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依数性知识:v酒精的沸点和凝固点:v水=120:1时,酒精的沸点和凝固点与水的混合液在什么温度开始凝固

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性质可区别的物质所组成的均匀混合物。溶液的组成比有一定的连续变化范围,溶液的性质随组成比而连续变化,均匀是指在这个单一相中物质的分散程度达到分子水平。具有上述特征的实体可能是气态的、固态的或是液态的,溶液一词习用上是专指液体溶液,特别是水溶液;对于液-液组成的溶液在多数事例中称为混合物(见溶液类型)。溶液对于气体或固体溶于液体而成的溶液,习惯上把气体或固体叫溶质,液体叫溶剂;对于两种液体所组成的溶液,则把含量较多的组分叫溶剂,少者叫溶质,它们具有相对的意义。在自然界中纯物质极少,溶液是最主要的物质存在形式。人体中的体液是溶液,不知道溶液性质就不能了解生命现象;黄铜是铜和锌的溶液(合金);空气则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气体混合物。要了解这些物质,就需要了解溶液性质的基本规律和内在原因。又如在许多工业过程中,反应必须在溶液中才容易发生和控制,溶剂环境影响着化学反应的机理和速率;化工生产中的萃取、蒸馏、盐析等操作和生物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等学科研究中都涉及溶液,因此,溶液问题在化学和这些学科中占有重要位置。溶解度溶解是人们经常遇到的现象,不同物质形成溶液的可能性和溶解度的大小等问题,早为人们所关注,但迄今认识上还很不成熟。早期人们根据一些经验来认识它。例如,水是具有多羟基分子物质的良溶剂;烃类易于相互溶解;二硫化碳是硫和碘的良溶剂,而对分子中具有极性集团的物质则是不良溶剂。所以,曾以一句谚语“相似者相溶”来描述这种溶解的特性。然而,随着溶液种类的增多,发现这个原则不能概括许多事例,例如甲醇和苯、水和二甲基甲酰胺、苯胺和二乙基醚、聚苯乙烯和氯仿在室温下皆能在全组成比范围内混溶。这里,每对物质的分子是不相似的。也可以指出一些相似而不溶的情况,例如,聚乙烯醇不溶于乙醇;醋酸纤维不溶于乙酸乙酯;聚丙烯腈不溶于丙烯腈;四氯化锡在苯中比在四氯化碳中更易溶解。这些事例表明:以“相似与否”作为原则,不能概括地描述多种多样的溶解性质。虽然如此,当前不使用“相似”一词,而根据分子极性所导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大小来估计溶解性质的作法是有实用意义的,这一点可由表看出:溶液溶度参数利用实验得到的物质的溶度参数,可以估计非电解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溶度参数的定义是:式中E为摩尔凝聚能;V为摩尔体积,在低于正常沸点温度时,E近似等于该物质的蒸发能ΔU。由实验结果可知,一种溶质的良好溶剂的 δ值,必与这个溶质的 δ值相近。如果两种溶剂之一的δ值较溶质高;另一种较溶质低,则两者的混合物比单一溶剂对溶质的溶解能力更好。这个现象为上表所示内容的一个方面。多数的酸、碱、盐易溶于水和其他极性溶剂。决定溶液性质的因素在溶液中,分子足够接近,各种分子间的力皆起着一定作用;分子在溶液中占据空间,具有局部的和统计性质的排布状况。从本质上看,溶液性质和溶解现象决定于两方面特性:其一是溶液和纯物质的结构;其二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和性质。例如普通盐水是由氯化钠离子晶体和缔合液体水所形成,在溶液中离子电场的作用导致一定数量邻近离子的水偶极子固定取向,性质上表现为与离子相联结,并且离子电场也影响着较远区域的水分子性质,并改变了水的初始结构状态。溶液性质随浓度的变化,也是由上述结构和分子、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决定。两个低碳的且碳原子数相近的烷烃混合时,体积和热量变化接近零值,所形成的混合物相当好地遵守拉乌尔定律。这显然是由于它们的纯质是非极性分子组成的简单分子液体,各自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和性质皆相近,得以形成接近理想的分子混合物。醇-水溶液的性质则取决于同种分子间氢键缔合结构的破坏和异种分子间氢键缔合结构的形成。随着溶液组分的不同,结构和分子间力的特征也不同,构成了溶液研究的广阔内容。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这两项因素不是各自独立的,分子间力左右着结构状态;结构状态又决定着体系的势能。与热力学函数联系起来,熵反映了无序度的量度,是一种结构性质;焓是势能的量度,就是使所有分子互相分离所需的能量。溶解是自发过程,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降低值ΔG是由焓变ΔH和熵变ΔS两项组成:ΔG=ΔH-TΔS如果溶解前后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同并为无序混合,即ΔH=0,而且ΔS符合理想值,则由此形成理想溶液。实际溶液总是不同程度上偏离理想溶液。有的溶液性质主要决定于结构因素,这种类型的极限情况是 ΔH为零,ΔG即为-TΔS,称为无热溶液。有的溶液性质主要决定于同种分子和异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不同,其极限情况是ΔH不等于零,而混合是无序的,-TΔS符合理想值,称为正规溶液。在理论上,有着多种溶液模型,其共同点都是针对一定的典型溶液性质,以统计力学为基础对溶液中分子的分布和相互作用给出数学处理,从而计算溶液的热力学函数。这些模型是实际溶液的近似。理论工作促进了对溶液本质的认识和对溶液性质的解释。溶液问题涉及很多学科,许多知识皆是探讨溶液本质所需要的,诸如化学热力学、统计力学、分子结构、化学反应及其机理、化学键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相变和相平衡,以及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的性质等。
组成成份/溶液
1.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例如:用盐和水配置盐水盐就是溶质)2.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用盐和水配置盐水'水就是溶剂)3.两种溶液互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4.两种溶液互溶时,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水称为溶剂。5.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通常把液体叫溶剂。溶液配制其中,水(H2O)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汽油、酒精、氯仿、香蕉水也是常用的溶剂,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这种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固体溶解度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溶液性质/溶液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浓度计算/溶液
定义一种可溶物质溶于一种溶剂后,在该溶剂的分布密度以百分比的方式表示,称为溶液百分比浓度(溶液质量分数)常用C%来表示(也可表示为w)意义是溶液浓稀程度的标准公式溶液百分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其中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溶液用途/溶液
