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识建构主义知识观?

那些你无比崇拜的厉害人,是如何建构知识体系的
那些你无比崇拜的厉害人,是如何建构知识体系的?
高效思维达人,知识管理专家,深度思考践行者,领英、36氪特约作家
来源 |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这是我总结的“知识体系矩阵”。它有 9 个元素,分别代表了建立知识体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9 个要素。
下面,我们一个个来探讨。
我们学什么:三种知识
通识、应用、资讯
所谓知识体系
在我的定义中,知识体系是跟碎片知识相对应的概念,指高度有序的知识集合。也就是说,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量的知识点,二是有序的结构。
那么,什么是“有序”?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对某个领域非常精通,无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能从你的话题切入,旁征博引,将大量的原理、机制、知识点……一一娓娓道来,清晰而严谨。
这就是“有序”—— 在他脑海中,所有的知识点都链接在一起。他知道某一个知识点“应该放在哪里”,也知道“它会通向何方”。
如果说碎片知识是一张张街景的速写,那知识体系就是一副完整的地图。
那么,如何实现知识的体系化呢?
我们需要从三个层次切入,分别是通识、应用和资讯。
通识——大量的知识点
知识体系的根基,是大量的知识点。缺乏这一点,就不成其为体系。没有量的支撑,再精巧、复杂的结构,也是无意义的。
所以,建立知识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足够的基础知识 —— 我将其称为“通识”。
这一点至关重要,但许多人却往往在这一步就走错了路。好的通识,必须具备如下三个特点:
范式——某个领域的“话语体系”
这门学科是研究什么的?
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目前有哪些普遍认可的原理?
—— 这就是范式,亦即一个领域的“话语体系”。
它可以将你的思维方式,调整到这个领域的“公认模式”。
好的通识教材,必须是具备专业范式的。它未必一定要严肃,但必须足够专业。
譬如某些艺术史,从艳情、宫闱等角度去解读名画,这就不是一个好的范式 —— 它会将你带偏。
广博——不断求“合”
任何领域在发展中,必然都会不断经历“正-反-合”的过程。
在入门初期,过多接触某个人、某个流派的观点,乃至于拥有立场,不是一个好的做法。这会束缚你的视野,让你先入为主,再也难以看到整个领域的全景。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不断地去追求“合”,寻求最新、最广博的成果。
比起读《国富论》《资本论》,读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后者会站在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前者有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你会知道哪些是可以吸收的,哪些是可以扬弃的。
客观——不带立场、中立
不用多解释了。带着立场和倾向的内容,会导致许多恶果——譬如故意选择有利论据,丑化和批判对立流派,以偏概全,等等。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煌煌巨著,但就是在这一点上广受诟病。包括某些教科书,也多少有不够客观的嫌疑。不展开讲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
通识是入门的必要条件,但尚未入门的人,哪里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分辨?
这确实是一个悖论。不用急,我们后面会聊。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层次:应用。
应用——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如果说通识是构成知识体系的原料,那么,应用就是让这些原料发光发热、建立有序结构的方式。
人类是由意义驱动的族群。你会发现,我们所有的知识,本质上,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的:艺术是为了表达,哲学是为了探索自然,历史是为了认识自己,等等。不存在没有源头、没有意义的知识。
在研究和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我们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是问题驱动。
一定是你先有了一个问题,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你再去探索它,去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试着解决问题。
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所以,从应用层面上来说,同样有3个层次:
使命——存在的意义
这个领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
大问题——发展和演化
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哪些推动领域发展的大问题?前人们是如何思考、回答的?
以心理学为例,情绪是什么?意识是什么?大脑的机制是什么?这些,就是心理学家所面临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大问题。
哲学的入门书,我一直推荐《大问题》和《哲学的门槛》,就是因为它们采用了这样的结构 —— 不是照搬流派和历史,而是告诉你:哲学的发展是要回答什么问题?关于这些问题,历来的哲学家们做出过什么努力?分别有了哪些进展?
