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rof是什么样的教授,好像的近义词是什么很牛啊...

校园星才艺秀
推荐培训机构
查看: 12912|回复: 57
阅读权限9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09:09 编辑
免责声明:全部纯转贴,版权属于几十位原作者,不代表支持或反对其任何观点和数据,仅为客观的原文转贴(相当多的图片没法转发,请见谅)。
不负责任猜测:该话题的原帖题主,可能是人民大学或南京大学或浙江大学的本科生。
原帖:/question/
==================================
(本楼,是原题主提出的问题;后面跟贴,则均是其他几十个人的回复和评论)
中国现在所谓的「一流大学」(985/C9/Top 10)的各方面情况究竟是什么样?[url=]修改[/url]
==================================================================
(这个是初始问题)
本人现在就读于一所中国所谓的“顶尖学校”,从刚入学到现在看到诸多不如人意的现象,我承认由于主观期望过高而导致情绪化地看待事物可能会影响我对这所学校的看法,但是从大量事实来看:总体上说,学生素质非常糟糕,存在诸多不文明行为;教育教学质量堪忧,教师水平值得怀疑;行政管理效率低下,人员态度恶劣;校园内没有一点言论自由,万马齐喑的感觉。即便这样,很多学生与教职工人员仍然自以为是,自诩全国排名第二(注意是自诩),常拿自身与北大或者普林斯顿等学校对比。
感到很迷茫也很困惑。想请知情的人能描述一下中国所谓的这些好大学里,教学、生活、社团活动等究竟是个什么状态?所谓好究竟好在哪里?在学校和出社会对比真的有一种“象牙塔”的感觉吗?难道连中国顶尖的学校全都是这样一个不堪入目的状态?还是说我就读的学校也许真的是自身不足、夜郎自大?
==================================================================
(这里想做一点补充)
没想到这个问题能有这么多人关注,先感谢各位详细认真的回答。其实我不是很想透露学校具体是什么的,我们学校有些无脑爱校党,如果发现有人说学校的一丁点不是就会跳出来指着鼻子骂你;再有还是保留一点对学校的尊重吧,免得弄得自己像个喷子。再吐槽一下,知乎上的言论环境真特么不知道比我们学校好多少!!!!
关于什么心态上的东西和一些主观上的劝解我非常感谢大家能这样劝我,之前也有不少人跟我聊到过类似的方法。我还有一点希望,为了使得这个问题更加具有普适性,并且对更多的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大家还是能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主标题所强调的:
描述一下中国所谓的这些好大学里,教学、生活、社团活动等究竟是个什么状态?各方面情况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再次感谢各位!!
==================================================================
(再怒补充)
我括号里985/C9/Top10的意思是,这些都可以称作好大学。但是不代表其他学校就不好或者不能作答,我也没觉得这是什么秀优越秀出身的问题。本来这个问题是想匿名的,但是碍于不便邀请作答无奈为之。我只是希望了解情况的人能为大家全面地展示一下这样的学校各方面是个什么样的情况而已。不想了解者自行退下,不要在那心态不好地酸!
=====================
延伸阅读推荐:
美国的教育现状究竟如何?&&
《科学新闻》:现状堪忧的美国大学
如何让父母明白中国教育的失败?& &
凭高考分数可获得全球排名前15左右大学优势专业的5折本科奖学金&&
反对关于美国的任何形式谣言,只求真相,不问立场。 &&
美国大学生毕业也会像中国大学生一样迷茫吗?& &
中国大陆去西方留学的人可以大体分成90%、10%和&1%这三种人:
阅读权限9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09:46 编辑
他们已经意识到
“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崩溃,而是已经崩溃”。
哈哈,瞧这眼神,为啥不全部看完再下结论呢?
阅读权限30
他们已经意识到
“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崩溃,而是已经崩溃”。
阅读权限90
好贴,就是看得累
确实没有知乎的原版看得有层次,抱歉,凑合一下吧。
也祝你今年好运。
阅读权限9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09:04 编辑
怎样看待清华北大加入 MOOCs 之一的 edX?
[url=]先扯一点题外话,MOOC源于美国,并且目前来看,国外的影响力也远远大于国内。国内外MOOC现状的不同,我个人认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原因:
(公平性)美国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传播性)用互联网重新定义教育模式(实用性)美国技术劳动力严重不足
和天朝人民一样,美帝人民也面临着类似的教育问题。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覆盖面已经足够广了,但是优质教育资源依旧稀缺。学区房啊,赞助费啊,学费啊,很大程度上让没钱没势的普通百姓很难接收到最优质的教育。
于是,理想主义者认为,现在的教育是不公平的。
那么,要如何实现公平呢?他们想到了互联网。(想想互联网是如何重新定义音乐和电视的……)
有了MOOC带来的新的技术手段与新的教育思想,贫富的藩篱将被拆除,时空的界限将被消融,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免费或廉价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将根据自身条件与兴趣,自主选择。“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等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思想,将在全球范围内实践。人类智力也会由此得到极大解放,大规模产生爱因斯坦或乔布斯式杰出人物的时代或将来临。
参考链接:与此同时,美国很久以来就饱受技术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痛苦。长期以来,他们大量从印度、中国进口技术人才,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美帝一直很希望下大力气鼓励本国人民热爱学习,比如奥巴马就呼吁每个美国人学习编程(参考链接:)。
这与MOOC的教义很相似,进一步推动了MOOC在美国的流行风潮。
在国内,清华北大也好,其他高校也好,很大程度上也只是赶这趟“世界一流大学”MOOC的风潮而已。他们并没有怀揣着让全国人民都拿到清华北大MOOC证书的梦想,或者想在13亿人民中量产华罗庚或陈景润式的人物。
至于产生更多的技术劳动力?这个其实不可能。
中国的技术劳动力还是相对过剩的(当然像教主、open这样的神牛还是很罕见),T、P自己的毕业生找工作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他们暂时估计还没有类似于悬壶济世、普度众生的崇高想法。
即使是在国外,实际情况也远没有这么简单。MOOC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模式,MOOC的信徒们必须正视以下两个问题:
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的利益
本质上,教育工作者是需要利益驱动去进行工作的。中国的大学教授们要开公司,要和企业搞合作项目,要申请国家的各种基金;美国的教授们也一样,他们拿着终生教职和高薪,也喜欢去开公司(顺便提一句,其实MOOC、Coursera也是他们开的公司),也喜欢和企业搞合作项目。这都是利益驱动的表现。
在此之上,教育机构也是需要利益支持的。虽然大学接受政府拨款、社会捐助,但是本质上他们还是要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的。这个本身就涉及到很多问题,这里就不具体展开分析了。
利益驱动是有利有弊的。但是,存在即合理,这种模式现在运行的相当不错。
另一方面,MOOC的创办者大多数都是搞IT的。IT和互联网其实是很喜欢用自由、平等、免费和分享等概念进行宣传的。但是,本质上,能活下来的互联网产品,要么靠广告,要么靠用户付费(捐赠)。
随处即可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类似于共产主义的想法,是有些脱离现实的。
教育的附加属性
教育除了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附加属性。比如人脉:你的同学、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相互促进发展,比如视野:你有机会和什么样的牛人交流,有机会见识什么样的场面,比如光环:就算你什么都不会,拿着名校毕业证也能混到面试的机会。
MOOC也许可以替代教育的知识属性,但是附加属性上的差距暂时还无法弥补。
那么MOOC的未来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个人有三点猜测,仅供参考:
相对于高等教育(大学教育),普通教育(中小学教育)会更加重要相对于免费模式,付费模式会更加重要相对于取代线下教育,作为线下教育的补充手段会更加重要
同时发布于我的博客:[/url]
[url=]//////////////////////////////////////////////[/url]
[url=]我本人很有幸参加北大一门MOOC课程的制作(《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是课程的三位助教之一。今年5月底我们收到导师的邮件,告知我们这一消息。因为之前我们很早就关注MOOC,所以听说我们也会开设一门MOOC,非常激动!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简要介绍一下我参与的这门课程的情况:
<font color="#. 准备阶段
进入6月份后,报名参加北大首批MOOC课程建设的师生开始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教师培训和助教培训。
暑假我们都没有出去,导师和我们一起准备教学材料、录制视频、编辑视频,确保9月开学后我们学校内的同学能够开始使用MOOC学习。
这里面的过程非常有意思,但跟本题目无关,所以不作介绍。
<font color="#. 相关数据
<font color="#月10日下午,我们的课程开放注册。
<font color="#月11日下午,选课人数为230人;
<font color="#月20日下午两点正式开课,选课人数为800人;
<font color="#月20日晚上23点,选课人数突破1000人。
此时,我们自己的学生已经上到第四周,比线上的课程早三周。自己的学生会先看视频,如果有问题,我们会重做视频。
我们的课程比较小众,面向对象主要是学外语的高校学生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译员。一门面向文科生的偏技术课程,想想也大概能知道学生的第一反映。只是做翻译的人开始学习一点技术已经是这个专业的趋势,我们走在了前面。
<font color="#. 学生反馈
通过目前课程下方的问题评论来看,学生的参与度还比较高。我们系内的同学对这个课程也有好坏两方面的看法。
正式回答你的问题
目前北大在edx上有四门课程: ,清华在上面有两门课程:
<font color="#月10日,清华启动“学堂在线”后,清华又有多门课程上线。“学堂在线”的底子是开源的edx,我们的课程也搭建在上面。
除去那些尚未公开,还在制作的准备春季学期开始的课程,以上差不多就是北大清华与edx的直接接触。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看待北大清华加入MOOC之一的edx:
1. 优质资源真正开放
北大清华开放了自己精心制作的课程,没有应付社会大众,这本身就是一种高等开放优质资源的典范。不管这两所学校采用了什么方式,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在网络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学习北大清华开放的这些课程。
2. 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新的选拔标准
以我们这个课程为例,近5年内全国100多所学校开设了翻译硕士专业,每年这些学校都要向社会输送研究生级别的翻译人才。我们生活中那些能够看到的双语的资料不尽然都是文学类文章,绝大部分往往都是我们经常忽略的“说明书”、“技术手册”、“合同”等。
我想做过翻译的人肯定都知道翻译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尤其是要在短时间内翻译大量有难度的内容。我们国家缺少高质量优秀的翻译人才,很多非翻译专业的人其实为这个社会贡献了太多的粗制滥造的译文,最后却把屎盆子扣在了翻译的头上。
跟绝大多数行业一样,为了提高翻译质量和翻译效率,生产活动必须要引入“技术”,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程的目的,帮助文科生掌握应用层面的技术手段,比如学习使用光学字符识别软件(批量将纸质图书上的文字变成Word中可识别的文字,省去打字的功夫)、学习翻译软件(翻译过的文字会自动给译员提供译文,不用再翻)、使用Google高级检索技巧在网上搜索别人已经翻过的译文,等等。
要知道,几乎每个公司都有要翻译的东西,每个公司都有或大或小的翻译需求。如果一家公司招不到懂点翻译技术的员工,那么这家公司的翻译效率就会低下,成本就会增加。因此公司希望他们的员工掌握这样的翻译技术!
