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以直接合成蛋白质的RNA病毒?不需要rna逆转录cdna为DNA的? 万分感谢!

病毒分类中有RNA和DNA逆转录病毒,RNA逆转录病毒还好说,但DNA逆转录病毒是怎样的
mark一下吧,记得是有的,就像楼上所说非常蛋疼的从dna转录成rna,然后再从rna再逆转录回来。貌似原因是为了防止被降解,详细的等查查之后再说————————————————————————————————————————————因为我记得当时是以乙肝病毒作为DNA逆转录病毒的案例的,所以先说说这个,以后的再补充。这是乙肝病毒从入侵到组装成完成体的全过程,如果只是理解这个过程可以参考百度百科。(百度看来也不是一无是处的。。。)HBV也就是乙肝病毒是一种环状DNA病毒,但他的完全体不是一个碱基完全配对的环状DNA病毒。就像我们画两个同心圆就会发现,里面圆的周长肯定是不如外面圆的周长长的,所以HBV的完全体就可以这么想象,因为病毒的负链(-)是要比正链(+)多那么几个碱基的。之后就会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内将正链补全,形成cccDNA。然后在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转录。转录出的RHA一方面进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壳蛋白和一些功能蛋白),另一方面在新合成的功能蛋白和宿主本身的功能蛋白的帮助下,进行逆转录,也就是合成DNA,之后再把DNA正链(+)的一部分咔嚓的一下子剪掉。最后和壳蛋白合体就完成了整个过程。可以说也不太复杂。但是这里面就引申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乙肝病毒要把正链(+)咔嚓一下子剪掉?不减掉实际上也是能够成环的,就像是cccDNA一样。个人认为这种咔嚓的原因还是应该跟分子的空间结构有关,我们都知道DNA比RNA的稳定性强的主要原因在于,DNA是双链,而RNA是单链。也就是说空间结构对于稳定性的影响应该占主导地位的,那么也就猜测说这种咔嚓掉的环状DNA在稳定性方面是要比没有咔嚓掉的要强的多。事实上,恩。。。我再查查。。。
谢邀,手机简答&br&
我有限的知识库里并没有以dna为遗传物质的逆转录病毒这种东西,逆转录病毒科的病毒全是rna病毒&br&
所谓转录,就是以dna为模板来合成rna,而逆转录,就是把这个过程反过来,以rna为模板来合成dna。(手机没法插图,题主可自行搜索中心法则)&br&&br&如果真有dna逆转录病毒,我想应该是病毒dna先转录成rna,然后再逆转录回来,呃,略蛋疼&br&&br&&br&&br&&a href=&///?target=http%3A//zh.m.wikipedia.org/wiki/%25E9%E8%25BD%25AC%25E5%25BD%%E6%25AF%259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h.m.wikipedia.org/wiki&/span&&span class=&invisible&&/%E9%80%86%E8%BD%AC%E5%BD%95%E7%97%85%E6%AF%9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谢邀,手机简答
我有限的知识库里并没有以dna为遗传物质的逆转录病毒这种东西,逆转录病毒科的病毒全是rna病毒
所谓转录,就是以dna为模板来合成rna,而逆转录,就是把这个过程反过来,以rna为模板来合成dna。(手机没法插图,题主可自行搜索中心法则)如果真…
在baltimore分类中的Group VII就是DNA基因组逆转录病毒,比如hepadnavirus,最著名的就是乙肝病毒了。&br&另外,在逆转录病毒中有一个异类,spumaritrovirus也是这样的(有foamy virus),但基因组结构序列resemble其他逆转录病毒所以在 分类中还算逆转录病毒。&br&&br&&br&&img src=&/5c1fb1f4d565dc34c4bb1b_b.jpg& data-rawwidth=&395& data-rawheight=&26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5&&(Rethwilm, 2013), doi: 10.9
在baltimore分类中的Group VII就是DNA基因组逆转录病毒,比如hepadnavirus,最著名的就是乙肝病毒了。另外,在逆转录病毒中有一个异类,spumaritrovirus也是这样的(有foamy virus),但基因组结构序列resemble其他逆转录病毒所以在 分类中还算逆转录病毒。…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RNA病毒怎样表达遗传信息?是通过逆转录出DNA,再进行转录翻译,还是直接就可以转录翻译呢?谢谢!
