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现今14岁小南斯身高臂展1.60米臂展1.48米弹跳力在10-15厘米左右我应该打什么位置每天该如何训练

导言-上海地铁六十年
  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催醒了上海这座东方的国际大都市。解放之初的上海,疮痍满目,百废待兴,城市交通十分落后,建造上海地铁的构想由此而生。  六十余年弹指一挥间。上海地铁栉风沐雨,砥砺图强,从当初的纸上谈兵到40米的隧道试验,到2010年的11条线、280座车站、420公里的运营线路,乃至今后800公里以上的线路它的发展历程,向世人展现了一部重彩浓墨、气势恢弘、与时俱进的壮丽诗篇。  最初的勾画和地铁的“摇篮”  据史料记载,解放之初,上海全市仅有公共汽车402辆,有轨电车331辆,无轨电车166辆,小火车35辆,出租汽车370辆,此外就是三轮车和人力车。  当时,境外飞机来轰炸,上海防空力量十分薄弱,只能在部分大楼顶上架设高射机关枪对付来犯之敌,有效射程不够,作用不大,敌机依然不断前来,尤其是日的轰炸最为严重。苏联专家团团长伏·希马克夫和区域规划专家巴兰尼柯夫访沪,恰遇“二六”轰炸,触景生情,向上海市城市规划研究委员会建议,上海应该修建地下铁道,平时解决交通,战时可做人防掩蔽。  1953年,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穆欣来上海帮助工作。《上海规划总图》出图后,穆欣与上海市政府负责市政交通的李干成讨论了上海地下铁道规划问题。讨论是在极为秘密的气氛中进的,特意找了一间隐秘的房子,紧锁房门,拉严窗帘,不做记录,不留痕迹。穆欣提出利用已有的上海城市铁路等交通系统,李干成当即否定,并提出横贯东西和纵穿南北的两条地铁线。李干成用铅笔轻轻地把这两条线标在规划总图上:南北线南起徐家汇,经北火车站至吴淞;东西线东起杨树浦底,经提篮桥、静安寺至中山公园。两条线在人民广场呈十字交叉。讨论结束时,李干成又小心翼翼地将两条铅笔线擦掉,非常缜密。事后,李干成把这次讨论的情况向副市长潘汉年作了汇报。这是市领导对上海地铁线路的最初构想。这两条线在后来的上海地铁网络规划中,一直作为骨干线路。南北线即一号线,二号线就是东西线。  1956年英(国)埃(及)战争爆发,毛泽东主席提出要加强战备,防止帝国主义的突然袭击,也要考虑修建地下铁道。当年8月23日,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根据战备要求,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对上海修建地下铁道的必要性、线路规划的原则、造价估算、修建措施等作了初步规划。该“草案”被喻为“上海地铁的宣言”。然而,后人大多不知道,最早试验地铁的地方就在浦东。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视察上海,对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的陈丕显说:“上海需要建造地铁,每年建一二公里。”  1958年8月,上海市地下铁道筹建处成立,工程技术人员在缺乏技术资料和设备的极度困难条件下,以“平战结合”的功能要求,对饱和含水软土地层的上海建造越江隧道和地下铁道开始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  1959年,上海市地铁筹建处和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对上海109万市民作了交通调查。从战备城防分析,南北线为首要;从客流分析,东西线居第一,市中心与杨树浦之间的客运量尤其大。因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的20多个地铁网络布局方案中,浦东的周家渡、塘桥、洋泾、杨高南路、高桥、川沙等地都曾被规划过地铁线路,但东西线基本都是由市西至市东杨浦方向。  不过,也有例外“来”过浦东:日,市有关部门曾提出建设以战备为主的南北线和以分流为主的东西线。这条东西线由虹桥机场经西郊公园、静安寺、人民广场、河南路等处,穿过黄浦江,拐到陆家嘴,又从陆家嘴穿过黄浦江抵达提篮桥。显然,这段“来”浦东的地铁的真正指导思想,是为了改善外白渡桥的蜂腰交通状况。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例外也仅仅停留在图纸上。  1959年8月,上海警备区领导机关提出上海地下铁道应以“平战结合、以战为主”的指导思想规划建设,地铁尽可能深埋入基岩层。市地铁筹建处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设计单位,对上海地下铁道的埋设深度作浅、中、深3种方案的研究。对深埋方案探索后认为,如将地铁置于地下300~350米的基岩层,对功能要求、工程技术和建设经济均不合理。  日,上海市地铁筹建处负责人靳怀刚传达陈丕显的指示:“上海先修建黄浦江越江隧道,但要想到地下铁道,并不是修建越江隧道就放弃了地下铁道,对地下铁道要积极筹建。”  日,上海市隧道工程局成立。5月,一批地铁建设的先驱者,在浦东塘桥港务局第七装卸区的七亩煤栈里,用装有千斤顶的直径为4.2米的地下掘进机,进行深、浅推进的两种试验,最先挖出的是一条深10米、长40米的试验隧道。后来又挖了一条深7米、长60米的隧道。工程技术人员在缺乏技术资料和设备的困难条件下,试验探索在饱和含水软土地层建造越江隧道和地下铁道的技术。  1963年3月,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隧道处继续用直径4.2米盾构,分别在覆土4米和12米处,建成25.2米和37.8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试验隧道。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浦东是上海地铁建设的“摇篮”。  1964年11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结合战备在地铁规划线上的衡山路段,实施地铁扩大试验工程。至1967年7月,完成一井一站和600米区间的两条隧道后,因“文革”中止。11年后,地铁试验工程得以继续,1978年,漕溪路段试验工程批准开工。至1983年底,完成一井一站和圆形隧道913米、矩形隧道274米。试验成果:盾构掘进的轴线误差和地表沉陷都控制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隧道用单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可满足地铁隧道结构要求,防水达到同期国际标准;初步掌握槽壁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地铁建设的先驱者在1963年~1965年期间,继续深化对隧道工程设计、施工的试验研究,用盾构法进行地铁隧道试验工程,并成功地完成了软土层地基盾构推进试验,突破性地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这些经验和技术先后运用于市区内1 332米长的双向地铁试验隧道和1965年6月兴建的本市黄浦江第一条越江隧道—打浦路越江隧道的建设中。“文革”期间,广大职工排除重重干扰,坚持生产。日,笔者作为上海第一条越江隧道的建设者,参加了当年在陕西南路卢湾体育馆举行的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十九周年暨上海第一条黄浦江隧道贯通大会后,兴高采烈地与同事们骑着自行车从浦西打浦路下隧道,一直到浦东耀华路,只用了六七分钟。1971年6月,上海第一条穿越黄浦江的打浦路隧道正式开放运营。  改革开放为上海地铁插上飞翔的翅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上海的振兴发展插上了改革的翅膀。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上海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改革,奋力进取,积极探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联系上海实际并符合特大城市特点,体现跨世纪特征的发展新路。上海加快了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必须先行。交通是城市的命脉,建设一流的城市交通系统是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广大市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  1983年年初,上海市基本建设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探讨上海的多平面、大容量快速有轨交通工程。4月,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向上海市政府上报《关于建设本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项目建议书》,建议建设南起金山卫、北抵宝山、纵贯南北的快速有轨交通干线,穿越市区的中段为地下铁道。8月,上海市政府批准项目建议书,并成立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组织有关单位和国内外专家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中央报送《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其中包括《上海市地铁网络规划方案》。中央于1986年4月予以批准。这个方案中的二号线由西郊公园往杨浦区方向,并不走向浦东。1988年,上海市地铁公司与德国柏林交通咨询公司合作,就是以此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而该方案中的浦东地铁则是一条半环线—由上体馆经浦东南路到人民广场;两条支线:一条为浦东塘桥至北蔡支线,长6公里,设3座车站;一条为陆家嘴经张杨路至庆宁寺支线,长8公里,设5座车站。  1985年起,市政府把市政工程作为每年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一个重要内容。