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甚至不知道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古代是怎么算出来一年 365 天的

古人甚至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古代是怎么算出来一年 365 天的?
【三种不同的红色的回答(273票)】:
古人确实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
但是,题主你要知道,运动是相对的,运动的参照物选取不同,运动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也可以转换为太阳绕着地球在运动。
太阳绕着地球运动,这种运动就叫做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晚上我们仰望天空,就会觉得整个天空是一个以地球为球心的球体,日月星辰都镶嵌在这个球体上。——这个球就叫做“天球”,日月星辰(严格来说是它们的投影)都在这个天球上运动。
太阳周年视运动,就是地球公转在天球上的投影。
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就叫“黄道”,月球在天球上的运行轨迹就叫“白道”,对了,天球还有赤道,那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包括日月星辰在内的所有星体在天球上的运动都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现在你知道古人是怎么算出来一年的长度了吧?——对的,就是测量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周期。
具体用什么方法测量呢?首先要明白,太阳的周年视运动的直观表现,就是它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的回归性。简单地讲,就是夏至时太阳最靠近北方,然后慢慢南移,到冬至时最靠近南方,然后又慢慢北移。直观地来看,就是冬至时物体的影子最长,夏至时影子最短。
那么现在就好办了,要测量回归年(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我们只需要测出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间就行了。——所以,要首先确定冬至是什么时候(也就是冬至点)。
怎么确定冬至呢?也很简单,在地上立根杆子,然后看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个时间点,就是冬至了。
这个东西,叫做圭表,也就是测量回归年用的工具,立着的那个叫“表”,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杆子,用来产生影的,水平的那个叫“圭”,也就是一个刻度尺,上面有刻度,用来测量影子长度的。这个东西,叫做圭表,也就是测量回归年用的工具,立着的那个叫“表”,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杆子,用来产生影的,水平的那个叫“圭”,也就是一个刻度尺,上面有刻度,用来测量影子长度的。
原理说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就很复杂了,因为这主要牵扯到一个测量精度问题。因为杆的影子边缘不可能是清晰的,总是模模糊糊的,这就使得测杆影总不能精确。最早,人们想的解决办法是尽可能将刻度细化,从分到厘,到毫,到秒。但是,对提高测量精度帮助不大。
最后的完美方案是元朝郭守敬提出的。他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象台,就是下面这个东西:
这个观象台和普通的圭表相比,第一个优点是高大,其高度是普通圭表的5倍,这样一来,影子也就相应变长,利于测量。此外,更加重要的是,郭守敬发明了一个辅助观测仪器,叫“景符”。
景符其实就是一个有旋转轴的铜片,可以在底座上上下旋转,铜片的正中有一个小孔,测量是,将景符放在观象台的水平圭尺上,太阳光通过观象台顶部的缺口照射下来,在顶部缺口处放置一横梁(看到照片上的那个横梁了吗?),在地面上的水平圭尺上就会有一道横梁的阴影,然后移动景符,使阴影通过景符上的小孔,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在圭尺上就会产生一个内含横梁的太阳影像,调解景符,使得横梁中分太阳影像,这时小孔成像中横梁所在的刻度,就是竖表的影长。
坚持测量,一年中影长最长的那一时刻,就是冬至点,两个冬至点之间的时长,就是一个回归年长度。郭守敬所测量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和现代测量值365.2422天高度一致。
【Soleil的回答(4票)】:
他们只要知道,每隔XXX个日出日落,就会有某个XXX的星星到天空中某个具体位置——具体比如埃及人用天狼星。
或者其他周期性发生的现象(比如尼罗河泛滥)……
当然这么测出来的年跟现代的精确时间有着还不算太小的出入……时间长了就乱了……
【Mandelbrot的回答(1票)】:
有很多方法
1. 每天正午(影子最短的时候)记录一下影子的长度,你会发现在一个周期内,影子从最长到最短,在变成最长。这个周期就是一年。
2. 每天早上纪录日出的方向,你会发现日出点在一个周期内从从南到北,在从北到南移动。这个周期也是一年。
有不少古代建筑都有观察太阳的功能。据说英国的巨石阵就是用来观察日出方位用的。
所以知道一年365天并不难,但是问题是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相互独立的运动,公转周期不会是自转周期的整数倍。地球的公转周期实际上是365.25(大约)天。于是人们用每四年一个闰年的方式来补偿,但这依然不准确,于是历法中渐渐引入了更为复杂的补偿机制。
【刘洋的回答(0票)】:
我猜啊,是尝试计算。
能直接感受的是天,现在我们要扩大单位到月,月就是计算月亮盈亏的周期,其实是月亮公转和地球公转的整体效果。
我们发现大概是29天,但用着用着,盈亏跑慢了,慢了接近一天的时候,我们就补一天。
所以,29天叫小月,补一天的30天叫大月,来回互补就行。相当于精确到了小数点后面。
然后是一年四季,我们发现,一年大概是12个月,四季起点,立春(农历12月16),立夏(3月18),立秋(6月24),立冬(9月27),也可粗略地两两相距3个月。
然后,用着用着,也不准了。。等到差到一个月的时候,就补一个闰月,保证四季的月份不乱就行,不用精确到天。
为啥保证四季不乱?
