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门式crv行李架安装过程程是合格的。

本月排行TOP10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中铁公司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安装工艺
  一、起重机安装前准备工作
  安装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研究,熟悉图纸,依据GB50278-98《起重机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标准执行。参加安装、架设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岗位上岗资格证。
  1、对运到安装现场的起重机进行开箱检查
  1.1 设备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1.2 按设备装箱单检查设备、材料及附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是否有齐全的出厂合格证书及必要的出厂试验记录。
  1.3 检查机电设备在运输的情况下是否有变形损伤和锈蚀,钢丝绳是否有锈蚀损伤、折弯、打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
  1.4 检查起重机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1.5 对起重机轨道和车挡,在安装起重机前先进行详细检查,看是否符合GB50278-98《起重机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
  1.6 清除安装现场有关不利施工的杂物,并在施工周围设置明显的施工标识。
  1.7、应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和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的实际情况选择配备合适的起重设备及安装所需的各种工具。
  二、施工期间的基本要求及安全规定
  1、起重机安装属于高空作业,在施工前技术员及现场指挥员要向参加施工所有人员详细介绍安装工序及有关技术要求和有关指挥信号。
  2、严禁在施工的起重机下面逗留、通过,与安装施工无关人员不准私自进入施工现场。
  3、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按有关安全规定配带好安全用品(安全带、安全帽、绝缘鞋等)。
  4、施工现场使用的氧气瓶、乙炔瓶必须保证立放并固定好,两瓶之间距离不得小于10m。
  5、在施工中上下拉件时要认真检查捆绑是否牢固。
  三、起重机安装的基本工艺
  单、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有多种方法,根据近年来随着新型的大起重量流动式起重机的不断问世,对小吨位起重机一般采用流动式起重机,用敞开式安装法,分别把主梁、小车、司机室吊至上方,在轨道上进行组装。
  1、吊装
  1.1 根据起重机的吨位、跨度及起升高度选定流动式起重机分别计算出吊装部件的中心位置,选择好吊点的绑扎方法,以及流动式起重机的起吊位置和桥式起重机在空中的回转就位位置。
  1.2在两大车轨道上安装下横梁,并固定好,使两下横梁平行,并前后对齐。
  1.2 小车的吊装就位:将两片主梁吊至大车轨道上就位组装后,再将小车吊至小车轨道上就位,或者将小车吊到一定高度,高出主梁适当高度后,合拢两主梁,而后把小车放到小车轨道上就位。
  2、走台栏杆、梯子安装
  2.1 走台栏杆按图安装于走台两侧边缘角钢上,和两端端梁伸出的板相连,并进行联接。
  2.2 端梁栏杆按图位置安装于端梁上。
  2.3 司机室按图示位置安装于主梁下部有转向平台的一侧,先将各联接件固定好,然后吊装司机室,用螺栓联接坚固。
  2.4 司机室梯子安装于司机室外侧走台上,梯子上下端用螺栓坚固。
  2.5 吨位牌安装于走台栏杆正中偏上位置,用螺栓坚固。
  3 导电线挡架的安装
  3.1 起重机大车导电线挡架金属结构,按图示位置尺寸安装于两主梁下部与主梁连接处,用螺栓坚固防止吊钩碰撞导线。
  3.2 安装大车行走车轮挡架,以排除轨道上的障碍物,分别用螺栓安装于大车行走车轮前方,挡架下面离轨道10mm左右。
  4、起升限位开关、安全尺挡板的安装
  按照图纸要求的位置尺寸,把起升限位的大小车运行限位开关,安装好起升或运行碰撞限位开关后,应能自动断电。
  5、钢丝绳的缠绕方法
  把钢丝绳在安装现场拉开放直,防止钢丝绳缠绕到卷筒上有劲,所以应拉直、放劲。
  安装钢丝绳还要注意以下问题:a 当吊钩上升至上极限位置时,两端钢丝绳至卷筒中间无槽处应保持1-1.5圈的空槽;b 当吊钩下降至下极限时,钢丝绳在卷筒上应留有3圈以上安全圈(固定圈除外)。
  四、电气控制系统安装
  起重机安装架设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电线管子的敷设,配线和安全接地等工作。电器设备按照图纸要求安装好后分别对电气元件、电气线路按照各自的不同要求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规定要求。最后进行电气设备的试运行,在对电气线路全面的检查和调整并确认无误后,合上所有的开关,使机构的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全部接上电源。首先在空载情况下逐个启动各机构,进行试运行,观察各机构工作是否正常。只有在空载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才允许负载运行。负载运行时须逐步加载,直至满载为止。不允许直接进行满载运行。
  五、安装注意事项
  1、按似定的工艺规程进行安装。
