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中生物题题

生物循环的一道题~_百度知道
生物循环的一道题~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提问者采纳
错生态系统具有三个特点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共同顺着食物链与食物网进行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这是我的笔记来的
提问者评价
呵呵~~相信前辈的话~我怎么都没选到啊~
参考资料:
我是高三生物选修学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不是相对独立的能量流动同时,物质会循环物质循环同时,能量在流动关系: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的流动是通过物质的转移实现的
能量是物质的动力,物质的循环是通过能量来推动的
不对。能量的流动是要以物质为载体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生物循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中生物的一道高考题的一小问求解释_百度知道
高中生物的一道高考题的一小问求解释
天津2013生物第7大题第5小问5)病毒衣壳由VP1、VP2、VP3 和VP4 四种蛋白组成,其中VP1、VP2、VP3 裸露于病毒表面,而VP4 包埋在衣壳内侧并与RNA 连接,另外VP1 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疫苗,四种蛋白中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VP4),更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的是( VP1)为什么四种蛋白中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VP4)啊,与RNA连接有什么关系啊
提问者采纳
不宜的原因不在于与RNA连接,而是因为VP4 包埋在衣壳内侧,疫苗的反应机理就是体内免疫系统识别抗原且记住抗原(也就是记住病毒什么样子),并产生浆细胞,等病毒来临时及时识别出来并产生大量抗体,消灭病毒。因为VP4 包埋在衣壳内侧,没有暴露出来,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所以,用它制成的疫苗没有效果。
提问者评价
哇哦,太谢谢了。那一位也很感谢,不过只可以采纳一位,不好意思啦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VP4)位于病毒内部,而选取抗原时,处于病毒表面的更好!至于与RNA相连,有以下猜想!
可能是RNA病毒,蛋白VP4
作为反转录酶,
也可直接作为RNA复制酶但这与解此题无关不过可巩固知识,也好!解此题,只要明白VP4在病毒内部即可!
解答:(5)由于VP4包埋在衣壳内不能与免疫细胞接触,所以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四种衣壳蛋白质中只有VP1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所以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抗原,是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高考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道有趣的生物题,请各位高手指教!_百度知道
一道有趣的生物题,请各位高手指教!
假设你流落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只有少量玉米和鸡可以食用。那么,使你自己活得最长的办法是:A 先吃鸡,然后吃玉米B 先吃玉米,然后吃鸡C 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D 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答案给的A,为什么呢?
提问者采纳
就是能量传递效率了 逐级递减比如鸡的能量是1000J,玉米的能量也是1000J,用玉米喂鸡,人再吃鸡 假设能量传递效率是10%的话 人最终得到的能量只能是1100J :鸡1000+(玉米 鸡
10)如果先吃鸡,再吃玉米就可以得到2000J能量蛋那是不可能了 生完蛋人早饿死了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5条回答
A,根据能量传递链,此项能量减少最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鸡也在消耗能量,而米不会减少。要把尽可能多的能量被人体利用。
因为如果先吃玉米的话,吃鸡的时候,鸡就饿瘦了如果用玉米喂鸡的话,玉米的养分并不能完全转化为鸡的养分,即使鸡下蛋,玉米的养分还是有损失的,并且,鸡本身也要消耗养分
啊哈,确实很有趣啊,B如果先吃玉米,那鸡可能饿死,死鸡谁还会吃呢?C因为只有少量的玉米,鸡还要排泄,所以鸡吃了一定不会长大,等于浪费了玉米。D少量的玉米肯定维持不到鸡下蛋的时候,与C同理,都浪费了玉米
为了活得长,则得到的能量就要尽量多。玉米属于生产者,鸡属于消费者,如果用玉米喂鸡,玉米的能量只有20%被吸收,人再吃鸡只能吸收鸡能量的20%.相当于只吸收了玉米能量的4% 。所以不应用玉米喂鸡。即C和D不选至于为什么先吃鸡,因为如果后吃鸡,那么鸡自身又会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只能先吃鸡了
因为根据高中生物必修三内容中,鸡吃玉米,人吃鸡,过程中有每一级的能量损失,而人吃鸡,再吃玉米可以减少一级能量的损失,故这样获得能量较多,以此获得更长生命。选A
用排除法,B先吃玉米这没什么,但是当你的玉米吃完后,鸡没吃东西,体内所含的能量会减少C:用玉米喂鸡会有能量损耗,损耗在70%~80%左右!D:鸡下蛋会有更多的不必要的热能损失!