这是非常好的入门方式,也是将通识“点石成金”的方法。
小问题——个人学习
小问题,则是针对个人的学习。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对哪些方面有兴趣?我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如何组织和思考这些问题?学习这个领域,是为了回答自己哪方面的疑问?解答哪些实际问题?
只有采取问题导向,用这种方式去思考,才能更好地激发和活化你所学到的知识。
举个例子:时间管理有大量的基础知识、工具和方法论,学完这些之后呢?不是照搬,而是看你的背景和需求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从这些大量的方法论中,抽离出它们的精髓和骨架,重新进行组织结合,演化出一套最适合个人的管理法。
这就是一种有序的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你才能对学到的知识赋予意义和价值,让它们体系化。
一张地图画出来,不是放在那里积灰,而是要用来指引道路的。
知识也是如此。
资讯——通识和运用的更新
通识和应用,共同构造了知识体系的绝大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就是资讯。
什么是资讯?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前两者的更新——亦即一个个小的更新包。
任何一个领域都在发展之中,不断地修正之前的小错误、在某些方向进行探索。它们的形式,可能是论文、杂志、网络文章、书籍等。
重点是什么呢?知识体系不是一个静止的东西,而是需要不断迭代和完善的。必须有新的水流进来,再将沉渣冲洗掉,才能不断维持它的生机。
上个世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短时记忆可以保持7个单位左右”,这就是经典的“神奇数字7”。它是一个通识。
但21世纪初的最新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其实只有 4 ,不是7 —— 这就是一个更新包。那么你就会知道:喔,我的知识需要更新了。
现在,你去看近几年出版的心理学科普书,基本全都改过来了。这就是资讯经过时间检验,变成了新的通识。
如果你不关注这些前沿成果,不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你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你的知识已经变得陈旧,已经无法跟上时代,也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了。
所以,求知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知识不是终点,而是在路上。
我们从哪里学:三种方式
导师、输出、渠道
导师——提供“学习路径”
我在“通识”中讲过,这其实是一个悖论:要想入门一个领域,你需要好的通识材料;但尚未入门的人,又如何去分辨,什么才是好的通识材料?
这就是答案:你需要一位导师。
导师未必是老师,他可以是你的朋友、同事、名人、任何一个人。甚至,也可以不是一个人 —— 一个网站,一个服务,一个在线教育平台,都可以。
他的作用,是为你提供一条有效的学习路径(Learning Path)。
什么是学习路径?你该从什么地方入门,然后学什么,再然后学什么,接着学什么等。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书单。
列书单谁都会,但好的书单,非常难得,因为必须考虑许多因素。
梯度——层层递进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梯度:一条好的学习路径,必定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广至专的。
入门时,挑选哪些通识书籍,能最大限度地平衡趣味性和专业性?
入门后,该如何挑选不同流派、立场、观点的内容?如何引导一个人,慢慢延伸向更专业、更深入的部分?
这些,都非常考验导师的功力和积累。
难度——跨入成长区
我们知道,学习有一个舒适区理论。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舒适区),是学不到东西的,你只是在不断重复;离舒适区太远(危险区),也很难学到东西,因为你完全不懂。
最好的状态,是找到舒适区的边缘,向前一步,我们叫做成长区——既给自己一个挑战,又不至于太难。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如果你身边缺乏足够专业的人选,不妨考虑像Coursera、EDX 等专业的在线教育平台。它们往往有比较成熟的学习路径设计和延伸阅读,这些都有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输出——最好的内化方式
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输出是最好的内化方式。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更好地记住一个知识点?答案很简单:把它用你的话说出来,教给别人。
同样,如何确保100%掌握一个知识点?把它写成文章,发出来,让别人去挑刺。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太注重输入,而忽视了输出。
我们每一天刷朋友圈、看新闻、看视频、读书、看公众号、聊天,都是在输入,但输入之后呢?真正能够记住、能够纳入知识体系的,有多少?
