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陆军学院 柳鏐

[转载][长篇报告文学之一]军中硬汉柳镠:军人生来为打赢
标题很吸引我,先转来,有空再看!&&& 他具有积极、淳朴、主动、激情的品质;他是形象健康、身线挺拔的军中硬汉;他用整整10年时间,完成了青春时代在军营的拼搏奋斗史;他用立志报国、献身国防的精神,让我们领悟了男儿血性和英雄气概。他就是柳镠,一个80后的军人。
&& [长篇报告文学之一]
&&&&&&&&&&&&&
军中硬汉柳镠:军人生来为打赢
&&&&&&&&&&&&&&&&&&&&&&&&&&&&&&&&&&&
作家、编辑、记者& 钟成玉
柳镠,1983年5月出生,2001年9月入伍,南京军区装甲某部坦克九连政治指导员。2007年以综合考核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军首位赴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受训留学生。回国后考取驾驶、射击和通信三大专业一级证书。带领连队圆满完场重大演习任务,改进6种训法,开发10余种训练辅助软件。2010年8月荣获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2010年9月荣获南京军区“指导员岗位练兵十佳标兵”,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所在连队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连队”、“军事训练一级连”,所在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军人的品格是忠诚
日,骄阳似火,万里无云。柳镠心中洋溢的激情犹如赤红的火球,不管什么困难都不能浇灭他旺盛的激情。带着各级首长的重托,带着报国求学的梦想,他登上了飞往英国伦敦的航班,成为我军首位赴英国桑赫期特皇家军事学院受训的留学生。
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有全世界多少军人的梦想,多少军人的希望,多少军人的期待……有的军人在这里成功了,也有的在这里失败了,有的在这里跌倒了又爬起来,有的在这里倒下却再也没有起来。
&&这是英国培养初级军官的一所重点院校,也是世界训练陆兵军官的老牌和著名院校之一,它与包括美国西点军校、俄罗斯伏龙芝军事院校在内的其它三所学校并称为世界四大军校。
&&&这里培养了许多著名的学员,其中,英国前首相邱吉尔以及蒙哥马利、罗伯茨、亚历山大等10多名陆军元帅都是从这里走出的。此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和他的父亲、已故约旦国王候赛因等都是该学院毕业生。近期,威尔士威廉王子和他的弟弟哈利王子也曾入读此校。所有英国陆军军官及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军官都曾在这里接受训练。
&&&在飞机起飞的那一瞬间,柳镠想了很多很多,他一再地提醒自己:“柳镠,你是中国军人,必须始终保持冲锋的姿态,为祖国、为中国军人增光。”
&飞机向大洋彼岸驶去,回想当初争取留学名额时,柳镠还是那样历历在目。200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兵种部决定首次选派一名作战部队连以下指挥军官赴英国皇家军事学院留学,时任南京军区装甲某部坦克8连2排排长的柳镠,面对全军各大单位千里挑一选送的竞争对手,面对一个个近乎苛刻的考核项目,面对一轮又一轮的淘汰筛选,他直面挑战;沉着应对,最终以军事体能第一、英语考试第一、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赢得了担任主考的英国驻华武官的赞誉,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全军唯一的留学名额。
来到当今世界最著名而又神秘的军校训练,能在这里受训并完成训练的合格学员,必然是非凡的军中骄子,同时这里也是各国陆军精英们相互学习、较量的一个擂台。30多个科目的训练任务和48小时逾期不归就除名的严格规定,淘汰了一个又一个学员,而成就了真正的勇士。
&开学第一天,学院举行了隆重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为每一个外籍学员升起一面国旗,如果该国学员因为考核被淘汰或自动退出,国旗将被降下。这一招,最狠!任何一个军人都是其国家利益的维护者,面对国家的荣誉和国家的神圣,任何个人的屈辱和困苦都微不足道。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荣誉、责任、使命在柳镠心中升腾。虽然这里只有他一名中国军人,但他代表的是伟大祖国。他决心完成训练任务,让国旗高高飘扬。
军人的姿态是冲锋
报道的那一天也是炼狱般磨砺的开始。柳镠和其它来自世界各国的27名学院被编入英国学员队,和他们一起进行无差别魔鬼式训练。
尽管柳镠最喜欢的电影《冲出亚马逊》里的猎人训练营场面,让他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入校后的第一次负重急行军还是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负重1
5公斤行军8公里,途中要翻山岭、越高墙、趟河流、过沼泽。一趟下来,肩上的背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双腿像灌满了铅一样不听使唤,脚趾也被作战靴磨得血肉模糊。
考验,是体能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学校实行全程淘汰制,训练刚开始不久,就有2名学员因没有完成课目而提前回国,其所在国的国旗也随即被降下。前所未有的压力涌上柳镠的心头,个人成败事小,国家荣誉事大。只有争光的义务,没有丢分的权利,必须为了荣誉而战!