xlzhTA0104
RNA病毒分为单链(ssRNA)和双链的(dsRNA),其中,ssRNA又分为正义,负义等类型.正义ssRNA跟mRNA类似,可以直接翻译成蛋白,负义ssRNA要先以病毒RNA为模板依靠转录酶合成与病毒RNA互补的RNA,用这个互补的RNA来翻译成蛋白.还有逆转录RNA,是ssRNA,要依靠逆转录酶生成DNA,然后重组到宿主DNA中来进行表达.dsRNA则依靠RNA多聚酶转录形成正链RNA,此RNA可以行使mRNA的功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不可以直接转录的,通常都是逆转录,然后再转录、翻译。
有的RNA病毒是直接翻译产生蛋白质,如烟草花叶病毒有的需要逆转录的,如HIV
RNA病毒核酸多为单股,病毒全部遗传信息均含在RNA中。根据病毒核酸的极性,将RNA病毒分为二组:病毒RNA的碱基序列与mRNA完全相同者,称为正链RNA病毒。这种病毒RNA可直接起病毒mRNA的作用,附着到宿主细胞核糖体上,翻译出病毒蛋白。从正链RNA病毒颗粒中提取出RNA,并注入适宜的细胞时证明有感染性;病毒RNA碱基序列与mRNA互补者,称为负链RNA病毒。负链RNA病毒的颗粒中含有依赖RN...
扫描下载二维码基因如何导致蛋白质的合成?_百度知道
基因如何导致蛋白质的合成?
百度知道提示您: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1.&nbsp,经水解修剪,即转录出的RNA链;氨基酰-AMP-酶&nbsp,冈崎用电子显微镜及放射自显影技术。tRNA能携带活化的氨基酸,几乎是与染色体蛋白;②&(三)&nbsp。但相似之中又有区别,由于DNA双链解开,是目前基因工程中一个未解决的关键问题。(3)终止。,肽链合成是从N-端向C-端方向进行的。&nbsp。简单来说,有许多相似之处:mRNA,进入A位,随即装配成核内的核蛋白。核糖体由大。延长一直达到引物遗留的空隙被填满为止、转位,还有好几组核苷酸序列、延长和终止三个阶段。这实际是整个核糖体的相对位置的移动;在遗传密码中,然后经核膜孔被送入细胞质才能开始蛋白质的翻译;&nbsp。实验证明。1969年、2),肽链不断延长.transcription);tRNA分子的反密码可识别mRNA密码子,需多次生成引物;1.&nbsp,必须等待模板链解出足够的长度。在整个延长过程中起始蛋氨酸的α-氨基可保留至翻译终止成为新生的肽链上的N-末端。&nbsp。这个特性导致大多数真核细胞不能无限分裂下去,根据核苷酸上每三个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tripletcode)规则,但又必须互相依存;③&nbsp,常有多个核糖体呈串珠状排列,而是在脯氨酸。其合成的方向也是自5′端至3′端,方向总是从5′→3′延长的:mRNA链从5′→3′;&(四)过程&nbsp,经过注册,称为Hogness盒或TATA盒(TATA&nbsp。<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生成的二肽-tRNA在A位上、C或U配对,可造成框移突变;&nbsp,肽链从肽-&nbsp,其中包括解链酶,核心酶的构象会发生改变,开始下一循环,分别称为DDRPⅠ,如何使该蛋白质实现糖基化是正在大力研究中的问题之一,其三联体上1,即转录不能继续进行,按碱基配对规律指引核苷酸的聚合。&nbsp。处在不同单链的模板链转录方向相反;factor),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下,RNA病毒能以自身核酸分子为摸板进行复制产生RNA。&nbsp,中心法则(genetic&nbsp。&nbsp,DDRP与DNA模板分离。(三)复制的终止&DNA解成单链&nbsp,使新加入的核苷酸有模板作依据,把片段之间所剩的小缺口通过生成磷酸二酯键而接合起来,σ亚单位即从转录起始复合物上脱落;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nbsp;蛋白质多肽链从N→C端;DNA连接酶在这个复制的最后阶段起作用,空出的起始部位就会与第二个核糖体结合,已发现核糖体可能与蛋白质合成有关。&nbsp;延长因子(EF1。&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所以第二个冈崎片段的引物间隙应由第一个岗崎片段延长进行填补、K+等无机离子;随从链是不连续复制;+&nbsp,3′-端仍保留糖的游离OH基:是细胞分裂。某些原核生物还有一定的复制终止点,但是,由它们催化的转录过程产物也各不相同、3)。例如糖蛋白的糖基化,又以GTP更为常见。但天然蛋白质大多数不以蛋氨酸为N-端第一位氨基酸。有2;第一个磷酸二酯键形成后,按生存条件和需要才转录。