可是,谁来教呢?北大清华提供的MOOC课程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类问题,学过这门课程并拿到证书的员工或应聘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信赖的。
这一点是建立在“优质资源真正开放”的基础之上的。
这里还要补充一点,除了用人单位之外,高校在招生时也会参考学生是否获得了本校相应MOOC课程的证书。本科自主招生时会看,研究生面试时也会看。这为高校培养优秀学生省去了不少功夫。
3. 激励高校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对于北大清华的老师来说,教MOOC课程也不容易。上电视台做个专访不过是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的事情,记者采访也就是几分钟,在镜头前面呆得时间不算长。但是,一个学期的课程全部都曝光在镜头下,每周要在尽可能保证没有错误的情况录制2到3小时的视频,真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要知道,现在很多人正在以评价演员的标准来评价MOOC课上的高校老师!
老师和助教为了能够录制好课程,不断在学习本专业之外的知识。比如,像我们这门课程的三位助教,如果不是制作这个课程,绝对不会去学习怎么使用Adobe Premiere Pro CS6,尤其是绝不会花钱去买像Adobe Premiere Pro CS6这类跟自己研究领域豪不相干的正版软件。也不会去学习怎么使用专业的录像机,怎么去打光,让老师的形象看起来好看一点。
制作课程中的辛苦没有必要多说,要说的就只有一点,清华北大加入edx面向世界开放课程后,老师身上的教学压力是巨大的,因此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很快。
大家也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开始几周的课程会不如后面的课程讲得好:-)
4. 高校自我宣传营销
在国内,一直以来北大和清华的负面消息都很多,加入edx向全世界开放课程后,多少赢回了不少声誉。“免费”、“世界级”、“优质资源开放”、“公开课”等等这些词会让大众听起来很爽:-)
在国外,清华北大这两个中国大陆的名校开放自己的课程供世界上的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自信,为今后进一步走向世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5. 文化输出
中国台湾的公开课似乎要比大陆的公开课更有知名度,一方面是早,一方面是更有“中国味”。清华北大都开设了有“中国味”的课程,比如“民俗学”、“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国建筑史”,老外看了之后会了解更多中国。
之前我做口译时认识一位澳大利亚的医学博士,她说她最喜欢跟中国的学者打交道,而不是中国的官员。我不确定她能不能代表大部分的老外,但是我感觉,中国的学者能更让老外认识中国。
清华北大加入edx的好处说了不少了,我想应该还有不少。现在我说说负面的。
1. 北大清华的“顶尖课程”会被国人质疑
首批加入edx的课程的师资能力算不上“顶级”。“顶级”的意思是没有比这些老师再好的老师了。评价老师“好”与“不好”的标准有很多,评价北大清华老师的标准也一样。在学术上,绝对有比这些老师还要做得好的老师,但是那些人或已退休赋闲,或已入职为官,让他们重回一线参与MOOC的课程制作很难。
既然那些真正顶级的老师没有成为北大清华首批制作MOOC课程的人,那么必然就会有人质疑。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参与首批MOOC课程制作的老师都是勇敢、自信、有担当的老师,他们即便今天不是顶级的,他们今后也绝对会是“顶级”之一。
2. 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会被学生批判
教学视频是可以回放的,是可以下载下来重复收看的,网上的东西都是可以备份的,这也意味着抓老师的“小辫子”变得非常容易。
“课程不连贯”、“知识没有讲解清楚”、“问题看不懂”、“老师有口头禅”,等等。学生绝对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批评老师。
不过,要知道高校老师不是演员,课程助教不是导演。希望学生能够宽容,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作为助教,非常担心网络上那种漫无边际、毫无根据的辱骂会引入到MOOC课程中,对教师造成伤害。学生可以听完老师讲完几句话就开始对这位老师的整个课程进行批判,这种批判是绝对的、偏激的,但极有课程会随时出现。
3. 中国的MOOC课程被语言束缚着
目前,首批课程尚没有纯英文的课程,这是清华北大MOOC课程向全球开放的瓶颈。清华北大的老师也无法用纯英文授课吗?准确得说,可以。但实际而言,不行。至少目前几位MOOC课程的老师还有点吃力。
有这样几个原因:
<font color="#)看英语论文没有问题、写英文论文没有问题、和同行用英文交流没有问题、在国际会议上用英文发言没有问题,但是做MOOC课程就有问题。因为大陆常年用中文执教的老师没法保证在镜头前英文不出错,没法保证用英文讲出来的东西跟中文讲出来的东西能得到同样的“信达雅”。
<font color="#)如果教师一定要用英语讲,那么绝对要花费数倍的时间准备英文稿、重新练习英语口语。而目前大家看到的这些开设MOOC的老师可没有一个是专职教MOOC课程的,他们可都是背着沉重科研重担和教学重任的中青年教师。
<font color="#)尚没有先例,敢于迈出第一步的老师尚未出现。不知道哪位老师会是中国第一位用英文讲授MOOC的大学教授。如果出现,唯有膜拜。
相关的原因肯定还有,暂且不再举例了。
这篇回帖我说得太多了,自己都不愿意花时间回头再读一篇,希望大家看完后补充我的观点。
总的来说,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清华北大加入edx的好处比坏处多。我个人有幸能够在离开北大前完整得参与一门MOOC课程的制作。我也期望看到北大清华有更多优秀的MOOC课程开放给全社会,造福大众。
P.S. 我要是照着今天晚上码字的效率码论文的话,月底就搞定毕业论文了,导师就再也不用担心了......[/url]
[url=][size=12.863px]
[url=][size=12.863px]
[url=][size=12.863px]
[url=][size=12.863px]
[url=]/question/[/url]
阅读权限9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08:32 编辑
彭晓光: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 ( 五年前写成, 至今全被验证 - 精准预测到一系列事件的时间点 )
彭晓光:工业化、“改旗易帜”与深化改革
阅读权限90
《舌尖上的北大》爆红:燕园美食令人垂涎
高考结束,全国大学的宣传攻势渐起,而相对于大部分高校枯燥的学校历史、师资力量介绍,北京大学却另辟蹊径,通过官方微博公布了一段名为《舌尖上的北大》的宣传片,内容只谈燕园美食。
事实上,《舌尖上的北大》这部短片是该校新传课程高级新闻时评的实践作业,由多名学生组合完成。
阅读权限9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09:50 编辑
清华北大的学生,什么时候可以和哈佛的学生思维方式同步,有没有这个可能?
1,什么叫思维方式同步?如果不说明这一点,那么这个问题就是个伪问题。
2,解决问题1之后,再看是否存在典型的哈佛的思维方式,北大清华的思维方式?如果存在,是啥样的,是不是同步的?
3,解决问题2之后,再来判断这些思维方式的优缺点
4,解决问题3之后,再问问,为什么要同步?
5,确定要同步之后,再来讨论同步的可能性,讨论何时能同步
为何要同步?
每所学校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各种自身的和外部因素
同步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且这个问题也是毫无意义的
同步干嘛,思维方式这个层次上哈佛也没那么好好吧。。。。学术水平上不少领域北大比哈佛强好吧。。。。
不要把教育体制的问题推到清华和北大的学生身上来,靠死读书是很难上这两所学校的 (实际上死读书的人基本上不了太好的学校),所以虽然他们是一刀切的填鸭式培养养大的,不过他们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书呆子。
哈佛有什么了不起吗?为什么要跟他们同步?
怎么同步呢 每个人的思考方式都不一样啊。成长经历不同更造就了不同的人格。
把所有成就的前期准备都依赖于大学是不对的。大学只占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大部分还是从小到大的各种习惯和生活阅历吧。
阅读权限9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09:30 编辑
如何从上海交大到伯克利?
