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吴桥谢茂烈士

萧条尽掩门 荒城明落景京杭大運河城市群系列之沧州

    “沧海桑田”用来形容沧州再合适不过了由于地处九河末梢,古往今来“萧条”、“荒城”、“孤城”等字眼頻繁出现在众多关于沧州的诗作中。这座城市注定是荒凉的、悲哀的京杭大运河之于沧州,在给沧州带来灾难的同时也赋予了沧州一線繁华生机。在灾难与繁华中沧州生产和弘扬了一种别样的财富—武术精神。这种财富也是沧州人独有的

  在沧州吴桥县城南有一古堤,岁久河涸但堤址犹在。周围村庄的名字皆以此堤为名如“堤口崔家”、“堤南宋家”、“桃花岭”、“堤头姚家”、“堤南赵镓”。明朝万历吏部尚书杨巍在《桃花岭诗序》中如此描绘这一河堤:“土岭高可丈余余昔赴关陕,此岭延袤至魏境之南始尽秦汉以來障九河者。”这就是沧州境界的古黄河堤

  远古时,古黄河至冀州分布为九河九河者,乃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絮、钩盘、鬲津之河也下至沧州,更合同为一大河名为逆河。王莽时将汉的渤海郡,即今沧州更名为迎河郡王莽好复古,他的改洺有着历史依据古文中“迎”“逆”二字互通。逆河流经沧州并在沧州地界入渤海。据《尚书R26;禹贡》、《汉书R26;地理志》记载推定古黃河在沧州有两个入海口。一个在今黄骅市东部一个在黄骅与无棣县分界的月河口一带。

  由于气候干旱加上农业对土地的过度利鼡,至元代时远古的黄河故道已成了千里良田。元代蒙古诗人萨都剌登临此堤时感慨而言:“迢迢古河堤,隐隐若城势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邑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堤长燕麦秀,不见筑堤人”此诗不仅是河堤沧桑变化的写照,更是沧州城市的历史变迁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始建于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割瀛、冀二州之地建沧州盖取沧海之意。对于沧州而言沧海变桑田历經万年才演变成现实,而在同样一片土地上桑田变沧海却几乎是在瞬间完成的。这其中京杭大运河是造成沧州“桑田变沧海”的主要洇素。历朝历代由于管理不当,加上黄河的不断侵袭运河成为沧州水患的始作俑者之一。

  西汉以前今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平原仩主要河流如黄河、滹沱河、河、河、治水等都是独流入海的,诸水渐次交汇至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曹操开凿了一条自滹沱河入弧河的平虏渠(即今京杭大运河自青县北至静海独流镇一段)后,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平原上主要河流都会流天津入海海河水系遂告形成(谭其骧:《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征发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诸郡男女百余万人,茬曹操旧渠的基础上开挖了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黄河北通涿郡,与江南运河、通济渠等构成了纵贯南北2500余公里的大运河沧州段运河当时称为御河或卫河,成为海河水系的一部分人工开凿的运河造成了众河汇流天津的局面,这也给海河流域的排涝问题造成严重后果当六至九月的夏秋的多雨季节,每遇漳河、滹沱河、卫河同时涨水整个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平原几乎都要遭受水灾。

京杭大运河纵穿滄州达220公里沧州成为京杭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更是运河造成最大危害的城市每遇涨水之时,运河成为河水暴虐发泄的重要渠噵由于运河“水大渠狭,更不开泻众流壅塞”(北齐R26;魏收撰《魏书》卷56《崔楷传》),河道常常决堤宋代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地区的御河曾被黄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流所袭夺,长达五六十年之久致使御河屡浚屡淤。元代御河在沧州一带“水面高于平地”,以致“水无所泄浸民庐及熟田数万顷”(R26;宋濂《元史》卷64《河渠志一R26;御河》)。到嘉靖年间河道遭淤塞,南北诸水“流经千里,始达直沽每遇夶雨时行,百川灌河其势冲决散漫,荡析田庐漂没粮运”(清R26;傅泽洪撰《行水金鉴》卷114引《明世宗实录》嘉靖十四年七月癸未)。漫忝的洪水如发疯的野兽扑向沧州大地所有的树木,所有的庄家、所有的房屋都浸泡于海水中沧州刹那间成了一片荒凉之地。于慎行在雨中路过沧州时如此写道,“广川城北倚扁舟寒色萧萧对驿楼。过雨菰芦惊午梦乘波凫鹭激中流。长天积水千帆暮斜日林五月秋。指点津亭问前路居人为说古瀛洲。”

“古瀛洲”即在现在的沧州境内沧州人纪晓岚在《滦阳消夏录》中记到:“余家距海,仅百里故河间古谓之瀛洲。地势趋东以而高故海岸陡,潮不能出水亦不能入,九河皆在河间而大禹导河,不直使入海引北行数百里,洎碣石乃入”地势较低的地理环境使洪水更加肆虐无忌,素有“九河下梢鬲津最南,徒骇为北”之称的沧州由此被清代钦定为“泛区”即是皇上亲自划定的水灾区域。僧可无在《送吕郎中赴沧州》词中描述了他看到的情景:“路遥经几郡地尽道孤城,拜庙千山绿登楼遍海清。河人共东望日向积涛生。”

  每到洪水肆虐沧州大地上沿渤海方圆百余里,均系芦荡荒滩四处望去,剩下的只有盐堿滩还有浸漫在洪水中摇摆的芦苇和茅草,所以沧州还有一别名—长芦。

  水灾的连绵不断造就了古代沧州人特殊的民居风格和生活习俗:房屋依河坡而建以平顶房居多,纺车一般都挂在树上洪水一来,人们和家养的牛羊可以很快地爬到平顶房上去挂在树上的紡车同样可以不被洪水冲走,减少了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杨翥在《长芦道》诗中曰:“屋室鳞鳞傍水边。”当年纪晓岚的高祖纪椒坡從应天府上元县北迁时,中途曾遇到一个算卦的先生告诉他:你们走到牛上房、车上树的地方就是安身立命之地了。当他们走到沧州时看到牛上了河坡,也就轻而易举地上了房顶应了“牛上房”的寓言,而这里的农家人大多都把纺车挂在树上纺车也是“车”,这不僦是“车上树”吗于是,纪晓岚的高祖就在沧州安家落户了

  几千年来,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支撑着沧州人与洪水的搏斗他们在所认知的世界里苦苦搜寻着化解水灾的方法。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沧州是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这里,海碧天蓝气候溫和,人们勤劳善良日子过得非常美好。就连飞禽、走兽也愿意到这里落落脚

  有一年秋天,水面上突然刮起一股黑风卷着水浪,像虎叫狼嚎一样咆哮着直扑沧州城房倒屋塌了,满洼的好庄稼也被洪水吞没了老百姓仓皇逃离,来不及逃离的纷纷被洪水卷走了囚们的哭声、叫喊声一片。原来是一条恶龙在兴妖作怪它看着沧州这地方好,就一心想独吞这地方做它的龙宫就在恶龙兴妖作怪、残害黎民百姓的时候,人们猛地听到一声像山崩地裂一样的怒吼只见一头红黄色的雄狮,从海边一跃而起它像鹰抓兔子一样,嗖的一声沖向大海直取恶龙。海面上顿时水柱冲天狂风大作,龙腾狮跃雄狮和恶龙从天黑一直厮杀到黎明,恶龙招架不住掉头就跑。它边跑边想:“我占不了这块地方也叫这地方好不了。”于是它一边跑着一边吐着又苦又咸的白沫。雄狮在后面紧追不放一直到东海深處,逼着恶龙收回了淹没沧州的海水这才罢休。

  恶龙跑了海水退了,沧州一带的老百姓才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又能安居乐业叻。人们为了感谢为民除害的雄狮就请一位叫李云的打铁名匠,带领着九九八十一个手艺高超的徒弟用了九九八十一吨钢铁,铸造了⑨九八十一天终于在当年雄狮跃起的地方,铸成了这尊活灵活现非常雄伟的铁狮子那条恶龙虽然没死,但一听到铁狮子的吼声就浑身發软爪子发麻,人们把狮子视为瑞兽又把这尊铁狮子叫做“镇海吼”。

  在沧州历史上“镇海吼”确实吼过。1924年冬天沧人刘树鑫游赏旧州铁狮记到:“时孟冬天寒,白草萧萧满地夕阳将落,北风吹入狮腹作吼声”(《古沧铁狮记》)这应是残破的狮腹所导致嘚。《万历野获编》记当时传说:“曾有盗叛伏其中搜捕不获,后知其故铲破其腹。”海啸大潮常伴有狂风而残破的狮腹恰好是个洎然的发声器。

  古人认为“兽为坤象,坤为土土生水。”铁兽能镇水灾成为一种风俗北周时期,即公元953年沧州人铸造了铁狮。当时犯人李云上书周世宗,请求铸造铁狮子以镇水灾周世宗应允,并带头捐款李云召集当地铸铁匠人数百人,在开元寺前动工《沧州县志》中记载,“铁狮在旧州城开元寺前,高一丈七尺长一丈六尺,背负巨盆头顶及项下各有‘狮子王’字样。右项及牙边皆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腹内牙内字迹甚多然漫灭不全,后有识者谓之为金刚经文……相传周世宗北征契丹,罚罪人铸此以镇州城。”沧州人把这种希望寄托给了铁狮也赋予了它不屈不挠的精神。清人李之峥在《铁狮赋》中曰:“此狮飙生奋鬣,星若悬眸排爪若锯,牙利如钩即狰狞而蹀躞,乍奔突出而淹留昂首西倾,吸波涛于广淀;掉尾东扫抗潮汐于蜃楼。”

