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第四军医大学怎么样学院环境怎么样啊?主要宿舍和...

白求恩军医学院
09:16 &&来源:中国广播网&&&&
  学院具有光荣历史。&由昔日的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沿革而来。1938年春天,白求恩来到晋察冀抗日前线,建议创办一所医学院校,培养八路军急需医务人才。日,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在河北唐县牛眼沟正式成立,聂荣臻司令员领导了学校的创建,白求恩同志为学校制订了教学计划,编写了9种教材,并亲自为学员授课。同年11月12日,白求恩不幸以身殉职。为了纪念他对学校创建发展的特殊贡献,晋察冀军区决定将学校更名为白求恩学校。从此,白求恩的名字与学院紧紧联系在一起。&
  值得学院自豪的是,我军卫生界许多老前辈和著名国际友人,都曾为她的创建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学校第一任校长江一真出任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学校第四任校长钱信忠也曾长期担任国家卫生部部长;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奥地利友人傅莱和许多援华医疗队成员,都曾担任过学校教员。&
  从1939年在牛眼沟建校到1948年进驻石家庄,学校坚持边教学、边战斗、边救治伤员,转战于唐河易水之间,驰骋于滹沱河两岸,经受了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的考验,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后,学校体制编制几经调整,名称多次变更,但始终保持了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争中,在察哈尔扑灭鼠疫战斗中,在邢台、唐山抗震救灾中,学校多次派出医疗队执行卫勤保障任务,为国家和人民立了新功。&
  20世纪80年代,学校连续3年组织应届毕业学员到云南前线代职,在救治伤员的同时,还经常深入前沿慰问部队,被官兵誉为“白衣天使”和“战地百灵”,军委首长赞扬他们是“模范的医务工作者、模范的政治工作者、模范的宣传工作者”。&
  1948年,在建国35周年阅兵盛典上,由学院女学员组成的我军历史上第一支女兵方队,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受到军委邓小平主席通令嘉奖。&
  1999年,学院再次抽组女兵方队,参加建国50周年阅兵盛典,学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整齐的步伐和飒爽的英姿通过天安门广场,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女军人的风采,受到军委江泽民主席通令嘉奖。&
  1999年5月,学校由北京军区转隶总后勤部建制领导,更名为白求恩军医学院。2003年春天,学院先后派出36名医务人员奔赴京郊小汤山,日夜奋战在抗击非典最前沿。老院长张雁灵临危受命,出任小汤山医院院长,为抗非典战役决战决胜做出了应有贡献,学院医疗队被北京市评为先进单位,12名队员被授予获授抗非典先进个人称号。广大师生员工经受住了“没有硝烟战争”的考验,为白求恩旗帜增添了新的光彩,为学院历史续写了新的篇章。&
  学院具有优越的办学条件。65年来,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学设施不断改善,师资力量日益雄厚,学科专业持续发展,已成为一所综合性高等医学院校。设有基础部、临床医学系、医学技术系、护理系、学员旅和22个教研室、9个教学实验和保障中心、21个学员队和全军卫生员训练改革办公室。附属第260医院展开床位360张,是全军肝病重点实验室临床人才培养基地,医德医风和一些特色项目在军内外享有良好声誉。&
  学院常设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医学实验技术等6个专业,开办过病理技术、麻醉医学、医学工程、助产士等专业。&
  学院占地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1万余台套,总价值近一亿多元。有多媒体教材上万部,图书馆藏书30余万册、中外期刊1500余种。有教室、实验室、专修室、电子阅览室、标本室、陈列室160多个,全部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空调,实验动物中心达到国家二级。千兆干线园区网经总参验收达到优秀标准。综合教学保障楼、科技楼、白求恩会堂、多功能运动场、水上训练场等设施齐全配套。后勤保障基本实现社会化。&
  学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05名,博士后、博士、硕士89名,担任学术团体理事以上职务人员80名,全国全军优秀教员及层次较高的专家16名,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学院地处市区,东临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西有467医院,北辖260医院,可供临床见习的床位1500余张,具有得天独厚的临床教学条件。&
  65年来,历届党委牢牢把握自身优势,不断发展办学特色,开创了培养部队“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高素质医务技术人才的新路子,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优秀奖和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学院党委主动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明确和充实了“举旗、定位、办特色,筑巢、引凤、上质量”的办学思路,大力推进现代化教学工程,在学科和课程建设上,全面发展办学特色,努力培养师以下作战部队平战时需要的高素质卫勤人才。&
  学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光辉的白求恩精神是学院的院魂,坚持用白求恩精神建院育人,是学院独特的传统优势。参观白求恩纪念馆和院史馆,是新学员的第一课;学习毛泽东《纪念白求恩》,是学员的必修课;白求恩诞辰日、逝世日和院庆日的纪念活动,是学员年年重修的德育课。为了使白求恩精神教育规范化、经常化,学院以“弘扬白求恩精神,争做白求恩传人”为院训,以“热忱负责,精益求精”为院风,以“培养部队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型卫勤人才”为目标,塑立了白求恩铜像,编写了白求恩精神专用教材,研制了《白求恩精神光耀千秋》研究教育系统,出版了《白求恩》和《白求恩军医学院》大型画册,师生捐资在学院诞生地建成了颇具影响的“白求恩希望小学”,构建了完整的白求恩精神育人内容体系、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形成了浓厚的白求恩精神育人氛围。&
