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实现相互转化B.分子是化_百度知道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实现相互转化B.分子是化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实现相互转化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可以分解成原子D.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提问者采纳
B,说法不正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实现相互转化变、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可以分解成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D,说法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说法正确;CA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原子、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互相转变C_百度知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原子、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互相转变C
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互相转变C.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原子
提问者采纳
故A说法正确,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分子的数目可能变;B,可能不变;C、数目质量不变、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质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质子和中子,所以原子,故B说法正确、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互相转变、原子中电子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DA,所以主要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说法正确、原子和离子
其他类似问题
原子核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单个原子得失电子而形成的离子什么情况下会变成原子团?比如:铝离子变成铝酸根、偏铝酸根_百度作业帮
单个原子得失电子而形成的离子什么情况下会变成原子团?比如:铝离子变成铝酸根、偏铝酸根
得失电子不能形成原子团,原子团内是共价键,因此要先形成共价化合物,再由共价化合物形成原子团.如硫酸根,是先形成共价化合物三氧化硫,再由三氧化硫与水、碱性氧化物、碱等反应形成硫酸根.化学配套练习一 一、选择题: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有质量分子、原子、粒子、元素试题一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体积小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
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A. 水分子变大了 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 汤姆生 B. 道尔顿 C. 拉瓦锡 D. 阿伏加德罗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7.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氢原子 B. 氧分子 C. 氢分子 D. 水分子 8、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 A. 氯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 B.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 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的质子构成 D.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9.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 A、水 A. A=B=C B、纯净物 B. B=C=D C、混合物 C. A=C=D D、糖水 D. A=B=D-15)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D、红磷燃烧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10.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 A,该原子核内有 B 个质子和 C 个中子,核外有 D 个电子,则( ) 13. 1999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 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A. O2 B. 2O 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 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C. 2O2-1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 D. 2O2 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1 A. O2B. H2OC. CO2D. SO216. 2008 年 9 月 27 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 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 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下 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 “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气 C. “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D. 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 17.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 示单质的是( )18.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 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 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二、填空题: 1. 从分子观点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____构成,混合物由____构成。 2.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由 不同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 3. 在电 解水的化 学变化中, 水分子 发生了改变,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是一种 改变 。在冰融 化成水的变化 中,只是 分子间的 变化。 构成。同种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4. 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D)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 A. 分子的体积很小;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________________。 (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________________。 (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 1. 67×l0 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 (4)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________________。 5. 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 ,没有固定的沸点。对原油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有液体汽化而出,经 冷凝后被分离出来,这种操作叫分馏,用此法可分别得到各种馏分: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柴 油等。因此可判断,石油是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6.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21(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了2。 。这说明 。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具有挥发性。 7.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 子核带 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 。 。 。 。简答题图。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和核外构成。原子核是由 构成。碳原子核由 6 个中子和和 个构成。 子构成。由于碳原 电性。8. 碳原子由碳原子核和核外 6 个单位正电荷,核外电子带单位负电荷,因此碳原子9.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 。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 三、简答题: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是红棕色的、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图,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上 下瓶口对准,过一会儿,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达标自测题 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A.相同的质量 C.相同的化学性质 B.碘受热升华 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 ) 。 B.不同的质量 D.不同的化学性质 ) 。 ) 。 ) 。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 。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 体积的水与 1 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 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3 化学配套练习一 分子、原子、粒子、元素试题二 一、选择题(答题时间:35 分钟) 1、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核内质子数 B. 核外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最外层电子数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代表原子的是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4、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稳定结构但不是原子的是5、下列各组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对元素是6、与中数字“1”关系密切的是A. 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 C. 元素的核电荷数、原子的数目B. 元素的种类、原子的质量 D. 物质的状态、原子的稳定性7、关于氯离子与氯原子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C. Cl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对稳定2+ 3+ -B. 它们的电子数相同 D. 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8、关于 Fe、Fe 、Fe 三种粒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C. 三者几乎质量相等 B.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三者都是稳定结构4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B. 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电子一般多于 4 个 D. 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来表示原子的结构 10、原子变成离子,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 核外电子的排布 C. 