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玉米品种有什么品种的玉米好吃好的品种推荐?

玉米种植技术ppt课件下载_PPTOK拒绝访问 | www.nongyie.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nongyie.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3efd5f5a57144b5-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玉米最需要什么养分_百度知道
玉米最需要什么养分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1、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约需氮2—4公斤,磷0.7—1.5公斤,钾1.5—4.0公斤。玉米需要这些养分的数量和比例,还因玉米的栽培类型、品种特性、产量水平、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异。在确定玉米施肥量时,需综合考虑。  2、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各异,苗期由于植株小,生长慢,对养分吸收量少,拔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玉米生长速度迅速加快,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吸肥量明显增多,开花授粉以后,吸收数量则下降。
玉米缺氮、磷、钾的症状玉米缺氮症状  玉米缺氮从长相可以明显看出,植株矮小,叶片薄而小,发黄,穗小,秃尖,籽粒不饱满,并出现早衰,产量低,品质差等。玉米缺磷症状  玉米缺磷不像缺氮那样症状明显,潜在缺磷阶段从外观难以看出,只严重缺乏时,玉米在长势和茎叶上可看出。呈现紫红条纹或斑点、紫苗、甚至枯死。果穗秃尖增大。玉米缺磷整个临界期多年苗期,苗期缺磷整个生育期都受影响,即使后施磷也难以补偿损失。玉米缺钾症状  玉米缺钾降低秸杆搞折强度的表皮厚度而易倒伏,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玉米的需肥量 1.产量水平与需肥量: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每公顷玉米的N、P2O5、K2O吸收量亦随之提高,而形成百公斤籽粒所需要的N、P2O5、K2O量却下降,说明高产条件下肥料利用率提高。因此,在确定N、P2O5、K2O需要量时,应当考虑到产量水平间的差异。目标产量的养分需要量可由目标产量和百公斤籽粒养分需要量之积计算得出,某一目标产量水平的N、P2O5、K2O需要量应该由相应的回归方程计算得出。2.品种特性与需肥量:不同玉米品种间矿质元素需要量差异较大,玉米每公顷的N、P2O5、K2O吸收量一般为生育期长的品种高于生育期短的品种。生育期相近的一般为高秆品种高于中秆和矮秆品种。品种的株型特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也有一定影响,紧凑型玉米品种的矿质元素吸收量均高于平展型品种。品种间这种需肥量的差异与品种的株型特点、生育期长短、耐密性和耐肥性等有关,因此,对于那些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适于密植的品种,应适当增加施肥量。3.土壤供肥能力与需肥量:玉米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在某种程度上受土壤供肥能力的影响,在肥力较高的土壤中,由于含有较多的可供植株吸收的速效养分,因而植株对N、P2O5、K2O的吸收量要高于低肥力土壤条件,而形成百公斤籽粒所需N、P2O5、K2O量却降低。4.施肥与需肥量:施肥水平的高低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总体供应状况,进而影响玉米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氮、磷、钾肥的单独施用及相互配合施用均可促进玉米植株对N、P2O5、K2O的吸收,产量水平亦随之提高,但由于植株需肥量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产量的提高幅度,所以形成百公斤籽粒所需N、P2O5、K2O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说明在肥料投入较大的情况下肥料养分利用率降低。5.气象因素与需肥量:玉米的需肥量在年际间变化较大,这种变化主要是年际间多种气象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玉米生育期间气象因素的变化主要是通过生长发育来影响需肥量的。品种间生产能力对气象因素的敏感程度存在一定差别。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1.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据研究发现,氮、磷、钾三种肥料配合施用各自的利用率分别为27.7%、17.6%和38.8%,分别比两种肥料配合时N、P、K的平均利用率高11.3%、12.0%和9.1%。氮磷配合施用可提高氮的利用率。2.改地表施为深施:表面撒施的肥料利用率低,而适当深施入土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磷肥施入耕作层全层比集中施用利用率高3.4倍。据研究:当用氨水、磷铵、尿素、硫铵和氯化铵5种氮肥深施时,与表施者相比,深施3.3cm者增产7.2%,深施6.6cm者增产12.2%,深施9.9cm者增产14.0%,深施13.2cm者增产4.6%。可见施肥深度以6.6~9.9cm为佳,其中尤以挥发性强的氨水和碳铵深施时效果最好。在干旱条件下用硝铵和硫铵进行不同深度施肥,结果以深施到16.5~19.8cm的效果最好。将化肥撒在地表,然后中耕覆土,必然要造成肥效的损失,尤其对生长在高温季节的夏玉米和挥发强的碳铵之类氮肥来说,损失更大。3.施肥必须与灌溉相结合:肥料只有溶解在水中方能被根系所吸收,所以灌溉可以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N肥在水浇地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旱地。当每亩施N量由1.5kg增加到7.5kg时,在旱地上每公斤N肥只增产4.2kg;而在水浇地上增施同量的N肥,每公斤N肥增产27.2kg。农民说“肥来水收”,天旱时施肥只有结合浇水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4.增施肥料必须和增加密度相结合:关于玉米施肥与密度的关系已经积累了较多的资料,国内外公认的原则是“肥地宜密,瘦地宜稀”,目前我国许多玉米千斤县采用的都是“一换两增”的战略,即通过用紧凑型品种取代平展型品种来增加密度,同时相应增加化肥的投入量。高肥地可比中肥地每亩多种700株。当亩种密度少于3900株时,提高地力的增产作用只有10%左右,而当密度增加到株时,提高地力的增产作用分别增加到13.4%和23.3%。所以说,增施肥料的同时必须相应增加密度。5.正确确定施肥时间:追肥时期与次数,要根据玉米的吸肥规律、产量水平、地力基础和施肥数量来确定。国内外的共同经验,P、K肥苗期吸收较多,P一般又不会消失,以播前耕翻时一次全部深施为宜。N肥全生育期均在吸收,又易流失,应分次施用。夏玉米一出苗就处于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幼苗生长快,苗期吸肥多,因此N肥应早施重施。在京郊生产上普遍采用“一底一追”的办法。即70%底施,30%9叶展开时追施。施肥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施肥不仅对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也很大。不同营养元素对品质的影响作用不同。在评价玉米籽粒品质时,主要是考虑籽粒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油脂、淀粉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在氨基酸中主要考虑人和动物必需的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因为普通玉米品种籽粒蛋白质所含这两种氨基酸很少。