我bf是从交大到伯克利读博的,我觉得能有一些海外的学习经验会比较有帮助,比如交流什么的,这样子能认识一些老师,有一些这边的经验,了解一下这边的学习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另外,meng项目确实比较水,但是如果只是想在湾区(主要泛指旧金山+硅谷,算是泛硅谷地区)找工作那也是能找到的,而且只是一年(指求学时长为一年)。
meng项目 (master of engineering) 很水的,一年项目,很容易申请。。。
另:交大有UC Berkeley的暑期交流项目,
阅读权限9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09:21 编辑
清华北大或者其他 985 高校的学生都很牛吗?
通过高考竞争上来的人,智商和见识上相比来说平均水平要好一点,也格外努力一些。
清华提供了众多机会,活动海报铺天盖地,学术机会众多,各种资金支持丰厚。
因此,有很多超出寻常的牛人,有很多平平淡淡的普通人,也有不少后进乃至极品。
(自习室爆满!图书馆爆满!体育场爆满!)
(围观过胡core、温、大海、萨科齐,什么周杰伦、李开复的多而又多,还有次某校园歌手返校在操场上半夜里陪大家唱歌很high)
(自选体育课,板球课老师据说有国际裁判资格,射击课上有时能见到王义夫指导,游泳馆是奥运级别的,感谢让我至少不怕掉进水里了)
(接待过专程从深圳某学校做火车过来寻求互联网创业经验的同学,相比来说,清华互联网交流活动海报贴到宿舍门口)
(老师经常督促:你们抓紧想点课外学术项目来申请啊!系里的专项资金用不完啊!)
其实,他们牛不牛对你压根没有关系。你能不能牛起来才至关重要。
但对于“比你牛逼的人还比你更加努力”这碗经典鸡汤我却不太愿意下咽。
因为你没有看到他们为何努力,为何拼命。当然这个原因可能很俗,为了更好的生活。
但即使是这样,他们之所以能够更加勤奋,也是因为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你要强得多。
但我还是愿意相信,兴趣与热爱永远是成功的第一推动剂。
在这批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的人当中,一定有一批,或者说不小的一批人他们选择这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真的热爱他们所做的事情。他们更加努力不是因为他们想要更加努力,他们甚至从不曾去想这个问题,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做成某件事情。而当我们如果因&因为比我优秀的人还比我更加努力的“这个理由而去努力,那明显在努力的动机上便比所谓的牛人输了半个身位。
因此最最重要的事情,找到你的兴趣所在并去竭尽全力。
我们这个社会强调竞争,但竞争确实有它的劣势,特别是对于很多并不理解竞争的意义所在的人。竞争会使我们获得动力,但也会使我们更加的盲从,只顾着去看别人,而没有好好的去认识自己。但悲哀的是,一个不了解自己只顾盲目竞争的人是很难成功的。
说得毫无逻辑,总结一下吧。
1.真正的牛人不会太在意别人是不是比自己牛,只在乎我所热爱的事情有没有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2.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只要你想,大部分的知识获得成本都很低,不是只有上名校才能获得。
3.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发挥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兴趣,用充分的自信去与你所在的领域的所有人切磋学习,不管他们是什么学校背景。
阅读权限9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09:53 编辑
复旦交大在吵什么?
这难道不是一种调情么?
复旦一直有一个女儿性的文化底色,善感却不多愁,玲珑精巧,但也失于勇猛精进之气。
而交大,则大有互补完璧之意。
在魔都,一东北,一西南,于情趣兴味,绝不输北大清华。
最主要复旦和交大的同学有很多都是高中同学,平时就喜欢开开玩笑啦~
另外Yale 和Harvard不是也有互黑么
互黑这个东西很复杂,我觉得首先存在的前提有三。1、两个学校水平档次差不多,否则就不是互黑的娱乐而是鄙视。2、两个学校要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是地理上的,相互之间才能有比较,3两所学校之间有差别,这才是互黑的基础。
互黑的学校很多,比如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天大南开,南大东南等等。其实互黑只是在观点和看法上的不同,并不是真正的否定与不屑。不会有一个清华的学生认为北大很差,也不会有一个北大的学生认为清华不行。大家只是一种娱乐和消遣。
看着各种学校互黑的段子,大家都很欢乐。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有时争论的起源就是这么简单。。。
西南角某大学在某年给新生全部宿舍里装了空调。于是孵蛋的童鞋们表示愤愤不平。
上海交大的自嘲绰号:上海西南某大学、上海某大学、闵行理工学院、上海东川路男子技工学校。
复旦大学的自嘲绰号:孵蛋大学、五角场文理学院,等等等。
阅读权限9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09:36 编辑
有海外求学经历的人怎么看中国大学与国外大学的区别?
作为一个在台湾念过书,在美国大学(UCB: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交流,然后在中国大陆大学念书(复旦大学)的外地人(其实是台湾人,其个人介绍:復旦政治/台灣人/Berkeley交換中/台海問題研究者)
大学是个自主学习的地方
我觉得老师很重要,但是修行毕竟在个人
中国大陆的老师不要一昧地说他们不好
那很有可能是你沒遇到好的
评论都说老师不好
评论请有理有据,有兴趣上一上
Rate My Professors
看是不是只有中国有奇怪的老师
我不想用甚么负面言论在网上比较常见之类的理论来压你们
我只能说,一样米养百样人
一百个老师教出不同的学生
一百个学生也对老师有不同的评价
我就不相信每个国外留学的人对于自己的老师可能一点微词都没有的
这种言论,非常地不科学
在中国大陆,知识的代价是非常非常便宜的
假设给我一次机会,继续在台湾,美国,大陆的情况下选择学校
我依然会选择中国大陆,理由其实很简单
我在中国大陆花最少的钱,却可能拥有相对的,最多的资源
答主家庭小康,答主也不是大牛有很多的亮点可以领美國的奖学金
(好像有人說大陸的大學獎學金不好領......奖学金一览,然後算下復旦的人數,之前聽匯報沒錯的話是近三分之一)
再来一个而言,是大家常常在说的资源部分
文科方面,最常使用的应该就是专著和论文数据库
专著毕竟自己阅读华文较多,除非翻译真的不忍卒读,不然我都以倾向读华文为主
政治学的著作,经典理论方面翻译的基本上我觉得很全
在国内的书价也比美国便宜很多,上次在知乎看到一个吐槽:“你看过在美国最屌的花钱方式是甚么?”“每学期都买新的TEXTBOOK”~~~~
在中国大陆,买书的成本极低,可能我买了一堆书目,最后只跟美国的一本TEXTBOOK价格相当
获取专著的渠道跟成本,在美中的大学方面,个人以为,中国大陆大概在这方面胜出。
最重要的,我觉得是论文的数据库部分
其实下载SCI论文在两所学校都是差不多方式,也都是免费的
而这个就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地方,专著是要花钱买的,但是论文在两个学校都是免费的,所以這時候你在學校的花費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你花多少買到了這份知識
而且复旦在政治学领域相关的论文(其他的我没关注,不做评论)
个人以为是非常全的,你要找甚么基本上都可以找到
以我最常使用的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为例
两者都是可以下载所有文章的电子版,JSTOR的论文基本上都是想下就可以下
可以看看复旦大学的图书馆数据库,这方面的完整性是毋庸置疑的
(哪个人跟我说有些老师的分享公共邮箱都有你根本不用担心,这个根本就是胡扯完全要看老师的人品好不好好吗,然后如果你只阅读别人给你的那些,自己做研究交作业的时候随便上网维基
一下,那请先正视一下自己对于这样的态度对不对)
论文的代价比TEXTBOOK昂贵,我不 知道这边有没有人熟知The cost of knowledge的这个运动
本来不想拿教授说事的,但实在太多人质疑中国大陆教授的能力了
你们心中的好教授的定义是甚么?学术做得好?教书教得好?私德也好?
下面的部分會很個人,你們喜歡的話可以看看我的想法和經驗
不喜歡的話請直接按下X把視窗關掉就好
就像我在第一个版本的回答所说的
有100个教授也有100个学生
有100个学生也有100个教授
一样米买百样人,拿你遇到或听闻的一两个教授去说事
是真的好的吗?
美国的教授也都不一定教书教得很好
中國大陸的教授也不是每個都拿學術經費到處花天酒地
我不知道是怎么样,我自己遇到的几个老师确实都还可以。
对学生的要求方面,教学方面,都很严谨而且很令人敬佩
像是在复旦教授发展政治学的陈明明老师,当时因为过忙退了他的课,
至今是我在复旦最大的缺憾
我手边没有留他的课纲,简单说他的课纲包含74本书
每周一个主题,每周都要交一篇读书笔记(74本书是每周阅读的总和)
你可以随便写,但陈明明老师会看然后问你关于相关的观点
并对你提出质疑(注意,这是本科生课程,但是已经算美国研究生强度的SEMINAR课程了)
你可以不用全部把74本书读完,但你至少会很快的过一遍每个主题的书籍
最后的是期末考试
明明老师的课纲包含所有关于现代化,民主化,民主转型的相关理论的书籍
发展中国家理论的著作
严谨,律己,认真,纵使我上这门课的时间很少
(那时候在担任学生干部,课修的很满,时间调控做的很差,我也一直后悔当时没有坚持下去的自己)
是我至今最令我感动的课
因为我看到一个老一辈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孜孜不倦地对学术的追求
光是为了明明老师站在讲台跟我们说话的那一幕
我就甘与所有说中国大陆教授都是屁的那群人为敌
你們沒遇過好老師,怎麼可以把包含他還有很多我尊敬的老師的群體包含進去?