  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课程建设上。学院深入研究基层部队卫勤保障特殊需要和医务人才的独特素质结构,充分论证并经总部批准,在我军历史上首次开办部队临床医学四年制本科教育,确立了“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高素质”四位一体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构建了适应基层部队平战时卫勤保障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型。并对传统课程进行了优化重组,在北京、济南两大战区建立了12个部队教学基地,实施早期、全程接触临床,组织学员到应急机动部队实习,开展近似实战的卫勤演练,全面提高学员的第一任职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实现了基础医学为临床医学服务,临床医学向军事医学倾斜,军事医学与基层部队卫勤保障需要接轨。&
  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学科建设上。学院把卫生勤务学、野战外科学等8个学科列入重点建设学科,把基层部队卫勤保障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研究方向。1999年以来,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了军事病理学等重点实验室、军事作业损伤防治研究室等,改善了教学科研支撑条件。2001年启动“311引凤计划”,设立了每年200万元人才专项经费,先后引进和培养100余名层次较高的人才。在军事作业损伤防治、团救护所卫勤指挥、军事应激性疾病防治、野战抗疲劳等领域,开发了一批研究课题,有的已成为军队医学科研重点项目。&
  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过硬的军事素质上。为了使学员适应基层需要,学院对军事共同课组训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明确了“增强体质体能、培养军事技能、提高指挥水平、锤炼过硬作风”并重的教学目标,构建了课堂教学与管理教育相结合、军事训练与卫勤演练相结合、结业考核与全程达标相结合的组训考核方式,努力把学员培养成为懂军事、精专业、会指挥、善管理的复合型卫勤人才。&
  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上。学院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始终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学、教管结合、质量第一&”的方针;先后制定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细则》、《学员队学习管理评估细则》、《学员综合素质测评细则》,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专家督导和“白求恩奖学金”制度,总结推广了“学员队工作方法20条”和“学员学习方法30条”;深化医教结合,实施了临床教员下临床、临床医生上讲台的双向任职和交流;广泛开展了教书育人、学习成才、服务教学&“三项竞赛”活动,营造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严格正规的管理氛围和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继续医学教育上。为了满足基层部队医务技术干部更新知识结构的迫切要求,学院积极拓展办学领域,规划了23个学科专业领域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实施了渡海登岛作战卫勤保障、新型野战卫生装备使用、心理性疾病防治等多项全军继续教育一类项目,承担了国家远程教育培训,形成了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办学体系。 &
  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对外交流上。学院与许多国家特别是加拿大的政府和民间保持着密切交往,近几年来,学院领导、专家与加拿大官方政要和民间知名人士多次互访,在科技、学术、教育、文化等领域建立了广泛、稳定的交流机制。今天,白求恩已成为中加友谊的重要象征和桥梁,白求恩精神已在华夏大地和枫叶之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学院具有丰硕的办学成果。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共为部队输送了3万余名医务技术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获军队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8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获军队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国家优秀奖1项,军队一等奖3项。发表学术文章万余篇,其中核心刊物2700篇,出版专著210部。&