相对原子质量 B. 原子的核电荷数 D. 电子层数11、一种元素的离子变成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定失去电子 C. 得失电子都有可能 1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16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 B. 一定得到电子 D. 既不能得到电子,也不能失去电子 ,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B. 原子的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D. 属于金属元素13、核内有 19 个质子和 20 个中子,核外有 18 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 A. 原子 B. 分子 C. 阴离子 D. 阳离子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电子层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B.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C.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 氯化钠是通过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因此,氯化钠带有一定的电荷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不同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一定不相同A.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稀有气体元素氖的原子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4 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或等于 4 个,一般不易得到或失去电子 D. 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似的阴离子 *17. 已知 M 离子核外有 n 个电子,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 n B. n-2 C. n+2 D. 2-nm+ n+ m- 2-)**18、X、Y、Z、Q 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为 a、b、c、d(均小于 18) ,若它们的离子 X 、Y 、Z 、 Q 的电子层数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a-b=n-m B. b-d=2nn-() D. a-c=0C. c-d=m+n5 二、填空题: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下列物质:①水②二氧化碳③氧气④汞⑤稀 有气体⑥氯化钠,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由原子构成的是__________;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____. 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核外共有__________个电子,分为______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____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 该原子易________电子,变成______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 3、写出下列离子的符号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氢离子 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 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 4、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 ,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铜离子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 。 。(1)表示原子的粒子是(填序号)__________; (2)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是(填序号)____; (3)表示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粒子的是(填粒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 5、 Al 和 Al 属于同一种元素, 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Al 和 Al 属于 (相同或不同) ________ 的粒子,两者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们核外的电子总数____________同。 **6、已知四种元素 A、B、C、D,其中 A- 3+ 3+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B 原子比 D 原子多两个电子+层,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 C 原子核外电子数比 B 原子多 3 个;D 离子的核外没有电 子。这四种元素的元素名称为: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下表列出了四种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单质的性质等具体情况: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原子结构示意图 密度 g/cm3熔点 /℃沸点 /℃与冷水反应锂Li0.534180.51347剧烈钠Na0.9797.81882.9剧烈6 钾K0.8663.65774剧烈 轻微爆炸 剧烈 轻微爆炸铷Rb1.53238.39688根据以上资料分析,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1) (2) (3) (4)上表所列规律中,有一种规律是决定其他规律的,该规律是: 。 化学配套练习一 ; ; ;分子、原子、粒子、元素试题三例 1: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A. 元素种类 B. 质子数 C. 相对原子质量 D. 电子层数 例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 同种元素的粒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 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例 3:已知溴的元素符号为 Br,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x 的值为________。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____(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例 4: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则该元素 A. 肯定是金属元素 B. 肯定是非金属元素 C. 肯定是稀有气体元素 D. 可能是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 例 5: 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 1~18 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 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7 (1)第 17 号元素的名称是 ,它属于 容易 (填“得”或“失” )电子。 (2)从上表中我们还可以探究出以下规律: ①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 ② ; ③ ; ④ 。 知识点 2:离子的形成【典型例题】 例 1: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 ,它在化学反应中请回答: (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 例 2:根据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同. 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 。 (填“相同”或“不相同” )(1)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则 X 值为_____ 。 (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则 X 值为_____ 。 (3)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 X 值为______ 。 + 例 3:1996 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 H3 离子和 H3 分子。请回答: + (1)1 个 H3 离子中含有 个质子、 个电子; (2)构成 H3 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填序号)(3)H3 属于 。 (填“混合物” 、 “单质”或“化合物” ) + 例 4: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 N5 ,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5+是由 5 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 B. 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 C. 每个 N5+中含有 35 个质子和 34 个电子 D. 每个 N5+中含有 35 个质子和 35 个电子 例 5: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 (3)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8 (4)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带负电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质量最小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_____; (8)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 例 6:下图是 1~18 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试回答: (1)一个水分子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 2+ _ (2)一个 Mg 核外共有 个电子;Cl 的最外层电子数和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通过对下图的分析,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化学配套练习一分子、原子、粒子、元素试题四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Na:23,Al:27,K:39,Fe:56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体现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元素 B.氧分子 ) C.碘酒 D.硫酸铜 ) C.氧原子 D.以上答案都对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矿泉水3.H2 表示氢气,还可以表示:①氢元素;②一个氢分子;③两个氢元素;④氢气由氢元素组成;⑤每个 氢分子由 2 个氢原子构成;⑥2 个氢原子,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⑤ ) D.①④⑥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单质,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A.水、海水B.氧气、固态氧 C.铁、四氧化三铁 D.空气、氧气 ) D.氢气 ) D.氧化汞5.在 H2、H2O、H2SO4 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氢元素 B.氢原子C.氢分子6.给下列物质加热,生成物中只有氧化物的是( A.铜绿 B.高锰酸钾 )C.氯酸钾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 B.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中只含有同一种分子 C.纯净物的组成和性质是一定的 D.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中只含有同一种原子 8.分子和原子最主要的区别是( )A.分子不断运动,而原子是静止的 B.分子质量大,而原子质量小9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而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9.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 “锌” “碘”是指( A.分子 B.元素 C.单质 ) D.阴离子 )10.