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中国时差自然区与中国自然区的区别

【图文】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5.9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中国三大自然区
中国三大自然区
范文一:1、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A.植被和土壤B.土壤和气候C.气候和地貌D.地貌和植被2、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条件的差异B.水分条件的差异C.垂直高度的差异D.地带性差异3、我国陆地最低处位于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D.大陆邻近约海区4、划分三个经济地带依据的是A.自然条件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历史背景D.产业结构5、考虑到东部地带资金、科技实力和中部地带的资源情况,今后可将哪类工业逐步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A.劳动力密集型B.资金密集型C.技术密集型D.市场指向型6、我国国土整治难度较大的原因正确的是A.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B.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C.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D.我国经济基础较差,科技发展水平较低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就已是千沟万壑的状态B.据研究,人为因素是形成本区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C.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进行自然条件的改造D.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8、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A.资金B.工程技术C.移民D.长江截流9、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A.防洪B.发电C.灌溉D.航运10、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③可从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上海把名牌“白猫”洗涤品转移到万县生产这对双方的好处是①对发达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使之能更有效地发挥优势②当地引进技术并利用产品声誉,市场,促进了企业的发展③吸纳了移民就业,解决了部分移民安置问题④各取所长,互惠合作,体现了全国对库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支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对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质作用是A.河流的堆积作用B.流水的侵蚀作用C.风化作用D.地壳的上升运动13、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是A.西部缓斜平原B.中部冲积低平原C.西部滨海平原D.中西部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14、整治盐碱地工作的核心是A.以治沙为中心B.以治水为中心C.以治地为中心D.以种植为中心15、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是A.大风、干旱和洪涝B.旱涝、盐碱和风沙C.春旱、寒潮和风沙D.暴雨、洪涝和盐碱2、 16、南方低山丘陵之所以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主要原因是A.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受西风带影响C.受夏季风影响D.受纬度位置影响17、南方丘陵山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A.光、热能、水资源相当丰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B.全年气候温和各地都不会受到低温阴雨的影响C.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基本不受干旱的影响D.各地都不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对发展农业很有利18.东北区玉米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是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北部C.松辽平原D.辽河平原南部19、河南省商城县在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方面的特色是A.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B.发展立体生态农业C.实行企业化种植园D.木材加工出口创汇20、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要使其真正实现,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A.人口迁移问题B.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C.育林区的管理问题D.农民的耕地问题21、保护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是A.秸秤还田B.增施化肥C.植树造林D.焚烧秸秤22、下列商品粮基地,提供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的是A.江汉平原B.太湖平原C.松嫩平原D.三江平原23、北丘洼土壤中水盐运动的特征是A.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B.冬季返盐,夏季淋盐,春季盐分相对稳定C.秋季返盐,夏季淋盐,春秋盐分相对稳定D.秋冬返盐,夏季淋盐,春秋盐分相对稳定24、影响大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气候25、我国最大的扶贫项目是A.南水北调工程B.三峡工程C.滇藏公路D.南昆铁路26、下列哪项不属于海南岛的特色经济A.热带水果、生态旅游、海水养殖B.天然饮料、天然化妆品、清洁造纸C.油气化工、汽车制造、化纤纺织D.生物医药、热带花卉、绿色化工27、琼州海峡位于A.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B.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C.台湾岛和澎湖列岛之间D.中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之间28、下列关于上海浦东新城区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A.浦东新区将全部建设成为城市化地区B.浦东新区采取以黄浦江为南北发展轴与综合组团发展相结合的布局形态C.浦东新区的地域结构采取同心圆模式D.浦东新区内部全部采取快速干道组成交通网络29、下列有关西南地区资源与所在地区连线正确的是A.四川――煤B.贵川――天然气C.云南一一岩盐D.广西北部湾一一石油30、目前上海市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赔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B.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C.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1.下列哪个国家迄今为止还不是我国的主要客源国?( )A.加拿大B.阿根廷C.韩国D.澳大利亚2.下列关于我国国内旅游客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者人次数构成以城镇居民为主B.旅游目的地以中短程为主C.第一、三季度旅游者人次数较多D.出游率城镇居民大大高于农村农民3._____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交界的黄河段。( )A.黄果树B.五泄C.壶口D.三叠泉4.峨眉山金顶是观赏下列哪种气象景观的胜地?( )A.蜃景B.云雾景C.雾凇D.佛光5.被誉为“九朝古都”的古城是( )A.洛阳B.安阳C.开封D.西安6.浙江绍兴县的越王陵从陵墓形式看属于( )A.土墩墓B.“宝城宝顶”式墓葬C.土坑墓D.山陵式墓葬7.下列建筑中充当佛寺主殿的是( )A.祖师殿B.天王殿C.大雄宝殿D.伽蓝殿8.“岭南四大名园”是指( )A.可园、拙政园、十二石斋、清晖园B.清晖园、可园、十二石斋、馀荫山房C.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留园D.沧浪亭、拙政园、清晖园、馀荫山房9.下列旅游容量概念中不属于旅游环境容量的是( )A.旅游心理容量B.旅游资源容量C.旅游生态容量D.旅游经济容量10.旅游交通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 )A.准点性B.舒适性C.安全性D.合理性11.下列刺绣中不属于我国四大名绣的是( )A.苏绣B.浙绣C.粤绣D.湘绣12.下列不属于旅游地图基本特点的是( )A.综合性B.通俗性C.实用性D.艺术性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在进行客流定量分析时,人们常用季节性强度指数R。R值越大,说明旅游客流的全年分布越均匀。( )2.按岩性分,浙江雁荡山属于花岗岩地貌景观。( )3.《考工记》中“面朝后市”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国都中轴线的前部(即南部)建造宫廷,而在中轴线的后方(即北部)设置集市贸易区。( )4.泰山是雄的景观的代表,它能让人仰慕敬畏,增人豪情,催人奋进。( )5.在旅游景区建设过程中除了会对旅游景观造成破坏,还会对实质环境、生态景观以及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都产生影响。( )6.按规划的层次分,可以把旅游规划分为综合性的整体规划与分项规划。( )7.根据其主要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旅游地图分为导游图类、旅游交通图类、旅游宣传图类和旅游管理图类等类型。( )*晨昏线上除春秋分日,日出时刻处处不等。(4)引起四季更替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三个月(5、6、7三月)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三个月(11、12、1三月等值线(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震线、等降水量线)等值线的概念:是某地理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值线图的一些特点:等值线上注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是相等的。因此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方向、形状变化等,反映出该地理事物变化的缓急、递变方向及分布特点等。(一)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1、判读规律:(1)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例如2000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题:(图略)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3)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示意图略)例题2、98年高考题: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注:等高距----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间隔距离。)A、180米B、220米C、320米D、280米2、实际运用:(1)与气候结合: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例题6、分析我国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火洲(吐鲁番)的成因。 处于长江河谷的背风坡 处于吐鲁番盆地中 (2)与河流水文结合: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水库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3)与地区规划结合: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3、地形剖面 (用途:表示某条线上的地面起伏和坡度和缓。)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