为把训练搞上去,柳镠自觉加压苦练意志和体能,俯卧撑别人做一组,他就做两组;负重行军别人带1 5斤,他带2
0斤;脚崴了贴上膏药坚持练,腿肿了就用冰块敷一敷。该学院设计有很多的武装泅渡和越野课程,为了尽快赶上并超出其他同学,每天早上当别人还在梦乡时,他便去练习游泳;晚上,当别人出去社交时,他背上背包到野外练武装越野;周日,他积极报名参加各种公路长跑赛。不久,柳镠各项成绩超过了大多数英国学员,五公里越野成绩提高到了10多分钟。
第八周进行野外训练,每人要背20公斤的背囊,连续长达70公里行军,在35个小时内要爬八座800米以上的高山,中途还要完成十项突击任务。在爬过第五座高山之后,柳镠的腿已经迈不开了,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止疼片,疼得厉害时吃上两片。
那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学院在零下十几度条件下进行了一次野外生存训练。第一天夜里,学员们在进攻战斗中跳进了河里,所有人的靴子都湿透了。大家在野外树林中练生存,每天睡眠不超过3个小时,随时会有炮火袭击。一些学员因冻伤或体力不支选择了放弃,然后被校方留级。“我是唯一一名中国军人,就是死也不能当逃兵。”柳镠找来塑料袋,裹住袜子穿上靴子。就这样,在皑皑白雪中,他坚持了五天五夜。
一次负重行军训练,快到终点时,教官突然命令柳镠奔袭至靶场,要在80秒内跃进400米,在不同距离分别以立姿、卧姿、坐姿、跪姿,完成5次20发子弹的射击,虽然体能到了极限,但他还是咬牙坚持挺了下来。“因为我是中国军人,所以必须始终保持冲锋的姿态。”当他出色完成任务的那一刻,他为自己是中国军人感到骄傲。
过人的天赋、刻苦的训练、强悍的体能、细腻的技术、强有力的进攻、过硬的意志品质,让柳镠在这里得到了“硬汉”的美誉。
“硬汉”柳镠不仅有骨气,更有超人的胆识和智慧。学习期间的一次模拟解救人质行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时是春夏之交的凌晨3点左右,空旷的野外地形复杂,负责指挥此次行动的模拟排长柳镠在征求队员们的意见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及军事地形学等相关知识顺利地找到了人质。在他们带领人质即将离开时,意外发生了,一个隐蔽的地堡里有几人突然朝自己这边开枪,突发情况下,柳镠没有慌乱,他沉着冷静地运用前期所学知识和经验,果断决策,指挥得当,终于使得此次任务圆满完成。
柳镠始终不忘职责使命,把点滴时间都利用起来,用实际行动实现知识报国的追求。他认真学习前沿军事理论、信息化知识和外军作战理念,几乎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在了查阅资料、研究战例、撰写论文上。学院的很多教官来自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有着切身的战场体验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特别是对野战攻坚、城市巷战、防暴维稳等作战样式运用娴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把这些学好了、带回来,肯定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为此,柳镠经常向他们学习请教,与他们探讨交流。或许是柳镠的勤奋和执着打动了教官,他们对于这个“外籍学员”,总是格外关照、有问必答。柳镠研究撰写的论文《美军为何深陷越战泥潭》,获得了学院“最佳海外学员论文奖”,院长亲自为柳镠颁发了证书。那一刻,他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荣誉!
在临近毕业前的一次野外拉练中,同学菲尔不慎掉入陷阱,左脚腕骨折,行走吃力,柳镠在帮他作了简单包扎处理后,扛着他在密林中艰难地行走了4公里到达医疗点,使菲尔获得了及时治疗,他十分感动。伤好后,菲尔悄悄告诉柳镠,他来自阿联酋皇室,爷爷是七大酋长之一,家中拥有酒店、工厂和油田,资产过亿,他到英国纯属镀金。菲尔诚挚地邀请柳镠毕业后随他到阿联酋发展,并许以高薪。面对诱惑,柳镠婉言拒绝了他:“军队送我出来学本领,不能翅膀硬了就想着往外飞!”
在学院,比拼的不仅仅是精神和意志,更多的是指挥素养和作战技能。毕业前夕,学院把他们拉到加拿大,进行实战化训练考核,柳镠作为小组指挥官,带领其他学员,冒着滂沱大雨,参加了连续7天的高强度全时制对抗演练,接受了20多个课日的严格考核,最终以优异成绩过关。
整整一年的海外受训生活,没有亲人的探望,没有朋友的问候。疲惫不堪的时候,孤独寂寞的时候,望月思乡的时候,柳镠总是告诉自己,为了祖国的荣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外一年的学习期间,每三个月就会有三个星期的休假调整,但柳镠舍不得这难得出国学习的机会,他将对亲人的思念深深埋在心底,放弃了回国与家人团圆的想法。为了完全融入当地百姓生活,他住进了一直与该学院有合作关系的一名老太太家里,虽说是吃、住免费,可自己所受的教育让他觉得不能就这样白吃、白住,于是柳镠包揽了很多家务,当老太太第一次吃完他做的饭菜后,对其手艺赞不绝口,之后老太太家的做菜任务几乎全由他负责。到期归校时,老太太说:“你是真正完全融入当地的军人!”老太太告诉柳镠,有了他做标尺,为了不让自己失望,此后将不再接待任何军人。
&付出终有回报,汗水浇铸荣誉。毕业时,柳镠因为成绩突出,被评为“全优海外学员”,并获得了“院长奖”。这是光荣而自豪的一刻,当英国皇家军事学院院长卢瑟福·琼斯少将在柳镠胸前挂上一枚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士官荣誉勋章时,柳镠心潮难平——自己童年时代的梦想就这样变成了生命的奖章。
军中硬汉从这里起步
&1983年的春天,柳镠出生于江西萍乡。
萍乡市所属的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在这里,革命斗争薪火相传,绵延不绝;革命志士舍生取义,前仆后继,留下了大量的红色历史遗迹和革命文物。出生在江西革命老区的柳镠,从小就熟知在这块红土地上创下的一个又一个红色经典。
&柳镠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部队喜欢军营,学会的第一首歌就是《我是一个兵》。长大从军报国,成为他的理想。很小,柳镠就是一个“兵迷”,不到4岁,父亲就教他扎马步、练劈腿。8岁生日时,柳镠得到了第一个篮球。当父亲把这份生日礼物拿到他面前时,柳镠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此后,父亲经常把他拉到小区的自行车棚外,对着钉在那里的篮圈练习投篮。只要柳镠投中一定数量的球,父亲就会答应给他买一件小礼物。柳镠后来开玩笑地说,他是在父亲的利诱下打篮球。”从小就学练功、打篮球,给了柳镠出色的体能和惊人的身体爆发力。
&小时候,柳镠是个乖孩子,听话、懂事、聪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是父母的骄傲。他那倔强不服输,即使失败也不轻言放弃,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成功的个性,受到老师的赞赏,赢得同学的钦佩,得到父亲的肯定。他因此深受鼓舞,更加努力奋进。从小学到中学,柳镠一直都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2001年高考,柳镠考了617分的高分。对军营的强烈向往使他力排众议,毅然在志愿书上连填了三所军校,最终他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录取。
