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英语上册知识点课怎样上才能有实效性。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提高初中外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老师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而学生也说学习太累了。那么怎样才能使老师乐教,学生乐学呢?我认为我们老师能做到的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就是要“聚焦课堂”、“决战课堂”。要尽可能的摆脱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的境地。 现结合我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体会作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一、有效的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我们教学也是这样的。所谓备课,一方面是备上课的思路。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另一方面,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对于每个教师来说,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备课。而在现实中,部分教师很多时候备课不认真,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备课书写的时间大于思考的时间,所备课的实用价值不大,往往是“备课”、“上课”两张皮,这样上课时的课堂实效性就很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备课呢?(一)备课要备教学的目标,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的方向,要做什么。这是有效备课的开端。教学目标要以教学大纲为前提,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实际情况而确立。特别要明确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后面的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要以达到教学目的而设计。(二)要备教材。首先要了解、熟悉和分析教材。在开学的前一周,我习惯于将整本课本看一遍后,通看教科书,熟悉其全部内容,对照大纲,找准本册的教学总目标,并将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拟出来。这样在备每个单元的课时就不会偏离总体目标。然后还要了解"已学教材"和"后续教材"的相应内容,即从教材体系上把握教学内容,这样在备课时就会做到瞻前顾后。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以课时备课为主,备课应将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结合起来,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分配,这样就避免了各自为阵的局面。其实每个单元的目标和整册书的目标就是一个面,而每堂备课就是无数个点,只有点面结合,才能达到实用和高效的备课。其次要活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增添或删减教材的内容。以教科书为依据,既不摆脱教材,海阔天空、让学生理不出头绪;又不照本宣科,拘泥原文,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教材。(三)备教辅资料。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整理和运用资料,勤查工具书,多做资料卡,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建立一个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圈"。针对不同的教材,都有相应的教参和教辅资料。在开学前,熟悉了教材的基础上,我就要找比较好的教辅资料来看,借助教辅资料,可以检测自己在备课时还存在哪些不足,同时找出一些与教学目的相符合的精讲习题,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盲目的题海战术,做到精讲精练。二、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认为方向比方法重要,方法比努力重要。当明白了教学的目标后,我们就要找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就会做到功倍事半。我们备课组在教学中一直在探索出一些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教学方法。在我的教学中,主要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两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一)提高学生英语兴趣的方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刚学英语时,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入门阶段的英语教学,我充分把握学生的这种心态,不断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得以保持。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作了如下尝试:1、情感交流,引发兴趣初中的学生年龄小,心理幼稚,对教师的印象直接影响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我总是不时扫视全班,使学生感到不存在“被遗忘的角落”。教师的颜面是感情的“晴雨表”,具有丰富的内涵。心理学家认为:感情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我想一个总是面带微笑,面容和蔼的英语老师比一个总板着脸,一副拒人以千里之外表情的老师更能赢得学生的亲近和喜爱。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便会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另外,当教师不可缺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平时我注意多与学生接触,主动与学生谈心、交朋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了解他们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给与必要的帮助。我相信,教师良好的品质和个性能促进交际教学中的默契配合。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语言如果脱离了一定的情境, 就难以恰当地表述, 难以发挥其表达和进行交际活动的本质作用。真实的教学情境环境,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学情景是一堂课的起点,对课堂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情境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我在教比较级时,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同学的优点,然后在班上念出来。例如,He is more carful than me. She is better at math than I am. 这样同学们就觉得很有趣,也很快学会了比较级的用法。再如学习打电话、问路、看病等日常交际用语时,我都尽量用情景教学。这样做不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3、激励学生,启发兴趣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内在需求和个性特点进行赏识激励,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在平凡,平庸中捕捉闪光点,极度夸奖,把常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在进步提高中评价赏析成功因素,强化欲望,极力内力,扬长补短;在成功,卓越中品位,赞扬其特点,优势,以促进形成个性特色;在事误,挫折中寻找正确和有利因素,增强自信,开发内力。