下列事实中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酒精溶于水 B.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很快衣服就干了C.红色的氧化汞粉末受热放出氧气,同时有银白色物质产生 D.水受热沸腾,变成了水蒸气 11.一个 CO 分子的质量是 a kg,其中氧原子的质量为 b kg,若以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则 C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8a A. a-b ) 16a C. a-b 32a D. a-b 12a B. a-b12. “神州三号”宇宙飞船飞行试验成功,表明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重大突破。运送“神州三号”飞船 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 C2H8N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 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7 13.水是纯净物的特征是( A.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由水分子构成 ) B.常温下呈现液态 D.能溶解许多物质 )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4∶114.某种蛋白质分子中只含有 2 个硫原子,经测定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32%,则这种蛋白质的相对分 子质量为( A.640 ) B.10000 C.20000 D.32001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 的是( )16.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 N60 ,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 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 N60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60 是一种化合物 C.N60 属于单质 B.N60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840 D.N60 这种物质是由氮原子构成的 )17.硫酸亚铁(FeSO4 )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要补充 1.4g 铁元素,服用的药物中应 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 A.3.8g ) C.10.00g D.3.18g )B.6.95g18.某氧化铜样品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30%,则氧化铜中所含的杂质可能为( A.ZnO B.MgO C.铁粉 D.炭粉 )1019.碳元素和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B.核电荷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体积不同 )20.有一不纯的硝铵样品(硝铵:NH4NO3) ,经分析其中含氮 37%,则所含杂质可能是( A.( N H 4 ) 2 S O 4 二、填空题(35 分) B.CO(NH2)2 C.NH4Cl D.NH4HCO321. (5 分)下列物质:①氦气;②铜丝;③二氧化碳;④液氧;⑤氯酸钾;⑥食盐水;⑦空气;⑧氧化铁 (Fe2O3) ;⑨石灰水;⑩白磷。其中: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均填序号) 22. (4 分)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1)5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_; (2)3 个氮原子____________; (3)2 个氯原子____________; (4)4 个水分子____________; 23. (2 分)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 2H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2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4 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一氧化碳__________; (2)二氧化锰__________; (3)三氧化二铝__________; (4)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 25. (13 分)将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的空格中: (1)水_______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每个水_______由 2 个氢_______和 1 个氧_______构成; (2)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 8 个_______构成,其原子核内有 8 个_______和 8 个_______,_______带正 电,_______不带电,_______带负电,_______和_______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整个_______不显 电性。 26. (2 分)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_______。①电子 ②质子 ③中子 ④原子核 ⑤原子 ⑥分子 27. (3 分)有 A、B、C 三种元素。A 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 元素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 元素的单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判断它们是什么元素 (用元素符号表示) :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8. (2 分)A、B 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在形成的化合物 A2B3 中 , A 与 B 的质量比为 7∶3,则在 A3B4 中,A 与 B 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2 分) 29. (12 分)按下列实验步骤和要求,回答粗盐提纯的有关问题。 第一步:溶解。 在天平上称取 5.0g 粗盐,计算在 10mL 水中溶解的粗盐的质量(已知 5.0g 粗盐在 10mL 水中不能完全 溶解) 。 ① 称量:称量前先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天平的摆动是否平衡,当发现指针偏左时, 紧接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确称取 5.0g 粗盐。 ② 溶解:量取 10mL 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加粗盐于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要估计粗盐在 10mL 水中溶解的质量,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过滤。11 ① 待过滤的混合液在引流之前往往静置一会儿,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引 流时与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若滤液仍然浑浊,应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蒸发。 ① 如果蒸发皿中有液滴飞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当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转移。 用_____________将固体转移到纸上,_____________后,回收到指定容器中。 四、计算题 (13 分) 30. (8 分)吸食毒品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一旦成瘾就很难戒除。有一种被称为“摇头丸”的毒品已从国外 流入我国,已知它的化学式为 C9H13N,试求: (1)这种毒品的相对分子质量。(2)组成这种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3)50g 的这种毒品含有多少克的氮元素?31. (5 分)某农民在施肥时,原计划用 90kg 尿素[CO(NH2)2 ],现因缺货改用硝酸铵[NH4NO3]。计算成本 需要多少 kg 的硝酸铵才能与 90kg 尿素的含量相等?探究题 ⒈ R 元素 1 个原子的质量是 a g,M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化合物 RM2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B,则 w g RM2 中含有 M 的原子数是______________。⒉ 国家质量标准规定“市售尿素中,CO(NH2)2 含量在 96%以上为达标一级产品“。现供销社出售一批 尿素,其含氮质量分数为 45%,这批尿素是否可按一级品价格出售?为什么? 化学配套练习一 一. 正确书写下列化学式 氧气 氖气 二氧化硫 氧化铁 氧化钾 氢气 氩气 三氧化硫 氧化亚铁 氧化钠分子、原子、粒子、元素试题五氮气 氙气 硫化氢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铜12氯气 氨气 氯化氢气 氧化镁 氧化汞氦气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氧化铝 氧化锌 氧化钙 氧化银 红磷 硝酸 氢氧化钙 氢氧化镁 碳酸钠水 白磷 水银 碳酸 氢氧化钡 硫化钠 硫酸钡一氧化碳 铁丝 硫磺 磷酸 氢氧化铜 硫酸钠 硝酸银二氧化氮 铜 盐酸 氯酸 氢氧化铁 硝酸钾 氯化钡二氧化硅 木炭 硫酸 氢氧化钾 氢氧化亚铁 氯化银 碳酸钙硝酸铵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钡硝酸铜硝酸锌氯化铝氯化亚铁硫酸铝碳酸亚铁硫酸锌硝酸镁氯化钙氨水硫化镁硝酸铁硝酸亚铁氯化铜氯化亚铜硫酸铁硫酸亚铁氢氧化铝碳酸银硝酸汞氢氧化银硫酸银碳酸镁碳酸铵碳酸钡磷酸钠磷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钙硫酸钙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锰酸钾碱式碳酸铜甲烷乙炔硫化铵碳酸氢钠胆矾(蓝矾)甲醇乙醇(酒精)乙酸(醋酸)纯 碱小苏打天然气(沼气)煤 气火 碱食 盐消(熟)石灰13 生石灰石灰石碳 铵干 冰铁 锈二. 选择题 1.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或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 分子的体积比原子体积大 C.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2. 单质不同于化合物,原因在于( ) A. 单质只由原子构成,化合物都由分子构成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 单质能与另一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化合物则不能 D. 有些化合物能发生分解反应,单质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分子在物理变化中不可分 B. 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 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D.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4. 互联网上报道: “目前世界上有近 20 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这里的“铁”是指( ) A. 铁单质 B. 铁原子 C. 铁元素 D. 四氧化三铁 5. 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 ,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 (化学式 C4H10) ,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 每个丁烷分子由四个碳元素和十个氢元素组成 B. 丁烷由四个碳原子和十个氢原子组成 C. 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丁烷分子是由碳、氢元素构成 D. 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6. m 个 CO2 分子和 m 个 SO2 分子中,一样多的是( ) A. 氧元素 B. 氧分子数 C. 氧原子数 D.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7. 在符号 2H、2SO3、2Ca、2H2O 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尽相同,其中“2”的意义是用来表示分子 个数的符号有( ) A. 1 个 B. 2 C. 3 个 D. 4 个 8. 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 a : b ,而乙原子与碳 12 原子的质量比为 c : d ,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 ) A.12 ac bdB.bc 12 adC.12bd acD.ad 12bc9. 