可能10%都不到。
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少输出 —— 我们不断地用「输入」的新鲜感来刺激大脑,却一直害怕思考和付出。
这是没有意义的。
渠道——碎片化信息的来源
渠道,在这里专指信息渠道,亦即我们获取一切碎片化信息的来源。
许多人问我:您如何看待碎片化学习?它跟知识体系是不是相悖的?
其实不是。碎片化学习有其作用,但它的意义在于更新和补充,而不是建造。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对一个领域一无所知,那么,碎片化信息有害无益。因为它们往往简单、片面、直观,难以构建有效的逻辑和结构。你所得到的只是一堆砂砾,而不是一座房子。
但如果你已经有了成型的体系,那么,碎片化信息就相当有用了——它可以成为有益的补充。
看到任意一条信息,你会知道,应该把这条信息放在哪里,应该如何去批判、吸收,应该如何去溯源。
这时,你就是在将碎片信息体系化。
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对这个领域的充分认知和积累。
这方面,我常用的渠道是这些:
Google:无论任何领域、任何时刻,Google都是最好用、最全面的信息来源;
论文:国内用知网,国外用Google学术+Sci-hub,可以获取某个领域的前沿信息;
数据库:包括Useit知识库、各大咨询公司官网、官方统计部门等等,能够帮你获取足够的实证数据。
媒体:各类知名博客(如medium.com)、网络媒体(如NYT)、杂志(HBR、Fast Company)、聚合平台(Solidot、Techcrunch)等。
社群:各类行业微信群等。
回顾“知识体系矩阵”
最后,我们再看这个“知识体系矩阵”。你会发现,纵向看,它们也是一一对应的:
学什么?通识。怎么学?通过导师。什么心态?联系。
学什么?应用。怎么学?输出。什么心态?系统思维。
学什么?资讯。怎么学?信息渠道。什么心态?开放。
知识体系的本质,就在这里。
当然,从这里开始,到真正掌握和理解一个领域,还有着遥远的道路要走。
一起死磕深度思考和终身学习吧。
知识永远不在某处,知识是在路上。
本文来源于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投稿请联系QQ: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izehua-1983
没有更多推荐了,
加入CSDN,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与500万程序员共同成长!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抓住“错误” 建构知识
&抓住“错误”建构知识&&&&&&&&&&&&&&&&&&&&&&&&&&&&&&&&&&&&&&&&&&&&&&&&&&&&&&&&&&教学片断:&&&&&&&&&&&&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住的体积,今天我们来探究圆锥体的体积,根据你的认识,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可能怎算?并说出你的理由。生: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求出体积,所以我觉得圆锥的体积可能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求。生:我反对,前面学的立体图形都是直柱体,上下粗细均匀,圆锥上面是尖的,只有一个顶点,它一头大一头小,不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生:我认为圆锥的体积是与圆柱体体积的二分之一,因为我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圆锥,圆面相对,让每个圆锥的顶点都在底面圆心上,这样就拼成了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所以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一半。(听此言,学生有的一脸茫然,有的点头表示同意。看着学生似懂非懂的样子,我也苦于手中学具有限,对于这个学生的想法不便操作,更无法让学生直观感知,那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从而解开这个围。)于是,我引入动手操作实验。师:下面分组做实验,每组老师给你们提供有大小不同圆柱、圆锥及一盆红色水,你们可以在空圆锥里装水,然后倒入空圆柱中,看看几次正好装满,注意每次都要盛满水再小心倒入圆柱中,确保操作的有效性,尽量不要让水漏掉。通过操作大家就会明白刚才这个同学的说法对不对。学生开始操作,多数学生都是随便拿两个,开始装水倒水,也有个别学生事先比比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选一组等底高的操作。&&师: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圆柱和圆锥、沙子,从倒的次数看,研究两者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生: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这个圆柱的体积是这个圆锥的三倍。生: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空圆柱中,四次正好装满。