以求达到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深入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向,学习困难,知道学生所思所想,研究学生学习心理,走进学生心灵,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激励为主,诲人不倦,进一步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接纳你,喜欢你,让学生因你而努力学好这门学科,真正“亲其师,信其道”。4、恰当评估,诱导兴趣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取得好成绩,成绩好时,他们就信心十足,反之则垂头丧气。所以我充分利用这个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估,对成绩略差的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手段,鞭策他们努力学习,迎头赶上;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使他们再接再厉;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加以表扬。让所有的学生觉得英语并不难学,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兴趣是最佳的老师。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而且让学生乐学。(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学习应当是一个人不断取得能力的过程。任何教学过程,其最终必将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1.充分利用感觉器官,培养科学记忆单词的能力。在背单词时,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困难。教生词时就充分调动各个器官,使他们从读其音,观其形,释其义几个方面有的放矢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而不是机械地死记单词。如教family 这个单词时,我就说 f就代表father, a就代表and, m就代表mother,l就代表love, y就代表you. 合起来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这样学生就觉得很有趣。在单词记忆检测上,我们首先对差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表格调查。表格如下:单词背诵情况调查表(1-5填是或否,7-10实事求是的回答)1.是否知道当天所背的内容?2.在背单词时是否一直认真的背?3.是否有自己的记忆方法?4.是否想通过作弊过关?5.是否在听写前自己检查一下6.是否希望第一次过关?7.你一般是什么时候记单词?8.你希望老师为你做点什么?9.记单词记不住是因为态度还是方法?10.你对自己记忆有信心吗?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方法和态度。我们就根据学生的问题,想了一些措施来教他们一些好的方法,并促进他们背单词。这样听写的效果就好多了。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常常采取如下几种方式交替进行。做好值日报告: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式。适用于中差生;小组抽签表演:我将全班分为四人一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课后自编与课文话题有关的对话或小品,在课堂上抽小组表演。在表演的时候,要求声音大,发音清楚和准确。表演后我再进行点评。这种活动一方面让每个学生开动脑筋,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创作,在动中学会运用知识。另一方面,其他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会积极地参与评论,然后选出小组的榜样,这样就给他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小组接龙比赛要求学生以接龙的方式,用所学过的重点单词或短语自编一个故事,一组编一句,依次接龙下去,接不下去的小组扣一分。这样,可以挑起“群众斗群众”,让学生积极地思考,培养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竞争中来。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始上新教材的短文3A时,我觉得非常困难,不知道怎样让学生掌握文中的重难点,就只用传统的“听——读——讲——背——练”的方式进行教学,结果学生非常厌倦,教学效果不好,于是我就采用小组竞争的方式。首先,给学生将一些有关短文的背景知识,提出由Where, When, What, How等疑问词引导的问句,让学生听磁带,或快速阅读,并进行分组抢答比赛,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接着,让学生四人一组,精读细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要完成以下几个任务:寻找或概括中心句(What’s the main idea?);准确翻译每句的汉语意思;找出重难点,并扫清语言障碍。这种方式,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助能力,优生带差生,调动了差生的积极性。然后,进行小组竞赛,包括相互提问,相互抽读短文和翻译短文,答正确加一分,答错误扣一分。通过这种方式,全文的语言知识点基本上能够得到解决,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充分的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小组学习中去。最后,我在将全文的最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点拨。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发挥集体的力量,自行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画龙”,教师来“点睛”。当然,老师要善于控制课堂纪律,做到活而不乱,严肃而不死板。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所以我们教师就要让课堂真正地达到实效和高效。这样的教学才能迎接新课程的挑战。
[责任编辑:wyanande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精彩推荐评论过往今日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
&& 资讯内容
初中英语中课堂提问有效性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催化剂  课堂提问有效性  屯昌中学 王太才
  内容提要:课堂提问是课堂语言交流的基本形式。如何激活课堂提问,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搞活课堂气氛是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拟从“有效教学过程”的角度,探索激活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做法。通过对问题设计的行动研究,寻找问题设计的激活策略与技术:努力审视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开放式提问,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问&& 原则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这与宋代朱熹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一语不谋而合。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因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出色的课堂提问可起到引起学习动机,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实现教学目标等功能。换言之即提高课堂效益。出色的课堂提问可以使“一脸疑团”的学生“豁然开朗”,也可能把“一潭死水,波澜不惊”的被动局面转化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热闹场面。所以,我们可冠之以“英语教学催化剂”之美名。
  那何谓出色的课堂提问呢?本人认为应该是那些由教师精心设计的,并能指导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的问题。