有一种氮的氧化物,氮和氧的质量比为 7:4,则此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N2O B. NO2 C. N2O3 D. N2O5 10. 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一旦吸毒就很难戒除,所以其危害尤为严重。有一种称为“摇头丸”的毒 品,已从国外流入我国某些省市,我国公安机关坚决予以查缉和打击。已知它的化学式为 C9H13N,它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 ) A. 121 B. 122 C. 130 D. 135 11.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纯净物 C. 一定是混合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12. 在我们身边,下列各类物质存在最多的是( ) A. 纯净物 B. 混合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13. 下列物质① 空气;② MnO2;③ SO2;④ 液氧;⑤ 爆鸣气;⑥ KClO3;⑦ KMnO4 其中存在氧分子的 是( ) A. 全部 B. ①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④⑥⑦ 14. 1.42gR 元素可与氧元素组成 2.38g 氧化物 X, 或组成 3.66g 氧化物 Y, 则 X、 Y 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 R2O 和 R2O5 B. R2O3 和 R2O5 C. R2O3 和 R2O7 D. R2O 和 R2O314 15.《中学生守则》明确规定:学生不能吸烟。吸烟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原因是香烟在燃烧时产生多种有 毒及致癌物质,其中元素质量比为 3:4 的物质是( ) A. NO B. SO2 C. CO D. CO2 三. 填空题 16. 现有① 空气 ② 高锰酸钾 ③ 水 ④ 氧化镁 ⑤ 氩气 ⑥ 碱式碳酸铜 ⑦ 铁 ⑧ 氯化钾等物质, 其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 的有 ;属于纯净物的有 。 17. 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1)2N (2)N2 (3)H2O (4)2CO 18. 臭氧层里所含有的臭氧(O3) ,从宏观组成来看,它是 组成的 ,属于 ;从微观结构 来看,它是由 构成的,1 个臭氧分子又是由 构成的;O3 与 O2 是 (填“相同”或“不同” )的分子;臭氧与氧气混合属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 19.“脑黄金” (DHA)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其化学式为 C25H50COOH 它 是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有 个原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0. 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相对分子质 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 21. 把橘红色的氧化汞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可以看到试管壁上有银白色的小液滴生成,用带火星的木 条在试管中检验,发现木条复燃。 (1)从原子、分子的观点看,上述分解反应的实质是 。 (2)从上述反应的分析可以说明原子与分子的区别是 。 22. 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内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 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针筒内的物质易被压缩?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 四. 实验题 23. 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下图所示,放在实验台上。(1)用仪器 A 吸取浓氨水,滴在试管口的脱脂棉上(10~15 滴) ,A 的名称是 ,仪器的用途 是 。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实验说明了 。 五. 计算题 24. 现有① FeO ② Fe2O3 ③ Fe3O4 ④ FeS 四种含铁化合物, 其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 顺序是 。 25. 人体缺钙易产生“骨质疏松症” 。一体重为 60.0kg 的缺钙病入每天从除食物中获得钙质外,还需从 药物中补充钙质 0.500g 。若医生确定此人每天吃钙片 6.25g ,且知钙片中的有效成分为葡萄糖酸钙[(C6 H 11O7 ) 2 Ca] 。试求该钙片中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多少? [(C6 H 11O7 ) 2 C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30。化学配套练习一 分子、原子、粒子、元素试题六 一、选择题 1.品红扩散的实验证明了????( ) A.分子是在不断运到着 B.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5 2.水蒸气变成水,水分子主要改变的是????( ) A.水分子质量变 B.水分子间隔变小 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氧化镁 D.液态氧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重新混合 B.原子重新组合 C.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D.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5.下面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纯净物是指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6.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铁矿石磨成粉 B.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C.碘受热升华 D.加热氧化汞分解 7.分子是构成物质的( )微粒 A.唯一 B.一种 C.最小 D.不可再分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的一种微粒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9.构成分子的微粒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原子核和电子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B.用剩的化学药品立即放回原瓶 C.把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D.在量筒中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反应现象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共存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12.工业制取氧气所采用的原料是????( ) A.氯酸钾 B.高锰酸钾 C.氧化汞 D.空气 13.原子核是由????????( ) A.电子和质子构成 B.质子和中子构成 C.点子和中子构成 D.以上说法 都不正确 1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能否构成物质 B.质量和体积大小 C.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D.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15.有一种碳原子,其核内有六个质子和六个中子,质量为 X 克,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 Y 克,则其相对原 子质量为??( ) A.Y/X B.X/Y C.12Y/X D.12X/Y 16.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6 A.12 克 B.12 C.1,993×10 千克 D.1/12 克 17.原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它的质量决定于????( ) A.质子的质量 B.核外电子的质量 C.中子的质量 D.原子核里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质一般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B.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化合物只能由化合反应制取,分解反应只能制取单质 D.以一种碳原子的是/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9.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三者的关系是????( ) A.一定相等 B.不相等 C.不一定相等 D.质子数>中子数=数 20.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C.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就是化合物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16 21.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在于????( ) A.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 B.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 C.是否由同种分子构成 D.是否由同种原子构成 22.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不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3.空气是由????( D ) A.几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C.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 B.二氧化碳中含有两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5 下列各组物质中,在物质分类里,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 B ) A.纯净物、混合物 B.氧化物、化合物 C.单质、化合物 D.金属、非金属 26.元素是具有(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A.相同质量 B.相同中子数 C.相同电子数 D.核电荷数相同 27.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单质的是??? ( ) A.Fe B.Cl C.N D.O2 28.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 B.各原子质量之和 C.一种比值,单位是 1 D.以克为单位 29.一个氮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的,那么一个氮分子内含有的质子数是????( ) A.4 B.7 C.14 D.28 30.5N 表示????( ) A.5 个氮元素 B.5 个氮原子 C.5 个氮分子 D.5 个氮气 31.Fe3O4 中的“3”表示????( ) A.三个铁原子 B.两个四氧化三铁分子 C.三个铁元素 D.一个四氧化三铁分子中含有三个铁原子 32.化学式为 H2SO4 的硫酸是由下列什么组成或构成的????( ) A.硫酸分子 B.氢分子、硫原子、四个氧原子 C.氢元素、氧元素、硫元素 D.两个氢原子、一个 SO4 原子 33.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电子数 34.有一种碳和氢的化合物,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3:1,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C2H2 B.CH4 C.C3H4 D.C3H8 35.在各五个 SO2 和 CO2 分子中,含一样多的是????(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含氧的百分率 36.下列符号中,既具有宏观意义又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A.2Cl B.2Cl2 C.SO2 D.3NO2 3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碱式碳酸铜 B.氯酸钾 C.五氧化二磷 D.氯化钾 38.某物质 X 的一个分子含有三个 Y 原子,表示三个 X 分子,可选用的式子是????( ) A.X3 B.3 X3 C.3 Y3 D.Y3 3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纯净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A.纯净的盐水、海水 B.净化过的空气、水 C.氧气、液氧 D.五氧化二磷、空气 40.下列个物质中,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 ) A.红磷和硫粉 B.氮气和氨气 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D.铁和铜 41.关于 N2、N2O、N2O5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氮气的分子 B.在一个分子中氮的原子数相同 C.