&nbsp,至转录完成,有以下特点;2.&nbsp。因子与因子之间又需互相结合,才得以发挥作用、GTP等供能物质,起始点的碱基序列(被认出的DNA区段)也比较单一。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是决定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原始模板。转录还包括tRNA和rRNA的生物合成。已证明转录起始不需引物,除色氨酸和蛋氨酸外;在结缔组织的蛋白质内常出现羟脯氨酸;在起始复合物上.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228e75f40a46f21fc4758/cefc1e178a82b901bfd4f83c738da;&nbsp。转录的RNA经剪接或修饰转变成为成熟的具有功能的mRNA,新合成的RNA链与模板链互补,即在5端添加m7GpppG(6-甲基鸟苷三磷酸),更常出现这种摆动现象,N-端氨基酸总是fMet(甲酰蛋氨酸),转录产物RNA逐渐延长;多聚核糖体&nbsp,以各种氨基酸为原料,一股链可转录。此时。因此;转录过程以DDRP辨认,其余氨基酸均有2个.baidu、脱氨基等修饰过程),一链是5′→3′方向,必须进一步加工。由于成肽中蛋氨酸(以下的循环则为二肽,其活性存在于EFG(延长因子G)中;②个别氨基酸残基的修饰&nbsp,从而恢复DNA的长度;密码之间没有核苷酸间断。一段链在延长之际,不同的只是P位为肽-tRNA-mRNA;&模板;还有Mg2+,此酶实际上是核糖体大亚基上的辅基RNA(核酶)。单链DNA结合蛋白结合于开放的单链上,催化特定的氨基酸与其相应的tRNA结合,复制时也按相反走向合成新链;当翻译到A位出现mRNA的终止密码时;酶&氨基酰-tRNA&nbsp、UGA)的辨认;1.&nbsp。DNA分子贮存遗传信息;(一)复制的起始&nbsp,直至肽链合成终止;&1.&nbsp。密码与反密码配对辨认时,进行切割或修饰,称为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nbsp,P位出现三肽-tRNA-mRNA。④化学修饰。σ亚基的功能是辨认起始点;在另一区段,就是适应于这种不同区段的结构与需要的、准确的相互作用。&nbsp,即碱基不严格互补也能互相辨认,转录时DNA解成单链的幅度只有10多个至20个的碱基对,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nbsp,RNA脱落;氨基酰-AMP-酶&nbsp,观察到DNA复制过程中,第二个循环;&mRNA分子的前体是核不均一RNA(hnRNA)。转肽过程是不需要任何蛋白质因子参与的核糖体催化过程;&nbsp,未连接起来。&(五)&原核细胞中只有一种DDRP,形成转录空泡,过去认为是核糖体的蛋白质部分;高级结构的修饰&nbsp、γ磷酸基则生成无机焦磷酸。此时、反密码子及tRNA引导入肽链。多肽链内或肽链之间往往可由两个半胱氨酸的-SH形成的二硫键;复制的半不连续性和岗崎片段&nbsp:①加尾.com/zhidao/pic/item/cefc1e178a82b901bfd4f83c738da。这样由密码-反密码-氨基酸之间的“对号入座”:翻译(translation)就是把核酸中四种碱基组成的遗传信息;(二)&nbsp。&nbsp,在电子显微镜下均看到伸展成叉状的复制现象,可以译出不同的氨基酸、UTP):DNA聚合酶只有5′→3′聚合活性。RNA把遗传信息从染色体内贮存的状态转送至胞液。②戴帽,乃至聚合。多聚A的存在保护遗传密码部分不被核糖核酸酶水解、生物生长,成为真正连续的子链,在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均广泛存在,都使用相同的一套遗传密码;反应式中的寡核苷酸n。催化转位作用的是转位酶。tRNA的3′-末端CCA-OH是氨基酸的结合位点;→&①氨基肽酶切除肽链N-端甲酰蛋氨酸或蛋氨酸&nbsp。直至转录酶到达终止信号处。不少酶的活性中心上有磷酸化的丝氨酸,进入核糖体的A(受位)位;cycle);&nbsp,DNA双链中一股单链作为起转录作用的模板链(用大写字母表示)。任何一种终止信号出现,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个三联体;转肽酶&PPi&nbsp,致癌RNA病毒还能通过逆转录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DNA;(五)三种RNA的作用&nbsp,脱离了σ亚基的α2ββ′称为核心酶。&nbsp。作为底物的三磷酸核苷上的α-磷酸就可与这一3′-OH起反应,或者N-端的肽段会被切除;(三)酶&nbsp,在两股单链上进行复制。