溶液的用途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所以,在实验室里或化工生产中,要使两种能起反应的固体起反应,常常先把它们溶解,然后把两种溶液混合,并加以振荡或搅动,以加快反应的进行。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也有很大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分,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在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在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医治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炎症的注射液(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成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土壤里含有水分,里面溶解了多种物质,形成土壤溶液,土壤溶液里就含有植物需要的养料。许多肥料,像人粪尿、牛马粪、农作物秸秆、 野草等等,在施用以前都要经过腐熟的过程,目的之一是使复杂的难溶的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易溶的物质,这些物质能溶解在土壤溶液里,供农作物吸收。
形成机制/溶液
溶液形成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体积变化,有时还有颜色变化。溶解是一个特殊的物理化学变化,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离散,这个过程需要吸热以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同时增大体积;二是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的结合,这是一个放热过程同时体积缩小。整个过程的综合情况是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溶液配制/溶液
1.理论c=n/v (mol/L)2.专用仪器:(1).台秤(或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或量杯)、容量瓶、移液管、胶头滴管 、表面皿。2.固体药品:(2).NaCl, NaOH .液体药品(3).95%(ml/ml) 医用酒精、浓HCl、蒸馏水。操作步骤1.计算:n=m/M , c=n/v , p=m/v例: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3mol/L的盐酸溶液。v=m/p=(0.25*0.3*36.5)/(36.5%*1.18)2.称量或量取:固体试剂用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称量,液体试剂用量筒。3.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待冷却后转入容量瓶中。4.转移:由于容量瓶的颈较细,为了避免液体洒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到3次,洗涤液全部转入到容量瓶中。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2到3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之刻度线。影响配制溶液1.称量时引起误差。2.未将烧杯洗涤,使溶液的物质量减少,导致溶液浓度偏低。3.转移时不小心溅出溶液,导致浓度偏低。安全注意1.氢氧化钠为碱性化学物质,浓盐酸为酸性化学物质,注意不要溅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蚀!2.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
溶液计算/溶液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总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是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1)用水稀释浓溶液设稀释前的浓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可得m×a%=(m+n)×b%(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设浓溶液的质量为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B,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液混合后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则可得 A×a%+B×b%=(A+B)×c% (1)或 A/B=(c%-b%)/(a%-c%) (2)使溶液变浓(增大一倍)1.增加溶质令溶液质量为m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若使其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要加am/100+2a g 的溶质2.蒸发溶剂令溶液质量为m g,则蒸发m/2 g溶剂3.用浓溶液混合令稀释前溶液质量为m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后溶液质量为n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有m g*a%+n g*b%/m g+n g*100%=b%使溶液变稀1.增加溶剂令溶液质量为m g若使其质量分数减小一倍则要加m g溶剂2。减少溶质
温度变化/溶液
物质溶解,一方面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要克服它们本身的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离开溶质,另一方面是溶解了的溶质要扩散到整个溶剂中去,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物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溶解过程中,温度下降原因就在于此。如果溶解过程只是单纯的扩散,就应该全是吸热的,为什么还有的放热呢?原来,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不仅要互相分离而分散到溶剂中去,同时,溶解于溶剂中的溶质微粒也可以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如果溶剂是水,就生成水合物)。在这一过程里要放出热量。如NaOH,CaO溶于水Q放>Q吸,故升温如NH4NO3溶于水Q放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4次
参与编辑人数:1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46:34
贡献光荣榜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水和酒精,张小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一种方案:依据水和酒精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的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8℃未发现凝固
-8℃未发现凝固
-8℃混合液开始凝固
-6℃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4℃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1)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张小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2)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3)请你来设计一种能将酒精和水从混合液中分离的实验.