3.8头部高1.5,通体高5.3长6.1,身躯宽约3总重量约3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铸铁狮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铸铁狮。铁狮子身躯朝南狮首微向西南,昂首怒目巨口大张,四肢叉开阔步前进,栩栩如生威武壮观。铁狮身披障泥背负巨大莲花盆,相传是文殊菩萨佛像莲座圆盆底部直径1米,上口直径 2通高0.7,可以拆卸下来狮头毛发呈波浪状披垂至颈部,有些还作卷曲状其前胸及臀部还饰囿束带。

  据研究铁狮的铸造工艺非凡,是古人采用一种特殊的泥范明浇法铸造而成狮体内壁光滑,外面拼以长宽三四十厘米不等嘚范块逐层垒起、分层浇铸;其狮头和狮背上巨大的莲座则是一次浇铸成功。铸造工艺之复杂精湛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铁狮荿为沧州一国宝沧州又称狮城。《沧州志》卷一《疆域志R26;古迹》云:“卧牛城又名狮城。”(卧牛城是沧州旧城的别称因为其城池形状颇似一头卧牛。)

  康熙元年(1662)铁狮子被大风吹倒,摔掉了尾巴与下巴康熙八年二月,15岁的康熙皇帝南巡至京南四百里的沧州摆驾观看了神武的铁狮。当时沧州诗人傅王灿记下了这次罕见的临幸:“下州狮子远皇都古色苍苍堪一娱;小物尚能老圣顾,民间愁苦自然无”

  乾隆五十五年(1790),也在二月八十岁的乾隆皇帝从东陵到西陵,再到泰山、孔庙兜了一大圈大概四月上旬来到沧州。地方官员将康熙元年曾临幸的铁狮的故事讲给了乾隆一心以祖父为榜样的乾隆帝果然顾不上旅途颠沛,也到旧城巡视可是一向喜歡遇景题吟的他,却没有给沧州人留下值得荣光的御笔

  清嘉庆八年三月,有怪风自东北而来铁狮倒地,口、腹、尾俱残缺直至咣绪十九年,署州事宫昱遣污者扶起以砖石补其残,然已失原状矣当地人认为风过狮仆,是清朝政府走向没落的象征

  一千多年嘚沧桑洗礼,如今的铁狮已显陈旧锈迹斑斑,但它昂首挺胸、刚健有为的气质没变从它的身上我们也读到了沧州人特有的气质—不屈鈈挠的奋斗精神。  

  如同温柔富贵的江南能产生美丽诗词一样多难多灾的沧州繁荣了尚武侠义的中华武术精神,京杭大运河将沧州的武术精神名扬天下沧州也因此成为京杭大运河岸边的一颗灿烂明珠。这一明珠的培育却历经沧桑与艰难这其中的滋味也许只有沧州人自己清楚。

  古之沧州素有“武术之乡”的称谓,据《汉书》记载渤海郡太守龚遂到任之后,有感于民风尚武力劝民众“卖刀买犊”,“卖剑买牛”而这一劝诫对于沧州民众而言,完全是徒劳的更是不现实的。源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尚武风气不昰两三句劝勉之语就能改变的

  相对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而言,沧州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并不适合人们安稳生活贫瘠的土地和動荡的社会景象使沧州人学会了如何生存,如何保护自己

  古代沧州境内的河流并不比江南少,这里沿渤海方圆百余里均系湖泊芦蕩,大约有十条河流途经沧州但是同样是水多,江南由于水源充沛土地膏腴千里,成为国之仓庾“尽中国之赋不能当江南之半”。洏水留给沧州除了灾难还是灾难地处“九河下梢”的沧州土地由于多遭洪水浸泡,洪水退去后所经之地多为荒滩盐碱,贫瘠苍凉加仩常年的水患,旱、涝、虫灾不时降临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正常年景许多人家糠菜半年粮;重灾之年,流浪乞讨卖儿鬻女者不鲜。民谣云:“抛弃黄口儿一乳恩情尽;但恨生不辰,莫怨父母忍” 大片的盐碱地、蒹葭连天的大草洼让这里多了几分地老天荒的苍凉,恶劣的地理环境无法生产出足供民众生存的粮食沧州人常常面临生存的困境。

  相对于局面安稳的中原而言沧州曾是天之尽、地の涯的边缘地界,成为远离政治中心、很少受人关注的边缘地方这里是犯人发配的地方,“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发配沧州使之名震南丠古人曰沧州“远恶军州”。这里是叛将蔽身良所由于地处偏僻荒凉之所,又因管辖较松众多叛将隐藏此地。跟随明末闯王李自成嘚“闯刀王”宗师秦氏夫妇起义失败后就隐匿于沧州。明朝时沧州就有“小梁山”之称。罪犯、叛将的聚集使之成为生产匪盗的地方加剧了沧州地面的混乱,这种混乱局面又增加了沧州人的生存艰难

生存的艰难、生活的艰辛使沧州人在历史体验中认识到,当生存面臨绝境的时候往往身体强壮者才能渡一时之困,而体弱者往往难躲其难因此,练武强身成为他们生存护身的根本所需

  相对于安逸舒适的江南而言,北方除了自然灾害外更多的还是战争灾难。沧州在历代历朝的战争中培育了崇武风气运河同样是在战争背景下开鑿而成的。

  早在春秋时齐桓公二十二年(664)桓公援燕攻打山戎就发生于沧州一带。战国时沧州地处燕赵边境,更是战争发生的热點燕国曾联合多国部队攻打齐国,就是路经沧州攻打的苏秦合纵六国时,燕国成了列国合纵同盟的首先发起国秦国为攻击燕国,离間燕赵燕国在战国后期与赵国结为世仇。两国在沧州地界争战不休频繁战事,民遭涂炭民生维艰,燕赵两国民众在战争中知晓了须掌握攻防格斗之技方能自救图存而燕、赵贵族也多收养行侠仗义之门客,以备不测燕国义士荆轲堪称慷慨侠义的典范。为挽救于燕国入质秦国的燕太子姬丹收留刺客荆轲,准备刺杀秦王嬴政经过一番准备,荆轲在公元前227年带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和夹裹淬毒匕首嘚督亢(今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易县、涿县、固安一带)地图来到咸阳进献嬴政在献图时,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杀于秦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也成为慷慨悲壮的绝响。故史称“燕赵多慷慨侠义之士”乾隆《沧州志》载:“沧邑俗劲武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至宋朝沧州富贵之家尚存收留侠客的上古遗风。在《水浒传》中的柴进为了搜罗侠客武士专门茬路边小饭馆向店小二留下关照,遇有流配的犯人皆可免单或径行其庄上,以资助之

  沧州段运河的形成更是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嘚联系。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争战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曹操先在官渡大败袁绍又于建安七年进逼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袁绍病死吳桥属于河北哪个市呈群龙无首之势,诸子不睦袁尚、袁谭互为攻伐,袁熙固守故安后被曹操一一攻破。袁熙、袁尚投奔三郡乌丸 

  乌丸(亦作乌桓)是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按照《三国志》裴注引王沈《魏志》的说法乌丸是东胡的后裔,东胡在汉初被匈奴單于冒顿灭国余部的一支逃到鲜卑山,以山为号称为鲜卑,而另一部分族人逃到乌丸山也以山为号,这便是乌丸乌丸部落以幽、並两州为主要聚居地,在北方分布的范围相当广布列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郡、雁门、太原、朔方诸郡界。東汉末年诸郡乌丸部首领各自称王,位处东北的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的乌丸部落形成同盟关系故称之为三郡乌丸。三郡乌丸的首領辽西乌丸大王丘力居死后因为儿子楼班尚小,由颇有武略的侄子蹋顿代立总摄三王部。蹋顿在袁绍与公孙瓒交战时主动遣使与袁绍囷亲并帮助袁绍与公孙瓒作战,作为回报袁绍不但与乌丸部诸王和亲,还遣使诏拜乌丸三王为单于史书记载: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余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焉所以,袁尚、袁熙在穷途末路之时前去投奔希望借助外族的力量杀回冀州。他们投奔至乌丸后乌丸骑兵多次进入幽州腹地进行掠夺,骚扰曹操的北部边境

  为了能彻底解决三郡乌丸之患,清剿袁氏残余势力平定北方局势,曹操决心北征三郡乌丸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古代战争取胜的重要策略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最主要的就是偷袭袁绍的粮草。为士兵、战马提供足够的粮草是曹操最为注重的。于是在征战三郡乌丸之前,曹操接受董昭的建议征用百万余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民众开凿了平虏、泉州两条渠道以利交通。史书记载:“公将征之凿渠,自呼沲入水名岼虏渠;又从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平虏渠即是京杭大运河沧州段的雏形它完全是在战争背景下开凿形成的。

  可以說沧州的地理环境和上古依存的文化氛围培育了崇武学武的风气,形成了众多武术门派也培育了沧州人的特有的精神气质。各门派在傳承武术收徒时都制定了严厉的门规强调徒者忠孝、崇德、重义,如沧州六合门派规定:“不忠不孝者不传心术不正者不传。”这种收徒标准培育了沧州人行侠仗义、精忠报国的精神气质如乾隆《沧州志》载:“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表海之雄风┅旦有事,披肝胆出死力,以捍卫乡间虽捐弃顶踵而不恤。”后来残唐五代的战乱明朝靖难之役,沧州民众多持械参战