因为农民伯伯还指望二十四节气种地啊!!!
以上纯杜撰,请大牛看在小弟抛砖引玉上,不要打脸。
***********************************
有人会说,你这一年是太阳日还是恒星日。。我觉得是太阳日。。
古人即便发现了星空每天都会转一圈多一度,但是,关他鸟事!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星空也是!我只关心太阳!
【鹿鳴的回答(0票)】:
这应该是初中物理的知识吧。
以太阳为参考系,地球自然是绕太阳转的。 以地球为参考系,说太阳绕地球转也没错。 黄道赤道有夹角,所以一年四季不同时候观测到太阳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这是感官可以直接察觉的。
尚书尧典就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是说观测天象,“日永,星火”,日永就是说白天最长,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时候,即夏至日。观测到两个“日永”之间的时间距离就是一个太阳年,差不多就是365天。
这也不是什么高科技,而且跟地球是不是绕太阳转的也没有关系。
【霍博理的回答(0票)】:
上古时期,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对天气的预测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后来,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了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根据气候周期性变化,得到粗略结论,一年大约360天左右。后来人类发现太阳高度角和夜间星空的周期性变化与气候周期性变化的同步性,以此古人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最终发明了精确的太阳历,这样一年的天数就被确定了下来。比如,古埃及人发现天狼星在黎明前升起,尼罗河近期将发生泛滥,最初他们就确定了一年364天。后来有了好的测量工具,一年的天数就是按照太阳高度角和星空精确修正的。
【庄周字少博的回答(0票)】:
古人是感觉不到冷热吗?春夏秋冬总能感觉到吧
【kingzhang的回答(0票)】:
物理只是个概念系统,可以应用的一套体系,不能实证。古人的是另一套体系,就像你测量用卷尺还是直尺。
【小破孩的回答(0票)】:
吓死了 以为看到了郭敬明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一年为什么有365天,怎么计算的?
目前世界通用的公历又叫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依据,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使用方便,就将365天作为公历平年的一年.这样平均每年要多出5小时48分46秒,累积4年就有23小时15分4秒,几乎接近一天的时间;如果累积400年,就会多出97天来,久而久之会出现寒暑颠倒,历法会失去实用价值.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设置一年的闰年,每逢闰年的就比平年增加一天,成为366天.那么,公历的闰年是怎么安排的呢?因为每400个平年要多97天来,只得安插97年闰年.因此,经过研究对公历的闰年设置作出这样的规定:凡非整百的公元纪年年数能被整除的定为闰年;而整百的公元年分要能被400整除的才能定为闰年.这样每400年中刚巧是97个闰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啊,不是算出来的,是人们的日常经验啊~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个回归年. 地球公转一周360度,所需要的时间为365天6时9分10秒,叫做一 个恒星年.
不是计算的,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即公转)需要365天后又可以回到起始位置,详细时间是: 365天5时48分46秒,这在初中地理书上就有!
答:一年12个月之中,1,3,5,7,8,10,12为大月,有31天;4,6,9,11为小月,有30天;而2月根据年份不同为28天或29天.所以:大月+小月+二月=31*7+30*4+28(或29)=365(或366)因为二月多数时候为28天(四年才有一次为29天的,如2004年,2008天),所以大家习惯了把一年叫做365天.
扫描下载二维码古代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用多少天?_百度知道
古代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用多少天?
因此,000.8千米,亦即每日约59′8″.986°,000千米.2564日地球公转360°,也就是经过365。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具体是365天5时48分46秒,那么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如果我们采用恒星年作地球公转周期的话;(365X24X3600)秒=29,因此.4亿千米.4亿千米,000秒/365天=940,000,即每秒钟29,地球公转速度包含着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即每日约0.8千米(近似为30千米&#47,约每秒30千米(线速度=940。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KM&#47,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了9和现在基本一样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跟现在一样,才几千年,没什么变化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历法知识:古人是怎么算出来一年有365天的?
历法知识:古人是怎么算出来一年有365天的?