不只是明明,我感謝我在復旦遇到的很多老師
包含最近很紅的蔣昌建蔣老師。
阅读权限90
楼主转的累,额们看的累
阅读权限90
中国教育没什么不好的:我所接触过的近2000名留学生中,在国外成绩好的全部在国内成绩都挺好;在国内成绩好而在国外不好的有一部分。但是绝对没有一个是在国内混不下去了,反而跑到国外就有出息了!!!
所有的黑中介都在旗帜鲜明的说中国教育不好,然后刻意美化美式教育的优点和放大中式教育缺点!!
阅读权限90
本人就读于长安大学,或者对很多人来说很陌生。
学校前身是西安公路学院等院校,合并后更名,现为211工程大学。
诚如上面所说,学校的公路学院、汽车学院非常的猛,研发经费也很高(问说公路学院一个教授一年有九千多万的经费,待查证),但其他学院尤其是经济文史类的地位比较低(我悲催了)。
学校学风很好,早晨去图书馆必排队,期末考试周前还出现过排队人群挤坏图书馆门的奇葩现象。
但也有不足,学校地处西北,因此教育理念上还是落后于沿海城市。必修+自选课在我家乡大学早就盛行的时候,我们学校还是坚持学校选课(课表上虽有必修课,但都是专业指定,全班一起上),自由度略低,而且学的东西比较旧,实践机会非常的少。
但总的来说,211还是比下面的学校好上不少,无论是从学生素质、国家拨款上都是如此
//////////////////////////////
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是你一个月以前了。看完别人给的回答,自己都没好意思出声了。过了这么久再次看到这个问题,想想还是没有回避的必要,毕竟我们不能用学校来衡量自己,我们代表学校,学校并不能完全代表我们。
---------------------------------------------------------------------------------------------------
先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来自一所名字很霸气的学校,据说校领导坚决不同意换名字是因为我们学校外国人都知道,其实知道的只是一部分而已。断章取义是可以的,自恋就有一点点过了。很显然,我来自一所二本的学校,尽管跟提问者的标题有点不符,骂就骂吧,心里有话还是说出来比较好,痛快。
先说明一下,我不是个”坏孩子“,我上课从不逃课,学习成绩也靠前,中等往上走,但其实我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忍不住要说的是因为我觉得提问者的问题”中国现在所谓的「一流大学」(985/C9/Top 10)的各方面情况究竟是什么样?“要改一下,为什么要说所谓的一流大学?我们是二本,就不计较了,但那些非所谓的「一流大学」,即一般的「一流大学」呢?他们能忍?好吧,他们忍去吧,我说我的。
所谓的「一流大学」就先不提那些网络谣传的神人了,自己的同学有认识的也在所谓的「一流大学」里,但实际上呢,他们跟我没太大的区别,除了他们在所谓的「一流大学」里,我不想说学校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没有一点点的影响,但真的,学习靠自己,学校只能影响你,不能决定你。
我不想晒课表,也不想说自己学校各方面到底怎么样,一来我不是所谓的「一流大学」里的学生,二来,其实都一样,各部分的比列不一样而已。
-----------------------------------------------------------------------------------------------------
有事写不了了,有空继续。
////////////////////
阅读权限90
华东……师大?成,有妹子把好话都说完了,多黑两句当补充了。
最算不得一流的“一流高校”,当年就是垫底进去的。
心理系和教育系是S级,历史系在国内勉强算是S级(其中冷战和1840年以后中国史是SSS级),中文系和地理系是A+级,哲学是A级,其他都一般。
S级的意思是说你从上往下数五个差不多就能数到我们学校;SSS级就是说,在这两方面,我们已经不好意思跟你谦虚什么了:没错,我们就是国内最牛逼的。
当然你也看到了,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专业。所以收入都巨凄惨。
社团跟没有区别不大,存在感巨低。话剧社还算可以,就是扰民。前段时间一帮人大晚上的在人文院练声,老大你们看没看到好多办公室亮着灯啊,老师们都在工作小声点会死么!
妹子多,质量也就还行吧。当年据说想特招韩寒进来的,结果丫过来转了一圈,说“我听说你们学校的女孩子很漂亮,但我来这里走了两个小时,没有发现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所以我决定还是不来读了。”脑补了一下要笑疯了。
没书店,我大一时候有三个,后来一个倒闭一个改卖干锅牛蛙。严搏非带着季风牛逼哄哄的进来,今年生生被修路拖死。交大对面有个开旧书店的老爷子,但淘书也看运气。有时候我在校门口摆个书摊,两个小时就把一礼拜生活费赚回来。人文出名的学校没书店,这不是笑话。买书不能只靠孔网和京东。
饭店也都不好吃。之前川堂风的椒麻鸡味道不错,后来就只有麻婆豆腐能吃了。离市区远是硬伤,打个牙祭坐车来回四个小时谁受得了。
图书馆非常不用户友好,查个法国大革命发现所有与Revolution相关的书都没买入。没事儿,反正我们都去思勉混。
隔壁交大每个学期都嚷着要把我们并进来。并就并,我们又不吃亏。反正交大一向是我们半个后宫。
中国版《歌舞青春》外景是在闵行拍的,反正都是爆污点,也不差多这一个。《一起来看雷阵雨》那时候厦大不还有人怪自豪的么。
学生兴许有几个好样的,但八成他们来这儿之前就已经是好样的了。我们前院长上课时候骂我们,说杨教授过来六七年,最出名的文章是《这里的学生有点问题》。我们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写《这里的学生有点问题》的教授过来第二年开了门课,挂了四分之三。今年才知道被挂的人都有引用不注明的问题。那就是他们作死了,杨老师是近二十年相关领域几乎每一篇论文的审稿人。
关于闵行妖风问题,我刚入学时候和朋友借别人伞出门,走到桥上时一阵风吹过,我们手里就只剩个伞杆了,伞在桥下顺水而飘。我们当时心想,我操,这怎么办。于是掏出手机拍了张照,意思是有图有真相,回去给伞的原主看,他脸都绿了。
有个傻逼的制度叫免费师范生,但我自己又不好说什么,因为自己是被这种傻逼制度淘汰下来的残次品。总结下来,那些我能放心把孩子给他们去教的人,要么已经转行了,要么准备转行呢;而那些没转行的人,我普遍不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们。念书时候有一次喝大了,一群老爷们在寝室大喊“中国教育没救了”,喊完了看着对方乐,乐着乐着全哭了。你想想这是什么场景。
我们这群废物的组织竟然还用的是老校长的名讳,我们自己都觉得愧对先人。
哦对了说到樱桃河二楼,事实上那里的几家饭店都还在,只不过搬到了学校的食堂里,而且老板似乎都换了人。每个政府都觉得钉子户是无理取闹,每个钉子户最后总免不了要被强拆,看你听那一边了。如果不能保证落水平稳,何必没事爬十米跳台,爬上去也别跳。
至于它哪儿好,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觉得真的有几个不错的人吧。但他们都走了,只剩下我一个在这里。有些当时犹豫没说的话现在已经没机会说起,这令我十分悲伤。但仔细想想,大概没说更好。每当想到这里,我都觉得更悲伤了。
匿了算了,反正之前答的都匿名。
/////////////////////
我也觉得题主是ZJU的,那作为被忽略的THU大一工科僧也来说说自己的所见吧。
来到清华园也快一年了,可以说是真心的慢慢喜欢上了园子里的生活。感觉生活充满了正能量呢~和蔼的老师可爱的助教让人觉得不去上课实在对不起他们;身边各种大神学霸让人鸭梨山大不努力不行啊,作死报了经双目测大二忙成狗;生活条件硬件设施也挺好的,比如食堂多可以经常换口味~宿舍现在不断电了开空调超凉快~一年四季校园各种美翻不会摄影实属遗憾~
好吧是不是快要成为题主说的爱校狗了。。其实阴暗面也有啦~比如像楼上说的水水课情况确实很严重,比如我们一整个寝室这个点没一个人睡觉,因为是周末DOTA ,欧冠,三国杀各种high
其实我觉得不管在什么学校都有好和坏,还是看自己怎么活吧。
要期末了题主加油↖(^ω^)↗我也加油……
//////////////////////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居然献给了学校=_=