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 D.氮元素的百分含量相同17 42.酒精和水各 100 毫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00 毫升主要说明????( ) A.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物质的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物质混合后分子变小 D.液体混合后总体积一定变小 43.X、Y、Z三种原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它们是????( ) A.同一种原子 B.同一种元素 C.不同种原子 D.不同种元素 44.下列各种组元素中,元素符号中的大写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 A.金、银、铝 B.氯、钡、钙 C.汞、镁、银 D.氮、钠、锰 4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 ) A.碳、氧、氢、硫 B.氮、氧、铝、铁 C.氧、硅、铝、 D.铁、铜、锌、铝 46.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7:3,由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中元素质量之比是 7:2,则化合 物的化学式是????( ) A.X2Y3 B.X3Y2 C.XY D.X2Y 47.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 X2YO4 (X、Y 各代表一种元素,不是元素符号) ,其各元素质量百分含量 是 X:39.6%,氧元素 32.49%,则 X 与 Y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 ) A.23,32 B.39,55 C.39,32 D.23,55 48.由 X、Y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A 和 B,其中 A 含 X44.0%,B 含 X34.4%。若已知 A 的化学式为 XY2 , 则 B 的化学式为( ) A.XY B.X2Y C.XY3 D.XY4 49.要使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含有相同质量的铁元素,则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是????( ) A.3:2 B.1:1 C.30:29 D.29:42 50.含 N 量为 28%的硝酸铵肥料,它的纯度是????( ) A.35% B.80% C.90% D.95% 51.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21 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N2O B.NO C.NO2 D.N2O3 52.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混合物的科学家是????( ) A.英国的道尔顿 B.法国的拉瓦锡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佛加德罗 53.对于 H2O 和 2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原子数相等 B.质量不等 C.氧元素的百分含量不等 D.氢氧元素 质量比相等 54.1985 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组成为 C60 的物质,下列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 60 个原子 B. 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720 D. 它 是一种单质 55.构成冰的分子和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 A.相同的性质 B.不同的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56.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B.能分解有氧气的化合物 C.氧气跟某种物质反应的生成物 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57.经分析,1 克赤铁矿石中含有三氧化二铁 0。3 克,该铁矿石的含铁量为????( ) A.3% B.11% C.21% D.70% 58 .某不纯的二氧化锰粉末,测知其含氧的百分率为 38.5 ,其中只含有一种杂质,则这种杂质可能 是????( ) A.氧化镁 B.铁粉 C.二氧化硅 D.氧化铜 59.M 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OH)n,P;MCln,Q。则 n 的值为????( ) Q-P P-Q Q-P B. C. 35.5 17 52.5 60.用高压气筒将气体打入气球,气球胀大,这是因为????( ) A.18D.Q-P 18.5 A.球内压力需要减小,则体积变大,这时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B.气体分子变大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分子处于不停运动中 61.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62.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 )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 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63.在 CO 和 CO2 中含有相同的????( ) A.原子个数 B.氧元素的百分含量 C.碳、氧元素质量比 D.元素的种类 64.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R2O3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60,氧相对原子质量是 16,则 R 的相对原子 质量是???( ) A.72 B.114 C.56 D.112 65.相同质量的 SO2 和 SO3 中,所含氧元素质量比是????( ) A.2∶3 B.5∶6 C.1∶1 D.6∶5 66.相同质量的 H2、O2、N2 、所含分子个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是????( ) A.H2、O2、N2 B. N2 、O2、H2 C. O2、N2 、H2 D. N2 、H2、O2 6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H2O 表示 6 个 H 原子和 3 个 O 原子 B.硫酸铁的化学式是 FeSO4 ,氧化钠的化学式是 NaO C.NaCl 的相对分子质量=23+35.5=58.5 D.硫化锌的化学式为 ZnS 克 68.由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4 克,已知含有氧元素 1。8 克,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 是????( ) A.CuO B.Fe2O3 C.Al2O3 D.CaO 69.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一组是????( ) A.蒸发皿和试管 B.燃烧匙和集气瓶 C.烧杯和水槽 D.量筒和烧瓶 70.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如果砝码与被称量物的位置放颠倒了,称量结果是:所加砝码 5 克,游码移至刻 度尺上 0.4 克处达到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 ) A.5.6 克 B.5.4 克 C.4,8 克 D.4.6 克 71.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量筒、酒精灯、坩锅、烧杯 B.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 C.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皿 D.铁架台、酒精灯、水槽、试管 72.下列操作中必须使用镊子的是????( ) A.取粉末状固体 B.取坩锅 C.取块状固体 D.取砝码 答案:D 73.X 元素的原子与 Y 元素的原子质量比为 a:b,而 Y 原子的质量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 m:n,则 X 元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是????( ) bn 12am 12bn an A. B. C. D. 12am bn am 12bm 74.某工厂经冶炼提纯得纯度为 99.99%的硅,在工业生产中这种硅可看作????(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单质 75.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不同原子团的是????( ) A.FeSO4 与 Fe2(SO4)3 B.Na2SO4 与 Na2SO3 C.NH4Cl 与 NH4Br D.KMnO4 与 K2MnO4 76.下列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氢气 B.氮气 C.氧气 D.氩气19 化学配套练习一 分子、原子、粒子、元素试题七 知识点:分子的性质 【例1】 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B.微粒间有一定间隔 C.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D.空气中只含有一种微粒 【例2】 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可分的 【例3】 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 A.气体分子很小 B.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 C.气体分子可分 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 【例4】 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打气筒能将空气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例5】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 的是( ) ...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例6】 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例7】 下列事实不能 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21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 滴水中大约有 1.67×10 个水分子 【例8】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例9】 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变化实施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 的是( ) A.50ml 水和50m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分子有间隔) B.敞口放置的浓盐酸逐渐变稀(分子在不断运动) C.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D.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例10】 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 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 NO2 气体 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 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例11】 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 将 50mL 酒精和 50mL 水混合在一起, 总体积 100mL。 (填“大于”、 “小于”或“等 于”) ,其原因是 。 (2)水银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的原因是 ; (3)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原因是 ; (4)液化气容易压缩,而水和泥难以压缩,原因是 ;20 (5)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 10 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 100 个,日夜不停,需 3 万年才能数 完,因为 。 【例12】 利用微粒的特征解释下列现象: (1)加油站里的汽油已储存在油罐中,但在离油罐一定距离内为什么仍要求“严禁烟火”? (2)白糖加入到一杯水中,白糖会很快消失,但水变甜了,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3)氧气,液氧和固态氧的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这是为什么? 【例13】 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放入少量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逐渐变为红色,而在盛有热水的烧 杯中则迅速变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向烧杯中放几块木炭,稍等片刻,发现 _____________,说明木炭具有___________作用。 