-1 闭 合,M2 起 动→KM2-2 闭 合( 自 锁 ),KM2-3 闭 合 ( 使 KM1 不 能 先 断 电 )。 停 止:按 SB3 → KM2 线 圈 断 电→KM2-1 复 位,M2 停 转。→KM2 复 位 (给 KM1 断 电 打 基 础 ) → 按 SB4 → KM1 线 圈 - 2 、 KM2 -3 断 电→KM1-1 复 位 → M1 停 转。 14. 控 制 电 路 如 下:M1 起 动 后 M2 才 能 起 动 M2 停 车 后 M1 才 能 停 车 第十三章 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1.图 示 为 电 灯 EL 和 单 刀 开 关 S 在 380 / 220 V 三 相 四 线 制 供 电 系 统 ) 。 中 与 电 源 的 三 种 连 接 法,其 中 正 确 的 接 法 是 (A N EL S (a) (b) S (c) A N EL A N S EL2.图 示 为 刀 闸、 熔 断 器 与 电 源 的 三 种 连 接 方 法,其 中 正 确 的 接 法 ) 。 是 (380V 电电 380V 电电380V 电电(a)(b)(c)3.电 流 对 人 体 外 部 的 创 伤 称 为 ( )。 (a) 电 击 (b) 电 伤 (c) 烧 伤 )。 4.电 流 流 经 人 体 内 部 对 内 脏 器 官 的 伤 害 称 为 ( (a) 电 击 (b) 电 伤 (c) 烧 伤 )。 5.电 弧 对 人 体 的 烧 伤 属 于( (a) 电 击 (b) 烧 伤 (c) 电 伤 根 据 环 境 不 同, 我 国 规 定 了 相 应 的 安 全 电 压 等 级, 其 中 规 定 的 安 6. ) 。 全 电 压 之 一 是 ( (a) 40 V ( b) 36 V (c) 30 V 7.将 电 力 系 统 的 中 点 接 地 的 方 式 称 为 ( )。 (a) 工 作 接 地 (b) 保 护 接 地 (c) 保 护 接 零(中) )。 8.将 电 气 设 备 的 金 属 外 壳 接 地 的 保 护 方 式 称 为 ( (a) 工 作 接 地 (b) 保 护 接 地 (c) 保 护 接 零 (中) 9.将 电 气 设 备 的 金 属 外 壳 接 到 电 力 系 统 的 零(中) 线 上,这 种 保 护 )。 方 式 称 为 ( (a) 工 作 接 地 (b) 保 护 接 地 (c) 保 护 接 零 (中) ) 。 10.低 压 供 电 系 统 中 保 护 接 零(中) 应 用 在 ( (a) 中 点 接 地 的 三 相 四 线 制 (b) 中 点 不 接 地 的 三 相 三 线 制 (c) 三 相 四 线 制 或 三 相 三 线 制 )。 11.供 电 系 统 中 保 护 接 地 应 用 在 ( (a) 中 点 接 地 的 三 相 四 线 制 (b) 中 点 不 接 地 的 三 相 三 线 制 (c) 三 相 三 线 和 三 相 四 线 制 12.在 中 点 接 地 的 三 相 四 线 制 低 压 供 电 系 ) 措 施。 故,对 电 气 设 备 应 采 取 ( (a) 保 护 接 中( 接 零 ) 线(b) 保 护 接 地 (c) 保 护 接 13.在 中 点 不 接 地 的 三 相 三 线 制 低 压 供 电 ) 措 施 。 事 故,对 电 气 设 备 应 采 取 ( (a) 保 护 接 地 (b) 保 护 接 中(零) 线 (c) 保 护 接 电 机 M 错 14. 在 图 示 的 380 / 220 V 供 电 系 统 中, 已 知 两 接 地 电 阻 R1 和 R2 相 等,导 线 和 地 的(a) 0 V统 中,为 了 防 止 触 电 事 中 线 或 保 护 接 地 系 统 中,为 了 防 止 触 电 中 线 或 保 护 接 地 误 地 采 用 了 保 护 接 地, 电 阻 可 忽 略 不 计。当 电)。机 M 的 C 相 碰 金 属 外 壳 时,中 线 对 地 电 压 为 ( (b)110 V (c) 不 定 值A B C N M R1 R215.在 图 示 的 三 相 四 线 制 低 压 供 电 系 统 中,如 果 电 动 机 M1 采 用 保 护 接 中 线, 电 动 机 M2 采 用 保 护 接 地。 当 电 动 机 M2 的 一 相 绕 组 的 绝 缘 破 坏 导 致 外 壳 带 电,则 电 动 机 1 的 外 壳 与 地 的 电 位 ( (a) 相 等 或 不 等 (b) 不 相 等 (c) 相 等)。A B C N M1 M2大大16. 某 电 风 扇,应 用 的 是 单 相 异 步 电 动 机。欲 将 该 电 风 扇 连 接 点 接 地 的 三 相 四 线 制 交 流 电 源 上。那 么 该 电 风 扇 的 金 属 外 )连 接。 与 ( (a) 大 地 (b) 电 动 机 绕 组 的 任 一 端 (c) 电 源 中 线 17.在 同 一 个 中 点 接 地 的 三 相 四 线 制 低 压 供 电 系 统 中,为 了 触 电 事 故,电 气 设 备 的 金 属 外 壳 和 框 架( 正 常 情 况 不 带 电 ) )。 采 用 保 护 接 中 线 和 保 护 接 地 的 措 施 是 ( (a) 错 误 的 (b) 正 确 的 (c) 不 必 要 的 18 .为 了 防 止 静 电 引 起 的 事 故,一 切 能 产 生 静 电 的 设 备 (b) 接 地 和 接 中 线 (c) 接 地 ( )。 (a) 接 中 线 19.某 个 易 产 生 静 电 的 设 备,其 静 电 接 地 系 统 不 可 利 用 ( (a) 防 雷 接 地 系 统 (b) 电 气 设 备 保 护 接 地 系 统在 中 壳 应防 止 混 合均 应)。 (c) 三 相 四 线 制 的 零 线 系 统20.在 正 常 情 况 下 能 形 成 爆 炸 性 的 粉 尘 和 可 燃 气 体 的 场 所,所 有 )。 电 气 设 备 均 应 选 用 ( (a) 防 爆 型 (b) 封 闭 型 (c) 防 护 型 21.在 正 常 情 况 下 不 能 形 成,仅 在 不 正 常 情 况 下 才 形 成 爆 炸 性 混 )。 合 物 的 场 所, 电 气 设 备 应 选 用 ( (a) 防 爆 型 (b) 防 护 型 (c) 封 闭 型 第十三章 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答案1.(c) 2.(a) 3.(b) 4.(a) 5.(c) 6.(b) 7.(a) 8.(b) 9.(c) 10.(a) 11.(b) 12.(a) 13.(a) 14.(b) 15.(b) 16.(c) 17.(c) 18.(c) 19.(c) 20.(a) 21.(a) 第 15 章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1 . N 型 半 导 体 的 多 数 载 流 子 是 电 子,因 此 它 应 ( ) 。(a) 带 负 电(b) 带 正 电(c) 不 带 电) 。 2.当 温 度 升 高 时,半 导 体 的 导 电 能 力 将( (a) 增 强 (b) 减 弱 (c) 不 变 3.在 PN 结 中 形 成 空 间 电 荷 区 的 正、负 离 子 都 带 电, ) 。 所 以 空 间 电 荷 区 的 电 阻 率( (a) 很 高 (b) 很 低(c)等 于 N 型 或 P 型 半 导 体 的 电 阻 率 (a) ) 。 4.