在某些情况下RNA也可以是遗传信息的基本携带者,DNA分子就截短一节,是翻译的直接模板。&蛋白质合成后的靶向输送&nbsp://f,在真核生物的线性DNA分子中;翻译过程中。转录的这种选择性,又同时等待下一段暴露出的单链达到足够的长度;准确性,消耗ATP。&nbsp,A位留空,这是第一个核糖体循环的情况,这是常见的维系蛋白质结构的化学键,直接在起始点上就被DDRP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每个核糖体之间约有5~15nm距离,由2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二是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单链上;①&nbsp、直至人类,这就是常见的摆动现象:&&nbsp。dNTP上的β和γ-磷酸基游离而生成焦磷酸;2.&nbsp。转录和复制一样;指氨基酰-tRNA根据遗传密码的指引;终止&nbsp。为首的一个总是GTP和ATP,即该RNA具有催化活性。穿过合成所在细胞到其他组织细胞去的蛋白质。一种氨基酸可以和2~6种tRNA特异地结合;ATP。&nbsp,同时DNA聚合酶的聚合酶活性使冈崎片段继续延长,最终使核糖体也从mRNA脱落下来,而第一次循环开始P位是fMet-tRNA-m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方向;原核生物复制,前导链可以顺着解链方向延长。&nbsp,可以大大加速蛋白质的合成速度,通过氢键相互配对;+&central&nbsp、2。聚合进去的核苷酸又有3′-OH游离;&nbsp。这个过程不一定等肽链合成终止才发生;②连续性&其他因子&nbsp。情况和第一循环开始时一样,DDRP),其3′-OH与dNTP的α-磷酸基起反应。真核胚胎细胞体外培养分裂代数大约为50代;(四)&nbsp;对称性。&&nbsp,称为靶向输送、成肽。&nbsp。GTP与随后而来的NTP生成磷酸二酯键;&nbsp,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真核生物转录产生的RNA不是最后翻译时用的模板。分开后;引发体的生成&nbsp,统称为顺式调控元件,有时边合成可边进行加工,通常称为释放因子(RF):主要有三步(一;mRNA&nbsp,DDRP是沿着DNA链向前移动。若前两位碱基发生错配突变,因此已合成的引物必保留一个3′-OH末端,当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出其肽链后,称为复制叉;&nbsp,仍保留三磷酸鸟苷状态,在rRNA和tRNA,DNA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大小亚基拆开。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以遗传密码翻译方式转变为蛋白质中20种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辨认DNA的蛋白质不止一种;其他物质&nbsp。这就是DNA复制的方向性。所谓“复制”。它有两方面的含义。这些蛋白质的修饰过程,一条mRNA链上。这导致DNA分子的两端出现高度重复的碱基序列;1.&nbsp。&nbsp,DDRP与模板的结合就是非特异性的,端粒酶以这段RNA为模板合成DNA子链,DDRP则停留在起始位置,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将P位上肽链从tRNA分离出来。因为复制总是从5′→3′进行的;通过GTP水解为GDP及Pi,这两种氨基酸并无遗传密码,这样就可按模板链的指引。与其互补的相应链称为编码链(用小写字母表示),完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前导链几乎可以不间断地延长。&nbsp。亚基中各含有了不相同的蛋白质和rRNA,通过转录生成mRNA,反应在A位上进行;&nbsp、翻译,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具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由两条以上的肽链通过非共价键聚合,意思是把DNA的碱基序列转抄成RNA的碱基序列;dogma),DNA聚合酶的5′→3′外切酶活性可把前方的RNA引物水解,余类推,A位留空让第四号氨基酰-tRNA进入注册;NTP(ATP;具有端粒酶的细胞是可以无限增殖的;方向,以准确地调控基因的表达,也同样可引起框移;转录酶(transcriptase)即RNA聚合酶(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即转录还没完成,就是要把DNA解成单链和生成引物;由于DNA双链的走向相反。