【例14】 在一长条滤纸上均匀滴上几滴酚酞试剂, 伸入一支干燥洁净的试管里, 在试管口处塞一小团棉花, 并用滴管滴十几滴浓氨水于棉花上。描述现象 ; 说明理由 。 【例15】 易拉罐饮料是用很薄的铝片制成的。在空罐中注入少量水,用酒精灯加热到沸腾,待大量水蒸气 溢出后。先移去酒精灯,再用厚胶纸把罐口封住,待自然冷却后,会发生现象是( ) A.罐外壁出现小水滴 B.罐变瘪了 C.罐爆裂了 D.罐变瘪了,且罐内壁出现小水滴 【例16】 80℃的水变为 0℃的冰,分子间的间隔变化是( ) A.先变小后变大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例17】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空气 B.水 C.汞 D.氧气 【例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由 1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例19】 下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表示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氢分子 D.氢原子 【例20】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变化中,氧化汞 分解 为汞 和氧 ,其中汞 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 构成一个 氧 ;许多氧 构成氧气。 【例21】 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黑球表示氢原子,白球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其中表示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是图 (填编号) , 图中③的分子的化学式是 (填“能”或“不能”) 。21(填编号) , 图 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 图①中的分子能否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22】 从下列图片中不能 获取的信息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知识点:分子、原子的概念 【例23】 下列说法有错的是( ) 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化学反应中,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例24】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例25】 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隙 D.分子能运动,原子不能运动 【例26】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是( ) A.水分子 B.氢原子 C.氧原子 D.氢氧根离子 【例27】 下列图示中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大黑球表示氢原子,小黑球表示氧原子)【例28】 关于氨气(NH3)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保持的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氨分子 B.每个氨分子是由 1 个氮原子和 3 个氢原子构成的 C.液态氨中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D.同温同压下氨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例29】 馒头遇到固体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 【例30】 下列关于液态氧与氧气的几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③它们由不同微粒构成;④它们为相同的物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例31】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例32】 下列实例,不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的是( ) A.湿衣服晒干了 B.通电分解水 C.磷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D.水结成冰 【例33】 20 世纪 20 年代就有人预测可能存在由 4 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 ,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 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原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且质谱仪探 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 O4分子中含有2个 O2分子 C.O2和 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 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22 知识点:化学变化的本质 【例34】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个数 C.分子间的距离 D.分子的大小 【例35】 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必须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 D.以上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例36】 右下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白球表示氧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例37】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O’’表示氧原 子,‘‘●”表示氢原子,“ ”表示氯原子)(1)上述图中所出现的物质中,共有 种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2)从图中我们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个数不变。 (3)上述两个化学反应是否都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填“是”或“否”)。 【例3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变,是物理变化,而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氢 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B.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分子又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比原子大 C.气球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D.双氧水(H2O2)和水(H2O)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例39】 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为什么水中既然含有氧元素,却不能燃烧?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 达式。 【例40】 已知在相同温度下, 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则其运动速度越小。图中容器 A 是一种特制的有底的素烧瓷筒,它的壁可以通过氢气分子。实验 开始时, A 中和烧杯中都充满空气。 当向烧杯中持续通入氢气时, 导管 B 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_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已知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9)化学配套练习一 知识点:原子结构 【例1】 原子核(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分子、原子、粒子、元素试题八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23 【例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B.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例3】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 A.原子呈电中性 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例4】 与元素原子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A.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例5】 1911 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 在用一束带正电的、 质量比电子 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 α 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B.原子是实心球体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1)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 α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 α 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 B.原子核带正电 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例6】 下列叙述中,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 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错误的是( A.①② ) B.②③④ ) C.原子的化学性质 D.原子的质量 C.②⑤ D.③⑥【例7】 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 6 个中子和 6 个质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 7 个中子和 6 个质 子,则它们不相同的是(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例8】 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 9 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已知原子质量为 152, 核电荷数为 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为 A.63 核外电子数为( A.1 B.89 ) B.3 C.4 D. 7 C.152 D.215 【例9】 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 3 个质子和 4 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例10】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 34,质子数与 中子数之和为 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 34 B.核电荷数为 79 ) B.R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57 D.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24C.质子数为 34D.中子数为 45【例11】 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下列有关 57 号元素 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7 【例12】 綦江发展将有六大特色,其中之一是“打造主城休闲避暑养生区和主城近郊最大的负氧离子 库”。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如 O2 ) ,O2 与 O2 不相同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C.含氧原子个数 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2- 2-)【例13】 负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与质子、电子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欧洲的科学家研究机 构宣称已制造出反氢原子,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例14】 1~18 号元素原子中,核电荷数之差为 8 的两种原子( A.电子层一定相差 1 C.都容易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 知识点:核外电子排布 【例15】 已知钠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11 个质子,下列能正确表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B.