半 导 体 二 极 管 的 主 要 特 点 是 具 有( 电 流 放 大 作 用(b) 单 向 导 电 性 (c) 电 压 放 大 作 用) 。 5.理 想 二 极 管 的 正 向 电 阻 为( (a) 零 (b) 无 穷 大 (c) 约 几 千 欧 6.二 极 管 接 在 电 路 中, 若 测 得 a、b 两 端 电 位 如 图 所示,则 二 极 管 工 作 状 态 为( (a) 导 通 (b) 截 止) 。 (c) 击 穿b ?6.3V?7V7. 如 果 把 一 个 小 功 率 二 极 管 直 接 同 一 个 电 源 电 压 为1.5V、内 阻 为 零 的 电 池 实 行 正 向 连 接,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 则 后 果 是 该 管( (a) 击 穿 (b) 电 流 为 零 (c) 电 流 正 常 (d) 电 流 过 大 使 管 子 烧 坏+ 1.5V -aDD8. US =5 V , 则 电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二 极 管 D 为 理 想 元 件, 压 uO=() 。 (b) US / 2 (c) 零(a)Us1 D + + RLuO-US9018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所 有 二 极 管 均 为 理 想 元 件,则 D 1 、D 2 、D 3 的 工 作 状 态 为( (a) D 1 导 通,D 2 、D 3 截 止 (b) D 1 、D 2 截 止 , D3 导 通 (c) D 1 、D 3 截 止, D 2 导 通 (d) D 1 、D 2 、D 3 均 截 止) 。+ 12V D1 0V D3 D2 +6V R +3V10019 电 路 如 图 所 示,二 极 管 D 1 、D 2 为 理 想 元 件,判 断D 1 、D 2 的 工 作 状 态 为( (a) (b) (c) (d)) 。D 1 导 通 ,D 2 截 止 D 1 导 通,D 2 导 通 D 1 截 止 ,D 2 导 通 D 1 截 止 ,D 2 截 止2 D1D2R- 15V + - 12V +11023 型 号 为 2CP10 的 正 向 硅 二 极 管 导 通 后 的 正 向 压 降 约 为((a)1V) 。 (b) 0.2 V(c) 0.6 V ) 。12031 电 路 如 图 所 示,二 极 管 为 同 一 型 号 的 理 想 元 件, 电 阻 R = 4 kΩ , 电 位 uA=1V, uB =3V, 则 电 位 uF 等 于 ((a)1V(b)3VR(c)+12V12 VDuA uBDuF13033 电 路 如2图 所 示,二 极管 为 理 想 元 件,ui=6sin ω t V,U=3V,当 ω t = π 瞬 间, 输 出 电 压 uO 等 于( (a) 0V (b)D) 。6V(c)3V++ui-R+uO-U-3 14035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D 为 理 想 出 电 压 的 最 大 值 uOM = (二 极 管, ui= 6sin ω t V, 则 输) 。 (c) 3 V(a)6VD(b)3V++ui+ -R U3VuO-15039 电 路 如 图 1 所 示, 已 知 U = 6V,u =18sin ω tV, 波 形 如 图 2, 二 极 管 正 向 导 通 时 的 压 降 可 忽 略 不 计, 则 二 极 管 两 端 电 压 uD 的 波 形 为 图 3 中() 。4 u /V18-u+ +RU+ωt0-UU-DuD图2uD /V图112(a )ωt0uD /V ωt(b )0 ? 12uD /V ωt(c )0 ? 12图316040 电 路 如 图 1 所 示 , 二 极 管 D 为 理 想 元 件 , U = 3V ,ui=6sin ω tV , 则 输 出 电 压 uO 的 波 形 为 图 2 中5 () 。R+ +Dui-+uO U-图1-6 3uO /V6 3 0uO /V( a)ωt?3 ?6 9 6 3(b)0 ?3 ?6ωtuO /V uO /V6 3 0( c)ωt(d)0ωt图217047 电 路 如 图 1 所 示, 二 极 管 D 为 理 想 元 件, 当 输 入 电 压 ui 为 矩 形 脉 冲 信 号 如 图 2 所 示 , 且 RC&&Tp 时 , 输出 电 压 uO 的 波 形 为 图 3 中 ()。18050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D 1 , D2 均 为 硅 管 (正 向 压 降 0.7V), D 为 锗 管 (正 向 压 降 0.3V), U=6V , 忽 略 二 极 管 的 反 向电 流 , 则 流 过 D1、D2 的 电 流 分 别 为() 。(c) 2mA,0(a)2mA,2mA(b)0 ,2mA6 D+D1D2U-R12. 5kΩR22. 5kΩ19054 电 路 如 图 所 示,D1, D2 均 为 理 想 二 极 管, 当 输 入 信号 ui = 6 sinωtV 时,输 出 电 压 uO 的 最 大 值 为 ()。 (b) +4V(a) (c)++1V +6V10kΩ+D1 D2ui-+4V 1V+ -uO--20057 电 路 如 图 所 示,D 为 硅 二 极 管, 根 据 所 给 出 的 电 路 参 数 判 断 该 管 为 ( )。 (a) 正 偏 (b) 反 偏 (c) 零 偏+12V15k Ω20kΩD15kΩ10kΩ21060 稳 压 管 反 向 击 穿 后, 其 后 果 为 ( (a) 永 久 性 损 坏) 。7 (b)只 要 流 过 稳 压 管 电 流 不 超 过 规 定 值 允 许 范 围, 管 子 无 损(c) 由 于 击 穿 而 导 致 性 能 下 降 22061 温 度 稳 定 性 最 好 的 稳 压 管 是 ( (a) 稳 定 电 压 UZ = 6 V 的 管 子 (b) 稳 定 电 压 UZ & 6 V 的 管 子 (c) 稳 定 电 压 UZ & 6 V 的 管 子 23064 稳 压 管 的 动 态 电 阻 rZ 是 指 () 。) 。量(a) 稳 定 电 压 U Z 与 相 应 电 流 IZ 之 比 (b) 稳 压 管 端 电 压 变 化 量 Δ UZ 与 相 应 电 流 变 化 Δ IZ 的 比 值 (c) 稳 压 管 正 向 压 降 与 相 应 正 向 电 流 的 比 值 24065 动 态 电 阻 rZ 是 表 示 稳 压 管 的 一 个 重 要 参 数, 的 大 小 对 稳 压 性 能 的 影 响 是 ( ) 。 (b) rZ 小 则 稳 压 性 能 (a) rZ 小 则 稳 压 性 能 差 (c) rZ 的 大 小 不 影 响 稳 压 性 能 25067 电 路 如 图 所 示,稳 压 管 的 稳 定 电 压 UZ =10V,稳 管 的 最 大 稳 定 电 流 IZMAX = 20 mA , 输 入 直 流 电 压 =20V, 限 流 电 阻 R 最 小 应 选 ( ) 。 (a) 0.1kΩ (b) 0.5kΩ (c) 0.15kΩ它 好 压UIR++DZuI-UO-26068 电 路 如 图 所 示,直 流 电 压 UI =10 V,稳 压 管 的 稳 定电 压 UZ = 6 V, 则 限 流 电 阻 R 上 的 压 降 UR 为() 。