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青贮饲料一吨多少钱的厂家,有什么好的品种推荐一下,营养价值高的玉米?

青贮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qīng zhù]
青贮是指把鲜棵植物品种压实封闭起来,使贮存的青饲料与外部空气隔绝,造成内部缺氧、致使厌氧发酵,从而产生有机酸,可使鲜棵饲料保存经久不坏,既可减少养分损失又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的一种贮存技术或方法。
一.增高饲草的利用价值。 新鲜的饲草水分高、适口性好、易消化,但不易保藏,容易腐烂变质。青贮后,可比青绿饲料的鲜嫩、青绿,营养物质不但不会减少,而且有一种芳香酸味,刺激家畜的食欲,采食量增加,对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扩大饲料来源。青贮原料除大量的玉米、外,还有、蔬菜、树叶及一些农副产品等,如向日葵头盘、菊芋茎秆等。经过青贮后,可以除去异味和毒素。如马铃薯鲜喂有毒素,木薯也不宜大量鲜食,青贮后可安全食用。
三.调整饲草供应时期 。我国北方饲料生产的季节性非常明显,旺季时吃不完,饲草、饲料易霉烂∥淡季缺少青绿饲料,青贮可以做到常年均衡供应,有利于增高肉羊的生产才能。
四.青贮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比拟青绿饲料的办法。 青贮可以使单位面积收获的总养分达到最高值,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另外,便于实现机械化作业收割、运输、贮存,减轻劳动强度,增高工作效率。
五.治疗病虫害。 玉米、的和牧草的一些害虫,通过青贮可以杀死虫卵、病原菌,减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青贮发酵原料
就是发酵饲料,自然青贮就是利用自然界植物上存在的乳酸菌进行发酵,由于自然界植物上的乳酸菌含量少,仅占细菌总数的0.01—1%。所以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很难迅速的形
成优势菌群,不能在短时间内降低pH值。其结果:一是各种细菌都在生长繁殖使温度迅速上升,造成预备发酵期延长。二是预备发酵过程中,青贮料因发热造成大量的营养成分和能量的损失,还造成气味刺鼻、适口性差的状况。三是在发酵过程中霉菌和腐败菌的大量繁殖,造成青贮料局部发霉和腐烂,特别是顶部、底部和边沿霉变、腐烂情况严重。四是由于有大量的杂菌存在,在青贮料开窖时,很容易形成二次发酵,在取食截面上新发生霉斑或者成片发霉,情况不好时会造成彻底霉变、腐烂。国际上一般采用外源性的添加,提高青贮质量。
青贮饲料优点
饲料青贮技术是将青绿饲料经切碎后,在密闭缺氧的条件下控制发酵使饲草保持多汁状态而长期贮存的一种饲草调制技术。青贮饲料从总体上看具有五方面的好处:
营养损失较少
青饲料适时青贮,其营养成分一般仅损失10%左右。而自然风干过程中,由于植物细胞并未立即死亡,仍在继续呼吸,需消耗和分解营养物质,当达到风干状态时,营养损失约30%左右。如果在风干过程中,遇到雨雪淋洗或发霉变质,则损失更大。据测定,使用青贮饲料发酵剂发酵的优质青贮玉米秸比风干玉米秸粗蛋白高1倍,高4倍,而低7.5个百分点,尤其是对维生素的保存更为有利。
青饲料经过乳酸发酵后,质地柔软,具有酸甜清香味,牲畜大都喜食。尤其是对一些质地较硬、适口性差的青绿料经青贮后,改善适口性效果更为明显。
1立方米青贮饲料的重量为450—700千克,其中干物质150千克。而1立方米干草仅为70千克,约含干物质60千克。单位容积内贮量大,有利于草料的贮存。
可长期保存
青贮饲料不仅可以常年利用,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而且保存期达3—4年,有报道可达20年。而干草即使在库房内堆放,也会受鼠虫或霉变的危害。
可减少寄生虫病
青贮饲料由于营养丰富,乳酸和维生素含量丰富,饲喂牲畜消化疾病较少。同时,由于饲料经发酵后,寄生虫及其虫卵被杀死,可减少内寄生虫病的发生。一些杂草种子也因发酵而失去发芽能力,减少了牲畜粪便传播杂草的机率。
青贮是一项突击性工作,事先要把青贮窖、青贮切碎机或铡草机
和运输车辆进行检修,并组织足够人力,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青贮的操作要点,概括起来要做到“六随三要”,即随割、随运、随切、随装、随踩、随封,连续进行,一次完成;原料要切短、装填要踩实、窖顶要封严。
青贮其他要点
1.原料的适时收割原料品种和收割时期对青贮饲料的质量影响很大。收割时期过早,养分含量较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不一定高;收割时期过晚,原料作物的养分含量下降。在适宜的成熟期收获植物原料,可以保证单位种植面积的最高产量和最佳养分含量,而且水分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适当,有利于乳酸发酵,易于制成优质青贮料。表1是不同青贮原料适宜收获期的判别方法,供应用时参考。对适时收割的青贮原料,应尽量减少曝晒,避免堆积发热,以保证原料的青绿和新鲜。植物青贮原料的适时收割,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最佳方案。一般收割宁早勿迟,随收随贮。
2.原料含水量的检测与调节在相当大范围内的含水量都可以制作青贮(如青贮塔内调制时含水量可在40%-80%)。但为了保证获得良好的发酵,减少营养物质损失,调制优质的青贮饲料,青贮原料的含水量一般要求在65%-75%,半干青贮原料的含水量则可低到50%-60%。
用如金青贮饲料发酵助剂制作青贮饲料,比常规青贮成功率高,饲料的外观、颜色、口感、气味、菌体蛋白、粗蛋白、营养转化率等各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品质更好,因而性价比更优。具体操作要领如下:
1、收割及时:注意掌握好青贮原料的刈割时间并及时收割。一般密植青刈玉米在乳熟期,豆科植物在开花初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甘薯藤在霜前收割。  2、快速运输:原料收割后要及时运至青贮地点,以防耗时过长造成水分蒸发,细胞呼吸及物料氧化作用造成营养损失。  3、料长合适:一般将原料切成2-3厘米,以利于装窖时踩实、压紧、排气,同时沉降也较均匀,养分损失少。此外,切短的植物组织能渗出大量汁液,有利于乳酸菌生长,加速青贮过程。  4、撒料装窖:5吨青贮物料用发酵剂1公斤。将如金青贮饲料发酵助剂用米糠(麦麸皮或玉米粉)按1:10左右的比例稀释,喷水,物料水分调至60-70%,备用。水分合适与否判断办法:手抓一把物料,见水不滴水,落地能散开却可。将青贮原料的水分含量调至60-70%,然后开始装窖,随装随踩,一边装原料,一边撒发酵菌剂,每装30厘米左右踩实1次,尤其是边缘踩得越实越好。尽量1次装满全窖。
5、盖草封土:装填量需高于边缘30厘米,以防青贮料下沉。周围用木板等围好,2-3天下沉后除去木板,盖上一层切短至5-10厘米,厚度约20厘米的青草,然后盖土踩实,盖土的厚度为60厘米,堆成馒头形状,拍平表面,并在窖的周围挖排水沟。最初几天应注意检查,发现盖土裂缝及时修好。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法制作青贮时,其他步骤与一般青贮相同,但应注意最后覆盖塑料薄膜后压土或压上其他重物,薄膜应严格密封,防止漏气。
.内蒙古草业信息网.[引用日期]