  2、确定安装的指挥人员、执行人员、检查人员,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集中领导、统一指挥。
  3、密切注意安装设备及机具动作情况(特别是起吊设备,钢丝绳及捆绑扎头等的完好、牢固联接情况等)。
  4、选好吊装着力点及吊装辅助结构,注意起重机在吊装其它安装载荷不能大于起重机设计的安装载荷。
  5、注意起重机各部分正确就位及在空中的正确联接,特别要保证连接件的牢固有效、符合安装规范。
  6、作好安装过程的记录和意外情况的及时处理。
  六、起重机安装后的检验及试验
  1、起重机安装后的检查
  1.1根据GB50278-98《起重机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在起重机安装后,对起重机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其主要检查内容:
  a、起重机金属结构拼接及组装。
  b、现场组装的小车轨道的安装质量。
  c、现场组装的小车运行机构和大车运行机构的安装质量。
  d、安全装置的安装质量及动作情况。
  2、起重机的试验
  2.1在确认起重机安装无误并符合安装要求,进行上述安装后的检查都合格后,进行起重机的试验(试运转)。
  2.2 起重机的试运转,应符合GB50278-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3 在试运转期间,在上一步骤未合格之前不得进行下一步的试运转。
  2.4 起重机试运转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a、电气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制动器、控制器、照明和信号系统等安装应符合要求,其动作应灵敏和准确。
  b、钢丝绳端的固定及其在吊钩、取物装置、滑轮组和卷筒上的缠绕应
【字体: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JXTJ0 桥、门式起重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原始记录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JXTJ0 桥、门式起重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原始记录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5:47:5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JXTJ0 桥、门式起重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原始记录.DOC
官方公共微信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门式起重机安装作业方法及要求.doc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门式起重机安装作业方法及要求
2.1 轨道安装
(适用于安装在砼、钢梁结构基础上的P型QU型轨道)
按图纸设计的位置、高程安装轨道、钢轨铺设前,应对钢轨的端面、直线度和扭曲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铺设。安装前应确定轨道的安装基准线,轨道的安装基准线宜为吊车梁的定位轴线。
钢梁上铺设轨道结构的,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钢梁实际中心线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mm,且不大于钢梁腹板厚度的一半。
轨道铺设在钢梁上,轨道底面应与钢梁顶面贴紧。当有间隙、且长度超过200mm时,应加垫板垫实,垫板长度不应小于100 mm,宽度应大于轨道底面10--20 mm,每组垫板不应超过3层,垫好后与钢梁焊接固定。
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安装基准线的水平位置的偏差,对于通用的门式起重机不应大于5 mm
起重机轨道跨度小于或等于10m时,轨道跨距允许偏差为±3.0 mm。
当起重机跨度大于10m时,偏差按下式计算,但最大不应超过±15 mm。
△S±[3+0.25S-10]
式中: △S?起重机跨度的允许偏差(mm)
S?起重机轨道跨度(m)
轨道顶面对其设计位置的纵向倾斜度,通用门式起重机不应大于3/1000,每2m测一点,全行程内高低差不应大于10 mm。
轨道顶面基准点的标高相对于设计标高的允许偏差,对于通用门式起重机为±10 mm。同一截面两平行轨道的标高相对差,对于通用门式起重机为±10 mm。
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等于起重机前后轮的基距。
轨道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轨道接头采用焊接时,焊条应符合钢轨母材的要求,焊接质量应符合电熔焊的有关规定,接头顶面及侧面焊缝处,均应打磨平整。
2)轨道接头采用鱼尾板连接时,接头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门式架专项施工方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4页免费26页免费42页免费36页免费29页免费18页7下载券15页1下载券11页免费19页7下载券8页7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3页免费18页7下载券23页7下载券19页7下载券28页7下载券
门式架专项施工方案|门​式​架​专​项​施​工​方​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悬挑门式脚手架施工方案”怎么编?
