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简史》提出,当前人类简史豆瓣社会面临着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我想看看,哪里有正版卖?

【理想书柜】《今日简史》,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会继续无意义的焦虑
四年前,尤瓦尔o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横空出世,颠覆了我们关于人类进化的认知。2016年,他的《未来简史》再度惊艳四座,刷新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掀起了全球关于人工智能讨论的新思潮。
现在,“简史三部曲”收官之作《今日简史》推出,将目光聚焦到当下,直面今天关乎我们每个人命运的问题和挑战。
尤瓦尔o赫拉利认为,智人之所以能够崛起成为地球的主宰者,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了虚构故事的能力。然而,在当前这样一个分化的世界,我们对旧故事已失去信心,对新故事亦远未达成共识。
《今日简史》提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国家”这一身份认同已不足以应对今天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解决全球性问题。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当数据巨头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当“在线”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如何规范数据的所有权?能否建立起一个维护人类自由和平等的全球社群?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已使人类掌握了重塑和重新设计生命的能力。我们该如何运用这种能力,上演另一出全新大戏?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对于关乎人类命运的种种议题,尤瓦尔o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没有简单给出答案,而是引发了我们进一步思考。
国安社区《今日简史》七折发售!
《今日简史》适合人群:
1. 渴望抓住机遇,实现自我价值的白领;
2. 持续精进的终身学习者;
3. 关注教育发展趋势,未来所需核心素养的父母。
尤瓦尔o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全球现象级畅销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作者,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最受欢迎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第十届文津图书奖得主。
尤瓦尔o赫拉利关注的领域横跨历史学、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从宏观角度切入的研究往往得出颇具新意而又耐人寻味的观点,受到各界读者的追捧。
《今日简史》
- 重要观点-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政治挑战
任何单一国家都无法解决今天的全球挑战
科技颠覆、生态崩溃、核战争,是当下人类面临的三大挑战,任何单一国家都无法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我们的当务之急,是重建人类的全球认同——人类的新故事。
个人即政治,个人事件可能影响全球
当代各种重大变革与个人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比如,恐怖主义既是全球性的政治问题,也是一种内部心理机制。恐怖主义要发挥效用,靠的是按下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按钮,让我们过度反应。
科学技术正在颠覆现有的社会经济
我们已成为数据巨头的商品,而不是用户
谷歌、Facebook这些数据巨头真正的目标,是取得关于我们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远比任何广告收入更有价值。我们不是他们的用户,而是商品。
数据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产
数据争夺赛已经开始。有些APP哪怕不赚钱,甚至短期内亏损,但只要能获得数据,就价值连城。所以,不管数据有什么用,最好先有了再说,因为这是控制和塑造未来生活的关键。
谁该拥有数据的所有权?
每个人产生的数据,该属于个人、企业,还是该收归国有,抑或属于全人类?若想避免所有财富和权力都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关键在于规范数据的所有权。
我们正在进入“后真相时代 ”
我们从来就不是那么在意真相
我们生活在一个可怕的后真相时代。事实上,智人就是一种后真相的物种,虚构故事是我们最强大的一项工具。人类合作的力量取决于真相与虚构之间的微妙平衡。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会越来越危险
其实你并不了解自己。我们脑中的那些声音绝不值得信赖,因为这些声音反映的不过是铺天盖地的种种精准操纵、洗脑、广告和宣传。换句话说,“跟着感觉走”会越来越危险。
我们该如何应对?未来我们要教给孩子什么?