.百度文库[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我国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我国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请问一般情况下一亩地的玉米秸杆可以制作多重的青贮饲料?一立方米又可以储存多重的青贮玉米秸杆?了解的朋_百度知道
请问一般情况下一亩地的玉米秸杆可以制作多重的青贮饲料?一立方米又可以储存多重的青贮玉米秸杆?了解的朋
请问一般情况下一亩地的玉米秸杆可以制作多重的青贮饲料?一立方米又可以储存多重的青贮玉米秸杆?了解的朋友告知下谢谢!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一立方米又可以储存青贮玉米秸杆600公斤左右。  青贮,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的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通过对青饲料密闭缺氧发酵,产生乳酸,从而抑制霉菌的活动,使青饲料得以长期保存的方法,是微生物发酵法的一种。青贮能有效地保存秸秆青绿饲料中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同时还增加了一定数量的能为畜禽所利用的乳酸和菌体蛋白,以及一定的芳香味道,增加了秸秆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性。
发酵作用原理:将含水率为55%-65%的青秸秆经揉搓成丝状后,用打捆机打捆包膜在密闭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乳酸菌、好氧饲用细菌和有益真菌的协同发酵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造成无氧环境,分泌的乳酸使得饲料呈弱酸性(pH值3.5-4.2),能有效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抑制各种杂菌的繁殖,最后,乳酸菌等有益菌被自身产生的代谢产物的抑制,发酵过程逐渐停止,饲料进入稳定储藏期。整个发酵过程几乎没有营养成分损失。青贮饲料气味酸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利于长期保存,是家畜优良饲料来源。
使饲草从收获、揉搓、运输到打捆、包膜贮存,形成完善的饲草加工流水线,避免了饲草落地二次污 染和存放干枯等弊端,保持原饲草纯天然无污染,并把饲草原有的营养和水分全部贮存下来。
经过自然发酵后,饲草营养丰富:具有芳香气味,牛羊适口性好,饲草可消化率高等。
由于这种方式饲料密实度高,密封性好,所以乳酸菌充分发酵,粗蛋白质含量比干草提高4%,可达14.37%。粗脂肪2.52%,纤维比干草低7.68%,含钙1.1%,磷0.14%,菌蛋白和维生素含量也得到了提高。
与饲喂同等数量的干草(或部分青草)相比较:奶牛的平均日产量增加4-6千克/头、(母牛);奶牛产奶高峰期延长2个月。2岁肉牛:日增重0.8千克左右,同时还能产生大理石花纹五花肉,提高出口商品牛肉档次,增加出口创汇机会。
打捆包膜青贮饲料与传统的窖贮和坑贮相比较有什么优点 :
1、减少浪费: (1)窖贮和坑贮的饲料损失约为20%-30%,而包膜青贮几乎没有损失,其采食率可达到98%以上。
(2)窖贮饲料每天供给牛羊使用的是最劣质的饲料----取料断层接触空气,已经二次发酵(腐败菌发酵过程),品质变坏,气味刺鼻.
(3)铡草机加工的碎段状的饲草采食率低,节状饲草白白浪费掉。 (4)而打捆包膜青贮的秸秆饲料都是首先由揉搓机将玉米秸秆加工成3~5厘米的细丝,再打捆包膜贮存;当天饲喂,当天取包;供给牛羊食用的永远是最好的优质青贮饲料:气味芳香,营养价值高,可刺激并提高牛羊的食欲。每个草捆(重65kg左右),可供三头成年牛食用一天。打开包后当天即食掉。不会浪费。
2、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强。 可不用建厂房等基础设施,不必增加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 3、青贮饲料质量好,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率高,气味芳香,适口性好,采食量高,营养价值高。 由于乳酸菌和各种益生菌的存在,打开包后即可饲喂,所以其益生菌群的结构成分不会改变,同时随饲草一起被牛羊食用,改良了牛羊胃肠道的微生物环境;得牛羊不光长快,而且其体质也已改变,不容易生病,皮毛顺、亮。
4、保存期长,可达1-2年。而且不受季节、日晒、降雨等影响,可露天随地存放。因而可常年供给牛羊优质的青贮饲草。以保证养殖业的稳步发展。 5、存贮和运输方便。可实现南草北调以及农副产品—秸秆的充分利用。实现饲草加工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发展。
采纳率:33%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青贮饲料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导读:青贮玉米,玉米界的老新人。美国每年收获的青贮玉米面积4400万亩,青贮玉米约占玉米面积的8.1%;在欧洲,每年大约种植6000万亩的青贮玉米,占玉米种植面积的80%左右;据估计,我国每年青贮玉米的需求量在7500万亩左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国青贮玉米品种选育水平为世界先进,但推广环节却是瓶颈。青贮玉米知多少问:是不是种粮食不行的地才种青贮玉米?答:青贮玉米与籽粒型玉米相比果穗更大、籽粒产量更高,应该与籽粒型玉米同等对待。问:玉米没长成,连着秸秆一起收就是青贮玉米吗?答:青贮玉米与籽粒型玉米不同,籽粒型玉米连着秸秆一起收获并不能成为优质青贮玉米。问:青贮玉米的哪些指标至关重要?答:青贮玉米与籽粒型玉米不同,其品质指标和生物产量指标同样重要。问:我国目前有青贮玉米的国家标准么?答:2010年,我国出台了《青贮玉米品质分级》国家标准,然而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畜牧饲料业的,种子企业认识不足。问:我国青贮玉米的品种选育水平怎样?答:目前我国青贮玉米的品种选育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产量和品质均不低于发达国家,但在推广种植方面不尽人意。问:青贮玉米的育种方向是什么?答:青贮玉米应以适度增加种植密度、生育期适宜、中高秆、穗较大、不空秆、不倒伏、抗多种病害等为育种目标。农户认为,只有种粮食不行的地才种青贮玉米有些地方把青贮玉米叫做“草玉米”,农户认为只有种植籽粒玉米才叫种庄稼,拿好地去“种草”是一种浪费,只有种粮食不行的地才种青贮玉米,在管理上也普通较为粗放,不能发挥青贮玉米的正常产量水平。玉米种企应积极探索青贮玉米推广模式,农民也应改变对青贮玉米的认识和观念。我国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品质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0年左右我国就提出了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5年,按照从提出育种目标到推广10~15年的一般规律,青贮玉米品种可以满足当前推广的需要。