&&&坐落在湘江之滨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是我军综合大学最高学府,素有“军中清华”之称。社会大舞台,大学小社会。柳镠在全新的天地里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学技术、学指挥、学管理,立志献身国防,为军旗添彩,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大二上学期,一部电影给柳镠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这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共同出资、精心打造的一部现代军事动作大片《走出亚马逊》。该片取材于我军特种兵部队两名优秀军官被派往南美国际军事组织举办的“猎人学校”受训的亲身经历,故事并不复杂,一群特种兵,两个中国人,3个月的魔鬼训练,6次生命极限的体罚考验,7个扣人心弦的事件,但柳镠从中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非凡意志,领悟到了久违的男儿血性和英雄气概,看到了中国军人豪迈走向世界的崭新形象。看过这部电影后,柳镠学习更加勤奋,训练更加吃苦。他说,吃苦是一种锻炼,是一种生活本领,更是一笔人生的财富,不能吃苦就难以成才,特别是难以成为素质全面的军事人才。柳镠,渴望被严峻的军校生活催熟,变成一个勇敢强壮的男子汉。
国防科技大学是柳镠人生跑道的起点,这是一段漂亮的起跑。从此柳镠不断加速,直至起飞 。
2005年夏,柳鏐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陆军学院,一年后毕业,成为军校应届“4+1”合训本科毕业学员。&
&&&&&&&&&&&&&&&&&&&&
2006年夏,从军校毕业后,柳镠怀揣着工学、军事学双学位,带着冲天的豪情和无尽的梦想来到南京军区装甲某部,任坦克8连2排排长,他渴望在部队施展拳脚和抱负。当时团队刚刚列装了最先进的96A新型主战坦克,96A型继承了东方坦克重量轻,结构紧凑的特点,安装了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多种光电技术的应用,加上先进的计算机,红外等高新技术的车裁设备,使火力反应时间更短,打击精度更高,生存能力更强。全新的信息装备,密集的科技含量,先进的战技术性能,对官兵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新装备打交道,柳镠感到新鲜、好奇和兴奋,但一段时间后,他更多的感受却是困难和挑战,因为没有实践训练基础,没有掌握基本原理,尽管是“学富五车”,但在训练中他一点也插不上手,使不上劲,只能在一旁当“观众”。专业技术不过硬,说话自然气不足,面对战士们怀疑的目光,柳镠那时真有一种茫然失措的感觉。
&是海燕,就要在广阔的海面搏击风浪;选择基层,就要勇于接受岗位的挑战。他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振作精神积极融入到连队的训练生活中。团里为了让这些新排长能尽快进入角色,专门组织了新排长专业技能集训,把全团最优秀的教练员请来给他们开“小灶”。柳镠从坦克最基本的常识学起,最简单的操作练起,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学,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过。为了处理好工、学矛盾,他把重点摘抄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只要有空就拿出来背记。那段时间即使是晚上躺在床上了,脑子里也还在一遍一遍地过“电影”。很快,他终于弄懂了火控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指挥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为后续训练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天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虽刚刚工作一年,柳镠不仅熟练掌握了本职岗位需要的各种技能,而且别人往往要用两年甚至三年才能掌握的坦克驾驶、射击、通信三大技能,他仅用一年就做到了学懂弄通,并考取了三大专业的一级证书。摸索出了稳像工况下的“三快两稳一准”、“运动快速瞄准”等训练方法,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益。
军人的目标是打赢
&留学路上多磨砺,基层任职更艰辛。2008年8月,带着出国留学的光环,带着各级首长的重托,柳镠回到了团队,被分到有“安全行车模范连”荣誉称号的汽车连任副指导员。正当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想在荣誉连队大干一场、有所作为的时候,意想不到的尴尬却紧随而来。对于这个全团第一也是唯一的“海归”,大家关注的多了、赞誉的多了、期望的也多了,自然而然成为团队的“焦点"。团领导看重柳镠,希望他能将留学成果带进军事训练、团队建设;同事们看高他,希望他能在基层再立新功、再上台阶;战士们看好他,希望我能带着他们多长见识、多强本领。但对于基层工作经验并不丰富、汽车专业又是“门外汉”的柳镠,一时却感到无从下手、无所适从。有的战士提出怀疑,“留学生不过如此,海归也不顶用。”
梦想成真,始于足下。柳镠暗定决心,皇家军事学院的魔鬼训练自己能扛过去,汽车专业这道“坎”也一定能跨过去,差距大就用双倍的汗水来弥补。他打起背包主动申请住到了排房,用“归零”的心态投身连队训练,加班加点背记驾驶理论,虚心向班长学习驾驶经验,常向连队干部请教指挥技能。一个月下来,《驾驶专业教程》和《汽车指挥教程》两本理论书,已经被他翻得“面目全非”。在参加驾驶员复训中,柳镠抓住机会一遍遍苦练驾驶技术,上了车就不厌其烦地体会动作要领,下了车就自个琢磨指挥技巧,最终掌握了多种车型、复杂路况等驾驶和指挥技能,还拿得了驾驶执照。
汽车连的经历增添了柳镠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2009年7月,团队安排柳镠到炮兵营任榴炮一连指导员,面对又一个全新的岗位、完全陌生的专业,他没有打“退堂鼓”,而是鼓足干劲、直面挑战。在国外一年的留学经历,让柳镠深刻认识到,未来作战大量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战争必将是人综合素质的较量。柳镠充分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特长,通过开办“网上课堂”、“士兵小讲堂”、“周六夜校”等形式,组织全连官兵学习信息化知识,很快全连官兵95%以上掌握了打字、图片处理、多媒体制作等技能。在柳镠的带动下,连队官兵还自觉运用所学知识革新训练器材,提高训练方法。连队三名班长,针对火炮原理不易掌握的实际,运用所学多媒体和计算机知识,在团自动化站帮助下,研发了《计算练习》等10余种训练小软件,有效提高了连队军事专业训练成绩。