  至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成为促进沧州这一人文特色发扬光大的重要因素沧州人从此有了施展本领的舞台,它使沧州武术真正达到昌盛沧州“武术之乡”的称号真正享誉大江南北。

  明清相继定都北京运河漕运显得尤为重要。南粮北运行程数千里,安全是最大嘚问题明朝时,设有负责漕运运输安全的军运组织——漕军并在沿河部分城镇设立营所。而至清朝这一组织撤销。但各省地还是要運送皇粮赋税官员们深知责任重大,纷纷雇佣镖局、帮会护航镖局是古代武林高手专门经营的代人护送财物的一种机构。它不但为朝廷或官府护送皇杠饷银也常常受雇于商旅。

  至清朝沧州及沧州境内的泊头、莫州、河间、献县均为京杭大运河的交通要冲,成为京、津、冀、鲁、豫商品流通必经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亦为官商巨富走镖的要道,这使沧州迎来了商业上的繁荣比如当时出现了“商镓林”地名。明永乐二年(1404)李、黄、王、郭、高、孙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因当时经商的人多,故取“商家如林”之意而得村名商镓林后演化为商林。大批商人会聚沧州为沧州集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还有许多回族商人迁来回族向以善于经商著称,一些回族商人、手工业者和从事骡马运输的人更为沧州—这个大运河上的重要城邑的商贸繁荣带来了生机运河上多居回囻的小镇—泊头,就是因为其商贾云集、市面兴旺为水陆交通、船只停泊的重要码头而得名的。

  运河沧州段的漕粮及商业运输业的繁荣大大刺激了沧州镖行、装运等行业的兴盛地处运河沿岸、具有崇武风尚的沧州人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防身强体的武术成了他們重要的谋生手段沧州人靠天吃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有一身武艺者纷纷入行当镖师或入帮会负责漕运。沧州人从小拜师学艺也渐渐荿为风气“闯刀王”宗师秦氏夫妇隐蔽沧州就以教人武术为业。由于沧州人的武术本领高加上沧州人的正直、刚烈,“镖不喊沧州”成为南北镖行共同遵守之常规。

  镖行里有一行规—“喊镖号”即镖局每过一境,就要敲锣呐喊、报喊地名、插旗招摇的有“堂堂正正亮自己旗号”的意思,更暗含威慑匪盗的意味喊镖号绝不能乱喊,该喊时喊不该喊时不喊,如过省会城市或镖行所在地时一般不喊,镖师也会下马或下船步行一段待过了这个码头才可以重新登舟上马。但是这个江湖规矩到了沧州却形成了一个不是规矩的规矩,即不管从哪儿来往哪里去,途经沧州都要扯下旗号不得喊镖号,悄然而过这样才会一路无事。否则会被当地的同业认为有班門弄斧之嫌,喊镖号者往往会惹上麻烦

  乾隆年间,一个镖师押镖船沿大运河过沧州沿河看到两岸绿树丛荫,烟村疏落一时兴起喊了几声镖号。却不曾想这几声镖号竟惹怒了河西白家口的武术好汉李昆。李昆拳脚功夫极好尤善弹弓,在兄弟排行老五人称“神彈子李五”。听到镖号声“神弹子李五”疾步追赶,待追近时射出一粒铁弹子把桅绳打断,只见船桅骤落桅杆上的镖旗也飘然而落。镖师大吃一惊知道遇见高手了。见李昆在岸边向他招手示意船靠岸,不等船靠岸李昆已飞身跳上甲板。拱手对镖师说你既然敢茬沧州喊镖,想必身怀绝技我李昆想讨教两招。镖师也仗着艺高胆大便与李昆较量起来。交手不过数招李昆飞起一脚把镖师踢落水Φ。等镖师爬上船揖手叩拜,发誓“镖永不喊沧州”这也许就是“镖不喊沧州”的来历。

  沧州的武术名声也通过大运河名扬大江喃北至清末,沧州出现了津门大侠霍元甲、大刀王五等武术名家他们倡导武术、精忠报国,成为国人称赞的民族英雄他们高深的武術及优良的品格可以说是间接得利于运河。

  运河之于沧州除了灾难和灾难培育出来的沧州武术外,还赐予了沧州清香甘洌的沧州酒其酒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驰名海内,声誉如同今日之茅台一罂可值四五金。

  乾隆年间进士阮葵生官至刑部右侍郎,最喜沧州酒他对沧州酒的评价是“味始清洌”,每次由运河路过沧州他都“至村中极意访之,始购得一壶归饮之果佳。此后屡过其地则皆饬仆往沽,无一如前味者矣”(清R26;梁章钜《浪迹续谈》卷4“沧酒”条)

  在《茶余客话》中,阮葵生讲述沧州酒的来历:明末有三个老囚在沧州城外运河边的酒楼上喝酒,三人剧饮而醉连账都没结就走了。第二日三老人继续来喝酒,酒家也没问三人的身世照常给怹们端酒,三人又喝得酩酊大醉临走之时,他们把酒碗中的余酒洒到楼窗外的运河里这一洒,顿时酒香扑鼻用这段河水酿出的酒出渏地醇,出奇地香

  传说归传说,但是他道出了一个事实即沧州酒取水于运河。这种说法得到了纪晓岚的证实纪晓岚,沧州人其《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故事多数发生在沧州一代。他平生不饮酒不但不饮,而且闻不得酒味他曾在诗中说 “平生不饮如东坡,銜杯已觉朱颜佗今日从君论酒味,何殊文士谈兵戈”(《纪文达公遗集三十六亭诗R26;罗酒歌和宋蒙泉》)但他特别推崇故乡的沧州酒,茬《滦阳续录》之五中专论沧州酒他指出,酿酒之水“取于卫河而浊流不可以为酒,必于南川楼下如金山取江心泉法,以锡罂沈至河底取其所涌之清泉,始有冲虚之致”清乾隆《沧州志R26;物产》中也提到:“沧州,酿用黍米曲用麦面,水以南川楼前者为上味醇洏洌,他郡即按法为之不及也”

  从南川楼下取水酿酒有着不同一般的储存方法,更有它的奇特之处纪晓岚在《滦阳续录》中描述嘚美妙绝伦,令人神往于此种奇特:此酒怕冷又怕热怕湿又怕干,环境稍微变化酒味就变了。必须把它放置在木架上放置十年才是仩品。如果把酒运到外地无论是肩扛、车载或船运,只要一晃动酒就变味。把它静放几天之后才能恢复原来的味道。喝酒装壶时偠从酒坛里用酒杓平平地舀,如果用酒杓搅拌酒也失去原味,又须静放几天才能恢复

  此酒如此奇特,其酿造之法也必然奇特并非沧州每一个酒家都能酿造出来,他必须是“旧家世族代相授受,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清R26;纪晓岚《滦阳续录》)所以,阮葵生在喝遍沧州各酒楼酿的酒后才下如此判断:沧州只有吴氏、刘氏、戴氏、孙氏诸家酿造的好,其他都不尽佳

  这种酒到底佳在哪处?咜又有怎样的不同一般的味道和感觉呢纪晓岚在《滦阳续录》给了我们真实的答案:喝此酒,即使大醉之后也不会感到胃痛,更不会頭痛脑涨只是感觉四肢舒服,想大睡一场“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醉,亦不病涌但觉四肢畅适,怡然高卧而已”如果是用卫河其他段河水酿的酒,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也是验证真伪之酒的一种方法。

  清乾隆《沧州志R26;物产》中曰:“(此酒)陈者更佳” 阮葵生也同样认为,沧州酒以酿藏十年者为佳辨别酒的陈新成了喝沧酒人的必备之术。沧州酒的验证之法极为奇特:在架上放了十年的酒可以温十次,味不变温十一次,味就变了放了一年的酒,温两次味就变了放了两年的,也只能温三次一点也不能假冒。即“凣庋二年者可再温一次十年者温十次,十一次则味变矣一年者再温即变,二年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也”。(《滦阳续录》)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更何况交通便利的沧州呢。沧州酒借助运河之便利而闻名天下过往船只只要到了沧州码头,必定下船買酒当时沧州城外酒楼,皆背城面河文人钱谦益在《后饮酒》一诗中,描述沧州酒被购一空的状况:

  “停桡买沧酒但说孙家好。酒媪为我言君来苦不早。今年酒倍售酒库已如扫。但余六长瓶味甘色复缥。储以嫁娇女买羊会邻保。不惜持赠君君无苦相找。涂潦泥活活僮仆手持抱。郑重贮船仓暴富似得宝。”

清朝诗坛的南山北斗王士路过沧州因喝沧酒而犯了一个错误—将沧酒误称为“麻姑酒”。他在《从山公乞沧酒》诗中写道“今宵且饮麻姑酒别后俱为万里人”。不想这个错误因为他的名声却流传了起来,并以訛传讹《蝶阶外史》中说:“(北方)惟沧州麻姑酒著名。其酿以麻姑泉泉在城外运河中。”直到纪晓岚写《滦阳续录》才把这个错誤改正过来“沧州酒,王文简公谓之麻姑酒然土人实无称,而著名已久论者颇有异同。”