我国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品质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美国青贮玉米亩产生物干重在2600斤,欧洲为2500斤,我国选育的品种达到了亩产干重2800斤;品质方面,欧美青贮玉米品种的淀粉含量30%、中性洗涤纤维在42%、粗蛋白含量在8%,我国育成的青贮玉米新品种淀粉含量达到3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40%、粗蛋白含量11%。我国品种的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均高于欧美品种,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欧美品种。即使是青贮玉米,也要分为粮饲兼用型、青贮专用型和粮饲通用型,短期内粮饲兼用型和粮饲通用型比较适合我国国情,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青贮专用型是青贮玉米的研究发展方向。青贮玉米的育种方向是适度增加种植密度,生育期适宜,中高秆、穗较大、不空秆、不倒伏、抗多种病害的育种目标。一头牛配三亩青贮玉米,这是种养结合的核心欧美国家养牛与种青贮玉米是捆绑在一起的。在美国、欧洲等国家,经典的概念是一头牛配三亩青贮玉米,这是种养结合的核心,根据青贮玉米地的产量来合理配置养牛头数。要想产业有序,就应该实现“种-养-销”一体化,采取订单式生产,种养结合,订单生产,牛奶加工企业向种养户发生产订单,种养户根据订单制定养殖计划,根据养殖计划制定种植计划。我国大型的乳业公司有很好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渠道,门槛高、标准高,乳业公司为龙头推动上游产业链的规范发展,订单式生产实现“种-养-销”一体化。青贮玉米的种植与利用技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奶业的发展,青贮玉米已在奶牛主产区广泛种植,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一般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青贮玉米亩产鲜秸秆可达4.5-6.5吨,比普通籽实类玉米高1倍。种植1.5-2亩的青贮玉米,即可解决1头高产奶牛全年的青贮饲料供应。用青贮玉米饲料喂奶牛,一个产奶期可增产鲜奶500千克以上,而且还可节约20%的精饲料。而利用收获籽实后的玉米秸秆制作奶牛的青贮料,虽然部分解决了奶牛的粗料来源问题,但由于适口性差、营养价值低下、消化利用率低,影响了奶牛的产奶量。与种植青贮玉米做青贮饲料饲喂奶牛相比较,一头产奶母牛一年就损失了上千元的经济收入,而且增加了上千斤饲料的饲养成本,所以是很不划算的。致富案例村民种青贮玉米挣得百万靠种经济作物致富的故事在农村并不稀奇,可凭种植牛羊饲料的青贮玉米就挣了100多万元,这绝对是个新鲜事。达坂城区的村民李林和马建兵就做到了。一年下来,李林和马建兵承包的2000亩土地共收获青贮玉米8000多吨,按照每公斤0.42元的均价计算,销售额达到336万元,除去人工、运输等成本,纯收入有100多万元。青贮玉米肥了牛羊富了农家乌苏市九间楼乡黄渠村的王海德可不仅仅是个普通养殖户,他还是九间楼乡德民畜禽养殖合作社的理事长,往年,合作社牲畜的草料问题是他的“头疼事”。为了满足养殖需求,今年开春,合作社号召全体养殖户腾出部分土地种植青贮饲料,为发展养殖业提供草料保障,这下,可算是把王海德的“头疼事”解决了。每亩可收获青贮草料6吨,按每公斤0.4元计算,每亩纯收入1500余元。青贮玉米经贮藏发酵后,茎秆软化了,可长期保存,适口性好,所含营养容易消化吸收,牛羊都爱吃,是最理想、最经济的饲料。吃青贮玉米的牲畜粪便还是很好的肥料。互动调查
很好,会继续关注农视网
还可以,看后有些收获
无聊,浪费我的时间
很烂,看后就想痛扁编辑
投票成功,感谢您的参与
创建于1927年的白云山生态林场,是浙江省4个最早建场的国有林场之一,国有林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国家投资在国有宜林荒山荒地建立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事业单位。白云山林场的困境,有着复杂的成因。“不事不企、不工不农、不城不乡”的不确定性是林场人一出生就被打下的“时代烙印”。[]
3月23日,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弟子笑林逝世,享年59岁。笑林,生于1956年,相声演员,自幼拜中国曲艺家刘司昌为师,学习山东快书,四岁开始舞台生涯。后拜相声名家马季为师,学习相声。[]
为什么李克强总理这么关注“创业”、“创新”?李克强总理最想看到的创业群体又是哪些人?[]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3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用菌类作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市民的餐桌上。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一些人嗅到了其中商机。收获到了“土黄金”。[]
春暖花开,农民开始备战春耕,临近“3o15”,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消费的“不安全感”却在日渐加重。过去的一年中,关于假肥料的报道数不胜数。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必须要为农资打假点个赞![]
联系我们专题编辑:张晨联系邮箱:张世煌:青贮玉米是个风险较高的产业!(四篇)张世煌:青贮玉米是个风险较高的产业!(四篇)顶级财经百家号体系科技人员面对记者讲话要谨慎,别为了哗众取宠就忽悠农民。去年忽悠特用玉米,那是调结构的主流吗?显然不是,今后也不是。特用玉米是重要的商品领域,但不是主流。产能过剩的矛盾之一是产品质次价高,满足不了市场和下游产业的需求。这是普遍现象,是造成产品过剩和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个矛盾绝不是发展特用产品就能够替代的。推动“粮改饲”是正确方向,多数国家的玉米产业本来就是以饲料为主。但如今说到青贮玉米不要过激,不要忽悠,不要坑害农民。最近网上几篇关于青贮玉米的文章,提醒农民、干部和企业要谨慎。例如农资导报那篇文章说的很在理,但品种选择那一段不够严谨,有点想当然。那些话从专家口里说出来,就容易误导基层。近几年,我国现代乳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但劳动力成本和粗饲料品质是两个重要的限制因素,种业提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越来越让牧场失望。为了提高产业竞争力,企业不得不按照自身要求筛选青贮玉米品种。非如此不能提高产业竞争力。现在,某畜牧业大省区大约有40%用普通玉米作青贮,40%为兼用型品种。这两种生产模式风险比较小。还有20%是所谓“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质量差,给牧场带来风险。这类品种适合做草料(forage),不适合做青贮(silage)料。粗饲料质量差,已成为影响乳业成本的两个关键因素之一。青贮玉米生产应符合乳业要求。现代牧场对原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两年质量迅速上升。但散户养牛使用的青贮料质量差,效益低,必然加速散户出局。种子企业如果不能提升散户牛场对青贮玉米的质量需求,自己的路也就断了。这很快就会发生。散户牛场或者升级或者出局。但即使散户(小牧场)也在使用更适合的品种做青贮,以提高效益。种业人不能不承认这个现实。那么机会也就来了。