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要基本掌握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 我国西部沿87030′E的地形剖面图 美国地形剖面图沿0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 沿南纬300某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 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二)等温线的判读:目标: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 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1、判读规律: (1)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 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2)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密集------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平均?>30.60C,海南岛160C以上,温差达480C。) 分析原因:A、纬度因素:北方冬季太阳高度小,且昼短夜长。B、冬季风因素: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南方由于受重重山地 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一月份00C等温线为秦岭---淮河一线,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我国七月份等温线分布稀疏------夏季我国南北温差不大,且普遍高温。(漠河160C,海南280C,南北温差只有120C。)分析原因:北方虽太阳高度较南方小,但夏季昼长夜短,得到的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 夏季最冷出现在青藏高原80C(地形因素) (3)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高高低低”规律)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0---60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 面积大,性质均一。)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等温线的弯曲分布?(冬夏季节、海陆状况、地势高低、寒暖流)例2、读非洲赤道以北和以南地区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见初中第2册),分析回答: (1)等温线为什么在大陆内部向南向北弯曲?(2)非洲赤道以南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哪里气温高?为什么? (3)从等温线值来分析,说明非洲气温分布有何特点?(4)为什么非洲可以用年均等温线,而其他各大洲却要用1月或7月等温线图来说明气温分布特点?(三)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民主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目标:(1)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 (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 (2)判断风向 (3)分析天气变化 1、判读规律:(1)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2)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3)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四)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把图上年平均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说明年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等降水量线基本与海岸线平行,且能显着的反映经度地带性规律。例如: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见初中地理第三册),根据图中的等降水量线分布情况,可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减少。 (五)海洋表面平均等盐度线图的判读:1、世界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递减。 2、等盐度线的弯曲分布------暖流、寒流的影响。 暖流经过------盐度增大------等盐度线向高纬凸出。 寒流经过------盐度减小------等盐度线向低纬凸出。(六)等震线的判读: 等震线上地震裂度处处相等。3、原文地址:1、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A.植被和土壤B.土壤和气候C.气候和地貌D.地貌和植被2、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条件的差异B.水分条件的差异C.垂直高度的差异D.地带性差异3、我国陆地最低处位于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D.大陆邻近约海区4、划分三个经济地带依据的是A.自然条件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历史背景D.产业结构5、考虑到东部地带资金、科技实力和中部地带的资源情况,今后可将哪类工业逐步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A.劳动力密集型B.资金密集型C.技术密集型D.市场指向型6、我国国土整治难度较大的原因正确的是A.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B.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C.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D.我国经济基础较差,科技发展水平较低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就已是千沟万壑的状态B.据研究,人为因素是形成本区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C.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进行自然条件的改造D.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8、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A.资金B.工程技术C.移民D.长江截流9、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A.防洪B.发电C.灌溉D.航运10、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③可从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上海把名牌“白猫”洗涤品转移到万县生产这对双方的好处是①对发达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使之能更有效地发挥优势②当地引进技术并利用产品声誉,市场,促进了企业的发展③吸纳了移民就业,解决了部分移民安置问题④各取所长,互惠合作,体现了全国对库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支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对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质作用是A.河流的堆积作用B.流水的侵蚀作用C.风化作用D.地壳的上升运动13、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是A.西部缓斜平原B.中部冲积低平原C.西部滨海平原D.中西部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14、整治盐碱地工作的核心是A.以治沙为中心B.以治水为中心C.以治地为中心D.以种植为中心15、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是A.大风、干旱和洪涝B.旱涝、盐碱和风沙C.春旱、寒潮和风沙D.暴雨、洪涝和盐碱2、 16、南方低山丘陵之所以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主要原因是A.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受西风带影响C.受夏季风影响D.受纬度位置影响17、南方丘陵山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A.光、热能、水资源相当丰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B.全年气候温和各地都不会受到低温阴雨的影响C.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基本不受干旱的影响D.各地都不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对发展农业很有利18.东北区玉米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是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北部C.松辽平原D.辽河平原南部19、河南省商城县在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方面的特色是A.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B.发展立体生态农业C.实行企业化种植园D.木材加工出口创汇20、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要使其真正实现,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A.人口迁移问题B.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C.育林区的管理问题D.农民的耕地问题21、保护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是A.秸秤还田B.增施化肥C.植树造林D.焚烧秸秤22、下列商品粮基地,提供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的是A.江汉平原B.太湖平原C.松嫩平原D.三江平原23、北丘洼土壤中水盐运动的特征是A.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B.冬季返盐,夏季淋盐,春季盐分相对稳定C.秋季返盐,夏季淋盐,春秋盐分相对稳定D.秋冬返盐,夏季淋盐,春秋盐分相对稳定24、影响大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气候25、我国最大的扶贫项目是A.南水北调工程B.三峡工程C.滇藏公路D.南昆铁路26、下列哪项不属于海南岛的特色经济A.热带水果、生态旅游、海水养殖B.天然饮料、天然化妆品、清洁造纸C.油气化工、汽车制造、化纤纺织D.生物医药、热带花卉、绿色化工27、琼州海峡位于A.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B.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C.台湾岛和澎湖列岛之间D.中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之间28、下列关于上海浦东新城区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A.