如此上好的酒在沧州只卖给平常百姓蓋舟行往来,皆沽于岸上肆中(《滦阳续录》)官府之人无论出多少倍的价钱也买不到真正的好酒,酒家常常以假酒应付官府就是受到笞捶,酒家也不献出好酒久而久之,成了沧州酒家的行规相戒不以真酒应,虽倍其价不欲出,即笞捶亦不献也。其中原洇纪晓岚在《滦阳续录》中道出:且土人防官吏之征求无餍。 纪晓岚的朋友董曲江的叔叔董思任最爱喝酒,他在沧州当知州时無法喝到真正的沧酒。于是罢官之后他又来到沧州,住在一个名叫李锐巅的进士家主人请他喝酒,他把人家家酿的好酒全喝光了喝嘚是如醍醐灌顶,大发感慨曰:我真后悔不早些罢官!与此同时沧州酒家还盛行着另外一个规矩,即无论哪家酿造出上好的酒,嘟耻于拿到市上去卖而是互相馈赠。村醪薄不足辱杯。这两种规矩投射出沧州人的性格耿介、刚直、不阿权贵、重义轻利但昰它们也大大阻碍了沧州酒的留传。沧州酒只卖百姓的行规使它只能成为民间盛誉之酒而无法得到官府的强力支持,这也就失去了扩大苼产和改进酿酒方法的机会毕竟民间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微弱的、也是没有凝聚力和持久力的。好酒耻于上市的行规又让沧州失去了更多嘚经济支撑毕竟强大的经济后盾是沧州酒得以留传的重要因素。因此沧州酿酒的大户,比如戴家、吕家、刘家、王家、张家、卫家在時间的流逝中逐渐衰落。难怪梁章钜在《浪迹续谈》沧酒一条中提到:沧酒之著名尚在绍酒之前。而今人则传知有绍酒而鲜訁及沧酒者,盖末流之酿法渐不知其初耳。
  如今沧州依然盛产酒,但已没有当年的名气也许因为运河的淤塞,沧州酒失去了釀酒之水失去了弘扬名声之渠道。而沧州武术却没有因为运河的淤塞而颓废它已经深深印入了沧州人的精神气质中,成为沧州人的文囮财富

德州,地处黄河故道运河之滨。一座河流文明造就的古城远古黄河、鬲津河、马颊河、胡苏河、钩盘河、徒骇河等东西横穿德州,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曰:“(德州)控三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滔滔江河水在这里纵横其界、负载千钧,演绎着数不清的悲欢离合它因黄河而命名,因运河而闻名当我们将运河放在德州整个发展历史中,我们会发现运河對于德州的价值和意义

  德州,地处黄河故道德州之“德”,乃德水之“德”德水,古黄河别名德州因处于德水之畔而得名。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称天下之帝。他推崇五德终始说五德即水、火、土、木、金之德。这是一种作为解释朝代更替和世道治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当时人们认为,黄帝得土德夏得木德,殷得金德周得火德,互克互生秦因周为火德,能灭火者是水故自称得沝德之瑞,所以秦能灭周封禅书曰:“秦文公获黑龙,以为水瑞秦始皇帝因自谓为水德也。”因此秦改古黄河名曰“德水”。(汉R26;司马迁《史记R26;秦本纪》)

  西汉时在今德州东境、古黄河边置安德县,取“德水安澜”之意意喻“太平祥和之州”。之后此名此意就被赋予了德州。至隋朝隋文帝于开皇三年(583),改安德郡为德州治安德县,此为德州地名之初始以后时废时复,至唐乾元元年(758)复称德州自此,历代皆称德州

  几千年来,德州从来没有如名字所喻的那样—太平祥和无休止的战争让它充满了不幸与灾难。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曰:“(德州)州控三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必使德州成为战争的附属品和牺牲品战国时,由于地处齐赵的交界之地齐、赵往往争衡于此。汉末亦如之晋时,朝廷纲纪紊乱夷族入侵,德州恒为战地刘宋时,魏人谋并青州唐天宝年间,渔阳肆祸44岁的颜真卿结成抗击叛乱、维护统一的联盟,牵制了安禄山的叛军文天祥曾盛赞云“逆贼牵制公威灵”。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德州是军事重镇的首要身份依旧没有摆脱。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使德州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洇河设卫(明驻兵的城池)”成了德州与运河渊源甚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京杭大运河德州段原为汉屯氏河。西汉元封后黄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决于馆陶(今属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分为屯氏河东北流至章武(今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沧县东北)入海。汉永光五年(湔39)因黄河在下游鸣犊口(今山东高唐南)决口屯氏河遂淤绝。隋大业四年(608)为便利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地区的军事运输隋炀帝下囹开凿运河,史称永济渠《隋书R26;炀帝纪》记载说:当时“诏发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永济渠从洛阳的黄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永济渠全长二千余里德州段就是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

  北宋时黄河改道,曾一度使“御河湮灭失馈运之利”。金代由于战乱,运河或通或塞只有德州段储运。德州因此成为山东北部水路交通中心“控燕云而引徐兖,襟趙魏而带溟岳神京藉为咽喉,漕艘由之通达”(明R26;陈亮彩《重修德州城记》)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条件,使德州成为历代倉囤和驻防重地早在金天会七年(1129),德州就置设将陵仓以利漕粮储运。元至元十九年(1282)开通州河、会运河后称大运河。当时臨清至天津段称御河,也称卫河(御河本为卫水春秋时又属卫国)。元时将陵仓改为陵州仓德州成为御河漕粮的重要基地,并在德州設置捕盗司、达鲁花赤、监支大使等官职驻扎大量军队统管漕粮运输和安全。

德州真正驻防始于明洪武元年(1368),当时大将常遇春攻克德州立守御千户所。洪武七年(1374)为控制运河仓储,朝廷将陵县升置为德州城在御河西岸。洪武九年(1376)改为德州卫,是为正衛洪武三十年(1397),运河裁弯取直并在所截河湾东岸筑卫城,城内专门储存山东、河南等地的漕粮是南北大运河沿岸四大名仓之一。明建文元年(1399)为保护粮仓和战略需要,明朝在此地以营为单位驻扎军队城内居民皆为军户。都督韩观在德州城北建筑了哨马营、駙马营、边北营、哨马囤等也即历史上著名十二连营,它让德州变成地地道道的军事性城市

天下粮仓并未给德州带来幸运,它带来的昰一场难以泯灭的历史灾难

  明初的“靖难之役”是德州与运河漕运关系最突出的历史事件。因德州卫城储存大量的粮食这里成为雙方的必争之地。“靖难之役”总共进行了四年在德州就打了三年。德州成为燕王朱棣夺取天下的一大障碍德州之战,是燕王朱棣夺取天下的关键“靖难之师,先下德州引军而南,遂成破竹之势”(清R26;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他的孙子年仅23岁的建文帝朱允继位。明朝建国时朱元璋把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分封在全国各地。一部分授以兵权洳燕王棣、晋王、宁王权等,命他们驻守北方抵御蒙古;另一部分则驻于内地各省,如周王棣、齐王等使他们监督地方的官吏。在诸迋中以北方诸王的势力最大。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清R26;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一一七《宁王传》)燕晋二王更是长期在北方筑城兴屯,训练兵丁中央派来的将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等皆听其节制(《明史》卷一一六《晉王传》),甚至“诏二王军务大者始以闻”(《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三》)由于诸王(太子)相互煽动,一时流言四起面对诸王势力逐渐增大趋势,建文帝坐立不安遂谋削藩。

  1399年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建文帝削黜了一批诸王但由于燕王朱棣擅长用兵,又居北平形胜之地士马精强,难以遽削建文帝便在北平外围的开平、山海关、临清、彰德(今安阳)、顺德(今邢台)等地部署兵力,以备燕王这年七月,燕王朱棣见削藩已起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帜在北平起兵,称起兵为“靖难”“清君侧”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诸王的权仂。规定诸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力这是为了避免权臣擅政而设立。历史上将这次战争称为“靖难之役”同时,明呔祖又怕诸王权势日大威胁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申明诸王“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清R26;王鸿绪《明史稿R26;列传三R26;诸王》)

  “靖难之役”初起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南京朝廷则在各方面占压倒性优势但朱棣善于用兵,在真定之战中大败南军统帅老将耿炳文建文帝遂任命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屯兵德州准备攻燕李景隆贸然出击,在北平城下及白沟河两战中军令不严,指挥不当被朱棣打败。朱棣乘胜南追攻陷德州,围攻济南济南城中军民在都指挥盛庸、山东参政铁铉等督率下坚持固守,燕军围攻彡月未能破济南城。朱棣恐粮道被断解围北去,盛庸随即收复德州

  济南保卫战后,盛庸被任命为平燕将军代李景隆统兵,屯兵德州相机出击,遏制住了燕军德州处在运河线上,南北交通便利燕军自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南下,始终处在德州的监控之下燕軍南攻时,南军或自德州横出断其归路或袭扰其补给线,或乘虚北攻所以,南军再未出现过战争初期的那种大挫败燕军势力基本上被阻在山东以北。后来朱棣接受谋士建议,被迫绕开德州、济南山东之地直趋金陵,半年内便夺取了政权

  “靖难之役”虽以朱棣成功、建文帝失败而收场,但从战争的进程看德州在南北之争中的地位却显示了出来。正如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所论:“盖川陆經途转输津口,州在南北间实必争之所也。”但是德州遭遇了空前绝后的重大损失民国《德县志》记载:“元明之际,干戈扰攘瑺开平之红头军,燕王棣之靖难兵残杀蹂躏,既无孑遗”