橙yvxts5217
(1)从实验表格的最后一列可以看出,水和酒精刚开始没有凝固,而当体积比达到一定值时,混合液可以凝固,但是并没有将水和酒精分离开,所以用张小同学的方案不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2)通常情况下水的凝固点是0℃,从表格的最后一列不难看出,在水中添加酒精后,凝固点低于0℃,所以添加酒精后会导致水的凝固点降低.(3)既然不能用凝固的方法将二者分离,则可以考虑用汽化的方法来分离,因为水的沸点是100℃,而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以将混合液放在容器中加热,然后用冷凝管进行收集即可.故答案为:(1)不能;(2)水的凝固点会变低;(3)可将它们加热至78.5℃,酒精全部汽化,水汽化很少,如果将挥发出的气体收集起来,通入冷凝管.最后将冷凝管中的液体收集起来,这就是酒精,则能达到分离水与酒精的目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要分析张小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关键要看实验中水、酒精中有没有一种凝固了,如果其中一种凝固了,而另一种仍然保持液体状态,或者两者同时凝固,则说明将两者物质分离了;否则就没有分开.(2)正常情况下水的凝固点是0℃,可以从表格中观察,看在水中添加酒精后,水的凝固点与0℃的关系,便不难找出具体影响.(3)除了本题猜想中的利用凝固点进行分离,还可以考虑用其他物态变化进行分离,如根据沸点不同来设计方案.
本题考点:
熔点和凝固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考点点评:
本题的前两问并不难,只要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是很容易得到答案的.关键是第三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解答时要注意思考的方向,把握住从各种物态变化入手进行考虑,因为水和酒精混合是液体,既然不能通过“液→固”的方向实现分离,则可以考虑通过“液→气”的方向实现分离,这样就不难相等汽化了.
降低水的冰点, 实际应用中,冬天的雪后道路洒工业盐,防止道路结冰
你的数据我没看明白,但是可以告诉你,酒精和水能任意比例互溶,形成稳定的溶液,根据凝固点肯定不能将其分离。一般酒精与水分离可以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但是也不能完全分离得到无水乙醇,提纯的乙醇可以加生石灰后再蒸馏提纯,进一步分离...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张明同学依据已学过的..