凡具备条件的项目,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确保当年完成。  1985年3月,上海市地铁公司成立,接替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的地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1986年3月召开的中共上海市第五次代表大会,针对上海市政基础设施落后、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决定把市政工程作为建设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和改善投资环境的主要任务之一。同年7月,上海市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建设新龙华至新客站地下铁道的请示报告。同年8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关于建设新龙华至新客站地下铁道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国务院批准立项)。1988年2月,国务院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海市为之成立了由副市长倪天增为组长的涵盖地铁一号线、黄浦江大桥、苏州河河流污水治理等五大工程在内的上海市“九四专项”重大市政工程领导小组,并由市政府派出机构—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工程建设。  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海、陆、空”三大门户的道路交通有了改善。穿越黄浦江底的第二条隧道—延安东路隧道,从延安东路福建路至浦东陆家嘴,全长2 261米,于1988年底建成,1989年5月通车。  日,国务院批准上海地铁一号线开工建设。该工程南起锦江乐园站,北至上海火车站站,长16.21公里,设车站13座(地面车站2座、地下车站11座),在线路南端的新龙华设车辆段。建设规模按高峰每小时单向通过能力6万人次设计,采用大容量电动客车,8节车辆编组,2分钟间隔运行。建设标准参照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香港和新加坡地铁模式,具有先进的运行保障系统和优异的服务功能,总体技术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国际水平。国内外15家设计单位和集团承担13个专业、51个单项的设计任务。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对工程以招投标方式,汇集了有实力、有技术、有经验的各专业施工队伍。  按“分段建设、分段通车”原则,将工程划分为南、中、北3段,从南向北、突出重点,确定节点目标,实行“时间用足、空间占满”,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地处南段的徐家汇站是地铁一号线最大地下站,该站是实现一号线南段按时开通的关键。承担该站施工的宝山钢铁联合(集团)公司等参战队伍,奋力挺进,全力确保了工程进度。地铁建设者在淮海中路下的3座车站施工中,采用“顶板以下逆作法”工艺,仅11个月就完成车站顶板和路面修复,将著名的繁华商业大街封路时间缩短12个月,打胜了上海地铁建设史上赫赫有名的“淮海战役”。  地铁一号线建设中,曾有7台盾构同时在各个区间掘进。上海市隧道工程公司操纵的一号盾构率先掘进,根据地质、埋深、地面荷载和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参数,发现由法国引进的土压平衡式盾构原装超挖刀,不适合上海地层条件,建议从7台盾构上拆除,为盾构施工控制地面沉降提供了重要技术经验。  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操纵的5号盾构,在陕西南路站进洞后,仅用25天时间就调头出洞,继续掘进。上海市机械施工公司的盾构掘进曾穿越南京路、旧房街坊、苏州河和粉砂层等复杂地段,地面沉降控制在26毫米以内,达到国际水平。  上海地铁一号线系国务院批准的地方项目,工程总概算53.9亿元。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市政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改变以往单靠国家财政拨款的模式。上海市政府决定利用外资为上海地铁工程筹措资金。1987年3月,在上海市外经贸委的组织和主持下,开始询价和谈判,由外国商团带资报价。经对资金条件、设备价格、技术水平的综合评估,确定向德国、美国、法国贷款,共29 668万美元。  上海地铁一号线房屋动迁由有关区、县政府承担。被动迁单位419家、居民4 473户,共拆除房屋面积27万余平方米。上海地铁一号线机电设备有9个系统5 000多台套,产品来自3个国家的十几家厂商,加上国内配套设备,环节、接口繁多,技术复杂、标准高。安装调试时汇集国内外一批专业技术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是一次成功的国际性合作。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邓小平同志在日视察上海时说:“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日召开的中共上海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决定把“紧紧抓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列为三个战略重点的首位,强调城市基础设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国民经济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市政工程建设的投资数量、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在上海城市建设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为开发开放浦东需要,建设连接浦东和浦西的跨越工程,按先地下、后地上顺序,高速有序地建设市政基础设施。  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考虑到上海经济发展的前景,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上海地铁二号线东端线路及时作了重大调整,即:二号线经河南路后继续向东,穿越黄浦江直达浦东陆家嘴花木地区,并将与浦东国际机场连接。这一调整,对于改善浦东投资环境,把浦东乃至整个上海建成对世界和内地双向辐射的窗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日,首列地铁列车(6辆车编组)进入上海地铁一号线新龙华站至徐家汇站(史称上海地铁一号线南段)的区间上行线,正式调试,上海地铁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同年1月28日,南段开行观光列车;5月28日,南段双线开通并试运营;日,地铁列车进入地铁一号线中、北段上行线试车;12月12日,全线开通调试。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地铁人民广场站举行上海地铁一号线通车庆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出席。徐匡迪发表讲话。徐匡迪说,地铁一号线投入运营后,将对缓解上海市内交通拥挤的矛盾起到重大作用,它不仅标志着上海正在形成现代化、立体化、大容量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系统,而且也表明了上海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地铁一号线工程是上海开埠以来最宏大的市政工程,它的建设得到了包括海外友人在内的方方面面的支持、帮助,无论从设计到施工,从质量到速度都堪称我国同类建设项目之最;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在第四纪软积粘质土层建造地铁的重大突破。  通车典礼由副市长夏克强主持。出席典礼的还有: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王力平,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叶公琦,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国家建设部副部长谭庆琏,外经贸部副部长谷永江,德国经济合作部国务秘书赫德尔,德国柏林市市长迪普根等。上海市党政军的新、老领导和地铁建设者代表,德国驻华大使、美国和其他各国驻沪总领事等也出席通车典礼。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会见应邀出席上海地铁一号线全线通车典礼的德国经济合作部国务秘书赫德尔、柏林市市长迪普根以及美国、法国客人。徐匡迪说,上海地铁一号线建成通车是上海和德国、美国、法国等有关方面一次成功的合作,并希望在上海地铁二号线建设中继续合作。  日,地铁一号线向南延伸至闵行区莘庄,全线运营里程增加到21公里,车站增加到16座。纵贯市中心区上海地铁一号线的建成开通和延伸,开创了上海城市地面、地下、高架相结合的立体交通骨架,不仅方便了沿线市民的出行,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改善了本市的交通状况,而且有力促进了地铁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整座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日,地铁二号线工程浦东杨高南路车站(现称上海科技馆站)率先鸣锤开工。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正式下达开工令。