为了练好炮兵指挥专业,柳镠给自己“约法三章”:不弄清楚不撒手、不整明白不罢休、不搞精通不放松,把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训练上。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全面掌握榴炮兵专业的训练和指挥,在师组织的阵地指挥考核中名次靠前。
军校毕业四年多,柳镠不仅到国外留学了一年,还先后在坦克、汽车、炮兵3个连队工作过,时间不长、数次换岗,他把每个岗位都当做学习提高、履职尽责的平台,当做摔打磨练、施展抱负的舞台。一路走来,感触很深:岗位的每一次变换,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身份的每一次转变,都是一次全新的开始。
实践使柳镠感到,自身素质不过硬,说话底气就不足。作为干部,就要带头谋打赢,率先搞训练,站在队伍里就是一面旗帜,身在战士中就是一个标杆。122自行榴弹炮列装营队时间并不长,各种辅助和模拟训练器材比较缺乏,柳镠认真学习掌握火炮操作指挥的同时,注意改进创新方法、改造训练器材,提高训练效率。营里配备数字化方向盘后,个别战士学起来感到很吃力,但炮兵在团里是小兵种,身边没有“外援”,只能立足自我搞创新,他主动向营里请缨攻关。有的战友好意提醒他,你是政工干部,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何必多事多累多风险。但柳镠感到,打赢没有局外人,使命连着你我他,作为指挥员就是要始终站前头当排头。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他用FLASH、3DMax等软件制作出直观的辅助训练课件,让官兵看起来一目了然,学起来易于上手,用起来得心应手,训练很快打开局面。
说一千道一万,打赢人才最关键。柳镠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长,在连队开设“计算机知识讲座”,举办“军事科技兴趣小组”,建立“个人博客”,引导官兵学军事成武才。人才涌出来,建设上台阶。近两年,连队先后有4人考上军校,2人被评为“三手”标兵,一批尖子人才活跃训练场,有力地促进了连队全面建设。去年底,榴炮一连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和基层建设先进连队。
&&&&&&&&&&&&&&&&&&
军人的追求是战必胜
身为基层干部,柳镠经常告诫自己,军事素质不过硬,就没有带兵建连的底气。2010年初春,柳镠被任命担任坦克九连任指导员,坦克九连是个功臣连队,在这样的连队担任“领头雁”,既是荣誉和骄傲,也是压力和挑战。
上任不久,柳镠就遭遇“下马威”:专业考核中,尽管柳镠成绩合格,名次却位列参考人员之末。面对那刺眼的名次,柳镠暗下决心:自己是指导员,更是指挥员,在“打仗”这个专业上必须追求过得硬!
带头练打赢,以精武强能引领战斗力。&
柳镠主动和连长结成帮带对子,扑下身子学操作、练技能。快瞄是坦克射击的重难点课目,在复训补训阶段,他总是第一个到达车场,最后一个离开;别人练一遍,他就练十遍。靠着这种劲头,他熟练掌握了新型坦克三大专业,摸索出了“运动间快速瞄准法”等10种训练方法,成为所在装甲某师响当当的“四会”教练员。
不仅强自身,还要强支部。柳镠针对支部成员任职时间短、组织指挥能力整体偏弱的实际,扎实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支部“一班人”坚持比武考核第一批上,新增课目第一批训,险难课目第一批过。如今,支部人人都有两个专业技术等级,实现了上装能操作、上场能施教、上阵能指挥,成为全师有名的“硬班子”。&
“把训练当打仗,把岗位当战位。”在一次越障训练中,柳镠发现部分士官练得热火朝天,而新兵却成了“观众”。为什么不让新兵试一试?几名士官支支吾吾地道出了实情:“要是摔伤了,连队一个阶段的训练就白忙活了。”“训练玩虚招,战时招实祸。”柳镠当即纠正他们的错误做法,要求大家一招一式都严格根据训练大纲和实战需要来练。
为了磨砺官兵战斗精神,培育战斗作风,连队每周进行武装越野训练,每月进行练兵考核。开始时一些官兵认为这是“自找苦吃”,时间一长,大家从一次次比武竞赛、实兵演练中尝到了甜头。在团里组织的营规模对抗演练中,当导演部突然要求攻防转换时,九连官兵凭借强烈的实战意识和过硬的军事素质,迅速完成防御,适时组织逆袭,有效地巩固了阵地。
柳镠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是《亮剑》,那种“剑之所指,所向披靡”的气概,最能代表一支军队的军魂。
日至12日,南京军区“必胜-2009”实兵对抗演习在皖东某战术训练基地举行。
“必胜-2009”“红军”加强装甲旅与“蓝军”步兵旅实兵自主对抗演, 以“红”“蓝”双方兵力兵器为主,万人千车,纵横驰骋在广阔的深山腹地,涉及陆空两个军种、10多个兵种、数十种装备,轮番在这次演习中亮相。
自主和真抗,是这次演习的主要特点。演习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红”“蓝”双方战前侦察、兵力部署、作战决心的确定、攻击和防御等一切作战行动完全自主进行,在实际形成的战场态势下斗智斗勇,导演部不进行干涉。
演习邀请了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外军学员以及德国、印度等55国的130多名军官现地观摩。
“必胜-2009”演习中的“蓝军旅”是一支专业化“蓝军”部队。两年前,南京军区指定所属某旅长期担任“蓝军”,至今,该旅已经经历8场实兵对抗演习的砥砺,成为南京军区赫赫有名的“魔鬼旅”。
柳镠所在团是“红军”主力之一,同这样赫赫有名的对手“厮杀”,取胜的难度非同一般。演训前期的强化训练阶段,坦克九连连长在前方观察指挥训练,副连长集训不在位,阵地指挥训练全部落在柳镠一个人身上。柳镠主动找到团领导,要求担任破袭任务。破袭任务异常艰巨,这里有不少人都为柳镠捏了一把汗,担心他这次演练他坦克九连这个功勋连“搞砸”了,会“出丑”。
柳镠对全体官兵说:“破袭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九连一定要有永不言败的信念!”他向大家讲述了他在英国皇家军事学院留学时,他的老师向同学们常讲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期,一支英国军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艰难地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如炒红的铁砂一般,烧烤着探险队员的面孔。炎热、干渴、焦虑,心急如焚——大家水都没了。忽然,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在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露出坚定神色。终于,这支军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精神之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里,真正救了他们的,又哪里是一壶沙子?是他们一定要走出去的信念。柳镠向大家发出动员会:“坚韧不拔,永不言败是这支部队的军魂,只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就一定能够打赢!”