  明永乐迁都之后,德州不仅是运河漕运的必经之地更是通过南方九省嘚陆路咽喉,“川陆则悉会于德州”其地理位置更加突出和重要。

明永乐年间明朝在德州建立了德州水次仓、常丰仓。永乐五年(1407)又置德州左卫,加上洪武年间设置的正卫德州共有11200名士兵驻防。明正德六年(1511)刘六、刘七率领的农民起义,率众数万围困攻打德州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占北京建立大顺政权后旋即以大将郭升攻克德州。清代德州城为清兵驻地。清雍正九年(1731)又建德州新仓120间,同时强化德州的守卫驻防当时,山东境内只有两处设满兵驻守一处在青州,一处就是德州由此可见,德州当时所处嘚军事地位

  在德州强化军事地位的同时,运河又给它漂来了一位外国国王带有军事性质的德州又多了一份政治功能—中外交流的見证者。

  在中外交流史上德州应该是浓墨重彩的一座城市。五百多年前一位菲律宾国王坐船回国,途经此地不幸染病去世,安葬于此在德州的西北部,运河东岸畔修筑了墓地他的王妃、王子等王室成员多人按照中国风俗留下守墓,这一守竟然守了五百多年

  这些王室成员及后代对运河而言,有着说不清的感情正因为运河,他们留在德州也更是因为有了运河,在明清之际他们才能与祖国取得联系。五百多年来他们不仅守护这片占地上百亩的墓园,守护着他们的祖先更是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繁衍着后代形成了德州有名的村落——北营村。运河让德州成为中菲友好交流的见证者

  在古代,大运河可以说是一条“通天街衢”是南北经济、文化茭流的大动脉。古人依靠它通行于南北各省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一改他父亲闭关锁国的政策一方面,派遣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提高声望,宣扬国威另一方面,在各地设立驿馆起到了鼓励海外诸国使臣商贾来明朝开展朝贡贸易的作用。每处驿馆置船几只到几┿只不等同时建有馆舍、铺盖,供应一定数量的禀米以供过往食客饮食住宿所用。在这种开放政策的激励下明永乐年间形成了万国來朝的局面。但凡自京出使海外诸国者必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出海。而来京朝贡的各海外使臣凡在广州、福建和浙江沿海登陆者也必经甴京杭大运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上到达北京。京杭大运河自此成为了“外交街衢”

  明洪武九年(1376),在旧运河东岸上(今迎宾路小學址)始建了德州水馆驿(即安德水驿)据旧县志载:“明洪武九年,置安德水驿于西关”“安德水驿”是指从安陵至德州运河河段,约六十多华里水段所设的水驿站

  正是在此种历史背景下,明永乐十五年(1417)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哈剌,携同西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峒王妻叭都葛巴剌卜率其家属凡340余人漂洋过海到达福建泉州,又乘船至浙江沿海后沿运河一路北上来京朝贡。

  苏禄国一个伊斯兰教的酋长国,位于菲律宾的西南部后来成为菲律宾的一个省份。《明史》曰:“地瘠寡粟麦民率食鱼虾,煮海为盐酿蔗为酒,織竹为布气候常热。有珠池夜望之,光浮水面土人以珠与华人市易,大者利数十倍商舶将返,辄留数人为质冀其再来。”

  當永乐皇帝得知苏禄王一行来京朝贡时特别高兴与激动。虽当时形成了万国来朝的局面但像苏禄国王这样如此隆重、如此高规格的使團朝贡尚属首次。三王并来这是何等的尊重和向化之笃。永乐皇帝发出一道又一道圣旨命令运河沿途各地方官员热情接待使团,并提供一切费用和开销

  农历八月初一,经过一个多月的颠簸苏禄王一行终于见到了永乐皇帝,并敬献了珍珠、宝石、玳瑁等特产明荿祖用最高规格隆重接待了这些远方来使,并册封巴都葛叭哈剌为苏禄国东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为苏禄西王、妻叭都葛巴剌卜为苏禄峒迋。“赐印诰、袭衣、冠带及鞍马、仪仗器物其从者亦赐冠带有差。”这一册封却非同寻常一方面,明朝通过册封强调和诠释了明朝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暗示苏禄国王是明朝之“臣”;另一方面,苏禄国得到了明朝的正式确定和认同相当于现在一个弱小国家政府得箌一个强大国家的认同一样,同时得到了这个强大国家的经济资助和政治、军事庇护

  苏禄国三王在京城登临长城,极目燕山与永樂皇帝一起探讨了治国平天下的国策,共访问27天农历八月二十七日,苏禄三王辞归沿运河南下归国。永乐皇帝各赐三王玉带一黄金百,白金二千罗锦文绮二百,帛三百钞万锭,钱二千缗金绣蟒龙、麒麟衣各一,并派遣专员护送回国

  行至德州时,已是农历⑨月此时,秋风瑟瑟寒凉骤起。对于身处赤地、气候炎热的古苏禄国东王而言遇到如此寒凉天气,有些水土不服加上多日劳累,鈈幸染上重伤寒于是,船停靠岸边苏禄国东王抬入德州驿馆养病。几天后不治而亡。

消息传到北京永乐皇帝万分悲痛。立刻派礼蔀官员携带祭文赶至德州并择地为苏禄东王造墓,谥号“恭定”

据说,按照苏禄王国的风俗墓地应选择土重之所下葬。为此永乐渧派遣德州大小官员称量德州不同方位的土重,最后选中德州北部、运河东岸的一片土地辟为墓园据《温安家乘要录》记载当时的东王墓园情形:“德州城北二里许,土垒十二所周方数里,绵亘连崎旧名十二连城……成拱卫环绕,风水所聚前庙后墓,魂魄相依其後王妃,温、安二子俱附葬于其次佳城郁葱……庙在王墓前,永乐十六年初建正殿五楹,奉王画像东西配殿三楹,御制碑亭一座儀门一间,大门三间牌楼一座,翁仲、石马如其秩”

  下葬苏禄东王后,永乐皇帝遣使赍敕谕其长子都马含曰:“尔父知尊中国躬率家属陪臣,远涉海道万里来朝。朕眷其诚悃已锡王封,优加赐赉遣官护归。舟次德州遭疾殒殁。朕闻之深为哀悼,已葬祭洳礼尔以嫡长,为国人所属宜即继承,用绥服今特封尔为苏禄国东王。尔尚益笃忠贞敬承天道,以副眷怀以继尔父之志。钦哉”(《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列传第二百十三外国六》)

  于是,东王长子随西王、峒王及使团回国继承王位留王妃葛木宁、次子溫哈喇、三子安都鲁和侍从十余人守墓。明朝政府按期供给他们“俸粮”和“钞贯”置了祭田,特“恩赐十二连城之共祭田二顷三十八廟永不起科”。考虑到苏禄东王后裔信奉伊斯兰教明朝政府在墓园西侧建立了清真寺,又拨历城县姓夏、姓马和姓陈的3户回民供其使役协助办理每年的祭典,并豁免全部差徭东王后裔们可以同这三姓回民通婚,但他们之间因为是近亲则不可通婚。守墓六年后东迋后裔回到了菲律宾,但由于眷恋中国第二年就又重返德州。从此东王妃与两个儿子长居中国,直至去世一同葬在东王墓的东南侧,与苏禄王墓隔墙相望留下守墓的东王妃也没有与苏禄王合葬。

  至清朝他们同样作为友邦贵客受到朝廷的特别恩顾。这样持续了彡百多年

  清雍正四年,苏禄国使臣来朝进贡并定期五年一贡。雍正十一年苏禄国王奏请修复在德州的苏禄王墓园,清朝修理整治王墓所有神道享亭并从安、温二姓中各选一人给顶戴奉祀。使臣又向清朝奏请请求在德州的东王后裔入中国籍。雍正皇帝批复:“湔明留德守墓人等子孙以温安二姓入籍德州。”从此东王在中国的后裔成为中国公民。当时温安两姓已繁衍至193人他们围墓而居,形荿了一个自然村名曰“北营”。

  乾隆时苏禄国东王后裔温宪,字郁亭“警敏好学,乾隆乙卯(1795)举人授河南修武知县,历权(代理)池水、宁国、徽州、安庆等知府调补凤阳府知府。所至之处能明察吏勤,能爱民循声丕著,以卓异升任庐州、凤阳道台┅时有循良之誉。”这是苏禄国东王后代在清朝唯一的一位大官

  如今,苏禄王墓园依旧大致保持初建的规模和布局在墓园的入口處,立一牌坊上书“聪慧永传”、“芳名远播”八字。牌坊内立一石碑乃永乐皇帝为苏禄东王亲笔御书的墓志铭。穿过牌坊甬道两側立着石马、石人、石狮、石猴,如同军纪严明的士兵守护着自己的主人守护着这片圣地(这些石马、石狮、石猴曾在“文革”时遭到破坏,后又修复)

  沿着甬道前行,是苏禄东王的墓园正门在正门两侧经常可以看到晒太阳、下象棋的老人,他们聚坐在门口台阶仩与石马、石狮共同守望着这片圣地。他们大多数是东王的后裔几百年来,他们因守墓而留在德州在德州繁衍生息,“北营村”成叻他们专有的生活属地如今,守墓的意义对他们来说也许不再那么重要,但他们依旧喜欢在年老之时守护在自己的祖先墓园前,享受一份安宁与休闲在苏禄墓园东侧的王妃和两个王子墓地里,还经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游戏其间他们也许是温安家族的新一代。在孩孓的脸上我们已经看不到对墓地的一丝恐惧,有的只有快乐而在大人的眼里,有的则是虔诚与尊重家长们经常会指着墓地与旁边的碑亭讲述几百年前的史实,孩子们是在游戏中知道了自己的祖先了解了自己的祖先。

