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物理开放教育指南判断题题。听懂了加30分。置于水...

当前位置:
>>>曾经有人向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著名科学家求教一道题,题意大致..
曾经有人向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著名科学家求教一道题,题意大致如下:池中有一条船,船上装有石头,如果把船上的石头投入水中,池内水位将如何变化?这位科学家立刻判断水面会上升,因为船中石头投入水中后,池水因为石头占去一定体积而“膨胀”,水位应该上升.事实说明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解释错了,此事因而成为名人的一则趣闻,请分析一下他到底错在何处?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石头在船上,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F浮=G总=G船+G石=G船+ρ石v石g,---------------①石块放入水中后,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等于船受到的浮力F船加上石头受到的浮力F石,F浮′=F船+F石,由于船漂浮,F船=G船,石头沉入水底,F石=ρ水v排g,∴F浮′=F船+F石=G船+ρ水v石g,------------②∵ρ石>ρ水,∴由①②可得:F浮>F浮′,即:石头在船上时,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石头在船上时,船和石头排开水的体积大、水位高,所以把船上的石头投入水中,池内水位下降.答:这位科学家的粗略分析中忽略了一点,在石头未投入水池前,石头借助小船漂浮在水面上.把船上的石头投入水中,池水水位应该是下降的.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曾经有人向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著名科学家求教一道题,题意大致..”主要考查你对&&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 (或气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3)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阿基米德原理:(1)原理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g取9.8N/kg。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跟物体本身密度大小无关。阿基米德原理的五点透析:(1)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2)G排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 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3)V排是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排&V物。(4)由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5)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ρ液应该为ρ气。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去分析和设计,具体采用“称量法”来进行探究,既能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中体验浮力,同时,还能准确地测出浮力的大小。例1小明在生活中发现木块总浮在水面,铁块却沉入水底,因此他提出两个问题:问题1:浸入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 问题2: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此他做了进一步的猜想,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1)(b)、(c)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a)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__(选填 “受到”或“不受到”)浮力; (2)做___(选填字母)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 (3)做(d)、(e)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__的关系。解析(1)物体在水中时受到水向上托的力,因此示数会变小。 (2)研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时,应保持V排和ρ液不变,改变深度。 (3)在V排不变时,改变ρ液,发现浮力大小改变,说明浮力大小与ρ液有关。答案(1)受到(2)(c)、(d)(3)液体密度公式法求浮力:&&&& 公式法也称原理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表达式为:F浮=G排=ρ液gV排)。此方法适用于所有浮力的计算。例1一个重6N的实心物体,用手拿着使它刚好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排开的水重是10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N。 解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10N。答案10实验法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就是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结论是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实验时,用重力差法求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最后把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比较。实验过程中注意溢水杯中的液体达到溢口,以保证物体排开的液体全部流入小桶。例1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所示。&(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力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改正。解析: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探究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所以实验时,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水的重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因此实验过程中需要测空小桶的重力G桶,并且将溢水杯中的水加至溢水口处。答案:存在的问题:(1)没有测空小桶的重力 (2)溢水杯的水量不足改正:(1)测空小桶的重力G桶(2)将溢水杯中的水加至溢水口处浮力知识梳理:曹冲称象中的浮力知识:&& 例曹冲利用浮力知识,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有关的知识_____、 ____,另外,他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和______. && && 解析:曹冲称象的过程是首先把大象放在船上,在水面处的船舷上刻一条线,然后把大象牵上岸。再往船上放入石块,直到船下沉到船舷上的线再次与水面相平时为止,称出此时船上石头的质量即为大象的质量。两次船舷上的线与水面相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为了让两次船排开水的体积相同,进而让两次的浮力相同,再根据浮沉条件,漂浮时重力等于浮力可知:船重+大象重=船重+石头重,用多块石头的质量替代了不可拆分的大象的质量,这是等效替代法在浮力中的一个典型应用。&&& 答案:浮沉条件& 阿基米德原理& 等效替代法化整为零法物体浮沉条件:
漂浮和悬浮的异同:
利用浮力知识求物体或液体的密度: 1.对于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而浮力F浮= ρ液gV排,重力G物=ρ物gV排,因F浮≈G物,只要知道V排与V物的关系和ρ液(或ρ物)就可求出ρ物(或ρ液)。例1: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125cm3的木块放入盐水中,木块有1/2的体积露出盐水面,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N,盐水的密度____________ kg/m3(g取10N/kg) 解析:木块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F=G= Mg=p木Vg=0.6×103kg/m3×0.125×10-3m3× 10N/kg=0.75N,盐水的密度:=1.2×103kg/m32. 若,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称重法,可求出,又因为,此时,可得。根据此式,已知ρ液,可求出ρ物,已知ρ物可求出ρ液。液面升降问题的解法:
1. 组合物体漂浮类型要看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关键是比较前后两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变化。设物体原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后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若V’排&V排,则液面上升,若V’排&V排,则液面下降;若V’排=V排,则液面高度不变,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故,因为液体的密度ρ液不变,固物体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所以只要判断出物体前后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即可判断出液面的升降情况。例1一个水槽内漂浮着一个放有小铁球的烧杯,若将小铁球取出放入水槽里,烧杯仍漂浮在水槽中,则水面将(&&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无法判断解析:铁球和烧杯漂浮在水中,装有铁球的烧杯所受的浮力F浮与烧杯和铁球的总重力平衡,则有:。把铁球放入水槽中,铁球下沉,铁球单独受到的浮力,;烧杯单独受到的浮力为。铁球放入水槽中后,铁球和烧杯所受浮力之和为F浮2,因此,烧杯和铁球后来排开水的体积之和小于原来排开的水的体积,所以水面下降,故正确选项为C。2.纯冰熔化类型:&&& 此类题的规律技巧:若冰块漂浮于水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不变;若冰块漂浮于密度大于水的液体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上升;若冰块漂浮于(或浸没于)密度小于水的液体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下降。&&& 要判断液面的升降,必须比较冰排开液体的体积与冰熔化成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冰未熔化时,若它漂浮在液面上,则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即。冰块所受的,冰块的重力,由此可得;冰熔化后,化成水的体积。所以当冰块漂浮于水中时,,液面不变;当时,,液面上升。若冰块浸没液体中,则冰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冰块的体积,而冰熔化后的体积小于冰的体积,故液面下降。例2如图所示,烧杯中的冰块漂浮在水中,冰块上部高出杯口,杯中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待这些冰全部熔化后(&& ) A.将有水从杯中溢出 B.不会有水从杯中溢出,杯中水面也不会下降 C.烧杯中水面下降 D.熔化过程中水面下降,完全熔化后有水溢出解析:冰熔化后烧杯中的水面将保持不变,故不会有水溢出。答案:B
漂浮物体切去露出部分后的浮沉情况:&&&&& 漂浮物体,如将露出液面的部分切去后,物体的重力减小,而浸在液体中的部分没有变,根据F浮= ρ液gV排知物体所受浮力不变。这时浮力大于重力,剩余部分上浮。例1长为L的蜡烛底部粘有一铁块,使其竖直停留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露出水面的长度为L0,将其点燃,直到自然熄灭,设燃烧掉的长度为d,则(&& ) A.d&L0B.d=L0 C.d&L0D.无法判断解析:假设将露出的部分一次切去,再分析剩余部分的沉浮情况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如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这时蜡烛的重力减小,而在水中的部分未变,即排开的水的重力——浮力未变,显然这时浮力大于重力,剩余部分将上浮。可见,蜡烛燃烧过程是逐渐上浮的,所以最终烧掉的长度大于L0,故正确选项为C。答案:C密度计:&&& 在物理实验中使用的密度计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根据物体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制造与工作的。密度计是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密封玻璃管,管的下部装有少量密度较大的铅丸或水银。使用时将密度计竖直地放入待测的液体中,待密度计平稳后,从它的刻度处读出待测液体的密度。常用密度计有两种,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大的液体密度,叫重表;另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小的液体,叫轻表。&&& &&&& 密度计的原理是:F浮=ρ液gV排=G计(不变)。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同,ρ液增大时,V排减小,密度计在液面以上的部分增大,刻度越靠下密度值越大。气体的浮力:&&&&& 气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同理,物体在空气中时,上下表面受到空气的压力差就是空气的浮力。故物体在空气中称得的重量,并不是物体真正的重量,但因其所受的浮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不但空气如此,物体在任何气体中,均受到气体的浮力。&&&& 氢气球和热气球浮沉原理比较:
饺子的浮沉:&&&& 生饺子被放入锅中时便沉到锅底,煮熟的饺子就浮起来了,如果把饺子放凉,再放入锅中,又会沉到锅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生饺子放人锅中,由于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煮熟的饺子因为饺子内气体受热膨胀,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饺子上浮;凉的熟饺子因遇冷体积缩小使浮力减小,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
发现相似题
与“曾经有人向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著名科学家求教一道题,题意大致..”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774314627913315280535255249249034(1)20世纪初,丹麦和英国的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新的酸碱理论--质子论.质子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即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个理论,试判断:①H2SO4&②OH-&③H2PO4-&&④NOx-&&⑤Al3+&中属于酸的是(填序号,下同)①和③,属于碱的是②、③、④.(2)下表是几种常见气体单质的物理常数:物理常数H2N2O2Cl21℃时的溶解度1.9h29.469.51460密度(g/L)0.08991.25061.42j3.2g4熔点(℃)259.14203.86278.4100.98沸点(℃)252.0195.8n82.9614.6从这些物理常数中你能总结出非金属气体单质沸点、密度、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吗?①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升高;②密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大;③溶解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大;由此可见,非金属气体单质的物理性质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3)如下图所示,往试管中放入几小块生石灰,然后把试管放在盛有26℃时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再用滴管滴入6mL蒸馏水.试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出现的现象为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热,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热,使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fa(OH)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ra(OH)2从饱和溶液中析出.