当前,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牧场、合资或外国独资乳企需要什么类型的品种?听说北京农学院某教授也下去调研,我去过的牧场你也去了。这很好。而且他每次讲话都陆陆续续地采纳我的批评意见,这也很好。青贮玉米种子经营者要改变思路。农民是种子公司的商业伙伴,猪牛羊鸡鸭鹅才是客户。经营青贮玉米,合作伙伴和客户关系更直截了当,我们不能不换个思路认识未来的市场格局。年轻人不可保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改变自己的理念,适应这个快速变革的产业。根据中国的国情,有能力的种子公司,不必专门做青贮玉米育种,可在正常开展玉米育种的出圃阶段,评估品种的饲用价值。如果符合青贮玉米要求,这就等于扩大了新品种的使用范围和延长了品种的经济寿命。国家玉米产业体系发放的美国和中国自交系中就有适合做青贮的材料。欧洲玉米品种进入中国,其中有不少适合做青贮用,概率较高,但需要筛选。这样用少量投入便拓展了产品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增加额外价值。京科968可以应付一阵子,但用不了几年,就可能退出。因为穗腐病和茎腐病都是青贮玉米之大忌。郑单958已经在用,但茎腐病是个问题。卖这类品种的公司要抓紧,但不要继续扩大制种面积,能帮助去库存就很好啦,别再奢望扩大面积和更多地延长寿命。德美亚1号、德美亚3号、利合16和屯玉188适合早熟地区使用。中法合作育成的某品种父本就是青贮玉米自交系。先玉335虽然适合做青贮,但母本含有Maiz Amargo 种质成份,似乎口味差些。先玉045适合黄淮海地区使用。还有一些刚从欧洲引进的粮饲兼用型品种,正在试验中。到时候我们看一看,现代青贮玉米品种应该是什么样子,明确今后的创新方向。我们举办青贮玉米培训班,讲课的重点不是育种!而是栽培!栽培!栽培!然后依次是筛选品种,植物保护,适期收获、牧场需求等。当然,还要讲品种筛选试验方法等。这些是当前的重点。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大型牧场学会品种选择和指导农户栽培管理等。通过培训,要帮助企业与农户沟通。今后3-5年,将是双方的磨合期。2016年,大多数种植青贮玉米的农户赚了钱,但个别农户却血本无归,原因是两条:没有订单,品种不对路。品种对路和有订单的农户,以每吨400元的窖口价出售青贮料,比收普通玉米籽粒多赚了一倍。而没有订单和品种不对路的青贮料价格只有300至150元不等。今年,想种植青贮玉米的农户一定要小心谨慎,把握住订单和品种。2017年,青贮玉米在一些地区会发生阶段性过剩。要提醒农户学会适应市场经济。青贮玉米的专业性很强,产业链较完善;下游端是握有话语权和定价权的强势产业,没有订单不可贸然种植青贮玉米。还要提醒农户,今后青贮玉米质量要求会越来越严格,但价格会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农民对品种选择失误,到秋天将会严重降低收入。一定选用牧场认可的普通玉米品种或粮饲兼用型品种,才能避免秋天出售青贮原料时可能发生的市场风险。反思玉米育种:从普通到青贮我们为2017年中国青贮粗饲料大会准备的演讲题目是:“反思玉米育种:从普通到青贮”,并提出几个观点与大家分享。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稳步推进,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对畜产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将不断上升。饲料玉米占国内总需求的60%以上,增长平稳。畜牧专家告诉我们,当前乳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主要受制于饲料的质量。我国全株青贮玉米产业发展潜力很大。欧洲和美国的青贮玉米差不多都是400万公顷左右。其中欧洲大约占玉米面积的50%~80%,个别国家是100%;美国占10%左右。我国现在青贮玉米只有100万公顷,约占2.6%,未来目标是7%。而我国人口是欧洲的两倍,是美国的四倍半。今后畜牧业和相关的饲料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我国的居民营养战略,从以猪肉为主向鸡蛋、牛奶等多元化发展,能够低成本、快速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今后畜牧业发展潜力仍然很大。一、如何决定育种方向?育种家单独决定育种方向往往容易走偏,我们在过去三十年就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谁研究和确定育种方向呢?是作物生理学!这方面美国先锋公司是典范。D. Duvick博士是作物生理学家,却成为先锋公司的首席育种家,他一生研究抗逆育种,对美国和全世界的玉米育种和种业影响都很大。孟山都对未来育种方向的设计也是基于生理学研究。青贮玉米育种既要尊重生理学,还要尊重市场、尊重用户,满足养殖业对青贮玉米原料的质量要求。育种家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作物生理学研究成果确定育种方向。二、玉米的形态结构和产量构成分析近三十年来玉米形态结构的变化表明,我国玉米育种在稳步向前,但与跨国公司相比仍有差距。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已经改变了国内企业和育种者对作物产量形成机制的认识,高产不在于单株的高(秆)、大(穗)、晚(熟),而在于单位面积上干物质的生产能力和分配,即biomass(生物量)和经济系数。玉米的植株分为根、茎、叶和果穗几大部分。查阅国内文献资料,根系大约占总干物质的5%,在植株成熟过程中根系的干物质逐渐转移或腐解,所占比例减少。通常计算玉米生物量的时候不包含根系。以下资料来自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对最近三十年国内玉米骨干品种的观察试验数据:茎干物质平均占全株25%,呈下降趋势,从26 %下降到20%;叶片占13.6%,一直比较稳定,今后有下降空间;籽粒占44.6%,现代品种从41%增加到49%,已接近跨国公司水平,但还有差距,仍有上升空间;穗轴和苞叶占14.6%,一直比较稳定,今后有下降空间。资料表明,普通玉米成熟期叶鞘、茎秆和穗轴的含水量比较高,依次是75.9%、75.6%和59.4%,而籽粒含水量通常只有27.7%,叶片19.2%,苞叶17.1%。数据表明,许多品种在初霜或收获时并未达到生理成熟。以上数据显示,我国玉米品种的干物质分配逐渐趋于合理,明显提高了籽粒生产效率。这一总的发展趋势也符合畜牧业对青贮饲料的营养需求。实践证明,植株高大晚熟繁茂,使经济系数下降,不利于提高作物生产效率。普通玉米品种将继续提高籽粒干物质比重,提高品种的抗逆性和稳定性。三、经验教训普通玉米育种正在扭转育种思路、方向和技术路线,从表面看是协调单株与群体的关系,实质上是提升单位面积的biomass和收获指数。实现这两条都不容易,需要大量时间、人力和资金投入,绝非短时间可以奏效。以往高秆、大穗、晚熟、稀植型品种难以提高经济系数,这是今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绕不过去的技术障碍。从biomass角度看,实际产量并不高,生产风险却很大。从生理学角度来评价,这类品种属于高投入,高风险和低效益类型,现在正被机械化作业迅速淘汰。四、走出青贮玉米概念误区青贮玉米指的是silage corn,还有一种饲草玉米,即forage corn,两者有区别。一些育种者混淆了silage 和 forage 的不同市场定位。我国乳业发展需要的主要是silage,而不是forage,这是资源条件决定的。