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与镁和氮气反应、水、二氧化碳反应,铝与硫反应...

当前位置:
>>>镁是一种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它不仅能在氧气、氮气中燃烧,还可以..
镁是一种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它不仅能在氧气、氮气中燃烧,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请你写出这三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请指出在这三个燃烧反应中的氧化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类似,镁也能在二氧化硫中燃烧,并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反应的方程式为3Mg+N2点燃.Mg3N2,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的方程式为,反应的氧化剂分别为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类似,镁也能在二氧化硫中燃烧,则应生成氧化镁和硫,反应的方程式为2Mg+SO2点燃.2MgO+S,故答案为:2Mg+O2点燃.2MgO;3Mg+N2点燃.Mg3N2;2Mg+CO2点燃.2MgO+C;O2;N2;CO2;2Mg+SO2点燃.2MgO+S.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镁是一种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它不仅能在氧气、氮气中燃烧,还可以..”主要考查你对&&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化学式Mg,它是一种银白色的轻质碱土金属,化学性质活泼,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热消散性。镁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式MgO是镁的氧化物,一种离子化合物。常温下为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以方镁石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冶镁的原料。
氢氧化镁:
化学式Mg(OH)2,式量58.32。白色无定形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稀酸和铵盐溶液。饱和水溶液的浓度为1.9毫克/升(18℃),呈碱性。加热到350℃失去水生成氧化镁。用做分析试剂,还用于制药工业。氧化镁跟水反应可得氢氧化镁。
&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工业制备镁:
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制取镁阳极反应:2Cl--2e-==Cl2↑阴极反应:Mg2++2e-==Mg总反应:MgCl2(熔融)Mg+Cl2↑Mg2++2Cl-==Mg+Cl2↑说明氧化镁比氯化镁熔点高,为了降低能耗,工业电解制取镁采用的原料是氯化镁而不是氧化镁。
氧化镁的应用:
氧化镁可用于染料,油漆,玻璃,化学试剂,医药,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工业上利用MgO熔点高的特点,制造耐火材料。
发现相似题
与“镁是一种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它不仅能在氧气、氮气中燃烧,还可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49631090858818524633412980580039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1)氢氧化钠与氧化铁反应 (2)氮气中通入二氧化碳 (3)氯化钠与硫酸钠溶液反应_百度作业帮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1)氢氧化钠与氧化铁反应 (2)氮气中通入二氧化碳 (3)氯化钠与硫酸钠溶液反应
(1)氢氧化钠与氧化铁反应 不反应(2)氮气中通入二氧化碳 不反应(3)氯化钠与硫酸钠溶液反应不反应
都不反应。1。 NaOH 是碱与碱性氧化物Fe2O3不反应。2。氮气化学性质稳定,CO2的化学性质也稳定,所以氮气中通入二氧化碳 不反应。3。 NaCl + Na2SO4
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没有沉淀,气体和水生成,所以不反应。
(1)Fe2O3 + 6 NaOH ==== 2 Na3FeO3 + 3 H2O事实上,常温下反应很难进行,反应通常在高温下进行,现象是红棕色固体与白色固体逐渐消失,产生蓝黑色固体和无色气体。因为是高温下的固体反应,那么方程式里的水就不要加箭头了,但是条件别忘了在等号上方注明。谢谢,剩下两个呢(2)氮气中通入二氧化碳
N2+CO2==2NO+2C
N的化合价由0升为+...
(2)氮气中通入二氧化碳
N2+CO2==2NO+2C
N的化合价由0升为+2,碳的化合价由+4降为0,理论上符合氧化还原反应,但是条件应该是高温,我不清楚到底对不对,但是类比这个反应CO2+2Mg=600℃=2MgO+C,所以可以写出氮气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反应。
(3)氯化钠与硫酸钠溶液反应
这个假如反应将没有沉淀,气体和水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所以不反应。
1.Fe2O3+2NaOH====2NaFeO2+H2OH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小梅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A、B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想一想,请回答:(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五氧化二磷.(2)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C、D两处的夹子,可以观察到B瓶没有水吸入,其原因是____(3)实验后,若进入A瓶中的水的体积不到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4)某同学由本实验得到如下一些结论:①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②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③可用铁代替红磷可以完成该实验、④氮气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5)如果将上述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可以观察到硫在B瓶燃烧,并产生____色的火焰.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B瓶____(填“有”或“没有”)水进入,其原因是____.-乐乐题库
&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 & “小梅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之后,...”习题详情
21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8.8%
小梅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A、B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想一想,请回答:(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C、D两处的夹子,可以观察到B瓶没有水吸入,其原因是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的同时会生成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所以没有水被吸入(3)实验后,若进入A瓶中的水的体积不到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等.(4)某同学由本实验得到如下一些结论:①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②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③可用铁代替红磷可以完成该实验、④氮气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其中正确的是:④(填序号)(5)如果将上述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可以观察到硫在B瓶燃烧,并产生淡蓝色色的火焰.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B瓶有(填“有”或“没有”)水进入,其原因是A、B两瓶相通,最终两个瓶内气压均减小,所以都会有水进入..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小梅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A、B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想一想,请回答:(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五氧化二磷.(2)待燃烧完毕冷却...”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
解:(1)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点燃15,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等.(4)①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是一定的,水位上升的高度是一定的.故①错误;②该实验不能证明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故②错误;③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故③错误;④由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上升.说明了氮气的溶解性是难溶于水.故④正确.(5)如果将上述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可以观察到硫在B瓶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B瓶有水进入,其原因是:A、B两瓶相通,最终两个瓶内气压均减小,所以都会有水进入.故答为:(1)磷+氧气点燃