浦东新区将全部建设成为城市化地区B.浦东新区采取以黄浦江为南北发展轴与综合组团发展相结合的布局形态C.浦东新区的地域结构采取同心圆模式D.浦东新区内部全部采取快速干道组成交通网络29、下列有关西南地区资源与所在地区连线正确的是A.四川――煤B.贵川――天然气C.云南一一岩盐D.广西北部湾一一石油30、目前上海市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赔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B.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C.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1.下列哪个国家迄今为止还不是我国的主要客源国?( )A.加拿大B.阿根廷C.韩国D.澳大利亚2.下列关于我国国内旅游客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者人次数构成以城镇居民为主B.旅游目的地以中短程为主C.第一、三季度旅游者人次数较多D.出游率城镇居民大大高于农村农民3._____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交界的黄河段。( )A.黄果树B.五泄C.壶口D.三叠泉4.峨眉山金顶是观赏下列哪种气象景观的胜地?( )A.蜃景B.云雾景C.雾凇D.佛光5.被誉为“九朝古都”的古城是( )A.洛阳B.安阳C.开封D.西安6.浙江绍兴县的越王陵从陵墓形式看属于( )A.土墩墓B.“宝城宝顶”式墓葬C.土坑墓D.山陵式墓葬7.下列建筑中充当佛寺主殿的是( )A.祖师殿B.天王殿C.大雄宝殿D.伽蓝殿8.“岭南四大名园”是指( )A.可园、拙政园、十二石斋、清晖园B.清晖园、可园、十二石斋、馀荫山房C.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留园D.沧浪亭、拙政园、清晖园、馀荫山房9.下列旅游容量概念中不属于旅游环境容量的是( )A.旅游心理容量B.旅游资源容量C.旅游生态容量D.旅游经济容量10.旅游交通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 )A.准点性B.舒适性C.安全性D.合理性11.下列刺绣中不属于我国四大名绣的是( )A.苏绣B.浙绣C.粤绣D.湘绣12.下列不属于旅游地图基本特点的是( )A.综合性B.通俗性C.实用性D.艺术性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在进行客流定量分析时,人们常用季节性强度指数R。R值越大,说明旅游客流的全年分布越均匀。( )2.按岩性分,浙江雁荡山属于花岗岩地貌景观。( )3.《考工记》中“面朝后市”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国都中轴线的前部(即南部)建造宫廷,而在中轴线的后方(即北部)设置集市贸易区。( )4.泰山是雄的景观的代表,它能让人仰慕敬畏,增人豪情,催人奋进。( )5.在旅游景区建设过程中除了会对旅游景观造成破坏,还会对实质环境、生态景观以及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都产生影响。( )6.按规划的层次分,可以把旅游规划分为综合性的整体规划与分项规划。( )7.根据其主要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旅游地图分为导游图类、旅游交通图类、旅游宣传图类和旅游管理图类等类型。( )*晨昏线上除春秋分日,日出时刻处处不等。(4)引起四季更替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三个月(5、6、7三月)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三个月(11、12、1三月等值线(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震线、等降水量线)等值线的概念:是某地理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值线图的一些特点:等值线上注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是相等的。因此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方向、形状变化等,反映出该地理事物变化的缓急、递变方向及分布特点等。(一)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1、判读规律:(1)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例如2000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题:(图略)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3)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示意图略)例题2、98年高考题: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注:等高距----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间隔距离。)A、180米B、220米C、320米D、280米2、实际运用:(1)与气候结合: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例题6、分析我国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火洲(吐鲁番)的成因。 处于长江河谷的背风坡 处于吐鲁番盆地中 (2)与河流水文结合: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水库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3)与地区规划结合: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3、地形剖面 (用途:表示某条线上的地面起伏和坡度和缓。)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
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要基本掌握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 我国西部沿87030′E的地形剖面图 美国地形剖面图沿0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 沿南纬300某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 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二)等温线的判读:目标: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 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1、判读规律: (1)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 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2)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密集------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平均?>30.60C,海南岛160C以上,温差达480C。) 分析原因:A、纬度因素:北方冬季太阳高度小,且昼短夜长。B、冬季风因素: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南方由于受重重山地 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一月份00C等温线为秦岭---淮河一线,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我国七月份等温线分布稀疏------夏季我国南北温差不大,且普遍高温。(漠河160C,海南280C,南北温差只有120C。)分析原因:北方虽太阳高度较南方小,但夏季昼长夜短,得到的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 夏季最冷出现在青藏高原80C(地形因素) (3)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高高低低”规律)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0---60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 面积大,性质均一。)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等温线的弯曲分布?(冬夏季节、海陆状况、地势高低、寒暖流)例2、读非洲赤道以北和以南地区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见初中第2册),分析回答: (1)等温线为什么在大陆内部向南向北弯曲?(2)非洲赤道以南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哪里气温高?为什么? (3)从等温线值来分析,说明非洲气温分布有何特点?(4)为什么非洲可以用年均等温线,而其他各大洲却要用1月或7月等温线图来说明气温分布特点?(三)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民主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目标:(1)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 (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 (2)判断风向 (3)分析天气变化 1、判读规律:(1)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2)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3)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四)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把图上年平均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说明年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等降水量线基本与海岸线平行,且能显着的反映经度地带性规律。例如: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见初中地理第三册),根据图中的等降水量线分布情况,可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减少。 (五)海洋表面平均等盐度线图的判读:1、世界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递减。 2、等盐度线的弯曲分布------暖流、寒流的影响。 暖流经过------盐度增大------等盐度线向高纬凸出。 寒流经过------盐度减小------等盐度线向低纬凸出。(六)等震线的判读: 等震线上地震裂度处处相等。3、
范文二:第二节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地带巩固夯实基础 一、三大自然区 1.划分的主要依据2.划分界线(1)东部季风区——400 mm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东部季风区——3 000 m等高线——青藏高寒区(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青藏高寒区 3.三大自然区的特点二、三大经济地带1.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三大经济区练习1.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青藏高原上C.新建的重庆直辖市属于东部经济地带D.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划分的 2.关于工业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是综合性工业基地
B.珠江三角洲是重要轻工业基地 C.环渤海经济区是基础工业很发达的地区
D.环渤海经济区是轻工业基地 3.东部经济地带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严重②能源、原材料不足③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④部分城镇环境污染较重⑤长江中游洪涝问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D.③④⑤ 4.位于中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省区是(