即使是发展肉牛养殖业,在草场资源丰富的国家通常不会用高成本的forage corn去生产肉牛。南美洲属于资源型农业,自然草场的forage成本很低。欧洲属于多样性丰富但资源约束型农业,青贮饲料和养殖技术水平都很高。我国用作物秸秆喂养肉牛,符合当前国情和资源条件。玉米育种者应以市场为核心,尊重养殖企业和专家的意见,种子企业不要胡乱猜想。青贮玉米是个产品(或用途)概念,任何类型玉米都可以做青贮,只是产量和品质参数略有差异;很多普通玉米品种也是很好的青贮玉米,既可获得高的生物量,也有较高的淀粉含量。我国宜发展粮饲兼用(通用)型玉米品种。既节省成本,又降低风险。在青贮玉米行情好的年份,出售青贮玉米的回报率高于籽粒玉米,当畜牧业下滑或青贮玉米过剩的时候,可以收获籽粒,减少损失。国内一些育种者所说的青贮玉米产量实际上是鲜重,长期忽略干物质产量是造成这个领域思想混乱的根源。植物生理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概念,叫生物量(Biomass)。与之对应的叫生物学产量(biological yield),或者biological out put 等等。前者严谨,后者通俗,本质上是一回事。大家都熟悉生物量(Biomass)的定义。生物产量是指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通常指地上部的总干物质重量。这个定义与 biomass完全一样。那么鲜重是什么呢?鲜重是 fresh weight, green weight, 或raw weight。这个raw weight最生动。但不管biomass还是biological yield,都是干物质。这是讨论问题的基础。而青贮玉米不包括根系和地上部625px这一段产量。所以,无论哪一个概念,都没有疑义和歧义。最后,我们知道了,无论哪一种解释,生物产量 ≠ 鲜重。生物量是衡量青贮玉米产量、质量和价格的核心。青贮玉米的综合评价指标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奶牛企业关注每吨青贮玉米对应的产奶量。专业营养师每周到各牛场巡回两次,检查牛奶、粪便和青贮玉米的质量参数,然后修改下一周的饲料配方。另一方面,当企业与农户打交道谈判收购价格或修改订单时,双方估量的差距实际上是基于每亩玉米的产奶量。这是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歧点。未来三五年内将重点理顺这层关系。这样一来,各方面对品种的要求便越来越严格。那些依赖光周期反应的所谓“专用”型青贮玉米便没了市场。农民和企业从各自利益考虑,都会拒绝不符合市场要求的品种。五、玉米的光周期反应玉米起源于低纬度的热带和亚热带短日照生态环境,对光周期反应敏感。低纬度的玉米引入到温带长日照环境下,光周期反应强烈,玉米不停地进行营养生长,穗分化推迟,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甚至不能进入生殖生长,通常雌雄不协调,经济系数大幅度降低,淀粉含量极少。以往的青贮“专用”品种植株高大繁茂,发育推迟,难以达到青贮原料的质量标准。在初期阶段可能会有人利用颠倒热带和亚热带种质的光周期反应达到繁茂效果,得到的只是高产假象。在这个育种思路引领下,全国审定了一百多个青贮玉米品种,经济系数低,长期忽视必要的干物质产量和淀粉含量,不符合乳业需要。现代规模养殖业和外资企业都不会使用这类玉米品种,企业被迫转向“普通玉米青贮化”获取原料。青贮玉米育种初期,走些“捷径”在所难免,但长期痴迷错误方向,则是缺乏理论指导的不正常现象。六、青贮玉米审定标准脱离实际我国青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注重的指标脱离乳业发展需求,几乎是相向而行,互不搭界。丰产性要求每年区域试验的“生物产量”(实际是鲜重)平均比对照增产≥5.0%。在这一点上不但发生了概念性混淆,也是造成乳企与农户利益分歧的原因所在。必须纠正。稳产性要求每年区域试验增产点比率≥70%,没这个必要。全国只有两组试验,为什么要求一个品种涵盖半个中国?如果一个辽宁的乳企只有五十万亩的生产面积,为什么要考虑其中某个优势品种在黄淮海和西北地区的表现?如果内蒙古某乳企有300万亩面积,为什么要顾及每一个品种在黑龙江、吉林和黄淮海的表现?毫无道理。另一个指标,每年平均倒伏和倒折率之和≤10.0%。倒伏率10%造成机械收获困难,而且损失的不仅仅是产量,还会使青贮加工后的产品生霉变质,饲料损失就会很大。2016年某些人提出修改后的审定标准对品质的要求:整株粗蛋白含量≥7.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从≤55%提高标准到≤50%,淀粉含量从≥15%提高到20%。这后两项指标太低,不符合乳企的要求。20多年来全国审定“专用”青贮玉米品种一百多个,但在生产上的种植面积却非常少,不到20%,今后还将继续减少。国内规模养殖场基本不用,外企更不用,这是为什么?七、“双30”是乳企不得不提出的质量抓手青贮“专用”玉米品种的质量与企业要求差距较大,突出表现在“双30”,即干物质>30%,淀粉含量>30%。企业这个要求不过分,也不算是很高的指标。这是符合乳业当前发展需要和降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抓手。如果种子企业生产销售的青贮玉米“专用”品种没有给乳企提供抓手,人家只好自己去找。育种标准低,突出表现在干物质产量和淀粉含量过低,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过高。前者制造高产假象,最终被企业拒绝。后者有利于提高品种的抗倒伏能力,但牺牲了饲料品质。在正常生育期范围内,多数玉米品种实现“双30”并不困难。八、优化青贮玉米育种方向当前要以“强品质,增能量,降风险”为重点,优化青贮玉米的育种方向。必须放弃“高(秆)大(穗)上(穗位高)晚(熟)”的育种思路,施行“矮(秆)早(熟)密(植)抗(倒伏)”的育种方向。最终用户要用“钱”来衡量品种。青贮玉米须满足乳企和农民两方面的收益,找到能够共同接受的平衡点。畜牧专家告诉我们,衡量青贮玉米的品质有四项关键指标,即干物质决定产量和品质,淀粉决定能量,乳酸决定发酵质量,乙酸决定适口性。对乳企来说,这四项关键指标是可调控的,育种者要了解和满足客户的这个需求。九、青贮玉米产业改革与创新方向青贮玉米育种要遵循生理学规律,改变植株形态结构,提高干物质生产效率和青贮饲料的利用价值。本质上是干物质产量+水分,核心是biomass。而干物质生产效率与常规玉米育种没有区别。但育种者培育的品种必须向畜牧业收购、加工和使用青贮玉米原料的客户提供质量调控的抓手。而现行的“专用”青贮品种几乎找不到抓手,使企业很难降低原奶的生产成本。企业只好自己去找抓手,于是就找到了普通玉米青贮化这个途径。普通玉米育种的方向、技术路线和种质基础正在走出误区;青贮玉米是个小产业,当前需要从育种方向和种质基础方面进行深刻反思。从实践经验来看,应该比普通玉米更容易走出误区。当玉米种业受困于“寒冬”时,青贮玉米却新增需求,逆势上行。但如果种子公司经营的品种不对路或代表落后产能,恐怕就失去眼前这次机会了。玉米各部分器官的干物质分配越来越符合畜牧业加工青贮的要求,但青贮玉米鲜重产量的实质是生物量(biomass)加适量水分。所以,青贮玉米育种应重点提高干物质产量,这个biomass概念在育种内涵上与普通玉米没有区别。今后青贮玉米育种需要改变的是干物质生产效率。在饲料生产中,主要品质因素可通过收获期予以调控。现有的青贮玉米品种一直是制约因素,用户很难通过品种搭配和收获期来调控青贮原料的品质。这是我国乳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国内现代乳业公司的硬件设备和工艺流程都是世界一流,惟有粗饲料的质量对产业链终端成本的影响还有巨大提升潜力。农业部正在改革品种审定程序与标准,促进了育种创新。青贮玉米育种应听取养殖业的意见。