“悬挑门式脚手架施工方案”怎么编?
我的是商住楼、17层、框架结构要“悬挑门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给你一个参考
XX公寓6#、7#楼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一层及地上一层为公建,二层至二十五层为住宅,住宅层高为3米,总高为87.4米。
1、外脚手架底部在公建屋面上,因荷载较大,做二次悬挑,第一次悬挑在十层屋面,第二次悬挑在十八层屋面上。
2、双排脚手架距墙300mm,架宽700mm,悬挑长度为1000mm,采用工字钢I16;在阳台位置,悬挑长度为2000mm,采用工字钢I20。
3、工字钢在楼板上锚固长度为悬挑长度的2倍,每根工字钢在楼板上锚固,悬挑1米设两点,悬挑2米设三点,锚固采用Φ20钢筋,做成U型,预埋在砼中,工字钢安装后,钢筋上口封闭焊接。
4、北侧楼梯间在外墙安装预埋件,在预埋件上焊接工字钢。工字钢间距与外立杆间距相等(1.5米)。
5、外脚手架立杆与工字钢结点处,在工字钢上和焊接¢63钢管,长80mm与外脚手架立管插接。
6、外脚手架阳角处采用¢15钢丝绳拉吊,在悬挑脚手架上一层外墙设预埋吊环(采用¢25钢筋制作)。
7、6#楼北侧有2处,在楼梯间外侧悬挑长度为2米,上下各设1个埋件,三角形焊接。
8、构件焊缝厚度h≥6mm。
还有他计算的受力计算方法呢,这个方案能达到国家受力标准吗?
关于受力计算按工程现状,按规范要求计算。
我给你一个参考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材料要求. 2
四.施工方案. 3
4.1悬挑工字钢平面布置. 3
4.2 搭设方法. 4
4.3门式脚手架构造要求. 8
4.4门式脚手架验收. 11
4.5 门式脚手架维护. 12
4.6安全技术措施. 12
4.7 门式脚手架拆除. 13
4.8脚手架验算. 13
一.工程概况
X X工程位于X X大街北侧。本工程是X 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设计单位为X X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为X X建筑公司。本工程项目总占地3.0866公顷,工程总建筑面积为㎡,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1610.24m?,地上建筑面积约为99258.34m?。地基局部为桩基,结构类型为筏板基础,全现浇砼结构,局部地下二层。本工程包括四栋高层住宅楼,两栋商业办公,一栋餐饮和两组庭院式住宅,一组联排式住宅;其中四栋高层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其余均为框架结构。二.编制依据
《X X工程施工图纸》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00》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三.材料要求
本工程选用18#工字钢,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采用经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符合安全标准的鼎立安牌拱构型门式钢管脚手架组立而成。拱构型门式钢管脚手架——采用拱构型横梁的门式钢管脚手架,由拱构门架、交叉拉杆、水平横杆、U型销和挂扣式钢制脚手板组成,并按规定设置扫地杆、连墙件、连接扣件、可调节底座。其所有进场材料均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并且质量按照《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00》中附录A门架、配件质量A类的规定进行质量类别判定、维修及使用。
3、本工程门架镀锌钢管为Φ42×2.5,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对于钢管,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2)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3)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4) 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5)钢管应平直,平直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使用有硬伤(硬弯、砸扁等)及严重腐蚀的钢管。
接外径42mm钢管的扣件应有明显标记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家扣件》GB 1583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连墙件采用的连接棒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要求。
6、木脚手板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厚度不应小于50mm,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木脚手板采用松木制作,两端各设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7、全密目网、平网应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证件。
四.施工方案 4.1悬挑工字钢平面布置
1)T2楼、T5楼悬挑工字钢平面布置图
2)T4楼悬挑工字钢平面布置图
3)T11楼悬挑工字钢平面布置图
4.2 搭设方法
T2楼周长约125米,高99.9米,该建筑物工字钢悬挑从五层顶板18.2米开始,分三步挑出至顶高;T5楼周长约125米,高99.9米,该建筑物工字钢悬挑从三层顶板12.2米开始,分三步挑出至顶高;T4楼周长约139米,高99.9米,该建筑物工字钢悬挑从四层顶板15.2米开始,分三步挑出至顶高;T11楼周长约134米,高99.9米,该建筑物工字钢悬挑从四层顶板15.2米开始,分三步挑出至顶高。如脚手架侧立面图:
本工程悬挑架采用18号工字钢做悬挑,再采用φ16圆钢作成钢筋环与工字钢焊接为一体,每相隔1.83米设置一根工字钢,与相应门式立管纵距1.83米相对应。在工字钢上,挑出建筑物外边线部分满铺50厚木脚手板,为防止木板活动,可用铁丝或木板条钢钉将木板绑扎或钉牢,形成坚固的悬挑基础层,每个门架立杆必须安置可调底托,以便上下调整水平高度,除可使门架立杆接触面增大外,并可方便施作以达到与垂直度之工艺要求。搭设转角处之两个门架立杆必须紧靠加固,(采用扣件连接)使其更为整体性。工字钢与楼层板固定见工字钢示意图:
在上层梁位置用φ30塑料管预留孔洞,采用5’钢丝绳每三米一道与工字钢做斜向拉结(其中角部钢梁都采用5’钢丝绳拉结),如下图所示。
楼面预埋钢筋环→放置悬挑工字钢→铺设木脚手板→安放底座→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安装交叉支撑→安装水平架或脚手板→安装钢梯→安装水平加固杆→安装连墙杆→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按规定位置安装剪刀撑→装配顶步栏杆
4.2.4.1 施工准备 
1 、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本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向搭设的使用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作业要求的交底。  2、 对门架、配件、加固件应按规范第3章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门架、配件。  3、 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应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排水。4.2.4.2 门架基础  1、基础上应先弹出门架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4.2.4.3 搭设  1、搭设门架及配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交叉支撑、水平架、脚手板、连接棒和锁臂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2节要求; (2) 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3) 门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搭完一步架后,应按本规范第7.4.5条要求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 (4) 交叉支撑、水平架或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5) 连接门架与配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 (6) 水平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满铺; (7) 底层钢梯的底部应加设钢管并用扣件扣紧在门架的立杆上,钢梯的两侧均应设置扶手,每段梯可跨越两步或三步门架再行转折; (8) 栏板(杆)、挡脚板应设置在脚手架操作层外侧、门架立杆的内侧。  2 、加固杆,剪刀撑等加固件的搭投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3节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固杆、剪刀撑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 (2) 水平加固杆应设于门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门架立杆外侧并连牢。  3、 连墙件的搭设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5节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墙件的搭设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严禁滞后设置或搭设完毕后补做; (2)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应采用确保脚手架稳定的临时拉结措
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3) 连墙件宜垂直于墙面,不得向上倾斜,连墙件埋入墙身的部分必须锚固可靠; (4) 连墙件应连于上、下两榀门架的接头附近。 4、 加固件、连墙件等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2)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宜为50~60N·m,并不得小于40N·m; (3)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mm。 5 、脚手架应沿建筑物周围连续、同步搭设升高,在建筑物周围形成封闭结构;如不能封闭时,在脚手架两端应按本规范第6.5.2条增设连墙件。 4.3门式脚手架构造要求
 4.3.1 门架  4.3.1.1 门架跨距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128-2000)的规定,并与交叉支撑规格配合。  4.3.1.2 门架立杆离墙面净距不宜大于150mm;大于150mm时应采取内挑架板或其他离口防护的安全措施。 4.3.2 配件  4.3.2.1 门架的内外两侧均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  4.3.2.2 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连接棒直径应小于立杆内径的1~2mm。  4.3.2.3 有脚手架的操作层上应连续满铺与门架配套的挂扣式脚手板,并扣紧挡板,防止脚手板脱落和松动。  4.3.2.4 水平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脚手架的顶层门架上部、连墙件设置层、防护棚设置处必须设置;  2)当脚手架搭设高度H≤45m时,沿脚手架高度,水平架应至少两步一设;当脚手架搭设高度H&45m时,水平架应每步一设;不论脚手架多高,均应在脚手架的转角处、端部及间断处一个跨距范围内每一步一设;  3) 水平架在其设置层面内应连续设置;  4) 当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除脚手架内侧交叉支撑时,应在拆除交叉支撑的门架上方及下方设置水平架;  5)水平架可由挂扣式脚手板或门架两侧设置的水平加固杆代替。