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规模大,耗资多,技术难度高,工程建设采用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共同建设的办法,由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对工程实施总负责。建设资金采用“三·三”制式,即由浦东新区等沿线区政府承担一部分,主要负责前期动迁和车站建设;市政府委托城市投资公司,以地铁二号线市政府的借款人作为投资主体,承担一部分,主要负责区间隧道与车辆段的建设;利用外资筹措一部分,由市政府归还,用于购买车辆与各类设备。地铁建设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开创了上海地铁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新思路。  庆祝浦东开发开放十周年之际,人们终于盼来了魂牵梦萦的地铁二号线的正式开通,日,上海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仪式在杨高南路站地面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宣布:上海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匡迪表示祝贺。市委常委、副市长韩正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铁迪,市政协主席王力平,外经贸部副部长张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宋仪侨,副市长周禹鹏,上海警备区政委张立志等出席。  这条穿越黄浦江底的巨龙沟通了浦江两岸快速交通的百年之梦。为进一步改善上海城市交通状况,促进浦西浦东的联动发展,尤其是促进浦东的开发开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上海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西起浦西静安寺站,东到浦东龙东路站(现称龙阳路站),设10座车站,长13.35公里。后来西延伸到中山公园站,全长16.3公里。其中浦东段7.9公里,全线设12座车站,浦江两岸各6座。日,地铁二号线东延伸到张江高科站,全线车站增加到13座,全线里程增长到19.1公里。地铁二号线把繁华的浦西南京路、新开发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竹园商贸区、花木市政中心、上海科技馆、世纪公园和张江高科技园区连成一片。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这条巨龙还向东延伸至浦东国际机场,向西延伸到虹桥国际机场。整条地铁二号线的建成,成为新世纪连接浦江两岸的重要快速交通干线。  百年梦唤过江龙—沟通黄浦江两岸交通,变浦江天堑为通途,其实是有识之士怀抱已久的夙愿。早在1909年,上海城内地方公益研究会召开第三年第十二期常会时,会员曹润甫曾提出过建造浦江浮桥的议文。该议文被当年7月9日的《申报》称之为“浦江建造浮桥之先声”。曹润甫认为:上海浦江东通于海,潮汐往来,有时风浪险恶,常有渡船倾覆、人口溺毙之患,千百年来,人人有造桥之想,而苦无造桥之法。他指出,拟仿宁波、天津等处浮桥之制,择南市江面较窄、泊舟稀少之处造一浮桥,以达浦东。此不仅便利千万人之来往,也可使浦江两岸联为一体,商市可以推广,而浦东之人欲至沪南车站者更觉方便。如果担心此桥造后舟楫往来不便,可于桥之中央泊一小轮,随时可以启闭。曹润甫当时估计,造桥之费约需银12万两,两岸购地造屋等费约3万两。此前,曹润甫还曾和郁屏翰请洋工程师绘就图样,并拟了招股草程交总工程局核准。可惜,终以款项难以筹集而不了了之。日,曹润甫重提建造浦江浮桥之建议,仍未果。  日,曾有姚季重、许庆文、龚正方等人倡议建造黄浦铁桥。姚君等还与德国孟阿恩桥梁公司驻华分行签订了拟建黄浦江钢质浮船桥梁的草约。草约议定,在南市董家渡至浦东董家渡码头建桥,长1 200英尺,桥中间设电车轨道,阔18英尺,轨道两旁为汽车、货车、马车、手推车通道,阔16英尺,两旁人行道各为6英尺。桥载重约350吨,造价预算不超过美金100万元。承造限期,于正约签订之日起,遇不测及罢工等事外,24个月竣工。姚君等认为兹事重大,为慎重起见,故先将草约交国民会议决案,然后将草约与合同说明书呈请市府审核。黄浦江工程首次被市政当局提上议事日程。据报载,时有政府要员张静江及上海商界王晓籁、王延松、王彬彦、杜月笙、袁履登等均加赞助。遗憾的是,建造黄浦铁桥一事因“一·二八”事变而被搁置。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汇集了众多经济界人士和技术专家。大家对重建上海怀着良好的意愿,解决黄浦江越江交通的议题又被重新提起。  1946年,上海市政府第三十次市政会议上通过了越江交通工程进行办法,由20多位知名人士和工程技术专家组成“越江工程委员会”,市长吴国桢兼任主任委员,工务局局长赵祖康为执行秘书主管其事。委托茅以升为经理的中国桥梁公司研究论证,于当年年底提出了越江工程研究报告,建议造隧道,隧道地点为中正东路外滩(今延安东路外滩),采用暗埋段盾构法,过江段采用预制管段沉放式。当时估计造价为1 890万美元。该计划终因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经济崩溃而化为泡影。  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天时地利人和—上海地铁建设始终得到了中央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视察了上海地铁一号线,并热忱关注地铁二号线的有关情况,大大地激发了广大地铁人的建设热情,大家忘我地投入到火热的建设中。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为河口冲积平原,地势低而平坦,基岩深,覆盖层多为饱和含水软土地层,给地下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而建设者不畏艰险,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取得佳绩。如地铁二号线施工中,浦东段就有五台盾构同时推进,曾创下月均推进200米、单月推进306米、盾构转场调试33天的一系列纪录;创下了“服役”多年的老盾构继续使用,并能保持各种性能参数良好的世界纪录……盾构在浦东杨高南路站至东方路站(现称世纪大道站)上行线区间推进时,曾穿越一条关系到上海三分之一市民生活用水的上游引水箱涵。箱涵的底板埋深5.4米,与盾构推进的隧道顶部仅距2米。该引水箱涵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底板下只有10厘米厚的素混凝土垫层,一旦因盾构施工引起土体扰动,导致箱涵变形而遭损坏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地铁建设者为此成立“QC攻关”小组,不间断地运用先进的地层监测方法,研究了14万个有关数据,随时调整各种施工参数,终于克服了水渠构筑物脆弱、长距离推进等困难,顺利完成任务,并把盾构推进轴线偏差控制在正负5毫米,引水箱涵的沉降控制在2毫米。此举,为以后大直径盾构穿越浅覆土构、建筑物提供了成功经验。  地铁二号线在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以前,地下隧道施工到处是泥浆漫溢,人们在隧道里要穿高筒靴,出来像个“面拖蟹”。而在二号线的隧道里,指挥部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保证每天有充足的设备保养时间。因而,整个工地上明亮整洁,不见泥浆散落,不见积水堆物,只见工程有序进展。这样高质量的整洁文明工地,在国外同行中也颇少见。难怪《隧道与隧道工程国际杂志》副主编Shain Wallis女士参观后,十分惊讶地说:“我走过世界上许多著名隧道,你们的文明程度和隧道施工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教授和他的学生亲眼目睹了二号线文明施工的情景后,竖起大拇指连连赞叹。有谁相信呢?人们穿着皮鞋进、出二号线工地,皮鞋竟乌亮依旧。  地铁二号线与地铁一号线构成了申城地下轨道交通纵横交叉的框架,实现了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当我们乘坐在舒适快捷的地铁列车里,透过洁净宽敞的车厢玻璃望去,那一座座飞驰而去的车站,犹如一处处色彩明快、美妙无比的地下宫殿。而浦东的几座车站更是各领风骚。陆家嘴站的装饰虚实结合,那桃红色半圆形的站台与地面的东方明珠塔、国际会议中心的圆球体相得益彰;东昌路站的波浪形蓝色吊顶,置身其中,仿佛游弋于无边的海洋;东方路站以暖色为基调,恰与浦东新区新兴的商贸区红火的经济发展相吻合;杨高南路站的采光顶摒弃传统的钢结构支撑网架,而采用新颖的总接式支架,高新科技工艺将该站的建筑线刻画得柔美隽秀。令人称绝的是站顶上有一大块玻璃,竟作为世纪大道的一段路面使用,不管是在灿烂的阳光下,还是在繁星闪烁的夜晚,都会透进一束巨大的光柱,给人一种震荡心扉的感觉;还有被绿色簇拥的世纪公园站,拥有穹形天顶的龙阳路站……它们为浦东的开发开放增添了一道道美妙的风景线。  地铁二号线建设的同时,上海市委、市政府把建设明珠线一期工程(三号线)高架轨道交通线路,列入市重大工程。该线1997年6月开工,南起漕河泾,北至江湾镇,长24.97公里,设19座车站。日,明珠线一期工程试通车仪式在石龙路站举行。作为全国第一条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线路,它的开通,解决了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的严重干扰问题,构建起上海市区轨道交通网络的基本框架,沟通了中心城区与南北两翼的公共交通,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促进了地区的改造和开发。此时,上海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65公里,日均客运量达到98万人次。  