(a)10V(b)6V(c)4V(d)-4V8 R+ +UR-+uI-DZUO-27070 图 1 所 示 电 路 中, 二 极 管 D 为 理 想 元 件,设 ui =10sinωtV, 稳 压 管 DZ 的 稳 定 电 压 为 5V, 正 向 压 降 不计, 则 输 出 电 压 uO 的 波 形 为 图 2 中(D R) 。uO / V5++ui图1DZuO-( a)ωt0uO / V5ωt(b)0uO / V10( c)ωt0图228071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稳 压 管 DZ 正 向 压 降 视 为 零, 它 的 稳 定 电 压 为 7V,则 回 路 中 的 电 流 等 于 ( ) 。 (a) 0 (b) 10mA (c) 25mA (d) 5.75mA9 R400Ω 3V DZ +29073 电 路 如 图 所 示,设 DZ1 的 稳 定 电 压 为 6 V,DZ2 的 稳 定 电 压 为 12 V, 设 稳 压 管 的 正 向 压 降 为 0.7 V,则 输 出电 压 UO 等 于 ((a)+ -30076 普 通 双 极 型 晶 体 管 是 由( ) 。 (a)一 个 PN 结 组 成 (b)二 个 PN 结 组 成 (c) 三 个 PN 结 组 成 31079 测 得 电 路 中 工 作 在 放 大 区 的 某 晶 体 管 三 个 极 的 电 位 分 别 为 0V、?0.7V 和 ?4.7V, 则 该 管 为 ( ) 。 (a) NPN 型 锗 管 (b) PNP 型 锗 管 (c) NPN 型 硅 管 (d) PNP 型 硅 管 32080 已 知 放 大 电 路 中 某 晶 体 管 三 个 极 的 电 位 分 别为 VE = ?1.7V,VB= ?1.4V ,VC = 5V, 则 该 管 类 型 为 ((a) NPN 型 锗 管 (b) PNP 型 锗 管 (c) NPN 型 硅 管 (d) PNP 型 硅 管 33083 图 示 的 三 极 管 接 在 放 大 电 路 中,该 管 工 作 正 常, 测 得 UBE = ?0.3V ,则 此 管 的 类 型 为 ( ) 。 (a) PNP 型 锗 管 (b) NPN 型 锗 管 (c) PNP 型 硅 管 (d) NPN 型 硅 管-) 。6.7V (c) 30V (d) 12.7V18V 2kΩ(b)30VD Z1 D Z2+UO-) 。10 CBE34084 晶 体 管 的 主 要 特 点 是 具 有( ) 。 (a) 单 向 导 电 性 (b) 电 流 放 大 作 用 (c) 稳 压 作 用 35086 如 果 改 变 晶 体 管 基 极 电 压 的 极 性, 使 发 射 结 由正 偏 导 通 改为 反 偏, 则 集 电 极 电 流( ) 。 (a) 反 向 (b) 近 似 等 于 零 (c) 不 变 (d) 增 大 36088 晶 体 管 处 于 截 止 状 态 时, 集 电 结 和 发 射 结 的 偏 置 情 况 为( ) 。 (a) 发 射 结 反 偏,集 电 结 正 偏 (b) 发 射 结、 集 电 结 均 反 偏(c) 发 射 结、集 电 结 均 正 偏 (d) 发 射 结 正 偏, 集 电 结反 偏37090 已 知 某 晶 体 管 处 于 放 大 状 态, 测 得 其 三 个 极 的 电 位 分 别 为 6V 、 9V 和 6.3V , 则 6V 所 对 应 的 电 极 为 ( ) 。 (a) 发 射 极 (b) 集 电 极 (c) 基 极 38091 晶 体 管 的 穿 透 电 流 ICEO 是 表 明( (a) 该 (b) 该 (c) 该 39093 (a)管 管 管 表 温 允 放 明 度 许 大 晶 稳 通 能 体 定 过 力 管 性 最 的 质 好 大 参 量) 。坏 的 参 数 电 流 的 极 限 参 数 数 优 劣 的 主 要 参 数 是() 。β 、 ICBO( ICEO )(b)ICM 、PCM(c)U(BR)CEO ,ICM40095 某 晶 体 管 的 集 电 极 的 最 大 允 许 耗 散 功 率 PCM = 500 mW, 集 电 极 最 大 允 许 电 流 ICM = 500 mA, 在 实 际 应 用 线 路 中 测 得 它 的 集 电 极 电 流 IC =100 mA, UCE = 6 V, 其后果 为 ( ) 。(a) 该 管 应 过 热 而 损 坏 (b) 该 管 可 长 期 安 全 工 作11 (c) 该 管 可 安 全 工 作、但 β 将 下 降 41100 已 知 某 晶 体 管 的 ICEO 为 200 μA , 当 基 极 电 流 为 20 μA 时, 集 电 极 电 流 为 1mA ,则 该 管 的 ICBO 约 等 于 ( ) 。 (a) 8 mA (b) 10 mA (c) 5 μA (d) 20 μA 42102 单 管 放 大 电 路 的 静 态 基 极 电 流 IB 适 当 增 加 时,晶 体 管 的 输 入 电 阻 rbe 将() 。(a) 减 小 (b) 增 加 (c) 不 变 43104 在 计 算 低 频 小 功 率 晶 体 管 输 入 电 阻 rbe 时, 有 三位 同 学 用 了 三 种 方 法,而 且 计 算 结 果 差 别 很 大,请 指 出 正 确 的 表 达 式 是 () 。ΔU CE ΔIB(c) rbe = 300Ω+(a)rbe =U BE IB(b) rbe =26mV IB mA44106 所 谓 晶 体 管 输 出 特 性 曲 线 中 的 线 性 区 域 是 指 ( ) 。(a) 放 大 区 (b) 饱 和 区 (c) 截 止 区45108如 果 接 在 电 路 中 某 晶 体 管 的 基 极 与 发 射 极 短路, 则( ) 。 (a) 管 子 深 度 饱 和 (b)管 子 截 止(c)管 子 工 作 在 放 大 状 态 46111 图 中 已 标 出 各 硅 晶 体 管 电 极 的 电 位, 判 断 处 于 截 止 状 态 的 晶 体 管 是(1V 5. 3V ?2.3V 3V) 。0. 5V 0. 7V 10V 4V6V?3V0V9. 7V( a)( b)( c)(d)47113 测 得 某 一 PNP 硅 管 三 个 极 的 电 位 是:VB = ?3.2V,VE = ?2.5V,VC = ?7V, 则 该 管 工 作 在() 。(a) 线 性 放 大 状 态(b) 饱 和 工 作 状 态(c) 截 止 工 作 状 态 ) 。 48116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晶 体 管 处 于( (a) 饱 和 状 态 (b) 放 大 状 态 (c) 截 止 状 态12 +12V RC TRE49118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静 态 时 晶 体 管 处 于( (a) 饱 和 状 态 (b) 放 大 状 态 (c) 截 止 状 态+12V RC) 。+T RB50123 某 场 效 应 管 的 漏 极 特 性 曲 线 如 图 所 示, 则 该 场效 应 管 为 ( ) 。 (a) P 沟 道 耗 尽 型 MOS 管 (b) (c) P 沟 道 增 强 型 MOS 管 (d)N 沟 道 增 强 型 MOS 管 N 沟 道 耗 尽 型 MOS 管ID (mA )4 3U GS = 6V5V 2 4V 1 3V 2 4 6 8 10 U (V )DS51124 图 示 为 场 效 应 管 的 转 移 特 性 和 漏 极 特 性 曲 线 ,由 此 可 判 断 该 场 效 应 管 为 ( (a) 绝 缘 栅 N 沟 道 耗 尽 型13) 。 (b) 绝 缘 栅 P 沟 道 耗 尽 型 (c) 绝 缘 栅 N 沟 道 增 强 型ID ID5V 4VU GS = O U th O3VU DSU DS52130 某 场 效 应 管 的 转 移 特 性 如 图 所 示 , 则 此 场 效 应管 为 ( ) 。 (a) 绝 缘 栅 N 沟 道 耗 尽 型 (b) 绝 缘 栅 P 沟 道 耗 尽 型 (c) 绝 缘 栅 N 沟 道 增 强 型ID /mA U DS = 常 数IDSS U GS /V O54135 某 绝 缘 栅 场 效 应 管 的 符 号 如 图 所 示, 则 该 绝 缘栅 场 效 应 管 应 为 ( ) 。 (a) N 沟 道 增 强 型(b) N 沟 道 耗 尽 型(c) P 沟 道 耗 尽 型D G S551071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设 二 极 管 D 1 ,D 2 为 理 想 元 件, 试 计 算 电 路 中 电 流 I1 , I2 的 值。14 3k Ω + 12V -D1I1D2 3V +I2561072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试 分 析 当 uI = 3 V 时, 哪 些 二 极 管 导 通? 当 uI = 0 V 时,哪 些 二 极 管 导 通? ( 写 出 分 析 过程 并 设 二 极 管 正 向 压 降 为 0. 7 V) 。D1 a D2+ 3kΩDuI-3+ 5V D4571073 电 路 如 图 1 所 示,设 输 入 信 号uI1 , uI2 的 波 形 如 图2 所 示, 若 忽 略 二 极 管 的 正 向 压 降, 试 画 出 输 出 电 压 uO 的 波 形, 并 说 明 t1,t2 时 间 内 二 极 管 D1, D2 的 工 作状 态。uI1/ VD1 2 + RLu I1 uI2D20-2 2t1t2tuO-uI2/ V图10-2 图2581074 电 路 如 图 1 所t示, 设 D 1 ,D 2 均 为 理 想 元 件, 已 知 输 入 电 压 ui=150sin ωt V 如 图 2 所 示, 试 画 出 电 压 uO 的 波 形。15 D1+D2+ 150ui /VuI-40kΩ+ -40kΩ20V + 100V 图1uO0图2ωt16 第 15 章 半导体器件答案1. c 2. a 3. a 4. b 5. a 6. a 7. d 8. 8a 9. 9a 10.a 11.c 12.a 13.b 14.b 15.c 16.b 17.c 18.b 19.c 20.b 21.b 22.a 23.b 24.b 25.b 26.c 27.b 28.a 29.b 30.b 31.d 32.a 33.a 34.b 35.b 36.b 37.a 38.a 39.a 40.a 41.c 42.a 43.c (12 + 3) mA=5 mA 3 56. 当 uI = 3 V 时, 二 极 管 D 2 ,D 3 ,D 4 外 加 正 向 电 压 而 导 通,a 点 电 位 2.1 V, 当 uI = 0 V 时, 二 极 管 D 1 导 通, 二 极 管 D 1 外 加 反 向 电 压 而 截 止。 a 点 电 位 为 0.7V, 不 足 以 使 二 极 管 D 2 , D 3 和 D 4 导 通 故 而 截 止。得44.a 45.b 46.d 47.a 48.a 49.c 50.b 51.c 52.a 53.c 55.由 D 1 导 通 , D 2 截 止I2 =0, I1 =57.uO /V0-2t1 t2tt1 : D 1 导 58. ui /V150 100 60通, D 2 截 止t2 : D 2 导 通, D 1 截 止0ωtui /V100 600ωt 第 16 章 基本放大电路1.如 图 示 放 大 电 路 中 接 线 有 错 误 的 元 件 是( ) 。( a) RL( b) RB(c) C1-U CC(d) C2RB+ +RC+ + TC1-C2 RLui-uo-2. 下 列 各 电 路 中 能 实 现 交 流 电 压 放 大 的 是 图 (+12V +12V) 。+ + + + + ++ +ui-uo+ -ui(b)uo+ -(a)+12V+12V+ + + + + ++ +ui-uo+ -ui+ (d)uo-(c)3.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设 晶 体 管 工 作 在 放 大 状 态, 欲 使 静 态 电 流 IC 减 小, 则 应( 〕 。 (a) 保 持 UCC,RB 一 定, 减 小 RC (b) 保 持 UCC,RC 一 定, 增 大 RB (c) 保 持 RB,RC 一 定, 增 大 UCC17 RBRC+U CC+C2+ +C1+ui-uo-4.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已 知 R 1 = 5 k Ω ,R 2= 1 5 k Ω ,R 3 = 1 0 k Ω , RC=2kΩ, RE= 2kΩ, 当 电 阻 R2 不 慎 被 短 路 后 , (如 图 ),该 电 路中的晶体管处于〔 〕 。(a)截止状态(b)放大状态+U CC +12 V RC(c)饱和状态R1 R2TR3 RE5.对 放 大 电 路 进 行 静 态 分 析 的 主 要 任 务 是 ( (a) 确 定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 。(b) 确 定 静 态 工 作 点 Q ( c ) 确 定 输 入 电 阻 ri , 输 出 电 阻 ro6 .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其 中 的 晶 体 管 工 作 在()。 放大区(a)(b) 饱 和 区4kΩ C2 ++12V(c)截止区500kΩ+ + ui -β =50RL+C1uo-18 7.某 固 定 偏 置 单 管 放 大 电 路 的 静 态 工 作 点 Q 如 图 所 示 , 欲使工作点移至Q' 需 使 ()。(a) 偏 置 电 阻 RB 增 大 。 (b) 集 电 极 电 阻 RC 减 小 (c) 偏 置 电 阻 RB 减 小IC mAQ′IB = 40μAQOU CE (V )8.固 定 偏 置 单 管 交 流 放 大 电 路 的 静 态 工 作 点 Q 如 下 图 所 )。 示 ,当 温 度 升 高 时 工 作 点 Q 将 ( (a) 不 改 变 (b) 向 Q'移 动 (c)向 Q''移 动I C(mA)Q' Q Q ''I B = 40μA U CE /VO9.单 管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其 交 直 流 负 载 的 正 确 画 法 是 图 2 中的( )。19 (a )iC /mAQ直流负载 线 交流负载 线O+U CC RB RC+ C2(b )U CE /Vi C /mA交 流负载 线 直 流负载 线Q+ + C1 ui -+O(c )U CE /VRLuo-i C /mA交 流负载 线 直流负载 线QO图 1 图 2U CE /V10.微 变 等 效 电 路 法 适 用 于 ()。(a) 放 大 电 路 的 动 态 分 析 (b) 放 大 电 路 的 静 态 分 析 (c) 放 大 电 路 的 静 态 和 动 态 分 析11.