  4.3.2.5 底步门架的立杆下端应设置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 4.3.3 加固件  4.3.3.1 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脚手架高度超过20 m时,应在脚手架外侧连续设置;  2)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为45°~ 60°,剪刀撑宽度宜为4~8m;  3) 剪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紧;  4) 剪刀撑斜杆若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宜小于600mm,搭接处应采用两个扣件扣紧。  4.3.3.2 水平加固杆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应在脚手架外侧每隔4步设置一道,并宜在有连墙件的水平层设置;  2)设置纵向水平加固杆连续,并形成水平闭合圈;  3)在脚手架的底步门架下端应加封口杆,门架的内、外两侧应设通长扫地杆;  4)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4.3.4 转角处门架连接  4.3.4.1 在建筑物转角处的脚手架内、外两侧应按步设置水平连接杆,将转角处的两门架连成一体(图4.3.4.1)  
1—连接钢管;2—门架;3—连墙件图4.3.4.1 转角处脚手架连接
4.3.4.2 水平连接杆应采用钢管,其规格应与水平加固杆相同。  4.3.4.3 水平连接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及水平加固杆扣紧。
4.3.5 连墙件
  4.3.5.1 脚手架必须采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做到可靠连接。连墙件;采用DN42直径钢管与建筑物结构用O10铁涨管连接,水平方向间距不超过三跨,垂直方向按建筑物的每个结构层设置,边缘和转角每层一设,将脚手架和建筑物连为一体,使其达到安全效果。  4.3.5.2 在脚手架的转角处、不闭合(一字型、槽型)脚手架的两端应增设连墙件,其竖向间距不应大于4.0m。  4.3.5.3 在脚手架外侧因设置防护棚或安全网而承受偏心荷载的部位,应增设连墙件,其水平间距不应大于4.0m。  4.3.5.4 连墙件应能承受拉力与压力,其承载力标准值不应小于10kN;连墙件与门架、建筑物的连接也应具有相应的连接强度。 4.3.6 通道洞口  4.3.6.1通道洞口高不宜大于2个门架,宽不宜大于1个门架跨距。  4.3.6.2 通道洞口应按以下要求采取加固措施:当洞口宽度为一个跨距时,应在脚手架洞口上方的内外侧设置水平加固杆,在洞口两个上加斜撑杆(图6.2.2);当洞口宽为两个及两个以上跨距时,应在洞口上方设置经专门设计和制作的托架,并加强洞口两侧的门架立杆。  
1—水平加固杆;2—斜撑杆图4.3.2.2 通道洞口加固示意
4.3.7 斜梯  4.3.7.1 作业人员上下脚手架的斜梯应采用挂扣式梯,并宜采用“之”字形式,一个梯段宜跨越两步或三步。  4.3.7.2 钢梯规格应与门架规格配套,并应与门架挂扣牢固。  4.3.7.3 钢梯应设栏杆扶手。
4.4门式脚手架验收
 4.4.1 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应按本方案中第4.2.4.3节和第4.4.5节的规定对脚手架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4.4.2高度在20m及20m以下的脚手架,应由单位工程负责组织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高度大于20m的脚手架,应由上一级技术负责人随工程进行分段组织工程负责人及有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4.4.3 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 根据JGJ 128-2000规范第5.1.2条要求所形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2) 脚手架构配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类合格标志;  (3) 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  (4)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  (5) 脚手架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  4.4.4 脚手架工程验收,除查验收有关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应着重以下各项,并记入施工验收报告。  (1) 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  (2) 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  (3) 基础是否平整坚实、支垫是否符合规定;  (4) 连墙件的数量、位置和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5) 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  4.4.5 脚手架搭设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方案表4.4.5的要求:
表4.4.5 脚手架设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
注:h—步距;H—脚手架高度;ι—跨距;L—脚手架长度。  4.5 门式脚手架维护
 4.5.1 每月对架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4.5.2 对连墙件,防护设施每月维护保养一次。
4.5.3 对脚手架应设专人负责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工作。对高层脚手架应定期作门架立杆基础沉降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  
4.5.4 拆下的门架及配件应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并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分类检验和维修,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
4.6安全技术措施
 4.6.1 搭拆脚手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4.6.2 搭拆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4.6.3 操作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严禁在脚手架上拉缆风绳或固定、架设混凝土泵、泵管及起重设备等。  4.6.4 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雪、雾天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及施工作业。  4.6.5 施工期间不得拆除下列杆件:  (1) 交叉支撑,水平架;  (2) 连墙件;  (3) 加固杆件:如剪刀撑、水平加固杆、扫地杆、封口杆等等;  (4) 栏杆。  4.6.6 作业需要时,临时拆除交叉支撑或连墙件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交叉支撑只能在门架一侧局部拆除,临时拆除后,在拆除交叉支撑的门架上、下层面应满铺水平架或脚手板。作业完成后,应立即恢复拆除的交叉支撑;拆除时间较长时,还应加设扶手或安全网;  (2)只能拆除个别连墙件,在拆除前、后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应在作业完成后立即恢
复;不得在竖向或水平向同时拆除两个及两个以上连墙件。  4.6.7 在脚手架基础或邻近严禁进行挖掘作业。  4.6.8 临街搭设的脚手架外侧应有防护措施,以防坠物伤人。  4.6.9 脚手架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工地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执行。  4.6.10 沿脚手架外侧严禁任意攀登。4.7 门式脚手架拆除
4.7.1 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4.7.2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4.7.3 拆除脚手架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4.7.4 脚手架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进行:  1) 脚手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2) 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最后拆除连墙件;  3) 在拆除过程中,脚手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4) 连墙杆、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的门架时方可拆除;  5) 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6) 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方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锁臂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  7)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8)拆下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成捆用机械吊运或由井架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4.8脚手架验算
本计算主要针对悬挑结构的工字钢的应力计算及预埋钢筋的抗拔计算,确定工字钢的规格型号,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题下达到经济实用的原则,根据脚手架的搭设方案,进行验算。
悬挑脚手架验算
计算参数:根据施工要求,两次悬挑高度基本相同,对于悬挑结构相同的计算一次即可,选T5楼外架体验算:第一次悬挑从第三层顶板开始,搭设高度为30m,第二次悬挑从第十三层开始,搭设高度为30 m,结构作业时同时作业层数取n1=1,装修作业时作业层数取n1=2,立杆纵距1.83m,排距0.8m,步距1.7m,二步三跨设一拉接杆。本计算不考虑钢丝绳拉接作用,将钢丝绳拉接作为增强手段。