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选择的药品只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同时还不能产生气体.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小梅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A、B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想一想,请回答:(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五氧化二磷.(2)待燃...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小梅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A、B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想一想,请回答:(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五氧化二磷.(2)待燃烧完毕冷却...”主要考察你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与“小梅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A、B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想一想,请回答:(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五氧化二磷.(2)待燃烧完毕冷却...”相似的题目: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仪器①的名称是&&&&.(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K2MnO4+MnO2+O2↑;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3)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方程式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3O2↑
二氧化锰的作用&&&&
铁在氧气中燃烧
&&&&&Fe3O4
生成物的颜色&&&&
&&&&&2H2↑+O2↑
正极与负极的气体体积比&&&&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
&&&&&2H2O+O2↑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反应物的质量比&&&&
3月17日,一辆客车与一辆运载烟花爆竹药料的货车在上饶境内的高速路上相撞,巨大的爆炸造成了30余人死亡的惨剧.据悉制造烟花爆竹的药料为黑火药,它是由碳、硫磺(即单质硫)和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爆炸时除生成K2S外,还同时生成了另外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另一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血的教训警示人们遵规守纪、重视安全的重要性!下列贮存、运输危险品的做法合理的是&&&&;A.装载易爆品和剧毒气体的车辆严禁从闹市区经过B.为提高经济效益,将易燃易爆物品与旅客同车运送C.装载易燃易爆品和剧毒品的车辆应该悬挂醒目的警示标志(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的文明发展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请写出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K2S+N2↑+3CO2↑,从理论角度看,要使黑火药发挥最大的爆炸效力,碳、硫磺和硝酸钾的质量比为&&&&;(3)我省已从前两年开始逐渐退出烟花爆竹等高危产业的生产.从环保和安全的角度看,其好处是&&&&、&&&&.
“小梅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之后,...”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2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3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1)金刚石&&&&.(2)碳酸氢铵&&&&.(3)氢氧根离子&&&&.(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5)天然气(沼气)的燃烧反应&&&&&CO2+2H2O.
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10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3人类面临的三大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之一的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我国以硫酸型酸雨为主.酸雨中的硫酸形成的途径之一是含硫燃料燃烧生成&&&&气体(写化学式),该气体与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进而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由亚硫酸转化为硫酸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属于&&&&.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小梅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A、B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想一想,请回答:(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五氧化二磷.(2)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C、D两处的夹子,可以观察到B瓶没有水吸入,其原因是____(3)实验后,若进入A瓶中的水的体积不到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4)某同学由本实验得到如下一些结论:①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②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③可用铁代替红磷可以完成该实验、④氮气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5)如果将上述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可以观察到硫在B瓶燃烧,并产生____色的火焰.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B瓶____(填“有”或“没有”)水进入,其原因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小梅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A、B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想一想,请回答:(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五氧化二磷.(2)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C、D两处的夹子,可以观察到B瓶没有水吸入,其原因是____(3)实验后,若进入A瓶中的水的体积不到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4)某同学由本实验得到如下一些结论:①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②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③可用铁代替红磷可以完成该实验、④氮气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5)如果将上述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可以观察到硫在B瓶燃烧,并产生____色的火焰.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B瓶____(填“有”或“没有”)水进入,其原因是____.”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镁着火时,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A.干冰B.氮气C.黄沙D.水-化学-魔..
镁着火时,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  )A.干冰B.氮气C.黄沙D.水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金属镁在二氧化碳中能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A错误;B、金属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所以不能用氮气灭火,故B错误;C、黄沙能隔绝空气,所以黄沙能灭火,故C正确;D、镁和水能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所以水不能灭火,故D错误.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镁着火时,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A.干冰B.氮气C.黄沙D.水-化学-魔..”主要考查你对&&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化学式Mg,它是一种银白色的轻质碱土金属,化学性质活泼,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热消散性。镁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式MgO是镁的氧化物,一种离子化合物。常温下为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以方镁石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冶镁的原料。
氢氧化镁:
化学式Mg(OH)2,式量58.32。白色无定形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稀酸和铵盐溶液。饱和水溶液的浓度为1.9毫克/升(18℃),呈碱性。加热到350℃失去水生成氧化镁。用做分析试剂,还用于制药工业。氧化镁跟水反应可得氢氧化镁。
&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工业制备镁:
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制取镁阳极反应:2Cl--2e-==Cl2↑阴极反应:Mg2++2e-==Mg总反应:MgCl2(熔融)Mg+Cl2↑Mg2++2Cl-==Mg+Cl2↑说明氧化镁比氯化镁熔点高,为了降低能耗,工业电解制取镁采用的原料是氯化镁而不是氧化镁。
氧化镁的应用:
氧化镁可用于染料,油漆,玻璃,化学试剂,医药,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工业上利用MgO熔点高的特点,制造耐火材料。
发现相似题
与“镁着火时,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A.干冰B.氮气C.黄沙D.水-化学-魔..”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64831388677481013739897187249464镁与氮气、水、二氧化碳反应,铝与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镁那个是分别与其他3个反应的_百度作业帮
镁与氮气、水、二氧化碳反应,铝与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镁那个是分别与其他3个反应的
3Mg+N2=点燃=Mg3N2Mg+2H2O=△=Mg(OH)2+H2↑2Mg+CO2=点燃=2MgO+C
镁那个是分别与其他3个反应的 3Mg N2=点燃=Mg3N2 Mg 2H2O=△=Mg(OH)2 H2↑ 2Mg CO2=点燃=2MgO C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镁和氮气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