如 图 所 示 的 放 大 电 路 ( )。(a 能 稳 定 静 态 工 作 点 (b) 不能稳定静态工作点 (c)不 仅 能 稳 定 静 态 工 作 点 且 效 果 比 接 有 射 极 电 阻 时 更 好 。RB1C1 +RCU CC+C2+uo+ui -RB2-12.如 图 所 示 的 放 大 电 路 (。 )(a) 不 能 稳 定 静 态 工 作 点 。 ( b ) 能 稳 定 静 态 工 作 点 ,但 比 无 二 极 管 D 的 电 路 效 果 要 差 。 (c) 能 稳 定 静 态 工 作 点 且 效 果 比 无 二 极 管 D 的 电 路 更 好20 U CC+ + +ui+ Duo--13.分 压 式 偏 置 单 管 放 大 电 路 的 发 射 极 旁 路 电 容 C E 因 损 坏 而 断 开 , 则 该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将 ( )。 减小 (c) 不变 14.两 级 共 射 阻 容 耦 合 放 大 电 路 , 若 将 第 二 级 换 成 射 极 输 出器,则第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将( )。(a) 增 大 (b)(a) 提 高( ) 。(b) 降 低(c) 不 变15 .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其 输 入 电 阻 ri 的 正 确 表 达 式 是(a) (c)R S +[(rbe+(1+β )RE)]//RB (b) RB//[rbe+(1+β )RE] (d)( R S //RB)//[rbe+(1+β )(RE//RL)] RB//[(rbe+(1+β )(RE//RL)]U CC+ +C1RBB+C2R SuS-uiRE+RL uo-16. 就 放 大 作 用 而 言 ,射 极 输 出 器 是 一 种()。(a) 有 电 流 放 大 作 用 而 无 电 压 放 大 作 用 的 电 路 (b) 有 电 压 放 大 作 用 而 无 电 流 放 大 作 用 的 电 路 (c) 电 压 和 电 流 放 大 作 用 均 没 有 的 电 路17.射 极 输 出 器 的 输 入 输 出 公 共 端 是 ( )。 )。(a) (a) (c)集电极 (b) 发射极 (c) 基极 18.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电 阻 R E 引 入 的 反 馈 为 ( 串联电压负反馈 并联电压负反馈(b) (d)21串联电流负反馈 串联电压正反馈 U CC C1+ +C2 RE+ui+ uo --19 .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R F 支 路 引 入 的 反 馈 为 ( )。(a) (c)串联电压负反馈 并联电压负反馈RC U CC(b) (d)串联电流负反馈 正反馈RF C1 ++C2+RS+ uS -uO-20.两 级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第 二 级 与 第 一 级 之 间 的 R F 支 路引入的反馈为( )。(a) (c)串联电压负反馈 并联电压负反馈RC1 + T1(b) (d)RC2 R ' B1 T2 RE2 R ' B2串联电流负反馈 并联电流负反馈U CC+RB1+ui-uo CE-RB2RE1RF22 21.对 两 极 共 射 阻 容 耦 合 交 流 放 大 器 , 希 望 稳 定 其 输 出 信 号电压,并提高其输入电阻,要求从第二级至第一级引入 的反馈为( )。(a) 串 联 电 压 负 反 馈 (c) 并 联 电 压 负 反 馈(b) 串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d) 并 联 电 流 负 反 馈22.在 串 联 电 压 负 反 馈 放 大 电 路 中 , 若 将 反 馈 深 度 增 加 , 则 该电路的输出电阻将( )。(a) 减 小(b) 增 加(c) 不 变23.欲 使 放 大 电 路 的 输 入 电 阻 增 加 , 输 出 电 阻 减 小 , 应 引 入( )。(a) 串 联 电 压 负 反 馈 (c) 并 联 电 压 负 反 馈(b) 串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d) 并 联 电 流 负 反 馈)。24.某 交 流 放 大 电 路 引 入 电 压 负 反 馈 后 ((a) 降 低 了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 改 善 了 波 形 失 真 (b) 提 高 了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 改 善 了 波 形 失 真 (c) 降 低 了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 波 形 失 真 未 改 善25.两 级 阻 容 耦 合 放 大 电 路 中 , 第 一 级 的 输 出 电 阻 是 第 二 级的( )。 (c) 负 载 电 阻 26.将 单 管 放 大 电 路 的 静 态 基 极 电 流 I B 适 当 调 大 , 将 集 电 极 电 阻 RC 的 阻 值 适 当 调 小 , 则 该 放 大 电 路 的 通 频 带 将 ( )。(a) 输 入 电 阻(b) 信 号 源 内 阻(a) 变 得 更 宽 (b) 变 得 更 窄(c) 无 任 何 变 化 27.阻 容 耦 合 放 大 电 路 在 高 频 段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下 降 的 原 因 是( )。(a) 耦 合 电 容 的 影 响 (b) (b) 晶 体 管 的 结 电 容 和 导 线 的 分 布 电 容 的 存 在 以 及电流放大系数β的下降 (c) 发 射 极 旁 路 电 容 的 影 响 30.为 了 放 大 变 化 缓 慢 的 信 号 或 直 流 信 号 , 多 极 放 大 器 级 与级之间必须采用( )。(a)阻 容 耦 合 (b) 变压器耦合 (c) 直接耦合 31.在 多 级 直 接 耦 合 放 大 电 路 中 , 导 致 零 点 漂 移 最 为 严 重 的是( )。(c) 末 级 漂 移 32 . 在 直 接 耦 合 放 大 电 路 中 , 采 用 差 动 式 电 路 结 构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 )。23(a) 第 一 级 的 漂 移 (b) 中 间 级 漂 移 (a) (c)提 高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b) 抑 制 零 点 漂 移 提高带负载能力 33. 双 端 输 出 电 路 对 称 的 差 动 放 大 电 路 , 对 共 模 输 入 信 号 的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 )。 零 ( b) 无 穷 大 ( c )一 个 管 子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34.功 率 放 大 电 路 通 常 工 作 在 ( )。