脚手架构造作法:交叉支撑两侧设置,水平架5步4设,脚手架5步1设:剪刀撑4步4跨设置,水平加固杆4步1设,加固杆件钢管为?48×3.5mm;连墙件竖向及水平间距为每结构层及3跨(H1=3m,L1=6m);脚手架采用立网安全封闭围护,立网网目3.5cm×3.5cm,绳径3.2mm;每5步设防护栏一杆一道,杆件规格同加固杆。4.8.1  脚手架的稳定性验算  ① 求各种荷载对脚手架计算单元产生的内力标准值  恒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已由上面算例得每米高度门式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Gk1=0.276kN/m  每米高度脚手架加固件、附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Gk2=0.081kN/m  (根据所给脚手架的构造条件与算例完全一致,故NGk1、NGk2可直接引用)  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Qik=5×0.8×1.83=7.32kN    风荷载对脚手架的计算弯矩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规范式计算。脚手架每次悬挑搭设高度30m,根据JGJ128-.1查得风压高度系数μz=1.62。对立网全封闭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近似按空间桁架计算,并在计算挡风系数时,将立网的挡风系数计入。根据规范JGJ128-2000条文第4.0.4条已给出敞开式脚手架的挡风系数Ф=0.093,立网挡风系数按网目3.5cm×3.5cm,绳径3.2mm计算:  Ф1=2×3.5×0.32/3.5×3.5=0.183  则立网全封闭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为:  μstw=(0.093×2+0.183)×1.2=0.443  风荷标准值为:  ωk=0.7μzμstwω0=0.7×1.62×0.443×0.55=0.276kN/m2  作用于脚手架计算单元的风线荷载标准值
  qk=ωk·l=0.276×1.83=0.505kN/m  风荷载对脚手架计算单元产生的弯矩标准值,按规范式(5.2.1-4)计算:  Mk=qkH12/10=0.505×32/10=0.455kN·m  ② 求作用于一榀门架的最大轴向力设计值  根据JGJ128-2000规范第4.0.5条及5.2.1条规定,计算脚手架稳定性时,作用于一榀门架的最大轴向力设计值应进行两种荷载组合的计算,即对不组合风荷与组合风荷两种情况的计算,取两种工况计算结果的大者作为不利轴力。  不组合风荷载时,按规范式(5.2.1-2)计算:  N=1.2(NGk1+ NGk2)H+1.4∑NQik=1.2(0.276+0.081)×30+1.4×7.32=23.10kN  组合风荷载时,按规范式(5.2.1-3)计算:  N=1.2(NGk1+ NGk2)H+0.85×1.4(∑NQik+  2Mk/b)=1.2(0.276+0.081)×30+0.85×1.4×(7.32+2×0.455/0.8)=22.92kN  以上两种组合中,组合风荷载时得到一榀门架的最大轴向力设计值。  ③ 求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Nd  按JGJ128-2000规范第5.2.1条规定,Nd按式(5.2.1-5)计算:  Nd=φ·A·?  根据所给门架型号条件,查规范附录表B.0.4知道门架立杆钢管?42×2.5mm时,A1=310mm2,h0=1700mm,I0=6.08×104mm4,门架加强杆钢管为?26.8×2.5mm时,I1=1.42×104mm4,h1=1536mm,代人规范式(5.2.1-7),得门架立杆算截面惯性矩:  I=I0+ I1×h1/ h0=6.08×104  +1.42×104×.36×104mm4  门架立杆换算截面回转半径由规范式由(5.2.1-6)计算:
i=(I/A)1/2=(7.36×104/310)1/2=15.41mm
门架立杆长细比:调整系数k,根据H=30m查规范表5.2.1得k=1.13,  λ=κh0/i=1.13×=125  根据λ=125查本规范附表B.0.6得立杆稳定系数φ=0.316。  根据门架用钢材为Q235,由规范第5.2.1条知钢材强度设计值?=205N/mm2,所以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为:  Nd=φ·A·?=0.316×310×2×205×10-3=40.16kN&22.92kN  以上计算结果说明,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亦即脚手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大于一榀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满足规范式(5.2.1-1)N≤Nd,故此脚手架的稳定性满足要
4.8.2 门式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按式(5.2.2-1)计算:  Hd=[φA?-1.4∑NQik]/1.2(NGk1+NGk2)   上式中,调整系数k与脚手架高度有关,因高度待求,故只能试取k= 1.22; NGk1=0.276kN/m,NGk2=0.081kN/m,据λ=1.22×=135,查得φ=0.316,A=310×2mm2,?=205N/mm2;Qk /m2时∑NQik=7.32 kN , Hd=(0.316×310×2×205×10-3-1.4×7.32)/[1.2(0.276+0.081)]=70m  组合风荷时,按式(5.2.2-2)计算:  Hdw=[φA?-0.85×1.4(∑NQik+2Mk/b)]  /1.2(NGk1+NGk2)  得风压高度系数uz=1.77,由风荷体型系数ustw=0.443,基本风压w0=0.55kN/m2,风荷载标准值:  ωk=0.7uzustwω0=0.7×1.77×0.443×0.55=0.302kN/m2  风线荷载标准值:  qk=ωk·l=0.302×1.83=0.552kN/m  风荷作用对计算单元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Mk=qkH12/10=0.552×32/10  =0.455 kN·m  代入脚手架搭设高度计算公式:  Hdw=[0.316×310×2×205×10-3-1.19(7.32+2×0.455/1.22)]/1.2(0.276+0.081)≈71m  故本工程脚手架搭设高度为H=30m,符合要求。
4.8.3 连墙件计算
连墙件用Φ25螺杆,An=380mm2
1)强度验算:
  σ=Nt(Nc)/φAn≤0.85?