因为这样能量的利用率才最高,也就是人获得的能量最多
因为“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若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那么玉米所含有的能量就散失了一部分;若选B&先吃玉米,然后吃鸡&,玉米的能量不怎么散失掉,但鸡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也会散失掉部分能量;若选D “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那散失的能量更多,无论是鸡还是玉米都散失了较多的能量。A是最合算的,先把鸡吃掉,此时鸡所含的能量最多,玉米所含的能量也减少的最少。(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就比较好理解了)
答案当然是A啦!跟据食物链的传递方向,能量是单向递减的。所以人为了得到更多能量,是不能让鸡去吃玉米的。因此排除C和D。再者,鸡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自身能量,而玉米的呼吸作用所耗能量基本可以忽略。所以要先吃鸡。
因为玉米可以种的,就类似于农业生产,来为自己提供粮食,而鸡它生存的话,你也得喂它东西吃的,这样就很明了了。
很有趣的题目啊选A根据能量传递链,每一级都会有能量损失,能量传递效率逐级递减啊。
这题有意思,俺来凑个数吧。
前面的同学都说得很明白了。
食物链中,能量传递逐级损失,因此,食物链节点越少,能量保存(流入人类身体的能量)越多,因此,不能用玉米喂鸡。
鸡是动物,玉米是植物种子,在正常生活条件下,同一时间内,鸡的能量消耗(生理活动如消化、血液循环、移动、有氧呼吸等)比同等体积的玉米大很多,而题目给定是只有“少量”玉米,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荒岛条件下,同样的存放时间内,玉米的能量损耗小于鸡,因此要先把耗能大的鸡吃掉,以减少能量损失。所以选A。
说这个条件下,玉米比鸡能量消耗小的原因,是玉米的能量消耗很低,其最大消耗只是极为缓慢的无氧呼吸部分。从感性上认识,玉米是种子,种子的营养大部分要保留至生根发芽,因此其能量消耗自然比鸡这个总是活动的动物要小...
先吃玉米,鸡会变瘦。用玉米喂鸡,划不来。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鸡也会饿瘦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道生物题........._百度知道
一道生物题.........
11届山东联考: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A.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B. 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C. 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小于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D. 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答案:C
,A为什么错啊
提问者采纳
首先因为能量的逐级递减,C肯定正确,A选项可以按照能量的逐级递减规律计算一下,总能量都为1,按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甲生态系统消费者总能量为:1*0.1+1*0.1*0.1=0.11,乙生态系统总能量为:1*0.1+1*0.1*0.1+1*0.1*0.1*0.1+1*0.1*0.1*0.1*0.1&0.11,注意是消费者的总能量,要相加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答案应该是A,甲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只有两个营养级,而乙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较长,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也多,故A项正确
因为食物链中能量逐级递减的,无论你有再长的食物链,它的总能量就是那么多 所以A错了同理,B也错了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是一定会大于这个生态系统所有消费者的总能量的,因为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传递给了下一级,也就是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传递给次级消费者,而这其中都会有能量损耗,所以也解释了食物链中能量逐级递减的道理。 因此C对,D错。
五楼的回答是正确的,其实不用算,三级消费者和四级消费者(乙)相当于从次级消费者以其他形式散失的90%中获取了一部分,虽然只是0.1,0.1*0.1,所以就比甲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
也有可能相等,因为是现存的。自己慢慢理解。个人意见!
不知,我刚上初中的不太清楚。既然A错了,那应该是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小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道生物题 求解释_百度知道
一道生物题 求解释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某酵母菌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的液体总体积是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入99ml无菌水中稀释,然后利用血球计数板观察计数。如果该同学观察到血球计数板计数的5个中格80个小室中共有酵母菌48个,则估算1ml样品中有酵母菌答案是240000
1ml=1000mm3怎么没换
我有更好的答案
1ml=1cm3=1000mm3,一个血球计数板容纳的液体总体积是0.1mm3,所以1ml稀释液需要=10000个血球计数板才能装满。所以有公式:酵母菌细胞个数(1ml)=每个小室细胞个数×400×10000×稀释倍数。所以本体答案是:48÷80×400×10000000。相信自己,你的答案是正确的!只要你没看错单位或者抄错题,比如:问题问的是1ml样品中有() 千个 酵母菌。希望对你有帮助~
1、80个小室中共有酵母菌48个,则平均每个小室48/80=0.6个;2、400个小室(即0.1mm3)共为0.6×400=240个;3、溶液共100毫升=0.1mm3×100000,故换算后为240个×00000个。你的答案正确哈。书面答案出错是正常的,人家叫做参考答案嘛,仅供参考而已。
80个有48个酵母菌,那么400个就有240个酵母菌,计数板的400个计数室共容纳0.1mm3 也就是说1mm3里面有240*10=2400个!而1ml里面含有1%的酵母菌,所以总个数是000!
单位你换算了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