在翻译过程中;rRNA&+ppi&nbsp,转录,hnRNA的加工修饰主要有四项工作,有共同的5′-TATA盒、成肽;而第3位碱基的突变、羟赖氨酸,使P位留空,也包括引物的合成,定向地到达其执行功能的目标地点、III,亦即达到第二个片段的5′-磷酸基末端;催化氨基酸间形成肽键。A-T配对是两个氢键、转位,肽链延长一个氨基酸!但是DNA聚合酶都具有外切酶活性,称为双向复制;ATP-酶&nbsp:翻译过程的肽链延长,因此,所以。&nbsp,不同基因的碱基序列大不相同、干细胞;&nbsp、移位,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1.&nbsp。每循环一次;蛋白质合成后,A位是留空的;(五)意义;都需依赖聚合酶;&nbsp,就可以开始真正的DNA复制。细胞内的脱甲酰基酶或氨基肽酶可以除去N-甲酰基,有利于DDRP迅速向前移动,其中一些片段会被核酶进行剪切;注意:氨基酰tRNA,拼接的段落称外显子。引发体在随从链每一次的引物合成中均起作用。在转录起始点上游的-30核苷酸处,可称为有意义链或W链。每进行一次核糖体循环;dogma);&nbsp,由mRNA作直接的模板来指导翻译:注册、小亚基构成;转录时;转录遗传信息。&nbsp,也可称为反意义链或C链;→&nbsp。总之,就靠这些蛋白质与参与翻译的各种RNA进行高度特异。二;移位因子(移位酶)&nbsp,连续三个一组往下翻译,因此,其α-氨基是甲酰化的,但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核心酶的作用是延长RNA链,这股链不可能连续地复制,第三个循环;复制叉中。5′-端的三磷酸鸟苷结构。原核生物辨认转录起始点现已知只有σ因子。复制,而且对应着mRNA的第二位密码,出现一些不连续片段。同时脱落的β,这种结构使水解酶无法从5′端进行水解。起始区的DNA有特殊的碱基序列;2.&&nbsp,包括组蛋白及非组蛋白类的合成同步进行的;终止因子或释放因子(RF),翻译后这一N-蛋氨酸;释放因子的结合,延长即终止:翻译的起始是将带有蛋氨酸的tRNA与mRNA结合到核糖体上形成起始复合物的过程。三,导致线性DNA分子每复制一次,肽链便延长一个氨基酸,也还有这一结构,使残留在核糖体上的tRNA。&+&nbsp,合成具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肽链的过程,不但在延长中保留。&nbsp,可生成ACTH(三十九肽);转录是有选择性的;①简并性&从核糖体上最终释出的多肽链: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氨基酸的正确加入;central&2.&nbsp,复制开始后、延长和终止三个阶段。转录延长过程中,称做端粒。&nbsp。因此、GTP、2位碱基相同。生物机体的遗传信息以密码的形式编码在DNA分子上;从最简单的病毒,两个相邻核苷酸只要与模板相配对,但有所区别。&nbsp,P位留下一个无负载的tRNA。&nbsp。双链解开后;(二)复制的延长&nbsp。而且结合得较为松弛。各亚基虽自有独立功能。(2)延长,核糖体阅读mRNA密码是从5′→3′方向进行,这种重复结构存在于染色体的两端;&nbsp;这些含-OH基团的氨基酸是翻译后才磷酸化的,转录即告终止;二。后来就把这种复制中不连续片段称为冈崎片段,总是由mRNA上的遗传密码子决定的。&nbsp,此时。mRNA经过加工修饰后穿过核膜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早在50年代初期;转录和复制都是酶促的核苷酸聚合过程。真核细胞已发现有三种DDRP;&nbsp、一级结构的修饰和靶向输送三方面,所以多聚A的长短决定了mRNA的寿命,组成一个遗传密码,单链DNA不稳定,转录产物相应加入的是U。第一个冈崎片段延长至第二个冈崎片段引物前方时,以AUG开始;4.&nbsp,因此。ρ因子是帮助DDRP辨认终止点并停止转录的、辨认。最典型的例子如鸦片促黑皮质素原。在DNA双链某一区段。DDRPⅡ被认为是真核生物中最重要的DDRP。无论是原核还是真核细胞,其中次黄嘌呤常出现于反密码的第1位,还不具备活性,然后翻译(translation)成特异的蛋白质、赖氨酸残基经过羟化而出现的。这是mRNA能忠实地翻译的关键步骤,它们专一地转录不同的基因,第三个氨基酸就按密码的指引进入A位注册,没有3′→5′聚合活性。(一)&nbsp,即P位上的蛋氨酸移至A位成肽;&nbsp,至复制过程即将全部终结时,所以。tRNA碱基组成的特点是有很多稀有碱基。常见的例子如血红蛋白分子α2β2的聚合;(二)原料&nbsp,tRNA从核糖体上脱落,一个接一个地延长下去,其互补链是3′→5′方向;&nbsp。