说明我手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生:我们在空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不到三次就将圆柱装满了,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多一些。&……&师:为啥有的圆锥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有的是四分之一,有的是不到三分之一,这与我们手中选用的学具有没有关系,比比自己组选的两个学具,看看圆柱与圆锥有什么关系?学生议论纷纷,有的甚至跑别的小组交流、操作去了,小组里学生调换教具,再试。总于学生开始举手,一个、两个……&&&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等底等高生: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生:通过操作,我刚才说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的二分之一是错误的。师:也就是说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前提条件是等底等高。下面我们再来观看一下刚才的操作实验。(媒体演示各种情况)反思:之前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总是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再让学生验证,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不等底等高的差异,学生课堂上表现还很好,可一做题就是记不住乘三分之一。同此可见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一重要前提条件,掌握得并不牢固,理解很模糊。为了让学生理解“等底等高”,是判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前提条件,我从操作之前的猜想抓起,让错误思想充分暴露出来,由此引入操作。学生在操作中并有关注所选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于是出现的结论有很大的差异,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多,思维出现激烈的碰撞,这时我没有评判结果,而是引导学生再次学生研究学具,通过观察、发现、交流、合作、再次实验等过程,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把学生置身于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有意增加了他们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的批判,更是让他们经历由猜想到动手验证这一学习过程。这样做不仅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其实课改以来,太多的放手中,我们越来越善于抓住“错误”这一资源,让学生思考问题几经碰壁后,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经过正确的、错误的、迷惑的产生知识碰撞,这样做实际上是非常富于启发性的,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撞击中,不仅学会这道题的解法,而且还能学会这个解法是如何找到的。因此这样的做法让我更明白,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什么是知识体系?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 心理圈
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发表于 16:28 28764次阅读
导读:什么是洗脑?洗脑的关键是什么?如何通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知识爆炸时代如何平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育的价值在于训练思维,而不在于传授事实。&& & &&▲领域& &按照传统的习惯,通常会把知识归类到不同的领域(比如:文学、数学、计算机、烹调、等等)。△领域之间的包含关系  有些领域是另一个领域的一部分。  比如说,“信息安全”,是“IT”这个领域的一个分支领域。  上面这类关系比较好理解,套用数学中集合论的说法,就是“某个领域是另一个领域的子集”。  还有一种稍微复杂一点的包含关系——某个领域同时被其它多个领域所包含。对这种关系,可以大致理解为“多个集合的交集”。  比如“量子信息学”,可以大致看成是信息学和量子力学的交集。△领域之间的辅助关系  有些领域需要另一个领域的知识进行辅助。  比如,很多学科都用到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这就是领域之间“辅助关系”的例子。  如果某个领域为很多其它的领域提供辅助,那么这种领域常称之为“基础性领域”。比如在自然科学中,数学往往是基础性领域。▲跨领域的知识分布△广度和深度  所谓的“广度”,就是指你的知识结构中,包含了多少领域。  所谓的“深度”,就是你对具体的每一个领域是否具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深度的重要性  深度的重要性,大伙儿应该都明白。所以俺只简单说一下。  如果某人的知识结构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就会导致——其个人能力没有突出的亮点——这种人往往没有太强的竞争力。