(a)(a) 大 信 号 状 态(b) 小 信 号 状 态(c) 脉 冲 信 号 状 态35.场 效 应 管 放 大 电 路 如 下 图 所 示 , 静 态 时 该 电 路 的 栅 极 电 位 UG等 于 ( )。(a)零(b)I D RG+UDD(c)? I D RSRD C1C2+uo+uiRGRS +-CS-36. 固 定 偏 置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已 知 U CC = 20 V ,U 欲满足 晶 体 管 的 电 流 放 大 系 数 β =100, 的要求,试求电阻BE= 0.7 V , = 4VIC = 2 mAU CE ,R B , RC 的 阻 值 。+U CC RB+ TRC + C2++ -uiC1-uo37 .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已 知 晶 体 管 的 β =100 , R C = 2.4 k Ω , R E = 1. 5 k Ω ,U CC = 12 V , 忽 略U BE 。 若 要 使U CE 的静 态 值 达 到 4.2 V , 估 算 R B 1 , R B 2 的 阻 值。24 +U CC RCRB1 + ui -38.电 路 已 知U CC = 20 0 μA 放 大 系+ C2 + + RE CEuoC1 + RB2-如 图 1 所 示, 晶 体 管 T 的 输 出 特 性 如 图 2 所 示, 5 k Ω , 晶 体 管 工 作 在 Q 点 时 的 IB = 20 V, RC = 0. , 要 求:(1) 试 计 算 偏 置 电 阻 RB , 此 时 的 电 流 ( 设 数 β , 晶 体 管 的 集 射 极 电 压 降 U CE 。 U BE = 0.6 V ) ;(2) 若 电 路 中 其 他 参 数 不 变, 仅 仅 改 变 偏 置 电 阻 RB , 试 将 集 电 极 电 流 I C 和 集 射 极 电 压 降U CE 的 关 系 曲 线 画 在 输 出 特 性 上。+U CC RC RB40 30 20 + U CE 10IC mA400μA 300μA Q 200μA100 μAIBB图1I CC TE -IB = 50μA05 10 15 图2 20U CE (V)(1) 画 出 电 路 的 直 流 通 39.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要 求: 道, 交 流 通 道 以 及 微 变 等 效 电 路 图; (2) 电 容 C1 , C2 , CE 在 电 路 中 起 什 么 作 用?(3) 电 阻 RE1 与 RE2 在 电 路 中 的 作 用 有 何 异 同 点?25 +U CCRB1C1RC+ C2 +++uiRB2RE1 uo RE2+ CE--40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晶 体 管 的 电 流 放 大 系 数 β = 50,U BE = 0.6 V , RB1 =110 k Ω, RB2 = 10 k Ω , RC = 6 kΩ,RE = 400 Ω,RL = 6 kΩ, 要 求:(1) 计 算 静 态 工 作 点;(2) 压 放 大 倍 数。 画 出 微 变 等 效 电 路;(3) 计 算 电+12V RC RB1 B C E RB2 RE+ C2 +RL uo+ + C1ui--Ω, 41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已 知 晶 体 管 的 β =60 , r be = 1 k U BE =0.7 V, 试 求:(1) 静 态 工 作 点 IB,IC,UCE;(2) 电 压 放 大倍 数;(3) 若 输 入 电 压 的 有 效 值 为 多 少?ui = 10 2 sin ωtm V ,则 输 出 电 压 uo26 RB1C1++3kΩ 270kΩ + C2 3DG 6RC+12V+ui-uo-T2 的β = 50,r 42. 电 路 如 图 1, 图 2 所 示, 已 知 T1, be = 1 k Ω , 要 求: (1) 画 出 两 个 电 路 的 微 变 等 效 电 路 ;(2) 计 算 两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和 输 入 电 阻, 输 出 电 阻;(3) 根 据以 上 计 算 结 果, 试 简 要 说 明 两 放 大 电 路 的 特 点 和 应 用 场 合。RB1 20kΩ ++3kΩRC+12V+ +RB 150kΩ+12V+T1+ +T2+ +3kΩui-10kΩRB2RE2kΩuo-ui-REuo-图1图2r 431113 电 路 如 图 1 所 示, 已 知 晶 体 管β = 100, be = 1 k Ω , 要求: (1)计 算 电 路 的 静 态 值 IB, IC, UCE; (2) 如 果 输 入 正 弦 信 号 的 有 效 值U i = 15 mV , 波 形 如 图 2 所 示, 试 定 性 画 出 输 出 电 压 波 形; (3) 若 想 改 善 上 述 电 路 输 出 电 压 波 形 失 真 情 况,应 调 整 电 路 中 哪 一 元 件 的 参 数,如 何 调 整?27 RBRC 1kΩ+15V100kΩ +++ +uo15 2ui /mVui- 图1Oωt- 图2U CE = 5. 5 V。Au S =rbe = 1 kΩ, 静 态 时 441121 图 示 电 路 中, 设 晶 体 管 的β=100, 试 求 : (1) 输 入 电 阻 ri ; (2) 若 RS = 3 k Ω ,UO =? r (3) o =? ES若 RS = 30 k Ω , Au s = ?r o = ? (4)将上 述 (1)、 (2)、 (3) 的 结 果 对 比, 说 明 射 极 输 出 器 有 什 么 特 点?RB 120kΩ + + C1 RE 3.6 kΩ+20V+ C2RS uS+ ui --+RL uo 3.6 kΩ -451129 电 路 如 下 图 所 示,试 问 a 端 应 接 在 T1 管 的 基 极 还是 发 射 极 才 能 组 成 负 反 馈? 属 何 种 类 型 负 反 馈? 对放 大 电 路 的 ri 和 r o 有 何 影 响?28 RB1RC1?+RB3?+U CC RC2++ +C1 RB2T1C2 RB4T2C3 +uiRE1RE ′2uo R & E2+-CE-aRfCf461134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哪 些 是交 流 反 馈 电 路( 含 本 级 和 级 与 级 之间) , 并 判 断 反 馈 极 性 ( 正, 负 反 馈) 和 类 型。+U CC R2 R1 T2R4+ +C1T1?R3+C2ui-R5+uo-471145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若 引 入 级 间 负 反 馈 , 试 分 析 图中 M, N, P 三 点 中 哪 两 点 应 连 接 在 一 起, 并 判 断 所 引 入 的 反 馈 极 性( 正, 负 反 馈)和类 型 。