&nbsp。尤其是密码的第3位碱基对反密码的第1位碱基;都从5′→3′方向延伸成新链多聚核苷酸,这些片段互相汇合,RNA链从转录复合物上脱离出来;③部分肽段水解切除修饰&翻译后加工&nbsp;方向性5′→3′.baidu、癌细胞中存在恢复DNA原有长度的端粒酶,mRNA得到充分的利用,起稳定和保护单链模板的作用。&nbsp。&nbsp,复制才能开始并延长,成肽的过程是P位上的fMet-tRNAfmet的酰基与A位上的AA-tRNA的氨基进行反应,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表现为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核糖体的P位(给位)已为fMet-tRNAfmet占据。能转录出RNA的DNA区段。mRNA链上的碱基插入或缺失。但自然界的蛋白质大多数不是以蛋氨酸作为N-末端的、UAG;可见、三肽……)已移至A位成肽;①注册(进位)&nbsp。起始复合体形成后,因无AA-tRNA与之对应。具体过程(大学才会学的)。而真核细胞转录产生的RNA必须经过加工修饰,就是指以DNA分子为摸板合成相同分子的过程。多聚核糖体的形成是由于第一个核糖体在mRNA链上随着翻译的进行而向下游移动,通过DNA的复制(replication)由亲代传递给子代,mRNA则在核内(原核生物则在核区)合成;2.延长&(六)过程&nbsp,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已经开始。每次核糖体循环,需靠mRNA上的密码与tRNA上的反密码相互辨认,5′-磷酸二酯键;1.起始&nbsp;都遵从碱基配对规律,N-末端蛋氨酸或N-末端的一段肽、还原,才能表现出生理活性,又反过来以其对应单链作模板链。是提供蛋白质合成的场所;&3.&nbsp。&nbsp,而且较为紧密;氨基酸加ATP,产物RNA链脱落,定名为ρ因子(Rho&nbsp根据中心法则,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3。③通用性&nbsp,往往从一定的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由五个亚基(α2ββ′σ)共同组成全酶。1958年;A)。3.&nbsp。核心酶则连同合成的RNA链;翻译过程以fMet-tRNAfmet作为第一个注册的起始物。&&nbsp:&nbsp.hiphotos,滞后链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生成磷酸二酯键;&nbsp,两链之间还有个小缺口,可见核糖体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存在:肽链合成的终止包括终止信号(UAA、引物酶及其他的复制因子,即紧接AUG的三联体。&转录终止的现象是DDRP在模板的某一位置停顿;氨基酰tRNA合成酶&nbsp,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可以与密码的第3位A,A位上为四肽;也可分为起始。&nbsp,也并非任何区段都可以转录,遗传信息自DNA转录(transcription)给RNA,估算在mRNA链上的每80个核苷酸即附有一个核糖体,可诱导核糖体上的转肽酶将合成的肽链转移到水分子。解链酶借助ATP的能量解开DNA双链、原核生物,现在已经证实转肽活性是核糖体辅基RNA的作用;②辅基连接&nbsp。RF-3加强此种作用;转录后的加工&nbsp。此过程在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中完全相同。终止过程也需蛋白质因子。&nbsp、第四个核糖体也可在mRNA的起始位点进入://f,产物链。翻译后加工可分为高级结构的修饰。不少生物活性物质,由于不存在核膜。密码子共64种,在3′端添加多聚腺苷酸尾巴(poly&nbsp,第一个片段的3′-OH和第二个片段的5′-磷酸基仍是游离的,以后第三,保证了从核酸到蛋白质的信息传递的准确性。&nbsp。所谓“转录”是指在DNA分子上合成出与其核苷酸顺序相对应的RNA分子的过程;tRNA上水解释放、CTP。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使下游翻译出的氨基酸完全改变。成肽完成后。新链只能从5′端向3′端延长。(八)&+dNTP——→(dNMP)n+1&nbsp。DNA双螺旋在反向重复序列的基础上绕成一圈的超螺旋,形成寡聚体、小亚基,肽-tRNA-mRNA占据了P位。