△广度的重要性  和深度相反,广度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俺多费点口水聊一下。  如今是信息时代,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这时候,广度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就拿“写博客”来说吧。& & 如果你想把博客的界面和排版搞得好一点,你还需要懂一点“HTML、CSS、JS”的知识;& & 如果你想提高博客在搜索引擎的排名,你还需要懂一点“SEO(搜索引擎优化)”的知识;& & 如果你想使用 WordPress 这个功能最强大的博客平台,你还需要懂一点“PHP编程”的知识;& & &......  你看,即使是“写博客”这么简单的一桩小事,牵涉的领域也不少。所以,想要在某个领域做到足够深入,必然要了解很多相关的辅助性领域的知识。△文理科之间的相互鄙视  顺便再聊聊文理科之间的相互鄙视。据我所知,很多文科出身的人看不起理工科;反之,很多理工科出身的人看不起文科。为啥会导致这种原因?很多时候是因为不了解。不了解导致偏见,偏见导致鄙视,鄙视之后就更加不去了解。如此往复,变成恶性循环。  其实捏,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三块,有很多相通之处,也有很多互相借鉴之处。△深度和广度的平衡  虽然深度和广度都很重要,但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天赋都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在所需要的每个领域都做到足够深入。那么如何平衡这两者捏?我的观点是:借鉴正态分布(这玩意儿也叫“高斯分布”,维基百科的解释在“”)。&(这幅图中,横坐标表示不同的领域,纵坐标表示你在该领域的深度)&  尖峰的顶点周围(红色部分)对应的就是你的主攻领域。你需要在这个领域做到足够的深入(越深入越好)。和主攻方向的关系比较密切的领域(黄色部分),你需要比较深入,但深入的程度不需要跟主攻方向一样。和主攻方向关系比较疏远的领域(绿色部分),只需浅尝即止。△主攻方向的选择  如果你运气比较好,自己的工作正好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那毫无疑问,这就是你的主攻方向。万一你的兴趣和工作不一致,咋办?我的建议是,以自己的兴趣作为主攻方向。然后把工作仅仅当作是谋生手段。(类似的观点,格雷汉姆在《黑客与画家》这本书中有提到过)    当你对某个领域有真正的兴趣,你自然就会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动力,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持久性。有了这几点,自然就能在该领域达到足够的深度。抛开功利因素不谈,如果你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达到足够的深度,这本身就能带来非常多的快乐(而且这种快乐往往是金钱无法换来的)。▲领域内部的知识体系△分支领域  前面说了,领域之间可能会有包含关系。而且,大部分领域都有不止一个分支领域。  比如“密码学”和“社会工程学”都是信息安全的分支领域。△主题 &(主题这个词不是很贴切,暂时没想到更好的词儿,先凑合用着)  除了包含若干分支领域,每个分支领域都会包含很多“主题”。以“信息安全”这个领域为例,“如何防止黑客入侵”就是一个主题。△知识树  假如把某个领域想象成一棵树,那么分支领域就如同树枝(树枝上还可以再有树枝),而主题如同树叶。俺把这称为该领域的“知识树”。如果某个领域是你的主攻方向,那么,你必须能在头脑中清晰地勾勒出该领域的知识树。做到这一点,你对该领域才算有“广度”上的认识。 举一个反面教材: 招聘的时候经常碰到某些程序员,只知道C++,从来没有听说过其它的编程范式(要知道,编程语言不下10种)。然后呢,他/她以为把C++ 掌握透彻就足够了。有的人看了几本&C++的理论书籍,就以为自己是编程牛人了。这就是典型的井底之蛙心态——只看到井口上方的一小片天空。造成这种认知误区的根源在于:对自己从事的领域缺乏系统性的了解。 关于勾勒知识树,再顺便提一下: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领域勾勒知识树,得到的形态可能会不同。 比如说对“文学”这个领域:有的人先按照“国别”细分,再按照“体裁”细分;有的人反过来,先按照“体裁”细分,再根据“国别”细分。你很难说,哪一种是对的。也很难说哪一种更好。 我的观点是:(构造知识树的时候)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主题的类型  “主题”通常是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的。俺总结了一下,大部分主题通常可以归为三类:WHAT型、HOW型、WHY型。  以编程语言为例:& & &&“C++适合用来编程什么?”——这是WHAT型的主题& & &&“C++是怎么编程的?”——这是HOW型的主题& & &&“C++为什么要这样编程?”——这是WHY型的主题& & && WHAT型问题 通常是比较肤浅的、表象的;而WHY型问题 通常是比较深刻的 、本质的。& & 大部分WHAT型问题,通常有标准答案;而相当多的 WHY型问题 是没有标准答案的,HOW型的问题介于两者之间。  &所以,如果你想在某个领域做到比较深入,你一定要多探寻 WHY型 的问题。对这类问题的思考,要避免 COPY 别人现成的答案,要通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这类问题思考多了,无形中就对该领域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知识点  想解决某个主题,一般要运用许多“知识点”。