这毕竟是一个技术和装备投入都很高、管理要求严,且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也比较脆弱的产业链。育种必须适应。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为了适应国内青贮玉米发展需要,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增设了青贮玉米专家岗位,还有一批试验站在畜牧业主产区与现代乳企合作。目标很明确,根据畜牧业发展需求,开展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育种、栽培和植保技术研究。国家体系通过科企合作途径,在育种方向、技术、信息、种质基础和人员培训方面提供公益性服务。必须加强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以往大多数“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往往含有热带种质成分,不但制种产量低,缺乏竞争力,饲料生产的风险也很大。要合理使用热带种质和欧美国家的玉米种质,培育适合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使用的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新品种。在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初期,农民和企业迫切需要栽培技术研究和指导,帮助农民和企业筛选矮杆、耐密植和节省资源投入的新品种;指导农民增加生产种植密度和降低产成本,界定最佳收获时间等。企业应注意,即使同一个品种,农户对普通玉米和青贮玉米会有不同的栽培技术需求。目前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只是个体产量较高,短时间内很能忽悠种子经销商和农户。“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偏低,但增加密度后容易倒伏,且茎杆细弱、穗小或空杆,营养价值大幅下降。要推荐农户选用虽然个体产量低,但耐密植抗倒伏的品种,适宜机械作业,通过增加密度实现群体高产。要针对不同产区的生态环境加强青贮玉米的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与指导。当前重点研究茎腐病、丝黑穗病和某些严重的叶部病害。一些已经调整了育种方向的种子企业,面对现代养殖业施行科企合作,产业合作,培育符合乳企需要的青贮玉米品种,不过是顺带环节,不增加负担。国内种企要有竞争意识,法国、德国、美国的青贮玉米品种已经进入中国,就像当年先玉335一样,将改变国内的育种思路。当然,国内也需要少数种企服务落后产能。再过几年,乳业和青贮玉米领域仍会有少量的落后产能。此外,还要慢慢培养forage需求和提升黄贮玉米的技术水平。现在的形势:普通玉米青贮化占40%,粮饲兼用占40%,“专用”青贮玉米不到20%。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现代化推进,现有“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将继续萎缩。这是相关企业把自己的机会拱手送给了别人,不要怨天尤人。现在,内蒙古、宁夏、辽宁、河南、山东、山西、新疆都已经筛选出或选育出粮饲兼用型品种,而跨国公司更是以兼用型品种稳稳地进入国内市场。这种势头已经不可阻挡。我们必须适应技术进步潮流,才能站稳自己。做事情要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可混淆主次,更不可以偷换概念。当前,企业计算经济效益时,当然要以那些投入少,见效快,回报最多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抓手。种子公司要明白,养殖企业为什么提出“双30”的要求,这是适合乳企需要的青贮玉米品种的第一道入门槛,只是一个居中标准。大多数种子企业可以在常规育种线的收官阶段分析出圃品种的全植株营养参数,筛选出适合做青贮的玉米品种。这扩大了普通玉米品种的市场范围。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在这么做。国外品种的进入,将拓展国内企业和育种者的思路,促进这个领域的创新。讨论育种标准须尊重养牛专家和草业专家的意见。乳企、种企和农户只能合作共赢,但这需要磨合时间。十、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磨合期,关键是定价这次会议设专题讨论青贮玉米的收购定价问题,说明乳企已经集体行动,农民这边也要行动起来。今后3~5年,乳企与农民之间将进行磨合,种子企业不要瞎掺和,但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实际上,种子企业只能旁观,因为最终是养殖企业与农民达成共识。这么一来,种子企业就更要改变自己了。态度谦虚点好!不要瞎咋呼。在结束本文的时候,送给青年科技人员一句话,要了解基层农民、企业和管理干部在想什么。现在的科技人员似乎不怎么了解和关心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而把自己的想法看得太重要,走向极端就难免自以为是。这对企业和自己都很不利。(国家玉米产业体系 张世煌 李潮海 刘文国 孟昭东 曹靖生 王永宏 赵久然 李明顺)日当前我国青贮玉米发展现状与对策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一)发展现状、大部分专用青贮玉米品种不受牧场和收购企业欢迎“高产”不优质、“专用”青贮玉米倒伏风险大。普通玉米青贮化应用越来越普遍,成为我国青贮玉米发展中突出的现象。大多数“专用”青贮玉米植株高大、穗位偏高、叶片肥厚、叶片持绿、生育期偏长,鲜重(raw weight)产量和含水量都很高,淀粉含量偏低,倒伏风险高。、品种使用混乱普通玉米、粮饲兼用和专用玉米同时使用。宁夏普通玉米青贮化和粮饲兼用作青贮分别占40%,“专用”青贮玉米仅占20%。收获期淀粉含量差异较大,含量低的仅14%,高的可达37%。收获越晚,淀粉含量越高,“专用”青贮玉米低于普通玉米,青贮玉米加工、养殖企业和农户更喜欢灌浆程度好的粮饲兼用型品种。、地区发展不平衡青贮玉米的发展与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相一致,内蒙古通辽地区发展较快,青贮玉米面积达到380万亩,占全国四分之一,其奶牛、肉牛的发展也非常快。奶牛养殖区与肉牛养殖区对青贮玉米品种的要求不太一致。肉牛青贮料对生育期要求不太高,晚收获对收购企业更有利;乳业对青贮玉米收获期要求较严,太早太晚都不行,对品种要求更严格。乳业企业收购、加工、使用青贮玉米需要对原料品质的可调控性。“专用”青贮玉米品种通常做不到对营养品质的可调控,或调控成本过高。、收获质量差最突出的是籽粒破碎不够,秸秆切碎率低,未破碎籽粒比例高,影响籽粒的消化吸收。进口收获机械的收获质量普遍优于国内机械。、竞争激烈跨国公司培育的普通籽粒和青贮兼用玉米品种已经陆续进入中国,有些已经进入试验和审定程序,对某些国内企业形成竞争压力。但这种竞争对乳业发展非常有利。这需要引起育种者关注和积极应对国际竞争。重点是满足国内乳企对原料质量的全面需求。(二)发展建议、改革品种试验方法和审定标准,重视抗病性、抗倒性,建立以养殖业需求为目标的青贮玉米质量评价标准和育种方向。、加强国外优质青贮玉米种质的引进、改良与创新,结合本地生态条件,选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当前,要重视从现有普通玉米品种中筛选适合作青贮的品种,这样无需审定,选好就能用;而且现有普通玉米品种类型丰富,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山西、黑龙江、宁夏、新疆各地都筛选或培育出一批普通玉米品种达到青贮饲料的品质要求,可满足不同生态区需求。