解:(1)硫酸能解离出H+,属于酸;OH-能结合H+生成水,属于碱;HCO3-能解离出H+和碳酸根离子,属于酸,同时又能结合H+生成碳酸,所以又属于碱;NO3-能结合H+生成硝酸,所以属于碱;Al3+既不能结合H+又不能放出H+,所以既不属于酸又不属于碱,所以,属于酸的是①和③,属于碱的是②、③、④;(2)通过比较Hc、N2、O2、Cl2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看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再分析、比较沸点、密度、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发现:①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升高,②密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大,③溶解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大,由此可见,非金属气体单质的物理性质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e)向生石灰滴入蒸馏水时,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使饱和的石灰水温度升高,8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a(OH)2从饱和溶液中析出,饱和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答为:(1)①和③,②、③、④;(0)①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升高,②密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大,③溶解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大,相对分子质量;(3)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热,饱和石灰水变浑浊,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热,使饱和的石灰水温度升高,Ca(OH)h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a(O5)3从饱和溶液中析出.(1)(1)根据质子论对给出的物质进行分析,凡是能电离出H+的分子或离子都属于酸,凡是能结合H+的分子或离子都属于碱.特别注意某些离子既能放出H+又能结合H+的既属于酸又属于碱;(2)首先分析给出非金属气体单质排列规律,再分析、比较沸点、密度、溶解度的变化规律;(3)根据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现象和原因.一道物理中考题(浮力)。。(过程详细,追加30分)_百度知道
一道物理中考题(浮力)。。(过程详细,追加30分)
装有水的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当冰全部融化后,杯中的液面将会( ) A.升高 B.不变 C,冰块内有一实心小铁块
提问者采纳
所以它下沉后水面会下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假如现在的冰中没有这个小铁块,铁在水中是下沉的.假如你把这块冰看作是一个小船,那么可以分析出冰融化后水面是不会变化的OK,也就是说冰之所以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现在在冰里排开水的体积要比它在水里排开水的体积要大,但之所以它现在能浮在水上是因为冰的密度要小,答案是C,那么问题就简单了 再假如这个铁块是个木块!!,那么冰融化后水面是没有变化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中考题的相关知识
其他5条回答
下降本来应该是不变的但冰变成水
体积会减小所以………………选C
不变。因为原本排开水的体积的质量等于冰的质量。后来冰融化了,体积就等于原本排开水的体积了
下降,平均密度的问题。一开始,排开水的质量等于冰块和小铁块的质量。冰全部融化后,铁沉下去,所排开的水加上原来冰的质量小于一开始排开水的质量。
答案:C这个是浮力和密度结合的问题呵呵: 证明:当内含铁快的冰浮在水面时,有平衡得F浮=G 由阿基米德定律:F浮=ρ水gV排=G冰+G铁=(m冰+m铁)g 得:V排=(m冰+m铁)g/ρ水g=m冰+m铁/ρ水=m冰/ρ水+m铁/ρ水 当冰熔化后:和没放冰块前增加的体积为 V水+V铁=m冰/ρ水+m铁/ρ铁 因为ρ水〈ρ铁 所以m冰/ρ水+m铁/ρ铁〈 m冰/ρ水+m铁/ρ水 即:V水+V铁〈V排 所以水面高度下降!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2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时间: 10:43:18 来源:可可英语 编辑:Ookamie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2分)(;南宁)下列文字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 粉笔 B. 塑料尺 C. 大头针 D. 橡皮擦 考点: 磁性材料。专题: 应用题。分析: 磁化材料是容易被磁化的物质,如铁、钴、镍.生活中具有这些磁性材料的物体,都容易被磁铁吸引.可根据上述物品是否由磁性物质制成的来进行分析.解答: 解:上述物品中只有大头针是磁性材料铁制成的,能被磁铁吸引.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或含有磁性材料的工具的了解,平时要多注意生活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2.(2分)(;南宁)如图是日发生的日环食景象,南宁市当天也能观察到部分奇观.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成的.说明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色散 D. 光的直线传播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 应用题。分析: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是比较多的,主要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解答: 解: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亮转到了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所以我们就看不见太阳或者看到部分太阳.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的简单的光学现象,比较基础,一般情况下记住相关的例子即可. 3.(2分)(;南宁)如图所示,符合完全用电原则的是(  )A.
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B. 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C.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D. 用湿手触摸开关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专题: 应用题。分析: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当发生触电事故进行急救时要先切断电源;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外壳一定要接地,以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解答: 解:A、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接在同一插座板上,会造成电线中的电流过大,造成起火事故,故A错误;B、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接地,防止金属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此选项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正确;C、绝缘皮破损的导线不能使用,会发生触电.