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等 D.质子数相差 8,中子数也相差 8【例16】 下列五种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于稀有气体的是+10 2 8 +14 2 8 4,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属。+12 2 8 2 +3 2 1 +17 2 8 7ABCDE【例17】 下图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能形成 离子。(填序号) ,其原子结构特点为,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例18】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例19】 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稳定结构元素的是()【例20】 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原子且容易失去电子的是【例21】 右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有关钙原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外共有 2 个电子层 B.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25 C.核外电子总数为 40 A.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1 C.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为-1 【例23】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 B.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 11 D.该元素是金属元素【例22】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 4 D.该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该原子的元素符号为 X C.金刚石中含有该原子【例24】 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成功发射,“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 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 ,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每百吨氦(He-3)核 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1 个 H3 中含有+)B.相对原子质量为 2+2 1+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个质子, 个电子。+2 2【例25】 在 1996 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 H3 和 H3,请回答: (2)构成 H3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下列的 A.+3 2 1B.+1 3C.+1 1D.+3 1(3)H3 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例26】 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结合 金属、稀有气体等(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原 结合 子分解分子集聚 氢气、氧气、水、氯化氢等 结合 (静电作用) 氯化钠等 构得到或失 离子 去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成的。(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 a= 时,该粒子是原子。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符号 。 为 。 ②当 a=8 时,该粒子是 现象: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例27】 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 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 63 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 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 63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52 A.13 B.1426(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 63 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 152 ) C.40 D.27【例28】 某原子中共有 40 个粒子,其中 14 个粒子不带电,则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例29】 已知核内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 a kg;一个钼原子的质量为 8a kg,则钼的相 对原子质量为( A.962+) B.72 C.482+D.36【例30】 有 X、Y、Z 三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不超过 18,它们能相互形成 XZ 和 YZ 型化合物, X 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Y 原子和 X 的电子层数相同,但比 Z 原子少 2 个电子,Y 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2 倍。试求: (1)X、Y、Z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 、 。 。 (2)若 X、Y、Z 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相等,则化合物 XYZ3 的式量是化学配套练习一 分子、原子、粒子、元素试题九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例1】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例2】 钠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核电荷数不同 C.元素符号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例3】 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例4】 2010 年 4 月 5 日,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 117 号新元素, 填补了第 116 号和 118 号元素之间的空缺。 推测该元素为 117 号元素的依据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 中子数和质子数 【例5】 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10 2 8 +11 2 8 +11 2 8 1 +17 2 8 8① ② 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例6】 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④ D.①②④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例7】 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例8】 宁宁在学习“化学与人体健康”后,查阅到如下资料,请你给下表的空格处选择恰当的选项 ( ) 种类 钙 铁 锌 碘 A.元素 知识点:元素存在 B.分子27主要食物来源 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肝脏、瘦肉、蛋、鱼、豆类、芹菜 海产品、瘦肉、肝脏、奶类、豆类、小米 海产品、加碘盐 C.原子 D.离于 【例9】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O B.Si C.Al D.Fe 【例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 B.铁 C.氧 D.硅 【例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钠元素 知识点:元素符号 【例12】 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氖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电荷数(质子数)是17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中含有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3】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N2 B.H C.O D.Fe 【例1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含义最多的是 2+ A.H2O B.Al C.N2 D.Zn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例1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信息中,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的是 A.元素的原子结构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的原子序数 D.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例16】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0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0 Ca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20 个电子 钙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8 40.08 【例17】 据报告,哈密地区白山钼矿发现新矿源,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钼矿, 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 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42 Mo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42 钼 C.相对原子质量为 95.94g D.元素符号为 MO 95.94 【例18】 右图是元素中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核内有 16 个质子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例19】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3 Li 锂 6.941 11 Na 钠 22.99 4 Be 铍 9.012 12 Mg 镁 24.31 5 B 硼 10.81 13 Al 铝 26.98 6 C 碳 12.01 14 Si 硅 28.09 7 N 氮 14.01 15 P 磷 30.97 8 O 氧 16.00 16 S 硫 32.06 9 F 氟 19.00 17 Cl 氯 35.45 10 Ne 氖 20.18 18 Ar 氩 29.95①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②上表中,金属元素有 种。 【例20】 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8 11 Na 23.0012 Mg 24.3113 Al 26.9814 Si 28.09A.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B.1 个铝原子的质量是 26.98g C.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l4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l2 【例21】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小部分,其中碳元素的部分信息缺失,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认识错误 的是 .. 5 B 碳 6 N 硼 10.81 氮 14.01A.该元素对应原子的质子数为 6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含有该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该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4 价 【例22】 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 3 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 + (2)在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 原子;Na 的结构示意图是 【例23】 图 A 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 B 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图 A 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 B 方框的横线上的数学是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2 个氟原子 ,钠离子 (3)钠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例24】 下表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等信息请完成以下填空:。 