11日晚21时许,对抗演习在南京军区三界训练基地打响,被夜幕笼罩的皖东山区,装甲纵队夜间开进拉开了“必胜-2009”实兵自主对抗演习战斗实施阶段的序幕。雨夜中,所有装甲车辆闭灯驾驶,利用车内夜视设备,沿崎岖山路在泥泞的道路上高速开进。
 12日上午8时,战斗打响。“红军”先发制人,兵分两路攻击“蓝军”阵地;“蓝军”则依托阵地内工事障碍,顽强抗击“红军”立体多路攻击。战斗一开始,双方就打得异常激烈。
“红军”在完成驱除“蓝军”警戒后,立即以工兵为主、步兵为辅,实施破障。他们在武装直升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的支援下,空地一体突击“蓝军”的一线支撑点和坚固工事,并开始大规模的地面强击突破。“蓝军”则运用纵深火力突击、电子遮断等手段,阻止“红军”的冲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军”突入“蓝军”防御阵地。“蓝军”在一线防御阵地丢失后,为稳定防御态势,利用部分机动打击力量,在武装直升机等空中火力支援下,对某高地进行强攻,夺回高地。退下来的“红军”则再次调整部署,采取正面牵制、两翼夹击,使某高地失而复得。
“蓝军”在一线阵地大幅丢失,纵深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利用“红军”攻击间隙反渗透,展开惊心动魄的斩首行动。“红军”使用指挥所兵力,阻止守方斩首分队接近,掩护指挥所从翼侧摆脱,继续实施指挥。
13时许,率先上阵的是两个加强坦克连96A新型坦克,这些新型“铁甲”,从两翼高速推进,柳镠率坦克九连出其不意从右翼突破蓝军防线,一发发炮弹准确命中目标。紧接着,步战车、综合扫雷车和武装直升机轮番上阵,开辟坦克通道,压制阵地火力点,夺占纵深要点。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山峦间,坦克、步战车、武装直升机等5类装备9种火器,对阵地内80多个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
这次演练是南京军区近年来组织的实兵自主对抗活动缩影,是全面检验坚固核心军事能力的高级形式。柳鏐和他的坦克九连在演练中表现出必胜信念和势如破竹、一定要打赢的英雄气概,让全军上下刮目相看。
军中硬汉从“武状元”到“文秀才”
柳镠2008年8月留学归来,因为出国学的是军事、练的是指挥,他很想在军事岗位上施展才华。组织任命他为汽车连副指导员,起初他有点想不通,找到团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正是因为看中你的能力素质和发展潜力,组织上才把你放到汽车连这个荣誉单位去锻炼,母的就是希望你成为一个素质复合、军政兼通的新型人才。”领导一席话,让柳镠打消了思想疑虑,愉快地打起背囊到新岗位报到。在汽车连,他开始学政工,从开展文化活动到教育备课授课。虚心向指导员请教,很快考取“四会”优秀政治指导员二级证书。
2009年7月,组织上任命他榴炮担任一连指导员。从副职到主官,从汽车到榴炮,面对又一个全新的岗位、陌生的专业,他深深体会到组织上的用苦良心和肩负的责任重大,毅然踏上了艰辛的学习之路。
&他看书、读纸、学经验,对照着先进典型查找自己的弱点,向团领导学习做思想工作的方法,虚心向战士们听取意见。一本本政治工作理论书籍走上了他的案头,他如饥似渴地在知识海洋里汲取营养。一个又一个夜晚,他办公室的灯光总是在很晚才熄,有时甚至亮到天亮。站岗的战士们最清楚,他们说:“每天晚上指导员屋里的灯熄得最晚。”
在学习中他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打铁首先自身硬,自身素质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单位的整体水平。他常说:“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做一名称职的指导员。”
一个又一个晚上,一个又一个节假日,柳镠就是在书本中度过的,平时只要有空余时间,他就要挤出来看几页,写笔记。仅半年的时间,他就学习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说服人的艺术》、《基层政治工作手册》、《现代管理学》、《党支部知识问答》和《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探讨与研究》等20多本近300字的各类书籍,写了10多万字的笔记和体会。
他还到团政治处找来《政工导刊》、《基层政治工作研究》等刊物学习,报纸上刊登的带兵人的经验文章他更是一个也不放过。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柳镠种下了汗水,也收获了成功。他不仅在学习中开阔了视野,还学到了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作为新时期的基层“党代表”,知识是他们的带兵名片,创新是他们的人生特质。柳镠开始大胆地把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工作实践。再上政治课,他一改过去“满堂灌”的教育模式,用最大限度地贴近战士思想实际、贴近工作实际的鲜活例子,穿插在干巴巴的理论中,极大提高了战士参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教育中他还经常把一个个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名人警句和小故事溶进教育课堂,使课讲得既风趣又丰富,很爱战士们的欢迎。&
他订阅了《演讲与口才》、《政治指导员》等杂志,创造性地采取“士兵大讲堂”的方式授课。他悉心研究战士们的心理愿望、兴趣爱好等方面情况,借鉴《百家讲坛》《对手》《新闻1+1》等电视栏目的形式开展教育,采取《士兵大讲堂》的方式授课并创出了新颖的《论剑小讲堂》,在这里,每个战士都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这一独特的授课方式曾被《解放军报》做过报道并在被全师全面推广。
一些80后。90后战士学习创新理论兴趣不浓,他模拟电视栏目“我爱记歌词”,举办“我爱记理论”活动,使不少战士成为全团闻名的“小理论家”。柳镠在集团军第一个建立指导员工作网站,通过“柳镠微博”、心灵养吧”、“阳光小屋”等栏目与战士谈心交心,进行思想互动。
&经验都是从实践中来的,柳镠不仅注重自己的学习和提高,还善于对自己工作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在他的笔记本里清楚地记着他自己总结出的“望、闻、问、切”的基层政治工作方法。
望:工作看劲头,吃饭看饭量,就寝看睡眠,来信看表情,训练看情绪,处事看态度,活动看兴趣,走路看神态。
闻:上课讨论听发言;平时生活听言谈;点名答到听声音。
问:常到官兵之间问一问;常到同乡那里问一问;训练学习间隙问一问;日常交往中常问一问。
切:每天晚上对战士的情绪变化想一想。
一次,柳镠发现战士甘卓易的饭量减少、打电话增多、情绪不佳,经了解,是因为小甘的父母被人打伤,小甘想偷偷回家采取“行动”。柳镠在做好小甘思想工作的同时,积极通过法律渠道帮助解决问题,避免了一起私自离队事件。看着这些,谁能不说柳镠是个政治思想工作的有心人呢?