世博会为上海地铁快速发展带来新机遇上海将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尤其是2002年中国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权后,上海轨道交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战略性决策,把“安全、快捷、大容量”的轨道交通作为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方便市民出行,迎接世博盛会的到来。  日,上海轨道交通五号线(莘闵线)投入运营,北起闵行区莘庄站,南至闵行开发区站,有11座车站。该线是我国首条运营的全高架轻轨线路,也是上海首条采用合资的“C”型车的线路。它的开通,不仅方便了闵行地区市民的出行,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崛起,更为上海这座特大型的国际大都市的整体和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到刚成立的上海申通公司调研,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出:“用五年多一点的时间,到2010年世博会前建成总运营里程达到400公里、共11条轨道交通线”的宏伟目标。  日,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副市长杨雄主持召开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对新线建设的前期办证和动迁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拉开了大决战的序幕!  日,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北延伸一期(上海火车站站至共富新村站)建成通车,该线为我国首例采用高架道路与地铁线路垂直合一、综合利用空间的轨道交通线路。此时,上海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延长到95公里。  日,《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原则同意上海在2005年~2010年新建10个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含既有线延长线路),为全面推进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创造了基本前提。  根据上海“十一五”规划,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上海2012年轨道交通将达到500公里左右的目标。这意味着:上海地铁要在1995年~2004年的10年间建成4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100公里,年均增加10公里的基础之上,再用20年左右的时间,去完成发达国家100年时间完成的轨道交通任务,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  有资料显示,世界上百余座城市拥有地铁,而地铁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是英国伦敦,自日开通世界首条蒸汽机车的地铁线路以来,已有11条线路、全长408公里、268个站点。其后依次是美国的纽约地铁,  日开通以来,已有26条线路、全长370公里、468个站点。日,为迎接在巴黎举行的世博会,法国巴黎开通地铁,目前有16条线路、全长215公里、384站。日本东京于日开通了亚洲的第一条地铁,目前有13条线路、全长304.1公里、285个站点,是全世界运载负荷最大的地铁。俄罗斯莫斯科的地铁是日开通的,现有12条线路、全长292.2公里、176个站点。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地铁是日开通的,目前有11条线路、全长201.38公里、175站。韩国首尔的地铁是日开通的,现有10条线路、全长286.9公里、266个站点。  而事实上,经过地铁建设者的不懈追求,2005年~2007年3年间,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了234公里,新增134公里,年均增加40公里;2008年~2010年3年间,运营里程达到424公里,年均增加80公里;2005年~2010年的6年间新增运营里程324公里,年均增加54公里,是国外常规每年新增5公里左右的10倍以上,在上海城市的发展史上描绘出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  集全市之力,加快上海轨道交通建设举办2010上海世博会,对这座城市来说也是历史性的挑战,这其中,上海十万地铁建设者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也在一路奋战向前。在市委、市政府“集全市之力,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决策部署下,抓住机遇,积极挑战,不辱使命,满怀激情地与时间赛跑、向困难挑战,忘我地投入实现400公里目标的这场全方位、高强度、综合性的历史性大决战中。在连续5年多的时间内,依靠全市各方的支持,地铁建设同样演绎着成功、精彩、难忘的一首首激励奋进的时代凯歌,为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上海城市的发展,为市民更加便捷、安全地出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轨道交通前期工作按节点目标如期实现,曾创下半年内完成13 800户居民和单位的动迁工作、百台盾构齐头并进、一年完成盾构掘进139公里、百座车站同时建设、百公里新线同时接管运营的上海城市建设史上的空前纪录。实现了世博会开幕前的11条线路、总长428公里、280座车站的地铁网络建设重大目标。  上海地铁建设沿线的14个区委、区政府全力落实,全市各方大力支持,仅数月内就完成了新开工地铁沿线居民和单位的动迁工作。由中国工商银行总牵头,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11家银行组成的银团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正式签订《上海轨道交通网络银团贷款总合同》。上海轨道交通的投融资形式掀起了一场“改革风暴”,总金额高达1 350亿人民币的巨额资金完成所有的法律程序。韩正市长到会并在贺词中热情洋溢地宣布:“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改革就此翻开历史性的一页。”  市发改委等部门通力合作,仅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完成了8条新线的国家项目评估和审批工作,为完成400公里、11条线的目标创造了必备的条件。市规划、房地、环保等部门,打破常规,建立“绿色通道”,采取“同步受理、平行审批”等工作方法,加快完成580多个单项工程的“三证”办理任务,为前期动迁和工程实施打开了“绿灯”。  市信息委、市政、水务、通管、交警、电力、燃气、通信等部门和单位,在市建设交通委牵头的管线搬迁领导小组统一协调下,跨行业协作,主动出击,完成了总长1 078个单项的煤水电管线搬迁任务,创下上海管线搬迁史上一年搬迁管线相加总长3.5万米的奇迹。各管线单位面对“前期进场难、前后衔接难、集中施工难”的“三难”情况,采取“平行施工互竞赛,不分昼夜拼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推进活动。燃气集团与项目公司开展“地铁燃气共建联动,同创群众满意工程”文明共建,克服自身困难,助力轨道交通建设,在九号线浦东南路站管线搬迁施工中,创下4天的最短设计时间、14天的最短施工周期、掘路手续3天办理等最快纪录。  市城投公司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市电力公司以“大客户服务部”为窗口,启动快速反应机制,确保超高压电力电缆的割接工作;市信息委各单位领导亲自挂帅,深入施工第一线,现场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市通管局各参建单位自我加压,突破极限;电信重大办打破日割、接光纤(缆)一根的常规,日夜施工,每天突击割、接四根光缆和两根电缆,千方百计保证节点任务完成;市水务部门提前介入,积极进场,交替施工,确保便道及时翻交;市市政局加大协调,积极办理掘路执照,切实保障管线搬迁;绿化部门坚持“轨道交通建设优先”的原则,专人跟踪服务,在七号线肇嘉浜路站、十号线国权路站等处的绿化搬迁中,打破常规,简化程序,为轨道交通建设赢得宝贵时间;交警部门积极建议,优化交通组织方案,缩短审批过程,一线警员风雨无阻坚守在地铁道路“翻交”现场,疏导交通,以便于市民出行。市建设交通委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信访办、公安、房地、环保、审计、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及有关区政府参加的“轨道交通建设与周边居民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妥善处置来信来访,及时预防和化解矛盾,为工程推进创造稳定可靠的环境。  广大市民发扬“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的奉献精神,理解、参与、支持上海地铁建设,主动借地、让地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需要,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和上海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者合力打造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篇章。参加决战的上海建工、城建、中铁工、中铁建、宏润、腾达等各大施工集团及隧道、市政、城建等设计总承包单位的建设者,在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的整体协调下,形成强有力的决策调度系统,面对116座车站同时开工、近百座盾构同时推进,堪称世界建设史上空前绝后的艰难局面,加强网络建设资源和施工力量的动态分析统筹,平衡调度,成立盾构、管片等专业工作机构,“集中协调、统筹管理”,强化现场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提前落实盾构机、钢支撑、管片钢模、大吨位吊机等机具材料和设施设备,集中力量打好硬仗,创造着一个个惊人的奇迹,大大加快了轨道交通建设进程。  