上自习累了,刷知乎看到了,和题主一个学校,有点感触。我大二,就我知道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学校的情况并不是那么糟糕,学生素质并不是特别差(可能题主要求太高吧),普通的公民素质都具备。不过自诩第二这个实在是不敢苟同,两年以来唯一听到这种说法的还是在讲校史的时候,普林斯顿的说法更是从未听过,至少我们院的老师从没讲过这种话(我们院可是全校第一大院哦)。言论自由我觉得还可以吧,我倒觉得周围偏左的好多,经常担心他们被查水表。小百合……毕竟是个论坛,人家说什么是自由啊,而且我觉得在校长信箱说米线这很正常啊,而且我所知道的校长信箱解决问题的效率很高哒~行政,我因为不怎么需要,打交道极少,不了解。但这确实是很多人诟病的地方,这次我不打算粉饰他(前面也没有粉饰啊喂),只是弱弱的说一句,骂政府不是很多中国百姓的常态么……
不过话说回来,题主提出这种问题也很有原因,我大南哪儿从全国第一一路被拆被坑,实力和排名都直线下降,学校里不少人都或多或少有爱校玻璃心。诚朴有余,雄伟不足(版权是洪书记的哦),作为学生,自己的母校大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难免不开心。我理解题主,估计你是大一吧。我大一的这个时候很多同学都在玩lol,当然有一些现在还在玩=_=,我当时是主力,也是玩的最疯的一批人,到课率不到10%。大一暑假机缘巧合(才不是因为挂科呢)戒了,真戒了。刚戒了的时候,对之前的一个学期很后悔,对之后很迷茫,也觉得学校好垃圾,我这么堕落都不管,这么多人堕落都不管,满眼全是学校的缺点。现在呢,我的社团发展的很好,我也参加了几个比赛,名次不错,刚拿到一个暑假实习offer,月薪4000以上。我觉得学校固然有学校的问题,但未来的主动权还是在自己手里,顺便图书馆只能借一层就不要再黑了好么,我身边没有人反应图书馆书少不够的,哦,除了冰与火之歌-_-||。
ps:爪机码字,排版不佳请见谅第一次在知乎回答,居然献给了学校=_=
上自习累了,刷知乎看到了,和题主一个学校,有点感触。我大二,就我知道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学校的情况并不是那么糟糕,学生素质并不是特别差(可能题主要求太高吧),普通的公民素质都具备。不过自诩第二这个实在是不敢苟同,两年以来唯一听到这种说法的还是在讲校史的时候,普林斯顿的说法更是从未听过,至少我们院的老师从没讲过这种话(我们院可是全校第一大院哦)。言论自由我觉得还可以吧,我倒觉得周围偏左的好多,经常担心他们被查水表。小百合……毕竟是个论坛,人家说什么是自由啊,而且我觉得在校长信箱说米线这很正常啊,而且我所知道的校长信箱解决问题的效率很高哒~行政,我因为不怎么需要,打交道极少,不了解。但这确实是很多人诟病的地方,这次我不打算粉饰他(前面也没有粉饰啊喂),只是弱弱的说一句,骂政府不是很多中国百姓的常态么……
不过话说回来,题主提出这种问题也很有原因,我大南哪儿从全国第一一路被拆被坑,实力和排名都直线下降,学校里不少人都或多或少有爱校玻璃心。诚朴有余,雄伟不足(版权是洪书记的哦),作为学生,自己的母校大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难免不开心。我理解题主,估计你是大一吧。我大一的这个时候很多同学都在玩lol,当然有一些现在还在玩=_=,我当时是主力,也是玩的最疯的一批人,到课率不到10%。大一暑假机缘巧合(才不是因为挂科呢)戒了,真戒了。刚戒了的时候,对之前的一个学期很后悔,对之后很迷茫,也觉得学校好垃圾,我这么堕落都不管,这么多人堕落都不管,满眼全是学校的缺点。现在呢,我的社团发展的很好,我也参加了几个比赛,名次不错,刚拿到一个暑假实习offer,月薪4000以上。我觉得学校固然有学校的问题,但未来的主动权还是在自己手里,顺便图书馆只能借一层就不要再黑了好么,我身边没有人反应图书馆书少不够的,哦,除了冰与火之歌-_-||。
ps:爪机码字,排版不佳请见谅
///////////////////////////
师资力量,科研设施和科研条件,学生水平,校友水平,以及长年累月而形成的独特的校园文化。最后一条条尤为重要,这也是区分学校非常重要的一点。(区分一个学生在在第一印象上是来自T大还是隔壁还是另外的学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个不同风格学校所熏陶出来的风格)
至于同学如果你说的是不是T大…目测不是,或者是从外面考来刚入学的新生?毕竟T大还没堕落到自诩全国第二吧不过要真是黑T大,那些科研岗,科研教学岗的教授们也没空回答上知乎你这些,从洁华开始一直念到大学的也在忙自己的事,估计也懒得喷你。
///////////////
阅读权限90
虽然不是985但是211的也来凑热闹了,大二已经满腹闹骚。一所财经学校,学国际政治专业,位于哲学院。
其一,课程设置、学校对培养人才的关注度、学院对培育人才的关注度方面让我无比郁闷!!!
有些早该上的基础课拖到现在才上,比如国际政治学导论,而且还是自己编的教材,我就&%#@...;有的课没有教材自己印教材;有的课没有自己印的教材,老师给你一份PPT;还有课什么都没有,坐下就听讲完就走;有些专业课水的不行,就像上通识一样,完全感受不到专业性的知识,比如亚太政治与经济;有老师会在课上花一节课给你讲环球时报给你讲微博上的谣言;一位清华毕业的老师讲课水平让人无力吐槽,只能茫然的听一会就自己玩去了;一个专业只有一个班,之前一个学期一门课老师身体不好于是这门课不了了之了,考试糊弄过去;课时安排不合理,尼玛一门课48个课时是能做什么?一本书讲一半就不错了,还不知道省略了多少!专业课考试时第一次知道考试什么模式呢,在此之前连例题都没有!抓瞎看书!这种考试考什么?考学生临场发挥能力和一周当做一学期的记忆能力?操他妈的!
其二,通识课选择少的令人发指!上通识就是凑学分,什么兴趣不兴趣,谁管你啊,凑满学分!通识大部分还有前几年考试的题目可做,有点心理准备,只是它每年都有前几年的旧题,占分多少看当年老师心情吧~各科不一样
其三,我觉得学校不缺钱,之前老师说过,拨给学校的经费只用了百分之三十被教育局批评了,然后那个月行政楼报销处排长队,不只一名老师讲过。所以这学期开始装空调,修新的体育馆?没有什么对外交流学校,没有什么交换生项目,没有提供很好的学习平台,没有好的学习风气和环境。每天看到各种展板各种活动,尼玛尼玛!学院知道我们的诉求吗?不好意思只在大一开学见过院长一面。辅导员和党委书记都不熟呢,辅导员说大家要多参加活动呢,活动你妹啊!
所以我的大学生活就这么被糟蹋了,全省几万名文科生考了八百多名,我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我觉得挺得意,老子上的就是这种学校,还不如一个县级的高中让我觉得像是个学校,还不如县级高中的老师认真对待学生对待讲课,除了爆粗口我无话可说,211都这个水平比我们还不如的学校怎么办啊,已经为此事暴躁过无数次了。
中国大学教育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初等教育改什么改,先改大学教育吧,每次叫着要改初等教育的那群人渣就在大学舒舒服服的当叫兽呢~所以我觉得,大学生素质这么低,水平这么差,毕业工资不如农民工,和大学关系最大。就像引水灌溉,最后一公里的路偏偏不通,苗还是干死了。
失望至极失望至极失望至极。
水平好的大学生都被糟蹋了,谁能想象,起码每个省是高考排名前百分之五的学生们,上课时全都唰唰低头玩手机呢,每看到这种景象就觉得心都凉了,所以坐前排谁也不想看。
早知道就报华科分数还低点,起码还有很多汉子可以看,起码树够大不怕晒,排名靠前学习氛围好一些。
///////////////////////////////
来补个北中医的~现在是大三考研狗!
北京中医药大学,号称全世界最牛的大学!处处是药草,地地有药香~这是本校一大特色。
学生好学朴素,处女率北京所有大学最高!男生普遍低头走路,没有朝气~
学校软件设施不给力,至今上床下铺,宿舍拥挤,阳台没玻璃,至今被吹走无数件衣服,挂水房总是被偷!最讨厌的是宿管老师跟保安大姐,一个个趾高气扬,不知道他们凭的是什么!
中医专业很牛逼,但是就业率不高~作为装饰专业的管理很弱爆,好老师有几个,学生们出来都去做药代~
在这所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大学,自己还是很喜欢的。喜欢上了国学,修身养性~对中医的涉猎,对自己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所文化气息浓厚的大学,浮躁,奢华褪去,拥有本真!