刚当指导员时,柳鏐在与战士们谈心交流中,被他们那种渴望学习、期盼成才的强烈愿望深深打动。作为新时期一线带兵人,培养人才是本职,培养不好是失职。为此,他和支持部一班人认真学习新《纲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上,引导官兵靠学习进步、凭素质立身,争创学习型连队、争当知识型军人。
干部迈什么步,战士走什么路。走上主官岗位不久,柳镠发现有个干部经常借口工作繁忙,不参加学习。一开始,柳镠以为他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多次给予表扬。一次偶然的机会,柳镠翻看他的学习笔记,发现只有寥寥几页。原来这名干部对理论学习缺乏热情,总感到很枯燥不愿学。柳镠在严肃批评他的同时,还特意给他安排了一堂课,手把手地指导他搞好备课,不仅让他受到了触动,还使他学到了知识。课后,不少战士反映课讲得不错,更加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现在,他不仅经常与我探讨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还利用外出时机购买一些学习书籍,提高了理论素养。
爱兵爱到关键处,带兵带上成才路。广西籍战士小莫由于文化程度低,普通话讲不好,内心有些自卑,不愿与人交流。记得一次教育课上,柳镠让小莫说说自己的学习感受,哪知他憋了很久,脸涨得通红,最终也没说出一句话来。为了帮助小莫,柳镠不管工作多忙,每天都要拿出半个小时,教他说普通话,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发音,一句话一句话地领读文章,组织读报、收看新闻时,还有意让他上台发言。一段时间下来,小莫进步明显,人也变得开朗了许多。现在,他不仅能够主动与人沟通交流,前不久还成功地在全连面前进行了一次演讲。在柳镠的建设下,连队还安排战士轮流以班长身份负责日常管理,开展学习讨论,组织每日讲评,大家参与的热情很高,促进了能力素质的提高。
连队空间虽小,人人都能有所作为;战士基础不同,个个都能成长成才。这两年,战士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战士在连队也慢慢多了起来。为了把他们带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柳镠把大学生士兵和非大学生士兵结成互助对子,开展“四个互助”活动,使他们在取长补短中共同提高,并在连队成立了训练攻关、文化学习、电脑操作等四个小组,让大家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提高素质的平台。
一个连队的整体建设能不能上去,除了看这个连队的干部是不是有能力外,还要看能不能形成合力,其实,干部之间能团结好、配合好的本身也是干部们特别是主官的一种能力。
柳镠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常说:“一个指导员就好比是一个班子的班长,班长要是当不好,路子就容易走偏。”所以,从他上任当指导员的那天开始,他就努力当好这个班长。他就像兄长一样用心去关心每一个干部的成长。无论是谁,也无论是家里有事还是个人有事,只要他知道了,他肯定会上前问一问,帮一帮。
对每一个干部柳镠都是满腔热情、尽心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不管谁有什么缺点,只要他看到了,都要指出来,帮一把,不管是在榴炮一连,还是在他现在任职的坦克九连,干部间团结如同手足,官兵间情如兄弟,没有出现一个不安心工作的。在他任指导员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连队就有两名干部被提升使用。
&每一个干部都忘不了他的关心,不管他们走到哪里总是说:“跟柳镠在一起工作,没有你的亏吃。”“既严格要求别人,又严格要求自己,只要是连队的事,指导员从来是不讲任何代价。”副连级技术员李新就是这样评价柳镠的。
军中硬汉爱兵胜过爱自己
柳镠经常在各种场合对人说:新型的官兵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关系,干部要尊重士兵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发展要求,常察士兵的饥、饱、劳、逸之情,这样才能众志成城,无往而不胜。为密切官兵关系,柳镠从自己做起,要求全体干部做到和战士“五个一样”,即:“汗流得和战士一样多、皮肤晒得和战士一样黑、枪打得和战士一样准、武艺练得和战士一样精、执行纪律和战士一样严。”
“尊敬的指导员你好:现在连队一切都好吧。离开你虽然已经一年多时间了,但回想起来仍然像是在您的身边。通过您的教育和帮助,我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在这里受到公司的重用,这是跟您在部队对我的关心、培养分不开的……”
这是一封从广东东莞市一家保安公司邮来的信,字字句句无不表达了一个退伍战士对他的一片感激之情。
那是柳镠到榴炮一连不久,就发现一个名叫于承光的战士没事时总爱比划几下,训练之余让他练两下,果然还真像那么回事。一问才知道,于承光原来在家时就喜爱武术,跟着一位拳师曾练过一段时间,战士有什么特长就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一直是柳镠带兵的准则,他就专门找到于承光鼓励他继续练下去。
平时,柳镠总是让于承光在战士们面前练几手,还让他担任了连队的武术小教员。为了帮助他提高技能,柳镠还从新华书店给他买来了《擒拿与反擒拿》《一招制敌》等书籍,有时还抽出时间来看他练习。
在柳镠的鼓励下,于承光的功夫一天比一天有长进,他还在连队带出了一个学习武术的小组。这些战士把学到的功夫用到训练当中,使成绩提高得很快。