懒人帮讯 古人的确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但是运动是相对的,运动的参照物选取不同,运动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也可以转换为太阳绕着地球在运动。
太阳绕着地球运动,这种运动就叫做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晚上我们仰望天空,就会觉得整个天空是一个以地球为球心的球体,日月星辰都镶嵌在这个球体上。——这个球就叫做“天球”,日月星辰(严格来说是它们的投影)都在这个天球上运动。
版权声明:本文为懒人帮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太阳周年视运动,就是地球公转在天球上的投影。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就叫“黄道”,月球在天球上的运行轨迹就叫“白道”,对了,天球还有赤道,那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包括日月星辰在内的所有星体在天球上的运动都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现在你知道古人是怎么算出来一年的长度了吧?——对的,就是测量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周期。
具体用什么方法测量呢?首先要明白,太阳的周年视运动的直观表现,就是它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的回归性。简单地讲,就是夏至时太阳最靠近北方,然后慢慢南移,到冬至时最靠近南方,然后又慢慢北移。直观地来看,就是冬至时物体的影子最长,夏至时影子最短。
那么现在就好办了,要测量回归年(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我们只需要测出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间就行了。——所以,要首先确定冬至是什么时候(也就是冬至点)。
怎么确定冬至呢?也很简单,在地上立根杆子,然后看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个时间点,就是冬至了。这个东西,叫做圭表,也就是测量回归年用的工具,立着的那个叫“表”,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杆子,用来产生影的,水平的那个叫“圭”,也就是一个刻度尺,上面有刻度,用来测量影子长度的。
原理说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就很复杂了,因为这主要牵扯到一个测量精度问题。因为杆的影子边缘不可能是清晰的,总是模模糊糊的,这就使得测杆影总不能精确。最早,人们想的解决办法是尽可能将刻度细化,从分到厘,到毫,到秒。但是,对提高测量精度帮助不大。
最后的完美方案是元朝郭守敬提出的。他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象台,就是上面这个东西:
这个观象台和普通的圭表相比,第一个优点是高大,其高度是普通圭表的5倍,这样一来,影子也就相应变长,利于测量。此外,更加重要的是,郭守敬发明了一个辅助观测仪器,叫“景符”。
景符其实就是一个有旋转轴的铜片,可以在底座上上下旋转,铜片的正中有一个小孔,测量是,将景符放在观象台的水平圭尺上,太阳光通过观象台顶部的缺口照射下来,在顶部缺口处放置一横梁,在地面上的水平圭尺上就会有一道横梁的阴影,然后移动景符,使阴影通过景符上的小孔,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在圭尺上就会产生一个内含横梁的太阳影像,调解景符,使得横梁中分太阳影像,这时小孔成像中横梁所在的刻度,就是竖表的影长。
坚持测量,一年中影长最长的那一时刻,就是冬至点,两个冬至点之间的时长,就是一个回归年长度。郭守敬所测量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和现代测量值365.2422天高度一致。
但是,冬至点不可能总在正午,如果单纯靠观测,很难得到365.2425这么一个精确的数值。确实是的。一个小数点后4位数的精确数值,是不可能靠观测(尤其是古代的观测)得到的。这个数据其实是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后,才能得出的。而这个数据处理方法,则是祖冲之发明的。
祖冲之曾经详细论述过他是如何处理数据,从而得到精确冬至点的。他说:“大明五年十月十日影一丈七寸七分半,十一月二十五日一丈八寸一分太,二十六日一丈七寸五分强,折取其中,则中天冬至应在十一月三日。求其蚤(早)晚,令后二日影相减,则一日差率也,倍之为法;前二日减,以百刻乘之为实。以法除实,得冬至加时在夜半后三十一刻,在元嘉历后一日,天数之正也。”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刘宋大明5年10月10日这天测量的影长为10.775尺,11月25日影长为10.8175尺(“太”是古代的一个计数符号,是最小单位的3/4),26日影长为10.7508尺(“强”也是古代的一个计数符号,是最小单位的1/12)。那么,现在求冬至点的准确时刻。
我们不翻译祖冲之的原文了,而现代数学语言进行说明。首先,我们知道冬至是在10月10日到11月25日之间的(你问怎么知道的,按照几百上千你的测量经验知道的),而且,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假设:冬至点前后的影长变化是对称的(也就是冬至点前一刻和后一刻影长相等)。
那么,现在就可以进行数据处理了。做这样一个图,横轴是时间,纵轴是影长。设A点为10月10日,其影长为a(a=10.775),B点是11月25日,影长为b(b=10.8175),C点是11月26日,影长为c(c=10.7508)。
冬至点必然在AB之间,咱们假设是E点,在这一时刻,影长最长。D点为AB的中点(因为A是10月10日,B是11月25日,则D点可知,为11月3日0刻)现在要求E点,则我们只需要算出DE长度就行了。
因为b&c,所以在B、C之间,必然有一个A的对称点A1,其影长a1=a。
DE=AE-AD (1)
AE=(AB+BA1)/2 (2)
AD=AB/2 (3)
将(2)、(3)式代入(1)式,得DE=BA1/2 (4)
根据三角形相似性原理,(b-a1)/(b-c)=BA1/BC
所以,BA1=(b-a1)·BC/(b-c)
因为BC为25日至26日,即1昼夜时长,而1昼夜即为100刻(古代百刻制计时,一昼夜为100刻),
因此BA1=100(b-a)/(b-c)
将其代入(4)式,得
DE=50×(b-a)/(b-c)
所以,DE=50×(10.)/(10.8)=31(刻)
也就是说,大明5年的冬至点是在11月3日子时31刻。
祖冲之发明的这个算法,成为了以后中国人求冬至点的经典算法,郭守敬也是采用这个算法。郭守敬经过自己的测量,同时采用了自祖冲之以来,他认为最精确的6个冬至点的数据,最后得出了回归年为365.2425天的结论。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道不知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