在当前优良青贮玉米品种缺少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应急措施。、兼顾种、加、养三方利益,原料收购价格与品质挂钩,建立合理的定价标准和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优质优价。种子企业培育的青贮玉米新品种应使乳业养殖场收购、加工和使用青贮玉米原料时具有调控青贮质量和调整饲料配方的低成本操作空间。、注重提高收获时籽粒破损率,可从品种、最佳收获期和收获机械方面来考虑。育种者培育的品种要给养殖企业以充分的可能来调控青贮玉米原料的品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执笔:张中东 王永宏 薛吉全 张建华 孟昭东 李明顺 张世煌日张世煌: 青贮玉米要粮饲兼用 !摘要:①审定制度的僵化和越界管理,导致审定品种同质化,而符合市场需求的差异化优异品种却基本上过不了审定关。②20年前滥用热带和亚热带种质是误解,后来是固步自封,现在则是利益约束。育种者一个不小心就陷了进去。脱离生产实际的育种不可能支撑企业做大做强。③现行青贮玉米审定指标需要改进,如淀粉含量指标过低,审定出一大批“玉米草”。我写了一篇《青贮玉米要粮饲兼用》的博客文章,推到微信后点击量超过五千人次。赞同者众,也有反对者。其中某些观念需要澄清。大京九公司张玉强发帖称:“我国的青贮玉米不但有品质评价标准,还有品种审定标准,是青贮玉米方面标准最完善的国家,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的听信一些所谓的外国‘专家’的忽悠,支持国货,爱我中华!”你听这口气,把坑农上升到爱国高度!这帽子实在不小,但分析青贮玉米这个领域,今后被坑害的可不是农民,而是种子企业。我在文章中说,育种者不要单独决定育种方向,要听听其他专家的意见。具体到青贮玉米育种,应当尊重用户要求。我们的下游用户包括养殖业和草业的高端专家。这包含着育种有关的技术原理,但更是一个态度问题。对用户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青贮玉米育种和种子企业应当想明白,中国乳业刚刚走出三氯氰胺的阴影,就遭遇全球性乳业产能过剩危机;我国现代乳业刚刚起步,就面临杀牛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乳牛养殖场要提高效益和竞争力,就必须严控饲料质量,岂容玉米草冒充青贮饲料?20年前滥用热带和亚热带种质是误解,后来是固步自封,现在则是利益约束。育种者一个不小心就陷了进去。脱离生产实际的育种不可能支撑企业做大做强。有人问我,国家科研经费是谁批准的?我回答他,这与国家科技项目没有关系,是企业自己投资作青贮玉米育种。问题是一些体制内专家和官员对企业投资搞育种也挥舞“指挥棒”,横加干涉。在某副处长指挥下,不但把2亿元青贮玉米“学费”打了水漂,更把普通玉米品种研发打了80亿的水漂。一位学者型官员严厉地指出,学术定义不能乱来!他认为品种审定管制太多,该管的没有用心去做,置国家利益或大格局于不顾,再多的小格局也只会被记录为不作为,成为历史罪人!这说的是管理者。大京九所谓世界最完善的指标和审定,其实是最繁琐和自乱阵脚的育种“指挥棒”。我国玉米品种审定过多地强调顾此失彼的商业指标,以行政准入代替市场需求,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修订《种子法》时,国务院法制局和某些其他部门不赞成保留品种审定制度,理由就在于滥用行政审批。审定标准设置权的滥用,是横亘在商业育种面前的制度性障碍。农业供给测改革的最大问题就出在品种审定制度,而审定制度的僵化和越界管理,导致审定品种同质化,而符合市场需求的差异化优异品种却基本上过不了审定关。这位学者型官员的批评很尖锐很准确。农业的民生职能决定了它的保守属性,种业的创新属性与动态竞争又决定了必须寻求价值的创新突破。僵化的游戏规则,缺乏倾听与包容,保守与创新的矛盾自然会在市场上表现出来。其后果就是拖累种业发展。青贮玉米育种专业性很强,更容易暴露出太多的体制内外矛盾,那些繁琐和自乱阵脚的育种“指挥棒”本质上属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只不过领域太小,不容易引起普遍关注罢了。但这是审定制度必须改革的活生生标本!某种业老板跑了一趟美国和巴西就以为看懂了种业,看懂了育种,遇到点麻烦便打起爱国旗号,声称他的青贮玉米是世界水平,告诫我们要爱国,不要“妄自菲薄”。这次又偷换“爱我中华”的概念。这些空洞口号一点用也没有。我们征集了全国各地的青贮玉米品种在山西大同和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做筛选试验。明年扩大到甘肃、青海和西南去做筛选试验。最后看养牛场怎么选品种,就知道结果了。这两天,陆续接到一些朋友来函和微信。汇总各方面讨论,我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我国青贮玉米审定指标重点集中在某些农艺性状(如熟期、干物质产量、抗病性、抗倒性等),对营养价值也有规定(如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和蛋白质等)。2014年发布的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规定了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应比对照增产5%以上,试验点增产比例大于70%,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小于10%。在品质指标上要求整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9%、粗蛋白含量≥7%、淀粉含量≥15%。这是较低的标准。现行青贮玉米审定指标需要改进,如淀粉含量指标过低,审定出一大批“玉米草”(植株异常高大粗壮,但在收获时不能正常成熟)。这实际上是利用颠倒热带和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光周期反应达到玉米草的繁茂效果。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指标也过于宽松。虽然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力促青贮玉米审定指标改革,但面对利益集团仍然有“蚍蜉撼树”之感。大京九公司的利益关系人多次宣称我国(其实是他的公司)青贮玉米研究世界领先。大京九不代表中国,因为中国的研究水平没那么低。但我们差距很大,要继续努力,所以我写了两篇文章说明之。青贮玉米试验主持人北京农学院的潘教授,多次呼吁修改青贮玉米审定指标,应将淀粉含量提高到20%或25%以上,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改为≤50%或45%,以及规定合理的生育期指标等。这些过渡性指标并不算高。修改青贮玉米审定标准需要做许多调研,听取各路专家及畜牧业同仁的意见。如果公司现在经营的青贮玉米品种含水量太多,希望脑子还是清爽的。美国每年收获青贮玉米约4400万亩,约占玉米种植面积8%。欧洲每年种植约6000万亩青贮玉米,占玉米种植面积80%。其中法国和德国种植面积最大,超过欧洲种植面积一半。欧洲现行青贮玉米试验和审定指标非常简单,⑴干物质产量及单位干物质产量的饲喂能量;⑵倒伏(收获前倒伏情况);⑶能量和消化率。当然,现行的欧洲青贮玉米审定指标如此简单也与其先进的取样方法和实验室检测手段有关。