///////////////////////////
第四军医大学
因为成功被“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军医大学”之类的豪言壮语洗脑,所以不请自来。
学习:就说两件事吧,大一学解剖,考前发两套卷子,重复率达95%以上;大三学中医,五一前划重点,五月五号考,准确率100%。考试作弊肆无忌惮,考前突击家常便饭,考前重点异常给力,能有几个还会努力的?!当然也有那么一些人,始终努力。
生活:你们在娱乐的时候他们在叠被子,擦厕所,出公差;你们在自习的时候他们在叠被子,擦厕所,出公差;你们在花前月下的时候他们在叠被子,擦厕所,出公差;你们在XXX的时候他们依旧在叠被子,擦厕所,出公差……除了上课,体能训练,他们一直在叠被子,擦厕所,出公差。
社团:入学之初,只有威风锣鼓队,星光合唱团和赛艇队,赛艇队还算可以,每年和西交大进行赛艇对抗赛,还参加国际比赛,为学校赢得荣誉,至于合唱团,只有在八一元旦之类的晚会上才能见到,锣鼓队?好像只有运动会前有他们的一个节目…后来陆陆续续又开了围棋社,电影社什么的,只有一个名头,其他什么都没有…
第一次如此用心的回答,就不匿了
///////////////////////////
必须匿名了,既然题主说不限于非得985 211等广义上的名校学校才能作答,翻了一下答案,貌似没有人回答提前批的学校吧。吹个小牛逼,我们也是名校咧,据宣传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校嗷,加上分校。而且是我所在专业世界前列,且规模最大。而且这个专业的学生普遍都有优越感,或多或少。提前批学校,多半是警校、军校、国防生之类的,那必定逃脱不了苦逼的军事化管理。。。看见这苦大仇深的五个字儿,脑仁儿都疼。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你能想象四年大学连通宵上网都是奢求,每天准时准点熄灯睡觉,周日周末无隔夜假,一天四次集合清点人数,上课期间统一制服,一年四季早操不停,etc。好吧。。。吐槽成分过多了,以上还都是生活作息方面的。下面说说教学方面,我们和其他专业不同在于我们只有一年半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剩余时间主要实践。别人学四年的东西我们一年半学完,并且要通过高标准的考试,还是挺苦逼的。说到理论学习,那课程密度可是相当大,许多学科奔着了解的目的开设,那讲课速度你低头瞅一眼爪机,老师都讲了一章了。你以为高密度的课程在精神上折磨折磨你就够了!?图样图森破,五公里等着你呢骚年。其他惨绝人寰的训练项目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免得别人觉得我上的不是大学。。。
学风对一个大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校学风以本人为代表,尽管课程紧密,管理严格,但是懒人总能给自己找到忙里偷闲的方法。我校学风跟一般大学没得差,我只说我所在专业,其他专业不了解。课能少上一节是一节,日子混过一天是一天。本来不想匿名,因为觉得学校能上知乎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连空间狗的标签都还没去掉。其实还是会担忧自己如今的学习态度以及努力程度,配不配得上别人的信赖,生命毕竟不是儿戏。(可能有人猜出来我的专业了)人的一切愤怒本质都来自于对自己的无能的不满。可能是不满意自己,所以才会看到身边的同学无知且不自知,做事浮躁时才会觉得看不惯。
~~~~~~~~~~~~~~~~~~~~~~~~~~~~~~~~~~~~~
分割线 无视我吧
码了这么多,其实后面的都好像偏题了。想和题主分享的无非是一种知乎精神,我们不在乎输赢,就是想认真点。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不应因为环境的束缚而欲飞不能奋。共勉。
////////////////////
我是北航的一名大一学生,我只想谈谈我上大学近一年的感受。
<font color="#.保研直博是算大学三年的平均成绩,这让我觉得好坑啊,直接导致我们学校出现各种各种各种学霸,整个学校的气氛就有些死气沉沉的,很多学生都是在自习室度日,每次考试我就有极大压力,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让我感觉像回到了高中。
<font color="#.导员极其不负责任,而且脾气不好,一有事情做的不好就要骂我们,弄的我们学生与导员之间有隔阂,因为导员他根本就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领导,搞的自己高高在上的,就十分官僚化,天天指挥别人,一有问题,就把责任推到班委上,简直了。
<font color="#.学校行政岗位极其官僚化,这个也体现在导员上,我举个例子,我们办活动需要交申请表,规定只能每周一叫表,交表需要三个部门盖章,但是其中一个部门领导每周一在其他校区有例会,根本不在,这不是陡壁么。各种制度根本就是在显示行政机构的重要性,而且有的办事人员办事态度不好。。。。校长说我们要建立一个世界一流大学 当时我就呵呵了。
<font color="#.关于课程,我不太关注都学什么有没有用,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基础课的一些老师简直太水,讲课根本听不懂,根本不是方言的问题,就是讲的乱,大家很多人都听不懂,大学这一年我基本都是自习的,不是所有老师都将不清楚,所以有的同学直接去旁听其他系的相同的课。专业课老师是特别牛比 各种大奖什么的 但是基础课老师简直太垃圾了 我们基础课都不想学以后怎么学专业课?
但除了这些而言,其实学校还是不错的 主要是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多,我现在觉得大学本科教育就是自己做自己的 跟学校的教育关系不太大,你用时间自学,你也许以后能考研深造,你用自己的时间参加学生组织班委可以锻炼能力 你用自己的时间干点其他的肯定会有收获,但我的问题是那要大学有个屁用,大学的意义何在啊?
可能有点偏激。。。。
///////////////////
阅读权限90
翻遍评论,竟未见我世一大的身影,怒答一记. //无图
鄙人来自济南SDU,学校常被某武姓排名爱好者排在TOP10尾巴,甚是自(he)豪(he)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这句话大家也都很熟 学校喊口号 学生们自黑以为乐
楼上有句话
即出自著名校友臧克家当年高考试卷上,鄙人也很喜欢 /握爪
由于之前经历合并 再扩招什么的 地皮明显不够 于是老校区抛不掉继续用
于是有了六!!!大!!校区 再者还有远在威海的分校 独立招生 分数线-20-30的样子吧
资源分布极不平衡 大校区交通方便不说 (大中心与大山坡)
所谓大师讲座 当然也不能委屈大师 下乡
小校区专业特征明显的学者 才会来像计算机 医学 艺术 体育 按类分的这种校区
鄙人在小校区,身边人纷纷吐槽 校园 区域不如高中大 风景不如高中好
而也就体检 开毕业典礼 新生典礼 运动会之类的大项目才会‘必须’到所谓的大校区 说是通选课 全校任选课 跨校区? 要不是有好机油有妹子在那边 光坐校车40min-80min的距离 谁脑子有坑会去选其他校区的课 大大的实话就是 根!本!没!有!归!属!感! 上了贼船 来了个大专咩
//北方的什么澡堂设施也就算了 它还经常出问题! 要么烫成猪 要么冻成狗
//校园网 渣
//食堂几乎每道炒菜都会出现的 用来代替油的肥猪肉该哭还是该笑?
所以老同学聚会谈起学校硬件?  呵呵 你想太多了  
聊以自慰的话: 大学就是来学习的地方 想那么多干!什! 么!
话说还有个某国外留学班
以2+2模式 与某国外大学合作 班里学生属于额外招生 分数线不说了 富二官二专用通道
享受与本校学生相同师资 卷毛的 黄毛的 香水很重的 一眼识出高富帅白富美 真是太机智了
我校以综合性大学闻名 文史见长 数理靠前 奈何鄙人出自工科 感受不到丝丝光亮
学校生源不错 学生自律性还是较强的 考研 出国 找工作 大部分人会从早期规划
学生主办的各种文化 娱乐 体育 爱心活动 也都挺不错 热心人也多
//当然身边游戏宅 小说宅 各种有 鄙人上学期处女挂 普天同庆~
咦 学校有做了什么好事? 肯定有 反正不在草民可触碰的范围 吧(鄙人所知甚少
欢迎校友指教 指正 还我世一大清白)
//////////////////////////////////////
中国的大学,我只能说,呵呵。我野鸡大学本科毕业,985硕士在读。我觉得自己太水了,当然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我个人,可是中国的大学真的适合搞学术吗?我觉得基本不适合,但是我之前记得看过清华退学的博士王垠的文章,他觉得清华水去了美国,觉得美国大学也水,只能说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100年前贵族式的那种纯追求学术的地方了,已经成为了一种为大众服务的机构了。
///////////////////
毕业八年的人前来答题。
作为某榜单评价最高性价比毕业生TOP3的我们表示,确实啊,我们都是好用还便宜的,性价比当然高嘛!因为学校不出名嘛!
在我念书的时候,帝都还是没有五环的,地铁也是只有两条线的,放假回家还是很容易买到火车票的。学校里风气还是很正的,大家也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谁有个笔记本大家还是要直呼周五晚上一起看片儿的。
靠着经管和文法勉强把学校男女比例拉到了1:1,但是类似机电这种和尚庙能出个校文艺部长这样的美女,还是如众星拱月般捧在手上的。
那个时候学校球场免费,总能看见各路人马来学校踢球打球的。
学校里学习气氛也很浓,各路人马都有,学校没有什么统一号召神马的(也有可能是我根本不关心)。我们班基本属于自由散漫型,有像我宿舍某A天天自习的,也有像我这种天天在宿舍玩电脑的。但是总的来说同学们还是善良友爱上进的。
毕业后出国、考研、就业的也都很精彩,据我了解我们系出国的多为家境本身就不错的,考研的去隔壁学校的不少,就业的也各种吧,外企国企银行神马的,就业面还算比较广。像我这样完全转行的也有。
前阵聚会又回到了学校,听到了种种,按下不表。虽然我不喜欢我的学校我的专业,但是还是希望她能好好前行。
如果哪天坐车经过三环看到毛爷爷向你招手,记得摆摆手啊
///////////////////
说说当年武大:
有国学班, 针对全校招考,各学院都可以报名;
有双学位, 可以选华科 华师的课算学分;
有许多讲课精彩的老师(数学院的冯慧老师,计算机院的彭国军老师,文学院的李建中老师, 以及四大名嘴....);
有大家都爱去的老图;
有水院背后的东湖;
有经管法律外语建起了新楼, 但是武大仍有树林中的教一;
有人说, 有大师的学校才是大学, 但是除此之外, 我总觉得还有其他很多值得我们推荐,回味的地方, 比如说和我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精彩的上铺兄弟。
/////////////////////////
我在武大感觉还好,大概是因为平时都喜欢自学,看书啥的吧…受环境影响小一点…不过学会了各种方言骂人话…可是,关键是…关键是…我真的受不了有些马原,思修,近代史,毛概老师,还有SB形式与政策课…
///////////////////////
认真拜读了推荐的《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就此作一些评论,也藉以回答问题
<font color="#.《手册》在第一部分阐述了这样一个理论:中国的大学延续了学生所受十多年的小学、中学教育的功利性和计划性,在充满了官僚主义和盲目从众的环境下,中国大学生往往随波逐流,即便他们充满着困惑与不解也往往走在“被计划”的路上,而这是错误的、愚蠢的、不可理喻的。
————————————以上为《手册》第一部分总结,欢迎指正
对此:不可否认在大学教育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某些必修课(比如经常被讨论的,政治课)与所学专业并无关系,它们的存在意义一部分是进行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的政治正确。特别评论政治课合理性的争议毕竟太大,国情也好,强权也好,在我接触的大学生中,大多数基本都抱着政治课相对其他课更为无用/浪费时间/应付上面。
另一部分则是如《手册》中所指,意在培养所谓”复合型人才“,或者说着眼于知识教授之外的方面。这种诸如心理、通识类的课程被《手册》描述为“八竿子打不着”,我更愿意将这认作是作者由于交大某些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而产生的不满,因为在我所在的大学,这样的“无用必修课”还是鲜见(此处可能有庄周梦蝶之惑)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如作者自己所述“主要作者们都没有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这个局限性可能导致他们对于这类课程的作用认识不足。因为就我的看法,这类课程虽然不如让学生自发增加更多人生阅历效果更大,但仍然是可以让学生这个群体为塑造、健全自己的人格作有限的准备的,这些课程传递的往往是主流价值观,即便不接受这种价值观,在听课的同时同样能诱发自己的思考——相对于《手册》所指的课程不合理,我认为很多大学生缺乏这种自发的、批判的思考的意识才是最致命的
<font color="#.《手册》在阐述完整体环境与大学管理(包括课程设置等)的不合理性之后,其内容出现了令我疑惑的转折,在我的预想中,后面应该教导大学生如何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具有进行尽量有效的学习、成长。恰恰相反,《手册》开始教授各种小技巧帮助读者融入这种环境中,在《手册》的2.2-3.5部分给我的感觉是充满了”我们在表面上敷衍,在实际中奋发“的论调,却只介绍如何敷衍而不介绍如何奋发,难道是我眼花了?还是我理解能力太差,不太能够理解作者的意图。
个人认为《手册》对于现在的大学生确实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方法性教导我并不敢苟同。我现在所在的大学在国内可谓数一数二,我所见的是在大学生中存在大群随波逐流,混日子混文凭的人,也不乏充分利用这四年成长起来、充实自己的人(无论是钻研专业知识还是博览百家之见)这让我对题目本身产生了一点质疑:大学,如果我们还让自己停留在”他们教给我们什么“的阶段,那还能叫大学么?