人类寿命延长,你可能每5年就得换个行业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不断延长,社会的家庭结构、婚姻和亲子关系、个人职业生涯等都将发生巨变。未来,别说一辈子做同一份工作了,你可能每5年就得换一次行业。
人生的“非线性”将成为常态
人类将越来越多地面对以前从未遇到的事物。人生逻辑不再是线性的,今天50岁的你可能已经不想改变,追求稳定的下半生了,但以后可能90岁仍然需要每天学习新知识。未来,教孩子理解判断信息的能力、拥抱未知、保持心理平衡,比教他们物理方程式重要得多。
《今日简史》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著丨2018.08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2:国家将消亡,人类需要新故事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2:国家将消亡,人类需要新故事远读重洋百家号本文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远读重洋」ID:「readabroad」今天,我们接着读《今日简史》第二部分:政治挑战。先讲结论:赫拉利认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三个巨大挑战——核战争、生态崩溃、科技颠覆。要处理好这些问题,仅凭一国之力很难做到,全球化的协同合作是唯一出路。但与此同时,又有几股反全球化的思想浪潮出现,导致人类社会处于一个危险而尴尬的境地。这个结论看起来不复杂,但其中暗藏的问题却并不简单。要搞清楚人类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我们还得先从“为什么会有国家”谈起。01.为什么会有国家几千年前,尼罗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村庄和部落。每个部落只控制一小段河流,雨下得太大会造成溃堤,下得太小会造成饥荒,所有人必须齐心协力才能建大坝、挖运河。于是,邻近的部落就联合起来,组成了国家,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运输和通信系统。不过,如果只是为了生存而合作,建立国家似乎也没那么必要。因为其他的动物,比如猩猩,也会为了生存而合作,但它们并不会建立国家。在赫拉利看来,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地球上其他的物种,是因为他们拥有一项非常独特的能力:想象力。这一点在赫拉利的成名作《人类简史》里有大量的阐述——想象力可以让人类为了同一个虚拟的目标共同努力,比如民主、宗教、自由等等,其他动物则只能生活在非虚拟的客观世界里。而国家,正是人类群体共同想象的产物。除了想象力,人类的语言能力也是国家形成的关键。对此,赫拉利提出了一个“八卦理论”——虽然其他动物也能通过语言传递信息,但它们只能描述客观现实,而人类的语言则能实现抽象和虚拟的描述。比如,在一个部落里,通过每天传播的八卦信息,人们就能知道谁更靠谱。长此以往,大家就能更加紧密地合作,部落的规模就会迅速壮大。因此,语言能力和想象力,再加上自身对合作生存的需求,人类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02.统一世界的三种秩序但历史发展到今天,赫拉利认为,全球文明已经连成一体,“国家”的概念将逐渐淡化。这其中,有三种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分别是:金钱秩序、帝国秩序、信仰秩序。金钱秩序很好理解,它不单是指金钱至上,本质上它是一种信仰,也就是:人人都相信金钱能换万物。有了这样的信仰,人类会更倾向于开展跨国贸易,而不是跨国战争。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宗教激进派、墨西哥毒枭、还是专制统治者,都能因为金钱而变得志同道合。帝国秩序可能跟很多人想得不一样——它不是我们印象里帝国主义国家用武力征服其他国家,而是指那些更发达的国家,用它们的法律、语言、文字、货币、价值观,让全世界的文明有一个共同的参照标准。比如,古代的中国就认为自己应该福泽四方,教化天下万民。最后一种秩序,叫信仰秩序。也就是通过信仰,让人类的文明越来越统一。但它不单是指宗教信仰,比如,欧洲早期的人文思想就是一种信仰,它避免让欧洲变成一群四分五裂的小国家。即便两个国家的士兵在互相厮杀,他们也都承认人文思想可以代表欧洲文明。03.新孤立主义的重生尽管人类文明变得越来越统一,但当下的世界却有各种各样的冲突。在赫拉利看来,全球的冲突是由三股思潮造成的,分别是:新孤立主义、民族主义、去全球化思想。孤立主义始于 19 世纪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它最大的特点是:在经济文化上,一个国家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也拒绝参与很多国际事务。英国就曾经通过推行孤立主义,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自己的外交利益。但后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推行“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美国成为了世界的带头大哥,开始维护全球秩序,这一点在奥巴马执政期间达到了巅峰。不过,这一秩序在后来遭遇了许多挑战。比如,对美国本土投资持续下降,跨国企业利润税收外流,本土企业竞争力下滑... 而这些,都为后来特朗普推行新孤立主义打下了基础。如今,特朗普威胁退出北约,和中国大打贸易战,不再对日韩提供核保护,撕毁一系列贸易协定等;与此同时,英国也选择了脱离欧盟,这些都是新孤立主义的表现。这么做的初衷没什么问题,每个国家都希望繁荣富强。但问题在于,新孤立主义的价值观是“宁教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这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价值观“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有本质区别。