真核生物的转录产物还需要有转录后再加工的过程:5′→3′方向;&(一)模板&nbsp.Roberts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一种蛋白质有控制转录终止的作用。“翻译”则是在RNA的控制下,以其中一单链为模板链,被剪切的部分称内含子。&nbsp,存在于核糖体的大亚基上;&nbsp,并组成染色体;&+&nbsp;对应于DNA。随着酶向前移动、3个或4个多至6个密码。&nbsp、4个密码的氨基酸,例如:半保留复制。突变出现碱基插入,还有一些蛋白质和酶的共同参与下。真核生物的情形就复杂得多。mRNA从5′→3′方向,第3位碱基则不同。同样;③转位(移位)&nbsp.jpg" esrc="http,由RF-1或RF-2识别终止密码.baidu,故实际上表现出酯酶活性。引物酶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RNA引物:一是在DNA双链分子上,所需的各种酶和蛋白质因子较多,DNA双螺旋的发现人之一F。具体过程如下,这两种RNA不用作翻译模板.AMP&nbsp、结合DNA模板开始。&nbsp,因此RNA是边转录边翻译。由大;3.&nbsp。tRNA。在后代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翻译)一;+&nbsp,与引物配对的模板链形成单链。在成肽结束前。由于肽-tRNA-mRNA与核糖体位置的相对变更;&2.&有20种以上;在A位的二肽连同mRNA从A位进入P位。DNA双螺旋上两股单链走向相反。&nbsp,另一股链不转录,可分为起始;5.&此外。在基因组的庞大的DNA链上:都以DNA为模板,A位上为三肽,氨基酸与3′末端游离的OH以酯键相结合成为活化型的氨基酸。因此、rRNA同样存在加工修饰现象,细节也未尽清楚。&nbsp,还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开链状态,J。产物RNA是没有T的,已发现的tRNA有40~50种;复制过程是在引物(寡核苷酸)上逐个加入dNTP,能量主要用于使维持碱基配对的氢键断裂。酶分子中存在一段RNA序列;(1)起始;1968年,不会影响氨基酸的翻译;&&&&nbsp,然后将剩余段落进行拼接形成最终的翻译模板;(六)&nbsp;聚合过程都是核苷酸之间生成磷酸二酯键;原料,DNA复制;(dNMP)n&nbsp。&nbsp、mRNA与甲酰蛋氨酰tRNA共同构成70S起始复合物,但是多聚A的尾巴依然能被水解;tRNA&nbsp,于是,生成3′;③剪接;起始因子(IF1。此外。这种情况下,其形成也是在肽链合成后两个半胱氨酸的-SH基脱氢氧化而连接的,甚至酪氨酸;目前已知,滞后链是通过冈崎片段来延长的,真核细胞在转录和翻译之间有一个加工修饰过程;(四)DNA复制的特点;核糖体向mRNA的3′端移动1个密码子的距离。&/zhidao/wh%3D450%2C600/sign=9e27f81b6b600c33f02cd6cc2f7c7d39/cefc1e178a82b901bfd4f83c738da。现代生物学已充分证明、保真性,酶与模板的结合有高度的特异性:σ亚单位不脱落。&在无限增殖的细胞如生殖细胞,继续结合于DNA分子上并沿DNA链向前移动;一级结构的修饰&酶&氨基酸&④摆动性&nbsp。&nbsp,称为翻译后加工。接受新的氨基酰-tRNA进入A位(受位)称为进位;此过程由转肽酶催化。通过多个核糖体在一条mRNA链上同时翻译,但还不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成熟蛋白质,有时不完全遵照碱基互补的规律,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苏氨酸。&nbsp。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参考资料: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形成一条mRNA单链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叫做密码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的一条模板链经过转录、一个密码子控制合成一个氨基酸tRNA上的反密码子和mRNA上的密码子经过“翻译”
简单说,基因中的编码区DNA被转录为RNA,到胞浆中再根据密码子规则被翻译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
蛋白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分感谢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