我认为即便真的沿袭了天朝教育体系的一系列弊端,大学也具有相对较高的自由性。对于这种自由性的利用,你可以花在如何应付签到、政治课、考试这样的事务中,也同样可以花在看更多有意思的感兴趣的书(而不仅仅是专业书),见识更多有意思的事上。
谈到这里,又要谈到《手册》,我认为作者实在太把本书限制于”学术“方面,以至于将与学术无关的其他部分放在非常非常low的地位上,像社团活动、学生会议之类,即便是一心投身学术的人,这些东西也未必就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退一万步讲,在社团会议中三个小时才讨论完半个小时的公事,看起来是无效率、浪费时间,但是这三个小时的价值真的只是那半个小时的公事的价值吗?未免太局限。
以上是个人对于”一流大学现状“的一些看法,即兴所写可能补充,难免因个人环境而有局限性,欢迎讨论指正~~
PS:如果你有志成为一个比shelton的交际圈还小,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超级GEEK,《手册》就是你走出第一步的完美指南;如果你还想活在社会之内,那就把它作为一个借鉴好了,无论正负好坏。
///////////////////
阅读权限90
重庆大学本科僧,其他学校我不知道,不过我可以说说我的经历。
以前我也怀疑大学教育是个渣渣,不过直到碰到了我们《电机学》老师,三十多岁,副教授。但他身上散发出的绝对是大师风范。本来《电机学》被学长们称作为玄学。听他的课如沐春风,每堂课都没有玩手机的欲望,我甚至连课堂上的挂钟都没来得及瞟一眼就下课了。因为他的课让你感觉时光是被偷走的,完全不像别的课听一回看一会手机看一会钟。虽然是号称最难的课,但是在他的教导下,竟然全听懂了。他说听了我的课,可以不用复习,也不用预习。
作为一名老师,他已经把最好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剩下来的只能靠自己去参透了。
之后我下定决心好好学电机,我从未那样努力过,一学期的自习抵得上前两年的自习,而且全是电机。我第一次真正不看答案自己,不问别人,自己做作业,每做出一题都高兴的不得了。我第一次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即使是课后作业一道题连分析带计算一个小时也不为过,同时还有一半以上算出来都是错的。终于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得了80分。
没有一点点高兴的感觉,我觉得有点低。他上课时也说过,历年电机上九十一百人中只有一两个,而且不是说努力就可以上九十,学习像磁化曲线,开始一份努力一份收获,七十分以后十份努力,八十分之后一百份努力一份收获,再后来就饱和了。起初心理的确很不爽,觉得付出那么多原来还是输给了智商。但是之后学习其他专业课上,感觉轻松了许多,因为很多都是电机的原理和思路。我很庆幸当初自己认真学习,八十分还是九十分已经无所谓了,对于我来说,八十分就是我的饱和值,那么以它作为基值我的标幺值就是100%。
虽然答得跑题了,但是我还是想说,大学是需要好的老师的,但不一定好大学都是好老师,不一定一般大学老师水平都不行。
一流大学配置多等级高,各种院士,国家实验室,长江学者..他们有他们存在的意义,但上了四年学他们也没有给我任何帮助。但是名校提供的机会是更多的,你可以出国交流去很多世界名校,你可以申请去世界名企实习,你有更良好的学习氛围。
但归根结底,你要自己善于发现和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信息。
///////////////////////////
保送上的一外语院校经济专业,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大学的第一节课,名字叫世界经济概论,是一个年轻的男老师上的,我那天前生病在家,于是第二天早上踩着点进了教室,60个人左右,基本上已经坐满了,我只能在教室后门边上了,空气中还有有一种焦躁的气息。。。经过了2周的军训,天真的同学非常渴望真正的高级的大学课程,然后,那个孙子就揉着眼睛进来了,打了几个哈欠以后,开始插u盘,然后开始念绪论的课件,大概念了半节课念爬下一批人后以后终于念不下去了,他娇俏地问我们:“你们是哪个班的打”,告诉他我们是大一的后他终于醒了,“你们是不是大一第一节课?呵呵呵呵,我就说嘛,今天怎么人怎么多,呵呵呵呵呵。”。
非985的学 校,全国来说跟复旦差远了,但是对于上海小孩,尤其是女孩,是仅次于复旦的上选了,就周围的人来说,我们有可以保送进浙大的同学选择了本校,我也是为了保险在财大北外复旦的保送考试中选的本校。
校园自称采集各国建筑之风格,其实是一山寨大杂烩,实际建筑质量比苏州乐园 还要低,因为要凹造型牺牲了内部结构,很多空间被浪费,造成大多数的教室和走廊常年不见日光,十分阴森恐怖。。。。。学校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最坏品味,所以,第一次来的时候,就觉得这里实在不是我想象中的大学,窄窄的路,参天大树,红边的窄窗,精致的院子。。。再说宿舍,松江大学城七个学校都住的是在校区内公司统一承包的学生公寓。八人一间,二十几个人一个卫生间,一幢楼的人一个洗澡间,呵呵。。。。而且平时公共区域几乎不怎么打扫,也不知道找谁投诉。食堂只有一个,饭菜夏叟冬凉,老少皆宜,价格还好,两素一荤菜大概11元。
总之,学校着力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对学生的生活质量care程度非常低非常低,。。。。
我读的学院大概200人左右,就业目标和读金融的其他高校差不多,整天念叨的都是咨询,快消,投行,商业银行,四大。。。。相比那种几年招生10个 人的乌克兰语,荷兰语,我们算是航空母舰了,但是这也意味着教学的粗糙和经验的缺乏,我也是进来后才发现这个院系是为了赶‘建立综合性大学’的时髦设立的。
首先,自以为核心竞争力的英语教学非常失败,大一大二的英语教学包括精读,听说,泛读,对我来说基本 上是水课,这个水一是和我自己的学习方法比,二是和我的初高中英语学习比,上课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学习一篇课文,阅读分析,学习词组,考试,背诵课文,填写课文词组,没有写作专门的课程,大三大四开始英语课就没了, 开始主攻专业课,专业课老师很多是本专业研究生留校,自产自销,近亲繁殖。最后,交流项目非常水。
如果有希望进本校的,建议还是考虑女生俄语系,西语,男生阿拉伯语,当然这些算大语种了,另外一些小语种的如希腊语,荷兰语,瑞典语之类,经常是全班一起公费出国进修的,这些出路比较单一,但是相对的,有稀缺性。竞争力很强。这样读一门语言读了四年出来真的就精通了,而且这个技能一辈子不会过时,可以算是非常有收获了。
所以差劲的通识教育,还不如优秀的职业教育。还有就是选专业的时候,不要以为录取分数高就是好专业,也有可能是是大家都在人来疯。
说坏话说的有点心虚了,不过反正一向没有什么集体荣誉感的= _ = 呵呵
/////////////////////
华中科技大学 作为一个985但是名声不大 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 整个学术氛围非常重 作为一名生存在这里的文科院系学生 我表示压力山大 但因为这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术竞争 学生很努力拼加权 教授则很努力拼学术成就
//////////////////////
首先本人不是名校。题住既然能进入这样一个平台,就应该好好珍惜,大学是自由的,管好自己,做自己想成为的人就好。要知道一切都得靠自己-!!!别寄托太多在学校,他人身上~
/////////////////////
题外话:不管题主的提问初衷为何,个人以为这个问题对很多择校生有借鉴之处。
---------------------------------------------------分割线----------------------------------------------
武大大三在校生。听说去年排进了top5,所以算有资格能在这里回答一下吧。
简单说说在我的武大三年的学习生活吧。
本身武汉人,在湖北考武大还是比较难的。其实当初志愿是绝不呆在省内。但是当时高三确实懵懂无知加上一些其他个人原因最后有幸以共建生的名额进的武大(分数和标准线也只差几分)。于是在那年暑假收集学校的资料怀着各种憧憬进了学校。
现在回想起来,刚开始开各种会议社团招新的时候完全是一团麻。一些琐事就忽略吧。印象深的是自己加入了学校一个电子杂志的社团给了个采访一些自己专业的有特点的老师的任务,自己鼓起勇气去找基础课的姚老师,没想到他很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就很随性地和我一起在图书馆前操场旁席地而坐。我以为我会紧张不知道该说什么,没想到算是根本不知道我是谁的姚老师和我一起谈他的一生谈他对专业以及学校的看法甚至也比较了和华工的不足之处。最亮点之处在于,一些经过的学长会主动停下来和他打招呼。
他在课堂上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既然上了这条贼船,索性就继续坐下去吧。
教完我们这届他就不再从事本科生教育工作了,后来院学生会给姚老师办了个简单的欢送会,场面挺温馨的。
回头想专业这回事,给我第二次选择我估计还是这样吧。兴趣这回事,有时并不是指引你方向的唯一因素。只是那时就已经不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一进来就想好了一定要读研。
大一磕磕绊绊,有时会去梅操看露天电影,有时会去图书馆看与专业无关的书,有义务家教过,有去流浪狗救助站看望站长,有熬夜陪部长庆生过,有满怀热忱做事被泼冷水过,有被骗过。摸索中总算找到了一点“大学”的节奏。哦还有领略了樱花劫的盛况。
很少熬夜。
课程最多的一年。专业课有老师爱扯淡,有老师爱以过来人角度调侃我们,有老师没事就喜欢看钟(= =可是我非常喜欢上他的课,动脑后时间其实过得挺快)...但起码他们深知一个重点,不管怎么样都会提醒你:你的荒废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我管你也只能是一时而已。要不要努力还是看你自己。---或者这也可以体现武大的自由之风?