故C错误;D、用湿手触摸开关,水属于导体,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使人体触电,十分危险,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值得注意的是:生活用水是导体.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定要接地. 4.(2分)(;南宁)对于自行车,下列措施能减小摩擦的是(  )A. 车把上刻有条纹 B. 轮胎表面制成花纹C. 刹车皮使用橡胶 D. 链条上加润滑油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 应用题。分析: (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解答: 解:A、车把上刻有条纹,B、轮胎表面制成花纹,C、刹车皮使用橡胶,三项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D、链条上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彼此脱离,减小摩擦力,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具体方法.自行车是我们使用最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上包含很多物理知识,我们要从力、声、光三方面找出与物理有关的部件. 5.(2分)(;南宁)下列光学器材中,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平面镜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 应用题。分析: (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2)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解答: 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 各个光学器件的成像原理是不同的,要把握住其成像原理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6.(2分)(;南宁)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A. 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 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C. 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 小明身高约为1.68 考点: 长度的估测。专题: 估算题。分析: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 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是身高的一半,在80cm即0.8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一只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C、一张试卷的厚度在70u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所以小明身高约1.68m.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7.(2分)(;南宁)如图,正确表示了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A.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 图析法。分析: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 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不符合折射规律,故A错误;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分居法线的两侧,而图中两条光线在同侧,故B项错误.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并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符合折射规律,故C正确;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而图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线的画法,首先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8.(2分)(;南宁)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阻断噪音的传播C. 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D.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专题: 应用题。分析: 解决此题需掌握:(1)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有效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4)声音有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本身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解答: 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此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及声音的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9.(2分)(;南宁)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小明把阻值不等的两个灯泡接入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点的电路分别为IA、IB、IC.关于它们之间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IA=IB=IC B. IA=IB+IC C. IA>IB=IC D. IA<IB<IC 考点: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专题: 应用题。分析: 分析电路图,两灯并联,IA为干路电流,IB、IC是两条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解.解答: 解:由图可知,为并联电路,A点在干路上,B、C两点在两条支路;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因此有IA=IB+IC;两个灯的阻值不相等,因此IB≠IC.故选B.点评: 抓住电路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10.(2分)(;南宁)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A. 将游码向左移动 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将游码向右移动 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考点: 天平的使用。专题: 应用题。分析: 托盘天平使用前应调整横梁平衡,此时要用平衡螺母来调节,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移,右偏左移”.解答: 解: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左侧,说明右侧较轻,故平衡螺母应向右移动.故选D.点评: (1)天平使用之前调平:游码归零,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2)天平使用过程中调平:不能移动平衡螺母,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调节. 11.(2分)(;烟台)如图所示,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沿图示的方向运动时,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