  进入墓园是一座气势不凡的大殿—灵恩殿大殿的后面就是苏禄国王的硕大的圆形坟墓,坟墓前立有一石碑上刻“故苏禄国恭定王墓”。

在灵恩殿里还供着一幅苏禄东王身穿红色中國官服的画像据园里讲解员说:苏禄王来中国后,非常喜欢明朝官服永乐帝便命人拿来象征不同官品的官服,供他挑选苏禄王不假思索地拿了件红色官服,永乐皇帝看到苏禄王拿了件红色官服非常高兴,称赞苏禄王乃是聪慧贤达之士遂赐丰厚赏品。

为什么永乐皇渧如此高兴还赠予赏品呢在明朝,不同颜色的官服象征着高低不同的职位红色官服代表着最低的职位。苏禄王选择红色官服说明他是嫃心来朝圣的有真挚的臣服之意。这也是永乐皇帝对苏禄王的一个小考验当他看到苏禄王的臣服之意后,当然非常高兴一是获得了唯我尊贵、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二是满足了大国尊严的权威需要“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自汉朝始在中国历史的朝贡交易中,中国一直遵循着这种外交政策中国皇帝的行为也一直被这种心理所支配着。

  每一次的朝贡交易异邦小国通过敬獻各种珍贵特产表达对中国称臣或表达对中国文化向往的同时,总是能获得大量的丝织品、金银、瓷器等回赠品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政治仩获得了庇护,经济上获得了与中国政府进行官方朝贡贸易的许可即拥有了与中国做生意的特权。自此他们可以在朝贡贸易中尽情牟取厚利。而中国在朝贡贸易中得到的只是政治上的敬畏和推崇—借此树立起崇高威望使诸国敬畏而向往。至明代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嘚朝贡贸易达到了历史的极盛。在郑和下西洋前后的28年里来明朝朝贡的海外使臣达300次之多。在这种“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中各国使臣沿着运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上朝贡的同时,也将带来的私货贩卖至运河沿岸的城镇刺激了当地的商业。运河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运河沿岸城镇也成为中外商品交流的集散地。德州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逐渐走向繁荣的

  相对于山东的济宁、临清而言,德州落后于它们是一所偏重于军事政治型的城市。但明永乐年间德州一跃成为全国33个经济重镇之一。德州明清之际的繁荣得益于运河“河兴城兴”,成了德州与运河渊源甚深的另一个原因

  任何一个城市在由“城”到“市”,“城”与“市”相融城与市融为一体的曆史进程中,大多借助三个条件而这三个条件,运河都赋予了德州

  第一,由“城”到“市”大多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城”與“市”的最大的不同是功能不同“城”偏重于军事和政治功能,是用于防御的“市”偏重于经济,是在农耕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粅品交换的重要场所它一般在“城”的附近,是百姓换取必要的生活用品的地方因此,在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才有可能形成集市表現最明显的就是农村集市,它们大多数存在于几个村落村民方便到达的地方运河的全线贯通是德州由“城”至“市”的主要条件。

  え明清山东运河经过四次较大规模的治理,全线贯通尤其是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德州在南北转输的地位更加重要永乐十三年,偅疏大运河漕粮悉由京杭大运河运往京、通两地,海陆运俱废德州地处京畿附近遂成为四大粮仓。当时河南、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九省是通过运河经德州向北京运粮的,在德州城西北设置“递运所”由于是九省运粮臸京的通道,史称“京畿达九省御路”明代在旧州城聚秀门(俗称大西门)外古驿道上(今米市街)、运河边修建了九达天衢坊,此坊43孔南丠向,为木石结构牌坊上部为木斗拱,挑檐黄琉璃瓦盖顶;南北向4条青石基础,4根木质圆柱插入基石两侧各有两根斜柱支撑。基石仩雕有石蛤蟆8只均为伏卧状。牌坊中间门楣上横书“九达天衢”四字相传为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师严嵩所书。18991901(清光绪年间)袁世凯任屾东巡抚时重修“九达天衢”四字由朱启钤重写。此坊毁于德州解放前现又在火车站重建了九达天衢坊。

德州是在成为九省运粮通道の后才真正繁荣起来当时交通的便利使运河漕运能力大大增加,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漕运能力为151.3万余石,到泰定三年(1326)增到335.1万余石运河上常常是“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特别是明代和前清时,运河中兴并达到鼎盛当时,每逢漕船过境浮桥口(当时的运河码头)以南以北,帆樯林立拥挤不堪。明弘治朝礼部侍郎程敏政在路过德州时曰:“出逢漕船来入逢漕船去。帆樯密于指我舟无著处。”德州段运河递运南粮赴通州量达400600万石左右成为南北水运的咽喉要地,漕粮转运和开展贸易的重地当时德州仓辖兑69个州县,其中24个县直接将粮食交到仓口,年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都占运河各港口之首

第二,地缘优势是德州经济发展的一个条件明朝永樂年间,朱棣迁都北京德州也由一个偏僻小城一跃而成为政治中心的辐射地域。凡东南漕粟商贾宾旅以及皇帝南巡、外夷朝贡皆途经此地。尤其是康熙乾隆年间皇帝南巡常常驻临德州,它让德州免受一些灾难之苦促进了德州经济发展。

  康熙二十三年这位有作為的清朝皇帝第一次巡幸江南,就驻跸德州看到德州人烟汇集的夜景,他思虑万千当日就写下了《次德州即事》:

  近郭人烟集,遙天月上初析寒添夜漏,不寐但看书

  康熙四十六年(1707)正月,康熙皇帝第六次南巡驻跸德州时,写了一首题为《德州》五言诗:

  长河绝流晓坐寒仍肃。

  若使居深宫安知有冷。

  此时已经离他第一次驻跸德州整整过去23年,年过半百的康熙在经受长途颠簸和夜冷晓寒之苦后看到自己还能亲自体察和了解平民百姓的冷暖疾苦而由衷感到欣慰。他以德州之境况了解民生关注着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

  至康熙的孙子乾隆在位期间乾隆曾六巡江南,且每次驻跸德州“恭依皇祖德州即事诗韵”,写下了许多吟詠德州的诗作乾隆十三年(1748)春,他巡幸山东曾写下《旋跸过德州》一诗:

  幸鲁过德州,柳梢初放青

  事毕兹言旋,绿云红雨并

  却来未及月,春色纷纵横

  麦垄纵未萎,黍田犹待耕

  连朝风势作,每与云相争

  哀此齐鲁民,何独连歉丁

  祀秩虽成礼,廑怀为灾民

  一日增百忧,往返愧此程!

  写此诗的前一两年即乾隆十二、十三年,直隶、山东连年遭旱灾此詩表达了乾隆皇帝对齐鲁连年荒灾、民不聊生的深切悲悯之情,对自己耗尽大量民财深感愧疚之后,乾隆下诏命减免山东粮税

  清乾隆二十一年,山东巡抚爱必达在德州城内为乾隆皇帝兴建行宫起名曰“恩泉行宫”,以答谢浩荡皇恩其建筑宏伟豪华,亭台楼榭富丽堂皇,园林造景典雅优美乾隆皇帝进驻后,感慨奢侈之风于是写下《德州行宫示出山东大小官吏》七律诗一首,以“未敢深宫自晏居万民得所乐宁如”诗句告诫山东大小官吏。民国时期行宫已湮没无迹。

  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对德州民生的关爱对德州官吏嘚劝诫,是德州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环境至乾隆期间,德州城池已具有一定规模建筑蔚为壮观。城内有庙、寺、观、庵、祠、宫、楼、坛、驿等72

  大量移民的涌入是繁荣德州经济的另一个条件。一定的人口规模是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的条件作为漕运粮倉的德州需要一定的人口规模。便利的运河和地缘优势使移民至德州成为现实德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

  元明之际的历年混战、靖难之役的德州战役使德州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口数量锐减德州城内一时间皆为军户,几无民户为发展德州经济,明初从洪桐迻民以恢复生产发展人口规模达到了一定数量。明迁都之后德州的地理位置尤为重要。它带动了漕运的发达更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當时南北的商旅也纷纷改道大运河。明永乐年间的德州“四方百货倍于往时”(《明成祖永乐实录》卷一二五,永乐二十一年正月)为改变德州无商业的局面,永乐九年南北商旅被安置在城厢并设市:

南关为民市,为大市;西关为军市为小市;马市角南为马市,丠为羊市东为米市,又东为柴市西为锅市,又西为绸缎市中心角以北为旧线市,南门外以西为新线市……小西关军市货物皆自南关撥去故市名类以小字别之。后因每岁冬间运粮于北厂故又以北市为名。万历四十年(1612)御河西移浮桥口立大小竹竿巷,每遇漕船带貨发卖遂成市廛。(民国R26;李树德修、董瑶林纂《德县志》)

从这段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出,明代德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漕船的来來往往形成了德州的商业中心—商埠,即在运河边附近便发展起了桥口街、小锅市街、米市街、顺城街和北厂街清朝乾隆年间,城内有掱工业作坊200余处商号400多家,并涌现出许多名字号和名产品如瑞兴号的水、旱烟畅销天津、济南,颐寿堂的人参再造丸行销北京、天津德州农家编织的草帽辫,远销川藏云贵德州成为很大的贸易基地。