  从渤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中原大地到北国边陲,到处都有学院的毕业学员。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军区作战部队现有卫生技术干部,83%毕业于学院。有4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4人当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人被评为全国青年医学科技之星,7人荣立一等功,38人荣立二等功。由学院毕业学员组成的113师卫生科,继承和发扬学院优良传统,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卫生科”荣誉称号。分配到解放军总医院的多批毕业学员,立足岗位干事业,个个立功受奖,有的获得博士学位,有的成为科主任。毕业学员熊正文勇于攀登医学科技高峰,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8项,被评为“全国百名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以廖海、张顺、胡卫华、乌兰吉等为代表的历届毕业学员,自觉实践白求恩精神,纷纷要求到西藏、内蒙等艰苦环境建功立业。2000级学员卢鹏品学兼优,在回乡探亲时见义勇为,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舍生忘死,在军内外传为佳话,总后勤部为其记一等功,被评为全军学雷锋标兵和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2000级学员刘凤、董丹代表全军参加全国知识竞赛,以绝对优势战胜各路高手,为解放军代表队夺冠立下汗马功劳,分别荣立一等功。1999级学员韦云捡到装有百万余元现金和有价证券的手提包,毫不犹豫地通过组织归还失主,并多次拒绝重金答谢,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充分展示了新一代白求恩弟子的风采。2001级学员赵军在实习期间,奋不顾身跳入冰冷水中,竭尽全力将落水女童救上岸,并利用所学医学知识将孩子救活,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荣立二等功。学院园艺师杨俊成,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校园的绿化美化上,他把花草当作孩子一样呵护,把校园当作家庭一样建设,把工作当作事业一样追求,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被大家赞誉为“不穿白衣的白求恩弟子”。&
  面对全军院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学院党委坚决贯彻军委总部决策指示,带领师生员工顾大局、守纪律,以饱满热情迎接调整改革新挑战,以科学态度谋求育人事业新发展,全院上下思想不乱,作风不散,标准不降,干劲不减,大家纷纷表示:撤并降改听军委的,进退去留听组织的,干好工作看自己的。有的老教授深情表示:哪怕还有一节课,也要讲好50分钟;即便还剩一名学员,也要保证把他培养成才。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决心在总后勤部和第四军医大学党委、首长领导下,继续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白求恩的旗帜,坚定“咬定发展不放松”的信念,以“热忱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立志把培养白求恩传人的崇高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责编:黄欢关键词阅读:
延伸阅读:白求恩军医学院的介绍
白求恩军医学院的介绍
09-08-18 & 发布
白求恩军医学院概况        学院具有光荣历史。 由昔日的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沿革而来。1938年春天,白求恩来到晋察冀抗日前线,建议创办一所医学院校,培养八路军急需医务人才。1939年9月18日,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在河北唐县牛眼沟正式成立,聂荣臻司令员领导了学校的创建,白求恩同志为学校制订了教学计划,编写了9种教材,并亲自为学员授课。同年11月12日,白求恩不幸以身殉职。为了纪念他对学校创建发展的特殊贡献,晋察冀军区决定将学校更名为白求恩学校。从此,白求恩的名字与学院紧紧联系在一起。    值得学院自豪的是,我军卫生界许多老前辈和著名国际友人,都曾为她的创建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学校第一任校长江一真出任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学校第四任校长钱信忠也曾长期担任国家卫生部部长;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奥地利友人傅莱和许多援华医疗队成员,都曾担任过学校教员。    从1939年在牛眼沟建校到1948年进驻石家庄,学校坚持边教学、边战斗、边救治伤员,转战于唐河易水之间,驰骋于滹沱河两岸,经受了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的考验,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后,学校体制编制几经调整,名称多次变更,但始终保持了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争中,在察哈尔扑灭鼠疫战斗中,在邢台、唐山抗震救灾中,学校多次派出医疗队执行卫勤保障任务,为国家和人民立了新功。    20世纪80年代,学校连续3年组织应届毕业学员到云南前线代职,在救治伤员的同时,还经常深入前沿慰问部队,被官兵誉为“白衣天使”和“战地百灵”,军委首长赞扬他们是“模范的医务工作者、模范的政治工作者、模范的宣传工作者”。  1948年,在建国35周年阅兵盛典上,由学院女学员组成的我军历史上第一支女兵方队,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受到军委邓小平主席通令嘉奖。  1999年,学院再次抽组女兵方队,参加建国50周年阅兵盛典,学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整齐的步伐和飒爽的英姿通过天安门广场,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女军人的风采,受到军委江泽民主席通令嘉奖。    1999年5月,学校由北京军区转隶总后勤部建制领导,更名为白求恩军医学院。2003年春天,学院先后派出36名医务人员奔赴京郊小汤山,日夜奋战在抗击非典最前沿。老院长张雁灵临危受命,出任小汤山医院院长,为抗非典战役决战决胜做出了应有贡献,学院医疗队被北京市评为先进单位,12名队员被授予获授抗非典先进个人称号。广大师生员工经受住了“没有硝烟战争”的考验,为白求恩旗帜增添了新的光彩,为学院历史续写了新的篇章。  学院具有优越的办学条件。65年来,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学设施不断改善,师资力量日益雄厚,学科专业持续发展,已成为一所综合性高等医学院校。设有基础部、临床医学系、医学技术系、护理系、学员旅和22个教研室、9个教学实验和保障中心、21个学员队和全军卫生员训练改革办公室。