当然,这两种价值观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但此时此刻,新孤立主义的价值观对于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各种重大挑战,显然没有太大的帮助。而伴随孤立主义的,往往是民族主义。04.民族主义拖累全球化我们开头提到了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挑战:核战争、生态崩溃、科技颠覆。在赫拉利看来,虽然民族主义可以提高国家的凝聚力,但它对解决这三大问题毫无帮助。先说核战争问题:赫拉利认为,核武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争和政治的基本性质。在核武器出现之前,无论是帝国主义还是民族主义,战争的破坏力始终有限。但广岛原子弹爆炸之后,人类生存的底线不再是维护哪个国家的利益,而是“预防核战争”。甚至,赫拉利还在书中质问了那些把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的民族主义者,他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国际合作体制,只靠自己这个国家,是否真有能力保护世界甚至保护自己免遭核毁灭?”排在核威胁之后的,是生态崩溃的挑战。人类一直都在消耗自然资源,排放垃圾和有毒物质,但这些都不是最危险的——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气候变化。早在 2006 年,由美国前副总统艾伯特·戈尔讲解的记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就引发了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该片后来还获得了 2007 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但即便如此,气候变化问题也没有得到任何的缓解。根据目前最精确的科学预测,除非人类在接下来 20 年里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否则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会上升 2 摄氏度,这会导致沙漠扩大、海平面上升,像飓风和台风这样的极端天气事件会更加频繁。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农业生产将遭到破坏,城市会被淹没,全球大部分地区将不宜居住,数以亿计的难民不得不重新寻找家园。这种情况下,每个国家各自为战是没什么用的。因为气候变化是影响全球的系统性问题,比如,某个太平洋上的小岛国,即便本国政府把碳排放量降低到零,但如果其他国家不合作,他们国家还是会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科技颠覆更是如此。如果未来再出现某个颠覆性技术,比如之前的原子弹,所有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一定会拼命研发核弹头。而当核弹头泛滥成灾的时候,世界格局和战争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大国之间一旦发生核冲突,后果将是毁灭性的。而民族主义更多追求的是自身利益至上。很多情况下,这会让大国之间的信任感更低,全球性的协同合作变得更困难。还有一个影响人类文明统一的思潮叫“去全球化”。有数据显示, 年间,全球 25 个高收入经济体中有 65%-70% 国家的家庭实际收入陷入了停滞甚至下降。换句话说,全球化在经济上只造福了一小部分人,各国居民的收入和阶级之间的不平等正在加剧。因此,在这些国家的民众,尤其是没有从全球化中获益的底层民众中,去全球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起来。后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上台,其根源也在于:两国人民都认为,国家只需要为本国公民争取利益,不需要考虑太多国际关系、接收难民等人道主义问题。05.人类需要一个新故事那么,挑战这么多这么严峻,我们该怎么办呢?赫拉利认为,要真正推行全球化,不仅需要国家之间分工协作,还要在精神层面建立一个“全球身份认同”。也就是说,人类需要一个全新的故事。这就回到了我们开头讲的“为什么会有国家”——几千年前,尼罗河沿岸大大小小的村庄和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了国家,齐心协力建大坝、挖运河,为的是抵御洪水和饥荒等挑战,让子孙后代继续繁衍下去。而此时此刻,各个国家发现当下的情形就像过去的村庄和部落一样——“国家”这个单位已经不足以应对 21 世纪的种种挑战,人类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身份认同”。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当成全人类的一份子,而不是某个国家的一份子。只有这样,我们在考虑利益得失的时候,才能跳出原本“国家”层面的限制。换句话说,在这个困难重重的新时代,“国家”这个故事快要讲不下去了,人类需要一个范围更大、影响更广的新故事。至于新故事是什么,赫拉利和我们一样,也并不知道答案。《今日简史》的第三部分——绝望与希望中,将为你讲述赫拉利从恐怖主义、战争、宗教、世俗主义等多个角度展开,探讨“人类是多么愚蠢和自负”的同时,也顺手给我们抓了一剂解药。想知道解药是什么吗?请期待明天的解读《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远读重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第一时间带你读没有中文译本的国外畅销书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赫拉利 不要缺席这场有关人类未来的辩论
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于以色列,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三部曲。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
作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林俊宏
版本:中信出版社