29 +U CC T3 T2+T1 P+ +uoRs+ -MN-us481154 两 级 阻 容 耦 合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晶 体 管 的β均 为 50,U BE 都 等 于 0.6 V ,要 求:(1)用 估 算 法 计 算 第 二 级 的 静 态 工 作 点; (2) 画 出 该 两 级放 大 电 路 的 微 变 等 效 电 路; (3) 写 出 整 个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 ,输 入 电 阻 ri 和 输 出 电 阻 r o 的 表 达 式。R1 45 k Ω T1 RC 3kΩ 12 V C3RB1 C1 ++T2 RE2 RL 2kΩ 0.5 k Ω++ + C2ui RE1uo-R2 RE ′2 15 k Ω 1.9 k Ω+ CE-30 第 16 章 基本放大电路答案1b 2b 19c 20a 3b 21aC C36由?4c 5b 6b 7c 8b 9a 10a 11b 12c 13b 14a 15d 16a 17a 22a 23a 24a 25b 26a 27b 30c 31a 32b 33a 34a 35c18aU1UU=?UU CE = U CC ? IC R C U ? U CE 20 ? 4 R C = CC = k Ω=8 k Ω 得 IC 2 12 ? 4.2 U ? U CE IC = CC mA = 2 mA = 37 3.9 RC + R E 2 I IB = C = mA = 0.02 mA β 100 2 mA 取 R B 2 中 的 电 流 I2 = 10 IB = 0. U CC 12 R B1 + R B 2 = = k Ω = 60 k Ω 0.2 I2 RB 由 U CC = 0.6 + R E IC RB + RB R B 2 = (0.6 + 1. 5 × 2)× 60 /12 k Ω = 18 k Ω 得 ? 18) k Ω = 42 k Ω 故 R B1 = (60? 6 38(1) 由 U CC = IB R B + 0. U CC ? 0.6 20 ? 0.6 = k Ω = 97 k Ω 得 RB = IB 0.2 ΔIC = 100 依 输 出 特 性 曲 线:β = β = ΔIB 5 = 10 V 所 以 U CE = U CC ? IC R C = 20 ? β IB × 0. (2) 因 其 他 参 数 均 不 变, 当 R B 改 变 时,IB 改 变2 2I βC=100(20 ? 0.7) k Ω = 965 k Ω 2载 线 上 下 移 动。R=E BC CE BBB I故 Q 沿着 直 流 负 IC mA N40 30 20 10400μAQ′Q300μA 200 μAQ ′′ M20100μAIB = 50μA U CE /Vi bRB10510RC15+U CCic β ibrbe RC RE1RB1RC+ +++RB2 RE1ui RB2RE1uouiRBuoRE2- ---39(1)直 流 通 道交 流 通 道微 变 等 效 电 路 (2) C1,C2 为 耦 合 电 容, 起 通 交 流 隔 直 流 的 作 用。 C E 为发 射 极 旁 路 电 容, 将 交 流 信 号 旁 路。 (3) 相 同: 都 起 稳 定 静 态 工 作 点 的 作 用 相 异: R E 2 对 交 流 无 负 反 馈 作 用, 而 R E 1 却 有。 40(1)110 × 10 k Ω = 9.2 k Ω 110 + 10 U B ? U BE 1 ? 0 .6 IB = = mA = 0.0135 mA R + (1 + β )RE 9.2 + 51 × 0.4 IC = βIB = 50 × 0.0135 mA = 0.68 mA U CE = 12 ? I C (RC + RE ) = 7.65 VR'=(2) ib B + rbe ui RB1 RB2 RE - - E C +β ibRC RL uo(3)Au = ? βRC // RL 6 // 6 = ?50 = ?6.6 rbe + (1 + β )RE 2.2 + 51 × 0.4 26 mV ≈ 2.2 k Ω 其 中 r be = 300 Ω +41(1)U CC ? U BE 12 ? 0.7 = mA = 41.9 μA RB 270 IC = βIB = 60 × 0.0419 mA = 2. 5 mA U CE = U CC ? IC R C = (12 ? 2. 5 × 3) V = 4. 5 V IB =3 1 U o = A u U i = 180 × 10 mV = 1. 8 VIB(2) (3) 42 (1)ib +A u = ?βR C //rbe = ?60 = ?180ic + +ibicrbe ui RB - RC uo ui RBβ ib+ RE uo - (b )rbeβ ib(a)--R (1 + β)R E A u2 = ≈1 (2) A u1 = ?β C = ?150 rbe rbe + (1 + β)R E r r 10 //r 87 k Ω i1 = R B // be = 20 // be = 0. r [r 1 + β)R E ]= 76 k Ω i2 = R B // be + ( r ro1 ≈ R C = 3 k Ω ro2 ≈ be = 19.6 Ω 1+ β (3) 图 1 所 示 放 大 电 路 有 较 高 的 电 压 放 大 系 数, 但 输 入 大, 一 般 用 于 电 压 放 大。 图 2 为 电 阻 ri 小,输 出 电 阻 ro 射 极 输 入 器,Au 低 但 ri 大, 常 用 于 放 大 电 路 的 第 一 级, 末 级 或 中 间 级。 43(1) (2)I B RB ≈ 15U CE如图15 mA = 0.15 mA I C = β I B = 15 mA 100 = 15 ? IC R C = 0 V 故 管 子 工 作 在 饱 和 区 IB =uoOt(3) R B 适 当 增 大 ri = RB //[rbe + (1 + β )( RE // RL )] = 120 // 1 + 101 × 1. 44(1) 8 k Ω ≈ 72 k Ω(2)Aus =R S + rbe = 3.6 // 0.039 k Ω = 38.6 Ω 1+ β 101 × 1. 8 72 A us = ? ≈ 0.7 ro = 3.6 // 0.307 k Ω = 283 Ω (3) 1 + 101 × 1. 8 72 + 30 从(1)、 (2)、(3) 的 结 果 对 比, 说 明 射 极 输 出 器 具 有 高 输 (4) 入 电 阻 和 低 输 出 电 阻 的 特 点, 当 信 号 源 内 阻 增 大 10 倍 时, 放 大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只 变 化 了 27% 左 右。 45 a 端 应 接 在 T1 管 的 发 射 极, 构 成 级 间 串 联 负 反 馈, 它 使 ro = R E //输 入 电 阻 增 高, 输 出 电 阻 减 小。 R1 为 级 间 并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46 R 3 为 第 一 级串 联 电 流负 反 馈; R5 为 二级串 联 电 压 负 反 馈。 47 N 点 与 P 点 两 点 连 接 构 成 级 间 串 联 电 压 负 反 馈。(1 + β )( RE // RL ) ri ? rbe + (1 + β )( RE // RL ) Rs + ri=101 × 1.8 72 × ≈ 0.955 1 + 101 × 1.8 72 + 348(1)12 × 15 V = 3 V 又 U B2 = U BE2 + (1 + β )(RE2 + R 45 + 15 U B2 ? U BE2 3 ? 