) A.陕西、河南、重庆
B.山西、河南、四川 C.内蒙古、河北、山东
D.湖北、吉林、江西 5.关于东部三大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城市B.自然资源都十分丰富,自然条件优越 C.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都临海,区位条件优越世纪之交,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开始实施。据此回答11~13题。 6.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为了(
) A.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B.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C.促进城乡结构调整,逐步消灭城乡差别 D.实施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7.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
)①生态环境建设②发展出口加工工业③基础设施建设④发展科技教育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A.①②⑤
D.①③⑤8.图为我国某经济区,读后请回答。(1)写出城市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D地是________(全称),虚线内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全称)。 (3)目前本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三类产业(按我国最新产业划分)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980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为(
D.40% (2)1980年第二产业的产值比1995年第二产业的产值________(大或小)。(3)该地区经济要跻身发达前列,近期发展规划应努力调整增大第________产业的比重。(4)在第二产业的采掘业、电力、制造业和建筑业等部门中,使当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增加就业人口,对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其他部门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哪一个部门(
)A.采掘业
D.建筑业1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边疆,其地域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可以促进种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1)为加快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新疆提出重点发展“一白一黑”的战略。其中“白”是____________,“黑”是____________。从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分析,该战略实施的地区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区铁路建设的经济意义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严重;农业生产应选择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发展“________农业”。
范文三: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学重点】三大自然区的空间范围及各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三大自然区的界线和相关重要地理界线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如果需要根据自然特征,将我国的陆地部分划分为少数几个区域(例如3~4个),你会怎样划分呢?〖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注意总结学生的划分标准,划分方案的合理性等。〖过渡〗要研究一个广泛的区域,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常常是非常重要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在这个整体的内部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实我们在低年级学习地理时就已经了解了一些区域划分的实例。例如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我国的温度带、我国的干湿区的划分等。以上都是按照某一个自然要素进行的研究,相对来说很容易根据这个指标划分成少数几个区域。例如,如果只按照成绩来划分全班学生,我相信大家都能很快将全班分成几个集团。(如以60分为界,就可以划分成两部分,当然还可以继续细化)〖提问〗很显然,仅仅以成绩来划分,这是很不合理的。如果要你根据全班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成绩来划分,你会采用哪些标准呢?〖讨论〗正如上面的过程一样,我们要把中国这么大的区域进行自然区划,也需要同时考虑很多的自然因素。地理学家已经参考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因素将我国进行了自然区划,请同学们看“中国三大自然区”图,思考问题:(1)这种划分结果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合理与否?(2)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大致包含的范围是什么?它在哪些地方和我们以前了解的地理界线大致相同?你所在的地区属于这里的哪个自然区?〖活动〗组织学生回答以上问题。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将学生分三组完成下表:比较三大自然区的特征及差异〖课后练习〗根据已学知识,在空白的中国地图上绘制出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思考这种划分方法和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有什么不一样。
完成下列表格: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及分布我国温度带的分布我国干湿区的分布教案点评:教学设计过程将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巧妙结合,导入方式合理。由于有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
范文四:中国三大自然区分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2)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界线(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C积温3200°C等值线。(2)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4500°C等值线。即秦岭——淮河一线。(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7500℃等值线。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两个自然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带,相当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范文五:中国三大自然区分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 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安岭 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2)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3000 米等高线。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界线 (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 温大于等于 10°C 积温 3200°C 等值线。 (2)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 等于 10℃积温 4500°C 等值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界线: 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 10℃积 温 7500℃等值线。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两个自然地区的界线 贺兰山一带,相当于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范文六:东部季风区范围 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三大平原、二大高原、低山丘陵和盆地。很少有2000米以上高山,无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多,集中在5~10月。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植被 土壤 水文 人类活动: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森林,部分为林下发育,外流河,多人类活森林草原。寒淋溶性强。 大江大河,温带为落叶雨水补给。动影响松组成的落长江黄河广泛而叶针叶林,中珠江 松花温带为红松 江 辽河 深刻,自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上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人口占95%。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等。地广人稀,面积占全国30%人口占4%冰川雪线。在沿海沉降地带,形成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还有众多岛屿。海拔较高,差别显著。东部内蒙古高原海拔千米左右,地势平坦,侵蚀甚微。被破坏的草场成戈壁 沙漠。黄河过境处形成冲积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的盆地。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大陆性强,降水少,温差大,多大风天气。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大陆性显著。槭树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暖温带为栎属 赤松等的针阔混交林。荒漠,部分为草原。由东向西,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垂直变化上为山麓荒漠—山地草原—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永久积雪。盆地为山足戈壁—绿洲平原—沙漠区—内陆湖有机质含量低,盐分高 海河 等,自西向东入海。 多内流河,短小,雨水、融雪水补给。湖泊多咸水湖 盐碱湖。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影响小,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青藏高寒区主要包括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面积占全国25%人口仅占1%。海拔高,有世界高大山地。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米的极高山。高原东南部和东部与第三级接触部分,峡谷深切 山势险峻 多高山险峰。高原顶部气势开阔,低山丘陵 宽谷盆地相间。高寒,风大,森林—草甸土层浅薄,内流河,大空气稀薄,—草原—荒多冻土 河源头,湖太阳辐射原带状更迭。 泊众多,多强,日温差为咸水湖 大。降水稀盐湖。 少,冰川冻土发育,寒冬风化和融冻作用普遍。气候由东部暖湿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影响微弱,原始自然完整,畜牧业为主由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 地势高低 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中国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旱区 ,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地理区。他们的景观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 东部季风区