书中提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国家”这一身份认同已不足以应对今天的挑战。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作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林俊宏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6年12月
书中提出,进入21世纪,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升级人类。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作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林俊宏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4年11月
书中分析,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只剩下了我们自己?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万万没想到,以色列青年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还能组成“三部曲”。在完成《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之后,近日又全球同步推出了《今日简史》。当然,这只是出版社定的中译名,原名直译应为“21世纪的21个议题”。
如果不考虑资本力量的推动,我更愿意相信赫拉利有些意犹未尽,有些非说不可的话要对读者说。知过去,晓未来。听着这位有预言家气质的历史学家,系统地对当代诸多热点问题侃侃而谈,确实也是别有趣味和启迪。
“等你长大,可能没有工作”
赫拉利在书的开篇就表态:“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对此,他希望读者“在忙着让孩子吃饱穿暖”的同时,不要缺席“这场有关人类未来的辩论”。这个理念实在诱人,令人不由自主地追索作者所指示的方向而去。
《今日简史》的第一个部分,也是赫拉利在“三部曲”中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还是科技与未来的问题,这已经变成一种大众化的焦虑。这种焦虑,在赫拉利看来,源自于理想的幻灭。在现代科技尚未充分发展的阶段,也就是21世纪以前,人们编织过很多关于社会的“故事”,或者说各种“主义”。当这些故事起起落落、纷纷破裂之后,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这一点,现代社会正按照它自身固有的逻辑在演进。科技的力量在一点点排挤人工,不管对何种“故事”持有执念,都无法回避这种趋势。
赫拉利预感,人在身体能力和心智能力上的优势慢慢丢失,可能连“被剥削的价值”也稀少了。于是,在可见的今天,数字霸权使得人们多年来通过艰苦斗争和巨大教训所确立的现代理念基石“自由”和“平等”,正变得十分可疑和岌岌可危。所有这些就在眼前发生着清晰可感的变化,赫拉利提炼成一句话,就是“等你长大,可能没有工作”。
人没有了工作,不是因为经济危机,或者你无能力去工作,而是不需要人来工作了。到21世纪中叶,至少70%以上现有的工作,在赫拉利看来,理论上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取代。到21世纪末,这个数值说不准就是90%。这个趋势是极其恐怖的。人类曾经苦心孤诣搭建出现代化的大厦,构建了精密复杂的社会分工体系,发明出近2000多种的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给抹平。在书中,赫拉利做了很多带有科幻感的估量和想象,对现在很流行的焦虑发出了共鸣:在不久的未来,个人可能会变得如草芥般无足轻重。
“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愚蠢”
基于第一部分的立论,赫拉利开始在全书的第二三部分考虑人们可能要面对重大的政治挑战。首先是人们从原先的民族-国家框架里慢慢剥离出来,重新打散,依照兴趣和意愿,自然结为不同的社群。当人们以为这种形态是互联网科技带来的红利时,赫拉利却认为是大数据系统对人的拆解和孤立。在线上,人们似乎因虚拟而更加融洽,而在线下,其实更为疏远与隔阂。
因此,各种文明和文化都在出现保守或“返祖”现象,这点倒与社会学家鲍曼提出的现代人更为“部落化”相契合。民族主义在各国迅猛回潮,宗教越来越多和政治诉求搅和在一起。文化认同的开放与宽容,被越来越多的冲突和对抗声音替代。恐怖主义者到处生事端,他们用很小的破坏力,极大地干扰着人们的判断,绑架着世界的和平。
作者因此非常担心,2018年会像1914年,某种世界大战的阴霾,在满满的大国猜忌和互掐之中席卷而来。更多人相信全球战争是极小概率事件,因此,赫拉利提醒读者“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愚蠢”:因为无数次战争的发动,都是人们理性计算、认真权衡的结果。可是到头来机关算尽,血海尸山,人们发现战争的目标和事实相差霄壤,真正的增长往往都是和平的红利。
赫拉利为此提醒人们应该持有谦虚的态度,不管是何种文明,都不要相信自己的文化是人类历史的唯一关键,独一无二,不可或缺,比其他文明更优越。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以各种信仰或神的名义党同伐异。所有的现代人,在追寻信仰之前,必须要先学习好“世俗生活”这个真课题,真实面对自身的不完美。在这些篇章里,作为最有说服力的例证,赫拉利十分诚恳地提出,不要神化全球流传的犹太人智慧。在他看来,根本没有一个大家想象中“天生优秀的犹太民族”。虽然犹太人为人类文明进程贡献了很多优秀人才,但其实他们的成功都与自身的努力和机缘有关,并不因为“犹太民族”而特别加持。
赫拉利自然比任何人更有资格这样对自己的民族进行谦虚地反思。可是,在新的趋势之中,过去人类明白的道理、积累的经验是否对未来有效?赫拉利预感,或许正在今天,这一切都要归零。面对全新的技术浪潮,人类一样还会犯各种愚蠢的错误,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比互相之间无休止的战争更大,比方说对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疏忽和失误操作。
“重新认识自己!”