  而出色的课堂提问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设问精要是前提。  精要的设问要遵循的原则是:
  1.新颖性  课堂提问最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他们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所以提问时,首先应考虑的是每个问题的趣味性和触发性,产生一种如焊枪接触,一触即发的效应来。  正如福爱多丽所说:“好奇心为注意力之母,犹注意力之为记忆力之母。故教师之第一任务,在于研究之问题上唤起普通之好奇心,且在问题特别之处,亦宜唤起特别之好奇心也。”而初中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又特别强。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就会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使之新颖奇特,那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根据初中英语教学的需要,课堂提问的题型可灵活变换。如选择型、判断型、改错型、配伍型、填空型、简答型等。必要时可借助于讲义,小黑板,幻灯机,多媒体及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辅助工具。提问的内容也可随时变换,或引趣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思;或铺垫性性,铺桥架路,顺藤摸瓜,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内容;或迁移性,把所学的新内容与已学相关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提问的方法,可起到以旧带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或激疑性,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当然还有导谬性、检测性和训练性等。此外,课堂提问的方式也要变换训练。不要总是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可指答,学生可齐答,也可轮流答,重复答,小组代表答或自由抢答等。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使全体学生的脑子都转起来,动起来,以培养和训练其思维能力。让他们处于学习情绪高,注意力集中和思维活跃的状态。
  2.针对性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针对性是指针对初中生和初中英语教材两层涵义。在这我暂且把他们称为“因人施问”和“因材施问”。在提问时,英语教师必须要明确向“谁”提,从“哪”提,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前者是指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年龄特征、英语水平和英语接受能力。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平时的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听说读写的实际能力。从而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不致于偏难或过易。这样才能使问题的难易面向全体,适当兼顾“两头”和某些特殊学生的个性特点。此外,英语课堂提问还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现出的心理状态来加以把握。譬如:当学生思维囿于一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疑惑不解,一筹莫展时;当学生胡思乱想,精力分散时;当学生有所感悟,心情振奋,跃跃欲试时。把握住这些关键时机,课堂提问的催化作用就更突了出来。
  后者是指提问应服从英语教学目标,结合英语教学内容,考虑使学生学到什么,思考什么,形成何种能力,紧紧抓住教材的关键,于重难点处设问。以便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该把教学重点当成统管数十盏电灯的“总开关”,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也就是所谓的提问要“有的放矢”,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因而课堂提问的时机一旦迎合了英语教学的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则选准了“最佳时机”,课堂提问的促进作用就愈发显而易见了。
  3.顺序性  即按教材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到远,由简到繁,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地设计阶梯式的问题,从而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也就是说先提几个回忆性的检查知识的问题,再抛出一些理解、运用、分析性的创造知识的问题,从而达到从低级认知问题向高级认知问题的过渡。初中英语教学往往先从 Yes-no questions 入手,再加Wh-questions,最后提出一两个可供讨论和争议的Discussion或Debating。这样,不仅使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当堂能积极思考,而且给他们指出攀登的途径,激励了他们攀登的勇气。
  现以 Book I. Lesson 47 为例对以上三性作进一步阐述。课前,我故意迟一分钟,急匆匆进教室。说I’m very sorry I’m late. But I can’t find my purse . 问 Who can help me find it?因为我平时上课都很准时,所以这情景创设得很真实。当问题一抛出,个个学生都一下子着急起来,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七嘴八舌地说出了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顺序,且与课文有很强针对性的句子。E.g. Is it in / on / under / behind…? What’s in your purse? How much money is there in your purse? What colour is it?  当这些问题经学生之口问出并解答后,此课的重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二、启发诱导是关键。  《学记》中“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就是强调教学重在启发诱导。提问的内容是否有启发性,这是提问能否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设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到新的现有水平。同样道理,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也不可过浅,学生无须动脑; 不可过深,学生无从动脑; 也不可过淡,学生无意动脑;切忌提不经思考就能随口回答的是非对错的问题。那些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提问,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学生智能的素质教育是不相适应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发展思维为主线,规划教学中的提问,有效地促进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问的内容必须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诱导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英语教学中启发式提问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推测可能式,What may happen later on? 比较异同式,Can you say something different between Lucy and Lily? 探究原因式,Why was the old woman worried? 预测后果式,How will you be when you eat too much? 类比隐喻式,What does “” look like? 角色扮演式,If you are the girl ,what will you do then? 假设想象式,If we are on the moon, how will our life be? etc.
