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空气组成 有测氧气占其多少的实验室制取氧气 ...

做实验都是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来做这个实验的,所以等不到水冷却,就打开了止水夹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地球空气中大约含有体积为20.947%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氧气。
氧元素占整个地壳质量的48.6%,它在地壳中基本上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的。
每一千克...
我认为本实验成败的关键有以下因素:
1,装置的气密性。
2,装置的内外压强差。
实际上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都不能使装置内水面上升到1/5。其原...
燃烧匙的放入速度太慢致使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逸出装置,这样集气瓶中的水在倒流回装置中就会超过1/5
大家还关注
安徽中考规定出师表要考全文吗 感谢,我急...&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知识点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可用如下方案:选...”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可用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O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要先检查气密性,其方法是: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2)实验中,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将在 &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除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白烟外,还可观察到 &,最后活塞前沿将在 &刻度处;(3)若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可用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O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正常...”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本题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创新实验.在解答时,要注意试管的容积为40mL这一重要信息,结合空气中氧气占1/5这一重要知识点.(1)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处,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比较好;(2)①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这只是消耗了40mL的试管中空气中的氧气,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会发现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8mL,将观察到活塞前沿将在12mL处;②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试管中的压强大于外界压强,活塞向右移动,反应消耗了氧气,冷却后活塞从右向左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出,白磷共消耗了60mL空气中的氧气,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会发现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12mL,最后活塞将停在8mL处;(3)因为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会使密闭体系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该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故答案为:(1)松开手后,注射器活塞前沿仍回到20mL刻度处;(2)12mL;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8 mL;(3)试管口的橡胶塞被冲出或注射器活塞被冲出或试管爆裂.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可用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O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可用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O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正常...”主要考察你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并且是测定其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最早是二百多年前,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其体积的1/5的结论.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里氧气大约占其体积的21%. 【命题方向】近几年来,对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是围绕教材中的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中氧气的方法,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而进行的.考查的内容常常有以下七点:1.仪器和药品的选用.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原因. 3.实验现象及其分析. 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5.反推剩余气体(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 7.实验后瓶内液体的酸碱性等等. 中考的考试重点是其中的第2、3、4、5四个考点;题型主要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出现,当然有时还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解题方法点拨】在解答这类题时,一般是不考虑空气中氧气和氮气之外的其它成分.要理解该实验探究的原理如图所示, 即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当打开弹簧夹时,在瓶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水就会被压入瓶中,使液面大约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样通过有形的水柱体的体积来暗示无形的氧气在瓶内空气里的体积,从而推算出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含量.解答每个考点的方法点拨如下:1.仪器和药品的选用要注意两点:(1)仪器选用要恰当,填写其名称时不可有错别字;特别是燃烧匙中的匙经常被写错.(2)药品选用时,要所选的药品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并且还不能有气体生成.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原因,要注意以下四点:(1)操作要规范、准确;例如,引燃红磷后一定要迅速地把塞子塞紧;否则,燃烧匙进入装置过程中装置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还有可能会使白烟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等等.(2)顺序要正确;例如,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然后将余下部分再划分为五等分,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再如,实验时一定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引起实验误差或者造成实验失败;又如,实验时还要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否则,红磷燃烧时有部分空气从导管口逸出,引起实验误差偏大或者造成实验失败;还有,要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否则,可能使氮气仍然处于膨胀状态,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等等.(3)实验时引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瓶中,以防生成的白烟过多地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4)红磷和烧杯中的水一定要足量,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小,引起实验误差. 3.实验现象及其分析,需要抓住两点:(1)红磷燃烧的现象--发出黄白色火焰,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放出热量;这说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其实生成的白烟就是五氧化二磷的小颗粒.(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倒吸进入集气瓶中;且液面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要弄清两点:(1)瓶内液面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也就说明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2)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的量不足;③没待装置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判定了(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④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⑤红磷熄灭时,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没有完全耗尽,只是氧气的浓度达不到红磷燃烧的要求而已;⑥烧杯中的水可能不足以注满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当然,装置漏气还有可能会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时溢出,从而引起误差偏大;还有,集气瓶装水前,就将其划分为了五等分;这样实验前装的水会增加用来暗示氧气体积的水柱体的体积,从而引起误差偏大.5.反推剩余气体(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由空气的成分可知,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该实验可以推断归纳出氮气的性质有: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常温下氮气是无色气体等等.进而推断出氮气的用途有:氮气常用作保护气,食品包装时充氮可以防腐等等. 6.空气的污染,由于红磷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扩散到空气中,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从而造成空气污染.7.实验后瓶内液体的酸碱性,由于红磷熄灭后不长时间,白烟也就逐渐消失,溶解于瓶内水中,生成了磷酸,导致瓶内液体显酸性;如果滴入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
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可用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O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正常...”相似的题目:
[2014o牡丹江o中考]如图所示,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连接装置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红磷要足量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胶囊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止水夹
[2014o武汉o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2个3个4个5个
[2014o铜仁o中考]下列各种物质中,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木炭红磷硫铁丝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可用如下方案:选...”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1o珠海)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物质R应该选用(  )
2(2010o南宁)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2010o锦州)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0o南宁)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2010o锦州)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3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用下列哪种物质最为适宜(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可用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O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要先检查气密性,其方法是: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____,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2)实验中,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将在____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除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白烟外,还可观察到____,最后活塞前沿将在____刻度处;(3)若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可用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O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要先检查气密性,其方法是: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____,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2)实验中,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将在____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除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白烟外,还可观察到____,最后活塞前沿将在____刻度处;(3)若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相似的习题。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试验中,实验结果氧气占空气中的体积比1/5偏大的原因?偏小的原因
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1)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尽; (2)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3)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体积比1/5偏大的原因可能是:(1)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2)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
偏高的原因
因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具有干燥作用。它燃烧时不仅把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占空气21%,也就是约1/5),还会吸收其中的水蒸气。这样消耗的空气体积不止1/5。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满意请采纳,亲!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因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具有干燥作用。它燃烧时不仅把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占空气21%,也就是约1/5),还会吸收其中的水蒸气。这样消耗的空气体积不止1/5。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满意请采纳,亲!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拉瓦锡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1.实验中涉及到化学反应文字方程式(并写出物质化学式)2.试验中为何利用汞能测出氧气的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1/5?(也就是试验原理)3.利用其他药品,其他装置研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方法(至少1-2种)
静子°2133
1:2Hg+O2=2HgO 2HgO=2Hg+O2 都是加热的条件2:实质就是贡在高温下只和氧气反映且不产生气体产物.具体的情况上面说的很清楚了!3题 1:红磷在倒置的钟型瓶里面燃烧,观察水面上升情况 2:制作一个连通器 在中间注满水,然后在左边 或者右边点燃红磷 在看刻度的变化即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验室制取氧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