日,轨道交通七号线在静安寺车站的第一根桩打响,吹响了总长260公里的六条轨道交通新线的开工号令。随即,轨道交通十号线和十一号线一期工程也开工建设。  日,轨道交通四号线“C”形(大木桥路站至蓝村路站)通车试运营,其中虹桥路站至宝山路站的9座车站,与已运营的三号线“共线运营”,首创了国内地铁线路“共线运营”的模式。本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里程由此增加到123公里。  日,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伸线通车试运营。同年,12月30日,轨道交通二号线西延伸到淞虹路站,车站计95座,居全国前列,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145公里,全网最高日客运量突破243万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13%左右,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与城市大容量公共快速交通的骨干作用日益凸显。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并在报告中五处提到了轨道交通,明确提出2012年建成500公里轨道交通的战略目标。  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副市长杨雄等同志深入调研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察看了轨道交通十号线河南路站(现为南京东站)、豫园站和六号线工地及目前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世纪大道站的建设情况。市领导在与有关人员座谈时指出,市九次党代会描绘了上海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十分振奋人心。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任务,就是抓好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增强紧迫感,动员各方力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使之成为上海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成为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依托,确保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市领导尤其强调,交通基础建设项目一头连接着城市的未来,连接着百姓的长远利益,另一头连接着百姓眼前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这些项目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在建设过程中,要主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注意倾听和合理照顾市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认真妥善处理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真正将这些造福民生的好事办好。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引导广大市民群众以大局利益、长远利益为重,最大限度争取市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根据世博交通保障方案,上海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公交为基础、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市域世博公共交通网络和“分层疏流、引导换乘”的世博专用系统。要基本形成“覆盖中心城区、连接市郊新城、贯通重要枢纽”,呈现“枢纽数量多、站点分布密、设施集约化、运行体系化”的“四纵三横一环多射线”的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格局。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和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积极贯彻市九次党代会的决议和市领导的讲话精神,及时向全体建设者作了传达,并提出牢固树立安全和质量第一的思想,强化安全和质量第一的意识;强化科技创新和攻关,努力培育出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和领军人才;强化文明施工,充分考虑城市交通的承受能力和市民出行的需要,努力确保城市正常有序运行;强化功能作用,把运营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发挥重大基础设施的系统整体效率。2010年前必须建成400公里轨道交通。  “后墙”不倒,没有退路!  广大地铁建设者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尤其是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全体建设者紧咬目标,背水一战,抢时间,拼进度,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团结协作,科学求实,又好又快地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经过地铁建设者的不懈努力,日上午,上海轨道交通“三线两段”开通试运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通车仪式并启动发车信号装置。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致辞。随着“三线两段”建成通车,本市形成了“一环七射八换乘”8条线的网络运营格局,234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框架。上海轨道交通已跨越全市13个行政区域,有161座车站投入使用,183列车辆上线运营,线网规模居全国之首,线网运营里程跃居全国首位,总运营里程跃居世界城市第七位。  其中,轨道交通四号线修复段(浦西鲁班路站至浦东塘桥站)完成,新增车站4座,新增运营线路7.2公里,与四号线既有段实现“O”形环通,成为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唯一的城市环线,全线运营里程34公里,车站26座。  上海轨道交通六号线(南起灵岩南路,北至港城路)全长约33公里,有27座车站,是第一条设在浦东地区的轨道交通线路,连通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已建、在建的22个大型居住区,为进一步方便浦东地区的市民出行,进一步加快浦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八号线一期(北起市光路、南至耀华路)全长约22公里,有21座车站,均为地下车站。九号线一期(南起松江新城站、北至桂林路站,当时开至桂林路站,与三号线宜山路站之间设立公交驳接)全长约29公里,有12座车站,缩短了松江新城与市中心的距离。  轨道交通一号线北延伸段二期(共富新村站延伸到富锦路站)长4.2公里,有3座车站,轨道交通一号线全长增加到37公里,车站增到28座。  上海轨道交通“三线两段”开通试运营后,广大地铁建设者马不停蹄地踏上新线建设的征程。  日,全长21公里的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北段二期工程(华山路—罗山路)开工,该线设13座车站,沿线分别与一、六、八、九、十、十二号线和十一号线南段共7条线、5座站换乘,计划2012年建成。  日,上海轨道交通九号线一期桂林路站至宜山路站区间通车运营,新增运营线路长度1.5公里。上海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增至235公里,车站增至162座,并形成8个换乘枢纽站,11座车辆基地,6座控制中心的网络化运营格局。同日,上海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该线自嘉定区的华江路站到静安区的南京西路站,全长约16.07公里,设14座车站,计划于2012年建成后,与同年建成的十一号线北段二期和十二号线一起,形成总共13条线、237座车站、总长500公里运营里程的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每天可接纳近800万人次,占全市公交出行总量的40%以上,将大大方便市民的交通出行,也将使上海轨道交通线路通车里程上升为世界城市拥有量的第三位。  日,上海轨道交通十二号线正式开工,长40.4公里,设31座车站,起点为闵行区的七莘路站,达浦东新区的金海路站。  2009年,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明确提出必须基本完成七号线、九号线(一期)、十号线、十一号线(北段)的建成通车目标。