这么一比较,某企业老总用不着为你的繁琐和主次颠倒而沾沾自喜。这正是差距。简化育种标准,关键是科企合作。如果种子企业继续关门搞育种,不愿意同养殖企业合作,恐怕很难建立单位干物质产量的饲喂能量和消化率这两项至关重要的指标与检测体系。至于计算单位面积的产乳量,更是无从谈起。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发展,国外推广的青贮玉米分为粮饲通用型和青贮专用型,其中粮饲通用型能给农民更多的选择以获得更高利润,而专用型青贮玉米则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消化率的青贮玉米以降低饲养成本。前者可以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后者则是大型牧场的最佳选择。而“饲草型玉米”早就在美国和欧洲消失了……。在青贮玉米这个小圈子里,继续坚持“玉米草”的逻辑,倒霉的将不是农民,而是种子公司。今后是国际化接轨的养牛场决定品种命运,养牛企业宁可用普通玉米做青贮,也不会再拿“玉米草”充数。农民只能跟着养牛企业亦步亦趋,种子公司一点办法也没有。我写文章的目的很简单,希望企业明白这个简单道理,然后重新谋划市场定位。(本文汇集了许多网友的评论和意见,特向他们致谢!)附:青贮玉米要粮饲兼用(讨论纪要)参加青贮玉米讨论,很受启发。我注意到一些人喜欢自己决定育种方向与标准,他们想当然地用热带和亚热带种质或极晚熟种质充当青贮玉米,忽视养牛企业对饲料品质的基本要求,却强调基本要求之外的辅助指标。目前国内规模化牧场已经基本普及,对全株青贮饲料玉米的需求量很大,现在全国大约有1000万亩青贮玉米,随着草食畜牧业发展,未来几年,可能达到1500万亩种植量。在满足数量需求的基础上,对青贮玉米的品质要求已提到首位。基本要求是干物质含量高于28%,淀粉含量不低于25%,NDF(中性洗涤纤维)不超过50%。宁夏生产的青贮玉米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干物质和淀粉含量都超过30%,NDF含量45%。如奶牛业专家所言,现在品质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规模奶牛场转而使用普通玉米而不用所谓的“青贮专用”品种。这需要育种者、种企和牛企交流,取得共识。如果有种子企业做青贮玉米业务,建议听听牛企和草业专家的意见。不要局限于过去的认识而堵住未来的发展道路。乳业规模企业对青贮饲料玉米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容量比较稳定。肉牛企业对饲料玉米的要求比较低,以往需要大量黄贮玉米。随着进口竞争加剧,规模养殖也需要大量青贮饲料。我国至去年底,累计审定了100多个“青贮玉米”品种,基本上推不开,原因是标准(指挥棒)错了,闭门造车没人用。现在,牛企向农民供种,基本上用普通玉米做青贮,农户按照企业要求种植管理,到秋季,企业提供专用机械上门给农民收获,然后加工青贮。采用企业+农户这种经营方式的大型牛企基本上不用所谓的“青贮专用”品种。为什么规模牛企不使用“青贮专用”玉米品种?主要原因是育种方向和标准搞错了。这里有品种审定机构居中瞎指挥,而且持续时间很长。以前乳业是散户养殖为主,奶源质量没有保障,经济效益低。三氯氰胺事件摧垮了散户,近几年乳业在不利条件下艰难转型。现在,乳牛的规模养殖量占50%,还有20%正在转型,散户养牛只剩下30%。规模养牛必须算计效益,特别是在全球乳业产能过剩和进口冲击的大背景下,牛企宁肯用普通玉米做青贮,也不用闭门造出来的“青贮专用”品种(玉米草)。下一步,牛企将会需要比普通玉米好一点的青贮专用品种。这是企业要求。这么一来,育种者和种企就得想想自己该怎么办,都要改变思路了。十几年前,我看过“青贮玉米”品种试验,育种方向完全不对。那就是些因光周期颠倒而造成的玉米草!必然是含水量高和淀粉含量低。现在市场压力大,人们再也不愿意为走了样的“青贮玉米”交学费!最终市场经济和用户需求决定育种方向与质量标准。育种者喜欢关起门来讨论育种方向,这容易走偏。育种者多学了点遗传学知识,但只决定育种技术路线,不决定方向。育种方向主要取决于作物生理学(国内称“栽培学”)研究成果。而青贮玉米的育种方向与标准取决于养牛企业的需求。我们匡算一下,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在中国造成多么大的损失!全国审定100多个品种,每个研发投入100万元,合起来一个亿打水飘。如果开发这100多个“青贮玉米”品种,再打一个亿水飘!这就是玩玉米草所交的学费!散户养牛遮掩了品质效应。现在大规模养牛,过去那个错误的育种方向和标准就再也哄不住人。最近,一些企业开始反思,重新认识青贮玉米育种方向和标准,并与养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种业方面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首先知道自己的基础,别把青贮玉米想简单和想歪了,不是靠几个新概念就可以代替产业基础。先要明确方向,在普通玉米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营养品质。现在的尴尬是企业不用所谓的“青贮玉米”品种,更不用“玉米草”,却用普通玉米做青贮。所以,育种者和企业先要明白自己的处境,明白用户需求,然后制定正确的育种方向,重新筛选和改良种质。防止滥用热带和亚热带种质充数的现象。我曾经从CIMMYT引进几十个玉米群体和几百个自交系,在中国启动玉米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计划,但我从来不鼓励滥用热带和亚热带种质冒充青贮玉米。那不过是“玉米草”,其营养价质相当于黄贮,充其量是介于发了酵的黄贮与青贮之间。现在形成共识,青贮玉米的育种方向是粮饲兼用,以普通玉米为起点,逐渐朝专用方向发展,但不一定都是专用。要放弃“玉米草”思路,同时放弃从玉米草起步向普通玉米靠拢的策略。养牛企业对“青贮玉米”品种最不满意的就是一窖青贮半窖水,而且很严重!玉米收获时含水量高,而能量物质不足,青贮加工时经大型机械碾压,就流出很多水。企业损失的不只是收购玉米所花出去的冤枉钱,更使本来就不多的营养物质随着水流失。同时淀粉含量低,能量不足。在没有满足基本要求之前,其他参数再好也没用。所以,先明白自己的尴尬处境(挑战),然后制定正确方向,重新认识育种材料。育种者和种企要明白养牛企业对青贮玉米的基本要求和辅助要求。要以普通玉米为起点,满足企业的基本要求,然后逐渐改良辅助指标。所谓提高起点就是从“粮饲兼用”型品种做起。这不是中国特殊论,养殖业发达的欧洲国家使用的也是“粮饲兼用”型品种。种子局最好别管青贮玉米审定,那样被扭曲的青贮玉米育种标准就很容易理顺。育种人员要谦虚,养殖业不是玉米一家撑起来的。尽管个别地方的农民散户不得不种植玉米草,但显然不能满足草食畜牧业的高端需求。最终还是得靠真正的青贮玉米解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青贮玉米主要提供能量,而不提供其他营养物质。规模养殖业将带动苜蓿或饲用大豆种植。青贮玉米与苜蓿种植面积大约3:1或2:1的比例较合适。(感谢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对本文提出了重要补充和修改建议)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顶级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做一个有态度的财经自媒体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杆青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