  总之,只要是启发学生用英语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问题,都是英语教学中启发式的好问题。从更长远看,启发诱导得好,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了思维的方法,最终形成质疑,提问的能力和习惯,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问巧妙是保障。  为了使课堂提问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英语教师还必须要有巧妙的发问技巧,即对学生要有正确的态度。
  1.明确对象  (1) 先发问,再叫学生回答,否则一些学生就会觉得“反正与我不相干”,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把自己看作学习的局外人,旁观者。这样,实际上是让多数学生机械地接受,甚至是不接受他人现成的思维成果,与教师的满堂灌并无实质性的差别。  (2) 不老按一定的顺序机械发问,如依照学生的座位或号次发问。反之,学生就知道这个问题轮到某生回答,其余的学生就可以不注意了。他们往往只重视自己要轮到的那道题,而忽略了其它的题目。当然这与课前快速连珠炮式的复习提问并不矛盾。
  (3) 提问时要求每位学生都动起脑来。本着对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对普通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级”的原则。我的做法是先叫中等生,同时提醒全体学生注意,再请好生作补答,特优生留待提问“卡壳”时解除“危机”再用,差生作重复或简单的回答,尽量保证其正确率,以资鼓励。只要这样注意了课堂提问的辐射面,使优,中,差的学生都尝到了成功的体验,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以点带面,就能充分调动起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表述清晰  发问时,语言要清楚明了,简明易懂。问题尽量一遍到位,不复述,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发问的习惯。若所叫学生没听清所提的问题,可另定一个;如学生不懂所提的问题,可用更明确简单的词句解释该问题。E.g. “What’s your mother’s age?” Change it into “How old is your mother?” Change “What do you prefer to?” into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etc.
  3. 停顿适当  适当的停顿,留给学生以足够的思考时间,可使他们提高回答的正确率,增强学习自信心,增加参与的活动量,减少疑惑的语调。因而,发问后要给全体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作好接受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思想准备,切忌匆匆指定学生。停顿对于师生都有一定的意义。  平时,我一般发问后先停顿一下环视全班,观察反馈的信息。如:举手或抬头微笑的学生表明他已思考成熟,对问题较有把握,准备作答;有些同学嘴巴微张,或身体前倾,或眼睛睁大,或抬头注视老师,而这些都是准备好回答而不愿或不敢举手的内向学生的姿态语言。而那些提问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目光者是很可能还不大会的。同时根据我平时的习惯,适当的停顿时间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停顿时间较短,表明问题简单要求迅速作出回答;反之则表明问题较复杂,要求仔细从多方面来考虑。难怪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这足见留适当的停顿让学生“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4.态度和蔼  也就是表扬为主。英语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回答所提的问题。应以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微笑着期待地注意倾听学生的发问与作答,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素质较好的学生,再辅以富有挑战性的刺激和高标准的要求;对力不从心者,应循循善诱,反复校正,可加铺垫性问题来降低难度。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答题时,受表扬与成绩呈正相关,也就是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意采取民主的教学作风,加强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感情投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善于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通过设计一些符合自信心不足和性格内向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水平的问题,为他们的成功创造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在及时的表扬下积极作答。据我观察,学生即使站起来说不会回答,情况也是复杂多样的。有时是对题意没正确领会,有时是由于紧张无从说起,有时是掌握不透不敢回答等等。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不马上叫该生坐下。或者复述一遍问题,鼓励作答;或者改变一下角度或添加一个辅助性问题引导作答。当然恰如其分的提示和探索是必要的手段。即使多次启而不发的,也请他先坐下,听别人回答后再复述。
电话:010-57
中学学科网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阅读(270)|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83070',
blogTitle:'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blogAbstract:'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7页¥3.005页¥3.005页¥3.001页¥0.502页¥1.00 1页¥0.504页免费9页免费4页免费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3页2下载券4页免费5页免费4页免费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一英语上册知识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