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紧扣“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推进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的实践主题,积极应对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突出解放思想,强调改革创新,结合400公里目标实际,积极构建有利于上海轨道交通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促进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上海地铁的发展中,管理体制历经多次调整,随着网络化建设发展的高速推进,在网络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上海地铁统一思想、坚定目标,基本确定了以“体制架构扁平开放、资源配置统筹集约、线网联动职责分明、专业管理精细高效”为主要原则,着力构建更加符合网络化管理特点的网络管理体系,以应对网络化运营管理挑战,适应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进程。  日,数以百计来自世博家园的动迁居民,兴高采烈地成为上海轨道交通八号线二期(浦江镇公共交通配套工程)的首批乘客,他们应建设单位的邀请,参加了地处“世博家园”的联航路站举行的开通试运营仪式,并乘上崭新的新车,切身感受到轨道交通给他们带来的便捷。八号线二期线路全长14.2公里,自八号线一期终点站耀华路站,由北向南依次为成山路、杨思、凌兆新村、芦恒路、浦江镇、江月路、联航路、航天博物馆站。八号线二期与一期贯通后,全线投入运营的车站有28座,线路总长37.5公里,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总长度增长到250公里,车站总数增加到170座。上海轨道交通八条线当时日均运送客流量约400万人次,日的最高日客流量达到473.5万人次。  日,轨道交通七号线建成宝山罗店站至浦东龙阳路站,全长约34.8公里,有28座车站。日,轨道交通七号线又从罗店站北延伸到宝山锦秋路站(罗店中心镇公共交通配套工程),长约9.997公里,设5座车站,进一步方便了宝山地区的老百姓出行。  日,轨道交通九号线(二期)从宜山路站至浦东杨高中路站开通,全长约14.4公里,新增10座车站;同日,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北一期(江苏路站-嘉定新城站-嘉定北站)通车,新建46公里。世纪大道站成为轨道交通二、四、六、九号线换乘车站。为国内唯一的四线换乘车站。  与此同时,2009年12月,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北段二期工程(华山路站-罗山路站)、十三号线一期工程(华江路站-南京西路站)、十二号线工程先后正式开工。  2010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这一年,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美丽的浦江两岸举办。广大地铁建设者咬定目标,攻坚克难,稳扎稳打地实现了世博会前的最后目标。空前的难度,空前的要求,空前的考验,空前的决心!  因为,这是事关上海能否举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的大局,这是事关人民群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的大业。  有一种财富叫精神。叱咤风云的广大地铁建设者珍惜机遇,珍爱岗位。在激情燃烧的地铁建设岁月中,广大地铁建设者深深地感悟到:这是一个呼唤伟大创造的时代,这是一个造就英雄的火红年代。上海地铁的广大建设者站在中国上海2010年世博会成功举办和上海城市跨时代发展的高度,把握历史机遇,以宏伟的开拓气魄,无私的奉献精神,崇高的民族自尊,强烈的社会责任,锲而不舍的心志,演绎出一首首壮丽的诗篇,铸就了一座座屹立于东海之滨的不朽丰碑。  日,轨道交通二号线西西延伸段(即淞虹路站至徐泾,虹桥综合枢纽交通中心配套工程),从二号线淞虹路站开到了青浦区徐泾镇诸光路,全长约8.58公里,有3座车站,青浦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条地铁。日,轨道交通二号线东延伸段开通,全长约29.89公里,设11座车站,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轨道交通二号线东、西西延伸段建成后,直接连通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成为本市真正意义上的东西联动的快速交通干线。  建设者历经4年多的艰难奋战,长约36.2公里的轨道交通十号线主线段(虹桥机场到新江湾城)提前开通试运营,设有31座车站。日,先期投入新江湾城站至航中路站区段的试运营。  与此同时,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世博段(世博园区专用交通联络线工程)也在世博会前贯通。该段北起卢湾区的马当路站,南至浦东新区的长青路站,约4.45公里,有4座车站,连接浦西浦东的世博园区。  “深地铁笔,洞天繁华”。诚如著名画家徐昌酩先生在上海美术界下地铁工地采风时,充满激情地高度赞美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大发展给我们的城市所带来的巨大变化那样。广大地铁建设者豪情喷涌,殚心竭智,用双手精心编织了申城深处一张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线网。  至此,上海轨道交通从日一号线开通试运营以来,短短15年间,尤其是在近期集中建设发展的五年多里,先后建成了包括新建线路、延伸线路合计16个项目,新建线路长330公里,新建车站近205座。上海轨道交通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实现了11条线路,420公里运营里程,282座车站数的网络目标。这样的建设规模和速度,被世界地铁协会(COMET)称为“世界城市地铁建设发展的奇迹”。  科技创新是上海地铁发展的必由之路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要素的主要集聚地,科技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将引领城市未来的发展。  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未来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技创新,与时俱进”,不仅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是保证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关键。  眼界高时无碍物,心源开处有清波。面对轨道交通网络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上海地铁建设者开始面临全新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他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全局性、科学性、长远性和综合性。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摆到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全局中来考虑,找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发展的定位和目标,合理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发展的规模和布局。在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中尊重城市发展的规律,合理布局,突出功能,注重与城市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相配套。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不仅考虑到城市当前的发展,而且为城市的长远发展留出了空间。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规划与城市的其他规划,如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建设规划等综合考虑,统筹协调。上海地铁建设者在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中,尤其注重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空间设计和风格塑造,突出城市肌理和历史文脉的保护,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  上海地铁建设者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努力提高科技对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的贡献率;努力提高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中科技增长的含量和比重,建立了“以项目为平台、以人才为支撑、以制度为保障”的科技创新模式,紧贴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的实际,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科研攻关项目成果丰硕,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科研引领发展,技术铸就效率。上海地铁的超常规发展离不开“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强大支撑。尤其是上海轨道交通由“线路型”向“网络化”进程中,上海地铁科技人员立足网络高度,专注技术角度,紧紧围绕“走网络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网络统筹为核心,建立网络系统及资源管理框架体系;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构建适应网络建设运营发展技术平台;以管理提升为抓手,形成具有先进管理理念服务品牌;以节能环保为理念,塑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网络品质”的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发展思路,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标准化、系统配置人性化、资源利用集约化、管理维修专业化、网络功能最优化、网络管理信息化、网络成本合理化、网络效益最大化和安全、高效、科技、绿色、可经营、人文化的理念。