(一)特点1海拔较低 有广阔的平原2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
3河流为外流河4植被以森林为主 部分为草原森林5处极少数地方外 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对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地区进行列表归纳总结(二)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在地区。
(三)简介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东部季风区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地区。本区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本区包括地形上属于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区。这一区湿润程度较高,温度因纬度变化而变化,由此向南,气候逐渐变暖。本区的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四季变化明显,冬季寒冷,河流、土壤冻结。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此线以南,一年四季水绿山清,变化不明显,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温暖。
二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一)特点1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2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 多大风天气
3植被大部分为荒漠 一部分为草原
4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
5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范围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三)简介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较低的部分,如准噶尔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间。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许多山地的高度超过3000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较低,景观的垂直分异不明显。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岭。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风难以到达。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但暴雨之后,水力侵蚀可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风力作用虽然很广泛,但只能对颗粒较细的松散沉积物起作用,并在风力变缓的时候发生堆积。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物质移动和流水侵蚀为主。全区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在平地上产生的地表水几乎全属雨水补给的短暂水流。湖泊较多,大多是咸水湖。山地径流是重要的资源,其补给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
三 青藏高寒区
(一)特点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2空气稀薄 气温低 冻土广布 太阳辐射强 风力大3植被为荒漠 草原 与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很少 土层薄弱
4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以畜牧业为主
(二)范围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四川省西部
(三)简介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有地球的第三级之称,本区高原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它与同纬度的黄河、长江中下游景观差别极大,表现为中、低纬度内独特的大面积高寒环境。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干燥,风力强劲,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而且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冰川冻土发育,寒冻风化和融冻作用十分普遍。湖泊众多,除少数淡水湖外,大部分是咸水湖和盐湖。气候由东部温暖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植被也相应呈森林带、草甸区、草原区、荒漠带依次更迭。青藏高寒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居民稀少,经济尚不发达,所以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原始自然状态,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宝贵财富。东部季风区范围 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三大平原、二大高原、低山丘陵和盆地。很少有2000米以上高山,无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多,集中在5~10月。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植被 土壤 水文 人类活动: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森林,部分为林下发育,外流河,多人类活森林草原。寒淋溶性强。 大江大河,温带为落叶雨水补给。动影响松组成的落长江黄河广泛而叶针叶林,中珠江 松花温带为红松 江 辽河 深刻,自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上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人口占95%。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等。地广人稀,面积占全国30%人口占4%冰川雪线。在沿海沉降地带,形成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还有众多岛屿。海拔较高,差别显著。东部内蒙古高原海拔千米左右,地势平坦,侵蚀甚微。被破坏的草场成戈壁 沙漠。黄河过境处形成冲积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的盆地。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大陆性强,降水少,温差大,多大风天气。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大陆性显著。槭树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暖温带为栎属 赤松等的针阔混交林。荒漠,部分为草原。由东向西,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垂直变化上为山麓荒漠—山地草原—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永久积雪。盆地为山足戈壁—绿洲平原—沙漠区—内陆湖有机质含量低,盐分高 海河 等,自西向东入海。 多内流河,短小,雨水、融雪水补给。湖泊多咸水湖 盐碱湖。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影响小,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青藏高寒区主要包括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面积占全国25%人口仅占1%。海拔高,有世界高大山地。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米的极高山。高原东南部和东部与第三级接触部分,峡谷深切 山势险峻 多高山险峰。高原顶部气势开阔,低山丘陵 宽谷盆地相间。高寒,风大,森林—草甸土层浅薄,内流河,大空气稀薄,—草原—荒多冻土 河源头,湖太阳辐射原带状更迭。 泊众多,多强,日温差为咸水湖 大。降水稀盐湖。 少,冰川冻土发育,寒冬风化和融冻作用普遍。气候由东部暖湿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影响微弱,原始自然完整,畜牧业为主由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 地势高低 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中国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旱区 ,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地理区。他们的景观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 东部季风区
(一)特点1海拔较低 有广阔的平原2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
3河流为外流河4植被以森林为主 部分为草原森林5处极少数地方外 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对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地区进行列表归纳总结(二)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在地区。
(三)简介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东部季风区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地区。本区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本区包括地形上属于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区。这一区湿润程度较高,温度因纬度变化而变化,由此向南,气候逐渐变暖。本区的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四季变化明显,冬季寒冷,河流、土壤冻结。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此线以南,一年四季水绿山清,变化不明显,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温暖。
二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一)特点1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2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 多大风天气
3植被大部分为荒漠 一部分为草原
4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