另一方面选修课,怎么有兴趣怎么来。总之上完课我的感受就是,就在回寝的路上会回味到笑逐颜开。
大二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模糊”的认识。开始认真思考要不要真的走这条路,除了确定自己一定不会读研外,什么都不知道了。退了社团,在图书馆找了份勤工俭学的工作,每次值班看杂志看报纸发现了自己最爱的那本;看埋头备考的考研党出国党考证党,有些都已经混脸熟了。哦樱花劫我避过了,只在晚上上完选修去领略夜樱。
因为趁着暑假上完了通识选修课,所以全是专业课了。老师们的重重点也都开始关注我们的走向了。更多地发布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竞赛类的报名等。或者,有些老师就很直白地说如果你想保研or出国就应该怎样。以及严重的 自 “我” 调 侃(哈哈这个专业不被调侃也难)。嗯还有和华工比较。
这学期碰上校庆120年(一说100年,老师还拿出83年的70年校庆邮票的照片给我们看),活动很多。不管怎样开庆典时坐在下面的感觉还是挺荣幸和欢乐的。--因为摄像大哥把镜头对准人群找美女显示在大屏幕上的插曲真的很欢乐。
有去找专业老师谈过,想着进实验室去学点东西。谈过后才发现自己的无知和缺少能力。老师说既然你决定工作起码现在要自己学习一些东西再找他。嗯不废话自学。
不知具体哪一天起,意识到一件事:学习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或者说,活到老学到老。
退了图书馆的兼职,图书馆老师很舍不得我也舍不得。马上樱花又开了,这次打算起早去拍晨樱。
选择性熬夜。
就是目前,剩下一门专业课。在做了很多的假设性选择后,现在在一家咖啡店做兼职--出于对咖啡的兴趣,也是为毕业旅行筹资。回校后呆在学校图书馆里。目前有两个新的发现:学校图书馆的资源非常强大(惭愧自己以前呆在图书馆的时候都没有发现);没有必要那么急的找工作,身边还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情等着我去发现,找兴趣之所在挺欢乐的。我还年轻。
-------------------------------------------------------分割线----------------------------------------------------
以上。我不是社团控也不是什么社交达人抱歉无法提供“专业”性回答。我以为任何人的经验都只能是别人的,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是不是这么个回事。就像目前这个问题引起的不同观点一样,你这样认为不代表我也要这样。我只是提供了作为一个非常普通的武大学生的一些方面。所以我的答案也只供参考。
P.S. 遗憾没有获得奖学金,但是不后悔。
PP.S.答案也算是写给我自己看的吧,因为武大会是个我怀恋的地方。换个学校或换个专业我想我应该也会想写写这个回答但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阅读权限90
一所c9末尾
在社团方面:越发觉得得不到什么 一些小型知识性的还好 别太认真
学习:学习氛围很浓 但是未脱离高中状态 站的高度不高 学生易于甘愿做一工程师
但是现在感觉不同了 人自我变了 看得世界也会不一样
//////////////////////////
鄙人人大大二商院党……(感觉好绕口……) 近些年商院一直在钻研一个xxx认证,再加上换校长的各种改革,正式学起了欧美范。上课课时减少,自主学习增加,其实就是不论什么课都要有案例,论文,课外阅读,作业堆成山我到现在才理解……高中都不算什么……具体效果不知道会是怎样,只是大家都觉得压力很大。 在排名上,人大运气好能进前十,运气不好就呵呵了……个人认为其实学校神马的都是浮云,尤其是人文社科方面,不需要什么科研高端设备,拼的就是学术思想,所以关键还是看学生自己的造化吧……不过现在商院就是在朝独立创新思想方面发展 虽然学生压力很大……希望能有效果吧……
/////////////////////
看到有人回答了所以来插一腿= =
我是北理工的 连TOP20都进不了貌似
学校虽然是工科学校 但是经管德语日语貌似也不错呢
学校里学风超级好吧 每天晚上去图书馆和自习室都满员 而且大神很多的样子 之前有个大神上了什么出彩中国人呢
老师就不好说了 学校以工科为主 我还在基础教育学院 体会不到学校老师的强大
学校对社团活动相当的支持 我校不隶属于学院的社团就有80多个 另外还有校级院级一大堆
看了前面那个西交大学长的文章 想起我校也有一个类似的实验班 叫徐特立英才班 本硕博八年呢 也是前两年基础课 可以全校自选专业 这个太幸福了 不过谁让他们高考分高呢
///////////////////////
我的学校建校历史略不悠久,学校排名略低,也不是985,不知我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资格…………哈哈。
说正经的。我现在在中央财经上学,虽然她并非985,但是分数线不低,有人说是虚高,其实我也觉得是这样,但是一年又一年地有人报,没办法。
了解中财的都知道新校区的条件,硬件设施我就不吐槽了。关于老师,也并非都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博学多才,有个人魅力(当然有些老师是有的)。没有纵横捭阖高谈阔论一吐胸中所学的大师。(当然,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学校还不够“好”,或者因为我入学时间还短,见识浅薄。)
学风倒是挺好的。不过我想各大高校的学风都是很好的吧,就不多说了。只是作为一个财经类高校,中财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实在不怎么重视。当听到别的学校的同学告诉我他去听关于北欧神话的讲座时我就觉得。。在我财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orz。宿舍叫宿舍楼1234号,教学楼叫学院楼1234号,当听到别的学校的同学说什么梅园竹园某某书院时我就觉得我财真是朴素大方orz。甚至于新年晚会某舞蹈都叫财经风暴。当然了,这是两面的,一方面没有人文气息,另一方面培养了务实精神,看你怎么看了。
至于社团,除了少数几个之外其他都是僵尸。和我想象中的大学社团差很多。总之,我很想吐槽学校的很多事情,虽然我爱这个学校,因为她毕竟是我的母校。哈哈。^_^
//////////////////////////
本人财经类大学大三学生,非985。不过招生分数是可以媲美985的。大一进来的时候,基本就是玩过去的,第一学期就九门课,而且基本都是洗脑非专业课。因此那个时候是很容易堕落的。学校氛围铜臭味太浓,老师宣扬的和同学讨论的基本都是有关于钱,工作,高薪。功利性太浓,超过百分之八十考试靠作弊,抑或突击,老师出题也简单,重点给到题目,因此很多人平时不努力,就靠期末突击作弊。社团活动也基本和这些相关。关于自由,不是很好,每年校运会强制拉我们去凑观众人数,六月份某个纪念日的时候会有班干党员通知说不要听信敌对分子的话参与某些活动,辅导员属于爱党爱国人士,经常旁敲侧击我们不要乱来,反党反社会主义。宿舍楼经常听到玩游戏的尖叫生,路上男生讨论的也多是游戏。不过认真的学霸也还是很多,上图书馆就知道。经常听说某某名师下海或是从政去了,感觉教师质量每况愈下,很多老师不适合做大学老师,做高中老师念课本还挺适合的。有几个老师有一定思想,专业知识牛逼,不过也大多是些非主流的诸如哲学系或法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回帖并转播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金地国际花园别墅区TH7-101&&电话:027-&&传真:027-&&&&法律顾问: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像的近义词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