精心谋划、精心组织、合力攻关,有力推动了上海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进程。  上海地铁科技人员近五年间结合工程建设和运营服务实际,先后对网络运营指挥系统、网络维护保障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网络基础通信平台等“3系统1平台”的技术予以突破;对地下工程远程监控系统和新型盖挖法等六项新工法、新技术予以应用研究;对无人驾驶系统和“车载视频监控系统”、“5.8G车载视频传输系统”、“AFC终端设备嵌入式系统”、“电流选跳技术应用研究”、“FAS系统互联互通”、“地铁车轮统型研究”等八项重点技术予以革新改造和课题攻关……在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活动中,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获得了53个国家和市(部)级科技奖项。同时围绕网络化建设发展要求,编制发布了97个行业规范和企业标准,完成了90套通用文本和建设指导意见等。仅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领衔或参与的各类咨询项目就有178项、在研项目35项;各类科研项目完成46项、在研项目52项;实现科技成果验收46项,其中国际先进14项、国内领先23项、推广应用1项;申请专利34项,其中软件著作权1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1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7项、国家及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33项。通过投标、申请,获得国家、政府部门扶持和支撑项目(包括“863项目”)20项。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院、上海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综合研究》项目,达国际先进水平,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研究成果已经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得到应用,并正在为网络中其他计划建设项目与网络运营管理提供技术和实践指导。  上海地铁科技人员首创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自动售检票系统,标志着上海轨道交通步入网络化运营时代,显示了自主创新能力。上海地铁组织科技人员,联合上海华虹计通、金陵时威、复旦微电子、邮电通信设备等1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单位,合力攻关,两年里攻克了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一票换乘”项目中的20多项技术难题。该系统2006年年底投入运营以来,经数亿计客流的应用验证,系统运行平稳,成功实现全路网的客流信息及时汇总统计和票款交易的精确快速清算,乘客乘车成本同比降低13%。“一票换乘”项目获得2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4项国内软件著作权;2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3项专利申请受理;并获得上海市信息化优秀项目奖、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孵化创新产品奖、上海市标准化优秀技术成果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着轨道交通网络化的推进,地铁深基坑和旁通道数量增多,盾构进出洞、高空施工,且许多地铁工地处于闹市、交通要道和紧邻居民小区,施工给市民带来的影响等一系列安全事故诱因极大,工程建设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广大地铁建设者以生命实践着“天若塌,唯擎天而立,何畏危难”的大无畏承诺。一方面敢于担当,殚心竭智地为地铁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充分依托科技创新手段,采取科技攻关措施,扩大远程监控范围,  健全各类应急保障体系,加强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控制盾构推进中的地表沉降和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源头,以确保上海地铁的一方平安。  轨道交通四号线上体馆车站施工时,曾遇到地铁建造以来号称最难啃的“骨头”,一号线上体馆车站的底板下,要修建两孔短短的20米的穿越四号线的通道,施工中必须控制车站地板变形3毫米之内,以确保正在运行的一号线地铁车站的安全和车站顶上漕溪路立交桥的安全。面对这项国内外罕见的高难度、高风险工程,连请来的日本专家都看了直摇头,工程被迫停了三个多月。地铁工程技术人员以科技引领工程,以创新引领突破,在刘建航院士的带领下,大胆采用“冻结法”施工,终于啃下了这块“骨头”。  人们曾记得,发生在2003年7月的轨道交通四号线过江段的那次透水涌沙的重大险情。之后,地铁工程技术人员优化方案,大胆创新,决定采用施工难度极大而运营线型较为合理的“原位修复方案”,充分运用“时空效应”等新工法、新装备、新技术,经过34个月的鏖战,一举攻克了65米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50米复杂地层中超深地基加固、43米超深承压水降水难点、41米超深基坑开挖、38米超深地下障碍物清理等七大难点,确保了四号线全线的环通。同时,该修复工程创下了国内软土最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富含地下障碍物的超深地层清障、在破损隧道中安全抽水等多项国内纪录。这些科技研究攻关成果目前已经在上海地铁新线的车站基坑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立功竞赛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助推器”  开展轨道交通建设立功竞赛活动,为各单位推动工程建设提供了“竞技台”,点燃了“催化剂”,形成了“助推器”,为有效突破工程建设难点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面对困难和挑战,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详细分析,科学筹划,周密部署,有力推进,每年都提出了一个具体的能够达到的节点目标,动员、组织广大建设者去奋力实现。  笔者翻开2005年以来的《上海地铁》报合订本,详细地记载着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制定的每一年的节点目标:2005年提出实现一号线北延伸段建成通车,2006年提出“二、三、四”的奋斗目标(二号线西延伸、三号线北伸延两条延伸线通车,六号线、八号线一期、九号线一期贯通,七号线、九号线一期、十号线、十一号线北段四条线投入全面施工);2007年提出了新一轮的“二、三、四”奋斗目标(两个100,100座车站投入施工、盾构推进100公里,六号线、八号线一期、九号线一期和四号线修复段、一号线北延伸段“三线两段”建成通车及七号线、九号线二期、十号线、十一号线北段四条线进入施工高潮);2008年提出了“三、四、五”的目标(十一号线北段二期和南段、十二号线、十三号线三条新线的动迁工作全面展开,七号线、八号线二期、九号线二期、十一号线北段四条线全线贯通,现有运营线路要提升五成运能);2009年又提出了“三条线路全面开工、四条线路通车试运营、五个项目进入车辆调试、六百天迎世博整治任务基本完成”的“三、四、五、六”的新目标(十一号线北段二期、十二号线、十三号线完成动迁工作,全面开工;七号线、八号线二期、九号线二期、十一号线北段一期建成试运营,新增运营线路108公里;十号线、二号线东延伸、二号线西西延伸、七号线北延伸、十三号线世博段全面完成土建结构进入车辆调试;六百天迎世博整容、整修、整洁车站共154座)……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在开展轨道交通建设立功竞赛活动中,紧紧围绕各阶段的奋斗目标,积极探索特色立功竞赛的新机制、新模式、新特色、新载体,组织开展“深基坑施工”、“盾构推进”和“机电安装调试”三项专项竞赛;紧紧依靠和发挥施工企业集团的作用,将轨道交通建设的重心转移到施工领域,使施工单位成为加快工程推进的责任主体。在各项目立功竞赛分赛区的基础上,成立建工集团、城建集团、中铁工系统、中铁建系统等参建单位的轨道交通分赛区;各参建单位在轨道交通立功竞赛活动中,坚持“重心前移、突出重点、统筹平衡、大力推进”的工作方针,与开展“地铁社区党建联动、共创群众满意工程”活动紧密相结合,与开展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创双优”活动紧密相结合,与开展创建文明工地和平安工地相结合,进一步掀起了轨道交通立功竞赛的新高潮。  立功竞赛为建设者展示风采提供了壮阔的舞台。上海地铁建设者在立功竞赛活动中,始终贯彻和坚持确保安全、确保质量、确保进度的“三个确保”的方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培养,不断丰富和发展上海城市精神,建一流工程,育一流人才,树一流精神,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风采人物,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发挥党组织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依托社区,开展“地铁与社区党建联动”活动,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自2006年上海地铁与14个区全面签订“党建联动”协议以来,上海地铁和各项目公司、施工单位进一步拓宽与全市各区、街道的沟通渠道,积极探索“条块结合”的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的新模式,形成了“地铁工程建到哪里,党建联动就延伸到哪里”的良好局面。