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张明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一种方案.依据水和酒精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8℃未发现凝固
-8℃未发现凝固
-8℃混合液开始凝固
-6℃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4℃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说明:所用冰箱的冷冻室的最低温度为-8℃.(1)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张明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2)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3)这个结论在实际中有何应用?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1)从表格中知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从-4~-8℃还没凝固.故不能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2)在水中添加酒精后,会使水的凝固点降低(3)寒冷地区汽车循环水中加少量酒精可以防止循环水在低温下结冰.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张明同学依据已学过的..”主要考查你对&&沸腾及沸腾的特点,凝固的规律及其特点&&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沸腾及沸腾的特点凝固的规律及其特点
沸腾:(1)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沸腾的条件:温度必须达到沸点;需要不断吸热(3)液体沸腾的特点:在沸腾的过程中,液体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4)气压与沸腾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目的: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提出问题:1.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2.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吸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间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如图: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间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步骤: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实验记录:分析数据:实验结论: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水沸腾现象及注意问题的解决方法:l. 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1)沸腾前,在水中出现小的气泡,随水温升高而变大,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变小,未到液面就消失,同时,水温持续上升;(2)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沸腾后,水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3.注意事项:(1)实验中尽可能取较少的温水进行实验,且最好在烧杯上加一个盖,这样可以减少加热时间(2)实验中若测出水的沸点不是100℃,可能是温度计存在质量问题或受大气压影响。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晶体凝固的条件是:①温度要达到凝固点;②继续向外放热&注意: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是相同的。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数形结合法在晶体熔化(凝固)过程中的运用&&&& 在物理中常采用数学图像方法,把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如用温度一时间图像表达物态变化中熔化、凝固、沸腾的特点。涉及的图像有晶体(或非晶体)熔化图像、凝固图像、水的沸腾图像等。图像法具有直观、形象、简捷和概括力强的独特优点。它能将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物理状态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例下表是研究冰熔化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1)在图中作出冰的熔化图像;(2)从表中可以看出,冰的熔点是____; (3)冰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min; (4)从计时开始,经过12mid,冰的温度是____,状态是____。&解析:作图时,步骤是先描点再连线;在8~ 16min时,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故其熔点为0℃;熔化过程经历了8min;由表知,从计时开始,经过12min,冰的温度为0℃,此时冰已持续熔化了4min,但并未熔化完,故为固液共存状态。答案:(1)冰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2)0℃ (3)8 (4)0℃;固液共存状态 图像法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发现相似题
与“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张明同学依据已学过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113928233835404737452303280337水的熔点是0℃,酒精的熔点是-117℃,把少量的酒精-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水的熔点是0℃,酒精的熔点是-117℃,把少量的酒精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 16:43:42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水的熔点是0℃,酒精的熔点是-11℃,把少量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他们的凝固点是怎样的?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楼上那位简直说道不知道别瞎说好不误人&&&&&&一般来说混合物的熔点会相应的降低这里在水中混合少量酒精会使他们熔点比谁的熔点降低或者说凝固点变在0℃以下&&&&&&因为酒精的氢键的电荷太小要比水的氢键的电荷小的多,不易和水产生氢键的结合,酒精大量存在就影响了水之间结合,但度再低,就无法阻止水的结合,酒精虽然不容易和水结合,但会被水包围进去,或者直接析出,将酒精抛开,水结合成冰,酒精还是液态。&&&&&&试验嘛有很多的大意都是把两者混合一起降看到度时候会不会凝结
问题:酒精灯能否烧熔铜包钢
回答:...作用仅仅是除去表面氧化物并防止氧化而已,并不能降低熔点,可能是应用铝热反应焊接起来的吗? 回答: 对不起,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当年老师讲过,在冶炼的时候,加进其它金属可以降低熔点,但焊接只能局部融化,不...
问题:高达奶酪和高熔点切达奶酪是一种东西么
回答:孟老师书里说的高熔点切达奶酪和高达奶酪是一回事么?如果不一样,高熔点奶酪到底是什么?市面上能买到什么牌子的?我这里没有同城卖家,网购的话,异地邮到会变质么?作为面包夹馅,烘烤后扔不化的高熔点奶酪可以用...
问题:下雪天撒盐是为了提高熔点吗
回答:...了凝结核,温度稍微高于0度就开始融化,另外盐水溶液熔点一般都低于0度,两者原因综合一块导致了撒盐更容易化雪。 晶体的熔点与它是否纯净、含杂质的种类与多少有关,一般情况下,与晶体含有其他杂质,熔点将降低也是...
问题:一般塑料瓶塑料的熔点为多少
回答:最低 的100零几度。
问题:纯净水和盐水哪一个熔点高
回答:主要是因为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依数性是说溶液的某些性质与溶质的粒子数的多少有关,与溶质本性无关。依数性分别用拉乌尔定律、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公式定量描述。溶液的依数性所谓“依数性”顾名思义是...
问题:为什么在路面被冻住的时候撒盐能解冻
回答:冻住,就是结冰了冰是一种晶体,当晶体中含有杂质时,熔点会降低。本题中,加盐,就是在冰中,加入杂质,使冰的熔点降低,本来冰的熔点是0℃,熔点降低后,冰在零下就可以熔化
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精的沸点和凝固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