5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范围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三)简介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较低的部分,如准噶尔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间。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许多山地的高度超过3000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较低,景观的垂直分异不明显。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岭。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风难以到达。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但暴雨之后,水力侵蚀可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风力作用虽然很广泛,但只能对颗粒较细的松散沉积物起作用,并在风力变缓的时候发生堆积。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物质移动和流水侵蚀为主。全区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在平地上产生的地表水几乎全属雨水补给的短暂水流。湖泊较多,大多是咸水湖。山地径流是重要的资源,其补给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
三 青藏高寒区
(一)特点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2空气稀薄 气温低 冻土广布 太阳辐射强 风力大3植被为荒漠 草原 与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很少 土层薄弱
4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以畜牧业为主
(二)范围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四川省西部
(三)简介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有地球的第三级之称,本区高原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它与同纬度的黄河、长江中下游景观差别极大,表现为中、低纬度内独特的大面积高寒环境。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干燥,风力强劲,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而且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冰川冻土发育,寒冻风化和融冻作用十分普遍。湖泊众多,除少数淡水湖外,大部分是咸水湖和盐湖。气候由东部温暖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植被也相应呈森林带、草甸区、草原区、荒漠带依次更迭。青藏高寒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居民稀少,经济尚不发达,所以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原始自然状态,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宝贵财富。
范文七:练习题: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地貌、气 候 B.植被、土壤
C.热量、降水
D. 400 mm等降水量线和3000 m等高线2.下列盆地位于东部季风区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3.我国东部季风区同一性主要体现在(
)A.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B.位于同一热量带
C.位于同一干湿地区
D.均受夏季风影响4.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都较平坦,海拔在500 m以下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D.河流均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5.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6.属于非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单元是(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7.下列地理现象与其产生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风力作用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大气环境D.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纬度位置影响8.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A.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少B.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C.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D.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9.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约在零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⑴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A.漠河
B.喜马拉雅山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⑵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A.灰化土
D.砖红壤⑶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A.芒果
D.柑橘能力训练1.在我国,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气候、地貌
B.地貌、植被
C.植被、土壤
D.土壤、气候2.关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季节变化不大
B.植被以森林为主
C.全部为外流区
D.海拔较高3.关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为内流区 B.地势相对高差不大
C.气候干燥
D.气温日较差不大4.关于青藏高寒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能资源丰富 B.植被主要为森林C.全部为外流区D.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5.下列地貌单元在东部季风区的是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阿尔泰山
D.内蒙古高原6.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地势平坦,很少有山脉分布的我国高原是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7.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形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东北平原8.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两面“镜子”是A.气候和地形
B.水文和植被
C.植被和土壤
D.土壤和气候9.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形成的基础是A.热量的差异
B.海陆位置的差异
C.地貌的差异
D.植被的差异10.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B.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分界线C.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D.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分界线11.流域全部在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有( )A.淮河
C.塔里木河
D.黑龙江12.关于三大自然区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B.西北干旱区动物稀少,只有少数耐高寒的种类C.东部季风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农耕区D.青藏高寒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人口最少13.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是( )A.气候和地貌
B.植被和土壤
C.水文和植被
D.气候和土壤14.下列不属于东部季风区的地貌单元是(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15.下列农作物中,在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有大面积分布的是A.棉花、甜菜
B.水稻、油菜
C.小麦、甘蔗
D.桑蚕、大豆16.将下列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代表字母,填入下表中相应界线名称后的空白栏内。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B.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和拉萨附近,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部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E.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①所处地区的温度带为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阶梯。(2)②③所处的温度带分别是
,所处的干湿地区分别是
。(3)④所处地区气候特征有
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18.读新疆地区图2,并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地名:B
市。(2)本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不利条件是
。目前,本区是我国重要的
等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范文八:中国地理景观三大自然地理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由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势高低、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中国可以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地理区(如图a)。三大自然地理区景观各异,有着各自的自然地理特征。图a东部季风区