附属第260医院展开床位360张,是全军肝病重点实验室临床人才培养基地,医德医风和一些特色项目在军内外享有良好声誉。    学院常设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医学实验技术等6个专业,开办过病理技术、麻醉医学、医学工程、助产士等专业。    学院占地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1万余台套,总价值近一亿多元。有多媒体教材上万部,图书馆藏书30余万册、中外期刊1500余种。有教室、实验室、专修室、电子阅览室、标本室、陈列室160多个,全部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空调,实验动物中心达到国家二级。千兆干线园区网经总参验收达到优秀标准。综合教学保障楼、科技楼、白求恩会堂、多功能运动场、水上训练场等设施齐全配套。后勤保障基本实现社会化。    学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05名,博士后、博士、硕士89名,担任学术团体理事以上职务人员80名,全国全军优秀教员及层次较高的专家16名,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学院地处市区,东临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西有467医院,北辖260医院,可供临床见习的床位1500余张,具有得天独厚的临床教学条件。    65年来,历届党委牢牢把握自身优势,不断发展办学特色,开创了培养部队“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高素质医务技术人才的新路子,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优秀奖和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学院党委主动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明确和充实了“举旗、定位、办特色,筑巢、引凤、上质量”的办学思路,大力推进现代化教学工程,在学科和课程建设上,全面发展办学特色,努力培养师以下作战部队平战时需要的高素质卫勤人才。    学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光辉的白求恩精神是学院的院魂,坚持用白求恩精神建院育人,是学院独特的传统优势。参观白求恩纪念馆和院史馆,是新学员的第一课;学习毛泽东《纪念白求恩》,是学员的必修课;白求恩诞辰日、逝世日和院庆日的纪念活动,是学员年年重修的德育课。为了使白求恩精神教育规范化、经常化,学院以“弘扬白求恩精神,争做白求恩传人”为院训,以“热忱负责,精益求精”为院风,以“培养部队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型卫勤人才”为目标,塑立了白求恩铜像,编写了白求恩精神专用教材,研制了《白求恩精神光耀千秋》研究教育系统,出版了《白求恩》和《白求恩军医学院》大型画册,师生捐资在学院诞生地建成了颇具影响的“白求恩希望小学”,构建了完整的白求恩精神育人内容体系、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形成了浓厚的白求恩精神育人氛围。    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课程建设上。学院深入研究基层部队卫勤保障特殊需要和医务人才的独特素质结构,充分论证并经总部批准,在我军历史上首次开办部队临床医学四年制本科教育,确立了“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高素质”四位一体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构建了适应基层部队平战时卫勤保障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型。并对传统课程进行了优化重组,在北京、济南两大战区建立了12个部队教学基地,实施早期、全程接触临床,组织学员到应急机动部队实习,开展近似实战的卫勤演练,全面提高学员的第一任职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实现了基础医学为临床医学服务,临床医学向军事医学倾斜,军事医学与基层部队卫勤保障需要接轨。    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学科建设上。学院把卫生勤务学、野战外科学等8个学科列入重点建设学科,把基层部队卫勤保障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研究方向。1999年以来,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了军事病理学等重点实验室、军事作业损伤防治研究室等,改善了教学科研支撑条件。2001年启动“311引凤计划”,设立了每年200万元人才专项经费,先后引进和培养100余名层次较高的人才。在军事作业损伤防治、团救护所卫勤指挥、军事应激性疾病防治、野战抗疲劳等领域,开发了一批研究课题,有的已成为军队医学科研重点项目。    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过硬的军事素质上。为了使学员适应基层需要,学院对军事共同课组训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明确了“增强体质体能、培养军事技能、提高指挥水平、锤炼过硬作风”并重的教学目标,构建了课堂教学与管理教育相结合、军事训练与卫勤演练相结合、结业考核与全程达标相结合的组训考核方式,努力把学员培养成为懂军事、精专业、会指挥、善管理的复合型卫勤人才。    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上。学院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始终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学、教管结合、质量第一 ”的方针;先后制定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细则》、《学员队学习管理评估细则》、《学员综合素质测评细则》,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专家督导和“白求恩奖学金”制度,总结推广了“学员队工作方法20条”和“学员学习方法30条”;深化医教结合,实施了临床教员下临床、临床医生上讲台的双向任职和交流;广泛开展了教书育人、学习成才、服务教学 “三项竞赛”活动,营造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严格正规的管理氛围和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继续医学教育上。为了满足基层部队医务技术干部更新知识结构的迫切要求,学院积极拓展办学领域,规划了23个学科专业领域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实施了渡海登岛作战卫勤保障、新型野战卫生装备使用、心理性疾病防治等多项全军继续教育一类项目,承担了国家远程教育培训,形成了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办学体系。  