。(1)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 (2)核电荷数为 12 元素符号是 。 (3)原子序数为 8 和 14 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4)请你总结出此表中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价或周期数的关系。(任写一条)。 知识点:物质分类 【例2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纯净物 B.一种原子只能形成一种纯净物 C.一种分子只能形成一种纯净物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例26】 化合物的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单质的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 【例27】 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最大圆 圈代表纯净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9 A.①单质、③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例28】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B.元素可以以单质状态存在,也可以以化合物状态存在 C.红磷、白磷都是仅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性质有所不同 D.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例29】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汽水 B.干冰 C.加铁酱油 D.新鲜空气 【例30】 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氯化钾 B.氧气 C.五氧化二磷 D.高锰酸钾 【例31】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五氧化二磷 D.汞 【例32】 现有①水;②铁;③高锰酸钾;④医用 75%的酒精;⑤湖水;⑥二氧化硫。六种物质,其中属于 混合物的有(填序号)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属于单质的有 ____。 【例33】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CO C.KClO3 D.CH3COOH 【例34】 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例35】 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代表氧原子。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 )【例36】 2010 年 4 月 16 日,冰岛火山爆发产生大量的火山灰。经科学家研究,火山灰中主要含有 SO2。下 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SO2 是氧化物 B.SO2 由 S、O 两种元素组成 C.火山灰是混合物 D.火山灰对环境无影响 【例37】 人们在阳光照射的树林里,会感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其原因就是树林里有极少部分的氧气被转化 成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的臭氧(O3) 。下列关于臭氧和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属于氧化物 B.它们都是由氧元素组成 C.它们同属于一种物质 D.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例38】 现有下列物质:氢气、二氧化硫、汞、水、氯化亚铁、白磷、二氧化碳、氧化铜、空气(除混合 物之外均写化学式) (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2)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 (4)属于混合物的是 【例39】 鸡蛋壳中 Ca3 (PO4)2、Mg3 (PO4)2 约占 2.8%,这两种物质都属于 A.金属单质 B.酸 C.氧化物 D.化合物 知识点:离子符号及其含义 【例40】 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的含义:30 氦元素________;3 个氮原子________;2 个氢分子________;锌离子________; 2 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2 价的钙元素__________。 2+ 2+ 【例41】 下面 2 表示的意义:H2O,2H,Ca ,Cu 【例42】 下列符号:①3Hg;②Al ;③Fe2O3 中,都含有数字“3”,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3+ ①3Hg: ;②Al : ;③Fe2O3: 。 知识点: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例43】 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 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3+【例44】 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例45】 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 种元素。A 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知识点:离子结构 + 【例46】 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 N5 ,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N5 是有 5 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 B.N5 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 + + C.每个 N5 中含有 35 个质子和 34 个电子 D.每个 N5 中含有 35 个质子和 35 个电子 3+ 2+ 【例47】 某元素原子 A 的质子数为 m,已知 B 和 A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B 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A.m+1 B.m-5 C.m+5 D.m-1 m+ n+ m【例48】 X、Y、Z、Q 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是 a、b、c、d(均小于 18) ,若它们的离子 X 、Y 、Z 、 nQ 的结构示意图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a-b=n-m B.b-d=2n C.c-d=m+n D.a-c=0 化学配套练习一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的体积增大而变大 ) 2.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化学性质都相同 A、糖溶于水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A、分子的种类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分子、原子、粒子、元素试题十3.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D、白磷自燃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4.在化学变化中必然会发生改变的是( ) B、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D、原子的质量和性质31 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汤姆生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阿伏加德罗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7、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处于永恒的运动状态 C.分子和原子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原子个数 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 D.原子量8、有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量就是原子质量 C.原子量是有单位的比值B.原子量的单位是千克或克 D.没有原子量小于 1 的原子10、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 A.氧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 B.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的质子构成 D.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 1.100 毫升酒精和 100 毫升水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 200 毫升,其原因是______。 2.从分子观点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____构成,混合物由____构成。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①液态氧 ⑧牛奶 ②汞 ③氧化汞 ④碘酒 ⑤石灰石 ⑥海水 ⑦硫硫铜4、分子是保持_________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一定的_________。物质的三态, 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发生变化的缘故。 分子是在不断地___________。 同种物质的分子 性质__________,不同物质分子性质___________。一滴水里大约有_________个水分子。 5、V1 毫升水与 V2 毫升酒精混合得 V3 毫升溶液,则 V1+V2__________V3.(填“&”&=&,&&&)。 三、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是红棕色的、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图 3-2 抽去中间的玻璃 片,上下瓶口对准,过一会儿,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拔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A、水 B、纯净物 C、混合物 D、糖水32)2.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氯化氢分子 C、氢原子B、氯原子 D、氢原子和氯原子 )3.下列事实或现象能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的是( A、水受热时可以变成水蒸气 B、走进花圃时可以嗅到花的芳香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4、已知一种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m 克,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 n 克。则该原子的原子量为()5、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 A,该原子核内有 B 个质子和 C 个中子,核外有 D 个电子了, 则( ) B.B=C=D C.A=C=D D.A=B=D A.A=B=C 二、填空题 1.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对原油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有液体气化而出, 经冷疑后被分离出来,这种操作叫分馏,用此法可分别得到各种馏分: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 因此可判断,石油是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一种碳(C-12)原子的质量是 1.993×10 千克,一个 M 原子的质量为 9.288×10 千克,则 M 原子 量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 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水煮沸时,水蒸气会将壶盖顶开-26 -2633
A分子、原子、离子、元素试题―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子和离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