考点: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专题: 应用题。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闭合回路中的导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导体需要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解答: 解:四个选项图中磁感线的方向都是向下的.由图分析可知,A、B、D中的导体运动时都会切割磁感线,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只有C没有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选C.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12.(2分)(;南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尘土飞扬”就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 人们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手的内能C.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块不具有内能D. 在压缩冲程中,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考点: 分子的热运动;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专题: 应用题。分析: (1)分子属于微观世界的运动,肉眼看不到;(2)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3)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4)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答: 解:A、“尘土飞扬”我们肉眼能看到,所以不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人们搓手取暖,消耗了机械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手的内能;故B正确;C、炽热的铁水和冰块都具有内能;故C错误;D、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分子运动、能量转化等问题,考查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13.(2分)(;南宁)对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0米赛跑时,小明相对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B. 撤去推力后,运动的木箱很快停止,是由于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 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的作用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D. 硬币越过“栏杆”,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力的作用效果;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专题: 应用题。分析: (1)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大气压是利用内外压强不同体现的.(4)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解答: 解:A、50米赛跑时,小明相对于路边树木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小明相对于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故A错误;B、撤去推力后,运动的木箱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而停止,故B错误;C、用吸管吸时,管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因此大气压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故C正确;D、硬币越过“栏杆”,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力的作用效果、大气压的应用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4.(2分)(;南宁)如图是一个指甲剪的示意图,它是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它剪指甲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ABC B. OBD C. OEF D. 三个都是 考点: 杠杆的分类。专题: 应用题;图析法。分析: 杠杆可分为: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解答: 解:指甲剪可以看成是由一个撬棒和一个镊子组成:①撬棒是ABC,以B为支点,动力作用在A上,阻力作用在C上,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②镊子是由OBD和OED两个杠杆组成,支点O点,动力作用在E点,阻力作用在D点.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选A.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15.(2分)(;南宁)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  )A. 电流表A的示数 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B. 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变小C. 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D. 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专题: 动态预测题。分析: (1)由电路图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V1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2)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由欧姆定律判断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分压原理判断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3)由欧姆定律判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如何变化.解答: 解:(1)由电路图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电路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知,电路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故B错误;(2)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由串联电路的特点知,电阻R1分压减小,电压表V1示数变小,故A错误.(3)由欧姆定律得:R1=,R2=,因为电阻R1阻值不变,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故C错误;因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2变大,所以: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是一道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题,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方向判断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下载该资料的人还下载了:
文章关键字:
新东方中考网络课程:
新东方新概念英语网络课程
初中英语教材听力
可可背单词
可可英语官方微信(微信号:ikekenet)
每天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
添加方式1.扫描上方可可官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方式2.搜索微信号ikekenet添加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放教育指南判断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