于承光退伍后,身怀着一身功夫独自来到素有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东莞市,凭着他练就的功夫,很快被一家保安公司录用为保安队员。他凭着过硬有军事素质和良好的军人素质,在一次次执行任务中得到上级的高度赞扬,很快就被提升为分队长。他深深感谢连队的培养,特别是感谢指导员的对他的关心和帮助,经常给柳镠写信,像是在部队一样汇报思想,有什么事要问一问他该怎么办,让他帮着拿个主意。那一封书信无不证明着战士对指导员的信任和爱戴。
“捧出一颗心,就能燃起一团火”,这是柳镠带兵的信条,他用中国人极其朴素的“以心换心”处事原则,用他那一颗赤诚的心,在他的士兵中燃起了一簇簇温暖的火焰,点亮了他军旅中的每一个日子。
作为指导员最重要的是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战士的思想动态,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平时多和战士接触,注意观察他们的细微变化,随机和他们聊天,他对所带的几十号人的性格、特点、爱好及家庭情况都了如指掌,即使有时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做个倾听者也行,这是柳镠的工作方法。在这里战士们得到了家的温暖。
战士孙启超不会忘记。去年,他考上了沈阳军区士官学校,可是没入学就因别的原因被学校退了回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回想自己入伍三年的愿望已变成泡影,想起身体不好的父亲对他的希望落空,他悲伤之余,深感失落,情绪跌到谷底。这时,细心的柳镠从他情绪上的变化发现了问题,便处处关心他、帮助他、开导他、鼓励他,才使他才使他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后来,他不但担任了连队的驾驶员,还在柳镠的帮助下参加了大专班函授学习,现在已顺利毕业拿到了大专文凭。
士官张保虎不会忘记,是柳镏帮自己实现了“买房梦”,家在乡下的他当时想在城里买套房子,可是由于手头现金不足,买房一直成了他难以实现的梦想,得知情况的柳镠,积极帮助联系、协调,最终让他如愿拿到贷款。
一排战士周经杰不会忘记,家中因房屋土地问题惹上了官司,他整天担心家里因为不懂法律而吃了亏,心里压力很大,是柳镠找到团里有关部门,并联系当地政府进行法律援助,妥善解决了这起纠纷。
不用再多举例,许许多多这样的事都记在连队战士的心里。“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这支歌响在每个军人的心中,更响在柳镠的心上。他在自己经济上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还先后拿出3000多元帮助战士和战士家里,用他的热诚转化了3名后进战士。
身为指导员的柳镠自我要求严格,他要求战士们做的,自己肯定会先做到,大到每个训练项目的完成,小到鞋带、领花的整齐,他无一不严格遵守。&&&在很多人眼中,柳镠像“一盏灯”引导战士成长,更像“一团火”温暖战士心灵。新战士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他就教他们洗衣服、缝扣子,晚上还起来为他们掖被子;一些战士想考学,他就主动帮助补习文化……
爱是无价的,用爱栽种的小树一定会长成参天的大树,用爱凝铸的军队也一定会无坚不摧。
军中硬汉的柔肠侠骨
“儿行千里母担忧。”柳镠当兵后,更理解了这句古话的含义。远离家乡,他成了父母永远的念想,而父母也成了他永远的牵挂。
柳镠这位军中硬汉既具英雄气,更懂儿女情。2001年9月,柳镠考入国防科技大学,一周后给父母写了生命中的第一封家书:
亲爱的爸爸妈妈:
这一刻我在军校的宿舍里,一身戎装向你们问好,离开你们已经一周了,非常很想念你们。
&我们的生活节奏很快,过得很充实,在短短几天里,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军魂”,什么是“忠诚”,什么是“成长”。自己原先对军人的理解是多么肤浅,就是觉得军人穿上军装很神气很威武,却不料军人与奉献和付出甚至牺牲结合得如此紧密。
在军训期间,我正在慢慢学会如何独立生活,如何与人相处。&
负责训练的教官们有极强的上进心,他们热爱祖国和集体,积极地付出,并努力争取荣誉。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的震撼了我,我现在觉得军人是一个纯洁而不苍白、单纯而不简单的职业,是不为名利、默默奉献的平凡而崇高的职业。充满激情的军营生活,让我开始想重新对待生活,认真地、不服输地、精彩地、勇敢地生活,让“生活”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地道的动词。虽然现在的我在诸多事情上还有不足,但我会努力锻炼自己。军训带来的意义之大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军训所带给我的不仅是让我锻炼自己,磨炼意志,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军人的力量和无穷的斗志。妈妈,你相信吗?我想摒除身上的懒散与软弱,我想丢弃做事无章无法、丢三落四等一系列缺点,第一次,我那么那么渴望把缺点改正,觉得“懒惰”是如此丑陋。
我积极地参与军训期间的活动,渴望一个“体验”,一个被肯定的体验!一次勇敢的体验!过去的18年我活得太累太胆怯,现在我想认真地、用心地生活!
爸爸妈妈,感谢你们这么多年对我的培养和宽容,在外地我才知道家原来真的是“避风港”,爸妈,我长大了,我有责任,教官们告诉我们的:我有责任,我有责任去为你们营造一个更温暖更安全的避风港,我有责任去展示你们辛苦教育的成果,我有责任荣耀你们,我必须尽全力,我有责任对父母承诺并且兑现它,别人怎么看不重要,只要在远方有一盏灯塔依然温暖地散发光芒、安详地等我的鸿雁,那便足够,而这灯塔,是你们!
谢谢爸爸!谢谢妈妈!保重身体!