一、氮肥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施用氮肥能明显提高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每公顷施氮量在0~180kg范围内,施氮量(kg)与籽粒中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为:①施用有机态氮肥时,y=8.7十0.013N(R2=0.28**)②施用无机氮肥时, y=7.4+0.021N(R2=O.41**)。施氮肥虽然增加了籽粒中粗蛋白含量,但是氮对不同种类蛋白质的影响程度不同。清蛋白和球蛋白不易受氮的影响,而玉米醇溶蛋白受氮肥影响显著。增施氮肥明显提高了玉米醇溶蛋白含量和它占粗蛋白的比值。所以,普通玉米施氮肥虽然提高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却降低了蛋白质和营养价值。玉米醇溶蛋白占粗蛋白比例的增加主要发生在籽粒成熟后期。迟施氮肥,提高了醇溶蛋白占粗蛋白的比例,降低了蛋白质中赖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所占比例,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但是,高赖氨酸玉米籽粒的贮藏蛋白主要是谷蛋白,而不是醇溶蛋白。施氮肥主要是提高谷蛋白所占比例,而不是提高醇溶蛋白的比例。其籽粒蛋白质中醇溶蛋白含量总维持在15%左右。随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其营养价值也提高。氮肥对玉米籽粒中某些必需氨基酸也有显著影响。增施氮肥显著降低了色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提高了苯丙氨酸、亮氨酸的含量,而对缬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影响不大。在非必需氨基酸中,甘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降低,丙氨酸、酪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显著提高,对其它种氨基酸影响不显著。有机肥和氮化肥相配合,使夏玉米氨基酸总量比无肥对照提高41.92%。施氮肥还可以提高玉米籽粒含油量。籽粒含油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玉米籽粒成熟过程中氮素供应的多少影响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施氮肥降低了淀粉含量,因为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蛋白质和脂类物质。若该时期氮素供应少,则更多的光合产物用于合成淀粉。另外,施氮肥还可以增大普通玉米品种籽粒容重,降低籽粒的易碎性,使之更适于机械化收获、脱粒、烘干等生产环节,降低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的商品等级。二、磷肥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磷对玉米籽粒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磷肥用量提高,籽粒中蛋白质、淀粉和糖含量明显提高,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比值增大,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明显提高。在每公顷施P2kg条件下,每100g籽粒蛋白质中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分别比不施P205提高40.6%和33.3%。施磷肥能提高玉米籽粒含油率。玉米施磷肥后,籽粒含油量提高1.9%~11.8%。在缺磷条件下,每公顷施磷20kg,使玉米粒含油量比对照增加30%,油脂产量增加40%。三、钾肥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钾肥可显著增加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玉米施钾的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为10.08%,不施钾的为9.17%。适量增施钾肥可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中多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玉米营养价值、加工品质和适口性。一般认为钾肥的最佳施用量为每亩15kg硫酸钾。过量施用钾肥对蛋白质、脂肪、赖氨酸的形成和积累有抑制作用。但对不同物质抑制作用程度不同。其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总糖&赖氨酸&脂肪&蛋白质。四、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虽然氮、磷、钾肥单独施用都可以从某种意义上改善玉米籽粒的品质,但是,如果将氮、磷、钾按适当比例配合施用,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玉米籽粒的品质,而且还能消除单独施用大量氮肥对蛋白质品质带来的不利效应,提高玉米籽粒蛋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对于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N、P、K配合的效果比N、P效果好。N、P、K配合施用,能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中17种氨基酸总量和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能大幅度提高玉米籽粒含油量。在高施氮量条件下若要同时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和较好的籽粒营养品质,就必须按N、P、K的适宜比例施肥,具体用量和比例应依不同的栽培条件而定。五、微量元素肥料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1.锌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玉米是对锌最敏感的作物之一,在缺锌土壤上施用锌肥不仅能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还能够明显改善籽粒品质。施用锌肥能使籽粒中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比值及赖氨酸、色氨酸含量大幅度提高。在土壤有效锌含量0.75ppm时,每公顷施硫酸锌25kg和50kg,籽粒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19.3%和57.8%,色氨酸含量分别提高16.7%和47.9%。锌能提高玉米籽粒中粗蛋白含量。磷肥中添加锌,可提高玉米籽粒中赖氨酸含量,并提高含油量。2.锰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锰对提高玉米籽粒含油量作用明显。施锰肥可使玉米籽粒中粗淀粉、粗蛋白和总糖量提高。3.其它元素:玉米叶面积喷施硫酸亚硒2.5~4.0g/亩,籽粒赖氨酸含量提高25.27%~24.33%。稀土元素使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增加37.2%,粗脂肪含量增加5.5%,粗纤维含量增加7.3%,但无氮浸出物减少了14.7%。
采纳率:90%
来自团队:
氮磷钾缺一不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玉米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马牙玉米种有那几种_百度知道
马牙玉米种有那几种
马牙玉米种有那几种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关于玉米种子的品种问题,你可以上网查一下就知道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品种的玉米好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