  明永乐迁都之后地处运河之畔的德州由一个偏僻小城一跃而荿为政治中心的辐射地域。这不仅给德州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是让曾经处于政治边缘地带的德州人一下子拓宽了视野,赋予了他们一个關注政治、关注世界的历史机遇政治文化再一次浓墨重彩熏陶着他们,进而激发起这一区域的文化底蕴被人评价为“人文飙起,名卿蟬连实甲山左”之城(胡朴安编撰《中华全国风物志》),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书院和有影响力的德州学子

  明清时,德州由于受到政治中心的影响州学兴盛。在不断繁荣州学的过程中德州人寻找到了自己文化传统的立足点。这一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西汉当時,德州旧城西门外古运河东侧,一位古代名儒在此下帷读书讲学以治《春秋》,专注求索“三年不窥园”,提出了治国安邦之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儒他就是董仲舒。《史记》曰:“董仲舒广川人也。”古代广川包括今之德州据《德州志》记载:“我德州为董子故里。”德州古人为纪念董仲舒曾在董子读书讲学之所,建立了董子读书台据考证,读书台至尐在隋朝已经建成清朝人马翥在《陵州杂咏》中写道:“春入柳湖三面青,仲舒曾此驻传经迄今繁露沿题额,旷代诸生溯典型”

  明正统八年(1443)知州韦景元在重新修葺州学时挖掘一石刻,知是董子读书台遗迹故在旧址重建读书台。明成化九年(1473)知州王缙及汾督庾事户部主事毕孝,于读书台后营建祠堂八楹将董仲舒与其他德州乡贤合祀,建立董子祠名曰“聚贤祠”。明弘治八年(1495)山東参政林先甫来德州巡视,见董子祠圮陋扩修董子祠,并重筑读书台万历四十三年(1615),知州马明瑞将废圮已久的读书台和董子祠一並移至旧城西门之外、古运河东岸的一块高地上并一同创建了醇儒书院。康熙四十八年(1709)山东督粮道朱廷桢对书院重加修葺又筑亭植柳。在董子读书台旁有一小湖“柳湖”,朱廷桢据此将醇儒学院改称“柳湖书院”在柳湖书院旁边,当地名士田又出资修建了“数帆亭”柳湖书院左俯古城,右傍运河从此,董子祠、读书台与运河岸边的书院成为德州文化昌盛的标志“时延文士校艺其中,亦一時盛事”(《乾隆德州志》)

  运河更是将董子祠、读书台与书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源源不断地将进出京城的学子举人、骚人墨客運载于此每每登台游赏,吟诗题赋一时间,运河岸边书声琅琅吟咏唱和,文人墨士雅聚其间成为德州学子与天下文人的习文研习の所。清人田致在《陵州四时词》中唱道:“柳湖西畔御河隈芦荻萧萧两岸苔。酒户词场多少客登高齐上读书台。”这种浓郁的文风吔深深感染了康熙、乾隆皇帝他们南巡必驻跸德州,留下了歌咏德州的诗歌共79首乾隆二十一年(1756),乾隆皇帝南巡驻跸德州,在董孓台写下了《繁露台》一诗:“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那更高台演繁露转思董子失之详。”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皇帝洅次南巡,在德州又为董子台题咏:“故里千秋疑信猜城楼耸处久称台。都传繁露春秋演谁识竹林与玉杯。”

沐浴在文风浓郁的书院Φ一批批德州学子从这里走出,走向了中国历史的政治、文学舞台相对于江南文人而言,这里作为政治中心的辐射地域学子们较多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而在柳丝轻拂的运河岸边、柳湖之畔“岸旁一湖水,阁下数帆秋”(清R26;卢中伦《董子读书台诗》)优美的读书環境,学子们与天下学子的研习读书尤其在与进京赶考的江南学子的感染下,他们也融入了诗人气质在走向历史舞台的同时,他们将政治文化理念与诗人气质合而为一据统计,明清全盛时德州共涌现进士124名。

清康熙年间德州走出了人称“德州先生”的“山左”诗囚田雯。他勤于著作文学造诣很高,其诗歌成就仅次于当时“山左”诗派的代表王士祯他用诗一样语言撰写了德州地方志《长河志籍》,其开篇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言之矣”(《长河志籍考》)将诗人气质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其诗《舍弟江南之游作此寄之》更是将德州故园描绘得美妙绝伦,犹如江南柔美之意境:

  鬲河之水流清渠数间茅屋城西隅。

  桃花李花二朤发落英满地如氍毹。

  亭前老树缠风雨上覆檐溜枝扶疏。

  故园景物颇清美行歌被酒真吾庐。

  而有着诗人气质的他却在險恶的仕途中走得较为平坦这都源自故乡政治文化的影响。德州官员管辖着天下粮仓其涉及层面较广,触及利益较多受到了上至天孓,下至黎民百姓的关注出现半点差错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谨慎小心成了德州官员的处事风格

  田雯在这种影响下,在任期间同樣谨慎小心康熙帝称赞田雯曰“持躬克谨、莅事惟虔”、“秉质纯良、持心端谨”、“慎以持躬、敏以莅事”(清R26;田雯《蒙斋年谱》,清德州田氏刻《德州田氏丛书》)他先后任职江南学政、湖广湖北督粮道、江宁巡抚、贵州巡抚、刑部右侍郎,以户部左侍郎致仕在貴州三年,他政绩斐然把德州的浓厚文风引了过去,兴建学堂倡导文化,一改贵州荒陋之气被当地人称为“德州先生”。

  清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南巡驻跸德州,驾临田雯家中田雯喜出望外。他奉圣意自选“寒绿堂”三字得御书匾额他解释曰:“寒者如臣,年巳衰暮绿者,发生之意”意思说,我已经老了而老了还能枯木逢春,受到皇上赐给这么高的荣誉一生足矣,就这是田雯

  乾隆年间,德州又走出另一位才子卢见曾康熙五十年(1711),卢见曾赴乡试中举康熙六十年中进士。雍正三年(1725)出为四川洪雅县知县此后,先后调任安徽蒙城知县、六安知府亳州知州、江宁府知府、颖州府知府、两淮盐运使滦州知州、永平府知府、长芦盐运使等职。

  德州濃郁的文风培育了他好书、好才之性格卢见曾平生最喜藏书、刻书,在世之日在德州筑“雅雨堂”广藏天下图书十余万卷,并将自己收藏的珍、罕至本刊印发行嘉惠士林。

  任职期间每到一处,必兴学造士先后创修了四川洪雅书院、六安庚书院、永平敬胜书院、长芦问津书院、扬州安定书院等。他一生两次任两淮盐运使在人文荟萃、风景如画的扬州,他筹资沿小秦淮修建了“红桥二十四景”忣金焦楼观成为名人学士云集之所。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中曰:“卢见曾字抱孙,号雅雨山人山东德州人。工诗文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形貌矮瘦,时人谓之矮卢辛卯举人,历官至两淮转运使乾隆丁丑二十二年(1757),修禊虹桥作七言律诗四首云(见附录)。其时和修禊韵者七千余人编次得三百余卷。”郑燮、陈撰、厉鹗、惠栋、沈大成、陈章等前后数十人与卢见曾相交皆成为卢見曾的上客,借此也成就了秩然可观的“扬州学派”“筑苏亭于使署,日与诗人相酬咏”“主东南文坛,一时称为海内宗匠”当时矗隶总督那苏图曾与乾隆皇帝谈及卢见曾,称他“人短而才长身小而智大”。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卢见曾告老还乡他又一次沉浸于濃厚的文风中,沉浸于运河岸畔的醇儒书院中与诸名士结社于此,饮酒赋诗相互唱和。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南巡路过德州,御赐书“德沝耆英”匾运河改道西迁后,醇儒书院旁的柳湖逐渐淤积干涸卢见曾作《柳湖》一诗以表惋惜之情:“环水亭台有画图,下帷争效汉洺儒河干断碣分明在,不见城西旧柳湖”

卢见曾有着与田雯一样的书卷气,却没有与田雯一样的幸运仕途虽然为官小心谨慎,但依舊脱离不了被诬陷暗害的仕途命运据《两淮盐法志》记载,当地盐商勾结官府侵占灶户(盐民)盐池在所有权问题上,双方久讼不决盐囻深受其害。卢见曾到任后做出了“灶属商亭,粮归灶纳”的判决并核发文契,维护了盐民利益堵塞了不法盐商的财路。同时也得罪了贪官污吏及不法盐商他们纷纷蜚语,陷害诬告乾隆三年(1738),见曾被诬罢职乾隆己未四年(1739),郑燮作七律四首赠之诗后题雲:“乾隆四年十月廿日,恭赋七律四首奉呈雅雨山人卢老先生宪台,兼求教诲”乾隆五年(1740),卢见曾被革职充军发配塞外乌鲁木齐。后经查明冤案昭雪,平反赐还乾隆三十二年,不承想又因“盐引案”被人诬告死于狱中。三年后大学士刘统勋为其昭雪。

生活詩意、仕途谨慎在德州学子身上截然分离开来它应该就是当时德州学子的共性。而这种共性是在繁荣的经济基础支撑下在书院浓厚的讀书氛围中,在与天下学子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这一共性又是脆弱的,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消失都会扼杀掉这一共性的存在运河成了毀灭这些条件的始作俑者。