所以再来聊聊“知识点”这个话题△什么是“知识点”?  所谓的“知识点”,通常表示某个有价值的信息。为啥我特地强调“有价值”这个定语捏?因为世间的信息有千千万万,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价值,不能算是“知识点”。  关于“知识”和“信息”的关系,有一个&,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知识点的类型  &知识点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 有些知识点是概念性的,用来表示某种“定义”& & 有些知识点是指导性的,用来表示某种“方法”& & 有些知识点是陈述性的,用来表示某种“事实”  &第一类显然是很重要的。  &不论是哪个领域,基本的概念和定义总是很关键的(犹如建筑的地基)。如果你对这些东西的理解有误或有偏差,就如同是“浮沙之上筑高台”。  第二类也很重要。  我非常喜欢一句老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话说的就是方法论的重要性。  至于第三类,其实远远不如头两类重要。为了给大伙儿加深印象,说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刚移民到美国的时候,已经是全球性的名人,经常受到记者的围堵。有一次,某记者问他,音速的大小是多少?老斯坦回答不知道。记者表示很诧异。然后老斯坦说了一段话,其中两句是:这些可以在书上查到的东西,我没有记在脑子里。......教育的价值在于训练思维,而不在于传授事实。  说到这里,我顺便再”黑“下大陆的教育。  我们国内教育,本质上就是洗脑教育。洗脑教育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灌输】。知道什么是灌输不?简而言之就是:迫使你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一堆“事实”(“事实”不是事实,重复就是“事实”)。在灌输的过程中,学生唯一要做的就是动用“记忆力”,把老师所说的“事实”背下来。被长期灌输的学生,除了记忆力比较好,其它思维能力(比如: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联想、创造、等等)很少得到训练。思维能力训练方面在台湾、香港、欧美国家超出大陆很多很多;&  说难听点,这种搞法让国内的学校成为“批量生产脑残的流水线”。有些天真的同学会问:难道国家领导人不知道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吗?其实呢,愚民教育对于”维稳“还是很有效的......因为愚民们只知道被动接收各种信息,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愚民们不会质疑朝廷的忽悠,自然也不可能反抗。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以为“洗脑”就是“欺骗”。其实不然,洗脑的关键是“扼杀思维能力”。只要把某个人的思维能力扼杀,之后爱怎么忽悠就怎么忽悠,把你玩得团团转。这才是洗脑的最高境界啊!所以,我经常在博客中普及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就是希望能够部分抵消洗脑教育的副作用。  △如何应对“知识爆炸”?  说完洗脑,再说说如何应对“知识爆炸”。这个词汇很多人都听说过。如今是信息时代,每个学科的知识总量都以非常快的速度膨胀。这对人的脑力是巨大的挑战。即便是在你主攻的一个非常细的细分领域,你也不可能记住所有的知识点。怎么办?  刚才列举了三类常见的知识点:描述概念、描述方法、描述事实。头两类的比例很低,但通常都很重要。所以这两类你需要记忆。第三类的比例很大(很可能占总量的 99% 以上),这时候你需要做一些取舍——只记住核心的知识点,舍弃边缘的知识点。    有的同学会问:不记住边缘的知识点,万一今后要用,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如今的搜索引擎技术很发达,维基百科也很成熟,还有很多专业的文献检索工具。 & & 只要你善于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可以到需要的时候再临时去查,不难查到。▲写下最后  最后提醒一下列位看官,“知识结构”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一小部分。对提升个人能力而言,完善知识结构只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知识是需要运用的,不善于运用,再多的知识也如同垃圾。
这篇日志不错,点赞!
不错,不错。
这篇日志不错,点赞!
这篇日志不错,点赞!
这篇日志不错,点赞!
这篇日志不错,点赞!
这篇日志不错,点赞!
这篇日志不错,点赞!
这篇日志不错,点赞!
9082人关注
好听的文字,好听的思想;听好思想,有思想的人都在这。
微信 公众微信:tinghaosixiang
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华东师大
TA的手机网站
扫描二维码,查看ta的手机网站
&xinli00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登录壹心理
开始心理测试,收听FM,用心理学改变自己!
使用其它账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