   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对外交流上。学院与许多国家特别是加拿大的政府和民间保持着密切交往,近几年来,学院领导、专家与加拿大官方政要和民间知名人士多次互访,在科技、学术、教育、文化等领域建立了广泛、稳定的交流机制。今天,白求恩已成为中加友谊的重要象征和桥梁,白求恩精神已在华夏大地和枫叶之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学院具有丰硕的办学成果。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共为部队输送了3万余名医务技术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获军队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8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获军队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国家优秀奖1项,军队一等奖3项。发表学术文章万余篇,其中核心刊物2700篇,出版专著210部。    从渤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中原大地到北国边陲,到处都有学院的毕业学员。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军区作战部队现有卫生技术干部,83%毕业于学院。有4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4人当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人被评为全国青年医学科技之星,7人荣立一等功,38人荣立二等功。由学院毕业学员组成的113师卫生科,继承和发扬学院优良传统,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卫生科”荣誉称号。分配到解放军总医院的多批毕业学员,立足岗位干事业,个个立功受奖,有的获得博士学位,有的成为科主任。毕业学员熊正文勇于攀登医学科技高峰,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8项,被评为“全国百名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以廖海、张顺、胡卫华、乌兰吉等为代表的历届毕业学员,自觉实践白求恩精神,纷纷要求到西藏、内蒙等艰苦环境建功立业。2000级学员卢鹏品学兼优,在回乡探亲时见义勇为,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舍生忘死,在军内外传为佳话,总后勤部为其记一等功,被评为全军学雷锋标兵和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2000级学员刘凤、董丹代表全军参加全国知识竞赛,以绝对优势战胜各路高手,为解放军代表队夺冠立下汗马功劳,分别荣立一等功。1999级学员韦云捡到装有百万余元现金和有价证券的手提包,毫不犹豫地通过组织归还失主,并多次拒绝重金答谢,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充分展示了新一代白求恩弟子的风采。2001级学员赵军在实习期间,奋不顾身跳入冰冷水中,竭尽全力将落水女童救上岸,并利用所学医学知识将孩子救活,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荣立二等功。学院园艺师杨俊成,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校园的绿化美化上,他把花草当作孩子一样呵护,把校园当作家庭一样建设,把工作当作事业一样追求,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被大家赞誉为“不穿白衣的白求恩弟子”。    面对全军院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学院党委坚决贯彻军委总部决策指示,带领师生员工顾大局、守纪律,以饱满热情迎接调整改革新挑战,以科学态度谋求育人事业新发展,全院上下思想不乱,作风不散,标准不降,干劲不减,大家纷纷表示:撤并降改听军委的,进退去留听组织的,干好工作看自己的。有的老教授深情表示:哪怕还有一节课,也要讲好50分钟;即便还剩一名学员,也要保证把他培养成才。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决心在总后勤部和第四军医大学党委、首长领导下,继续高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白求恩的旗帜,坚定“咬定发展不放松”的信念,以“热忱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立志把培养白求恩传人的崇高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白求恩军医学院是属于军队的学校,但是那里每年只招收少数几个班的高中毕业生,而且是地方生,就是说军队不包分配的,不过一般在实习的医院里面都能留下点。那里招收的基本上是军人,完全按照军队的管理来的,因为那里本身就是军营。石家庄还有一个白求恩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是民办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人民网--404页面
您要查看的页面不存在,5秒后将自动跳转至人民网首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四军医大学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