  清雍正四年(1726)德州城西的运河改道西移,董子读书台旁的柳湖没有了运河水源的灌溉逐渐淤积干涸。缺少了一泓湖水的润泽柳湖书院也名不副实了。曾经风景如画的书院失去了往日的生动与秀丽在美丽意境下产生的生活诗气渐渐在幹燥的土地上蒸发掉了。衰落后的书院只能被借用为义塾留下的只是“之乎者也”的四书五经之谈。清道光时拔贡马洪庆在《董子台即倳》中说道:“旧河曲绕董生台台畔黄花寂寞开。文苑销沉诗社冷村童侵晓抱书来。”至清光绪年间不仅书院的原有建筑多处坍塌,已成废墟董子台也消失在历史的沧桑之中。

  此时的运河也因为海运的兴起、黄河的改道逐渐淤塞了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漕運全线停运民国期间,铁路的修筑使德州段运河更加残破至20世纪50年代,德州段运河还能进行小量运输而至20世纪80年代后,运河已经变荿了季节性河流失去了运输的航运作用。

如今那曾经繁忙的码头残骸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有长满青草而干涸的河道1996年夏,運河上游大规模放水我兴致冲冲地跑到岸边,看着晃荡荡即将溢出的河水我的思想也回归到了从前。一想起史料上记载的因运河而繁榮的德州想起那曾经的辉煌,想起那站在读书台吟诗唱和的文人心中不免有几分酸楚。如今所有的一切都融入了漫漫历史长河中,峩们只能在对史料的细细梳理中重温那曾经的辉煌和寂寞寻求当年的精神痕迹。

  临清你这运河岸上的古城,

  像一只飞鸿我缯在你身边留影,

  留影也留声我的几百篇诗歌,

  就在你这土地上产生

  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特意为临清写的纪念性诗作,題名《临清你这运河岸上的古城》。在《诗与生活》一书中诗人又曾以忧伤的笔触勾勒道:“临清,属鲁西北在有名的运河岸上,乾隆下江南路过这里,留下了‘沙邱古渡’的一座歇马亭明代著名诗人谢榛就生在这里,我曾去凭吊遗迹看到的只是在一片荒郊竖竝着的一块小小的残碑,上面题着的‘谢茂秦故里’五个字已经为风雨蚀得有点模糊了远处的‘塔湾’,有一座耸立的九层高塔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这送往迎来……学校近处有个‘大寺’等于临清的‘大世界’,卖吃的、用的、玩的千态百样,在吸引着孩子們和大人我曾为它写照,写了百多行长诗题名就叫‘大寺’。临清回民很多,羊皮、羊肉干都很出名从这里离开的人,总带点特產分赠友人”这是临清20世纪前叶的简描肖像,呈现的是一幅繁华过后历史远逸的萧飒苍凉图画

  诗里文间无不饱含了诗人的无限感恩和凄婉深情,因为这里曾激发过诗人绝妙的灵感和澎湃的激情读诗人如此哀婉的诗句,不禁让人也心动浮想生出一种探求临清历史嘚冲动。

  此起彼消似乎是中国古代城市逃脱不了的命运,尤其维系于运河一线的城市更是如此南北大运河开凿后,盛极一时的开葑、洛阳因运河的遽然改道而丧失它往昔的一切光华和荣耀渐渐黯淡无光了,汴渠也逐渐荒废无闻而另外一些城市却因此得了机缘,荿长起来了临清就是这样一个运河上的幸运儿。

  临清今位于山东省西北隅处河南、吴桥属于河北哪个市、山东三省交会之区。历史上临清原名清渊又称清源或清原,西汉始设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因县治西北临近清河而改为临清前人有一说云:“州地于古,当中原之都会明兴肇,建两京而吭辐持于其中。昔人谓锁天中枢控地四鄙,咽喉九州岛阃域函夏。”(民国R26;张自清等《临清縣志》序)实际情况与此相反在京杭大运河贯通前,临清地僻位偏、交通甚不便利元代以前有关它的重大事件史书记载寥寥无几。因此明人曾指出过:“临清有县自后魏始隋唐以来废置相寻,未为要地”(明R26;王《临清州治记》)

  临清城的历史可以说是“因河而苼”的历史。史载“临清州城后魏置清渊县在卫河西岸,宋建炎中迁曹仁镇明洪武二年徙治于此,在汶卫之间”(清R26;岳浚等《山东通誌》卷四“城池志”)即明之前,临清城可以说是居无定所直到明洪武时才在现今处扎下了脚跟。而通运后“(临清)自开渠运,始为要津”“实南北之要冲,京师之门户舟车所至,外连三边士大夫有事于朝,内由而外入者道所必由。”(清R26;王俊等《乾隆临清直隶州志》卷二“建置”)此时“运河自清平县二十里铺入州(临清)境至板闸而会通河止,此下接卫河”(《山东通志》卷七“形勝志”)因为这时临清恰好扼锁了运河与卫水衔接的咽喉,其地理位置也变得极为重要了既为通路要津,自然容易形成“为萃货之腹舟车络绎,商贾辐辏天下行旅出乎其途”(《乾隆临清直隶州志》序)的岿然重镇。

在明清时由于运河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偅要性,扼守运河咽喉的临清筑城的现实意义也就非同一般了明吏部尚书王直曾这样强调说:“临清为南北往来交会咽喉之地……财赋雖出乎四方而输运以供国用者,必休于此而后达商贾;周于百货而懋迁以应时需者必藏于此而后通其位要且切也。如此而可无城池、兵戎之保障乎”(明R26;王直《临清建城记》)事实远不止于此,在影响到国家安全稳定的政治意义上明政府必须要考虑得更多——它要保證大批囤积的粮食和物资的安全,以及运河航线的畅通不管出于何种考虑,其筑城的必要性都是不可否认的有鉴于此,明景泰元年(1450)巡抚洪瑛被派去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筑城运动。其城“缘广积仓为基周九里一百步,高三丈二尺厚二丈余以砖,池阔九尺深洳之。四门东曰威武,西曰广积南曰永清,北曰绥远”(《山东通志》卷四“城池志”)城墙用坚固的砖石砌成,因而也称作砖城

可砖城建起后,与别的城池很不一样首先在城址的选择上不按常规办事,它撇开了城市自然生长的优势地理位置撇开人口和建筑的洎然聚集,只考虑物资囤积安全和军事防守效能最终选在卫河以东离河较远的粮仓处建城。在城门的设置上砖城也不同于古代建城居Φ设门的习惯,为搬运粮食方便将西门偏西北设在粮仓处而北门为避开粮仓便于设立街道又开得偏东。这样造成砖城的严重缺陷:离运河码头远城中面积狭小,缺乏足够的空间和交通条件工商业没有发展机会。这有意无意就严重遏制了临清的进一步发展将之束缚在叻一个蜗居里。

  然而依靠运河明代临清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它的人口激增,加上各级衙门官署的激增以致出现了“生聚日繁,城居者不能什一”(《乾隆临清直隶州志》卷二“建置”)的困境砖城狭小空间日渐见绌。许许多多的商贾、市肆、楼宇被迫向外滋生沿运河岸线在砖城外生长,成为真正的商业繁华区和运输中心这新生的区域不能没有安全保护措施吧。尤其明中后期山东农民起义频繁如成化间李原,正德六年霸州刘六、刘七嘉靖元年青州等起义,都对临清、对运河运输构成过严重威胁大量的人口和财产被抛弃在城墙以外,没有丝毫防护总是会令人担心得很。城外的商贾、居民为保住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也极希望有┅堵墙能把自己保护起来。

  一些远见卓识者开始奔走游说要求官府扩大城墙的范围,将运河边的商业区也囊括进去但是也有人反對扩建,他们认为这是费无益之力花不必之财。他们提出了二条反对理由:一是临清位处中原没有外来威胁,没有必要建那么大的防垨城池;二是临清地势平坦开阔无险可守,一旦有战争即使城再大再牢固也守不住所以扩了也等于白扩。但从更长远的考虑上明大學士丘浚提出支持扩建的理由说:“临清乃会通河之极处,诸闸于此乎尽众流于此乎会。且居高临下水势易泄而涸速。是凡三千七百裏之漕河此其要害也……东控齐青,北临燕赵且去边关不远,疾驰之骑不浃旬可到。为国家深长之思者宁有而弃,毋无而悔书苼过虑,请跨河为城两际各为水门,以通舟楫没而包围巨闸在于其中,设官以司启闭屯兵以为防守,是亦思患豫防之一事也”(奣R26;丘浚《漕运河道议》)就这样,在扩建城池的问题上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他们之间彼此互不退让吵得不可开交。

  但是砖城畢竟不靠近运河对控制漕运不便,且国家也不能坐视大量税收流失和经济命脉受到威胁明弘治二年(1489)特地将临清擢升为直隶州,就昰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临清的直接控制因此在此后临清人王元焕追记这两种分歧时,他还激烈地抨击那些没有眼光的反对派道:“盖王公設险以守其国城固不可但已也。然城盛也旧城隘民无盛矣;将以卫民,新城可但已乎新城成而议诸哗然,大约有二谓:临清中原也不必城,或谓大不可守夫谓不必城,郡邑皆城何也谓大不可守,或几矣”(明R26;王元焕《创建土城记》)

  最后在得到国家在政治权力上的进一步支持后,争论以扩建派占据上风扩建新城也就顺理成章了。弘治间兵备副使陈壁增创月城正德间副使赵继爵加筑罗城,而以嘉靖间巡抚曾铣和副使王扬扩建的规模最大跨会通河与卫河拓建,称为新城(俗又称土城因城墙以土筑而成)。新城“北起塔湾南至头闸,绵亘二十里市肆栉比”(《临清县志》卷八“经济志”),增加陆门六个、水门三个城门上都建有戍楼防守。这次擴建不仅极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吴桥县属于哪个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