因此,在第四五部分,赫拉利提出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重新认识自己!”并借此重新探讨真相与生存道路问题。
作为知识分子,触及真相,必然要探讨现代的权力、正义以及谎言。赫拉利对权力造就的阴谋论深恶痛绝。他慷慨陈词、铺排良多,如果用一句话进行概括,那就是:“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得如此之精密,权力、洗脑还在讲数万年没变的老故事、玩数万年玩不够的老把戏、撒着数万年没变的谎言,丝毫不直面真正的危机。”在书中,赫拉利对未来将要发生变化的忧虑,远远大于对当下实际问题的焦灼。现代的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比历史任何时期更冲击着关于人的诸多“元问题”:我是谁,我如何思考,我的意识和意志是自由的吗?
人首先生活在具体的吃喝拉撒基本生存要素之中,其次是活在宗教、文化、民族等等各种“故事”里。我们似乎是自由作出的各种决定,其实深受环境的影响和种种“故事”的暗示。当环境变得宽松、生活变得优裕,那些影响我们的“故事”就变得越来越斑驳和美好,我们的大脑掉入赫胥黎式的“美丽新世界”之中,不由自主地、温和舒适地丧失了更多的自由。
针对这种困境,赫拉利继续展开阐述: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担心自己的互联网系统会被“黑入”,但越来越多的现状表明,我们自己的头脑系统已经被大数据包围和侵入。以前,我们总被强大而邪恶的东西所裹挟,野蛮暴力、殖民侵略、庞大帝国等等。无论是国家兴亡、无休止的战争、为理想的生生死死,都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促成了人的演进。现在,世界慢慢变平的趋势很明显,人们极力去避免“旧故事崩塌”所带来的痛苦,却被那种貌似美丽的东西所吞噬,慢慢丧失自我,诸如消费潮流、奶头乐式的精神安慰、娱乐至死等等。
这些话题其实并不新鲜,赫拉利集中在一起加以讨论,却显得非常有系统性和警示感。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当代世界无论什么情况下,听到“牺牲、永恒、纯洁、恢复”四个词,一定要非常小心,要记得去把言说者的煽情转化为现实:士兵哭泣,妇女受虐,儿童恐惧地颤抖。每个人的确必须要有从痛苦开始的能力。观察痛苦,探索痛苦,不失为知道宇宙真相、人生意义和自我身份的最好出发点。在金句频出的《今日简史》一书中,赫拉利的此番提醒,不失为一种智者良言。
在全书的最后一个议题“重新认识自己”一章中,赫拉利提供了一些私人性的例证,他如何接受自己的同性恋偏好,如何认识自己的国家与文化(以色列),又如何去禅修与冥想,并借由冥想获取对过去与未来的沉思等等。综合看来,《今日简史》一书并不是一部非常严谨的学术作品,而是一位青年史学家对于当代问题的随笔集。不过,作者富有灵气的表达和深邃的反思,的确可以给乐于思考“世纪大问题”的读者,提供一次“参与讨论的契机”。陶林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阅读本是寻常事,繁华静处遇知音|大梦8月新书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简史豆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