式中:Nt(Nc) = NW+3.0(kN)
NwW=1.4ωkoL1oH1=1.4×0.276×6×3=6.96kN
Nt(Nc) = 6.96+3.0=9.96 kN
σ=9.96×103/380=26.2 N/mm2≤0.85×205= 174N/mm2
2)稳定验算:  σ= Nc/φΑ≤0.85?   式中An——连墙件的净截面积,带螺纹的连墙件应取螺纹处的有效截面积;  A——连墙件的毛截面积;  Nt、Nc——风荷载及其他作用于连墙件产生的拉、压力设计值;  Nw风荷载作用于连墙件的拉(压)力设计值,   φ——连墙件的稳定系数,按连墙件长细比查本规范表B.0.6。
i=(I/A)1/2=(d2/16)1/2=6.25mm
式中φ按λ=1.13×150/6.25=27.12,查附录表B.0.6 得φ=0.926
σ=9.96×103/(0.926×380)=28.31 N/mm2≤0.85×205= 174N/mm2 3)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强度计算:
Nt(Nc)≤Nv
采用双扣件连接,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Nv——连墙件脚手架、连墙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抗拉(压)承载力设计值
Nt(Nc)=9.96KN≤Nv=12.0kN
满足要求!
4.8.4 工字钢荷载计算
恒载计算的标准值Gk
Gk=gk1+ gk3
由JGJ 128-2000表1查得gk1=0.276 kN/m,由表1查得作业层标准值 gk2=2kN/m2,由表1查得gk3=0.081kN/m。
计算高度为30m
Gk=0.276+0.081=0.357 kN/m
作业层施工荷载标准值QK
用于结构作业时,QK= 2×1.83×0.8=2.93KN
用于装修作业时,QK=5×1.83×0.8=7.32KN
由上计算脚手架立杆受力为:
装修时P=1.2×0.357×30+1.4×7.32=23.10KN
结构时P=1.2×0.357×30+1.4×2.93=16.95KN
工字钢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由此计算悬挑构件所受最大力矩为M=23.10×0.3+23.10×1.1=32.34KN.m
采用18#工字钢,其抵抗矩为185cm3,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215N/mm2.
σ=M/W=32.34×106/185×103=174.8N/ mm2& [f]=215N/ mm2
满足安全要求。
拔力验算:
所采用的预埋钢筋直径为φ16(如示意图所示),由下图计算:
N=23.10(0.3+0.3+0.8)/1.45=23.10×1.4/1.45=22.30KN
N1= Mmax /0.65 =22.30/0.65 =34.31KN
吊环承受的拉应力为:
σ= N1/A =34.31×103/(3.14×82)=170.7N/mm2<[σ]=215 N/mm2,满足要求。
预埋钢环的锚固力为
F=3πd*h*τb=3×3.14×16×60×2.5=22.6KN≥7.93KN(砼握裹力,取τb=2.5Mpa,混凝土楼板的厚度为100,锚固深度取值为60)
由以上计算可得钢筋环的抗拔力满足要求。
的感言:谢谢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装饰装修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rv行李架安装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