在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地区,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这是中国的东部季风区。本区包括地形上属于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5%。本区的湿润程度较高,特别是东南部湿润程度更高,河流均为外流河。中国主要的大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辽河、海河等,大多自西向东,由本区入海。地貌的外营力主要是常态的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溶蚀等作用。地势很少有超过2000米以上的高山,没有冰川和雪线。在沿海沉降地带,因河流所夹泥沙的堆积作用,形成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平原,一些没入海中的山岭,露出海面的部分,则成为分布于沿海的众多岛屿。本区内自然界的地域分异,主要因素是随纬度而变化的温度,由北而南,气候逐渐变暖。由北起大兴安岭北端的寒温带,向南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温度带,其中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幅员最广。天然植被以森林为主,也有一部分温带草原。但因本区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人口稠密,除东北山地、横断山区、台湾东部山地尚保留有较大片原始森林,黑龙江省北部尚有一些未开垦的荒原外,绝大部分可耕地均已开垦为农田。平原地区村落和城镇广布,原来的自然面貌已大大改观。本区的秦岭—淮河一线,是南北地域分异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寒冷,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土壤冻结,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雨量集中在夏季,春季常枯旱,部分地方有盐碱土。代表性的森林,在寒温带为由兴安落叶松组成落叶针叶林;在中温带为由红松和槭属、椴属、桦木属等阔叶树种组成的针阔混交林;在暖温带为由栎属和赤松、油松等松属组成的针阔混交林。由于这一带受人的干扰很大,天然森林保存很少,在华北常见的桦、杨、柳林主要是次生林或河岸林。作物多为旱作,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为主,南部可种植棉花、甘薯等。东北地区除北部外多为一年一熟,华北可二年三熟,有水灌溉地亦可一年二熟。果树有苹果、梨、桃、杏、柿、核桃、板栗、枣、葡萄等。中国北方,一年四季的景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冬季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一片银装素裹的洁白世界。春季冰雪消融,农田翻耕后,东北平原富含腐殖质的暗棕壤、黑土、黑钙土,呈现黑色。华北大地的基本色调则为黄色,西部有堆积很厚、面积广大的黄土高原。夏季炎热多雨,树木葱笼,庄稼茂盛,大地呈现着一片青绿色彩。秋季是红叶满山、庄稼黄熟、棉桃银白、果实累累的色彩绚丽的收获季节。中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土壤基本不冻结,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土壤无盐碱,全年都有作物生长,主要作物为水稻,一年二熟至三熟。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青冈、栲、樟、榕、木荷、冬青等属树种。还有马尾松林,以及人工杉木林、竹林等。南部边缘为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南方一年四季基本上都是山青水绿。土壤为黄棕壤、黄壤、红壤、砖红壤,因此越往南去,大地的红色越显著。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下,湖泊众多,河网交织,为典型的“水乡”景观。四川盆地和南方的丘陵多已开辟为层层叠叠的梯田。四川盆地地表覆盖由紫红色砂岩、页岩风化后的紫色土,被称为“紫色盆地”或“红色盆地”。江南丘陵的红色砂砾岩区,有些被侵蚀而成朱崖赤壁的“丹霞地形”。西南石灰岩区,在溶蚀作用下,形成峰林、溶洞、地下暗河等发育完美的喀斯特(岩溶)地形。西南的横断山区,景观呈垂直变化,由河谷到山顶,植被依次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等。当地人民常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高山峡谷区气候和景观的变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因位于欧亚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中国夏季风影响较少,海洋湿润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气候干燥。年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100毫米以下。冬季寒冷,夏季温暖,甚至炎热,气温的年、日较差均大,大陆性显著。本区的温润程度低,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区。植被由东往西,大体上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古代《敕勒歌》中所说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这里典型草原景观的生动描绘。本区地广人稀,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4%。地貌的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强大的风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东部的内蒙古高原海拔千米左右,地表径流多属源出暴雨的暂时性水流。高原地势平坦,侵蚀轻微,极目弥望,几乎全是浅起缓伏的“塔拉”(蒙古语低平地之意),有“远看似梁,近看是滩”的特点。这些塔拉的水草丰美处多属优良牧场,可见到成群牛羊和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也可见到在草原上奔驰疾走的黄羊群。但在草地遭到破坏的地方,表层沙土被吹走,形成基岩出露的砾石地──戈壁;被风吹走的沙砾在较远处沉降堆积成沙丘或沙山,形成沙漠地貌。有些沙丘呈新月形,随风移动,被称为流动沙丘,能掩埋草场、农田、村舍、道路,危害很大;有的沙丘上生长着固沙植物,即不再移动,成为沙地。戈壁和沙漠是内蒙古高原、也是西北干旱区的地貌特色。内蒙古高原大部分属内流区或无流区,湖泊多为咸水湖或盐碱湖。外流河主要是过境的黄河,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贺兰山以西的地区降水更少,蒸发更盛,荒漠景观显著。但在甘肃河西走廊西南侧,耸立着祁连山,新疆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边缘,环绕着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等高大山脉。这些山脉的顶部分布有现代冰川和万年积雪。暖季高山融水成为干旱区内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这一带景观,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变化明显,大体上呈现为山麓荒漠—山地草原—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永久积雪的带谱;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又可分为四带:山足戈壁—绿洲平原—沙漠区—内陆湖区。干旱的山足戈壁,夏季炎热有雨,冬春有冷风暴。戈壁滩由砾石层构成,在盆地开口、风力强劲的地段,可见到“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景象,以及风蚀而成的“城堡式”地貌。这一带是古代丝绸之路驼队的通道,今天为公路、铁道的良好地面。坚固的戈壁滩,不用修路即可通行汽车。山足戈壁地下为沙砾层,吸水性强,大部分出山的河水由此层下渗,成为地下水,于低处重新露出地表,涓涓清流,灌溉着山脚下的块块平野,形成绿洲。在“绿洲”以外,即为浩瀚的沙漠区,像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广达3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整个沙漠地区,除边缘分布的岛状绿洲,以及一些沿较大河流(如塔里木河)深入沙漠的“绿色走廊”外,绝大部分是黄沙莽莽的沙海,其中分布有一望无垠、波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高大的金字塔型沙丘、绵长蜿蜒的沙垄。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西面有缺口,西风带来的水气进入,使盆地内部不致太旱,沙漠面积较小,有不少水草丰盛的优良牧场。盆地中心低洼处是内陆湖区,有些内陆湖,如罗布泊,因注入湖泊的水源断绝(上流灌溉用水增多并修筑水库),现已干涸,湖底荒原被风侵蚀成崎岖的“雅丹”地貌和长条弯曲状的“白龙堆”地貌。青藏高寒区
青藏高原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东起横断山脉;西至国境线。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还有多座白雪皑皑、海拔7000米乃至8000米以上的极高山。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年纪最轻的高原,由于地势的极大隆起及其所产生的强烈热力、动力作用,形成为世界上中、低纬度内独特的大面积高寒环境。人们常把青藏高原与地球的南北两极相比,把它称为地球的第三极。本区高原的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它与同纬度低地区的黄河、长江中下游的景观有极大差别。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而年、日较差大,风力强劲,降水稀少,冰川冻土发育,寒冻风化和融冻作用十分普遍。湖泊众多,除少数淡水湖外,大部分是咸水湖和盐湖。气候由东部温暖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在植被方面表现为森林→草甸→草原→荒原的带状更迭。高原东南部和东部与第三级阶梯接触部分,峡谷深切,山势险峻,许多极高山雪峰林立;海洋性冰川活跃。不少河流干支流多发源于古冰川U形槽谷中,往下则急转为深切的V形谷, 后因高原隆起而成“谷中谷”的形态,或是支流以跌水或瀑布形式汇入主流。这一峡谷地带,堆积地貌难以发育,山崩、滑坡、泥石流比较频繁。植被类型复杂,垂直分布明显,低山郁郁葱葱的森林,可与邻近的冰川、雪山构成在同一幅画面上的瑰丽的图景。高原顶部气势开阔。主要是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相间。山地不再呈峻峭巍峨状态,坡度和缓,比高不大,往往“远看似山,近看成川(平地)”。高原地貌的外营力主要是比较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与物质移动。大风把山地的岩屑、砂砾吹到低地背风处沉积起来,夏季冰川融水再把它们带走。这些沉积物在夜里和冬季,水结成冰,把松散的沉积物凝成冻土。冻土层硬如岩石,河流不易下切,大量河水在冻土层上流动,多呈曲流。在青海省境内的长江、黄河源地和川西高原一带,形成广阔的泛滥平原、沼泽和草滩地貌。构成青藏高原主体的羌塘高原,位于昆仑山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海拔米,地势南北两边高而中间低。山地大多连续分布,被众多湖盆分隔。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有现代冰川发育。这里是高原湖泊集中分布的地区,沿湖地区,湖成平原广阔,为牧放藏羊、牦牛的优良草场。藏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势较低,海拔米,气候比较温暖,最暖月在15℃上下,最冷月约-4℃,年降水量300~500毫米,是西藏主要农业区,适宜种青稞、小麦、豌豆等。西藏的主要城市拉萨、日喀则等也分布于此。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昆仑山地,西部的阿里山地,由于气候十分干燥,均呈荒漠景观。西昆仑山是青藏高原的巨大冰川中心之一。这里的冰川属大陆性冰川。它们大多处于静止或退缩状态,丧失了侵蚀能力,对高原现代地貌的发育作用较小。青藏高寒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居民稀少,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项建设有了较大进步,但人类活动的影响,尚不足以改变自然界的原来面目,原始状态自然保存得比较完整,为人类研究地球科学,探索自然奥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场所。下面为各区域主要特征总结:地形特点 气候特点 人类活动
水文特点 特点 特点人类活动的河流均为影响较深刻,外流河,长植被以森林自然面貌变江、黄河、为主,部分为化巨大,天然珠江等大东部海拔多低于季风影响显1000米,东著,夏季多湿部大都
热,冬季多干季风低于500区 米,平原多且广阔海拔较高,高差显著。西部1000米左干旱右高原,高半干于3000米旱区 山地和250-500米盆地交错分布平均海拔高青藏于4000米,高寒主要为山区 系,多米高峰表1冷,降水随季节变化明显,年均降水量大于400毫米 位于内陆距海较远,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分布广,阳光强,风力大 植被种类多,栽培植物分布广泛,为我国主要农耕区 人类活动影响远不如东部明显,草原牧业和绿洲农业均须合理发展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限制较大,高原以牧业为主,河谷及低高原发展农林业 森林草原,土壤多为森林土,生物种类繁多 主要为荒漠,部分为草原、荒漠草原,土壤中有机质少,生物种类少 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丛,高原南部有森林;土壤发育差,土层薄,动物为少数高寒种类 河由本区入海,雨水为地表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大部分属内流河,河流短,水量少,暴雨、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多咸水湖 西部为内流区,东部为大河发源地,多湖泊、冰川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表2