0.6 I B2 = = mA = 19.6μA (1 + β )(RE2 + R E2 ) 51 × 2.4 IC 2 = βIB 2 = 0.98 mAU B2 ≈E2)IB2 U CE2 = U CC ? I C RC + RE2 + R(E2) = (12 ? 0.98 × 5.4) V = 6.7 V+(2)ib1 ib2+rbe1β1 ib1r be 2β2 ib2uiR1R2RCRLuoRE1-RE2-(3)Au = Au1 ? Au 2 ≈ 1 × ( ? β 2 )ri = RB1 //{rbe1 + (1 + β 1 )[ RE1 // R1 // R2 //( rbe2 + (1 + β 2 )RE2 )]}rbe2RL + (1 + β )RE2其 中' RL = R C //R Lro ≈ RC 第 17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1.集 成 运 放 级 间 耦 合 方 式 是 ( ) 。 (a) 变 压 器 耦 合 (b) 直 接 耦 合 (c) 阻 容 耦 合 2.开 环 工 作 的 理 想 运 算 放 大 器, 同 相 输 入 时 的 电 压 传 输 特 性 为(+ uO (sat)) 。uI uO + uO (sat)0uO0 ? uO (sat) (a)uO uI+ uO (sat)0 ? uO (sat) (c)uI? uO (sat)(b)3.理 想 运 算 放 大 器 的 共 模 抑 制 比 为 ( )。 (a) 零 (b) 约 120 dB (c) 无穷大 4. 同 相 输 入 比 例 运 算 放 大 器 电 路 中 的 反 馈 极 性 和 类 型 属 于( ) 。 (a) 正 反 馈 (c) 并 联 电 压 负 反 馈(b) 串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d) 串 联 电 压 负 反 馈 ) 。5 . 电 路 如 图 所 示,RF 引 入 的 反 馈 为((a) 串 联 电 压 负 反 馈 (c) 并 联 电 压 负 反 馈RF- ?∞(b) 串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d) 并 联 电 流 负 反 馈uiR+ +uO6.电 路 如 图 所 示,RF 引 入 的 反 馈 为 ( ) 。 (a) 串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b) 串 联 电 压 负 反 馈 (c) 并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d) 并 联 电 压 负 反 馈32 RF R1+ - ?∞ + +uO RLuI-R2iL R37 .在 运 算 放 大 器 电 路 中, 引 入 深 度 负 反 馈 的 目 的 之 一 是 使 运 放 ( )。 (a) 工 作 在 线 性 区 , 降 低 稳 定 性 (b) 工 作 在 非 线 性 区 , 提 高 稳 定 性 (c) 工 作 在 线 性 区 , 提 高 稳 定 性 8 .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当 RF 减 小 时, 放 大 电 路 的() 。(a) 频 带 变 宽, 稳 定 性 降 低 (b) 频 带 变 宽, 稳 定 性 提 高 (c) 频 带 变 窄, 稳 定 性 降 低 (d) 频 带 变 窄, 稳 定 性 提 高RF uI R1- ?∞ + +RuO9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反 相 比 例 运 算 电 路 的 输 入 电 阻 r i1 与 同 相 ) 。 比 例 运 算 电 路 的 输 入 电 阻 r i2 相 比 较 ( ( a ) r i1 大 于 r i 2 ( b) r i1 小 于 r i2 ( c ) r i1 等 于 r i2RF R1 RF-?∞+ +uOuiR1-? ∞+ +uOuiR2R233 10.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其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等 于 ( (a) 1 (b) 2 (c) 零)。-? ∞ui+ +uO11 . 如 图 所 示 电 路 中 ,能 够 实 现uO = ui 运 算 关 系 的 电 路 是(c) 图 3( ) 。 (a) 图 1ui(b) 图 2-? ∞+ +uO-?∞ui+ + 图2uO图1R /2R12.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已 知 ui=1V, 当 电 位 器 的 滑 动 端 从 A 点 移 到 B 点 时 , 输 出 电 压 uO 的 变 化 范 围 为 ( )。(a) -1 ~ +1 V (b)+1 ~ 0 Vui-13.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输 入 为 ui , 则 输 出 uO 为 ( (a) ui (b) 2ui (c) 零2 / R-?∞+ + 图3uOuiR′(c) -1 ~ 0 VR(d) +1 ~ -1 VR +-? ∞+ +uORPA B) 。34 RuiR-? ∞+ +uOR R)。 14.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该 电 路 为 ( (a) 加 法 运 算 电 路 (b) 减 法 运 算 电 路 (c) 比 例 运 算 电 路Rui1 ui2R-? ∞+ +uOR R15.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该 电 路 为 ()。 (c)比例积分运算电路(a)积分运算电路(b)微分运算电路RFuiC-? ∞+ +uOR16.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为 ()。 (c) 同 相 式 电 压 源(a)反 相 式 电 压 源(b) 电 流 源35 +U SR UZRFR1-? ∞+ +uO RL R2R′17. 图 1 所示为比较器电路, 其传输特性为图 2 中 () 。- ?∞+ +uOuiuO图1uOuO+ U O(sat)+ U O(sat)+U O(sat)O-U O(sat) (a)uiO-U O(sat) (b) 图2uiO- U O(sat) (c)ui1 8 .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u i = U I M s i n ωt ( V ) ,电 源 电 压 为 ± U , 则 输 出 电 压 uO 的 最 大 值 约 为 ( )。(a)UIM(b) Uui(c)1 U 2-? ∞+ +(d)1 UIM 2uO3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量电压的分流电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