&我爱你们,永远!&&
&&&&&&&&&&&&&&&&&&&&&&&&&&&&&&&&
&日晚,柳镠在英国桑赫斯特皇家 军事学院写下了这样一篇日记:
几次给家里打电话,母亲更多的是一番嘱咐和谆谆的教导,以及诉说不完的想念,让我安心训练,让我注意安全,。偶尔母亲流着泪说到想我回国后就回家看看时,话筒旁总是会传来父亲对母亲小声的呵斥。我明白父亲心里也思念他在异国学习的儿子,也象母亲一样担心我的身体,也想让我尽早回国,好好地陪陪他们。但父亲告诉我的永远都是那句话:好男儿志在四方,我和你母亲都好。
放心吧,爸爸,我为你而骄傲,为自己而自豪,我们都是祖国的战士。“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军人!”求学海外,我要尤其珍惜国家的形象和军人的荣誉。一个不热爱自己祖国的人,在别人面前永远挺不直腰杆。我的信念是那样的坚定,爸爸,不要把儿牵挂,身着橄榄绿,天涯海角是我家!我会继承你的足迹,,不断前行,永远前行。
下面这篇是柳镠日晚在连队写下的日记(节选):
今天团政治部周主任和我谈到了一些官兵漠视亲情关爱等现象,我不禁深思:如果一名士兵连立身做人的基本情感都没有,又怎会热爱部队、安心服役,又何谈做共和国的忠诚战士?因此我连要在即将开展的亲情教育活动中,引导官兵强化亲情意识。让他们懂得了为什么要讲亲情,如何尊重亲人等基本道理。在强化官兵亲情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官兵认清爱岗位、尽职责与爱亲人的一致性,找准“爱父母与爱党爱人民”的感情结合点,帮助大家认识到升华亲情就是要安心部队、乐于奉献,从而打牢了官兵们爱岗敬业的情感基础。
“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别怪我仍保持着冷峻脸庞, 其实我既有铁骨,也有柔肠,
只是那青春之火需要暂时冷藏。”这是柳镠最喜爱的一首歌《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是啊,军人既有铁骨也有柔肠,现在他又一个牵挂的人是知他、懂他、爱他的未婚妻----李靖。
&&身为一名文艺兵的李靖在师部工作,她容貌俊美,拥有1米71的傲人身材,在她当兵的第二年便担纲主持、策划一台大型晚会,由于准备充分,表现优异,那台晚会让她一炮打响,不久便被提干。
一个是军中硬汉,一个是师部的美女主持,他们的结合有点传奇,也让大家羡慕不已。
&柳镠与她的相识缘于2009年8月的一次演讲比赛,当时柳镠刚当上指导员不久,李靖担任那次大赛的主持人,之前听到有关李靖出色表现的传闻,见到真人时柳镠不禁怦然心动。柳镠的阳刚与正直、忠诚与淳朴也深深吸引了李靖。就这样,两个心有灵犀年轻人互相留下了电话号码。
&&比赛结束后直到2010年6月初,两人虽然也有短信和电话的交流却一直都是普通朋友关系,后来因为一件事的发生使得两人关系产生质的飞跃。
&号这天,柳镠到集团军部参加了读书演讲比赛,而主持人恰好又是李靖。身为此次比赛选手的柳镠对于拿奖是志在必得,在集团军待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普通话说得字正腔圆的李靖每天都帮他校对稿件,纠正发音,渐渐地两人关系越走越近。
&&那次比赛柳镠获得读书演讲比赛第一名。一天晚上,柳镏在外面准备回来的路上,想到李靖每天这么辛苦地帮自己,满心的感激,便在路边店买了几杯奶茶送给她。当晚两人聊了二个多小时,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谈到了感情。
&&&两人正式确定关系后,李靖在事业上全力支持柳镠。相恋的日子,快乐和幸福总是无限地蔓延着,每逢假日,她都会煲一些带着浓浓爱意的“幸福”汤不辞辛苦地送来。柳镠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腿部有时抽筋,李靖看到总会心疼地替他按摩,鼓励他说:“当你坚持不住时,就想想我是在和你一起跑!”目前,两个人一个月才能见一次面,平时都是靠电话传情。作为军人,他们并不富有,他们没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甚至,为了维护军人的形象,他们上街不能像其他情侣那样亲密,不能挽着对方的胳膊,不能边逛边一起品尝路边小吃,但他们很幸福。
穿上迷彩服,柳镠是一个随时准备为国征战的两栖勇士,而当脱下一身戎装时,他又是一个兴趣十分广泛、生活很有情调的儒雅青年。认识他的人都知道,柳镠不抽烟、不喝酒、不喜应酬,酷爱读书。无特殊情况,他每晚至少学习1个多小时,双休日学的时间更长;花钱买书从不吝啬,军事、文学、历史、天文、地理,只要认为需要的,便买而学之。平时,他最佩服也最愿意接近有知识、有思想、有技术的官兵,只要有时间,总要找机会和他们在一起,或请教难题,或探讨技术。他枕边放着的《亮剑》《海湾战争风云》《心灵鸡汤》《成功在于细节》等,每一本他都扎扎实实读过,许多章节都背过。在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颁奖会上,柳镠谈了他的学习和读书心得:
&& &学习始终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不管你从事的岗位是科技前沿,还是基层连队,作为青年军人,都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用荣誉激励奋斗之路,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用能力赢得未来。
&&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一支军队进步的阶梯。一代巨人毛泽东说:“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战胜不了敌人的。”一支不爱读书的军队,是一支没有希望的军队;一个不爱读书的军人,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军人。我军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我们的阅读史。我军的胜利发展史,也应该是我们的阅读史。读书能为我们强军力、开心智、扬时代军事武威。青春因读书而烂漫,军旅因读书而绚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自觉地大兴读书学习之风,让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永远的精神追求。
《亮剑》《垂直打击》《冲出重围》等军事题材电视剧热播时,柳镠每集必看。《亮剑》他已看了好几遍,他最喜欢其中这样一句台词:“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深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只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能武能文、有义有情、知冷知热、可亲可敬,这就是柳镠——一个新时代的热血硬汉,一名高素质的职业军人,一位共和国的忠诚战士。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