范文九:第一章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二课时)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学习目标1.理解产生自然区域差异的原因及划分自然区域的依据。2.识记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位置、范围及特征。掌握分析自然区差异的基本方法。 复习反馈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往往表现出相互渗透的过渡性特征。区域之间的差异显著,但区域内部则表现出相对一致和相似的地理特征。
自学指导一 区域差异比较1、自然区域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2、划分依据:A.基础:
自学指导二3、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界线、名称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与年降水量
等值线比较接近。青藏高寒区东部选取了
等高线作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青藏高寒地区 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
。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青藏高寒区 内部相对一致性。
4、三大自然区的自然条件差异探究一导致山东与新疆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探究二东部季风区内部各自然要素的关系。海拔和气候对植被、土壤、河流、地貌的影响是什么?自主建构地形
三大自然区 标志气候
植被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自然环境差异达标训练1.下列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B.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 D.区域划分的指标都是综合性的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2~3题。2.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植被A.①②
D.②④ 3.下列关于各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 B.A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 C.B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 D.C区域气候比较湿润,平原面积最大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4~5题。4.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 A.区域面积依次增大,人口比重依次减少 B.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C.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发育程度逐渐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拓展提高读下面材料、三大自然区图及其面积、人口比例表,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田晓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三大自然区图三大自然区面积、人口比例表(1)图中A、B、C三地分别与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对应。(2)图中A、B、C三地区相比,夏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A、B两地区相比,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__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3)B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田晓的家乡位于图中________区的________部,主要属________气候。 (5)西北地区与东北平原的纬度相当,但两地积温和无霜期相差很大,西北地区有些地方无霜期低于140天,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十: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含义。2.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的含义: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①
的实体。?边界:有的明确,有的具有②过渡的特性?整体性: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③相对2.区域的特点? 一致的特性??层次性:范围④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差异性: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3.划分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4.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目的(1)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⑤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⑥ 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影响。2.自然区域划分:依据地形、气候、水文、⑦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⑨
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东部季风区Ⅰ.范围:包括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阔区域。 Ⅱ.特征a.⑩ b.海拔较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 000米以下;c.随(11)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Ⅰ.范围:包括(12)
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大部分地区。 Ⅱ.特征a.地处内陆,四周多山,气候干旱;b.海拔较高,地形主要是高原或(13);c.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14) (3)青藏高寒区Ⅰ.范围:地处中国西南部,由一系列平行走向的山脉和(15)山间高地组成。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及柴达木盆地。 Ⅱ.特征a.海拔高,形成独特的“(16)”; b.内外流区兼备,高山耸立、湖泊众多;c.随海拔而变化的(17)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区域和区域差异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以采用综合指标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洞庭湖平原 ⑥湖南省益阳市A.①②③
D.①⑥ 考查点2 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据此完成3~5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丙区北部为界 4.乙区东南暖湿,西北干冷的原因是(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纬度位置的差异 ③经度位置的差异 ④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A.①②
D.③④ 5.我国甲、乙、丙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 A.植被和土壤
B.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貌
D.地貌和植被 方法技巧练方法 歌诀法记忆区域的内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 1.区域是(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
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 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②明确的边界 ③明确的区域特征
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
D.②④ 3.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___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___性(
) A.相对一致 差异
B.绝对一致 相对一致 C.差异 整体
D.地带 非地带性 方法技巧主观客观划类型,内部一致排他性; 面、边、形状都具备,还有区位是特征。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等识记的内容,利用歌诀法记忆,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选择题1.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是(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的自然差异显著,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2~3题。2.新疆生产的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A.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C.昼夜温差大,夜晚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3.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二、综合题4.读以下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材料 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野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 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1)、图中A、B、C三地分别与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对应。 (2)图中A、B、C三地区相比,夏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区,原因是________;
A、B两地区相比,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__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4)田晓的家乡位于图中________区的____部,属________________气候。(5)西北地区与东北平原的纬度相当,但两地积温和无霜期相差很大,西北地区有些 地方无霜期低于140天,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拿大中国时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