日,市委组织部和市建设交通党委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厅成功主办“地铁社区党建联建实践与创新论坛”,从基层党建的创新层面上,总结了“党建联动”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上海地铁各基层单位党组织与有关的街道(镇)开展“结对”签约,深入社区开展轨道交通建设宣传,持续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成效显著、居民欢迎的“文明共建”活动,营造和谐互动局面。“党建联动”长效机制的建立,为缓解各类施工矛盾,为确保工程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上海地铁深入贯彻《上海市迎世博行动计划》,根据地铁窗口特点,与地铁沿线各区开展文明共建活动,自2004年9月以来,日均有500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到地铁各座车站为乘客提供志愿服务,维持秩序,引导文明乘车。上海地铁志愿者尤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为申城地下蛟龙倍添耀眼的光彩。  世博期间地铁运营里程相当于绕地球3 974圈上海地铁历经世博的考验,迎来了新的发展。上海地铁以世博为契机,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贯穿在地铁建设和管理之中,网络化运营保障能力和窗口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面对网络化运营刚起步、世博保障周期长、员工队伍新、新线投运时间短等诸多不利条件,上海地铁员工不畏艰难、勇担重任,以顽强的斗志和扎实的措施,把握“人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三个关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乘客的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倡导每个流程、每个岗位的工作都要以“用心、细心、精心”来追求和体现“精妙、精准、精品”,实现管理上台阶。以行业领先为目标,全力构建以运营为主导的网络标准化体系。运营部门紧紧围绕世博安全保障主题,开展“一信四德”教育和安全、管理、品牌、凝聚、廉正等五种文化建设,将员工个人价值的体现与地铁发展和保障世博的大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多种形式地实时发布地铁信息,先后更换4整套全网络运营组织方案,更新列车运行图76张。各运营公司联合消防和公安做到“一站一预案”,根据重点车站客流特点,积极采取及时缓流、主动限流等措施。维保单位组建6支专业应急队,完成设置21个区域性应急抢修点,世博期间计有41.7万人次参与各类专业保驾,还邀请15家供应商以专业志愿者形式参与专业保驾。设施设备各专业和项目公司对12类重点风险部位全网排查隐患,确保设施设备运行状态正常。上海地铁协同武警、公安、平安志愿者,在全网519座车站进口闸机处配备检测仪全覆盖安全检查,确保地铁网络运行安全可靠……成功经受住了各种突发事件和超大客流的考验,为保障城市总体交通和世博会的平稳运行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  据统计,世博期间,上海公共交通出行量达31亿人次,同比攀升18%,而上海地铁网络客流达10.5亿人次,相当于上海市人口总数的52倍,同比增长了56%,占全市公交出行总量三成以上。其中,世博客流全市公交运送1.48亿人次,而地铁5条涉博地铁线、12座地铁涉博站运送6 000万人次,占世博客流总运送量的40%以上,仅世博园内的十三号线即世博专线累计运送就接近2 000万人次。上海地铁全路网列车配属数达到419列2 589辆,断面最大运力达35.8万人次/小时,全网日开行列车超4 800列次,加开列车超6 000列次,世博期间运营里程1 5157.5万公里,相当于围绕地球开行3 974圈。地铁全网16次刷新单日客流的纪录,5月21日首破600万人次,达到601.3万人次;10月22日又破750万人次,最高峰达到754.8万人次。  10月24日,世博会客流突破7 000万人次之际,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等同志亲自打电话向上海地铁干部职工表示慰问,高度称赞广大地铁干部职工为世博运营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地铁的未来更美好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在建设者手中由规划变为现实。上海“十二五”规划,对“安全、便捷、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发展,描绘了更加绚丽的画卷。“十二五”提出,要建设管理一流的现代都市,实现城市交通方便快捷,构建布局合理、衔接顺畅、信息互通、功能互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十二五”在改善居民出行条件方面,尤其强调要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安排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建立绿色安全、便捷快速、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组织,重点建设中心城连接郊区新城、大型居住社区、重点开发区的轨道交通项目,明确到2015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重达到50%左右。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和枢纽布局,完善停车换乘等静态交通系统,实现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便捷换乘。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北段二期、十二号线、十三号线一期、十六号线(原十一号线南段)等四条新线已全面开工。其中,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北段二期全部为地下线,是连接上海市西北地区—中心城—浦东新区的一条主干线,线路长约21公里,途经长宁区、徐汇区、浦东新区,设13座地下车站,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站、徐家汇站、上海体育馆站、龙华站、云锦路站、石龙路站、济阳路站、三林站、东明路站、浦三路站、严御路站(预留)、御桥站、罗山路站。  轨道交通十二号线工程为纵贯中心城区西南—东北轴向的重要主干线,线路长约40公里,途经闵行区、徐汇区、卢湾区、静安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及浦东新区,设32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分别是七莘路站、虹莘路站、顾戴路站、东兰路站、虹梅路站、虹漕路站、桂林公园站、漕宝路站、龙漕路站、龙华路站、船厂路站、大木桥路站、嘉善路站、陕西南路站、南京西路站、汉中路站、曲阜路站、天潼路站、国际客运中心站、提篮桥站、大连路站、长阳路站、宁国路站、隆昌路站、内江路站、复兴岛站、利津路站、巨峰路站、杨高北路站、金京路站、申江路站和金海路站。  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一期工程为纵贯中心城区西北—东南轴向的重要主干线,线路长约16公里,途经嘉定区、普陀区、闸北区和静安区,设14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分别是华江路站、金沙江西路站、丰庄站、祁连山南路站、真北路站、大渡河路站、金沙江路站、隆德路站、武宁路站、长寿路站、江宁路站、汉中路站、自然博物馆站、南京西路站。  轨道交通十六号线工程(原十一号线南段)长59.334公里,设站13座,分别为龙阳路站、华夏西路站、罗山路站、周浦东站、航头社区站、航头站、新场站、野生动物园站、惠南站、浦东火车站站、临港新城北站、沪城环路站、临港新城站。为国内第一条开工的市域快速线。建成后最大时速为120公里,直达车自临港新城站至龙阳路站最快约30分钟就可到达,将临港新城与中心城区快速联系起来,有效推动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  至2014年年底前,上海将陆续建成14条线路、350余座车站、超过500公里“安全、便捷、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站点600米服务半径的人口覆盖率将达到70%,面积覆盖率达到67%。泽以长流乃称远,山因直上而成高。过去的岁月,上海广大地铁建设者挥洒激情和汗水,创造了骄人的业绩。未来的征程,将是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  今后,上海还将进一步建成总长810公里的整个网络,全面跨入轨道交通的新时代,有望成为全世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第一的城市。届时,上海市民的出行将更畅通,上海市民的生活质量将更提高,上海的未来将更美好!  作者:张君龙来源上海文艺出版集团)(责任编辑:Newshoo)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k16乔丹身高体重臂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